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6种证型及用药

合集下载

泄泻理论参考资料

泄泻理论参考资料

泄泻理论参考资料1.关于病名考证《难经》有五泄之分,谓:“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

汉唐方书多称“下利”,如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方”,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为“下利”。

宋代以后统称“泄泻”。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属于泄泻的病名有伤寒利候、伤寒病后胃气不和利候、伤寒病后霍乱候、时气热利候、热病下利候、温病下利候;明张景岳有伤食泄、气虚泄、真阴虚泄、肾泄、脾泄、暴泄、酒泄、气泄、风泄九泻之论;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提出了泄泻七证:肾泄、骛溏、飧泄、洞泄、痰泄、火泄、直肠泄;明孙文垣医案有称线泄泻者;清程杏轩医案有称暑泻者;清尤在泾《医学读书记》中有气泄症者;清雷丰《时病论》按伏邪的有无把泄泻分为伏气泄泻和时邪泄泻两大类。

另外,又根据病性具体地分成:“飧泄”、“洞泄”、“寒泻”、“火泻”、“暑泻”、“湿泻”、“痰泻”、“食泻”八个证型。

各家对泄泻命名并无一致原则,全凭医家主见,有以疾病发展之势态命名为暴泻、洞泄、缓泻;有以病因命名为冷泄、时气热利候、热病下利候;有以气血命名为泄泻;有以脏腑命名为脾泄、胃泄等。

亦有根据病因或病机而称为“暑泄”、“大肠泄”者,名称虽多,但都不离“泄泻”二字。

明孙文胤《丹台玉案•泄泻门》指出:“泄者,如水之泄也;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百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

”2.关于病因病机在继承《内经》有关泄泻病因病机理论基础上,后世医家对泄泻的内在机制作了补充。

首先明确肯定脾虚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关键因素。

泄泻的病变多在脾,病理因素主要是湿,正如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所谓:“无湿则不泻”。

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湿邪侵入,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湿胜则濡泄”之说。

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失运,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为泄泻。

故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病漠》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之说。

泄泻的中医疗法

泄泻的中医疗法

生活家庭·医生Family life guide -221-曾道峰(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卫生院)泄泻属于中医病名,即人们常说的腹泻,指的是由情志失调、饮食所伤、感受外邪、脾胃虚弱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或泻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泄泻的症状表现见图1所示,该疾病可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需积极进行治疗。

中医善于辨证论治,且在治疗泄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就来说说泄泻的中医疗法。

图1 泄泻的症状表现实证治疗根据辨证论治思想,中医认为泄泻具有实证和虚证,其中,实证主要包含以下四种证型:(1)湿热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对该类患者可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组方为葛根15g、黄连9g、黄芩9g、甘草6g,加水煎汁,取汁温服,可清热利湿、解表退热;(2)寒湿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泄泻稀薄多水或如鹜溏、口淡不渴、不思饮食等,对该类患者可采用藿香正气散治疗,该药物由广藿香油、茯苓、厚朴、陈皮、苍术、白芷、甘草浸膏、紫苏叶油等十三味中药制成,具有邪祛正复、芳香化浊、散寒除湿、解表和里等功效;(3)伤食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胸脘痞闷,腹部疼痛,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等,对该类患者可采用保和丸治疗,该药物由茯苓、半夏、六神曲、连翘、麦芽、莱菔子、山楂等中药制成,具有消食导滞、和胃等功效;(4)肝气乘脾: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嗳气少食,胸胁胀闷,腹痛,腹泻等,需采用痛泻要方对患者治疗,该方由白芍6g、白术6g、陈皮4.5g、防风3g 组成,具有补脾柔肝、调和肝脾、祛湿止泻等功效。

虚证治疗泄泻的虚证主要包含脾胃虚寒证和肾阳虚衰证两种,其中,脾胃虚寒的症候表现主要为腹胀腹痛,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对该类患者可采用参苓白术散(主要由山药、白术、人参、茯苓、薏苡仁、桔梗、砂仁、甘草等药物组成)治疗,具有益气祛湿、补脾健胃等功效。

中医辨证治疗泄泻病

中医辨证治疗泄泻病

中医辨证治疗泄泻病发表时间:2009-08-03T17:33:12.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刘忠孝 (海伦市中医院黑龙江海伦 152300) [导读] 泄泻是指凡外感淫邪,内伤情志,饮食所伤,损及胃肠道,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214-02【关键词】泄泻辨证治疗泄泻是指凡外感淫邪,内伤情志,饮食所伤,损及胃肠道,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日数十行等症,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样而直下者称为泻。

泄泻为临床常见病,尤以婴幼儿最为多发。

1 病机分析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因素,导致“湿”胜,出现腹泻;或多种原因的作用,但脾胃功能障碍是主要的。

1.1 感受外邪六淫之邪皆能引发泄泻,外邪致泻,以暑、湿、寒、热较为常见,尤以湿邪最为多见。

1.2 饮食所伤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

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传导失职,升降失调,引发泄泻。

1.3 情志失调情志所伤,五脏功能失调,尤其脾胃损伤为最。

一般多因脾胃易受肝气侮逆,侮则脾胃受制,运化失常,而作泄泻,这种原因不能忽视。

1.4 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一降一升,主宰消化吸收,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1.5 肾阳虚衰久病及肾,或年老体衰,肾之阳气不足,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不能助脾胃以腐熟水谷,则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盖肾主大小二便,又司开阖。

大便之能开能闭者,肾操权也。

2 辨证要点辨缓急轻重,急性泄泻(暴泻)发病急骤,病程较短,常以湿盛为主;慢性泄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为主或久病及肾。

中医治疗腹泻

中医治疗腹泻

中医治疗腹泻从中医角度来看,泄泻与“湿”关系最密切,有“无湿不成泄”“湿多成五泄”之说。

泄泻总因脾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水谷不化,停而为湿所致。

而引起脾胃运化失常的原因众多,有外感因素,也有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先天或病后体虚等因素。

急性腹泻大多与外感、饮食相关,慢性腹泻多与情志、体虚相关。

治疗泄泻的方法多种多样,因病因病机不同而治法各异。

如外感湿邪,当健脾燥湿,分利小便;外感寒湿,当散寒除湿;外感湿热,当清热祛湿;胃热脾寒或胆热脾寒,当寒温并施,辛开苦降;食积胃肠,当消食化积;肝郁气机,脾不运化,当疏肝理气运脾;脾气虚弱,当健脾益气助运;脾肾阳虚,又当温补脾肾等。

泄泻时重点观察的内容在辨治泄泻时,以下几个方面对确定证型、选方用药意义较大,故需要重点观察。

●大便的气味:气秽甚,多为热(火)泻;臭如败卵为食积泻。

●大便的通畅度:泻而不畅,里急后重,多为肠道积滞泻或气虚泻。

●小便的量与色:小便量少不畅,多为湿泻;小便量少色黄或赤,多为热泻。

●是否伴有腹痛、腹胀:若腹不痛而胀,或肠鸣者,多为湿泻;阵痛多为热泻;绞痛持续不止多为寒泻;痛则泻,泻后痛缓,为肝郁脾虚泻。

●是否口干:口干欲饮者,多为热泻;口不干者,多为寒泻。

●舌象:舌淡而胖润者,多为寒泻,或脾肾阳虚泻;舌红而干者,多为热泻;苔厚腻者,为湿泻。

●脉象:泄泻脉多沉,沉迟为寒泻,沉数为热(火)泻,缓弱为暑湿泻(夏月病)。

方剂的选择1.湿泻:因感受湿邪所致。

症见:多为水泻,腹不痛,肠鸣音亢进,小便量少,舌不红,苔厚腻,脉细。

方选平胃散、五苓散、胃苓汤等。

2.寒泻:因感受风寒之邪所致。

症见:发热或不发热,恶风,恶寒,项强,手足冷,腹痛,腹泻,泻下物不臭,口不渴,舌淡暗,苔薄而润,脉浮缓。

有汗者,方选桂枝汤或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者,方选葛根汤。

3.寒湿泻:因感受寒湿之邪所致。

症见:水泻,腹中绞痛不止,泻下物不臭,面色苍白或暗而无光,头昏重,脘腹胀,食欲下降,恶心欲吐,口不干,或伴身痛,舌淡,苔白而厚,脉沉迟。

泄泻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泄泻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泄泻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泄泻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体虚久病等因素导致脾胃受损,湿困脾土,传导失司,临床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古代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二者只有轻重之分,但无明确区别,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飧泄”“注下”等病名。

并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至真要大论》日:“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湿盛则濡泄”,“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指出风、寒、湿、热皆可致泻,并有长夏多发的特点。

同时指出病变部位,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为后世认识本病奠定了基础。

《难经·五十七难》谓:“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

”从脏腑辨证角度提出了五泄的病名。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至隋代《诸病源候论》始明确将泄泻与痢疾分述之。

宋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

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中提出:“喜则散,恕则激,忧慢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

”认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

《景岳全书·泄泻》云:“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

”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中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治泻九法,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这是泄泻治疗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论著颇多,认识日趋完善,在病因上强调湿邪致泻,病机上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泄泻》中提出久患泄泻,“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

小儿疾病-泄泻2

小儿疾病-泄泻2

治法 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主方 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用药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益气; 山药、莲子肉、扁豆、薏苡仁健脾化湿; 砂仁、桔梗理气和胃。
加减
胃纳呆滞,舌苔腻者,加藿香、苍术、焦 山楂、焦神曲芳香化湿,消食助运;
腹胀不舒加木香、大腹皮理气消胀;
腹部冷痛,四肢欠温,加炮姜、草果温中 散寒,暖脾助运;
4.推三关,补脾土,补大肠,摩腹, 推上七节骨,捏脊,重按肺俞、脾俞、胃 俞、大肠俞。用于脾虚泻。
四、针灸疗法
1.针法:取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 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上脘,腹胀加下 脘,伤食加刺四缝,水样便多加水分。实证 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日1~2 次。
2.灸法:取足三里、中脘、神阙。隔 姜灸或艾条温和灸。每日1~2次。用于脾虚 泻、脾肾阳虚泻。
治法 挽阴回阳,救逆固脱。
主方 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常用药 人参大补元气; 麦冬、五味子、白芍、炙甘草益气养阴, 酸甘化阴; 附子回阳固脱;龙骨、牡蛎潜阳救逆。
加减 泄泻不止,加炮姜、白术以温中扶脾;
土虚木亢,虚风内生者,按慢惊风论治。
[其他疗法]
一、中药成药 1.葛根芩连微丸:每服1~2g ,1日3~ 4次。用于湿热泻。
5.西医治疗 脱水患儿要采用液体疗法。
对于腹泻脱水的预防,及轻度、中度脱水, 可用口服补液盐(WHO ORS),配方为氯化 钠3.5g,碳酸氢钠2.5g,枸橼酸钾1.5g,葡萄 糖20g,加温开水1000ml。轻度脱水50~ 80ml/kg,中度脱水80~100ml/kg,少量频服, 8~12小时将累积损失补足。脱水纠正后维持 补液,将口服补液盐加等量水稀释使用。
治法 健脾益气,酸甘敛阴。

7泄 泻1

7泄   泻1

二,病证鉴别
泄泻与痢疾的鉴别: 1. 泄泻与痢疾的鉴别:两者均为大便 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 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 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 粪质稀溏, 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 , 粪质稀溏 , 甚则 如水样, 或完谷不化为主证, 如水样 , 或完谷不化为主证 , 大便不带 脓血,也无里急后重,腹痛或无. 脓血,也无里急后重,腹痛或无. 痢疾以腹痛, 里急后重, 痢疾以腹痛 , 里急后重 , 便下赤白脓血 为特征. 为特征.
三.沿革
1.本病首载于《内经》 1.本病首载于《内经》:有"鹜溏","飧 本病首载于 鹜溏" 注下"等病名. 素问举痛论 举痛论》 泄","注下"等病名.《素问 举痛论》曰: 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 "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 矣."《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暴注下迫, 素问 至真要大论》 暴注下迫, 至真要大论 皆属于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应象大论》 皆属于热."《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湿盛 则濡泄"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则濡泄","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2.《难经》五泄: 难经第五十七难 第五十七难》 2.《难经》五泄:《难经 第五十七难》谓: 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胸泄, "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胸泄,有 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 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从脏腑辨证 角度提出了五泄的病名. 角度提出了五泄的病名.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辨虚实寒热 大便清稀如水, 寒 ——大便清稀如水 , 或完谷不化 , 腹痛肠鸣 , 大便清稀如水 或完谷不化, 腹痛肠鸣, 得温痛减 大便色黄褐而臭, 热 ——大便色黄褐而臭 , 泻下急迫 , 腹痛 , 肛门 大便色黄褐而臭 泻下急迫, 腹痛, 灼热; 灼热; 发病急骤, 实 ——发病急骤 , 病程短 , 泻下腹痛 , 痛势急迫 发病急骤 病程短, 泻下腹痛, 拒按,泻后痛减; 拒按,泻后痛减; 起病较缓, 虚 ——起病较缓 , 病程较长 , 反复发作 , 腹痛不 起病较缓 病程较长, 反复发作, 喜温喜按. 著,喜温喜按.

泄泻

泄泻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

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

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

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

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夕L邪,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

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

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

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或出现慢惊风。

[病因病理]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

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泻。

故《幼幼集成·泄泻证治》说:“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

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而下降,而泄泻作矣。

”感受外邪小儿脏腑娇嫩,肌肤薄弱,冷暖不知自调,易为外邪侵袭而发病。

外感风、寒、暑、湿、热邪均可致泻,唯无燥邪致泻之说,盖因脾喜燥而恶湿。

其他外邪则常与湿邪相合而致泻,故前人有“无湿不成泻”、“湿多成五泻”之说。

由于气候的因素,一般冬春多为风寒(湿)致泻,夏秋多暑湿(热)致泻。

小儿暴泻以湿热泻最为多见。

内伤饮食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饮食不知自节,若调护失宜,乳哺不当,饮食失节或不洁,过食生冷瓜果或不消化食物,皆能损伤脾胃,而发生泄泻。

故《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伤食泻既可单独发生,更多于其他泄泻证候中兼见。

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迁延不愈,皆可导致脾胃虚弱。

胃弱则腐熟失职,脾虚则运化失常,因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而成脾虚泻。

亦有暴泻实证,失治误治,迁延不愈,损伤脾胃,而由实证转为虚证泄泻者。

脾肾阳虚脾虚致泻者,一般先耗脾气,继伤脾阳,日久则脾损及肾,造成脾肾阳虚。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病名】中医病名:泄泻西医病名: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等。

【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以腹泻为主症者,辨病泄泻。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

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二)西医诊断标准:1.腹痛、腹泻,一日数次至 10 余次,呈黄色水样便,一般无粘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可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2.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等体征。

3.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治疗方案】一.中医综合治疗方法:(一)中医辨病论治(1)实证:①寒湿证: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

④肝气乘脾: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

(2)虚证:①脾胃虚寒:证候: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

②肾阳虚衰: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中医泄泻病的讲课

中医泄泻病的讲课
饮食调养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避免过食辛辣、油 腻、生冷等食物刺激胃肠道,加重泄泻症状。
3
适量运动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增强 体质促进气血流通,有助于预防泄泻发生。
心理调适在预防泄泻中作用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刺激 导致肝气郁结犯脾引起泄泻,应保持 心情舒畅愉悦。
秋季润燥养阴
秋季气候干燥,应多喝水、多吃滋阴 润燥的食物,如梨、藕、百合等,以 缓解秋燥对身体的伤害。
冬季温补固阳
冬季气温低寒气重,应适当进补温热 食物如羊肉、姜等以温补阳气,同时 注意保暖避寒。
生活习惯改善建议
1 2
规律作息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 良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泄泻。
脾胃虚弱与脾肾阳虚所致泄泻
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发为泄泻。久病失调,或 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均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
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温煦失职,运化失常,发为泄泻。多因久病伤及 肾阳,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命门火衰,火不暖土所致。
03 辨证施治原则与方法
淡渗利湿法治疗湿热型泄泻
验方收集整理
民间流传的许多治疗泄泻的验方,如焦米粥、山药粥等,这些验方既简单易行 又经济实用,可收集整理后加以应用。但需注意验方并非人人适用,使用前最 好咨询医生意见。
05 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
针灸、拔罐等非药物疗法原理介绍
针灸原理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整脏腑经络功能,达到止泻的目的。常用穴位包括天枢、足三里、中脘等,通 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调和脾胃,升清降浊,使泄泻得以控制。
输入 治标疗原题则
疏肝解郁,理气止泻。

泄泻

泄泻

2、证机概要:肝气乘脾,气机不利,脾 失健运。 3、治法:抑肝扶脾。抑肝:即伐肝,抑 制肝气偏盛的方法。①用于肝郁脾虚证; ②用于肝气盛而见胸闷胁痛,常用药如 柴胡、青皮、金铃子、佛手等。 4、主方:痛泻要方加减。本方有泻肝补 脾的作用,用于治疗肝木乘脾泄泻、因 情绪变化而发、腹痛攻窜之证。
5、常用药: 白芍——养血柔肝。 白术——健脾补虚。 陈皮——理气醒脾。 防风——升清止泻,与术、芍配伍,辛能 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燥湿以助止泻 之功。
机要 寒湿内盛,脾失健运, 清浊不分。 治法 散寒化湿 主方 藿香正气散加减
湿热互结,损伤脾胃, 宿食内停,阻滞肠 传化失常。 胃,传化失司。 清热利湿 葛根芩连汤加减 消食导滞 保和丸加减
(四)肝气乘脾证 1、症状: 主症: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 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 兼症: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 舌脉:舌淡红,脉弦。
不能受纳运化某些食物
泄泻
二、病机
(一)病理因素主要是湿,发病的关键为脾病湿盛。 病机关键是湿盛与脾病,因湿盛而致脾病者,多为急 性腹泄(暴泻);因脾虚而后湿滞者多为慢性腹泻 (久泻)。 (二)病理机制为脾胃运化失调,小肠受盛和大肠传 导失常,清浊不分,相夹而下。 因饮食、外感、情志等因素致脾运失职,小肠无以分 清泌浊,大肠无以传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 而下,则发生泄泻。
2、证机概要:脾虚失运,清浊不分。 3、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4、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本方有补气 健脾、渗湿和胃的作用,对脾虚神疲、倦 怠纳少、大便溏者适宜。
5、常用药: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 薏苡仁——理气健脾化湿。
6、加减: 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用附子理中丸 以温中散寒。 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或兼有脱肛者, 可用补中益气汤以健脾止泻、升阳举陷。

泄泻

泄泻

[辨证论治]
脱水程度及临床分类(等渗性脱水) 项 目 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 失水占体重 (%) <5% (50ml/Kg ) 6%-10% (60-100ml/Kg ) 口 腔 粘 膜 口腔欠湿润 口干欲饮 前囱、眼窝 凹陷不明显 凹陷明显 眼泪、尿量 啼哭有泪 啼哭少泪 皮 肤 弹 性 皮肤稍干 肤干苍白 弹性正常 弹性较差 循 环 状 态 脉细有力 脉象细数 四肢温暖 四肢欠温 精 神 状 态 精神稍差 精神萎糜 烦躁不安 重度脱水
[辨证论治]
⑶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特征 ⒈等渗性脱水 特点:a.水和电解质成比例地丢失。 b.血清钠为130~150mmol/L c.细胞外液循环血溶量减少。 d.细胞内液无明显改变 病 因:婴幼儿泄泻等; 病 理:细胞内外液渗透压正常; 临床症状:口腔粘膜干燥—口干;皮肤干燥—皮肤弹性减弱; 精神状态——烦躁或嗜睡;血液循环——脉搏加快
[辨证论治]
湿热泻 证候:便稀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少许粘液; 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发热口渴,小便短黄; 舌红苔黄腻,脉数有力,指纹紫。 治法:清热利湿止泻。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加减:热重泻频加金银花、连翘、滑石利湿 发热口渴加生石膏、芦根清热生津; 湿重水泻加车前子、苍术、薏苡仁、茯苓等燥湿利湿; 呕吐苔腻加藿香、佩兰化湿;加竹茹、半夏降逆止呕。
[病例分析]
[辨证论治]
附:不同性质脱水的比较 等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血清钠 130~150mmol/L <130mmol/L >150mmol/L 病 因 婴幼儿泄泻 营养不良并泄泻、 发热、昏迷、呼吸 应用利尿剂或,过 加快,泄泻,呕吐时补 多补充非电解质。 充钠过多。 病 理 细胞内外液 细胞外液渗透压 细胞外液量 渗透压正常 降低,,水向细胞 减少,渗透压 内转移,有效循环 增高,细胞内 量减少。 液溶量减少。 临 床 口腔粘膜干燥 面白肢凉, 烦躁高热,或惊厥 口干欲饮 呼吸气冷, 脑脊液压力降低, 症 状 烦躁不安 肌张力增高 脑出血,烦躁或嗜睡, 皮肤弹性减弱 嗜睡昏迷,惊厥 血压偏低,可发生休克

【优秀文档】第六节,泻泄

【优秀文档】第六节,泻泄

第六节,泻泄
泄泻,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肠胃失调等症状。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这类疾病的发生呢?针对这些病症中医中又有哪些医治的方法呢?今天三九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详
细的学习一下传统中医对泄泻病因的解释和其医治方法。

(一)病因
病机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中主脏在脾,其致病原因包括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

其主要致病因素为湿,即《难经》所谓湿多成五泄。

1.感受外淫
六淫外邪伤人,主要以湿为主,常夹杂寒、暑、热等病邪,导致肠胃功能失调,皆使人发生泄泻,脾脏喜燥而恶湿,外来之湿入侵则最容易困遏脾阳,从而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导致泄泻。

寒邪或者暑邪也能直接影响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2.饮食所伤
脾胃为仓廪之官,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故饮食不当,如饮食过量导致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厚味,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或过食生冷,导致寒湿交阻等,皆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致使脾胃的传导失司,升降失调,水谷停滞而导致泄泻。

3.情志不舒
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运化失常,或忧思气结,脾运阻滞,均致水谷不化,下趋肠道为泻。

若素体脾虚湿盛,运化无力,复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或于怒时进食,均可致肝脾失调,易形成泄泻。

泄泻的中医辨证论治与中成药选用(二)

泄泻的中医辨证论治与中成药选用(二)

散肝 舒 脾 、 清止 泻 。四药 相 配 , 以补 脾土 而 泻肝 木 , 升 可 调 气机 以止 痛 泻 。还 配 伍 炒枳 壳 、 乌药 、 玫瑰 花 等 , 以加 强
疏肝 解郁 、 气止 痛之 功 。 理
方 药 : 苓 白 术 散 加 减 。 方 用 四 君 子 汤 , 以 补 气 健 参 主
佐 四君更 能促 中州运 化 , 上下气 机 贯通 。桔梗 为 手太 阴 使 肺 经 引经药 , 在 本方 , 为 舟楫 之 剂 , 药 上行 , 于 上 其 一 载 达
作者 简介 : 常章 富 , , 男 教授 , 任 医师 。研 究方 向 : 主 中药 药性理 论和 常 用 中药的合 理应 用, 中医疑难 杂症 的 治疗 。
症 状 : 便 时溏 时泻 , 谷不 化 , 进 油 腻之 食 , 大 大 水 稍 则 便 次 数 增 多 , 食 减 少 , 腹 胀 闷 不 舒 , 色 萎 黄 , 倦 乏 饮 脘 面 肢 力 。 舌淡苔 白, 细 弱 。 脉 证 候 分 析 : 胃虚 弱 , 化 无 权 , 谷 不 化 , 浊 不 分 , 脾 运 水 清 故 大 便 溏 泄 。 脾 阳 不 振 , 化 失 常 , 饮 食 减 少 , 腹 胀 运 则 脘 闷 , 食 油 腻 易 引 起 泄 泻 。久 泻 不 止 , 胃虚 弱 , 血 来 源 进 脾 气 不 足 , 面 色 萎 黄 、 倦 乏 力 。 舌 淡 苔 白 、 细 弱 , 脾 胃 故 肢 脉 乃
S p 2 1 , 1 . e . 0 Vo . No 9 1 8
泄泻 的中医辨 证论治 与 中成 药选 用 ( 二)
常章 富 ’ 毛敏
( 北 京 中医 药大 学 中药学 院 , 1 北京 10 0 ; 日友 好 医院药 学 部 ,0 0 9 0 12 2中 10 2 )

中医泄泻病病机分析

中医泄泻病病机分析

常见证型辨析及治法选择
寒湿泄泻
湿热泄泻
伤食泄泻
脾虚泄泻
肾虚泄泻
表现为泄泻清稀,甚至 如水样,伴有腹痛肠鸣 、脘闷食少等症状。治 法以芳香化湿、解表散 寒为主,可选用藿香正 气散等方剂进行治疗。
表现为腹痛即泻,泻下 急迫,或泻而不爽,粪 色黄褐而臭。治法以清 热利湿为主,可选用葛 根芩连汤等方剂进行治 疗。
脏腑功能失调与泄泻关系
脾胃功能失调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 谷精微,若脾胃功能失调,则水谷精 微无以化生,清浊不分,混杂而下, 发生泄泻。
肝胆疏泄失常
肝胆疏泄失常可影响脾胃运化功能, 导致泄泻发生。如肝气郁结,横逆犯 脾,脾失健运,可致泄泻;胆汁分泌 排泄失常,也可影响脾胃运化,导致 泄泻。
风邪
风为百病之长,易袭阳位,风 邪侵袭可致脾胃运化失常,水
湿内停而发为泄泻。
寒邪
寒性收引凝滞,寒邪直中脾胃 ,使中阳被遏,运化失职,升 降失常,发为泄泻。
暑邪
暑多夹湿,暑湿侵袭,困阻脾 胃,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发 为泄泻。
湿邪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 机,湿困脾土,脾失健运,水 湿不化,合污而下,发为泄泻
06
现代医学对泄泻病认识及治疗进展
现代医学对泄泻病发病机制研究成果
肠道感染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部分泄泻病与肠道感染密切相关,如细菌、 病毒等病原体感染。
肠道炎症
肠道炎症是泄泻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 罗恩病等。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以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为 主要特征,与泄泻病有重叠之处。
过度安逸可导致脾胃呆滞,运化无力 ,水湿内停,发为泄泻。
04

泄泻(脾胃虚弱型)

泄泻(脾胃虚弱型)

消化内科标准化病人基本材料-------泄泻(脾胃虚弱型)(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标准化病人的条件:1、标准化病人临床教学背景资料及相关知识(见教学科所发材料);2、一定的文化素养、一定的教学背景、一定的表演才能;3、相关疾病的知识(重点)。

标准化病人需掌握的内容:掌握相关疾病的有关知识。

对本站点来说,要熟练掌握泄泻(脾胃虚弱型)(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能形象地模仿该病人就诊时的状态,在接受问诊时,能较流畅地叙述主观症状,能恰当地配合实习医生进行体格检查,并能对实习医生的问诊和体格检查综合表现作出评价。

病情简介:病员,男,25岁。

因反复水样便5年,加重2天来院就诊。

剧本:1、情景设计。

地点:消化内科门诊(考虑到临床教学的实际需要,也可将地点选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患者描述(患者的外在表现,中医整体望诊的内容。

如年龄范围、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及教育水平、一般生命体征):患者,男,25岁。

大学生。

由陪人搀扶进入诊室。

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2、开始接诊鉴于标准化病人为我校在校学生,并开始接触临床,故回答的内容有些为医学术语。

标准化病人可参照这些内容,根据问诊的具体形式以非医学术语回答问诊,但要求符合泄泻(脾胃虚弱型)(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特点。

在对标准化病人进行培训时,指导老师也应注意这一问题。

接诊的过程分为问诊和体格检查两大部分。

问诊主要以实习医生和标准化病人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参考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在实习医生问诊完毕后,标准化病人可就有关问题询问实习医生,如:“大夫,我得的是什么病?严重吗?需要住院吗?”等等。

体格检查部分在标准化病人身上进行,部分使用所提供的道具。

实习医生开始接诊,首先向标准化病人做自我介绍。

以下内容中的问,为实习医生提问,答,为标准化病人回答。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泄泻6种证型及用药
秋季是泄泻的高发季节,泄泻是指因感受外邪,或被饮食所伤,或情志失调,或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泄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

那么,药店常销售对应的中成药都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泄泻的分类
中医一般将泄泻分为食滞胃肠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寒湿停滞型、湿热壅滞型、肝气乘脾型等六种。

药店人在介绍相关中成药的时候,一定要分清病证,对症介绍。

1.食滞胃肠型
症状: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

常用中成药:保和丸、胃立康片等。

两者区别:
保和丸:消食导滞为主,并能和胃除湿。

主要有助消化、调节胃肠功能等作用。

临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特别是对小儿消化不良所致的脘腹胀满、腹痛、腹泻等症有一定疗效。

胃立康片:健胃和中,顺气化滞。

消除胃酸,胃胀,胃痛,修复胃肠粘膜,综合调理胃肠内环境。

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呕吐,肠道腹泻等疾病。

2.脾胃虚弱型
症状: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尿少,面色萎黄,身重胸满,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则:健脾,渗湿止泻。

常用中成药:补脾益肠丸、健脾丸等。

两者区别:
补脾益肠丸: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润肠止泻。

主治各种慢性腹泻证。

本品可改善微循环,抑制肠管运动,解除肠管痉挛等。

健脾丸:健脾开胃,具有抗胃溃疡、促进消化液分泌等作用。

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等症。

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等属脾虚食积证者。

3.脾肾阳虚型
症状:黎明之前,肚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腹部喜温,性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色黎黑,舌淡苔白。

治则: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常用中成药:四神丸、肠胃宁胶囊、固本益肠片等。

三者区别:
四神丸: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本品主要有抑制肠蠕动、调整肠道菌群等作用,临床治疗慢性腹泻、非特异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糖尿病合并顽固性腹泻、虚寒便秘、五更泄泻、遗尿症、滑精等。

肠胃宁胶囊:用于脾肾阳虚泄泻日久,大便不调,五更泄泻,主要治疗结肠炎,以长期或反复腹泻为主要表现。

固本益肠片:用于脾虚或脾肾阳虚所致慢性泄泻,症见慢性腹痛腹泻、大便清稀、食少腹胀、腰酸乏力、形寒肢冷。

本品有一定的抗菌、消炎、镇痛和促进血凝的作用。

4.寒湿停滞型
症状:泻下清稀,严重时如水样,腹痛伴有肠鸣,痞满,脘腹胀闷,食少,或者兼有外感症状既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等症。

舌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则: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常用中成药:藿香正气丸、调胃消滞丸等。

两者区别:
藿香正气丸: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便下清稀,肠鸣腹痛,脘闷纳呆,伴见恶寒发热,周身酸楚。

西医的急性肠炎而见上述表现者。

本药为暑天之常用药物。

调胃消滞丸:用于感冒风寒夹湿,内伤食滞证,症见恶寒发热,腹痛泄泻。

临床指征为:发热头痛,嗳腐吞酸,消化不良,腹痛泄泻,
呕吐等。

5.湿热壅滞型
症状: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或泻下不爽,粪色黄褐而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则:清热利湿。

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片、香连片等。

两者区别:
葛根芩连片:用于泄泻痢疾,菌痢、肠炎等。

本品配伍简洁,对肠道内致病性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腹泻的小圆型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适用于湿热症状,泄泻腹部凉痛者忌服。

香连片:主治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主要具有解痉、抗病原微生物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临床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肠伤寒等属湿热下注者。

6.肝气乘脾型
症状: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诱发,平素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矢气频作,舌淡红。

治则:抑肝扶脾。

常用中成药:痛泻宁颗粒、固肠止泻丸等。

两者区别:
痛泻宁颗粒:用于肝气犯脾所致的腹痛、腹泻等。

源于经典名方——“痛泻要方”,疏肝理脾,痛泻并除。

对番泻叶所致的小鼠泄泻有止泻作用。

固肠止泻丸:用于肝脾不和,泻痢腹痛等症。

本品对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临床用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属肝脾不和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