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简答题

合集下载

心理学常考简答题

心理学常考简答题

心理学常考简答题
1. 请解释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关系。

条件刺激指的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条件化训练后,能引起特定
反应的刺激。

无条件刺激则是一种能自动引起特定反应的刺激。


经过条件化训练后,条件刺激会与无条件刺激建立起一种关联,从
而能引起相同的反应。

2. 简要说明经典条件作用的基本原理。

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研究过程,其中通过反复将一个无条件刺
激与一个中同时呈现,最终使中能够引起与无条件刺激相同的反应。

这种研究过程主要依赖于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关联建立。

3. 请简述固定比例附近的响应模式。

固定比例附近的响应模式是指在一定比例条件下,产生一定数
量响应的现象。

在此模式下,完成一定数量的响应之后,会出现一
次强化。

这种模式比较容易导致快速响应的行为,但在强化之后可
能会出现短暂的休息期。

4. 请解释负条件刺激的作用。

负条件刺激是指在给予预期的正条件刺激之前,先给予无条件刺激,而无条件刺激会减低正条件刺激的价值。

这种条件刺激可以降低对正条件刺激的期望,从而降低对正条件刺激的反应。

5. 简要说明自传记忆的特点。

自传记忆指的是对自己个人生活经历的回忆和认识。

它具有以下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以时间为轴、持续性和非专门化。

自传记忆是由个人的个体经历所构成,反映了自己的身份和珍贵的过去经历。

以上是心理学常考简答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心理学简答题整理(含答案)

心理学简答题整理(含答案)

1..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

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

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

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

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

(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

(3)情绪的作用。

3. 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

(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

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 试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5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例如,对食物、水、空气、睡眠、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是安全需要,即表现为个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随后出现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

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量层次。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一、如何理解“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1)心理反映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就是在头脑里形成客观世界的映像的过程。

2)人的心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反映。

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能镜像、摄影一样的机械、刻板,它是一个积极能动的反映过程,人总是在实践生活中积极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

二、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1、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4)刺激物的新异性5)刺激作用的开始与终止6)刺激物的情绪色彩2、人的主观状态1)人们的需要、兴趣和态度2)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状态三、在直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1、在观察之前,要指导青少年做好观察的准备工作1)有关知识的准备2)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制定观察的计划2、在观察过程中,要指导青少年积极参与观察活动1)重视主观精神状态的作用,培养积极的观察态度2)灵活运用五项基本功(讲写做画演)3、在观察之后,要指导青少年做好总结工作1)及时作好观察记录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2)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四、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材料理解与否、材料的数量和性质3、识记方法与态度。

4、吝惜记时的环境与时间5、合理的作息制度与用脑6、健康的体魄和稳定而愉快的情绪五、创造想象产生和发展依赖的条件1、社会要求和个人的创造愿望2、知识经验和表象储备3、原形启发4、积极的思维活动5、灵感的作用六、采取决定的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1、动机的斗争2、目的的确立3、方法的选择4、计划的制定5、决策的作出七、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学习目的性教育3、适时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4、老师的期望与评价5、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使学生自我激励八、气质的类型1、多血质。

活泼好动是其最显著的特点2、胆汁质。

急躁冲动是其最显著的特点3、黏液质。

稳重安静是其最显著的特点4、抑郁质。

多愁善感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九、性格的结构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在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

心理学试题库—简答题

心理学试题库—简答题

心理学试题库—简答题心理学简答题1、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知、思维、想象、记忆等等)、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和理想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2、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答: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和知觉的恒常性3、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答: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注意的选择作用、知觉者本身的主观因素4、什么是记忆?记忆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答: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或再认)5、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有哪些?答:目的任务对识记效果的影响、活动的任务、性质对识记的影响、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识记的影响、识记方法对识记的影响6、影响遗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遗忘?答:原因:衰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提取失败:在提取有关的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针对遗忘产生的原因及遗忘发展的先快后慢的规律,一、正确地组织复习和练习,以便及时强化,加深理解,纳入经验系统,巩固所记内容。

正确组织复习的方法是: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制定复习计划要有科学性;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化和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

二、(一)掌握科学有效的识记方法良好的记忆方法:第一,意义识记和理解识记。

第二,多通道协同记忆。

第三,记忆术。

目前最流行而又取得公认的记忆术是PQ4R法。

三、(三)加强正确再认和回忆的实践1、阅读与试图回忆。

2、有效地进行追忆7、如何正确组织复习?答: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制定复习计划要有科学性;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化和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8、什么是思维?思维的基本过程有哪些?答: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10、在概念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正确对待已有经验、正确地使用变式、恰当地使用概念的否定例子、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在实践中运用概念11、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答: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1.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简答题答案要点:(1)有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2)培养间接兴趣;(3)自觉与干扰作斗争;(4)注意实际操作。

2.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答案要点:(1)明确观察目的任务,激发学生观察兴趣;(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第一,要让学生在观察之前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第二,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第三,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多辨、多思;第四,要指导学生做好观察总结;(3)对学生进行观察的实践训练。

3.简述遗忘规律及避免措施。

答案要点: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揭示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避免措施:有效地组织复习;适当地超额学习;科学用脑。

4.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答案要点:(1)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博学广识;(2)教师应树立创造教育观念,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加强训练;(3)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创造性活动5. 简述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要点:(1)联系: ①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②情绪受制于情感,情感作为比较稳定深刻的心理反应,一定程度影响着情绪的表现。

(2)区别: ①情绪更多的是表现为生理性,是生理需要满足与否而引发的心理体验;情感则更多表现出其社会性,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②情绪具有情境性、短暂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③情绪具有外显性,而情感具有内隐性。

6.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答案要点:(1)明确学习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2)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3)更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求兴趣;(5)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学生学习成功。

7.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要点:(1)家庭教育;(2)学校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

1.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有哪些?答案要点:(1)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有重要意义;(2)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3)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4)心理学对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

六、简答题(每题5分)1.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回答要点:①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②人能认识世界,创造性地改造世界;③人能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完善自己。

2.如何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回答要点:①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②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③加强意志力的锻炼与培养。

3.影响创造性解决心理问题的因素有哪些?回答要点:①创造动机;②知识经验;③思维定势;④功能固着;⑤个性特征。

4.判断一个人的记忆好坏的标准有哪些?回答要点:①记忆的敏捷性;②记忆的持久性;③记忆的准确性;④记忆的准备性。

5.心理发展的条件有哪些?回答要点:①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前提;②社会环境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③学校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④实践活动和自觉能动性也是极其重要的。

6.什么是观察?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回答要点:(1)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也叫思维的知觉。

(2)培养:①激发知欲,培养兴趣;②丰富知识,提高观察广度和深度;③教会方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④提供机会,养成随时观察的习惯。

7.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运用其规律组织课堂教学?回答要点:(1)条件:①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②合理地组织活动;③良好的间接兴趣;④坚强的意志力;(2)教学:①进行学习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②科学组织课堂教学;③加强意志力的锻炼与培养。

8.研究气质的实践意义是什么?回答要点:①气质类型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和行为方式。

②气质是择业和选拔人才的依据之一。

③气质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心理基点。

④学生气质特征是因材施教的依据之一。

9.什么叫性格?培养良好的性格需注意哪些教育因素?回答要点:(1)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2)培养需注意:①家庭教育;②学校教育;③社会教育;④自我教育。

10.什么是有意注意,如何利用有意规律组织教学?回答要点:(1)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付出一定意志努度的注意。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

三、简答题: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知觉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1)知觉的整体性。

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2)知觉的选择性。

指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

(3)知觉的理解性。

指人们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理解和解释事物,并用语词加以标志的知觉特性。

(4)知觉的恒常性。

指人们在刺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的现象,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与颜色恒常性等。

2.简述教师的社会角色。

教师的社会角色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学习的指导者。

在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

(2)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当起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3)心理保健者。

教师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当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者或保健者、辅导者的角色。

(4)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

班级是学校里最主要的正式团体,教师要担当好班集体的各项活动的领导者。

(5)教育科研人员。

教师要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成为专家型、科研型教师。

(6)家长代理人。

当儿童进入学校后,心目中的权威就从父母换成了教师,所以教师要充当好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3.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学习辅导。

具体内容有:<1>学习方法辅导;<2>学习动机辅导;<3>学习习惯辅导;<4>应试心理辅导。

(2)人格辅导。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征;二是帮助学生矫正不良人格特征。

(3)社会与生活适应辅导。

具体内容有:<1>日常生活辅导;<2>自我保护辅导;<3>人际交往辅导;<4>情绪辅导;<5>学校适应辅导;<6>性问题辅导;<7>升学与择业辅导。

4.简述智力三元论。

“智力三元论”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腾伯格于1985年提出的,认为智力是个体对内外情景中的信息刺激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成分智力。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3)人的心理反映的主观性、能动性;(4)人的心理反映的社会制约性。

知觉的一般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1)阶段性;(2)连续性;(3)顺序性;(4)联系性;(5)差异性。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心理发展的动力:在儿童和青少年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他们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征:情绪和情感丰富多彩,复杂多样;情绪、情感不稳定,易激动,具有明显的两极性;情绪、情感表现具有内隐性、文饰性与表现性并存;情绪的心境明朗化;爱情逐渐成为情感体验的一个方面;高级情感日趋成熟、稳定,并逐渐成为个性特征的一部分。

动机冲突的类型:(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双重趋避冲突。

影响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1)经验与智力;(2)本质特征与无关特征;(3)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4)变式与比较创造性学习的过程:(1)准备阶段;(2)孕育阶段;(3)豁朗阶段;(4)检验阶段。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及其教学含义:理论:奥苏伯尔——认知结构的特点有可利用性、巩固性、清晰性。

教学含义:“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问题。

为此:(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教材中必须有一种具有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有力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改进教材呈现,促进迁移。

应根据“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的方式组织与呈现教材。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1)交往动机的迫切性;(2)交往的对象以同龄人为主;(3)交往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泛;(4)交往的标准。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1.简述知识学习的环节?答:(1)知识的获得;(2)知识的保持;(3)知识的提取与应用。

2.简述问题解决的特点?答:(1)问题情境性;(2)目的指向性;(3)操作序列性;(4)认知操作性。

3.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答(1)发现问题;(2)解决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4.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答:(1)相似性(结构特征与表面特性的相似);(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认知技能与策略;(4)定势的作用。

5.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答:(1)配合运用正例、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自觉概括。

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答:(1)问题特征;(2)已有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7.什么是群体?群体的特点是什么?答:群体是指人们彼此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特点:(1)共同目标;(2)有一定结构;(3)存在依存关系。

8.教育心理学包括哪些内容?答:(1)教育心理学是什么;(2)学生学的心理规律;(3)教师教的心理规律。

9.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哪3种水平?答:(1)描述;(2)解释;(3)预测与控制。

10.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阶段)?答:(1)角色认知阶段;(2)角色认同阶段;(3)角色信念阶段。

11.师爱的功能?答:(1)激励;(2)感化;(3)调节;(4)榜样。

12.大学教师的能力素质?答:(1)教学效能感;(2)教学反思;(3)教学监控能力;(4)教育机智。

13.学生学习的分类?答:(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心智技能的学习,操作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

14.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答:(1)效果律;(2)练习律;(3)准备律。

15.条件反射的类型?答:(1)经典型条件反射(应答型);(2)操作型条反射(工具性)16.学习的基本规律?答:(1)获得律与消退律;(2)刺激泛化与分化律;(3)高级条件利用率。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第一章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心理学是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是个体行为及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心理动力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世界观、理想、兴趣等;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等)、情绪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

2.心理学家进行研究的目标是什么?一般来说,人类渴望了解和解释自己行为、更渴望控制和改善自己的行为,心理学家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探索,找出如下五个问题的答案:(一)一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描述行为)(二)这种行为为什么会产生?(解释行为)(三)这种行为将在什么时候更容易发生呢?(预测行为)(四)影响这种行为的条件包括哪些?(控制行为)(五)怎样才能使这种行为发生变化呢?(改善行为)3.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但就其内容来说,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4.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包括:代表人、产生时代、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观点、评价)包括:代表人、产生时代、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观点、评价)一.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该学派于19世纪末产生于德国。

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

该学派是用实验法独立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学派,促进了西方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发展。

它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组成部分。

但由于它确定的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并陷入元素主义与内省主义境地,因而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

二.机能主义美?威廉詹姆斯。

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

研究对象:意识的过程。

基本观点:意识是对环境适应的产物,认知,行为是适应环境的手段。

这一观点推动了美国的心理学研究面向实际,也吸引了大批一般民众的注意。

三.行为主义学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华生,杰出代表人还有斯金纳、班杜拉。

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1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即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其中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为主。

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把它分为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大方面。

心理过程是指人对现实的反应过程,是一个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

它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2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以马斯诺和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猛烈冲击着当代西方心理学体系,冲击着在美国很有势利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从而形成了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人的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3试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创立,其主张中最重要的有:强调科学心理学应研究有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构成型为基础的是个体的反应,集多个反应可知行为的整体;个体行为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经由对动物或儿童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的原理或原则,可推论来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

这种纯粹以“客观的客观”为标准的行为主义叫做激进行为主义。

20世纪30年代以后,有些学者把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主题,称之为新行为主义。

4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对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理解;对活动过程的合理组织;对活动的间接兴趣;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5感觉和知觉的区别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而知觉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属性的整体反映;从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合作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1-1、简述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1-2、简述人的心理的实质。

1-3、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4、什么是观察法?应用观察法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5、简述测验法的优点和缺点。

1-6、简述问卷法。

1-7、简述个案研究法。

1-8、简述实验室实验法。

1-9、简述自然实验法。

1-10、简述谈话法。

1-11、简述20世纪40年代后,心理学在发展方向上的特点。

2-1、简述两种信号系统。

2-2、什么是非条件性抑制?它包括哪两种类型?2-3、什么是条件性抑制?它包括哪两种类型?2-4、简述工具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2-5、简述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

2-6、简述相互诱导的含义及种类。

2-7、什么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与集中?举例分析决定兴奋或抑制的扩散与集中的重要条件。

2-8、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

2-9、简述边缘系统的含义及其功能。

2-10、举例分析什么是消退抑制。

2-11、举例分析什么是分化抑制。

3-1、简述动物心理发展的阶段。

3-2、简述人类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的含义。

3-3、简述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

3-4、简述人类心理社会制约性的表现。

3-5、简述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3-6、简述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3-7、简述环境和教育在人类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8、简述人类心理发展的动力。

3-9、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张。

3-10、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

3-11、简述维果斯基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观。

3-12、简述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4-1、简述感觉的同时对比现象。

4-2、简述错觉及几何图形错觉的种类。

4-3、什么是观察?主要的观察品质有哪些?4-4、什么是深度知觉?形成人的深度知觉的线索有哪些?4- 5、什么是似动知觉?并请举例分析。

4-6、什么是感觉的适应现象?并请举例说明。

4-7、简述感觉的继时对比现象。

4-8、简述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1.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行为以及心理过程的科学。

它探索人类心灵的运作方式,研究人类的认知、情感、人际关系、发展变化等方面。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心理学研究主要采用实证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观察研究和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和操作变量,对特定因果关系进行检验;观察研究通过观察和记录行为来揭示现象的规律;调查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以了解群体特征和个体经验。

3.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记忆、研究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的分支学科。

它关注人类信息处理的各个方面,在探索人类思维活动的同时,通过实验证据验证认知理论。

4. 什么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流派。

它将心理学定义为对可观察行为的研究,忽略了心理过程和思维。

行为主义心理学注重外部刺激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主张通过条件反射和强化来解释行为。

5.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个体在群体中的互动关系的学科。

它研究人们是如何受到社会环境和他人影响的,涉及到人们的态度、偏见、信念、亲社会行为等方面。

6.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心理学应用广泛,涵盖了许多领域。

临床心理学关注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教育心理学研究研究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工业与组织心理学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招聘、培训和评估等也需要心理学知识。

7.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学派和理论的兴衰。

从哲学的心灵哲学到实证科学的心理实证主义,再到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兴起,心理学不断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对人类心智和行为的认识。

以上是对心理学常见问题的简单回答。

心理学是一门复杂而庞大的领域,各个分支和学说都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

1、什么是思维?思维和感知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思维和感知的关系:思维与感知觉虽然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他们分别属于对事物不同角度和不同水平的认识。

①从反映的内容看,感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表面现象及外部联系,而思维反映的是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内部规律性。

②从反映的形式来看,感知觉属于感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反映,而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的间接反映。

宗旨,感知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思维的源泉和基础,二思维则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感知的进一步深化,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2、思维和语言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思维和语言并不等同。

表现在: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思维与客观事物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关系,两者有必然的内在联系,而语言与客观事物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思维的内容是由概念组成的,而构成语言的材料是词;不同民族的思维规律是相同的,而不同民族的语言及其语法结构不会完全相同。

3、什么是想象?想象的种类有哪些?想象是指人脑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种类有:根据想象活动有无自觉目的性,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叫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叫做有意想象。

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或图表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表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指在刺激物的作用下,人脑独立地构成新表象的过程;幻想是指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4、什么是情感?它与认识过程有什么关系?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检。

情感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但反过来又对认识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积极良好的情感能激励认识的积极性,促进认识过程顺利的展开,提高认识的效果;反之,消极不良的情感削弱了认识的积极性,阻碍认识过程的进行,降低了认识的效果。

(完整版)心理学简答题汇总

(完整版)心理学简答题汇总

1. 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主要有哪些作用?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2. 简要说明学生作为要素之一从哪些方面影响学与教过程。

学生这一要素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

以年龄差异为例,年龄差异主要体现为思维水平的差异。

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它们是所有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内在条件。

在学生这一要素中,无论群体差异还是个体差异,都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2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如何指导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①通过别人评价逐步过渡到自我评价②从外部行为的评价过渡到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的评价(2)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①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帮助学生建立自尊感②帮助学生克服闭锁性和自卑感(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①通过实践帮助学生锻炼自我控制能力②教授自我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2.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1)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个别化教学。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

3.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1)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2)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3)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4.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威信型、放任型、忽视型(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

5.如何进行健康人格的构建?健康人格是统合人格,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统合(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社会的统合(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自己实践活动的统合。

3学习的基本理论1.实现有意义学习的主要条件?意义学习即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1、简述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1)描述心理现象(2)提示心理规律(3)将心理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2、研究心理学应遵循哪此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实践性原则3、简答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方法。

(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心理测验法(5)个案研究法。

4、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第一,日常生活经验证明第二,医学临床经验证明第三,科学实验证明5、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

(1)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6、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1)感觉与知觉的联系首先,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

其次,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2)感觉与知觉的区别首先,二者在感觉与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

其次,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

再次,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动中起的作用不同。

7、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第一,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第二,对象的活动性。

第三,刺激物的新颖性。

第四,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8、简述知觉活动的规律。

(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9、如何减少前摄抑制和后摄制的干扰?(1)让先学习或复习的材料达到100%的巩固。

(2)减少前后学习或复习的两种材料的类似程度。

(3)避免回忆材料时的系列位置效应。

(4)注意科学用脑。

10、简述区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

艾宾浩斯把材料完全熟记后,分别在不同的时间间隔重新学习这些材料,结果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发展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根据这一遗忘规律他绘制着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11、简述如何进行复习。

首先,复习要及时,多次进行。

其次,复习要多样化。

第三,要正确运用集中复习与分布复习的方法。

12、简述保持与遗忘的规律。

(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2)适当超额学习(3)减少前摄抑制与后抑制的干扰(4)正确组织复习13、思维与语言有什么系。

(1)语言与思维密切联系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

语言对思维的主要作是:语言是个人思维活动的工具;语方是标记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语言是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工作。

(2)语言与思维的区别语言是物质现象,思维是精神现象。

思维与外部世界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言与外部世界则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

语言规律是民族性,思维规律则有全人类性。

14、简述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2)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3)维的逻辑性(4)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15、简述创造思维的过程。

(1)发现新问题(2)解决新问题16、简述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哪些人格特征?(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地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17、简述无意注意的形成规律。

(1)刺激的强度(2)刺激物的对比(3)刺激物的新异性(4)刺激物的变化18、简述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有哪些?(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其中必须有一种是很熟练的,这样才能把大部分注意以人为本中到比较生疏的活动上去,使注意合理分配。

(2)注意分配的水平依赖于同时进行的几中活动的性质、复杂程度、熟练习惯程度等。

19、影响注意转移快慢与难易的因素有哪些?(1)原来的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2)新的活动和任务的特点(3)事先是否有转移注意的信号(4)人的神经类型与生活习惯20、简述有意注意的保持规律。

(1)明确活动的目的的任务(2)激发间接兴趣(3)组织有关活动(4)有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21、简答动机的功能有哪些?(1)启动功能(2)定向功能(3)强化功能22、简述意志过程的分析。

(1)采取决定阶段(2)执行决定阶段23、简述意志品质有哪些?(1)自觉性(2)果断性(3)顽强性(4)自制性24、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

(1)有自觉的行动目的(2)以随意运动为基础(3)受意识的能动调节支配(4)克服困能25、简述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

(1)语言提示的方式(2)活动的方式26、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27、简述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一、联系:(1)认识过程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

(2)情绪、情感对认识过程有影响作用。

人的情绪、情感不仅以认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的认识。

二、区别:(1)反映的对象不同。

(2)随意性程度不同(3)机体表现不同。

28、怎样控制激情?(1)自我意识调控(2)理智调控(3)合理释放(4)艺术升华(5)适当转移29、如何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1)正确认识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2)正确认识与判断他人的情绪、情感(3)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与水平30、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

(1)信号功能(2)适应功能(3)动机功能(4)组织功能31、简答人的外部表情的变化。

(1)面部表情(2)言语表情(3)身段表情3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如何?(1)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联系1)知识、技能推动和促进能力的发展,是能力发展的基础。

2)能力又制约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1)掌握知识、技能基本属于心理活动过程的范畴,而能力属于人的心理特性。

2)知识是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33、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1)人的智能是由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作种智能构成的(2)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强项与智能弱项,且它们是表现程度不同(3)对某些智能的培养和发展能够带动或迁移至其他智能的发展(4)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智能理论的超越34(改)简答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能力。

(1)在教育与教学中培养(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3)在勤奋努力中培养35、简述影响中小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

36、简述性格的结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37、简述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具有一种“成人感”(2)发现“新的自我”(3)具有强烈的自尊心(4)性意识开始觉醒38、简述人格的特征。

(1)人格的整体性(2)人格的独特性(3)人格的稳定性与毕生发展性(4)人格的生物性和社会性39、简述学习策略的形成条件。

(1)内部条件1)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

2)元认知发展水平3)学生的动机水平(2)外部条件1)变式与练习2)外显的可操作的技术40、简述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1)特定性原则(2)生成性原则(3)有效控制原则(4)注意个人效能感原则(5)注意个体的年龄差异原则41(改)简答有效地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措施有哪此?(1)要确定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学习策略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

(2)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3)结合学科知识的教学进行训练(4)注重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学习策略42、简述知识学习的标准。

(1)概念化(2)条件化(3)结构化(4)自动化(5)策略化43、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2)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程度(3)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4)指导的作用(5)定势作用(6)对学习情境的理解(7)认识结构的特点(8)认知策略与元认知44、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认知阶段(2)分解阶段(3)联系定型阶段(4)自动化阶段45、如何培养动作技能?(1)理解任务的性质和学习情境(2)示范与讲解(3)练习与反馈46(改)简答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阶段形成的理论。

(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47(改)简答教学中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对学生的智力技能进行培养。

(1)促进条件化知识的形成(2)促进生产式知识的自动化(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4)科学地进行练习48、简答道德认识的形成。

(1)道德知识的掌握(2)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3)道德信念的确立49(改)简答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

(1)家庭环境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2)学校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作用(3)个性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50、简述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

(1)先天和后天的关系(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4)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51、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什么?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的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52(改)简答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

首先,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其次,社会环境和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再次,儿童心理发展动力是通过在活动中产生的矛盾运动发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