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章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课题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学习目标1、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3、能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来探究问题,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享受探索成功的乐趣,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重点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难点使用符号、建立模型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你见过模型吗?为什么要使用模型?2、什么是模型方法?模型有什么作用?3、读图2-3水的状态模型,回答书本P38问题。
讨论应用模型有什么好处?你有无更简便的方法,提出你的设想。
4、生活中曾见过的哪些符号?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符号?5、符号有什么作用?二、合作交流1、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等因为地球太大,难以认识,所以人们常用地球仪。
因为细胞太小,难以观察,所以人们画出了细胞模式图。
由于眼球构造太复杂,难以表达,人们制造了眼球模型。
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2、模型并不仅仅指我们可以看到的用各种材料制成的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如航模、各种建筑模型等,它可以是一幅图,如地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
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水的三态变化模型。
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对客观对象进行了一定的观察试验和对所获得的科学事实进行初步的概括后,常常要利用想象、抽象、类比等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3、⑴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⑵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过程中,构成水的分子之间距离发生了变化。
2022年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2章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师版)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认识模型和符号的概念,体会模型和符号的作用。
2.认识化学模型的建立过程,能用物质粒子模型简要解释水的状态变化。
解读:能辨别模型和符号,知道它们的作用,根据符号和模型来解决问题以及认识事物的变化,常见题型为选择题,难度较小。
知识点01 模型(一)模型的概念模型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以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成的样品,如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表示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等。
(二)建立模型的原因(模型的作用)通过建立模型帮助认识和理解一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如细胞太小,无法观察,人们建立细胞模型;为了宏观获取整个楼盘样貌而建立的楼盘模型;为方便人们了解人体内部结构而建立的各种器官模型;为了了解事物的发生过程而制造的月相图。
(三)模型的分类物体的复制品公式 图 表 计算机图像 复杂对象、过程的示意 地球仪、房地产模型、航模等S=vt 、S=πr 2 心电图、路程-时间图等 日程表、课程表等 Flash 动画等 日食、月食(四)模型的应用(1)物质构成模型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2)水的状态变化模型图所示为液态水和气态水的状态模型,从这个模型中我们能获得的信息:①水分子的形状和大小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改变。
这个模型是用来表示一个过程的,强调的是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我们在观察模型时,要注意观察模型的形状和大小。
②水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改变。
比较前后过程中变化的量是观察模型的重点,因为变化的量往往揭示了某种规律。
(3)水电解模型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通过此模型我们可知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能力拓展】在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是一个建模的过程,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一)教案(新版)浙教版
2. 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用 (1)含义: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 (2)意义和作用: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 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常见的符号有:交通标志、消防安全标志、汽车标志、元件符号等。
3
2、原子: (1)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反应(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2)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的物质时,原子排列是不一样的。(如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由碳原子构成)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定义 区别 分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主 题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原子结构的模型 教案 教学内容
重点: 1、知道物质的不同构成:分子、原子和离子 2、知道物质构成与性质的关系 3、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难点: 1、认识微粒的数量级的大小 2、体验使用符号与建立模型的思想 3、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构成,知道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3. 对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
表示水分子)的观察。
(1)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变。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典型例题】 下列表达方式中属于符号的是( )
精析:符号能简单明了的表示事物。模型可以是复制品或一张图,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答案:B
【变式练习】 1、如下图:(1)水在三态变化中,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 其他的分子? ;故水的三态变化属于 ;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有没有变成
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2.1 模型、符号的建立和作用 学案
2.1 模型、符号的建立和作用
【学习目标】
1、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2、学会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物质三态变化
3、了解平安用电的原那么
重难点:符号与模型的区别
一、我预学
1.我们曾用过许多模型,用来观察;通过来了解不同生物,等等。
2.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提醒客观对象的、和,这样的方法就是。
3、列举你所知道的符号及所表示的意义:
符号意义;符号意义;符号意义;符号意义;
二、我探究
1.观察以下模型例子;
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用过哪些模型呢?
2.观察: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并完成以下问题
〔1〕液态水温度降低会变成的冰,而温度升高时会变成的水蒸气。
〔2〕水在状态变化中,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变成其他分子。
〔3〕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构成水的水分子的发生了变化。
3.观察以下符号并将符合与对应的作用用直线相连。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①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②可以防止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③可以防止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A 三、我展示
请每个小组展示各自内容
四、我小结〔请以问题的形式小结〕
五、我稳固
判断以下例子哪些属于模型;哪些属于符号?
图1
图2 图3 图4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科学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很好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展示出学生很多的创新能力。
如学生自己绘制常见符号以及学生自主设计G20符号:
第三、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如: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建立水分子的模型,学生尽管模型各异,但用于简单研究事物的模型已经可以运用了。
第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通过对水分子扩散的不同模型的研究,促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
如图:
第五、注重学生体验,从体验中获取知识,体会到符号、模型等的作用和意义。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感觉有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在课堂进行中对后排同学的关注没有前排同学多;
第二、课堂中PPT播放忽然出现问题,后来进行了一些尝试之后依然无法打开。
这个片段的出现,让学生们原本很高涨的学习热情稍稍冷却了一些。
而且也使得后面其他模型的介绍,比如一张表,一条曲线,一个公式等等的展现只能以板书和口头表达的形式出现。
第三、板书问题,本节课其实比较简单,我设计的重难点是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收获符号、模型的作用和意义。
所以在板书上比较简单,只在最后学生小结阶段。
浙教版科学八级下册21 模型符号的建立和作用共23张
比如 :学校平面图、流程图 ,中国吉祥物“龙”的 形象,某个规律的数学公式 ,宇宙大爆炸模型等。
二、模型
模型的作用
?方便研究 ?简化
?理想化
?…… 帮助人们 认识和理解 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
复杂的事物 。
三、符号
我们曾用过许多符号,例如运动学和电学的单位: ? 运动学: s v t
? 单位: m m/s s
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镍铬合金线 15
镍铬合金线
15
横截面积 ( mm 2)
0.18
0.18
0.35
二、模型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示意过程。
细胞分裂
二、模型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对象的示意。
耳膜结构裂
二、模型
模型可以是:
? 复制品;
? 图; ? 表;
? 计算机图像; ? 复杂对象的示意;
? 复杂过程的示意;
? 具体 ? 抽象
有些是该事物的英文或拉丁文的 第一个字母 ,如速 度 v、质量 m等,有些是从该事物抽象出来的 “语言”
符号 ,如电铃 :
三、符号
符号与模型的比较
表示 作用Βιβλιοθήκη 符号字母、数字等, 比较简单
使事物简单化
模型
物体、图、表、表达
式等,比较复杂
更好认识和理解事物
用符号和模型可以帮我们形象的认识事物的共
同点,我们应该建立一种使用符号和模型的思想,
? 电学: U I R ? 单位: V A ?
三、符号
想一想:下列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你还能举出哪些符号?越多越好!
此图片是活动卡片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 源,请下载打印。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评价体系,包括考试成绩、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九.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通过评价学生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合作程度以及讨论成果的质量和创新性来评价学生的表现。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来评价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测试题目应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多种题型,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课后作业:通过评价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准确性和完成时间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10. 安全防护用品:确保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安全防护用品齐全,如防护眼镜、手套等,以保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五、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7.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8. 家长评价: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家长评价,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促进家校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分组讨论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建立模型,从中领悟模型的建立方法。
3.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模型和符号进行分析和解决,加深对模型作用的理解。
4.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提高模型建立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21模型符号建立与作用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21模型符号建立与作用教案《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主要内容有模型和符号的建立及作用。
教材从一般学生容易理解的形象的模型,如眼球和细胞模型,过渡到较为抽象的模型,如公式等。
在理解模型同时,还设计了读微观状态模型的环节,让学生充分认识模型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对模型的建构,也让学生体验到模型是一种方法的描述。
对于符号,从科学中常见的符号作为为引入,得出使用符号的三大原因。
从总体安排上是先主再次,从易到难,层层深入。
本节课首次将学生引入微观世界,引导学生采用模型的方法来认识和研究微观世办,使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科学方法也有新的发展,为后面学习物质的微观结构、分子和原子结构等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了解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模型和符号,如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标志、各种公共场所的标志和和一些商品的标志等和地图、地球仪、飞机轮船等模型。
这是学习的基础,但这些认识往往都是停留在较为低层次的表面,在模型的认识上认为模型就是一种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没有抓住模型的本质,更没有体验到模型是一种方法,这是本节课要突破的一个关键点。
各种符号学生一起在用,平时就是缺少关注,教师只要将符号的概念和作用提出,学生是较为容易理解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模型和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2)举例说出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过的符号和模型,并对它们加以区分。
(3)学会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初步掌握模型建立的方法。
(2)让学生积极举例、设计制作符号、模型来丰富体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会用符号、模型来研究科学的好处。
难点:对模型建构的初步掌握。
五、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教师播放视频“侏罗纪公园”,提问:这是什么?学生答:恐龙。
师:据我所知,恐龙在地球上早就灭绝了。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讲义)(解析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知识点分析】一.模型1.模型法: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
2.模型的意义和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3.模型的分类:(1)对不易观测的物体进行放大或缩小:地球仪、行星模型、分子结构、细胞结构。
(2)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是计算机图像。
(3)可以是对复杂的对象和过程的示意:比如化学反应过程模型描述。
(4)模型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数学公式或某些特定的词,如“黑箱”模型。
二.符号1.符号的定义: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意义和作用: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符号的分类:数学运算符号、交通符号、汽车标志、元件符号、商标、单位符号等。
三.模型与符号的应用1.表示物质变化的过程:2.简化事物的描述【例题分析】【例1】仔细观察下列四张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A.B.C.D.【答案】A【解析】A.此图为交通信号标志,不属于模型,故A符合题意;B.此图是坐标图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C.此图是细胞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D.此图是分子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2.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A.足球烯B.电路图C.m-V图D.危险品标识【答案】D【解析】A.图中为足球烯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B.电路图是用规定的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属于物理模型,B不符合题意;C.图中为m-V的关系图象,属于物理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是安全警示标志,不属于模型,故D符合题意。
3.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A.svtB.C.D.【答案】C【解析】A.这是一个速度的计算公式,属于物理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B .这是一个水分子模型,故B 不符合题意;C .这是一个人行横道的警示标志,故C 符合题意;D .这是一个C 60分子结构模型,故D 不符合题意。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册 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教案
课题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1课时:总课时授课时间:主备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科学方法。
2.举例说出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过的符号和模型。
3.学会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技能目标学习使用模型和符号的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学会画简单的模型和符号情感目标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列举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和模型,体验到模型和符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程这一科学方法。
2.了解模型的各种不同类型及作用。
3.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状态变化,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教学难点模型与符号的区别、用模型解释物质三态的变化教学准备:课件资源素材1.随身听、饮料罐2.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细胞模型、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主备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引入:1.观察与思考。
(展示一部随身听给学生看)请大家看一下这部随身听,你能告诉老师如何使用它吗?(学生说出使用方法)这部随身听上并没有汉字,而且你也没有看过说明书,你怎么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呢?(根据机身上的符号,特别是按键上的符号)2.讲述。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有时我们也会用到模型来表示事物。
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科学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新课:一、模型:1.列举。
在生活中,我们也曾听说过“模型”这个词。
请你说说什么是模型,并列举几个模型的例子。
(学生回答:航模、船模、宇宙飞船模型、建筑模型等)教师展示:2.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引和模型呢?因为地球,难以认识,所以人们常用地球仪。
由于细胞,难以观察,所以人们画出了细胞模式图。
由于眼球构造,难以表达,人们制造了眼球模型。
答:原理或过程太复杂难以用语言描述。
3.小结:(1)概念: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模型模型是依照实物的现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等。
知识点二:符号代表事物的标记。
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电流I、电压U、电阻R等。
二、重难点突破考点1.模型1.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现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等。
2.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3.类型:①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②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③表示一个过程的示意图;④一些数学公式或某些特定的词。
例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A.金属中的自由电子B.衣藻结构图C.电流表D.水分子解析:A、这是原子核与自由电子的结构模型,故正确;B、这是衣藻结构图,是模型,故正确; C、这是统计用电情况的电流表,不是模型,错误; D、这是水分子的结构模型,故正确.答案:C变式训练一:如图所示水的三态变化的粒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状态甲时,其体积和形状不随容器改变而改变B. 状态乙是水蒸气C. 蒸发是由状态丙转变成状态乙的现象D. 由状态乙转变成状态甲时,需要吸收热量答案:A变式训练二:如图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答案:组成方面: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故填: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结构方面: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故填: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性质方面: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变化方面: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考点2.符号1.符号:代表事物的标记。
八年级科学下册 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 (新版)浙教版
四.课堂小结
课
后
反
思
师:这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我们通过细胞模式图来了解不同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师:我们为什么要用细胞模型呢?
生:因为细胞太小,难以观察。
师:为什么要建立模型?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主要有三种方法:逻辑法、实验法、模型法。
【幻灯片】:模型法的定义
然后学生一起读一遍
师:一个模型可以是某种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眼球模型,地球仪……)
师: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八大行星图,各种水在地球上的含量……)
师:一种模型可以是一张表、计算机图像(密度表格,股市……)
【幻灯片】:细胞分裂过程和细胞分化过程的示意图模型
师:一个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的示意
【幻灯片】:耳的结构图模型
师:一个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的示意
师:一条曲线、一段动画、一个公式都是一个模型。
3.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状态变化,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一、符号
师:这是一部随身听,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部随身听,那你们能告诉老师如何使用它吗?
生:按中间那个键播发,按左边那个键前一首,按右边那个键后一首。
师:这部随身听上并没有汉字啊!那你们怎么知道它的使用方法?
生:随身听上的符号
师:对。通过随身听上的符号。除了刚才的随身听上的符号,同学们还知道那些符号啊,现在我们比赛,看哪个同学知道的符号多来表示。所以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方便性)
师:接下来我们学习符号的兄弟:模型(通过两张自行车车模,动车车模引入)
二.模型
师:你们接触过哪些模型?
生:车模、地球仪、房屋模型、眼球模型……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下册第二章【主题】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符号与模型,简单了解符号以及模型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理解模型图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模型的作用及种类的过程,学会建模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符号以及模型的作用,体验化学的学科价值;(2)通过了解符号、模型的建立,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符号、模型的概念难点: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同学们知道这颗蓝色的星球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地球”。
【教师(PPT)】对,我们能够像看到黑板、书本那样直接观察到地球吗?【学生】不能【教师】对,虽然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但是我们没有办法直接观察到地球,因为它太大了。
回想一下,以前我们通过什么模型学习过地球?2.新知识呈现【学生】地球仪【教师】没错,地球仪将地球缩小了之后,方便了我们的观察。
我们可以在地球仪上看到经纬度、海洋、陆地以及不同的国家……这就是模型的第一个作用: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一些难以直接观察的事物。
【启发】刚刚是地球太大了,难以直接观察。
现在同学们还能举出相类似的例子吗?(细胞模型)【教师】除此之外,模型还能够表示一些复杂的事物,比如眼球……(板书)。
刚刚我们讲的是模型的作用。
那么,我们身边哪些事物是模型呢?来看看(PPT)【教师】第一类模型——某种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例如……【提问】同学们可以列举一些此类模型吗?(汽车模型、人体模型……)【教师】此外,模型可以是一幅画、一张表、一个公式、一个复杂过程的示意图【教师】简单提及“模型方法”(让学生自己划一划)。
现在,我们通过模型方法来练一练。
【学生】……3.新知识呈现【教师】同学们看PPT,这幅图上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学生】纷纷回答【教师】来,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学生】……【教师】没错,图上的司机正在慌张地踩刹车。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同步教案浙教版
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目标1、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作业本A本P1 第4题重点难点分析体验使用符号与建立模型的思想作业布置:作业本教学过程【引入】在我们已经学完的三册科学书里,我们接触了很多新的东西.例如:运动学:v t s 电学:R I U单位:m/s s m 单位:Ω A V这些都是一些符号【新课】一、常见的符号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符号投影展示:常见的符号如:交通符号,安全符号等(作业本A本P1 第1、2题)二、符号的意义主问: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符号?讲解:1、简单明了地表达事物如一些复杂的事物,如电路图中的元件,如果都要用实物表示,那么电路图会变的十分复杂,所以我们就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
2、避免因语言文字的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例如时间,不同国家用不同的文字表示,为了减少这种语言文化带来的差异,我们就用T 来表示时间。
3、避免因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小结:符号的作用:1、简单的表明事物2、避免混乱三、模型主问:为什么要使用模型?1、请同学描述一下对地球的认识2、请同学在地球仪上找到一些相应的位子,并描述一下。
3、同学们都知道,任何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请同学说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画出细胞模式图再请一位同学根据细胞模式图来分析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4、眼球的结构很复杂,所以我们通常用人们制造的眼球模型来认识其结构5、请同学们填写书本第二页的填空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就是用模型来表示一些我们通过肉眼直接很难观察很难认识清楚的对象时采用的方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四、水的三态变化模型请问同学水有几种状态? (作业本A本P1 第4题)水用符号表示为“H2O”也就是说它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用模型表示水分子从三态说明三种模型(略)请同学在书上填空通过模型,我们可以直观的区分出水的三态,从模型中我们也可以知道水在三态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分子间的距离。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符号与模型教案
龙文教育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教师学生上课日期3-18 学科科学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浙教版学案主题符号模型课时数量〔全程或具体时间〕第〔5 〕课时授课时段19-2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原子结构模型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2、知道原子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3、认识分子微粒大小、质量的数量级4、知道自然界的物质由100多种元素组成,从组成物质元素角度理解物质初步分类思想5、知道组成人体、地球的主要元素教学重点、难点化学重要引入教学过程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一、符号1.举例:速度v、时间t。
2.作用:〔1〕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防止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可防止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二、模型1.举例:航模、船模、宇宙飞船模型、建筑模型等。
2.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过程。
3.类型:〔1〕物体的复制品〔2〕事物变化的过程〔3〕图片〔4〕数学公式或特定的词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模型〔2课时〕一、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1、认识水分子模型〔如图〕蓝色球――氢红色球――氧2、水分子电解模型第5页图1-43、道尔顿〔英〕的原子学说理论――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开辟了从微观世界认识及其变化的新纪元。
4、电解水实验结论:水分子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5、思考: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具有水的性质,而是具有它们各自的特性;在该变化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自身一直没有变化。
由此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读图练习:课本第6页图1-7,并填空6、物质的构成:地球上的物质通常由分子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也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类物质、碳、氦气、氖气和氩气〔稀有气体〕等二、不同种类的物质1、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新课改课程标准,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有机地开展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中以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为教学素材,以日常生活、学习为背景,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方法开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自发的得出结论。
【过程】(过程要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
一、引入:
图片展示紫金港路与文一西路交叉路口的施工照片,道路的施工往往影响机动车辆的通行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相类似的路段附近,你见过哪些提示牌?
【设计目的】学生体验动态模型的建立,并逐步渗透模型的作用。
6.【引语】通过之前的演示,请每位学生建立一个水在空气中蒸发的模型。
【设计目的】通过之前的演示,降低学生体验动态模型建立的难度,加深对建立模型作用的理解。
7.【引语】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模型似乎都是实物,那是不是意味着只有具体的实物才是模型?展示其他不同种类的模型,比如一个公式、一副图、一张表格、一条曲线等。
【设计目的】利用学校附近的真实施工图,把学生带入相应的情景中,贴近生活,体现STS教育的理念。
【学生可能回答】文字类的描述或是利用符号的呈现。
二、新授课
(一)符号
1.【引语】在上述两种提示牌中,你认为哪种更好,为什么?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对比得出:符号的使用可以更加简单明了。
2.【引语】符号除了上述的作用外还有什么作用?展示两幅图片——各种各样的电池和两种电流表,引导学生用一个符号来表示。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对比得出符号的使用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3.【引语】同样描述同一个事物,比如“时间”,用中文、英文、日文、德文、法文等都不相同,这时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t
【设计目的】继续让学生通过对比得出符号的使用可避免由于表达地文字语言的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4.【引语】正因为符号有这些作用,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会大量应用符号,请大家小组合作看看能画出的符号最多?并尝试为G20峰会设计一个文明符号。
教学内容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所需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2.能力目标:能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来探究问题,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享受探索成功的乐趣,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回答】太微小的事物的研究也需引入模型,比如细胞结构模型图。
【设计目的】学生结合之前的活动,发现模型的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太微小的事物。
【引语】展示植物细胞分裂图,并提问这个模型表示什么?
【回答】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设计目的】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概括出模型不仅可以表示具体的事物,还可以表示一个复杂的过程。
4.【引语】像细胞结构图这样,给微观事物建立模型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认识微观世界,比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你能建立一个水分子的模型吗?
【设计目的】学生体验模型的建立。
5.【引语】请一位学生来演示液态水到气态水蒸气的动态模型
【回答】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回答】人体模型
【引语】通过学生的回答,拿出人体模型,请一位学生利用人体模型为全班做人体器官的简答介绍。
【提问】为什么要使用人体模型呢?
【回答】因为人体构造太复杂,难以表达,人们制造了人体模型。
【设计目的】学生通过体验模型的应用,发现模型的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太复杂的事物。
3.【引语】除了像地球这样太巨大的事物的研究要引入模型,还有哪些研究要引入模型?请举例。
第3、 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如: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建立水分子的模型,学生尽管模型各异,但用于简单研究事物的模型已经可以运用了。
五、作业
1.制作二氧化碳分子模型
2.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
充分运用初中科学教材资源“阅读”材料,广泛开展学生体验活动,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感觉有以下成功之处:
第1、深化了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所学知识。
第2、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很好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展示出学生很多的创新能力。如学生自己绘制常见符号以及学生自主设计G20符号:
【设计目的】学以致用,通过参与活动,体验使用符号的思想,深化理解符号的作用。
【过渡语】其实在小时候大家已经会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事物了,比如太阳、月亮,现请你用一个符号表示地球,你会怎么画?如果用这个符号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概况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可以吗?
【设计目的】引出地球符号不足以用来研究地球表面的概况及其运动情况,从而得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模型。
【设计目的】通过反问,引起重视,引导学生得出模型并不仅仅指我们可以看到的用各种材料制成的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如航模、各种建筑模型等,它可以是一幅图,如地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水的三态变化模型”。有的模型是具体形象的,如航模,也有的是非常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方程。
三、小结
1.符号的作用和意义: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用符号可避免由于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2.建立模型的作用和意义:
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对客观对象进行了一定的观察试验和对所获得的科学事实进行初步的概括后,常常要利用想象、抽象、类比等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二)模型
1.【引语】通过学生的回答,拿出地球仪,请一位学生利用地球仪为全班介绍一些地球表面的地理概况。
【提问】为什么要使用地球仪模型呢?
【回答】因为地球太大,难以认识,所以人们常用地球仪。
【设计目的】学生通过体验模型的应用,发现模型的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太巨大的事物。
2.【提问】在我们初中的学习中,你还接触到哪些模型?图片展示一位班级同学的照片,如果要研究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的分布情况,我们需要什么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