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与陆云文学风格的异同及其原因
陆机潘岳诗歌的艺术特点
陆机潘岳诗歌的艺术特点
陆机潘岳是中国南朝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而著名。
以下是陆机潘岳诗歌的艺术特点:
1. 境界超凡:陆机潘岳的诗歌作品常常表现出超然物外的境界。
他常以山水之
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并以自然景观来映照人生哲理。
他的诗歌中常出现山川波澜壮丽、云霞万里无边的景象,给人一种超越尘世的宏大感受。
2. 情感真挚:陆机潘岳的诗歌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真挚的情感。
他笔下的诗句常
常具有感人肺腑之力,触动读者的心灵。
他以优美的语言和准确的形象描绘出他对家国沉浮、生活苦乐的思考和感慨,流露出深深的情感。
3. 修辞巧妙:陆机潘岳的诗歌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他善于运
用比喻、拟人、借物等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他的诗句节奏感强,运用押韵和音韵的变化,使整篇诗歌的韵律和谐而有节奏感。
4. 思想深邃:陆机潘岳的诗歌思想深邃且不拘一格。
他关注人性、生命和道德
等哲学问题,表达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命运的思考。
他的诗歌常常以隐喻和象征来表达思想,给予读者思考的空间,增加了作品的深度。
5. 才情横溢:陆机潘岳天赋禀异,诗才卓越。
他的诗歌构思独特,语言优美,
用词精准。
他的诗歌展现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赋予了他作品独特的魅力。
陆机潘岳的诗歌以其超凡的境界、真挚的情感、巧妙的修辞、深邃的思想和横
溢的才情而闻名,并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播和赏析。
探究陆机《文赋》的文体观念及其在文体学上的意义
探究陆机《文赋》的文体观念及其在文体学上的意义陆机是唐代文学家,被誉为"文赋之祖"。
他的《文赋》作为唐代文赋的代表作,对后世文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体学上,陆机的《文赋》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独特的特点,更在文体观念上开创了新的局面,对后世文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来探究一下陆机《文赋》的文体观念。
在《文赋》中,陆机首创了"婉约"的文风。
他追求修辞委婉,将情感隐藏在文字之间,不以直露的形式表现。
这种文风与当时的盛行文风"豪放"形成鲜明对比。
对于陆机来说,他认为诗文应该雅静、含蓄,不宜张扬、浮夸。
他在《文赋》中提到:"文,虽多艺不如婉切,浮山奇趣,自江广之盛,山水之秀也。
" 可见,陆机心中的文学理想是以婉约之风,表达内心情感,塑造含蓄深沉的文风。
这种文风观念也直接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主要文体。
就是《文赋》在文体学上的意义。
陆机《文赋》的出现,标志着文赋体的确立和发展。
文赋在《文赋》前原本是指文学赋文的一种形式,较之诗赋而言,文赋具有言辞的自由、结构的灵活、内容的广泛。
陆机的《文赋》突破了古文赋之规则,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和模式,对后世的文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文赋》中展现了自己对文赋的独特理解和创新实践,开创了文赋体的新境界。
陆机为文赋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文赋的新时代。
陆机的《文赋》在文体学上的地位不可替代,对后世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陆机对文体的追求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
唐代是一个文风盛行的时代,文人雅士纷纷以文学才情取悦朝廷和社会,一时间豪放之风势头飞扬。
而此时的陆机却倡导着文风的婉约,注重文学内心的静谧、内敛。
这正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思和批评,也是对文学品格的重新审视。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实践,呼吁大众重视内心情感和文学内涵,超越表面的张扬和华美。
陆机·陆云:“二陆”文章冠世才高亦难自保
陆机·陆云:“二陆”文章冠世才高亦难自保陆机(公元261年—公元303年),字士衡。
陆云(公元262年—公元303年),字士龙。
二人为同胞兄弟,西晋吴郡(今上海松江)人。
陆家乃东吴显族,其祖父陆逊是东吴丞相,父亲陆抗是大司马。
二人少年时皆有奇才,被世人并称“二陆”。
陆机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年仅20岁的陆机退居故里,闭门修学。
西晋武帝太康末年,陆机与陆云一起来到京师洛阳。
他们首先去拜见了名臣张华,双方皆有相见恨晚之感,以致张华认为伐吴之战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陆氏兄弟。
不久,张华把陆机推荐给诸位公卿大臣,太傅杨骏任用陆机为祭酒。
后来,杨骏被诛,陆机又相继任太子洗马、著作郎等。
赵王司马伦入朝辅政后,以陆机为相辅参军。
因参与诛杀贾谧之功,陆机被封为关中侯。
司马伦被杀后,齐王司马冏认为陆机是司马伦的心腹,遂下令逮捕陆机等9人。
由于成都王司马颖、吴王司马晏共同为其说情,陆机才未被杀,但还是被流放边远地区,后遇大赦才回到洛阳。
成都王司马颖当政后,以陆机参大将军军事,出任平原郡内史。
太安初年,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yóng)联合出兵讨伐长沙王司马乂(yì),以陆机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
陆机辞都督之职,司马颖不许。
于是,他率大军出征。
由于有人挑拨,司马颖对陆机的信任逐渐下降。
由于王粹、牵秀等人不听从陆机的调度,而长沙王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率军与陆机大战鹿苑,结果陆机大败。
因众人一起陷害陆机,司马颖大怒,命人收押陆机。
不久,陆机被害,年仅43岁,“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
陆云机智善辩,不拘小节,文章虽不如其兄,但持论过之。
他入京不久,即被刺史周浚任用,很快又为太子舍人,出任浚仪县令,后任吴王司马晏郎中令,被召入京城,任尚书郎侍御史、中书侍郎等。
成都王当政时,令陆云出任清河内史。
司马颖要征伐齐王冏,任命陆云为前锋都督。
齐王被杀,陆云转为大将军右司马。
陆机、陆云文学思想论衡
“ 二陆” 都探讨了创作中的构思问题 , 都要求
中心 突 出 , 语言华 美 而又精 练 , 注 意探 索创作 中 也 声韵 的运 用 。相形 之 下 , 机 对 创 作形 成 了系 统 陆 的看 法 , 想象 和灵感 的作 用作 了肯 定 , 文病 作 对 对 了归 纳分 析 , 利 于 文 学 的健 康 发 展 。陆 云 则 指 有
至于论作家观察到作家的个性论创作讲求灵感审视人的思维活动关注文体的特点论鉴赏重视情感倾情无疑与二陆由吴人晋后受到的玄学影响有关这也恰好典型地体现了魏晋时期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
第3 2卷第 1期
21 0 2年 2月
黄
冈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 . 2 NO 1 3 .1
J u n l fHu n g n o ma ie st o r a a g a g N r lUnv ri o y
班生彬彬 , 切而不绞, 哀而不怨矣 。崔 、 冲虚温 蔡
第 l期
彭鸿程 : 陆机 、 陆云文学 思想 论衡
・ 5・ 5
出“ 清省 ” 创 作 准 的 , 评 兄 长 为 文 尚多 , 时 为 批 同 特别 注意 到转 句 的运用 , 比陆机更 关 注声 韵 问题 。
Fe 2 2 b. 0l
陆 机 、 云文 学 思想 论 衡 陆
彭鸿 程
(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 , 上海 2 0 4 ) 0 2 1
摘
要: 本文从作家 、 创作 、 文体 、 鉴赏等几个方面 出发 , 探讨 “ 二陆 ” 的文 学思想 , 出“ 指 二陆 ” 家学 深厚 ,
能够 自觉继 承汉魏传 统 , 有倾情倾 向, 体现 了魏晋 时期人 的觉醒 和文 的 自觉 。同时 , 由于才情不 同 、 性格相异 ,
陆机文赋
陆机,字士衡。吴郡华亭人。少 有异才,文名著于世。与其弟陆 云并称二陆。陆机是西晋时期的 重要文学家,其作品颇重辞藻, 开六朝绮丽之先河。《文赋》为 陆机论文的重要著作,是他本人和 当时的文学家的创作经验和文学 观念的总结。
《文赋》的出现,把对文学的考 察推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第一、 它标志着对文学的探讨更加理论 化,第二、《文赋》标志着人们 开始深入文学创作过程中,透过 文学的表面去探求它内部的思维 规律。
萧统《文选序》的基本思想亦脱胎于 陆机。“事出于沈思,义归乎藻翰。” “物感说”对刘勰、钟嵘有影响。 “缘情说”对批评史的影响深远,屡 被人提及。此外陆机关于构思、灵感、 继承与革新、风格、文体、结构等方 面的论述都对后世有影响。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 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 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 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 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 所由,佗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於操斧伐 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 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3、不同的体裁,其风格各异。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 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 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 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 说炜晔而谲诳 。”
曹丕将文体分为八类,计有奏、议、 书、论、铭、诔、诗、赋;陆机分为 十体,计有诗、赋、碑、诔、铭、箴、 颂、论、奏、说;与曹丕所分相比, 多了箴、颂二体,以“说”体换了 “议”体。
陆机《文赋》的巨大功绩,是首 次揭开了文学创作思维的“暗 箱”,他开始把文学思维作为一 个研究对象。《文赋》主要讲的 是作家的创作过程,正如陆机在 《文赋》的开头所说的,它是以 探讨作家创作之“用心”和“论 作文利害之所由”为其宗旨的。
陆机的名词解释
陆机的名词解释陆机,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音韵学家,他的名字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
陆机的名词解释,可以从他的文学作品、书法艺术和音韵学理论等多个角度来展开。
一、文学作品陆机是南北朝时期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为后世学者所推崇。
他的作品以骈文为主,以其精练、凝练的表达方式而著称。
在《文选》中,陆机的作品主题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自然景观、人物传记、爱情等等。
他的文字简洁明快、意境清丽,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感受。
二、书法艺术陆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以行书为主,以其遒劲有力的书法风格而知名。
陆机的字体深受后世书法家的崇拜,被誉为“南朝第一行书”。
他的字体工整有力,笔画饱满有力,自成一格。
他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为后世书法爱好者所推崇。
三、音韵学理论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音韵学家,他的音韵学理论对后世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要音韵学著作是《音韵统谱》。
陆机在这部著作中详细记录了当时各个方言的音韵系统,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音韵学理论体系。
他通过对语音的细致观察和总结,将语音分析和音韵规律相结合,从而为后世研究语音和语言学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参考。
结语:陆机作为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文化名人,他的名词解释可以从他的文学作品、书法艺术和音韵学理论等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
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出色的书法技艺以及深入的音韵学研究,使他的名字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对陆机的名词解释的理解和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卓越才华和对文化艺术的巨大贡献,也能为我们启迪和鼓舞。
无论是欣赏他的文学作品,还是研究他的书法艺术和音韵学理论,都能够感受到陆机作为一位杰出文化人物的独特魅力。
抑扬霄壤论陆机、陆云的文学史际遇
2021年第3期No.3,2021浙江社会科学ZHEJIANG SOCIAL SCIENCES2021 3M a r” 2021抑扬霄壤!论陆机、陆云的文学史际遇□ 刘运好内容提要在中国文学史上,关于陆机、陆云的评价抑扬霄壤。
褒之者谓“玄圃积玉”“百代文宗”,贬之者曰“绚彩无力”“惟资涂泽”。
这种特殊的文学史现象恰恰昭示了二陆在西晋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如果按照时间序列和评价倾向,二陆在文学史上的特殊际遇可以分为三大历史阶段:两晋六朝,经典地位形成期;唐宋,经典地位确立期;,经典地位分期。
另这一文学史现象,可以 文学经典的代性,可以 经典在的客观性,对于客观评 价二陆的文学史地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陆机陆云文学史际遇作者刘运,大学中 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芜湖241000)凡是在文学史上能够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都具有文学经典的意义。
经典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时代性。
无可否认,经典一旦形成,即具有范式 的意义,但是随着审美风尚的变迁,审美范式也可 能随之转变,曾经的经典就可能成为隔日黄花,失 去了范式的意义,于是就从经典的地位上跌落下 来。
中国文学史上,陆机、陆云在 时代中,经了“抗之则在青云之上,之则在深泉之下”的冰 重的。
之谓“玄圃积玉”“百代文宗”,贬之者曰“无力”“”。
但无,了陆 的文学史地位。
时间序列和评价倾向,陆在文学 史上的特殊际遇可为史 :两晋六,经典地位形成;,经典地位 ;明清,经典地位分化。
研究这一文学史 ,既可 文学经典的时 代性 ,又可 经典在的 性 ,于 陆 的文 学 史 地 位有重要意义 。
一 尚无 研 究 ,之 下 。
一、旷世特秀:经典地位之形成二陆的文学史地位,于文学的经典地位。
“”宗“百代文宗”的,了陆经典地位之 。
来,于 ,形成于 ,于 。
陆人洛,即受到当时文 的推重,“伐吴之,”,了“二陆 ,”的。
然与二陆的才情声闻密切相关。
在没有 之前,二陆即已声名遐迩。
谈陆机的创作论
谈陆机的创作论陆机,字道南,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被誉为“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对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陆机的文学思想、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三个方面来谈论陆机的创作论。
一、文学思想陆机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上。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对人类生活和情感的表达和反映,是一种有灵魂的艺术形式。
他在《文赋》中提到:“夫文者,人情之所深藏也,语言之所难尽也。
”他认为文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表达出人类深藏的情感和内心的感受,能够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此外,陆机还提出了“文化即人性”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人性的体现和反映。
他认为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人类的精神追求。
他在《文赋》中说:“文化者,人性之所以高升也。
”他认为文化是人性的升华和提高,是人类精神追求的体现。
二、创作观念陆机的创作观念主要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
他认为文学创作应该具备“清新、自然、真实、生动”的特点。
他在《文赋》中提到:“文章之所以为良,清新自然,真实生动。
”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表现出自然的美感和真实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美好。
此外,陆机还提出了“以情感为中心”的创作观念。
他认为文学创作应该以情感为中心,通过情感的表达来传递作品的主旨。
他在《文赋》中说:“情感者,文章之中心也。
”他认为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只有通过情感的表达,才能真正地传递作品的主旨和思想。
三、创作方法陆机的创作方法主要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
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情真意切、语言简练”的特点。
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诗歌作品往往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为主题,通过对自然和人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陆机还善于运用修辞手法,通过反复的修饰和点染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他的文学作品通常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能够深入人心,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从“诗言志”到“诗缘情”:略谈陆机诗的特点及其在文坛的地位
从“诗言志”到“诗缘情”:略谈陆机诗的特点及其在文坛的地位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古代文学史经历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和程朱理学等几个大的阶段,其中魏晋玄学对中国文艺思想的影响最为巨大。
它以“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形而上的哲理玄思,尖锐地指出儒家经典所宣扬的礼法名教是束缚人性,违反自然的,是社会上一切伪善,欺诈等种种恶浊现象的根源。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本质就是不为名教所拘,求得精神上的自由。
魏晋玄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本体论,知识论,语言哲学,伦理学,美学等各个领域,陆机则是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第一个系统的论述了文学创作的理论,将创作提上了文学批评的议程,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陆机弹琴图陆机的代表作《文赋》是古代知识分子进行创作的指南,提出了“言意之辩”,阐发了儒玄之要义。
他提出的“文章之体,有万变之殊,中众物之形,无一定之量”,指出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学创作的审美要符合时代的特征。
这是将文学的多变性与客观事物的多变性相结合,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观。
一、陆机的生平自曹魏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来形成的士族门阀制度,是一种凭出身门第选拔官员的制度。
统治者对士族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陆机字士衡,是东吴名臣陆逊之孙、陆抗之子,也是江东地区最为显赫的士族之一——吴郡陆氏的代表人物。
孙吴时期,吴郡陆氏一门有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是南方顶级门阀士族之家。
西晋统一后,晋武帝对当时南方士族对新生的西晋政权并不合作的形势深怀忧虑,怎么样才能让南方士族死心塌地的与政府合作成为困扰西晋新生政权的大问题。
晋武帝最终采用了对南人加以礼遇的办法,“随才授任,文武并叙”,来笼络和招揽南方士族。
在这种情况下,陆机与弟弟陆云于太康十年来到了西晋的首都洛阳。
陆机剧照作为士族门阀大家,陆机兄弟肩负着光大家业的使命。
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既是南方士族的总代表,也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有'太康之英'的美誉。
陆机陆云兄弟文学风格的异同及其原因
语言文学研究陆机陆云兄弟文学风格的异同及其原因顾馨誉(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校,江苏苏州215000)摘要:陆机、陆云兄弟是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两人在文学创作上以诗、赋为主,讲究华丽的辞藻,在文学理论上有共通之处。
陆机诗文内容表达更丰富,更注重创作的形式Y;陆云讲究“清省”自然,独树一帜。
这些不同之处和两人的性格差异、兄弟身份有关。
关键词:陆机陆云文赋文学风格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是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被誉为“太康之英”。
陆云“性清正,有才理”©,年少时候就和兄长陆机齐名,当时人称他们为“二陆”。
本文就两人诗文方面的风格异同及原因进行分析。
一、“二陆”文学风格相同处陆机、陆云在文学创作上有许多共通之处,在文学理论上多有交集。
(一)艺术特点“二陆”的文学创作以诗、赋为主,讲究华丽的辞藻。
1.诗陆机的诗现存104首,现存诗大多是乐府诗和拟古诗,还有不少应答酬唱、亲之作。
陆机诗的主是讲求形式的华,以的学、典雅的辞藻、娴熟的技巧表现一种华之%陆云作诗文多,文不少,大辞藻的华,主“文当”",有人的,《二首》《首》是讲究辞藻的;《》是模仿《楚辞》的。
有歌功颂德的,应酬赠答,的。
2.赋陆机的赋,,讲,典多,创文的先河。
同时,这些骈赋作品运用以的方式、规的、的对偶和华丽的,从方面种丽的风格。
陆机时有清,是有的的心情,和的在他笔下显露无遗。
对于陆机说,内心怀土思亲和时叹逝之悲互相交融,在具体作中各有侧重%他的赋多有时伤怀之作,《遂志赋》《豪士赋》;或时节之代谢,如《感时赋》《叹逝赋》;或悲旧之丧亡,《愍思赋》《思亲赋》;或思乡之愫,《思归赋》《怀土赋》《行思赋》,沉切。
陆云自言:“、五非长,颇能作赋。
”"今存赋六篇风格上既重辞采,又好模拟,与陆机风格相近。
(二)文学理论陆机提:“情因物感,文以情生%”#由外物触发情感,由情感产生文章%在艺术想象过程中,许多心理活动交织在一起,、理、物象,文辞纷至沓来,创造的象愈加清鲜明。
论陆机散文的“宏”风格
论陆机散文的“宏”风格《晋书》评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从“宏”与“丽”两方面来概括陆机诗文的风格。
后世对陆机文风的评价,无论褒贬多从“丽”着手,而关于陆机散文的“宏”风格却少有人论及,本文意图深入文本分别从建功之企向、迁逝之悲、生命之思等三方面来分析陆机“宏”之文风,探讨陆机在散文发展史上的非凡意义。
《晋书·陆机传》评陆机(261—303年)“天才秀逸,辞藻宏丽”,从“宏”和“丽”两个方面概括了陆机的文风。
丽,就是缛丽。
陆云《与平原书》第十一曰:“兄文章之高远绝异,不可复称言。
然犹皆欲微多,但清新相接,不以为病耳。
”[1](P2042)孙绰评陆机文云:“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陆文深而芜”[2](P143)。
陆云曰“微多”、孙绰云“芜”,都是缛丽之义。
所谓宏,当有宏大、宏远、宏深之义。
《说文》曰:“宏,屋深响也。
”段玉裁注:“屋深也。
各本深下衍响字……屋深者,其内深广也。
”《尔雅·释诂》曰:“宏,大也。
”虽然陆机对人世过往看得很透彻,但又很难将亲故的逝去仅仅当作自然运行的结果,所以他的伤痛依然存在。
想到自己已涉不惑之年,不久也将步亲故之后尘,更是黯然神伤;或许寻绎从前的记忆会给自己些许的安慰,然追忆却越增添了同节异时的感慨:“寻平生于响像,览前物而怀之。
步寒林以凄恻,玩春翘而有思。
触万类以生悲,叹同节而异时。
”陆机再一次写亲故逝去,自己亦将为人世之过客:“年弥往而念广,途薄暮而意迮。
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
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
乐癛心其如忘,哀缘情而来宅。
托末契于后生,余将老而为客。
”篇末则回到了开头对人世流转的那种理性认识之上,似乎想通了:此世伤忧又有何益,倒不如“解心累于末迹,聊优游以娱老”。
陆机真的看开了吗?从理性来讲,他对人世流转的认识相当深刻,但在情感上恐怕还是难以达到豁达的境界。
赋中三次表达了亲故逝去、自己将老的含意。
表达的反复,显示出陆机对这一问题的感慨太多太深而难以释怀,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抒写自己的情怀。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是指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
它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包括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形式。
一、三张(古代文学名词解释)1. 三张指的是古代文学的三大类文学作品,即诗、词、赋。
这三种文学形式在古代文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中诗是以写景、咏怀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形式,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词则是以表达个人感情、描述爱情为主题的文学形式,它具有婉约、柔情的特点;赋则是以叙述历史事件或抒发思想感情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形式,赋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情色彩,展现出古代文人的才华和个性。
二、二陆(古代文学名词解释)2. 二陆指的是两位名著作家陆机和陆云。
他们是我国南朝时期有代表性的文学家,被誉为文学宗师。
陆机擅长写作散文,他的作品《文赋》是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他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文学技艺成为了古代文学史上的名人;而陆云擅长写作诗歌,他的诗作《乐府集》以其朴实无华的风格和抒发情感的特点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巨擘。
三、两潘(古代文学名词解释)3. 两潘指的是两位著名的古代文学家潘岳和潘安。
他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对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潘岳以其优美的文笔和高超的才华在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神仙醉歌》被誉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潘安则擅长写作散文,他的散文作品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表达和深刻的哲理被后人称道,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四、一左(古代文学名词解释)4. 一左指的是古代文学家左思。
他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三都赋》以其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写实主义风格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左思以其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细腻的描绘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五、总结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代表了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作品,这些人和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北朝文学家陆机与陆游的传世之作
南北朝文学家陆机与陆游的传世之作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今天我们将聚焦于两位文学家陆机与陆游的传世之作。
陆机是南朝梁朝时期的文学家,而陆游则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
尽管两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都留下了令人钦佩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陆机。
陆机(249年-300年)是南朝梁朝时期的文学家,被誉为"洛阳才子"。
他的传世之作主要有《文赋》和《世说新语》。
《文赋》是陆机的代表作之一,以描述风景和描绘人物为主题,语言优美,想象力丰富,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文赋》的开头是南朝的风物描写,如"烟波江上使人愁"和"徜徉东城百亩园,落汉春芳花尽冠"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阳的壮美景色。
而陆机的另一部传世之作《世说新语》则是一部记录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物故事的著作,该书以短小精悍的语言描述了各种人物形象和文化现象,成为了研究南朝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接下来,我们转向陆游。
陆游(1125年-1210年)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被誉为"江南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传世之作主要有诗歌和散文。
陆游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田园风光、家国情怀、人生哲理等。
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感人肺腑的笔触取胜,被誉为"诗史之巨,气象之宏"。
例如他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蛩秋夜漠漠声,悠悠我心君不知",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和离散的思念。
而陆游的散文作品则多以议论文和书信形式呈现。
他的散文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他的散文作品《陈情表》更是被广泛传诵,其中表达了他忠诚于国家、虽遭受贬官但仍忠心不衰的精神。
通过比较两位文学家的传世之作,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表现手法。
陆机以描写风景和刻画人物为重点,富有想象力和艺术享受;而陆游则以诗歌和散文为主,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陆机诗歌的特点
陆机诗歌的特点
陆机诗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抒情真挚:陆机的诗歌深受爱国主义情感的影响,除了赞美祖国和
其统治者外,还表达了对亲人、朋友、恋人的真挚感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美好生活的热爱。
2.文采华丽:陆机是文学全才,精通音乐、绘画、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因此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华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
3.遣词造句含蓄:陆机的诗歌注重意境,他擅长使用富有意象色彩的
词汇,情感显得含蓄而深刻,意境优美而清新。
4.技巧娴熟:陆机的诗歌技巧娴熟,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情感,如
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又不失诗歌的美感。
5.思想深邃:陆机的诗歌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考。
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类生存和社会道德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思潮和文化面貌。
举例分析陆机、潘岳作品的不同特色。
举例分析陆机、潘岳作品的不同特色。
陆机(249-300年)和潘岳(247-300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两位重要文人,他们的作品展现了不同的特色。
陆机的作品特色:
1.异想天开的艺术创作:陆机的诗作开创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注重对声音、形象和意象的独特描绘。
他常常运用意境和
隐晦的手法,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对虚幻的追求融入到作
品中。
例如,在他的《秋雨拜雷轩》中,通过崇高的自然
景象和玄幻的笔触,表达了个人对自由、超脱和英雄情怀
的追求。
2.偏离传统的思想与审美观:陆机的作品在思想和审美观上
与传统的文化观念有所偏离。
他倡导借鉴西方文化,对中
国传统文化存有质疑,并试图将东西方文明融为一体。
这
种独特的思想观念使陆机的作品呈现出充满异域风情和独
立意识。
潘岳的作品特色:
1.渊博学识与思想深邃:潘岳是当时文坛的宗师级人物,他
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的造诣,这使他
的作品展现了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思想。
他的诗作常常反
映个人的沉思、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并探索人性和社会
现象的本质。
2.复古情怀与才子风范:潘岳在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复古的情
怀,向往古代的道德风范和政治理想。
尤其在他的《题金陵谢章舍人别墅》中,他凭借博学的才智和情感的真挚,表达了对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陆机的作品展现了异想天开、艺术创新和偏离传统的特色,而潘岳的作品则体现了渊博学识、深邃思想和复古情怀的特点。
他们的作品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各自成为该时期文学的重要代表。
晋朝“二陆”文化的另一个标帜
晋朝陆机、陆云文化的另一个标帜黄忠杰晋朝时,小昆山诞生了一对文学家、书法家兄弟(陆机、陆云),早已深入人心。
当人们说起“二陆”文化,都会脱口而出,陆机的代表作:文学论著《文赋》,书法名帖《平复帖》,往往提不到陆云的代表作,这是“二陆”文化认知上的一个误区。
当然,陆机的声望要比陆云高,这是事实,史称陆机是:“少有奇才,文章冠世。
”难道陆云真的没有代表作?我带着这种困惑,去追寻陆云的足迹和文化遗迹,然后把自己的惊讶和感动告诉读者。
当然不可能轻易找到答案,我能做的,只是用我的文化责任去探寻。
这便写成了本文。
我写作此文的最大困难,不在思考之苦,也不在探寻之烦,而在于要把深涩嶙峋的考证萃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文字释放给广大读者。
新的认知之一,陆云的文学名篇应是《寒蝉赋》。
(见附图一)我以为,《寒蝉赋》,是一篇被诗人赋予深刻意义的诗化生命。
晋朝文学家陆云在《寒蝉赋》中,赞美蝉有五种美德:“头上有蕤,这是文采;只饮露水,这是清高;不食五谷,这是廉洁;不住窠巢,这是俭朴;应气候守,则其信也;加一冠冕,取其容也。
”可见,此名作为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创作手法注入了一种新的灵性。
新的认知之二,陆云的书法名帖应是《春节帖》。
(见附图一)《春节帖》,集章法完美、用墨多变、结字奇崛、字字呼应、虚实有度、用笔丰富于一帖,溶“外气”之美与“内气”之美于一体。
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春节帖》,被收入《淳化阁法帖》。
(清顺治拓本)“二陆”文化,博大精深,小昆山是“二陆”的故里,我们理应为那庞大的“二陆”文化而祝祈,希望有一种全面的观照、深深的回味、永久的启迪。
陆机的文采有多厉害!读读神作《演连珠》
陆机的文采有多厉害!读读神作《演连珠》二陆:西晋陆机、陆云,兄弟二人,陆逊之孙、陆抗之子,都以文章著称,其中陆机堪称当时“文坛盟主”。
三张:晋张载、张协、张亢,也都擅长文章,但水平不及二陆。
陆机、陆云一进洛阳,三张的声价立刻下降。
人称“二陆入洛,三张降价”。
可惜后卷入八王之乱被杀,临刑前仰天而叹“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
一代文宗,所托非人,实堪伤也!人们形容陆机的辞藻文采像大海洋洋而来,所以就有“潘江陆海”,今天不妨就来见识一下什么叫“陆海”。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窃以为是读书的很高境界,通过读书,交友、赏美文、长见识,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每读到西晋文豪陆机的《演连珠》,总是想写点什么文学鉴赏,向大众推介。
这篇收录在《昭明文选》里的奇文,其词精美简短,其义深远含蓄。
《演连珠》用的一种古文体叫“连珠文”,汇聚50首短诗,字字珠玑,句句含典,以历史的人和事为鉴,既发千古悠悠之慨叹,也对世人(帝王)作苦口婆心之讽谏,深合儒家“微言”之妙,又善为佛家“筏喻”手法,近乎政论,堪称大雅之作!全文50篇短骈文,有论政治、说性情、谈修养、叹怀才不遇。
闲时吟咏,只觉婉转风雅,如沐春风!论机遇与才华,如“飞辔西顿,则离朱与矇瞍收察;悬景东秀,则夜光与武夫匿耀。
是以才换世则俱困,功偶时而并劭。
”说日落天黑,则眼力最好的人也和盲人无异;旭日耀采,最亮的明珠也和暗玉同光。
所以生不逢时,则生计和才华两困;才华遇时,则时代和人才并隆,即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实现双赢。
(武夫是一种不发光的玉石)谈务实,如“积实虽微,必动於物;崇虚虽广,不能移心。
是以都人冶容,不悦西施之影;乘马班如,不辍太山之阴。
”说的是务实再小,积量变必能引起质变,所以人们都以活色生香的美人为美,没有人会以为西施的画像美;千军万马驰骋泰山之下,而不能阻止泰山阴影移动。
论精神,如“鉴之积也无厚,而照有重渊之深;目之察也有畔,而视周天壤之际。
何则?应事以精不以形,造物以神不以器。
魏晋时期诗歌风格的转变
魏晋时期诗歌风格的转变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魏晋时期,随着世风的变易,诗歌摆脱了经学的影响,走进“文学自觉”的时代。
这一时期的诗歌风格以建安、正始、太康年间为代表,表现出不同社会阶段诗歌风格的转变历程,是唐诗成熟的前奏。
关键词:建安;正始;太康一、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风骨”“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一个时代的文学应该具有代表整个时代的特征。
就汉末而言,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做出了概括和总结:“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
”正是在这一时期中,由于中原政治现实导致士人心态的转变,文学的审美特性也随之改变。
这种改变,首推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风骨”。
东汉末年的动乱使,敏感的作家最容易感受到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但也激起了他们的政治热情,欲图建功立业,扬名后世。
这种思想在曹操诗作中表现最为突出。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
其诗歌多描述他本人的政治主张,表达了使天下一统的豪情壮志。
如《对酒》中对他理想中路不拾遗的太平盛世的想象;《短歌行》中求贤若渴的心情;《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中以沧海的气魄作为博大胸襟的写照;《蒿里行》中欲救民于水火的政治抱负;《秋胡行》中对前路坎坷、时势艰难的感慨。
钟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宋敖器说“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到了曹丕,一反其父心怀天下的壮志,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流露,并且善用清词丽句,他在《典论·论文》中指出:“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
清人沈德潜说:“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
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古诗源》)这种变化与当时社会的动荡以及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的大瘟疫有关,曹丕在《又与吴质书》中描写了他对人生凄凉情感的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机与陆云文学风格的异同及其原因作者:顾馨誉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06期摘; ; 要:陆机、陆云兄弟是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两人在文学创作上以诗、赋为主,讲究华丽的辞藻,在文学理论上有共通之处。
陆机诗文内容表达更丰富,更注重创作的形式美;陆云讲究“清省”自然,独树一帜。
这些不同之处和两人的性格差异、兄弟身份有关。
关键词:陆机; ; 陆云; ; 文赋; ; 文学风格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①,是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被誉为“太康之英”。
陆云“性清正,有才理”①,年少时候就和兄长陆机齐名,当时人称他们为“二陆”。
本文就两人诗文方面的风格异同及原因进行分析。
一、“二陆”文学风格相同处陆机、陆云在文学创作上有许多共通之处,在文学理论上多有交集。
(一)艺术特点“二陆”的文学创作以诗、赋为主,讲究华丽的辞藻。
1.诗陆机的诗现存104首,现存诗大多是乐府诗和拟古诗,还有不少应答酬唱、亲友往来之作。
陆机诗的主要艺术特点是讲求形式的华美整饬,以深厚的才学、典雅的辞藻、娴熟的技巧表现一种雍容华贵之美。
陆云所作诗文四言偏多,骈文不少,大都竭力追求辞藻的华美与雕饰,主张“文章当贵经纬”②,也有模仿前人的,例如《赠顾骠骑后二首》《赠郑曼季往返八首》是讲究辞藻的;《九愍》是模仿《楚辞》的。
也有歌功颂德的,应酬赠答,敷衍成篇的。
2.赋陆机的赋,音律谐美,讲求对偶,典故很多,开创了骈文的先河。
同时,这些骈赋作品运用以物兴感的抒情方式、规整庄重的句式、精深工炼的对偶和繁缛华丽的语言,从外部形式方面强化了这种深密缛丽的艺术风格。
陆机对于时事有清晰认识,但是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心情,出世和入世的矛盾与挣扎在他笔下显露无遗。
对于陆机来说,内心怀土思亲和感时叹逝之悲往往互相交融,在具体作品中各有侧重。
他的抒情赋多有感时伤怀之作,如《遂志赋》《豪士赋》;或感时节之代谢,如《感时赋》《叹逝赋》;或悲故旧之丧亡,如《愍思赋》《思亲赋》;或抒思乡之情愫,如《思归赋》《怀土赋》《行思赋》,感情沉重深切。
陆云自言:“四言、五言非所长,颇能作赋。
”②今存赋六篇风格上既重辞采,又好模拟,与陆机风格相近。
(二)文学理论陆机提出:“情因物感,文以情生。
”③由外物触发情感,由情感产生文章。
在艺术想象过程中,许多心理活动交织在一起,情、理、物象,文辞纷至沓来,所要创造的艺术形象愈加清晰鲜明。
在这一过程中,作者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所谓“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③。
陆云“尚情”的文学创作观念和陆机“缘情”而作也有相似之处。
陆云谈道:“为欲作十篇许,小者以为一分生于愁思,遂复文。
”②可见他认为赋多因愁思而生,有深刻的悲苦之情,才可以写出好的文章,“尚情”之作方是佳篇,又如“《答少明诗》,亦未为妙,省之如不悲苦,无恻然伤心言,今重复精之”②,陆机指出《答少明诗》不悲苦,没有令人伤感,所以修改了这首诗。
陆云认为,情之深厚与否,是文章成败之关键。
他偏爱《述思赋》,“流深情至言,实为清妙”②,“尚情”的倾向可见一斑。
二、“二陆”文学风格不同处“二陆”的诗文创作中,陆机的成就更高,表现出的内容更丰富。
(一)艺术特点1.诗作《文心雕龙·才略》说:“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
”④(1)借由他人,抒己之志。
从陆机的用事、用词、拟古、用韵等方面看来,不论是对于乐府诗歌的模拟和改写,还是与亲友的往来和酬唱,陆机诗词在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自己的思想感情,借诗歌中涉及的抒情主人公如怨旷的女性、劳苦的征人传达自己虽出身高贵、才华横溢却经历了亡国之痛、仕途坎坷的不幸命运,如《上留田行》《秋胡行》。
这样的情感表达让陆机诗歌创作更工整、更含蓄。
(2)金石之音,风云之气。
《艺概·诗概》中,刘熙载谈道:“士衡乐府,金石之音,风云之气,能令读者惊心动魄。
虽子建诸乐府,且不得专美于前,他何论焉。
”⑤在陆机乐府中最具有“金石之音,风云之气”的作品无疑是那些与建功立业之追求相关的诗篇。
虽有心追求仕途,重振家族雄风,再创门庭辉煌,但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感時悼逝、及时行乐、建功立业三者互相交织纠缠,反映在诗歌中就使陆机诗歌增加了一份悲凉和深沉。
《挽歌三首》中,陆机借哀悼亲友的离世,表达自己壮志未酬、感叹命运的伤悲和无奈。
2.散文陆机的文,思想内容比诗、赋更充实,时有峭健之笔。
散文创作方面,前人已有评价,如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提到“文中子论时事及文史处尽有可观。
于文取陆机,史取陈寿”⑥。
陆机的散文较为平正。
陆云诗文创作成就不高,但有一些赋和文,虽然内容并不深厚,但较有感触与体会,写得还清新自然。
为文,清省自然,旨意深雅,语言清新简练,感情真挚。
《文心雕龙·才略》说:“士衡才优,而缀辞尤繁;士龙思劣,而雅好清省。
”④(二)文学理论陆机的“缘情”与陆云“尚情”有相同点,但是两人在其他方面也有独特的看法。
1.陆机:“丽辞”“绮靡”(1)“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奸”陆机在文学创作上注重文章的形式美,在《文赋》中提到:“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奸。
”崇尚华丽之美,强调“丽辞”,反映了六朝时期讲求形式美的新时尚。
(2)“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陆机在赋和诗的创作上还有所不同的侧重,他在《文赋》中提到:“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赋来源于外物,需要作者直陈铺叙,因此读起来比较爽朗通达,让人一下子明白过来。
诗来源于情感,是个人情绪的表达,都比较含蓄婉转,需要读者反复体味。
2.陆云:“清省”“自然”与陆机不同,陆云并没有提出系统性的文学理论专著,但是在《与兄平原书》中,他与陆机讨论文学问题,涉及不少文学理论问题,其中有些见解可与陆机《文赋》相参看。
比如陆云在信中两次提及“深情至文”“深情远旨”,与《文赋》“诗缘情而绮靡”一语相对应。
此外,信中屡屡提及“清妙”“清新”“清绝”“清美”等语,亦可见其文学取向。
在西晋文坛笼罩着浓厚的追求辞藻的文风下,陆云为文当贵“清省”,推崇“清新相接”,批评“作文唯尚多,而家多猪羊之徒”②。
陆机品评陆机的诗文作品,委婉地向陆机提出观点:“云今意视文,乃好清省,欲无以尚,意之至此,乃出自然。
”②可见他“好清省”,好“自然”的文学观。
有时在表扬陆机文章之时,不忘指出兄长创作的繁褥的问题,“兄《垂相篇》小多,不如《女史》清约耳”②。
“《文赋》甚有辞,绮语颇多。
文适多体,便欲不清,不审兄呼尔不?”②陆云指出“今之赋”形象过于夸大、说话无分寸、过于巧辩、过于追求美丽四种毛病,颇具切中现实的进步意义。
在客观上抵御冲淡了当时为文的不良习气,并为后来的“清新自然”“清雄”“出水芙蓉”等审美观开了先河,在文学批评史上是有着重要贡献的。
三、“二陆”文学风格不同的原因纵观中国历史,兄弟皆为文学家的不少,如苏轼与苏辙、陆机与陆云、鲁迅与周作人文学风格都有较大的差别,引发了对于这种奇异现象的思考。
在“二陆”身上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性格差异陆机为人急躁激烈,慷慨自负,而陆云较为温和稳健,文弱可爱。
《世说新语·赏誉》记载道:“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士龙为人,文弱可爱。
士衡长七尺余,声作钟声,言多慷慨?”④太康末年,“二陆”二兄弟初到洛阳时,发生了同样一件事,可是在《世说新语》和《晋书》中却有了不同的记载和偏向,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机云二兄弟的不同性格。
《世说新语·方正》: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珽。
”士龙失色。
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
”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议者疑二陆优劣,谢公以此定之。
《晋书·陆机传》: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逊、陆抗于君近远?”机曰:“如君于卢毓、卢廷。
”志默然。
既起,云谓机曰:“殊邦遐远,容不相悉,何至于此!”机曰:“我父祖名播四海,宁不知邪!”议者以此定二陆之优劣。
从中可见,陆机由于出身贵族带来的傲气并不因国破家亡而消减,反而愈加高傲自负、慷慨任气;反观陆云,由于吴亡入晋,被北方士族轻视后,为人谨慎小心,温和稳健。
这也是他们文风不同的原因之一。
(二)兄弟身份陆机和陆云都是东吴大司马陆逊的后代。
父亲陆抗死后,兄弟陆晏、陆玄、陆机、陆云分别带兵作战。
等到吴国灭亡后,陆氏家族子弟凋零。
在仅存的三兄弟陆机、陆云、陆耽中,陆机作为家门的中流砥柱,所要承担的家族复兴、南方士族振兴的责任最大,他不得不“刚”,在文风上自然有所体现。
陆云虽然肩负家族发展的责任,但是明显因为幼时受到父兄呵护更多,所以“柔”。
在《与兄平原书》中,陆云“兵凶事,生來初不见习,顷观之,正自使人意恶”②。
作为东吴大都督陆逊之孙,陆云初到校场,居然还被军队整齐的队列和呐喊声吓到,足见父兄对于他的爱护。
在文学创作中也有这样的体现,“久不作文,多不悦泽,兄为小润色之,可成佳物,愿必留意”②。
自己的文章也需要陆机来润色,这些小事都要和兄长一一道来,可见他对于兄长的依赖和信任。
四、结语关于“二陆”,唐太宗谈道:“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圭璋于秀实,驰英华于早年,风鉴澄爽,神情俊迈。
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
”⑦兄弟二人都出自东吴,且文采斐然,虽各有所长,但是殊途同归。
综上所述,“二陆”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上有共通之处,却因性格差异和兄弟身份的关系各有不同。
注释:①房玄龄等.晋书·陆机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0.②陆云.与兄平原书.陆云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8.③陆机.文赋.陆机集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④刘勰著,周振甫译.才略.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⑤刘熙载著,诗概.艺概注稿[M].袁津琥,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⑥朱熹著.朱子语类[M].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86.⑦房玄龄等.晋书·列传第二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2000.参考文献:[1]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2]周汝昌.陆机《文赋》“缘情绮靡”说的意义[J].文史哲,1963(2).[3]陆机.陆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4]张少康.应、和、悲、雅、艳——陆机文赋美学思想琐议[J].文艺理论研究,1984(1).[5]陆云.陆云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8.[6]张少康.文赋集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7]温小腾.陆云文学思想新论——兼于陆机比较[J].语文学刊,2005(5).[8]孙明君.咏新曲于故声——改造旧经典、再造新范型的陆机乐府[J].北京大学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