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
方亦斌;杨鹏飞;刘建民;黄清海;李强;许奕;洪波;赵文元;赵瑞;杨志刚
【摘要】目的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血泡样动脉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过程及脑血管造影结果及随访结果.本组8例中,成功实施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5例.2例因动脉瘤体积过小无法进一步实施弹簧圈栓塞,以单纯支架治疗.1例患者在成功释放支架后填塞弹簧圈过程中发生动脉瘤破裂,改行颈内动脉闭塞术.结果患者出院时改良 Rankin 评分为1分4例,2分1例,3分1例,2例患者因术后再出血死亡.术后9~36个月(平均21.5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提示4例患者改良Rankin评分为0分,1例1分,1例2分.所有患者均接受影像学随访,证实动脉瘤影像学复发3例,均接受再次血管内栓塞治疗.结论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术是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血泡样动脉瘤的町行方法之一.此方法用于急性期治疗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应用多支架技术或使用新型低孔率支架辅助栓塞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再出血和复发的风险.
【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
【年(卷),期】2010(019)005
【总页数】5页(P349-353)
【关键词】动脉瘤;颈内动脉;血管内治疗;支架
【作者】方亦斌;杨鹏飞;刘建民;黄清海;李强;许奕;洪波;赵文元;赵瑞;杨志刚
【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
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4
起自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前壁非分叉部的动脉瘤很少见,占颅内动脉瘤的0.3%~1%,或占颈内动脉动脉瘤的0.9%~6.5%。这类动脉瘤被称为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上壁动脉瘤、背侧动脉瘤或颈内动脉主干动脉瘤。由于在术中呈“血泡样”外观,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又极易发生破裂出血,所以这类动脉瘤又被称为“血泡
样动脉瘤”(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BBA)。BBA表现为半球形或半梭
形突起,瘤壁菲薄,可进展为浆果形外观。目前文献报道除闭塞颈内动脉以外,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式,其术中、术后再出血风险都非常高。各种不同的血管内治疗的方法被尝试用于BBA的治疗,但结果并不一致。本文回顾我科通过支架辅助的
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8例颈内动脉BBA,并对相关文献作一复习。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入选标准包括:①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前壁或前内侧壁、前外侧壁,不在血管分叉部。②首次造影动脉瘤最大径小于10 mm。③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且未发现其他可能导致SAH的病灶,或多发动脉瘤时出血符合本病灶出血范围。④脑血管检查(CTA、MRA、DSA)证实动脉瘤在短期内明显增大。⑤
动脉瘤壁或瘤颈部动脉壁不规则。必须同时符合上述①~③,且符合④、⑤中1
项。所有入选病例均经本中心2名神经外科介入专家同时阅片并认可。
1.1.2 一般资料对本中心动脉瘤数据库2004年11月至2009年4月收录的1390例动脉瘤病例进行检索,得到符合上述标准的颈内动脉BBA病例14例。其中8
例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其临床特点、治疗过程、影像及随访结果。其中男1例,女7例,年龄30~62岁,平均46岁。入院Hunt-Hess分级(HH分级)Ⅰ级1例,Ⅱ级5例,Ⅲ级1例,Ⅳ级1例(表1)。
1.2 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治疗
所有患者入院即接受脑血管造影。动脉鞘置入后即肝素按80 u/kg经动脉注射全身肝素化,此后每小时减半给药,肝素用量至1250 u后每小时维持。所有血管内治疗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 h予负荷量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支架术后每12小时予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持续3 d,常规予阿司匹林3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双联抗血小板聚集6周。阿司匹林300 mg/d抗血小板聚集维持至术后6个月复查,视造影结果决定是否减量至100 mg/d并终身服用。若发生再出血,立即停用低分子肝素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2 结果
2.1 脑血管造影结果
本组8例患者9枚动脉瘤均位于颈内动脉C6、C7段前壁(Bouthillier分段法),8例中2例患者(其中1例有2枚动脉瘤)动脉瘤位于C7段颈内动脉前壁,3例位于C6段,3例位于C6~C7交界处。所有动脉瘤最大径均小于10 mm,其中
5枚为小于3 mm的微小动脉瘤(表1)。
2.2 首次治疗结果
本组8例病例中,成功实施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5例,技术成功率5/8。栓塞
结果根据Raymond分级分为动脉瘤不显影1例,瘤颈残留3例,部分栓塞1例。2例在成功释放支架后因动脉瘤体积过小无法进一步实施弹簧圈栓塞,即以单纯支架植入结束手术;2例患者术后即刻造影均显示动脉瘤显影同术前。1例左侧颈内动脉BBA在成功释放支架后填塞弹簧圈过程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快速控制出血、
评估代偿血流后立即改行颈内动脉闭塞术;该患者恢复良好,但术后第2天出现
左眼失明。8例患者中6例患者顺利恢复出院,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为 1分 4例,2分 1例,3分1例。2例患者因术后再
出血死亡(2/8),其中1例(例1,图1)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16 d再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另1例(例3)为单纯支架结束手术患者在术后次晨发生再出血,7 d后死亡(表2)。
2.3 影像随访及后续治疗
6例患者临床随访9~36个月(平均21.5个月),结果提示4例患者mRS评分
为0分,1例1分,1例2分(左眼失明)。6例患者均接受影像学随访,其中1例行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例6)术后6个月进行MRA复查提示载瘤动脉瘤及动脉瘤均不显影;其他5例患者在术后4~12个月时接受脑血管造影复查,其中1例
部分栓塞BBA(例8)术后6个月复查提示动脉瘤不显影,载瘤动脉通畅;1例单纯支架治疗BBA(例2)术后6个月复查提示动脉瘤较前第1次术后明显缩小,
术后27个月再次行MRA复查提示动脉瘤稳定;1例瘤颈残留BBA(例4)术后
4个月复查提示弹簧圈压缩、瘤颈部对比剂显影增加,再次行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结果为瘤颈残留,2次术后6个月再次复查提示动脉瘤不显影;1例瘤颈残瘤BBA术后15个月复查提示瘤颈部对比剂充盈增加,再次行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结果为瘤颈残留;1例术后不显影的BBA(例7)术后6个月复查提示弹簧圈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