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排列反思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优.选)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2的内容。
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如用两个数字卡片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
”本套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继续学习排列的内容。
与二年级上册教材相比,三年级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为达成教学目标,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从学生喜爱的动画片西游记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孙、行、者三个字不同的排列顺序,引出排列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排列,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我先以两张数字卡片的组数让学生回顾二年级学过的排列的知识,接着让学生经历“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等,自主解决用7.3.9三张数字卡片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这个问题,在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简单事物的排列过程,让学生切身感受怎样排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探索交流空间,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乐于合作的习惯,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在整个过程中得到提升,并为学生今后学习排列组合和概率统计奠定基础。
接着,设计了一个小练习,将一张数字卡片变为0,让学生在回顾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同样是三个数字排三位数,为什么排出的个数却不同,激发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
三、运用方法深入练习练习与开头相呼应,设计了三人排列照相和四人排列照相的问题。
三人排列照相,我让学生安排角色,模拟照相,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找出答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接着,由三人排列增加为四人排列,拓展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反思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反思本篇文章旨在对制作教学排列组合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描述,并详细阐述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什么是排列组合,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问题。
2. 掌握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教学活动:本节课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活动:1. 讲授:首先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排列组合,以及如何计算排列组合数,为后续练习打下基础。
2. 练习: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排列组合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在实践中逐步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
3. 检验:通过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型考试或测试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排列组合相关知识。
教学步骤:下面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排列组合教学设计:步骤1:引入排列组合的概念为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排列组合,我在课堂上引入了排列组合的概念和例子。
我解释了什么是“排列”,即从一组元素中输出一定数量的元素,让它们按照特定顺序排列。
然后我解释了“组合”,这是从一组元素中取出一定数量的元素,无序地排列。
步骤2:解释排列组合的计算方法在学生理解了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后,我向他们详细解释如何计算排列和组合的数量。
我使用了如下公式:- 对于排列数,我们用 P(n,r) 表示。
n 表示元素的总数, r 表示输出的元素数量。
那么排列数就可以计算为: P(n,r) = n!/(n-r)!- 对于组合数,我们用 C(n,r) 表示。
n 表示元素的总数,r 表示需要选择的元素数量。
那么组合数就可以计算为:C(n,r) = n!/(r!(n-r)!)。
我还解释了如何用手写公式来计算排列和组合的数量。
步骤3:进行排列组合的练习为了让学生将新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我提供了一些排列组合练习。
这些问题包括从1-10中选出3个数字, 从26个字母中选择任意4个字母, 从5个球中选出2个球等等。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互相讨论,我也会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步骤4:进行排列组合的考试为了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排列组合相关知识,我组织了一个小型考试或测试。
《简单的排列》教学案例与反思
《简单的排列》教学案例案例主题: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
案例背景: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二年级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感知重要的排列的数学思想及其方法。
排列的思想方法应用非常广泛,而且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标准》中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在新课部分安排了学生利用三张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其主要目是让学生从最简单的排列入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的相关知识和学生积累知识、抽象思维较弱、理解能力有限,对多个事物的排列,常常出现遗漏、重复。
所以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意识。
案例描述: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创设了去数学王国逛一逛的情境,利用1、2两个数开密码锁的方法进行数的排列教学。
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地方非常有趣,你们想去吗?那就是“数学广角”(板书课题,出示课件),要想进去就需要我们找到密码,才能够进去,你们有信心吗?要求这个密码是由1、2组成的两位数。
学生会很快说出12、21,其中最小的数。
学生会说出“12”。
(评析:这样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特点,同时还让学生初步感知排列的方法。
为新课的内容做好了铺垫。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我们都知道,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为了充分发挥学的主体地位,此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我们来到了数学王国,看,谁来迎接我们来了,小精灵说到: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数学王国,想去游戏乐园吗?想的话只有闯过这一关,我就能够带你们去。
请看:(出示问题)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这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这一课教学过程基本上实现了教学设计的意图,让学生体会到了“排列”这一基础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实际运用,以及这一知识对解决我们生活的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有用价值,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三个人摄影是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
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突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感受数学知识。
虽然课堂上我没有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排列。
但是学生对排列却有了比较具体的感受,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加深了理解排列的思想。
三、注重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
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应允许学生存在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
本节课我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固定的运算方法,也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本节课虽然完成了教学目标,也有不足之处:要努力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课堂上显示出学生在这一方面还比较欠缺,在用四个队进行淘汰赛时,遗漏的有不少同学。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与训练。
听课后记听了陈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觉是:整节课教态端正,语言亲切,做到言传身教,基本完成教学目的,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在教学他能把文字呈现出事物情景,让学生从文字理解转变成实际生活中,使得从解决问题的题目转变到解决实际问题。
2.他能善于利用身边的素材作为教学用具,他让三个身高不同的学生作为照相的情景,把教学情景展现给学生看,让他们对题目有更深刻的理解。
另外,学生在熟悉的同学面前排成站出不同的排法,既有趣又能激发学习兴趣。
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教学反思
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教学反思简约的排列与组合教学反思1《排列组合》是二班级上学期的内容,是对搭配问题的初步认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自己有比较的好的地方,也还有不足的地方。
做的好的地方:1、创设情境,激发同学探究的爱好。
创设形象生动、亲近同学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有效地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
本节课通过创设“老师到北京旅游这一情境”,激发了同学援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
又如通过创设“衣服的穿法、早餐搭配、数字游戏”等与同学的实际生活相像的情境,唤起了同学“独立思索、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爱好。
2、留意让小组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学习方式,如何使合作学习具有实效性?本节课设计时,留意精选合作的时机与形式,在教学关键点、重难点时,适应地组织了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合作探究。
在同学合作探究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合作探究中,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予以指导。
合作探究后,老师还能够实时、正确的评价。
老师从实际的学习效果出发,考虑如何组织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广阔同学参加学习的全过程,防止合作学习走过场。
3、让同学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感悟新知。
通过组织同学参加“连一连,写一写,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的多种感官协调合作,感悟了新知,进展了数感,体验了胜利,猎取了数学活动阅历,真正表达了同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4、在教学中充分让同学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不足之处:1、对于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不能敏捷处理。
2、给同学的探究时间还不太充裕。
我相信,通过这次教学肯定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提高。
简约的排列与组合教学反思2《排列与组合》是表达数同学活化的一个很好例子。
说实话,对怎么把握好“排列与组合”这个内容,课前我总是迟疑不决。
《标准》中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同学能进行简约的、有条理的思索。
因此我试图在本节课中把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最简约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试验、猜想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学反思)
简单排列教学反思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所谓“经历”是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要“经历”就必须有一个特定的、现实的活动情境,因此,上课开始,创设了破译密码的情境,帮助他们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扎实有效的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感悟知识的形成,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本课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高年级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因此在学习中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感知排列组合的知识。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发现法、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
为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主动的建构知识。
采用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感知排列组合。
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以下三种转变:创境引题——变“说出”为“引入”;先学后教——变“被动”为“主动”;展示反馈——变“学会”为“会学”。
(一)创境引题——变“说出”为“引入”“蓝猫”是学生喜欢的形象,本课我设计了“蓝猫”带大家去数学广角游玩的情境并贯穿全课。
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蓝猫要带我们一起到“数学广角”参观,你们高兴吗?哎,快看,数学广角的大门是有密码锁的,要进去必须得到密码才行。
”这时有学生可能会发出疑问或者提出问题:“密码是几位数啊?”“密码符合什么条件啊?”。
蓝猫告诉大家: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位数,学生很快就找出了答案:12或21,但不能确定是哪个,“同学们,密码是10-20之间”,学生判断出是12。
小学数学_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简单的排列》教学课例课题:简单的排列教材简析:“简单的排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一课教材编排了让学生感兴趣的排列问题作为例1,不仅给学生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而且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又向学生渗透有序排列的数学思维方法。
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从3个元素中取两个进行排列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可以做到不重不漏。
让学生在体会排列过程中掌握了规律方法,可以使问题变得简便;用有序排列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做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又全面又简便。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并应用排列的规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等实践活动,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过程,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简单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应用有序排列的规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数位表学生:数位表,数字卡片,红、黄蓝等三种颜色的彩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要去一个新的地方-----数学城堡,想去吗?生:想。
师:那我们就一起出发吧!老师相信,凭借你们的智慧,今天一定会玩儿的很开心的。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喜欢游戏、探险,所以用去数学城堡遨游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趣味活动,探索新知(一)破译密码——体会排列1、破译密码——体会排列(出示城堡大门的大锁头)师:呀!数学城堡大门紧锁,咋办呢?别着急,数学小精灵守在城堡门口,他告诉我们只要猜对了锁的密码就可以顺利进入了。
《简单排列》教学反思
《简单排列》教学反思•相关推荐《简单排列》教学反思篇一:《简单排列》教学反思“简单排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找规律”的第二课时。
它是在第一课时“简单搭配”的基础上的扩展。
本课的重点是掌握有序的排列方法,从而达到不重复、不遗漏排列。
根据这个重点,我从学生排队照相引入。
先是让学生说说简单的两人排队有几种不同的排法,再进入到新课的三人排队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这个过程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
引入非常顺利。
然后我让学生小组讨论三人排队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然后再汇报他们的排法,并对他们的答案给予充分肯定,同时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学生的排列过程。
这个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充分肯定自己的学习能力鱼探究能力。
接着我趁机让学生给学生出示新的问题:给照相的同学一个字母称号,你用能字母表示出排列数吗?我让学生说出自己写出的排列数,借并助多媒体演示出来,而且在黑板上板书出来。
这个过程让学生从刚才的照片排列的形象思转换到字母表示的抽象思维上,逐步引导,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这个过程我的引导还不够,所以部分学生不能完整表述出排列数。
接着我让学生观察板书,讨论并汇报,然后引导学生小结出本课的核心:排列要有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这个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
但是我这里引导的语句不够细致,结论不全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
然后在已有小结的基础上我加大探究的难度,然学生探究:如果三个人中选两个人拍照,又可以排出多少张不同的照片?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思考解答。
在思考的过程中提示学生要有序排列,从而不重复,不遗漏,让学生牢牢掌握有序排列的思维方法。
但是我这个过程把学生“看”得有点紧,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探讨,最后比较、小结学生的解答,让他们自己意识到有序排列方法的优越性。
然后是课后的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应我围绕本课的重点——有序排列,在练习体中不断强化有序排列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后反思
《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后反思一、对数学模型和模型思想的理解《新课程标准》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它鲜明地表述了这样的意义:建立模型思想的本质就是使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而且它也是实现上述目的的基本途径。
模型思想作为10个核心概念中唯一一个以“思想”指称的概念,这实际上已经明示它是数学基本思想之一。
所谓数学模型,就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抽象地、概括地表征研究对象的主要数学特征和关系的一种数学结构;而模型思想:模型思想本质上就是以数学的眼光看待外部世界、应用数学解决外部世界问题的思想。
它强调的是一种意识在帮助学生形成模型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1. 模型思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和引导学生不断感悟2. 使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3. 采用多种学习方式组织实施“数学建模”活动,最终形成数学模型。
要使学生真正对模型思想有所感悟,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总是从相对简单到相对复杂,相对具体到相对抽象,逐步积累经验,掌握建模方法,逐步形成运用模型去进行数学思维的习惯。
二、向大家介绍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模型思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3个方面: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和了解简单的排列问题,在“3人排队”的问题情境中,掌握解决排列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通过组织学生经历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培养孩子们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使其学会有序、全面的思考问题。
3.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感受数学的价值,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重点:掌握解决排列问题的方法,学会有序思考问题。
难点:探究、总结事物排列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的第一的环节,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排列”一词的理解,并让学生借助对两个同学进行排列,让学生摆一摆,进一步感知什么是排列问题。
二年级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合集三篇)
二年级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合集三篇)【篇1】二年级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以问题情境贯穿教学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乐学、要学,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特点,也是我在低年级数学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解决长颈鹿大叔安排房间的问题,这是一个既富有童话故事色彩,又是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学生从内心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兴趣,闪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解题策略,我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我不否定学生自己的想法,而坚持正面引导和鼓励。
我觉得创设了这样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对于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主题图。
在学生已能独立解决主题图中的第一个问题时,教师设置“又飞来一些”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计算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领悟到计算的现实意义,从而激发起主动参与计算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中,我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想法和算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的机会,同时注意使用恰当的评导语言,从学习方法上对学生引导,更是将学生的思维推到**。
鼓励不同的解题策略,切实了解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恰到好处地促进他们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
当然,本节课也留有遗憾和不足。
1、本课中由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限制,导致整节课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动手能力被恶制。
通过动手计算提高数学学习水平这一过程被忽视。
作为新教师在教学设计,备课上忽略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没有达到《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2、教师专业知识,驾驭课堂能力有待提高。
特别是在本节课中,教学语言的组织上存在许多问题,重复,罗嗦等。
这会给***岁的孩子们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短短的一节数学课当中提问也是一个环节,打乱顺序的提问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注意力。
在这方面也是我没有达到的,应该学习的知识。
今后教学中,我不应该只停留于课本,而应该多方位的为学生的学习考虑,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受教研组安排,前段时间我执教了《简单的排列》一课。
虽说以前我也上过两节研修课,但是这次上课的经历却让我收获得更多,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磨课。
尽管有十八九年的教龄了,但对于数学教学,我却想得很幼稚。
以前在乡下教学以语文为主,数学也教,但几乎没有参加过数学教研活动,印象中的数学课都是拿着课本靠在教室门口看看就进去进去教了。
由于不爱学习,知识面太窄,语文教不了,想想数学只要会做题目就没什么大问题吧。
结果事实证明:再简单的问题没有好的教学方法,想让孩子们都明白都是那么的不容易。
这次经历,虽然累点,但是借用我们许多同事的一句话就是:累并幸福着。
你们就是我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的重要因素。
从选课到磨课到最后的录像课,冷组长和年级组的吉老师、査老师、韦老师、吴老师都给了我最无私的帮助和最真诚的建议。
还有在座的各位老师在评课中给予的表扬鼓励也好,提出的批评建议也罢,都让我感受到你们对我的关心与爱护。
所以,我是一个幸福的老师,我深深地感谢你们!最开始的选课因为考虑到与课题的关系,也很矛盾。
“乘法口诀”吧,在学过了“2~6的口诀”以后过于简单。
只剩下“认识时间”和“排列组合”了,还有个“量一量,比一比”的综合实践活动。
权衡许久,还是觉得“排列组合”简单一点。
最初的我,总想着“组合”对于孩子们要容易接受一些,为什么要放在“排列”后面呢?不知道是先上例1“排列”呢,还是先上里例2“组合”。
经过与办公室里老师们讨论,结果都认为教材的安排一定有它的道理,也许正是考虑到排列需要考虑顺序比较难于接受,学好了排列再来学习组合,先入为主,学生便于区分,不容易出错吧。
所以最终决定就上“排列”了。
第一次的教学设计出来,自己认为从导入新课到例题新授到课堂巩固,其中体现的活动经验的积累,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思考方法的培养,符号意识的渗透,甚至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形成、学习兴趣的激发等情感体验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然而,第一次试教下来,别的不说,几个活动没开展呢,下课了。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通用13篇)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通用13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篇1这节课是在学习搭配规律的基础上来学习排列的规律,在学生在经历对几个事物的排列过程来探索简单排列现象中的规律,去应用规律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新课标》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和程序解决符号所代表的问题。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后,直接提出问题:“三个人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
”我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排,然后让一个小组的学生上台表演,其中三人分别扮演小军、小明和小红,另一人就负责指挥,刚开始学生的表演还有挺有序的,可是到后来,学生开始乱了,不知道哪种是排过了,哪种没排,此时我正好利用这一情况让学生来说说还有什么情况没有排,如果是你上来表演,你有没有办法表演的更好,这时学生就争相回答了,一般同学都会想到去固定最边上的位置,接着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寻求答案,再交流中感受符号表示的简捷与方便。
最后让学生在理解符号所代表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列出算式。
2、尝试解决问题,体会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掌握规律后进行生活中一些生活中简单规律的练习,如“排数规律”“比赛中的规律”“打电话中的规律”“寄贺卡的规律”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符号的方法灵活解决问题,体会这些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摆数、寄贺卡与元素的顺序有关是排列问题,而比赛和打电话跟元素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
)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为今天找规律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任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简单的排列”这节课是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内容。
《数学广角》里的内容主要是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探究交流等活动总结出解决某一类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这节课中,主要研究数字的排列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掌握排列不重复、不遗漏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我对这节课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以寻宝闯关形式一次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中设计了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自主与合作探究中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阅读了大量的教学参考书,再加上自己的精心设计,重难点已经了熟于心,所以我很期待上这节公开课。
可是上这节课时,我感觉自己完全不在状态,虽然只有2个老师听课,心里还是莫名的紧张,心里素质差极了。
教学中,对时间的把控完全没有概念,新课探究环节学生动手探究时对学生的要求不明确,时间掌控也很不好,汇报3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的排列方法时,前1个学生汇报的都是3种方法都用了,我并没有抓住这个信息进行及时铺开,导致后面两组同学都没有能够很好的回报。
在这个环节浪费了很多时间,也导致后面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很遗憾、也很失败。
除了时间把控不好以外,对于细节的处理、课堂生成的资源、学生的关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不到位,基于以上种种原因,这节公开课效果非常不理想。
由此我也明白了,即使设计再完美,如果教学基本功不扎实,那也是枉费工夫。
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自己的不足,要时刻苦练、苦学,争取让自己的一些理念与想法在课堂中得到完美体现!。
二年级上《简单的排列》数学广角教学反思(二篇)
二年级上《简单的排列》数学广角教学反思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本堂课中创设了一个探索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围绕“去数学广角游玩”这样一个主题情境,通过数字城堡开超级密码锁、到智慧闯关、百花园涂色等活动,由浅入深,开展探究学习,实现了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探究过程趣味化。
对于本堂课的提问的价值性,我作出如下反思:课堂中一问齐答有16次,一问一答有7次。
导入过程中的问题:1、大门上的星星钥匙我们能把它装上吗?怎样安装?(一问一答)(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2、装上红黄,门有反应吗?钥匙这样装对不对?(一问齐答)3、除了两种颜色交换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吗?(两次)(一问一答)(意欲引导不遗漏)新授:1、超级密码锁怎样才能打开?(多余)2、那你们知道密码是什么吗?(一问一答)(引发思考)3、密码是由1、2、3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会是什么?(一问多答)(引导学生踊跃尝试)4、由1、2、3组成的两位数到底有几个呢?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的写出来呢?(两次)(鼓励学生思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5、我们看一看这几位同学摆的,你们发现了他们摆的顺序了没?(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寻找规律)6、他是先把1放在了哪个位置上?(一问齐答)7、十位选了1,个位可选什么?(一问齐答)8、十位选了1,个位先选2,为什么先选2?(生答顺序)(一问齐答)9、我们把1放在十位时,能拼成几个两位数?(一问齐答)10、我们能不能把2也选出来放在十位?那个位上可以是?(一问齐答)11、我们这里是先固定了什么位置?(一问齐答)12、换一组,展示第二种方法,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一问齐答)13、我现在选了1和2了,还能选别的吗?(一问齐答)14、这两张卡片还能拼成其他数吗?(一问齐答)15、谁能给这种方法命个名?有补充的吗?(一问一答)16、我们除了可以固定十位之外,还有没有哪个位置可以固定呢?(一问齐答)(意在引出固定个位法)17、我们找到的密码有几个?(一问齐答)狮子大王会不会还给我们一些提示呢?(引出下面的内容)18、狮子大王还要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一问齐答)(激发继续学习的热情)19、有没有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是不是可以参考一下黑板上的方法呢?(思考,方法的灵活运用)20、我们先尝试黑板上的哪种方法?(一问齐答)导入过程中的星星钥匙怎样安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级密码的探索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小组内合作,让他们的思想产生碰撞,给他们创造思考条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范文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范文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范文
1、我自我感觉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在练习巩固环节,我出示了照几张像,让孩子们表演,摄影师拍照,,孩子真正体会到了排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设计问题层次性明显,先进行了复习巩固3个数字的,再学习4个数字的,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孩子们很好的理解了什么是有序思考,不仅十位需要有序思考,个位也需要有序思考,然后出现用算式表示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沉沉深入的学习,使学生很自然而然的'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感觉孩子们学的舒心,老师也感觉舒心。
3、觉得二年级已经学了简单的排列,三年级的简单的排列只不过增加了一点难度,孩子们应该会,没有了解学情便设计了只写不摆,下来之后,还是不知道合适不。
困惑:
第一,如何让学生真正的感悟到固定十位法的好。
第二,在学生排列完0、1、3,和0、1、3、5后,是否应该设计同类的题再次巩固与练习。
第三,我们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变得更加合孩子们的口味?。
《简单的排列》的教学反思
《简单的排列》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的数学思想方法,并结合课标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对这节课的反思如下:一.本节课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把排列的思想方法渗透进去,通过猜一猜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去感知了排列。
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探索新知的的情境中,成了学习的主人。
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积极引导,让学生学会有序思考。
及时引导学生先确定十位的方法,并促使学生去观察、去发现,说一说它好在哪里?根据这种方法你能想出其他方法吗?促进了学生对其隐藏着的数学思
页脚内容。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上周学校开展了新任教师展示课活动,作为一名新上岗教师,我讲的是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这一节课,经过几天的备课,终于在上周三结束了新课展示,下面我就从我备课到讲课结束期间我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一、课前备好课是关键以前在上课时,觉得小学知识很简单、很容易,不用怎么备课就可以较好一节课,所以有时候就不怎么认真备课,甚至出现不备课就上课的情况,结果课堂效果很不理想,学生没听懂,老师讲的也很凌乱,没有重点,没有次序。
这次经过两天的备课,把知识点弄清楚,把握教学重难点,理清了教学思路,再次给学生上课时,不仅自己觉得这节课讲得很轻松,学生们也积极回答问题,听课效果也不错,这就是备课与不备课给我带来的感觉以及备好课与应付备课的不同感受。
二、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在讲课之前,我就对这节课设计了两种教学情景,一种是猜老师的年龄,一个是小朋友爬山。
但是经过合同办公室老师和师傅讨论,最后决定用登山活动作为教学情境的导入。
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贴近她们的生活,他们也会感兴趣。
其次,二年级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还不够,需要更多的加以实物引导,所以我采用摆卡片的形式,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生动有趣的实物,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最后是要多鼓励学生并在课堂上引进竞争意识,在这节课上,我做的不是太好,没有充分的鼓励引导学生,讲授内容是有点着急,不等学生思考就替学生回答问题,还有就是表扬学生的词汇过于贫乏,太单一,不能达到鼓励学生的作用。
三、要及时练习与总结二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不同之处不仅在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差异,还在于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和总结能力的不同。
高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归纳总结出一些简单的知识并从中发现规律,但是低年级学生这种能力还不足,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和总结。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由于我的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在规律总结的时候不能很好地说出其中的规律。
最后,经过此次的讲课,我的收获良多。
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有更多的进步和更好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有序思考的必要性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
在2013年区课堂教学评优课中我选择了《简单的排列》一课作为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发展学生有序思考能力的好素材,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
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我在正式讲课之前试讲过多次,每次都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
最后在教研员杜老师的指导下,我重新修改了一些细节,提高了问题的质量,增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增加了展示交流的机会。
使我对通过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简单排列问题有了新的收获,为了让学生感悟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在第二关,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有序思考和无序思考的不同。
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主动建构新知,就像在水中学会游泳一样,才能真正掌握本领。
本课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用2、3、5有规律的写(摆)两位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探究新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如;面随我一起咀嚼其中的几个教学片段:
片段1:怎么就不一样?
上课伊始为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我们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
生:喜欢
师:小动物们也很喜欢去,你们看谁来了。
生:小兔、小羊、小鸟、小狗
师:他们到了游乐园门口却听见包包大人说,欢迎你们的到来,不过,要想玩遍所有项目,就要闯过这五关,小动物们信心十足。
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课件呈现第一关:大门的密码是用数字2和3组成的两位数,谁能说说都可能是多少吗?
生:23或32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师:请你到前面来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学生到前面一边摆一边说。
)先把2放在十位上,3放在个位上,组成的数是23,还可以把3放在十位上,把2放在个位上组成的数是32
师:看他多有思想、声音多宏亮呀!可是,都是由2和3组成的数,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怎么就不一样了呢?
生:23的2在十位,3在个位。
而32是3在十位、2在个位。
师:看来,相同的数字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我们在组数时就是按要求把这两个数字放在不同的数位上组成一个数,然后再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再组成一个新数的过
程。
反思:
这一环节,增加的就是“都是由2和3组成的数,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怎么就不一样了呢?”这是一个有深刻含义的数学问题,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不可能明白什么是排列?什么是组合?但在具体的破解密码的情境中,学生能够领悟到数字2和3组合在一起,根据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调换它们的位置,改变它们的顺序,其结果是不同的。
这就是最原始的对排列的理解。
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片段2:自主体验
师:(课件出示)用数字2、3、5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数字卡片,
提示:注意听,一会请你从学具中拿出2、3、5这三张卡片,放在桌子中间,先想一想,你怎么摆就能一个不多、一个不少的找到所有两位数,然后一边摆,一边把你摆出的数记录在纸上,看谁写的又快又全。
汇报结果:(难点)学生独立思考,试着独立完成
师:有自己的想法了吗?下面我们来欣赏几个同学的作品。
师:投影学生作品:23、52、35、25.
生:他写的对,但是不全。
师:咱再看这个同学写的怎么样,
生:投影学生作品:32、52、35、23、25、52、23
生:(审视好一会儿)这里面的52写重了。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刚才有同学写少了,有同学写多了,再来看看这个同学写的怎么样?出示:32、53、23、52、35、25,我们先来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32、53、23、52、35、25
生:他写的不多也不少,
你怎么能看出他写的不多不少呢?请你到前面来给大家边指边说。
比如:学生说先找到32、后面又有23,前面有53后面有35,说着说着自己也不知道那个说了,哪个没说。
自己就不说了。
刚才有的同学找多了,有同学找少了,还有同学觉得找全了,可是,在证明的时候我们发现比较麻烦。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乱,
师:我也是这种感觉。
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同学写的怎么样。
出示:23、32、25、52、35、53
师:先读一读
师:你们觉得他写的怎么样?
生:很有规律
师:请你到黑板上边摆边说他是怎么做的。
生:先把2放在十位把3放在个位,组成23,再交换2和3的位置组成32;再选2和5,
分别组成25和52.再选3和5,组成35和53
师:学生边摆教师边板书
师:你们和他想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大家一起数数有几个两位数
生:1、2、3、4、5、6个
师:小结:看来,我们在组数时,可以像他这样从这三个数中有规律的选出2个数,分
别放在不同数位上组成一个数,再交换这两个数字的位置又组成一个新数。
再选另外两个数,放在不同数位上,再交换数字的位置,又有两个,再用剩下的这两个数,组成一个数再交换
他们的位置,这样就能一个不多一个不少的找到所有两位数了。
反思: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活动。
逐步从写不全到能写全,从无序到有序。
比如:找没有规律的多了的,能写全,但是没有规律,这时让学生说说感受,几个班试下来,多半孩子都说多了,能找出多出的那一个,知道6个不多不少,但是怎么证明不多不少都是支支吾吾的,说:“太乱分辨不出来”。
从而初步体会没有顺序的弊端。
从而产生想要寻找规律的愿望。
当出示有规律的做法23、32、25、52、35、53 再请学生说的时候,能看得出来,学生很自信,说您看他先选了2和3,就组成了23、32,又选了2和5组成25、52只有3和5没选,所以组成35和53,这样不就没的可选了吗?这样的口吻,让大家一下子认可了他的想法。
也更加体会到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片段3:怎样才知道写全了?
反思:我手拿卡片边说边做,边总结,还觉得挺好,可是,在后面检测中却发现孩子们在交换时并没有一定的顺序,而是想起哪组选哪组,比较乱,只有一部分同学能都有序的组合交换,我当时还有些不明白。
上完区研究课后,教研员杜老师问我,你拿着卡片在黑板上摆来摆去,你觉得学生明白了吗?你想想能不能有什么办法让你讲的这些东西烙在学生脑子里呢?我突然想到数线段的方法,确实,老师在前面边讲边摆,好似热闹,学生听到的只是一串串的话和动作不能结合在一起,很难内化成自己的认知经验。
还是较抽象。
所以我的脑子里突然浮现出数线段的过程,如果两者结合一下效果会不会更好,于是我说把数线段的过程和方法画在黑板上,体现有序组数的过程,教研员杜老师说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在最后讲这节课时我把这个环节这样处理了一下。
师:刚才我们是从2 、3、5这三个数中选两个数组数,(板书2 3 5)在组数前,
我们可以有规律的选出两个数,比如谁?
生:2和3。
师:组成23、32。
再选?
生:2和5,组成25、52;再选3和5,组成35、53。
师:还有要选的吗?
生:没有了。
随着师生的问答黑板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幅图画:
2 3 5
这样,新旧结合,就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使抽象化为具体,便于形成方法。
师:这么好的方法,咱们就给他起个名吧?
生:交换位置法。
从这个案例中,使学生体会到有序思考就是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思考,使其不遗漏又不重复的一种思维方法。
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在哪天突然间就会了的,而是通过数学内容的学习和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逐步形成的。
通过简单的排列这节课,使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得到了培养,思维也得到了拓展,整节课既做到了充分放手,又做到了适时引导,充分体现了在自主学习中体现有序思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