《艺术美和形式美》学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方案(共5篇)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方案(共5篇)第一篇: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方案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方案授课时间:2013年12月5日第十五周星期三课型:鉴赏课题: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六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与形式美》一节关于美术鉴赏的美术课。
教学重点是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教学难点是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本课是有关美术鉴赏基础知识至关重要的一课,在知识与技能这个方面要让学生了解:1、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2、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3、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体验、评价。
过程与方法: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评价美术作品有机地给合起来,侧重通过作品来讲解概念,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上有形象的依据。
教学中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探究相给合;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给合。
整体遵循从“理论→实践→理论”的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美术作品艺术美和形式美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较准确地对美术作品进行审美鉴赏和价值判断。
2、通过运用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作品的审美鉴赏,使学生脱离只能分辨“漂亮”与“不漂亮”的自然状态,进入更高的审美阶段,进而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本课的难点是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除上述外,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之间的异同、关系及其流动与变异也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模式:1.专门为本节课制作的ppt课件2.图片引入→发现探讨→深入分析→实践提高→课后拓展3.分组合作学习导入新课同学们经常看画册或去美术馆、博物馆参观时,面对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①究竟哪些是好的作品?哪些是一般的作品?②画的一点也不好看,为什么会这么“有名”?③呀!这幅画得漂亮,太像了!而又为什么没获奖呢?④我啥也看不懂,这是艺术吗?诸如这样的疑问往往会困惑着我们。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教案:《艺术美和形式美》一、教学目标:1.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3.学会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2.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一幅名画,并问学生对这幅画的感受和评价。
2.概念解释(10分钟)解释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艺术美指的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感受,是艺术家通过创作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形式美指的是作品表面的形式和结构在美学上的组织和表现。
3.特点比较(15分钟)分别列出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和比较两者的异同,并总结归纳。
4.案例分析(20分钟)选择一幅艺术作品,对其进行欣赏和评价。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5.互动讨论(15分钟)6.总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艺术美和形式美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四、课堂延伸:1.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写一篇欣赏和评价的文章。
2.展示和分享(15分钟)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欣赏和评价的作品,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演讲或展板等形式。
3.课后反思(5分钟)让学生思考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自己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准备:1.一幅名画;2.相关的教学PPT;3.学生可以选择的艺术作品图片。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3.学生的互动讨论和课堂表现。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及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3、培养学生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感受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
(2)掌握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构成要素。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艺术作品中体会艺术美和形式美。
(2)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艺术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为什么能够被称为艺术杰作,它们的美在哪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艺术美与形式美。
(二)知识讲解(20 分钟)1、艺术美的概念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美,它是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思考和创造,将现实生活中的美加以提炼、加工和升华,从而创造出具有更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举例说明: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艺术家通过对人体结构和比例的精确把握,以及对人物精神气质的深刻刻画,展现了人体的美和力量,体现了艺术美。
2、艺术美的特征(1)典型性:艺术美是对现实生活中美的集中和概括,它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2)创造性:艺术家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形象,展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3)情感性:艺术美往往蕴含着艺术家丰富的情感,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3、形式美的概念形式美是指构成艺术作品形式的各种要素,如线条、色彩、形状、构图等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所呈现出来的美。
例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计白当黑”,通过巧妙地安排画面中的空白,使画面产生独特的美感。
4、形式美的构成要素(1)线条:线条是构成艺术作品形式的基本要素之一,不同的线条具有不同的情感表现力,如直线给人以刚直、坚定的感觉,曲线则给人以柔和、优美的感觉。
《艺术美和形式美》学案
第六课《艺术美和形式美》学案(莒县第二中学)课题《艺术美和形式美》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实施建议:本课着重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学会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和自己的经验,描述和分析身边与美术作品的美,学会用审美的眼睛观察生活与欣赏、鉴赏美术作品。
从而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学目标识记: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艺术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语言元素、语言手段、语言规则等相关知识理解:通过一些美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和自己的经验,描述、分析自己身边的美与艺术的美。
能力: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一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思考与讨论1、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A、美术形象:既是指一件美术作品中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也是指一件美术作品中有这个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所形成的综合的、整体的艺术形象。
B、艺术典型:综合了主观与客观、个人审美与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
小结:艺术形象源于现实形象,而高于现实形象。
艺术形象其实就是“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
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
艺术美是通过形式美表现出来的1、《欧米艾尔》[讨论内容] 请从社会、自然、艺术的角度来比较是“美”是“丑”,罗丹是如何使我们感到“艺术美”的?由内容的“丑”、独特的构思和精湛的技巧所创造的形象,使我们产生无限的联想及心灵和审美上的震撼2、《开国大典》的摄影相片与油画作品比较摄影作品:真实的场面和形象——分散、杂乱、主题不突出。
油画作品:是经过改造后的艺术形象——庄严、气势宏伟、形象典型、主题突出、鲜明2、什么是形式美?A、语言元素:点、线、面、色B、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C、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美术的语言元素和手段还必须按照一定的1、《雄视》(掉毛、松乱;雄健的傲骨。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实验教学
本教案是针对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艺术美与形式美进行的实验教学设计。
我们将通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他们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深入理解,提升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一、实验教学设计1.主题:艺术美与形式美2.教学目标:(1)了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和内涵,掌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3)启发学生对不同艺术风格的理解和欣赏。
3.教学内容和步骤:(1)课前自习: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了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和内涵。
(2)主体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介绍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比较不同艺术作品的形式与艺术美的表现手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区别。
(3)艺术作品欣赏:教师选取多种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组织学生进行欣赏和讨论。
通过分析不同的艺术形式和美学表现方式,让学生对艺术美和形式美有更深刻的认识。
(4)艺术作品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启发,创作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并在班内进行展示和讨论。
(5)课后总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总结,深入探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内涵和应用。
二、教学实践1.教学环节设计本次教学实践分单元教学和整合教学两个环节。
单元教学:(1)使用多媒体介绍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定义和内涵,并通过多种艺术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多种作品的欣赏和讨论,指导学生如何分析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美学手法。
(3)课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进行一定的练习,并对其进行点评和评估。
整合教学:(1)组织学生进行创作练习,并准备展示材料。
(2)在班内展示和讨论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并提供评价和建议。
(3)总结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和内涵,并分享学习经验。
2.教学方法:(1)讲解法:使用多媒体进行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定义和介绍,适当加入一些实例和比喻,易于学生理解。
(2)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美学手法,从而启发他们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理解。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教案说明:本教案以《艺术美和形式美》作为主题,通过讲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
教学目标:1.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及特点。
2.培养学生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投影仪、教学PPT、绘画作品、音乐作品等。
2.教学媒体:电脑、投影仪。
3.教学道具:装饰品、艺术品、音乐CD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几幅具有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画作和摄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品味,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作品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会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几名学生回答,并引导他们了解到这些作品具有艺术美和形式美。
Step 2. 概念解释(10分钟)Step 3. 人类与艺术美的关系(10分钟)教师探讨人类对艺术美的需求和追求,引导学生思考艺术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到艺术美对人们的心灵诉求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并通过一些实例说明艺术美如何丰富和提升人们的生活。
Step 4. 艺术美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表现(1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艺术美,并讨论不同艺术形式中体现的形式美特点。
教师可以请学生展示自己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理解和欣赏。
Step 5. 形式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示例,如服装、家居摆设等,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事物中的形式美特点,并探讨形式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Step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艺术美和形式美对人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更多地去欣赏、体验和创造艺术美,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道与艺术美或形式美相关的写作题目,引导学生回家写一篇文章,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艺术美或形式美,并举例说明。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美术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艺术美的原则进行创作,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形式美的要素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 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形式美的要素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难点1. 艺术美的内涵和外延2. 形式美在不同艺术门类中的体现3. 艺术美在实际创作中的运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要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要素。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体会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运用。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理解和感悟。
教案内容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艺术美的原则进行创作,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艺术美的定义:艺术作品中体现的美。
艺术美的特征:独特性、普遍性、创造性、情感性。
2. 形式美的要素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美的要素:线条、色彩、形状、质感、构图等。
形式美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分析具体艺术作品的形式美要素,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中的线条和形状等。
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艺术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如分析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设计中的艺术美元素。
艺术美在时尚设计中的应用:如分析某品牌服装设计中的艺术美元素。
三、教学重点1. 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形式美的要素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难点1. 艺术美的内涵和外延2. 形式美在不同艺术门类中的体现3. 艺术美在实际创作中的运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要素。
艺术美和形式美 教案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艺术美和形式美教学目标:1. 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
2. 探索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要素。
3. 培养学生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投影仪。
2. 艺术品图片或视频剪辑。
3. 艺术品展示区域或画廊。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投影仪展示一些艺术品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理解和感受。
探索艺术美和形式美(15分钟):1. 解释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和区别。
艺术美强调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而形式美则注重作品的形式、结构和技巧。
2. 分析一幅艺术品,指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要素,例如颜色运用、线条构图、光影效果等。
3. 展示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让学生辨别其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要素。
欣赏与评价(15分钟):1. 将一些艺术品展示在画廊或展示区域,让学生自由欣赏。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不同艺术品的感受和评价,重点关注艺术美和形式美的体现。
3.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艺术品的理解和感受,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
创作与表现(20分钟):1. 分组或个人让学生选择一个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并创作一件作品。
2. 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重艺术美和形式美要素的运用,例如色彩搭配、节奏感、动作流畅等。
3.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同学欣赏和评价。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艺术美和形式美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3. 鼓励学生将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审美意识。
扩展活动:1. 参观艺术展览或博物馆,进一步欣赏和学习艺术美和形式美。
2. 组织学生参与艺术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创作和表现能力。
教学评估:1. 学生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表达是否准确、有深度。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美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艺术美的原则创作实践作品,提升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的定义与特点2. 形式美的基本元素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4. 创作实践:运用艺术美原则进行绘画、设计等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艺术美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 形式美的基本元素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3. 创作实践:运用艺术美原则进行绘画、设计等创作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示范法:展示优秀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特点。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培养其审美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艺术美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艺术美的定义与特点,介绍形式美的基本元素。
3. 案例分析:分析一组优秀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认识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关系。
4. 创作实践: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艺术美原则进行绘画、设计等创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艺术美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形式美的基本元素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运用艺术美原则进行创作的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七、教学资源1. 艺术作品展示:包括绘画、设计、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
2. 教学PPT:包含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理论知识、案例分析等内容。
3. 创作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艺术美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讲解形式美的基本元素。
2. 第二课时:分析优秀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认识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关系。
3. 第三课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艺术美原则进行创作。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清晰地介绍了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无改进的空间。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美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2. 让学生理解形式美的内涵,掌握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3. 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的定义与特点2. 形式美的基本要素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4. 欣赏与分析艺术作品5. 实践创作:运用形式美创作艺术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2. 演示法:展示艺术作品,分析作品中的形式美。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提高审美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艺术美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图片、案例。
2. 材料:绘画、摄影、设计等艺术创作工具。
3. 场地:教室、艺术创作工作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艺术美与形式美。
2. 讲解:讲解艺术美的定义、特点及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3. 展示与分析:展示艺术作品,分析作品中的形式美。
4. 实践创作:分组进行艺术创作,运用形式美进行创作。
5. 展示与讨论:分组展示创作作品,分享创作心得,讨论艺术美的鉴赏方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创作作品:评估学生在实践创作环节的作品,关注其对形式美的运用和创意表现。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享心得、交流观点等。
七、教学拓展1. 组织艺术展览:让学生作品在校内或社区展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作信心。
2. 邀请艺术家讲座:邀请专业艺术家或设计师为学生讲解艺术创作和设计理念。
3. 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场馆、博物馆,进行现场写生等。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学生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评估:分析评估方式的有效性,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美术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美的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的概念和特点。
2. 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
3.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关系。
4. 欣赏和分析艺术美和形式美的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艺术美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2. 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3.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
2. 示范法:展示艺术美和形式美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说。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讲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展示相关作品进行分析。
3. 示范:展示艺术美和形式美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说。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创作练习。
5.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创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创作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搜集学生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看法和感受,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4. 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教学资源:1. 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相关理论资料。
2. 艺术美和形式美的作品集或图片。
3. 绘画、制作工具和材料。
4. 投影仪、电脑等辅助教学设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艺术美的概念和特点,展示相关作品进行分析。
2. 第二课时:讲解形式美的概念和特点,展示相关作品进行分析。
3. 第三课时:讲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关系,进行欣赏和分析作品。
4. 第四课时:进行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创作练习。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美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2. 让学生理解形式美的内涵,掌握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3. 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的概念与特点2. 形式美的基本要素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体现4. 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5. 创作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艺术美的概念与特点2. 形式美的基本要素的理解与应用3. 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特点及关系。
2. 演示法:展示艺术作品,分析艺术美与形式美的体现。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艺术美与形式美》相关内容。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艺术作品。
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供学生创作实践使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经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艺术美与形式美。
2. 新课导入:讲解艺术美的概念及其特点,阐述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展示一系列艺术作品,分析作品中的形式美要素。
4. 欣赏与讨论:组织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看法。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艺术创作实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形式美要素。
七、教学反思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及创作实践能力。
2.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理解、欣赏能力及创作水平的提高。
3. 教学调整: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内容或难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作业布置1. 请学生收集一幅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特点。
2. 完成一幅艺术创作,要求运用所学形式美要素,展现艺术美。
九、课后辅导1. 解答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建议。
2. 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十、课程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评价自己在艺术审美方面的进步。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艺术美与形式美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艺术美与形式美,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难点:如何欣赏和分析艺术美与形式美。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彩笔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
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图片的观感和认识。
2.理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教师简要介绍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定义和特点。
3.分析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分类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艺术美与形式美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4.欣赏和分析艺术美与形式美的作品教师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美与形式美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和分析结果。
5.实践活动:创作艺术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艺术美与形式美的作品。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成果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
7.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五、作业布置2.学生尝试创作具有艺术美与形式美的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
六、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提高欣赏和分析艺术美的能力,关注生活中的艺术美与形式美,提高审美素养。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理解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概念教师展示艺术作品,如一幅油画,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幅画美在哪里吗?”学生可能回答色彩、线条等,教师进一步引导:“很好,那这些色彩和线条是如何构成美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第一章:艺术美的概念与内涵1.1 艺术美的定义1.2 艺术美的内涵与外延1.3 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1.4 艺术美的价值与功能第二章:形式美的基本要素2.1 线条2.2 色彩2.3 形状2.4 质感2.5 空间第三章:形式美的组合与构图3.1 形式美的组合原则3.2 构图的基本方法3.3 构图的形式法则3.4 构图的创新与实践第四章:艺术表现的技巧与方法4.1 观察与感受4.2 创意与想象4.3 表现与技巧4.4 风格与流派4.5 批评与鉴赏第五章:艺术美的欣赏与评价5.1 艺术美的欣赏角度与方法5.2 艺术美的评价标准与原则5.3 艺术作品的风格与特点5.4 艺术批评与鉴赏的实践第六章:绘画艺术的美感探索6.1 油画的艺术特征与美感6.2 水彩画的表现力与美感6.3 素描的线条与质感美感6.4 中国画的笔墨与意境美感6.5 绘画艺术的美感实践与创作第七章:雕塑艺术的形式美感7.1 雕塑的材料与形式7.2 雕塑的空间感与立体感7.3 雕塑的情感表达与美感7.4 现代雕塑的创新与实验7.5 雕塑艺术的美感鉴赏与批评第八章:建筑艺术的美学原理8.1 建筑的形式与功能关系8.2 建筑的比例与尺度美感8.3 建筑的材料与质感美感8.4 建筑的空间组合与景观美感8.5 建筑艺术的美感实践与评价第九章:音乐艺术的美感世界9.1 音乐的旋律与和声美感9.2 音乐的节奏与速度美感9.3 音乐的情感表达与美感9.4 音乐的形式与风格美感9.5 音乐艺术的美感实践与鉴赏第十章:舞蹈艺术的美感魅力10.1 舞蹈的姿态与动作美感10.2 舞蹈的节奏与空间美感10.3 舞蹈的情感表达与美感10.4 舞蹈的风格与流派美感10.5 舞蹈艺术的美感实践与评价第十一章:摄影艺术的美学追求11.1 摄影构图与视觉美感11.2 光线与影调的美感表现11.3 色彩还原与创意色调11.4 摄影视角与风格探索11.5 摄影艺术的美感实践与鉴赏第十二章: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12.1 影视作品的叙事与视觉美感12.2 影视镜头语言与节奏感12.3 影视音乐的配合与情感表达12.4 影视艺术的美学风格与流派12.5 影视艺术的美感实践与评价第十三章:民间艺术的美感传承13.1 民间艺术的材料与技法13.2 民间艺术的象征意义与美感13.3 民间艺术的地域特色与传承13.4 现代民间艺术的美感创新13.5 民间艺术的美感实践与鉴赏第十四章:现代艺术的美学突破14.1 现代艺术的形式实验与创新14.2 抽象艺术的美感与视觉冲击14.3 装置艺术与空间感探索14.4 行为艺术与观念表达14.5 现代艺术的美感实践与批评第十五章:艺术美的综合素养培养15.1 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15.2 艺术创作与表达能力的培养15.3 艺术批评与鉴赏能力的提高15.4 艺术与生活、社会的关联性认识15.5 艺术美的综合素养实践与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艺术美的定义与价值功能2. 形式美的基本要素(线条、色彩、形状、质感、空间)3. 形式美的组合与构图原则4. 艺术表现的技巧与方法(观察、创意、表现、风格、批评)5. 艺术美的欣赏与评价角度6. 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的美感特征7. 摄影、影视、民间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美学探索与创新8. 艺术美的综合素养培养难点:1. 艺术美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2. 形式美要素在实际创作中的运用和搭配3. 艺术表现技巧与方法的实践掌握4. 不同艺术门类美感特征的区分和欣赏5. 摄影、影视等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理解6. 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创新与传承7. 艺术美的综合素养在个人艺术修养中的应用。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_3
教学重点
艺术美的和形式美的概念的把握和美术语言元素的理解
教学难点
在艺术作品中我们该如何分析艺术品中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及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图
设计意图
讲课:
导入
提出问题:
(一)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
(播放多媒体课件)
1、观赏罗丹的雕塑作品《欧米艾尔》、引出课题,它让我们了解了艺术美的定义。
2、罗丹雕塑《行走的人》表达的残缺的美感
3、克拉姆斯可柯依唯美油画《无名女郎》
4、席里柯摄影图片《记录马奔跑过程的连续摄影》记录着马奔跑时的过程。
美术课堂教学设计
第周年月日
课题
艺术美和形式美
学习领域
欣赏课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通过分析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能力目标:让学生在集体的讨论中,了解生活与艺术美的关系;在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美术作品进一步的分析中,让学生讨论美术作品中形式美的意义及其构成,让学生通过具体作品来了解艺术美与形式美在形态上的差异,使学生能做到从对形象的感受进入形式分析。从而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角
记事
教学小结
本节课从艺术的形式美上从专业知识的角度进行了了解。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进行总结和探讨:1、现实生活中不一定好看的事物为什么会通过艺术家的加工产生较好的艺术效果?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温杰超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温杰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美的概念,理解艺术美与生活美的联系。
2.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的定义与特点2. 形式美的概念与表现手法3. 艺术作品欣赏与分析4. 生活中的美与创新5. 实践练习: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艺术美的本质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2. 形式美的构成要素及其运用3. 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4. 将艺术美融入生活的实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概念、理论。
2. 示范法:展示经典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价值。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创新意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经典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艺术美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艺术美的定义、特点,以及形式美的概念和表现手法。
3. 欣赏与分析:展示更多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4. 实践练习:分组进行艺术创作,鼓励学生将所学艺术美理论应用于实际。
这五个章节构成了“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的基本框架,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这个教案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艺术美的感受和理解。
2. 邀请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艺术创作经验和心得。
3. 开展艺术美主题的课外活动,如摄影比赛、绘画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创作实践:评价学生的艺术作品,关注他们对艺术美的理解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享、交流、合作等方面。
八、教学反思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或尝试新的教学手段。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艺术美,并认识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对于美术作品的描述、分析、评价等认识美术作品与生活以及艺术家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艺术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并且增强热爱生活的意识,感悟美术作品所渗透的情感,从而陶冶情操提高美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什么是艺术美。
【难点】从形式美的角度鉴赏美术作品。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组绘画作品,分别是《蒙娜丽莎》与《带帽的妇人》,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不同。
并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引出马蒂斯的一句话“夫人,那不是一位女士,那是一幅画”。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究竟怎样鉴赏美术作品,能不能以“漂亮”、“好看”来作为美术鉴赏的标准呢?从而揭示课题《艺术美与形式美》。
环节二:欣赏作品,感知艺术美1.展示《欧米艾尔》《呐喊》《威伦道夫的维纳斯》等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谈一谈作品给你什么感受?学生思考,教师总结:怪异、不安、不好看、不漂亮……2.引导学生欣赏罗丹的《欧米艾尔》并思考:这件作品漂亮吗?给你什么感受?为什么会给我们这种感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这件作品不好看、不漂亮,却给人心灵的震撼,是中残缺美。
3.我们能不能用“漂亮”“好看”来形容像《欧米艾尔》《呐喊》这一类作品的美吗?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艺术家创作出来的美术形象,不等同于现实重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了艺术自身的“美”,这正是艺术美。
环节三:对比分析,理解艺术美1.提出问题:什么是艺术美?我们通过作品的分析一起来解答。
2.多媒体展示席里科的《艾普色姆的赛马》与马奔跑过程的连续摄影,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摄影与席里科作品,并思考两者有何不同?画家是如何表现奔马状态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家所表现的马的奔跑动作并不真实,却以低矮、翻滚的云层和阴暗的光线营造出一种赛马时的紧张气氛。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第一章:艺术美的概念与内涵1.1 艺术美的定义1.2 艺术美的内涵与特点1.3 艺术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章:形式美的原理与表现2.1 形式美的概念与内涵2.2 形式美的基本原理2.3 形式美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与运用第三章:艺术美的形式要素3.1 点、线、面的形式美3.2 色彩的形式美3.3 空间与构成的形式美第四章:艺术美的表现手法与技巧4.1 绘画艺术的形式美表现4.2 雕塑艺术的形式美表现4.3 建筑艺术的形式美表现第五章:艺术美与审美心理5.1 艺术美与审美心理的关系5.2 艺术美对审美心理的影响5.3 提高审美能力与欣赏艺术美的方法第六章:传统艺术中的形式美6.1 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美特征6.2 中外艺术形式美的比较与借鉴6.3 传统艺术形式美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运用第七章:现代艺术与形式美的创新7.1 现代艺术的形式美特点7.2 形式美在现代艺术创新中的作用7.3 当代艺术形式美的趋势与挑战第八章:艺术教育中的形式美教学8.1 形式美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8.2 形式美教学的方法与策略8.3 形式美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第九章:艺术美与生活美9.1 艺术美与生活美的联系与区别9.2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价值9.3 提升生活美与艺术美的融合方式10.1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意义与影响10.2 艺术美与形式美在未来的发展趋势10.3 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研究与教学的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艺术美的概念与内涵难点解析:艺术美的定义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
艺术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教学中的重点,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二、形式美的原理与表现难点解析:形式美的基本原理是教学的重点,需要通过图示和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形式美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与运用是难点,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三、艺术美的形式要素难点解析:艺术美的形式要素是教学的重点,需要通过图示和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艺术美和形式美》学案
《艺术美和形式美》学案目标:本课开始进入美术鉴赏的专业知识学习阶段。
必须了解:1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2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重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是通过语言元素和语言规则来实现的。
难点:艺术美和形式美既具体又抽象。
一艺术美及其表现1 定义: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2 美术形象:①指一件美术作品中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
②指一件美术作品中由这种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美术形象所形成的综合的、整体的艺术形象。
注意:表现:艺术家利用美术语言,按照美的规律和法则è对现实生活抽离、集中、概括、综合改造è形成艺术家个人和时代精神与审美理想。
因此:这种综合了主观与客观,个人审美与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被称为“典型形象”又根据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称之为“第二自然”即“艺术美”一艺术美1艺术形象:就是采用艺术的手段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它涉及到所采用的语言和手段两个方面,就是说由于采用的语言和手段不同,产生的艺术形象也不同。
•中国:在中国古代是指人或物的外部相貌或形状,它通过人的视觉就可以辨识出来‚西方:形象的原意是指借助雕塑、铸造、模仿等手段塑造出人或物的样子。
由此可知:形象即诉诸人的视觉的感知或经验对象,它可以通过描述、描绘、塑造或其他模仿的方法得到具体的表现。
是艺术家通过艺术的语言和相应的物质手段表达了自己的特定的思想、情感和观念。
2 美术形象:•个别的、具体的、完整艺术形象‚由这种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所形成的综合的、整体的艺术形象注意:艺术形象不是具体美术类型中的特定形象,是包括具象、意象、抽象三种美术类型在内的美术作品所塑造出来的美术形象。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就存在于这种整体的美术形象中。
3 艺术美:指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
是艺术家利用美术语言,遵循美的规律和法则(鉴注释Œ)è对现实生活抽离、集中、概括、综合以至改造è反映艺术家个人和时代精神与审美理想è综合了主观与客观、个人审美与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被称为“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è根据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称之为“第二自然”即“艺术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美和形式美》学案
目标:本课开始进入美术鉴赏的专业知识学习阶段。
必须了解:1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
2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重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是通过语言元素和语言规则来实现的。
难点:艺术美和形式美既具体又抽象。
一艺术美及其表现
1 定义: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
2 美术形象:①指一件美术作品中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
②指一件美术作品中由这种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美术形象所形成的综合的、整体的艺术形象。
注意:
表现:艺术家利用美术语言,按照美的规律和法则è对现实生活抽离、集中、概括、综合改造è形成艺术家个人和时代精神与审美理想。
因此:这种综合了主观与客观,个人审美与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被称为“典型形象”又根
据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称之为“第二自然”即“艺术美”
一艺术美
1艺术形象:就是采用艺术的手段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它涉及到所采用的语言和手段两个方面,就是说由于采用的语言和手段不同,产生的艺术形象也不同。
•中国:在中国古代是指人或物的外部相貌或形状,它通过人的视觉就可以辨识出来
‚西方:形象的原意是指借助雕塑、铸造、模仿等手段塑造出人或物的样子。
由此可知:形象即诉诸人的视觉的感知或经验对象,它可以通过描述、描绘、塑造或其他模仿的方法得到具体的表现。
是艺术家通过艺术的语言和相应的物质手段表达了自己的特定的思想、情感和观念。
2 美术形象:•个别的、具体的、完整艺术形象
‚由这种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所形成的综合的、整体的艺术形象
注意:艺术形象不是具体美术类型中的特定形象,是包括具象、意象、抽象三种美术类型在内的美术作品所塑造出来的美术形象。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就存在于这种整体的美术形象中。
3 艺术美:指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
是艺术家利用美术语言,遵循美的规律和法则(鉴注释Œ)è对现实生活抽离、集中、概括、
综合以至改造è反映艺术家个人和时代精神与审美理想è综合了主观与客观、个人审美与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被称为“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è根据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称之为“第二自然”即“艺术美”。
二形式美
1 形式:①形体、形态,极个别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
②指形体或形态借助语言手段和语言规则呈现出来的整体的艺术形象。
2 形式美:形式所传达出来的美感,它不仅包含在艺术美中,本身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3 形式美的构成:Œ语言元素及其所构成的形态变化
•语言手段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
Ž语言规则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
4 语言规则:⑴变化与统一: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又称多样统一,也叫和谐。
体现了生活、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规律。
包含了对称、均衡、对比、调和、节奏、比例等因素。
⑵对比与和谐在造型的各种因素中(线形、体量、空间、质地、色彩),把同一因素中不同
差别程度的部分组织在一起,产生对照和比较叫对比,两种不同因素之间不
能产生对比。
和谐是事物各方面相互调和和协调一致,多样变化中的统一。
现实本身合乎规律的过程是和谐的本源。
⑶对称与均衡均衡与对称是互为联系的两个方面,对称能产生均衡感,均衡又包括对称的因素在内。
当然,也有以打破均衡、对称布局的因素而显示其形式美的。
⑷比例与尺度造型各部分之间的尺寸关系。
适度的尺寸数量变化可以产生美感。
比如;黄金分割率。
⑸节奏与韵律在美术中,是运用形、色、线、轮廓等的反复对比与呼应,以及构图或形象特征的动态化表现来显示其节奏。
各种构成因素有规律的变化、有节奏地递增或低见、相互之间的反复与呼应都能够产生韵律。
三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异同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独立性和与现实的区别)
1 艺术美与形式美之间既有重合的地方也彼此独立。
2 艺术美是通过语言元素和语言规则创造出的艺术特有之美,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也就是说由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来实现的,在这一点上它与形式美具有同一来源。
3 艺术美强调艺术独立于现实的自身所特有的自在的美,它是由美术作品集中提示出来的,在现实中也许看得到,也许看不到。
而形式美尽管也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的语言元素、语言手段和语言规则从现实中提炼而出,但是更强调实现内容的手段,即手段本身之美,其中包括语言的构成关系合作是用材料的特质。
不同的美术作品中,美术家运用艺术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
艺术走向抽象的过程
两个概念:1 抽象艺术:①非自然主义的表现,如采用夸张、变形、减少的手法来描绘事物②完全抛弃了任何可视自然现象的表现的艺术形式。
注意:尽管意象艺术甚至具象艺术中都存在着抽象的成分,但并不是抽象艺术.
2 艺术的抽象:艺术中的一个现象. 过程:1 原始人在绳纹、几何纹图案和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陶器纹饰中表明了他们对抽象艺术的理解。
2人类艺术进入模仿写实阶段,内容和形式配合客观再现现实,并发现: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因为形式决定了美术家的风格。
3 19世纪,相机的出现加速了人们对美术本质的思考:内容的地位进一步降低。
4 20世纪初,抽象艺术的概念在西方基本确立。
①人们在工艺美术运动,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实践中发现:美术的形式可以通过表现性处理提升为自为的抽象艺术形式。
②音乐没有形象可以为人们所接受使人们认识到:美术可以用纯粹的色彩和形式组成有意义的画面。
5 抽象艺术的出现在西方还有社会原因.如社会分工、西方科学理性的影响。
注释Œ变形、夸张、重组:艺术的创作手法或手段。
变形来自拉丁文,意思是歪曲,指艺术家在表现对象时有意或无意的改变对象的自然形态,以符合自己创作要求。
在这个意义上他与夸张有相同的一面,区别在于夸张是对事物形貌的扩大或缩小性描写,而变形往往是对象发生极度扭曲或异变。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1艺术家个人心理、生理及文化因素的制约使其对事物的感知有所差异或改变。
2 艺术家对感性材料的加工受其主观意识和情绪活动的影响
3 艺术家将心灵外化为艺术形象时由于媒介和手段的原因而产生。
热抽象:运用有变化的线条和色彩。
强调情感的直接宣泄、有机的形态和表现方法上的绘画性。
代表: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康定斯基
冷抽象:用几何块面构成,着重于理智的结构分析硬边、几何化的造型和平涂的塑造方法。
代表:荷兰画家蒙德里安,他的画面将线条、色块予以有秩序地组织,追求不带任何主观情感或个性的“绝对抽象”。
《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从具象到抽象的变化
Ž情节性和叙事性:现实主义美术的重要特征。
(最重要的文艺创作方法之一,特点是忠实于生活,强调对生活做逼真地描绘。
要求用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现实主义强调视觉上的真实性,要求造成事件发生的真实感觉,要求人物、环境、道具发生密切关系,形成可以讲述的故事,即情节性和叙事性.最初与连环画的表现形式相关,并最早在宗教美术中表现出来。
透视:表现空间的重要手段.①西方:自文艺复兴开始研究:方法一:几何透视,即利用形体的几何形变化形成透视空间.方法二:视觉透视,利用事物的浓淡和色彩冷暖变化产生空间透视的感觉.方法三:焦点透视,利用事物向一个中心点聚焦的办法产生空间.
②中国:采用移动的视点,即”散点透视”,不同的事物同时出现在同一画面中,通过其相互关系形成透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