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达技巧 (3)

合集下载

诗歌的十大表达技巧

诗歌的十大表达技巧
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 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 人”等四个角度将少妇别后的相思之情表 现得淋漓尽致。
技巧十:直接抒情
小结
技巧十: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 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 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 直接倾泻而出。古诗词中直 接抒情的并不多见。
此外,还有一些现代汉语 中常用的修辞格如比喻、拟 人、夸张、借代、对比等, 在古诗词中也常常使用。
王思廉
黄沙堆雪暗龙庭,马上琵琶掩泪听。 汉室御戎无上策,错叫红粉怨丹青。 第一第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烘托。用“黄沙”“堆雪” 营造气氛,烘托王昭君愁苦的心境。用 旁人的“掩泪听”、琵琶的悲伤的音调 烘托弹琵琶的昭君的悲苦和哀怨。
技巧六: 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 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 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 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 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 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 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 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 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 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诗人豪迈、虽受摧 残而不屈服的乐观精神。
品味下面的诗,分析下面诗歌的表达技巧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 垂,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 好像下垂的冠缨。
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 用的是托物言志的表达技巧。
技巧四: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总结(强烈推荐)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总结(强烈推荐)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的分类(一)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1.描写描写是进行绘声绘色绘形的描画和摹写的这样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它能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的表达效果。

①根据着眼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描写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即正面的描写和侧面的描写。

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②按描写的文笔来分,描写又可以分为细描和白描,细描指采用工整的细腻的笔法,把描摹对象纤毫毕现的绘画出来,笔法细腻,形象丰满。

白描在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如,《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借助于生动的细节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

诗中,“复恐匆匆说不尽”是人物的心理活动,“临行又开封”是人物的行动细节,也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反映。

这种生动的细节使抽象的思念变得具体可见,体现了诗人提炼生活素材的功夫。

又如,《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没有(动词)形容词的修饰点缀,是纯用名词组合,即所谓白描手法。

③根据观察的角度,描写又分为远近、高低、俯仰、上下、内外、天空地面等多角度描写。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

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

古诗中常见的表达技巧

古诗中常见的表达技巧

一古诗中常见的表达技巧一修辞手法1.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5.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渲染孤寂、凄清的气氛,烘托游子的哀愁.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蟾宫曲,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9.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10.点化:点化也叫化用.它是把前人的诗文妙句融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一种创作方法.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就是点化了范仲淹的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的句子.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点化了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内容.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点化了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诗句的意境.11.双关: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如韦庄的忆昔“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中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12.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二表达方式古诗词中主要的表达方式有四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设题较多的是其中的抒情和描写.1.抒情手法:这是古诗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2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寓情于景.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写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托物言志.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如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2.描写方式1虚实结合: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2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的尾句与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3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是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如“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4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往往能有指出一点,隐托全面的效果.5细节描写: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像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见微而知着”的效果.6白描工笔: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明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崔道融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图,表达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情和乐观的生活情趣.三表现手法1.渲染与烘托:诗歌中的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诗歌中的烘托是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2.衬托与对比: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突出主体.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其特性更加鲜明.用对比的方法,揭示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3.比兴: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情感更浓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不由得让人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4.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5.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连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所谓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6.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如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7.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如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四结构技巧1.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直接点明题旨或表达情感.2.曲笔入题,造成悬念.诗歌开头先来一个开端,不直接触到本题,这样使作品有跌宕起伏之感,吸引读者.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就是曲笔,因为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的,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3.照应:这是篇章前后某点内容的衔接,又叫呼应.前面交代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面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代.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如“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4.伏笔:即在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作品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5.抑扬关系: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6.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点明主旨.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奔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二几组概念的区分1.虚与实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仙境就是一个虚象.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在却不在眼前.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此时并不在眼前,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再看看诗歌中的“实”.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等.“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有时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虚景和实景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如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是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情景,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2.比喻与象征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如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凡的事物,如大鹏、天马及高山大河等,来寄托他的理想,象征他的才能;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来象征人品节操;又常选取遭摧残、受拘羁的人物事件来比喻他的经历和处境.屈原的诗歌也有这一特点,常以香草美人象征贤能,以燕雀乌鹊比喻小人.3.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诗经中的“国风”,杜甫、白居易的诗等.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如屈原、李白、李贺的诗歌就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三常用典故集锦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做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作者常反其意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6.鸿雁: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8.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三)教学园地11-05 2318:第三节表现手法赋比兴、寄托、讽喻、联想、想象、铺排、象征、含蓄、欲扬先抑、欲抑先扬1.赋、比、兴"赋、比、兴"是对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表现手法的总结。

其后的诗歌继承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的态度。

如《诗经·伐檀》中,"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描写一群伐木的奴隶替奴隶主砍伐檀木制造车子,在艰苦繁重的劳动中联想到奴隶主不劳而获,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

再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就用了这种手法。

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

《诗经·硕鼠》把奴隶主比作大老鼠,用的就是比的手法。

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如《诗经·伐檀》中的"河水清且涟漪"就属于"兴",它引出了下面的叙述。

"兴"和"比"常常联系起来在一篇诗中运用。

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兴",又是"比"。

2。

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象征是中国诗歌的生命线,“犹如心脏之于躯体”,“没有象征,诗歌就将失去力量”。

例如,龙象征皇上最高权力,凤凰象征皇上的德行,麒麟是长治久安的象征,猿声是旅人离分时的伤感的表现,鹤是永生的化身,蝙蝠跟西方相反,则代表着幸福,鸳鸯是爱情的象征,大雁给分离的情人带来消息,知了象征复活之后便是死亡,梧桐常在描写秋天的诗中出现,杨柳表示别离,兰花是纯洁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标志,“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

这是诗词鉴赏考核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

(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调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诗歌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集要:(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1.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例如陆游《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那些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做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例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诗歌从水中月景写起,生动地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发表的意见。

例如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具体的抒情手法有(1)借景或借物抒情。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想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例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3-抒情手法(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3-抒情手法(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3-抒情手法(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典例引领】(2022·浙江台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①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②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③。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①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②杜二甫:即诗人杜甫。

③徂徕:山名。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B.甲诗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初次见到长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C.乙诗颔联中,这一“重”字,热烈地表达了李白希望重逢欢叙的迫切心情,又说明他们生活中有共同的乐趣,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

D.乙诗尾联以“且尽手中杯”结束全诗,干脆有力。

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

2.两首诗同是表达送别的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运用却有差别,试比较其不同之处。

【答案】1.B2.①甲诗“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或者不写自己对故乡的依恋,反而从对面落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一路送我远行),生动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②乙诗颈联“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前一句近景,写出眼前泗水秋波摇荡,后一句远景,“明”,“照亮”的意思,赋予静态的山水动态感,显得富有生机,作者借明媚之景,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即将分别时的豁达情感。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

B.“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初次见到长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错误,应该是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的感受和体验。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有哪些方面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有哪些方面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有哪些方面对古代诗歌的赏析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它的表达技巧,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概说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构思立意的技巧四大类。

(一)表达方式主要涉及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和描写方法【正面描写(明写)/侧面描写(暗写),白描/工笔,实写/虚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动景/静景,远景/近景】。

(二)表现手法包括一些具体的描写技巧【如衬托(正衬、反衬)、对比、渲染、白描、细节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俯仰结合、情景交融、乐景哀情等】;也包括形象意义的表现方式【如象征】;还包括材料的组织方式【如联想、想象】。

(三)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排比、反语、双关、用典、设问、反问等。

(四)构思立意的技巧包括先景后情、以景作结、起承转合、抑扬、铺垫(蓄势)、照应、过渡、以小见大、借古讽今等。

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托物言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二)描写方法按描写的角度分正面描写(明写) 侧面描写(暗写)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按笔法的繁简分白描(用最少的笔墨,不加烘托地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工笔(对事物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绘)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问:上片的景物描写对下片中所提到的周公瑾 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上片写大江,写江山如画,写多少豪杰,特 别是“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的描写,在渲染场面雄伟壮丽的同时,也为 下片写对周瑜的建立功业之情感抒发起了很 好的烘托作用。
1)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 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 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 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无人知道外边寒)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 国(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感叹王 朝兴衰(惟有树长生) 。
借代:通常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 物,可以使诗歌语言简练含蓄。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互文:言简意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反问:放在诗首多为启下,引出下文,做铺垫; 放在末尾的作用多为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 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 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
(李白《渡荆门送别 》)
故人之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用 另一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 背景来陪衬的一种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3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3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3新高考新教法2010-01-03 20015cc149a20100glmn五、夸张(一)定义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二)作用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例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典型例题】例题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赏析题。

江南春绝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代翰林修编杨慎(升庵)在《升庵诗话》(卷八)里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清朝人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对杨慎的意见作了反驳“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

”请结合这两则评论对《江南春绝句》的一、二两句意象及意境进行合理的赏析,200字左右。

例文一我不赞成杨慎的观点,我觉得何文焕的观点是正确的,诗贵在想象。

假如用杨慎的观点,用细节分析、科学剖析的话,那么“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也不能成文啦,白发怎么能“三千丈”,“五尺”就不易啦!“一枝红杏出墙来”,春天来了,怎么才有“一枝”呢?应改为“多枝”,那么还有意境、想象可言吗?“十里蛙声出山泉”,为何光画蝌蚪就境界全出,因为画面富有想象力;“万绿丛中一点红”,为何脍炙人口,因为它对比鲜明,诗味盎然;“飞流直下三千尺”,为何流芳千古,因为它表现了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

诗贵在酿造想象的境界,欣赏者也要善于理解、玩味。

文学与科学在形象思维方面是具有天壤之别的。

例文二意境是诗的灵魂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大都是讲究意境的。

短短几行古诗,名家高手往往会创造出绝妙的艺术意境。

2021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三)表达方式

2021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三)表达方式
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庭风露觉秋偏。眼中高 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 去国衣冠有今 日,外家梨栗记当年。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 窗借榻眠。 (2)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 ①身世变迁、年老体衰的悲 伤。 ②人世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 ③故国盛衰兴亡的悲叹。(从自己、 故乡、国家三个角度进行概括)
阅读下面的汉诗,完成题目。 秋风辞
刘 彻[注]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 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櫂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 刘彻即汉武帝,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 土,途闻南征将士喜报,进而“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宴,上欢甚,乃自作《秋风 辞》”。
修辞
鉴赏古
表达方式
代诗歌
的表达
表现 手法
构思立意
技巧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记叙
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 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表 达
议论
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 示意见
方Hale Waihona Puke 抒情直接抒情式
间接抒情
描写 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抒情
直抒胸臆 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 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 方式。
王诗:借景抒情,一、二句用深秋苍茫之景,烘托作者的离愁别绪, 表达自己因朋友离去的无限忧愁和对朋友的不舍之情。骆诗:借 古伤己,作者歌咏燕太子丹及其宾客送荆轲时怒发冲冠的情景,表 达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和自己人生失意的无限感慨之情。
借古事抒情的诗歌常用典 ——别忘了用典故抒情
“去用前朝事,来说今人愁,欲说却不尽,故向古 人求”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借景抒情、动静结合、抑扬结合、映衬对比、借古讽今、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等,为了便于掌握我们大体分为以下几点:一、抒情手法1、直抒胸臆直接对相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如: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情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即诗人把自身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予在景物中通过描写予以抒发。

如: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无一字说惜别,无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如江水般绵绵无尽。

意蕴长远含蓄。

3、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生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和情感,诗中的物具有人格化的色彩。

如:明于谦的《石灰吟》借石灰清白的特点来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4、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喻时事。

如: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

感情深沉,意蕴深邃。

6、叙事抒情在古风作品中比较常见。

如:唐白居易的《卖炭翁》二、描写手法1、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使刻画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采用了渲染,是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的欢愉活灵活现的体现在人们眼前。

2、烘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于艺术创作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烘托包括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

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

现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精选)

现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精选)

现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精选)
现代诗歌是一种独特而富有创造力的文学形式,它通过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

下面是一些现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可以帮助诗人更好地创作出引人入胜的作品。

1. 使用象征主题
现代诗歌常常使用象征主题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通过使用象征符号、意象和隐喻,诗人可以在短短几行诗中传递出深层的意义。

例如,将自然元素如花朵、雨水或太阳等与情感和感受相联系,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2. 独特的视角和语言
现代诗歌注重独特的视角和语言表达方式。

诗人可以以非传统的方式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通过创造力的语言表达,诗人可以打破常规,令读者意识到平凡事物的美丽和深层含义。

3. 使用节奏和音韵
现代诗歌常常通过节奏和音韵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

利用重复、押韵和节奏感可以让诗歌更加动听和有趣。

此外,适当的断句和排
版也可以增加诗歌的可读性和艺术效果。

4. 自由的结构
相比传统诗歌,现代诗歌更加注重自由的结构。

诗人可以自由
决定诗的形式和组织方式,不受严格的诗歌规则限制。

这种自由的
结构使诗人可以更加灵活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5. 精炼和简洁
现代诗歌追求精炼和简洁的表达方式。

通过用简短的语言传递
出深刻的思想,诗人可以唤起读者的共鸣和想象力。

诗人需要仔细
选择每一个词语,使其具有最大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以上是一些现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希望对您的创作有所帮助。

祝您写作顺利,创作出精彩的现代诗歌作品!。

诗歌的十大表达技巧

诗歌的十大表达技巧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 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 要求:了解典故的含义,读懂诗歌。
十五夜望月
王 建(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请对这首诗的主要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诗人开始写“地”、写“鸦”,而不写月, 但却让我们分明感到月亮的存在,因为“地白”、 “栖鸦”是月亮朗照的结果,既然地白如霜,栖 鸦可见,可知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 却处处感到“月明皎洁”,因此它是实写“地 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 这一诗题。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 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 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 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 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主要用什么表现手法的?试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分析有关表达技巧: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 末句写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前三 句的“静”对比鲜明。这里是以动衬静。
技巧二: 以动衬静
品味下面的诗,分析有关表达技巧: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 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 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 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 包含着辩证法。
技巧一: 借景抒情
小结
技巧一: 借景抒情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 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 的感情。

诗歌表达技巧

诗歌表达技巧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 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 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高适《塞上听吹笛》)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 河星。”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 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①触景生情(景→情)先写景后抒情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②以景结情(情→景)先情后景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③缘情布景:因情选景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蓝,能不忆江南?”
写人
烘托
写景
虚实结合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 在一起表达情感。 作用:“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渗 透、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 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提供广阔审美空间。
虚实关系:相辅相成(渲染、烘托);相反相成 (对比)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 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 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踏莎行》)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8、通感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绝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9、列锦(意象名词罗列)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艺术手法(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一)表达方式:诗词中运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主要有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远、近、高、低按顺序,绘声绘色、声色并茂。

通过听觉、视觉、嗅觉等多种渠道多角度描摹。

①、动静结合在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

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再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②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③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其它事物的描写,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而且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古代诗歌鉴赏3——表达技巧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3——表达技巧鉴赏
烟笼寒水月笼沙 理解:烟和月笼着寒水和沙
主人下马客在船 理解: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主人和客人都在船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理解: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
始为君开,不曾缘客开。 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理解: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 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 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 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 法。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 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 术效果。
因文识象,由象悟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诗句化情思为景物。欣赏时要抓住景物 特征,融入所营造的气氛,体会其情感。
蛙声十里出山泉 踏花归去马蹄香 间关莺语花底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 冯唐?”
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东坡这明用典故,意在以 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 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这是古人忧 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反映。
b、暗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 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 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例 如《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末句是:“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看 来好象是写“出猎”,描写猎人弯弓射狼 的情况。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东君》 “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 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作者在此代指辽 和西夏统治者;“射天狼”则表明自己御 敌保国的决心。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诗歌的鉴赏需要关注其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1.象征手法:通过使用具象或抽象的符号、形象、意象等来代
表或暗示更深层次的意义。

例如,用春天来象征希望和新生。

2.比喻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比较来突显它
们的共同之处或特点。

例如,将心比作苍穹,形容心情广阔。

3.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性和行为,以增强
表达的形象感。

例如,用“秋风”“呼啸”来描述风的声音。

4.排比手法:通过使用并列结构的句子,以强调同等重要的事
物或概念。

例如,"冰冷的风,寒冷的雨,无情的黑夜"。

5.对仗手法:通过对诗句中的词语、句子进行音、韵、意义上
的对应,以增强韵律和美感。

例如,“山隅隐隐”中的“隐隐”与“山隅”产生对仗。

6.修辞手法:包括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夸张、反复、倒装等,以增强表达力和形象感。

7.节奏感和韵律感:诗歌通常具有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
过对诗句的音调、音节、重复等进行处理,使得整篇诗歌具有一种鲜明的韵律感。

8.意象和意境的营造:通过运用具体而生动的修辞手法,使得
诗歌中的意象更加鲜活,以及透过意象的串联和延展,使得整篇诗歌中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情感和氛围。

这些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常常与主题、情感、氛围等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了一首优秀诗歌的魅力。

同时也需要根据诗歌的风格、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综合鉴赏。

诗歌的表达技巧大全

诗歌的表达技巧大全

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大全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歌的表达技巧,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歌的表达技巧1诗歌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体裁,它高度集中地反映自然景物和现实的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

其语言凝练,且形象性强,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音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阅读诗歌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而且还可提高自己的阅读与写作水平。

“阅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那如何阅读诗歌呢?1、反复朗诵吟咏。

诗的语言是最精炼、最优美的。

平时所说的“诗一般的语言”,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由于它的押韵和分行,读起来有极强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因此,阅读诗歌时,要通过反复的朗读,读到琅琅上口,熟读成诵,才能体会的出诗的情感。

从而进入诗所创设的优美的意境之中。

2、展开丰富的想象。

诗歌的一大特点就是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在诗歌中,诗人往往会把几种互不相关的事物,通过想象,像一根线连接无数的珠子似的串起来,形成一个绝妙的统一体。

因此,阅读诗歌一定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画面。

如此,既可加深对诗的理解,又可提高和丰富自己的想象能力。

3、从关键词句入手,深入领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凝聚了诗人浓烈的思想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

读诗歌,关键就是要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从中受到启发与感染。

而有些诗歌所包含的思想内含较为深刻,如《题西林壁》。

这首诗就要抓住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次山中。

”通过细心的领会,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深刻的哲理。

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①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 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路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②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注]①宣室:汉未央宫前子室。②自:由,有尽管的意思。
1.这两首诗都是对汉代贾谊的评述,见解不同。 李商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贾生治国安邦的才学得不到施展。 王安石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贾生并未受到君王的薄待。 2.“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一句是作者借贾生事 生发的议论,其寓意是
• 再如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 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 城尽带黄金甲。”写的是秋风萧杀,百花凋 零,唯有傲霜挺立的菊花却精神百倍,方兴 未艾,长安城里遍地黄金璀璨,清香弥漫; 实际上,诗人是以菊花盛开象征起义的最后 胜利,表达了推翻唐王朝腐朽统治的决心和 信心。
托物言志
• 一二句叙写风吹泥裂、叶落枝折的景象,在诗 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
• 诗人用反衬手法,用边地的严寒和戍边 将士高昂的士气、如火的豪情,突出了 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奋勇杀敌的英雄气 概。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宣室: 汉代未央殿正室。孝文帝在此召见贾谊 (即贾生)。
• •
(三)结构对比
• 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性的特 点,结构性较强,如: • 画眉鸟 • 欧阳修 •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 析: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 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 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作 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 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 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 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 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 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 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
• (二)首尾照应 •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 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如: • 诉衷情 • 陆游 •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 暗旧貂裘。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 • 析: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 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 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 苍凉心情。
烘托
• 1、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 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 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 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 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 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 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 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象征
• 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 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 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 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 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 等。 • 寻陆鸿渐不遇 • 皎然 •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 析:“篱边菊”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
• 小 松 • 杜荀鹤 •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析:这首诗以“小松”喻人,托物言志,写 “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 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 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 光。 • 类似的还有于谦的《石灰吟》、陆游的《卜 算子· 咏梅》、张九龄的《感遇》等等。
•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 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 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如: • 墨 梅 • 王冕 •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 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 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

表达技巧
⑴修辞方法(略) ⑵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借 事抒情-用典,乐景与哀景(1、以乐写乐 2、 以哀写哀 3、以乐写哀 4、以哀写乐) • 描写:动静结合、五官开放、虚实结合、点面 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 勾勒、工笔细描、白描、细节描写、场面描写 • • • •
•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 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 《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 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 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 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 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 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 是虚景。
慨叹自己居庙堂之高而不能被重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虚与实
• 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 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 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 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 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 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 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 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 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 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 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 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 包括以下三类:
对比
• 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 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 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再如辛笛 《风景》中的"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 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在对称的两句中运用 色彩的不同,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对比,而后一 句的"新"与"旧"则显露出同一对象本身的反差, 恰当地形容了被迫当壮丁的士兵命运何其悲惨
答案
• 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欲扬先抑。诗歌开头写孝文 帝“求贤”的地点和行为,贾生“无伦”的才 干,谈话的时间“夜半”和孝文帝虚心垂询时 “前席”的神态;像是在极力地表现孝文帝求 贤若渴的美德,而最后却点明了垂询的内容, 原来不是在问治国安邦之策,而是在问鬼神、 怎样长生不老等荒诞不经的事情。作者主要运 用这个欲扬先抑手法是为了讽刺孝文帝,使对 孝文帝只知自己心无百姓的贬抑更为有力,加 大了讽刺的力量。
联想和想象
• 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 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 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 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 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 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 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 之笔。
结构
• • • • • • • • (一)层层渲染、铺垫 江上看山 苏辙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析: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 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日” 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 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 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浓秀?层层的渲染, 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实”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 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 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 时了”;《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 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 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 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 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பைடு நூலகம்

• (3)表现手法:赋、比、兴;对比衬托、 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 (4)篇章结构(起、承、转、合):首 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前后照应、总分得当、以小见 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 (5)答题模式:手法名称+具体内容+艺术效

• 从军行 刘叉 •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3、设想的未来之境。
•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 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 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 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 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在《西厢记· 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 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杜甫:今夜 富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