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欧洲古典音乐鉴赏相关论文参考
欧洲经典音乐赏析论文
欧洲经典音乐赏析-----简析莫扎特、贝多芬摘要音乐没有国界,音乐不分种族,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治性情的熔炉,音乐改善人的性情,音乐带走的是寂寞,不同的音乐所带来,意境可以使你忘了所有,只在乎的是音乐本身的享受,音乐拖出了人性本质里的善良、对爱与被爱的向往、对社会的理解、对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感觉。
古今中外,无数的音乐家将自己一生奉献给了音乐创作,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一点在欧洲表现得尤为突出,像莫扎特,贝多芬,舒曼等,他们是我们耳熟能详音乐巨匠。
但是这三个名字早已超出了他的界限,他们代表了欧洲音乐史的辉煌,也代表了欧洲音乐史的三个不同时期,不同流派。
关键字:古典乐派,浪漫乐派,莫扎特,贝多芬,《费加罗的婚礼》,《第五交响曲---命运》要想了解一个音乐大师的作品,我们首要做的是了解这位音乐作家,这位作家的背景。
人们都说时势造英雄,在音乐史上也是这样,大凡是一位伟大的音乐作家必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经历,大凡是一部伟大的音乐作品,必将有一个其特有的社会历史条件作为背景。
下面我简单的比较一下我所理解的欧洲音乐史的三个不同时期下的三位音乐大师及其代表作。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1756-1791)。
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
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了成功,被誉为“神童”。
1773年任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而愤然辞职,来到了维也纳,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
表,莫扎特的全部作品中洋溢着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并迸发出在巨大社会压力下的明快、乐观情绪。
他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形式,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与风格特征论文(共2篇)
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与风格特征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论欧洲古典音乐时期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朦胧色彩风格特征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因而西方音乐史上以印象主义音乐作为对其音乐的概括,德彪西也由此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缔造者。
最初的印象主义是由绘画所衍生出的描绘性术语,源自于莫奈的作品《印象·日出》。
从此以后,印象主义逐渐开始向音乐、文学等不同艺术领域渗透。
在音乐领域,印象主义主要利用音色与和声来唤醒听众感官和意境印象的一种作曲立场。
印象主义对印象色彩的修饰和感觉较为重视和强调,与印象主义绘画相比,印象主义音乐的创作理念并无二致。
一、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形成克洛德·阿西尔·德彪西生于1862年,卒于1918年,是法国著名作曲家。
自学生时代起,德彪西就表现出离经叛道、独立不羁的自由天性,他对于音响色彩做出大胆探索,例如使用钢筋演奏一部分全音音阶、十一和弦以及增和弦等,对于传统演奏规则不予遵循,德彪西因此而受到音乐教师的批评。
《春天》这部具有很强色彩性的管弦乐作品创作于1887年,其中已经蕴含了印象主义的早期创作迹象;1890年,德彪西开始密切地与一些象征派诗人交往,如路易斯、魏伦以及马拉美等,这些诗人的艺术观点以及思想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彪西的创作理念,与此同时,印象派绘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德彪西有所启发。
1890年到1910年间,德彪西在此期间以其旺盛的精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从《牧神午后》、《夜曲》,到《大海》、《意象三首》,德彪西的个性化的管弦乐色彩与和声、独具魅力的音乐语言攀至高峰。
而印象主义歌剧《佩里雅思与梅里桑德》、钢琴曲《版画集》、《意象》以及《钢琴前奏曲》则意味着德彪西印象主义风格臻于成熟。
浅谈欧洲古典音乐鉴赏相关论文参考(3)
浅谈欧洲古典音乐鉴赏相关论文参考(3)♫♫♫☞☞欧洲古典音乐论文♪♪♪♫♫♫♫☞☞古典音乐论文♪♪♪♪♪♫♫♫☞☞欧洲音乐的论文♪♪♪♪♪♫♫♫☞☞古典音乐论文题目♪♪♪♪♫♫♫☞☞古典音乐论文文献♪♪♪♪欧洲音乐论文篇1浅谈欧洲印象主义音乐一、印象主义音乐中的浪漫主义因素从音乐史角度看,印象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属于相互对抗、排斥、分化和反叛的两个派系,但由于艺术构成的美学观念的不同,其间在观念、技术上延续性的“对接”格式也不同。
从表面上看,自然科学“否定之否定”法则使传统秩序有了“质”的转变,但从比较学角度看,由于印象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在时间上的重叠以及音乐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等原因,两者之间所存在着的“亲缘”关系为新的认识视角提供了第一个理论上的依据。
但是,两者之间不能绝对等同。
浪漫主义音乐的标题性内涵往往包含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它直接抒发人的现实感受,具有强有力的感染作用和对人现实情感的触动力量。
而印象主义音乐中的标题只具有象征性意义,其目的是要唤起一种意境和感官印象,即一种朦胧的气氛。
它常常以视觉性、形象化并具有一定情绪的事物作为标题,将音乐表现对象界定在了一定的空间,不像浪漫主义标题音乐那样直接讲述或直接翻译音乐的标题内容,它并不去表达某种固定的情感变化,也不试图去歌颂、怀念或是讲故事,而是故意回避传统,以求得与既定法则的不同。
例如,肖邦的前奏曲,他是把前奏曲纳入钢琴音乐范畴的创始者。
与印象主义音乐相比较,德彪西的两部钢琴《前奏曲》也都有着情调细腻、意境丰富、内容具体的小标题,也含有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形式因素,但是,这些标题多是对作品内容的暗示,没有浪漫主义宣泄个人极端化情感的实质内容。
德彪西的目的在于表现音响色彩对大自然的绘画功能,对意境、气氛、幻象的营造以及作曲家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的某种再现,它的标题原则是力求体现作品本身所蕴涵着的诗情画意;而不是展开情节、渲染矛盾的“具象”注释,以及反映出两个乐派之间一种独特的“对接”现象。
《欧洲经典音乐作品赏析》论文
《欧洲经典音乐作品赏析》论文欧洲经典音乐作品赏析———莫扎特与古典音乐摘要: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反映了十八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美好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的追求。
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德奥资产阶级向上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人物简介;贡献;创作作品;个人感受。
一、人物简介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
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终年36岁。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莫扎特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也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作有29部加K.107三首钢琴协奏曲,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艺术生涯(一)初露锋芒(1762~1773)莫扎特出生在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
3岁起显露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
1762年,6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
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为期10年的旅行演出均获成功。
这一时期,莫扎特在伦敦出版了6首哈普西科德和小提琴(或长笛)的奏鸣曲,写作了3首交响曲和歌剧《虚伪的善意》、《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娜》、《本都国王米特里达特》、《卢齐奥?西拉》等作品。
(二)成熟时期(1774~1781)这一时期,作品反映了曼海姆乐派的影响。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在欧洲音乐史上写一篇作文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在欧洲音乐史上写一篇作文
《古典主义音乐的魅力》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欧洲音乐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叫古典主义的时期,那里藏着好多好听的音乐呢!
古典主义音乐就像是一座整齐漂亮的大花园。
莫扎特就是这个花园里非常厉害的一位音乐家。
他的音乐就像闪闪发光的星星,又欢快又好听。
比如说他的《小夜曲》,那优美的旋律一响起,就好像带着我们走进了一个充满欢乐和温馨的世界。
还有贝多芬,他虽然耳朵听不见声音了,但是他心里有着超级强大的音乐力量。
他的《命运交响曲》,一开始的音乐很强烈,就像是在告诉我们,面对困难不要害怕,要勇敢地向前冲。
古典主义音乐听起来很有规矩,节奏整齐,旋律优美。
每次听,都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得特别好,就像有一阵温暖的风吹过我们的心。
《浪漫主义音乐的奇妙世界》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欧洲音乐史上浪漫主义的有趣故事。
浪漫主义音乐呀,就像是一个充满魔法的梦幻世界。
肖邦就是这个魔法世界里的一位大师。
他的钢琴曲,就像在轻轻地给我们讲着温柔的故事。
比如说《夜曲》,听着听着,仿佛能看到夜晚的星星在眨眼睛。
还有舒伯特,他的歌曲可好听啦!像《小夜曲》,那轻柔的歌声,好像是微风在耳边轻轻地吹。
浪漫主义音乐不像古典主义那么有规矩,它更自由、更充满感情。
就好像是音乐家们把自己心里所有的快乐、悲伤、梦想都放进了音乐里。
当我们听浪漫主义音乐的时候,就像是坐上了一艘能去任何地方的飞船,能飞到美丽的花园,也能飞到神秘的森林,是不是很神奇呀?。
欧洲音乐赏析论文
欧洲音乐赏析论文《欧洲古典音乐赏析》课论文摘要:交响乐是贝多芬创作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整个交响曲,从头到尾贯穿这尖锐的斗争,那就是英雄的人民向黑暗势力进行英勇的搏战,最后是人民取得胜利。
整个交响曲结构严谨、完整,手法简练、明快,发展紧凑、均衡,主题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雄伟气魄。
代表着贝多芬的艺术风格。
恩格斯曾说过:“要是你还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音乐也没有听过。
”关键词: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的交响,英雄性的音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家,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拿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
交响乐是贝多芬创作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交响曲。
贝多芬的革命精神正是在交响乐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他把英雄的主题放在交响乐中的首位,赋予他所表现的英雄以哲学家与战士的品格和思想家的头脑。
他所塑造的英雄生活在人民中间,把位人民争取自由作为生活的目的,他为实现正义的事业而战斗,直至斗争的胜利。
[1]《第五交响曲》的斗争主题是启蒙运动时期悲剧的典型。
在他的交响曲中,人的胜利是同命运的暴力进行殊死的斗争得来的。
在《第五交响曲》中揭示了人在生活中遇到的胜利、欢乐和痛苦,说明生活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对社会负有崇高责任感使人奋不顾身地去建立功勋。
英雄扯断束缚着他的锁链,点燃自由的火炬,朝着欢乐和幸福的目标前进。
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这就是《第五交响曲》的戏剧性冲突的整个发展过程。
因此,贝多芬的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斗争和胜利的交响曲”。
[2]《第五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就建筑在用两个音写的四个音符构成的主题上,这是一个音乐主题所能达到的最小限度。
这个主题高度集中,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向前冲锋。
整个乐章发展的结果就是对这个主题作出完整的阐述,到那时我们才看到它的全部意义。
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认识_论文
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认识“古典”的这一广义解释,把历史时期和风格全然撇开,因此,本来是属于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例如,巴赫、贝多芬、柴科夫斯基以至于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都可以称为古典音乐。
通过学习了关于西方音乐的发展史我了解到了,在那个萧瑟的时代西方人对音乐的态度,那是种神圣的不可抗拒的伟大精神力量,不知不觉将其所有感染。
敢于同大主教决裂的莫扎特,带着上天所赐予的对音乐的天赋,从年幼的他到青年的他,不仅在歌剧方面卓有贡献,并且在器乐创作上也卓有成绩。
至于贝多芬,他纯粹是一位器乐作曲家,他以革命中的英雄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自我的情绪,可以说他是一个懂得的将自己情感贴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让众人了解到一个大家的内心世界的人的,同时它也将自己的音乐化作了一只淬火的剑,因此他也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作曲家。
古典主义的规范化确立了奏鸣曲、弦乐四重奏、协奏曲和交响曲等多乐章体裁和快板乐章奏鸣曲形式。
古典风格作品中节奏与配器色彩灵活善变,而不是整乐章划一不变;古典作品中所有声部、甚至于演奏的力度,都由作曲家亲自写出和标明,而不是留给演奏者演奏时即兴处理。
至于感情的表达,古典作品由于理性精神的影响,往往比较克制、沉着,而不是狂热的倾诉——从这方面着眼,巴罗克风格全然不同于古典主义,它反而更接近于后来的浪漫主义的精神。
西方古典音乐是西方文明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西方古典音乐作品浩如烟海,而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西方古典音乐难于欣赏,成为一种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
其实,古典音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片段,在我们生活中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霍夫曼曾说,“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浪漫主义——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真正浪漫主义的艺术,因为它的唯一主题就是无限物。
音乐向人类揭示了未知的王国,在这个世界中,人类抛弃所有明确的感情,沉浸在无法表达的渴望中。
”在欧洲艺术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
西方古典音乐论文(仅供参考)
一次聆听,永远的最爱过去最先接触流行音乐,然后也会听点中国的《高山流水》、老师给听的《梅花三弄》等,一直对西方古典音乐觉得很神秘。
第一次正式地听西方古典音乐是在高中的音乐课,那时,老师给我们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开场的那种气势,一瞬间就吸引了我的所有注意力,觉得好像每个细胞都在跳动、每个音符都在面前战斗,从没对一首歌有过这感觉。
一首歌,一部曲子,或者说更像是一系列于在眼前活蹦乱跳的音符,听惯了流行音乐的喧嚣与浮躁,这对我来说不得不说是一次巨大的心灵冲击。
记得以前小学课本好像有一篇文章《月光曲》,通过文章的描述就能感受到贝多芬的《月光曲》的那份静谧,深情。
时隔多年,再次听到贝多芬的音乐,又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
从那以后,我就深深地感觉到古典音乐能够带给我们的东西,不是那些个流行、摇滚所能比的。
所以自己也会去搜索西方古典音乐的信息,但是都只是些碎片。
直到大学公选课才再次有机会去学习之,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西方音乐鉴赏”这门课。
通过学习也简单地了解了西方古典音乐,才知道原来:什么亨德尔、巴赫啊,什么莫扎特、贝多芬啊,什么肖邦、施特劳斯啊,其实是不同时代的,风格也是有差异的。
巴洛克时期维瓦尔第的《四季》由四首三乐章的协奏曲构筑而成,分别描绘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春回大地,安静悠闲,欢快舞蹈;夏日沉闷,烦躁不安,雨后舒畅;秋收欢腾,沉醉无声;冬风寒冷,温暖宁静。
亨德尔的《弥赛亚》,听了给人一种伟大,庄严,神秘的感觉。
巴赫《马太受难曲》再现了耶稣被犹大出卖、被捕、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仿佛就在眼前一样真实。
《G弦上的咏叹调》也是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只用G弦就能演奏如此动听的音乐,仿佛在讲一个故事。
这个时期跟后面出现的古典音乐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严谨,但是同时也很纯真。
可以看出亨德尔主要是在歌剧方面有较多成就,维瓦尔第对小提琴音乐的贡献不容小觑,而巴赫则是西方音乐之父,不仅有许多动人的乐章,更是开启了演奏会的先河。
对于西方古典音乐欣赏的浅析
对于西方古典音乐欣赏的浅析
古典音乐是一种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的音乐形式。
它荣耀于其独特的声音和复杂的音乐结构,是许多人所喜爱和欣赏的艺术形式。
本文将就西方古典音乐欣赏的一些要点进行浅析。
音乐类型的了解
了解和区分不同类型的古典音乐将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品。
例如,巴洛克音乐强调装饰和复杂性,古典音乐注重对称和平衡,浪漫音乐追求情感表达和个人创作,而现代音乐则探索创新和实验。
作曲家的背景和时代背景
了解作曲家的背景和时代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创作的音乐。
例如,贝多芬创作的音乐体现了他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的激情和政治观点,巴赫的音乐则揭示了当时巴洛克时代的宗教和社会背景。
音乐元素的欣赏
古典音乐的欣赏不仅仅是对声音的聆听,还包括对音乐元素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旋律、和声、节奏和动态的变化等元素都会影响我们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回应。
音乐会和演奏的参与
参加音乐会和观看演奏是欣赏古典音乐的重要方式。
通过现场演奏,我们能够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和技巧,同时也能够与其他听众一起分享音乐的魅力。
个人情感和主观感受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和喜好可能不同。
因此,个人情感和主观感受也是欣赏古典音乐的重要方面。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情感体验来欣赏音乐,无需拘泥于特定的标准或观点。
综上所述,欣赏古典音乐需要对音乐类型的了解,了解作曲家和时代背景,感受音乐元素,参与音乐会和演奏,并根据个人情感和主观感受去感受音乐的美妙。
希望这些浅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欣赏西方古典音乐。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共5则范文)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共5则范文)第一篇:西方古典音乐鉴赏(共)西方古典音乐鉴赏摘要:音乐是一个宇宙,音乐中有一切。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优美、秀丽、典雅、热情,听后是使人能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
因此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重视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气质,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肖邦的音乐风格处处透露着优雅、细腻、精致,色彩性的和声处理的很有独特性,使人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浪漫。
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肖邦霍夫曼曾说过“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浪漫主义——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真正浪漫主义的艺术,因为它的唯一主题就是无限物。
音乐向人类揭示了未知的王国,在这个世界中,人类抛弃所有明确的感情沉浸在无法表达的渴望中。
”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伴随我们,音乐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日子是什么样的。
绝大多数人偏爱于流行音乐,它时尚、动感、充满现代的活力与气息。
但是提到古典音乐会想起一个现在很少提的概念—严肃。
容易让人产生误会,会认为是比较刻板、沉重的音乐。
大多数人认为像这类的古典音乐,年代悠久,离我们的时代好遥远。
比起古典音乐,青年人更喜欢听流行音乐。
一直以来我也是抱着这种思想,以前我只关注流行音乐,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交响音乐会,听到古典音乐只是匆匆扫过,只是觉得气势很磅礴,场面很壮观而已。
对古典音乐只是些感性认识、比较肤浅。
可是这学期,我上了古典音乐赏析的选修课,我开始真正接触到古典音乐,深入了解欣赏并剖析。
抱着欣赏与学习的态度,通过每节课欣赏古典音乐,我渐渐对古典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情感。
我发现古典音乐与我之前感觉的完全不一样,它是完美、优秀、经典的。
要真正听懂古典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西方历史背景知识。
这样才能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会更高一个层次。
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当你真正沉浸在音乐中时,你会忘掉世俗中一切繁杂的事,尽情的畅游在音乐中!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步,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很重要的!在古典音乐鉴赏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古典音乐鉴赏结业论文
古典音乐鉴赏结业论文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古典音乐鉴赏结业论文姓名:李文婷学号:【摘要】本学期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课让我对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各个时期的风格流派、代表作品和音乐家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但对社会历史背景涉及不深,因此本文将。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将利用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对各时期作品风格的产生原因作出分析。
因为,社会的历史文化形态和性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音乐风格的形成和发展,相应的,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历史文化特性的指向标。
本文将分析古典音乐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西方音乐风格和形式的变化与西方社会历史文化的关联性。
【关键词】音乐风格与形式西方社会历史文化古希腊与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正文】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4、5世纪—公元5世纪):宗教哲学内容、乐理初探、走下神坛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音乐是由各种神创造的,它与宗教观念保持密切联系。
主要是单声部的,只有旋律,没有和声或对位。
增强音乐的动力性体现在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对比、对话。
当时的音乐几乎全部都是即兴表演。
(因为当时没有发明准确的记谱法)在表演的时候,更多的是将音乐与歌词、舞蹈结合在一起,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与诗歌的旋律节奏紧密结合。
宗教:神话祭祀古希腊人认为音乐起源于神,人们当时认为音乐是有魔力的,它能治病、净化肉体和灵魂、能在自然界产生奇迹。
(圣经中的旧约中也有提到)音乐和宗教仪式密不可分,宗教当时大部分是歌颂神的,所以音乐依附着宗教一起发展起来。
文化:古希腊悲剧并且公元前4世纪前后,古希腊悲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着名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既是戏剧家也是音乐家,在他们的戏剧中,音乐发挥了奇妙的作用。
因为他们发现,在戏剧中如果加入音乐,会使戏剧更加的丰满,更能打动观众。
所以,古希腊早期的音乐就此产生。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论文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论文浅谈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发展认识正文:在我大一的时候曾经连续花了两天看了为纪念莫扎特诞生250周年而制作的《莫扎特传》和为Beethoven专门制作的《永远的爱人》,又同时喜欢上了日剧《交响情人梦》,再加上从小学习钢琴和声乐的缘故,在高中三年里,我专门对“西方古典音乐和钢琴的完美结合”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认识,在对交响乐的研究上也有了自己初步的想法。
在此,我很乐意和老师分享一下自己的拙见。
首先,大体介绍一下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
在J.S,Bach出生之前,是音乐界著名的巴洛克音乐时期,之后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的音乐,大致从Bach到早期的Beethoven,这一时期称为古典音乐时期。
在Beethoven去世后,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开始发展,Chopin和Franz Lizst崭露头角。
下面,我就顺着这条线来阐述一下我对各个音乐家的认识。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J.S.Bach。
20世纪的评论家和作家这样评价Bach:“他是巴洛克音乐的巅峰人物,艺术史上的巨人。
他将自己触及到的一切发展到极致,对作曲技巧的掌握无与伦比”、“他的管风琴音乐将科学与诗歌、技术与情感、精湛技巧和高贵思想融为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对Bach最初的认识是在学习钢琴的时候所学到的一首著名的曲子《G大调小步舞曲》,在学习了他的《C大调前奏曲》和《风笛舞曲》以后,我对他的音乐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和谐”。
为了推广十二平均律定音法,Bach在1722年先后创作了上下两集《平均律钢琴曲集》,每一集二十四首套曲,分别建立在不同的大小调上,每首套曲又各有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曲。
《平均律钢琴曲集》是Bach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也是他音乐创作的巅峰,彪罗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
我最佩服Bach的一点就是他的十二平均律,学音乐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巴赫在音乐界的地位就如同牛顿在物理界的地位一样。
西方古典音乐品鉴作文
西方古典音乐品鉴作文
在清晨的第一缕光里,古典音乐就像小溪一样流淌,给人带来
宁静。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真的好像那种古老的钟表,每一
声“滴答”都精准得让人惊叹,感觉时间都跟着音乐走得更稳当了。
天一黑,剧院里月光洒满,莫扎特的《安魂曲》就开始唱了。
那声音,简直就像天使下凡一样,纯净得让人心都要化了。
听着听着,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灵魂都被洗礼了。
大中午的,太阳晒得人懒洋洋的,这时候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就来了,像是一阵狂风暴雨,把人都给吹醒了。
每个音符都带
着劲儿,感觉生命都要被激发出来了,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黄昏时分,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悠悠地响起,那声
音就像是在喊“回家啦,回家啦”。
在外面飘得再远,听到这曲子
都觉得心里暖暖的,好像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地方。
到了深夜,一切都静悄悄的,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就开
始低声细语了。
虽然不完整,但那种美,真的让人着迷。
就像生活
里总有些遗憾和期待,但也正是这些,让生活变得更加有味道。
古典音乐啊,它就像是一个个神奇的世界,每首曲子都像是一个独特的房子。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1000字
西方古典音乐源远流长,拥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作为
一名爱好者,我觉得欣赏西方古典音乐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对曲目的了解。
西方古典音乐有着丰富多彩的曲目,从巴洛克、古典到浪漫时期,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代表作品。
了解曲目的背景、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能够对欣赏音乐起到
很大的帮助。
比如,了解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创作第九交响曲的
艰辛过程,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首作品的内涵。
其次是对演奏者的尊重。
演奏者的演绎方式直接影响着音乐作品的
呈现效果。
因此,在欣赏音乐时要尊重演奏者的表现,了解其演奏
风格和手法,还要在演出时注意不要干扰演奏者的专注和情感表达。
同时,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地去听音乐会现场,感受现场音乐所带来
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此外,欣赏音乐还需要注重情感共鸣。
西方古典音乐背后蕴含着深
刻的人文思想与情感传达。
我们应该设法增强对音乐的情感共鸣,
从而更好地深入体验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对于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初学者,建议从易懂、乐曲简单的
作品入手,逐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例如,巴赫的《柴可夫
斯基进行曲》、莫扎特的小夜曲等等。
这些经典作品不仅易于入门,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体验到西方古典音乐所带来的美妙享受和感触。
综上所述,欣赏西方古典音乐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了解曲目、尊重演奏者、情感共鸣以及从易入难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领会
西方古典音乐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进而产生更深厚的情感共鸣。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论文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论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十分重要的地位,很多人都喜欢学习一些西方古典音乐,那么今天小编我就来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些西方古典音乐的论文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论文篇一=在大学的音乐选修课,是我们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大部分,虽然我们都不怎么懂得音乐,但是听音乐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享受.音乐选修课对我们大学生都是很有意义的。
音乐是一门艺术。
艺术的风格、艺术的形式,正如大千世界千姿百态、绚丽多彩。
它们之间是互补互存,百花齐放,而绝不是什么竞争关系。
可以说,一部音乐的历史,就是将音乐与生命割裂的历史,就是将音乐与生活分离的历史,就是将音乐变成音乐家的音乐的历史!这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所建立的历史功绩。
当然,我们现在不可能再回到自然春所生活的自然状态中去,但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启迪,促使我们呼唤:音乐对于人的道德,情操的影响,内修的作用,古今中外已有许多思想家、哲学家、音乐家作过说尽的、精辟的论述,应该说,音乐对于当今人欲、物欲横流的社会比起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需要.。
音乐选修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音乐选修课。
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目的是培养人,通过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不但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途径,还发展了个性与特长,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开朗性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
勿庸讳言,音乐选修课作为素质音乐选修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一点上,音乐选修课和素质音乐选修课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与风格特征论文(共2篇)
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与风格特征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论欧洲古典音乐时期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朦胧色彩风格特征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因而西方音乐史上以印象主义音乐作为对其音乐的概括,德彪西也由此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缔造者。
最初的印象主义是由绘画所衍生出的描绘性术语,源自于莫奈的作品《印象·日出》。
从此以后,印象主义逐渐开始向音乐、文学等不同艺术领域渗透。
在音乐领域,印象主义主要利用音色与和声来唤醒听众感官和意境印象的一种作曲立场。
印象主义对印象色彩的修饰和感觉较为重视和强调,与印象主义绘画相比,印象主义音乐的创作理念并无二致。
一、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形成克洛德·阿西尔·德彪西生于1862年,卒于1918年,是法国著名作曲家。
自学生时代起,德彪西就表现出离经叛道、独立不羁的自由天性,他对于音响色彩做出大胆探索,例如使用钢筋演奏一部分全音音阶、十一和弦以及增和弦等,对于传统演奏规则不予遵循,德彪西因此而受到音乐教师的批评。
《春天》这部具有很强色彩性的管弦乐作品创作于1887年,其中已经蕴含了印象主义的早期创作迹象;1890年,德彪西开始密切地与一些象征派诗人交往,如路易斯、魏伦以及马拉美等,这些诗人的艺术观点以及思想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彪西的创作理念,与此同时,印象派绘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德彪西有所启发。
1890年到1910年间,德彪西在此期间以其旺盛的精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从《牧神午后》、《夜曲》,到《大海》、《意象三首》,德彪西的个性化的管弦乐色彩与和声、独具魅力的音乐语言攀至高峰。
而印象主义歌剧《佩里雅思与梅里桑德》、钢琴曲《版画集》、《意象》以及《钢琴前奏曲》则意味着德彪西印象主义风格臻于成熟。
浅谈如何欣赏欧洲古典音乐
2 浅谈如何欣赏欧洲古典音乐对于欧洲古典音乐的欣赏,以我的浅薄理解,自然也不能说出什么富有价值意义的言论来,仅仅是在这里说下自己渐渐认识欧洲古典音乐的过程的感受,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其实原来我基本没有接触过欧洲古典音乐,学的钢琴也仅仅是一点点独奏的皮毛而已,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花那么高的票价,去听那些让我感觉杂乱无章的群体演奏。
我仅仅以为,那一声高一声低的弦调完全就是为了让曲子不至于太过单调而已,纵然不会有什么具体的意义。
看电视无意间看到演奏会的时候,总是听了半天不知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只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前面痴狂的挥动着指挥棒,一群人拿着这种各样的乐器在那里疯狂弹奏着什么。
开学到到了这里学校给我们安排了欧洲古典音乐欣赏这门课程,起初还想学这个东西有什么必要么。
但是我发现也许我应该庆幸,庆幸学校能够给我一个这样的机会,让我认识这一门高雅的文化,从一个对音乐懵懂无知的孩提变成了一个能够略微感受这门高雅文化的人。
随着老师的渐渐讲解,慢慢地也明白了,欧洲古典音乐的每一首曲子实际上都包蕴着内在极其丰富的内涵:从柴可夫斯基的忧郁,我感受到了那份仅属于音乐中的莫名的感伤;从贝多芬的激情,我感受到了心情随着旋律大起大落的独特感觉。
所以,在内容上,我知道了应该用自己的真心去感悟,努力地让这些音乐不仅仅是划过自己的耳际,而是从每个旋律中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就像文学一样,在一个个音符构成的乐曲中隐藏着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评价哪段比较好听,哪段比较丰富,而是要脱离这些低级的欣赏方法,而是要用自己的心,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解读作者的感受,通过这篇音乐与那个正在奋笔疾书的灵魂交流。
既然要明确一种东西的内涵,必然要明确这件事物的组成结构。
我不相信一个对文章结构一无所知的人能够看懂一篇美文,或许就算是看懂也不可能领悟到什么真正有用的东西。
所以,张老师刚开始就将交响音乐奏鸣曲的结构教给了我们。
他说过:“要做一个欣赏者,首先要知道古典音乐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这几个部分都是要表达什么的,只有明白了这些,才有资格去欣赏古典音乐。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结课论文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结课论文我眼中的西方古典音乐家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摘要: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它可以提高我们的节操,升华我们的灵魂。
让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妙的动听的世界,随时随刻的满足我们的精神世界。
让我每时每刻都能体会到音符的美妙。
而西方古典音乐更是音乐的精品,更能让我们的精神和灵魂都能的到放松。
通过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
音乐不仅仅是用来听的,更是需要用心感受的一种艺术,一种发展内心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潜意识。
关键词:古典主义西方音乐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正文: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这堂课所介绍的是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主要包括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名家的作品,这些古典主义音乐的作品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发挥着不可小窥的作用。
音乐,它能够表达出人的喜怒哀乐,能够表达出排山倒海的宏大气势,也能表现出曲径通幽的安静祥和。
它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承载人的思想,描绘人的生活体验,表达人的思想情怀;它也能通过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展现纯粹的声音之美。
西方的古典主义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
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有各种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在课堂上我们欣赏了欣赏了巴赫、贝多芬等著名音乐大师的音乐,这些音乐或轻愉欢快,或深沉浩瀚,从中可以感受到西方古典音乐的那种独特的魅力。
在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中,“音乐天才”莫扎特、“乐圣“贝多芬、巴赫、肖邦等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每一事物的产生都有相关的条件和基础,而这些事物产生的前提也将恰恰成为推动事物发展,18实际中后期的欧洲,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方面,社会的变迁都对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壮大的动力。
从经济上讲,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正处于科技发现和发明不断涌现的时期。
古典音乐欣赏论文
古典音乐欣赏论文——心得体会摘要: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古典音乐更是让人心旷神怡,欧洲古典音乐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中世纪,宗教音乐占有统治地位;其特点是以歌唱为主的多声部音乐形式;文艺复兴时期,器乐逐渐取得重要地位;使音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简单的乐器演奏出不简单思想,跳动的旋律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色彩,使我们的身心得以洗礼,让我们走进古典音乐聆听音乐家的思想,用心去感受古典音乐的精髓。
关键词:古典音乐贝多芬亨德尔维瓦尔蒂当我踏进宁波大学的“西藏”(杨老师所说的载物楼501教室)看到教室的陈列物品就感觉到了不一般的上课形式,从老师的表情中我看到了课堂的活跃,说句心里话一开始只是选了古典音乐这个课程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过。
心里的古典音乐就是由中国的古筝、笛子等等演奏的音乐,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终于对古典音乐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介绍一下器乐作品的体裁形式1. 小夜曲2. 回旋曲3. 圆舞曲4. 序曲5. 协奏曲6. 变奏曲7. 奏鸣曲8. 交响曲9. 组曲第二:学古典音乐的感想和看法我是没怎么接触古典音乐的,一开始觉得听古典音乐的人一定很没事干,这也许是因为我还不能接受这种音乐表现形式。
在我看来还不如听流行歌曲至少我可以听得懂,古典音乐又没有歌词不知道写的什么。
所以不喜欢。
我最早的接触古典音乐也就是高中时的下课铃声,一开始觉得还蛮好的,时间久了就感觉到很烦,这是我最先接触的古典音乐,可以说是简单的听过而已,谈不上了解,我想不少朋友并不喜欢古典音乐,而且在现代的生活中人们都在忙自己生活有谁愿意停下来听这些音乐呢?。
我对古典音乐了解甚少,或者有兴趣入门还是为了选修课的需要,刚开始还有点犹豫、彷徨,怀疑自己为什么选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选了古典音乐这一课使我恍然大悟,感觉自己如果没选这个课是一大损失,在我看来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抽一点时间听一听音乐是很有必要的,听音乐就像我们的人生忙碌的路途中突然间的室外桃园,特别是古典音乐为,我们只从只看表面现象,音乐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耳朵的感受。
探究欧洲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以高中《音乐鉴赏》为例
探究欧洲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以高中《音乐鉴赏》为例摘要:传统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模式为“教师选择曲目+学生听”,侧重于音乐技能的传授,对学生情感的表达及音乐感知有所忽视。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融合,音乐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道德水平。
为此,高中音乐教师应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重视学生对音乐鉴赏学习的需求,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开展多元化音乐拓展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文章围绕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三单元《古典音乐的殿堂》为例,探究如何通过音乐鉴赏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关键词:《音乐鉴赏》;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高中引言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观看视频、聆听音乐虽然容易,但引导学生将音乐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掌握并能够运用音乐的节奏型进行创编、感知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学及艺术内涵并非易事。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转变,不仅要让学生会“听”歌,还需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及传递的信息,继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传统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侧重于“听”,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师播放曲目音频或视频,学生听后谈一谈感受,将音乐知识强硬地灌输给学生。
实际上,音乐中的乐曲、旋律、乐器、唱法等元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音乐,分析音乐要素的作用,并在鉴赏中渗透情感教育,才能够使学生具备正确的音乐审美能力。
下文以《古典音乐的殿堂》这一单元为例,探究通过音乐鉴赏课程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方法。
1.课程分析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为鉴赏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了解该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莫扎特、贝多芬,通过聆听、欣赏两位音乐家的作品:《费加罗的婚礼》序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并在对比、分析、讨论后总结出欧洲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感受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高中生具有较为活跃的思想,对新鲜的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及求知欲望,并希望通过看、听、触摸、感受获取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欧洲古典音乐鉴赏相关论文参考音乐,其实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欧洲的古典音乐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欧洲古典音乐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欧洲古典音乐论文♪♪♪♫♫♫♫☞☞古典音乐论文♪♪♪♪♪♫♫♫☞☞欧洲音乐的论文♪♪♪♪♪♫♫♫☞☞古典音乐论文题目♪♪♪♪♫♫♫☞☞古典音乐论文文献♪♪♪♪欧洲古典音乐论文篇1浅谈欧洲古典音乐与少儿钢琴教学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钢琴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内涌现出一些出色的小演奏家;但这些优秀的小演奏家与庞大的琴童基数相比,仍属凤毛麟角。
国内许多琴童通过勤奋的练习克服了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却在情感表达上难以获得大众的认可。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这个传自于欧洲的西洋乐器、在演奏过程中能够准确传达作品所反映的真实情感,成为思考的重点。
作为欧洲古典音乐表现形式之一的钢琴演奏,其本身蕴含的欧洲古典艺术文化如何才能在少儿钢琴教学过程中被广大琴童所认知并产生共鸣,是需要我们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欧洲古典音乐;认知与共鸣;情感欣赏;宣泄情感如何引导琴童用情感去支配音乐的表现力,为作品演奏赋予灵魂;而这种情感的驱动,恰恰来源于对这种艺术形式发展过程的认知和感悟。
成功的演绎一首作品,需要演奏者通过娴熟的演奏技巧将作品的思想内涵用更具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方式传达给观众。
因此,无论作品的难易程度如何,扎实的基本功都是演奏的前提。
国内的少儿钢琴教学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随着琴童钢琴学习程度的不断加深,攻克演奏技巧上的难题对国内的琴童而言是相对比较容易的,这完全得益于从小对基本功练习的重视。
但是,单纯靠技巧支撑的音乐是没有灵魂的,琴童在面对作品技术层面的难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往往需要在演奏过程中倾入更多的情感,从而使整个作品演奏更具说服力、更加充实饱满。
而这种情感,是需要通过了解并认知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感悟作曲家创作之初的思想动机而获得的。
现代钢琴教学体系中,我们接触到的作品绝大多数属于欧洲古典音乐作品,受年龄因素制约以及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影响,这些孩子很难与这些作品中包含的情感达成共鸣;即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作曲家的生平及作品本身的背景进行解读,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以及不同时代背景下缺少对这种情感的认同感,孩子还是很难单纯的从老师营造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作品的情感,从而完美的呈现作品。
在从教的二十余年中,笔者接触过的既有刚刚选择学习钢琴的4~5周岁的学龄前儿童,也有已经结束启蒙课程转入正规学习的小琴童;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发现,直白的对单一作品或作曲家的背景进行解读或是试图通过乐曲曲式、强弱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等使学生感受作品所要呈现的情感变化,从而引导学生完成演奏,最终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因此,如何在少儿钢琴教学过程中让这些年龄较小的琴童可以更直观、更有效地感受这些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欧洲古典音乐作品、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成了在少儿钢琴教学中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通过不断地尝试,总结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以及情感培养过程中应该着重的方向,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孩子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
国内的琴童从小接受的便是传统的中式教育,而钢琴这种传自于欧洲的乐器,其演奏的精髓是对欧洲古典音乐的完美阐释。
欧洲古典音乐作为欧洲文化的结晶,其本身带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点。
每一首音乐作品的创作,既是作曲家个人情感的宣泄,同时也是当时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的缩影;而作为学龄前的小琴童,是不具备把握这种情感的能力的。
所以,我们最初要做的,只是引导孩子们可以本能地、真实的反映出自己听到作品时产生的情感。
许多从事少儿启蒙钢琴教学的同事都喜欢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来引导小学员学习演奏,拟声词和意境营造是老师们常用的两种方法;这种以语言形式诱导学生的方法在教学初期还是可以达到一些效果的,但却仍有一些弊端。
学生接受的往往是成人思维下的情感认知而并非自身对接触音乐作品时的第一感受。
即便是第一次接触音乐作品的孩子也会对作品本身产生自己的情感,最直接的回答便是“好听”或是“不好听”。
在这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并非是让孩子真正懂得作品所表达意境或是主题,只需要让他们学会在欣赏作品后用语言表达自己最直观的感受。
笔者曾与同事分享过自己赴欧洲比赛时在国外一家少儿钢琴培训中心的所见,偌大的教室中放着五颜六色的颜料,老师在演奏作品的同时让孩子用色彩在地上涂鸦,孩子们用不同的色彩表现自己在听到音乐时的第一感受,这种更直接的传达感受的方式,让他们感觉耳目一新。
我们相信,孩子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能力,正是在这种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中树立并不断得到提升的;而涂鸦的过程正是一种对自身情感的宣泄,学员们已经在这种看似玩闹的过程中学会与音乐作品同步展示情感。
第二,学会欣赏、注重量的积累。
在经历了最初的以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为目的的官能欣赏过程后,我们需要的便是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学会情感欣赏。
情感欣赏是古典音乐欣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作品时代背景的分析以及对作曲家的深入了解,是情感欣赏的前提;在学员充分了解这些信息后,他们便已经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之后再对作品呈现出的调式、曲式、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加以系统分析,我们便可以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到每一种演奏形式。
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欧洲音乐史的贯穿学习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要怀疑小学员能否真正了解历史,因为他们要做的只是了解,而并非感同身受。
任何情感的产生都需要一个时间的沉淀,当我们像讲故事般将欧洲音乐的发展史娓娓道来时,这些他们听到的故事将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一同沉淀,最终形成他们对欧洲音乐文化独有的认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孩子学习钢琴中情感培养至关重要的一环。
此外,对音乐作品的赏析同样需要量的积累。
现如今的教育模式下,孩子很难接触到与自己当下技术难度不相匹配的音乐作品,但是我们不妨想想,欣赏,并非要求他们掌握。
就像我们从小给孩子们讲睡前童话一般,所有的童话故事又与孩子当下的生活有什么关联呢?所以不要让“听不懂”成为他们欣赏古典音乐的绊脚石,因为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对音乐本身是否会产生情感而并非情感的正确与否。
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一个对音乐作品饱含深情地演奏者,并非预先编排好程序的机器人。
第三,情感的宣泄不是无理由的肆意发挥。
通过培养学生在音乐作品中认知情感的最终目的是在演奏过程中宣泄情感,从而呈现更好的作品,但这种情感的宣泄是需要严格尊重作品本身的。
钢琴演奏作为一门表演艺术,需要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准确呈现不同作曲家的不同风格,而把握这种风格,也正建立在我们对作曲家的情感认知的基础上。
不假思索的宣泄情感将会使整个音乐作品黯然失色。
当演奏者在演奏贝多芬的作品时无时无刻不闪现肖邦的影子、抑或是在舒曼的作品中呈现出巴赫的气息,这便是严重的歪曲了作曲家的风格。
以巴赫为例,作为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在当时政治分裂、经济萧条、文化衰落的社会背景下,宗教势力占据统治地位,其大多数作品均为宗教音乐。
其作品深沉、悲壮的格调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但因其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又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的突破了传统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
了解其作品创作中包含的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掌握其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对复调形式的全面总结和创新,是我们演奏巴赫作品时对学生提出的两项重点要求。
在尊重作品创作背景的前提下,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将会帮助我们完美的呈现一首音乐作品。
结束语欧洲古典音乐是带有历史厚重感的文化精髓,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缩影,在学习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欧洲古典音乐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用更饱满的情感呈现这些音乐作品。
而学习欧洲古典音乐,是一个漫长且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从少儿钢琴教学时期便开始引导学生学习,只有经历了时间的沉淀,这种传自于异国他乡的文化艺术才能真正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而只有真正认知并与之产生共鸣,才能实现为作品演奏赋予灵魂。
欧洲古典音乐论文篇2浅谈欧洲古典音乐兴盛的原因“古典音乐”是一个含义相当模糊的词语。
真正在音乐史中所称的“古典音乐”,是指“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这是西方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时期。
这是一个创造力蓬勃旺盛的时代,是德语国家作曲家的天下,这与民族国家和资产阶级的兴起相关。
时间界限为从巴赫去世的1750年到贝多芬去世的1827年前后。
这一时期的音乐不仅比之前的音乐更有其特定的技法和审美特性。
而且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辐射和影响力。
为什么这一时期的音乐能有这么大的魅力和深刻的影响力?首先,18世纪的欧洲处于激烈的社会政治变革中。
工业革命与科技发展促使整个西方文明极大的进步,王权和神权面临危机,封建社会制度濒于破产的边缘。
之前的欧洲音乐很大程度上属于上层社会,宫廷贵族和宗教仪式仍是音乐的主要消费群。
自17世纪后期英国“光荣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思想的逐渐兴起,市民阶层对精神文化需求大幅提升。
艺术保护人制度逐渐衰落,大量中产阶级的崛起促进了艺术的普及。
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参与,音乐生活空前活跃,各种类型的剧院和音乐厅兴起,各种乐谱出版和音乐社团的建立,为音乐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启蒙运动更加强调人的感官直觉和追求自然的天性和本能。
思想的变化导致生活方式的变化。
18世纪的音乐更加通俗化、民众化。
专业音乐家进一步从封建宫廷和教会束缚下走向市民阶层,音乐家摆脱了“仆役”的地位而成为自主创作的自由音乐家。
“启蒙运动”中渴望社会平等、四海一家的人道主义理想深刻的影响了不少古典主义作曲家和他们的作品,比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莫扎特的《魔笛》。
第三,印刷术的传播和普及也促进了音乐的发展。
1450年前后,德国美因兹的谷腾堡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影响,用合金制成了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
这对文艺复兴的兴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思想解放下的音乐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8世纪,雕版印刷术的发展提高了出版音乐书籍的效率。
音乐作品的印刷出版大量增加,包括面向音乐业余爱好者的乐谱和杂志。
在学术领域出现了第一本音乐史著作和第一本中世纪音乐论文集。
富有开拓精神的出版商纷纷争先恐后地出版音乐期刊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
第四,乐器制造业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提琴类制造技术的提高,键盘类乐器向现代钢琴过渡。
这不仅促进了演奏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音乐创作意识的变化,导致音乐理论观念的发展。
18世纪后期,音乐真正成为了一项国际贸易。
极大改进的生产技术使得诸如钢琴这类的乐器越来越便宜,逐渐走进了上中层阶级家庭。
尤其在英国,随着城市和企业公司的增长扩大,人们对公众音乐会和举办此类音乐会的场所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
1725年,巴黎出现了最早的公众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