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手舞的来源
恩施民俗:摆手舞、撒尔嗬、哭嫁
恩施民俗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歌舞,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
摆手舞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
祭祀仪式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
摆手歌长达数万行,堪称土家族民族史诗。
土家人跳摆手舞讲究时辰、场地和规模。
跳摆手舞不拘人数多少,少者数百,多则上万,摆手时,以击大锣、鸣大鼓呼应节奏,气势恢宏壮观,动人心魄。
主要特点是手脚呈同边动作,踢踏摆手,翩翩进退,成双成对,节奏鲜明生动。
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
大摆手是在摆手堂中举行的,以祭“八部大神”为主。
小摆手是土家族居住区普遍盛行的一种文化习俗活动,•在恩施流行于酉水流域。
过去,凡百户之乡,皆建有摆手堂,有的还建有排楼、戏台等。
来凤舍米湖、大河等地现有摆手堂遗迹。
西兰卡普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艺品,西兰是人名,卡普是她织的花布,因此西兰卡普就是土家族的织布。
西兰卡普以红、蓝、黑、白、黄、紫等丝线作经纬,通过手织——后来用机械挑打交织而成。
主要用作被面、床罩、窗帘、桌布、椅垫、包袱、艺术壁挂、锦袋等,色彩对比强烈,图案朴素而富夸张,写实与抽象结合,极富生活气息。
关于西兰卡普的由来有个动人的传说:相传西兰是土家山寨最漂亮最聪明的姑娘,她把山里的百花都绣完了,就没见着半夜开花半夜谢的白果花(银杏)。
为了绣出白果花,她独自半夜爬上高高的白果树与白果花儿对话,不料被又丑又坏的嫂嫂发现了,哥哥听信嫂嫂谗言,用板斧砍断了白果树,西兰摔死了,她的绣花艺术却被土家人传下来了。
“跳丧”与“哭嫁”“跳丧”与“哭嫁”是极富当地土家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它与汉族地区传统的“红白”事的习俗不同。
“撒尔嗬”:聚居在清江流域的土家人,至今仍盛行以欢乐的歌舞来吊唁逝世的老人的传统习俗,当地土家人叫它“撒尔嗬”。
“撒尔嗬”即“跳丧”,又名打丧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在鄂西民间有着极其久远的历史。
恩施野三关是“撒尔嗬”的发源地,是民间流传“跳丧”舞的故乡。
摆手舞
摆手舞——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摘要:摆手舞不仅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土家族的十分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动作形式多样,古典朴实。
具有深刻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地方的摆手舞都已经被遗失了,同时,很多地方的摆手舞已随着国家的政策开始传承,但是原始的摆手舞几乎不存在了,现在的摆手舞已经去掉了祭祀,只只剩下了纯粹的舞蹈。
但是对于发扬土家族文化和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现代人接受和继承民族文化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字:土家族;摆手舞;发展和现状;文化渊源;摆手舞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是土家族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文化,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肉莲花也是从摆手舞沿袭过来成为土家族的另一种比较重要的土家族舞蹈。
摆手舞用土家语的被称为“金巴”,是土家族祭祀祖先和庆丰年,祈丰收的集体活动。
但是随着社会和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少人接触到摆手舞,很多土家族聚居的地方都已经消失了,特别是对于青年人一代。
但是随着国家和政府对我国民族文化方面的重视,又重新开始传承了,我最新接触到摆手舞就是初一的时候,每隔几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就要开展一次大型的摆手舞比赛,每个学校和社区的人都的派上人参加,而且,现在,在县城,随处可见跳摆手舞的音乐和舞蹈,不仅成为人们休闲的娱乐方式,也成为了举办节日、比赛以及旅游等活动的必要的内容了,这样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摆手舞就被传承了下来。
根据查资料和老人们的说法,土家族被称为“毕兹卡”,土家人被称为“毕兹卡人”,就是本地人的意思,土家族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形成于唐末,是一个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民族,至今的土家族山歌和哭嫁都还盛行。
而摆手舞源于土家先民的的巴渝舞,到至今至少已有两千年历史。
据考证,湖北鹤峰县铁炉坪出土了一个宋代的墓,有一个陶坛,在在口沿上塑有十二舞俑,舞俑的舞姿动作造型和现在的摆手舞基本动作相似,那么可以证明起码在宋朝以前摆手舞的形势就已经承成熟了很早以前,跳摆手舞的地点不固定,凡有喜庆的事情,就地跳之。
土家族的摆手舞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
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读罢清朝土家诗人彭施铎的经典传世之作,让人不得不遥想起当年鄂西、湘西、渝东一带盛极一时的土家歌舞之恢宏场面。
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
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以祭祀八部大神为主。
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祀各地土王、表演部分农事活动为主。
大摆手是在摆手堂里举行的。
摆手堂正中央,供奉着八部大神及其夫人帕帕的神像。
摆手堂中间有一根高二十四米的旗杆,上面两面龙旗迎风飘扬。
旗杆顶端的一只白鹤振翅欲飞。
摆手舞按三年两摆的风俗习惯,于正月初九至十一日举行。
每个村寨都要组成摆手排,每排人数不限,均设有摆手队、祭祀队、旗队、乐队、披甲队和炮仗队。
首列是龙凤旗队,次列是祭祀队。
由寨上德高望重的老者组成,多达二十余人。
他们身着皂色长衫,手持棍、神刀、朝筒等道具,一尊者捧着贴着福字的酒桶,率领着担五谷、担猎物、端粑粑、挑团馓、提豆腐等祭品的人,随掌堂师行祭事,唱祭祀歌。
祭祀队后面为舞队。
男女老少皆可参加,他们均着节目盛装,手里分别拿着朝筒或常青树枝,列队入场。
接着是乐队、披甲队、炮仗队。
乐队分馏子和摆手锣鼓两种。
再配以牛角、土号、野喇叭、咚咚喹等,奏出土家族节日的独特旋律。
做完以上的程序,各队各排进摆手堂。
进堂后先扫邪,后安神。
每村寨的老者拿着神圣的铁扫把,开始谴责那些大斗进,小斗出,缺斤少两的剥削者。
以道德的铁扫把清扫那些起心害人,行盗为业的民族败类,充分体现了土家族人嫉恶如仇,纯朴善良的美德。
祭祀完毕后,礼炮三响,撼天动地,催人起舞,全场沸腾。
人们在掌堂师的指挥下,整齐地变换着舞蹈动作,时而单摆,时而双摆,时而回旋,舞姿优美,刚柔并济,粗犷雄浑。
土家族人的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良好美德,相融合展现出一幅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艺术画卷。
土家族摆手舞身体动作文化的舞蹈民俗学研究
土家族摆手舞身体动作文化的舞蹈民俗学研究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中国中部的湖北、湖南、重庆和四川等地。
土家族的文化十分丰富多样,其中摆手舞是土家族民俗中一种重要的舞蹈形式。
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在欢庆喜事、祭祀和娱乐活动中经常表演的一种舞蹈。
它是由全体舞者排成一列或多列,手臂与肩膀呈90度角并伸直,然后做出扭转、摆动等动作的舞蹈形式。
摆手舞的手部动作极为丰富,有举、托、推、拉、挤、捆、拿、划、扑等多种形态和动作。
这些手部动作的变化组合形成了各种花样,给观众带来视觉的享受。
摆手舞的身体动作也非常重要。
舞者们在舞蹈中的动作多为负重、扭转、弯曲、转身等形态,身体协同动作的变化给整个舞蹈增添了韵律感。
舞蹈的身体动作常常伴随着一些小跳跃、起立、跪坐、整列等变化,使整个舞蹈生动有趣。
摆手舞是土家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土家族特有的文化内涵。
它是土家族社会团结和互助意识的体现。
摆手舞通常是由全体人员参与,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体现了土家族人们互相关心、和睦团结的精神风貌。
摆手舞在形式上与土家族的农耕文化密切相关。
舞蹈者们的身体动作多为扭转和弯曲,模拟了农民耕作时身体的动态,体现了土家族对土地的依赖和对劳动的尊重。
摆手舞的手部动作的变化和多样性,源于土家族人民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受,也反映了土家族丰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
摆手舞的研究对于了解土家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土家族传统艺术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摆手舞的舞蹈动作、舞步形式、舞蹈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土家族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精神面貌。
研究可以对土家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指导,帮助土家族人民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遗产。
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与文化传承
中青年传承人
中青年传承人是摆手舞传 承的中坚力量,他们既有 丰富的舞蹈经验,又有较 强的创新和推广能力。
青少年传承人
青少年传承人是摆手舞未 来的希望,他们通过学习 和表演,将摆手舞的精髓 传承下去。
摆手舞的传承现状与挑战
传承现状
目前,摆手舞的传承情况总体良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和表演摆手舞。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摆手舞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文化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与 文化传承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与历史 • 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 • 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传承 • 土家族摆手舞的保护与推广 • 土家族摆手舞的未来展望
01
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与历史
摆手舞的起源
起源传说
摆手舞起源于土家族一个古老的 传说,相传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 “八部大神”而创。
摆手舞的动作和节奏与土家族人民的劳动和生活息息相关, 如狩猎、农耕、渔猎等,都成为了摆手舞的创作灵感来源。 这种舞蹈形式充分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摆手舞与土家族信仰
摆手舞是土家族信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土 家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通过摆手舞,土家族人 民向神灵祈求丰收、平安和幸福。
品,促进文化交流。
国际传播与研究
推动摆手舞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 与研究,吸引更多国际学者和观
众关注这一独特的舞蹈文化。
摆手舞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发展摆手舞文化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演出 、教育培训等,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
摆手舞的来源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土家摆手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颇具土家族民族特色,它是土家人用歌舞戏剧酬报祖先的重要赛会,是土家族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现象。
因此,关于它的起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截至今天,学术界已做了不少的讨论,不少学者对此也发表了可贵的见解。
但仍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概而言之,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种,巴人原始舞蹈之说1、由军战舞到巴渝舞(或踏蹄舞)再到摆手舞;王光在《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史》中提到:早在殷商时代,就有巴人“歌舞以凌殷人”的记载,至汉代演变成“巴渝舞”进入宫廷。
1) 最早始于军战舞《华阳国志·巴志》中曾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
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
殷人倒戈,故世谓之日‘武王伐封,前歌后舞’也。
”目前,许多学者大都根据这个典故,一致认为土家族摆手舞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军战舞。
并且认为,“民间有大量摆手舞起源的传说,但见于史籍记载的摆手舞最早源于商周时期巴人的军战舞。
”(王光,1998)也有学者将之称为“军前舞”。
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叶,土家先民组成的“巴师”,就载歌载舞地加入了武王伐纣的行列。
当时称这种振奋军威的舞蹈为“军前舞”。
(彭英明2001)“这种舞蹈原为军前战舞,天生劲勇。
”(林永仁、来层林2000)根据史载,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古代巴人骁勇作战,边歌边舞地凌厉进攻的场景。
殷人能因此而吓得倒戈而逃,而其歌舞必是战歌、武舞,且士气磅礴、锐不可挡。
这是艺术用于战场,取得心理战效应的最好证明。
2) 由军战舞到巴渝舞(或踏蹄舞);“锐气喜舞”的巴人在助周伐纣的战争中大显身手后,受到周主喜爱,一度被引入宫廷,陈于帝王大乐之中。
但它的主要生命力在民间,是男女巴人即歌即舞表现欢乐的一种民艺形式,传到唐宋时,又称“踏蹄之戏”。
《归分类要》记“巴人、蛮蜒人好巴歌,名曰踏蹄”。
陆游《老学庵笔记》具体描述曰:“男女聚而踏歌,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踏歌”,其歌词就是“男女皆唱竹枝”。
探析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征
探析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征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传统舞蹈,因舞者手臂在舞动时做出扇状的动作而得名。
摆手舞是土家族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表现出土家族的快乐生活,而且在世世代代中传承着民族文化与传统价值观。
舞蹈的起源及发展摆手舞起源于湘西土家族自治州,土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承,摆手舞是其文化代表之一。
据传说,摆手舞起源于汉朝,当时土家族是山区神秘的部落,经常穿上装饰华丽的衣服,在开放的场地上为祈祷丰收和庆祝丰饶而跳舞。
后来舞步和手势逐渐形成,成为摆手舞的起源。
此种舞蹈发展至清朝时期,摆手舞最早称为“打火机舞”,当地人认为摆手舞是由打火机舞演变而来,因摆手舞时似乎在点燃火柴。
随着时间的推移,摆手舞经过多次的传承和演变,成为今天表现快乐和吉祥的舞蹈。
舞蹈形态及动作特征摆手舞舞蹈形态丰富,动作繁杂,可分为慢摆手舞和快摆手舞两种形式。
舞者们穿上深色的衣服,裙子上面缀着各种颜色的丝线,手上戴着铜镯等,每一个动作都有自己的含义,舞者不仅要跳得好看,更要将舞蹈所表现的情感传递到观众。
快摆手舞动作速度较快,力度较大,要求舞者身体协调,手臂有弹性,有韵律,健康舞技要求高;慢摆手舞动作缓慢,舞者的动作需要流畅、柔和,表现出各种情感与内心感受,舞蹈风格更具独特的文艺气质。
舞蹈动作中,手臂是舞蹈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富有艺术表现力的部分。
手臂动作的特点是手臂细长有力,通过上升、下降、前后、左右的随意组合,展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手臂动作与身体的运动紧密配合,舞者将自己的动作与饱满的情感表达相结合,使舞蹈更富有生命力。
舞曲特征舞曲是美妙的乐曲和动感的节奏的完美结合。
摆手舞的舞曲多是以特殊的乐器演奏,如令箭、竹笛、嗬子琴、手鼓等,这些民族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韵律和风格,使得舞曲更富有土家族特色。
舞曲以欢快、轻松、活泼的旋律为主,其中的韵律性强,配合舞曲舞蹈动作和情感表达,使观众们感受到浓郁的音乐气息和民族文化特性。
土家族摆手舞身体动作文化的舞蹈民俗学研究
土家族摆手舞身体动作文化的舞蹈民俗学研究土家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其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独特。
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传统舞蹈,它以舞者的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土家族摆手舞的身体动作出发,探讨其文化内涵及民俗学研究,以期对土家族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传统舞蹈,舞蹈形式多样,有独舞、对舞和群舞等形式。
摆手舞是土家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它通常表现为手臂摆动、腿部舞蹈和身体转移等动作,动作简单明快,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土家族摆手舞的动作优美而有力,舞者在舞蹈中展现出土家族人的豪放与热情,同时也反映出土家族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土家族摆手舞的舞蹈动作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首先表现在手臂和手部的摆动上。
土家族人民手臂的动作舞蹈时多是弯曲的,这种动作既表现出舞者的灵活和力度,同时也反映出土家族人的勤劳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在腿部舞蹈上,土家族摆手舞的动作多是踢腿和转身等,这些动作既展现了舞者的力量和技巧,也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勇敢果敢和对生活的热爱。
土家族摆手舞的舞蹈动作中还融合了许多手部动作,如手指的摆动、握拳等,这些动作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传达了土家族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先的敬仰。
土家族摆手舞的身体动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民俗学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土家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也蕴含了对土家族祖先和自然的敬仰之情。
对土家族摆手舞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土家族的文化,促进土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学者和爱好者投入到土家族摆手舞的研究中,共同挖掘这一民族文化的宝藏,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族文化】土家族摆手舞的来历与意义
【民族文化】土家族摆手舞的来历与意义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
“摆手”有大小之分。
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的叫“大摆手”。
“大摆手”规模大、套数多、时间长,历时七、八天,与集市贸易、文艺体育活动一起,在“摆手堂”前举行。
“摆手堂”,在土王祠。
“小摆手”规模小,套数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氏族祠堂举行。
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
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读罢清朝土家诗人彭施铎的经典传世之作,令人不得不遥想当年鄂西、湘西、渝东一带盛极一时的土家歌舞之恢宏场面。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
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
它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战争、神话传说等内容。
歌随舞而生,舞随歌得名,起源于远古,盛行于明清。
土家人祭祀仪式毕,击大鼓,鸣大锣,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气势雄浑壮阔,动人心魄。
土家族舞蹈——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按其举行的时间分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五月堂”、“六月堂”等。
摆手舞又分大摆手和小摆手。
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
大摆手是在摆手堂中举行的。
摆手堂正中央,供奉着八部大王及其夫人“帕帕”的神像。
摆手堂大坪中间立一根高二十四米的旗杆,上面的两面龙旗迎风招展,旗杆顶端的一只白鹤振翅欲飞。
大摆手活动按三年两摆的传统习俗,于正月初九至十一日举行。
界时,各寨依姓氏或族房组成摆手“排”,每“排”为一支摆手队伍,各“排”人数不等,均设有摆手队、祭祀队、旗队、乐队、披甲队、炮仗队。
摆手舞文化传承的意义
摆手舞文化传承的意义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生活,俩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
土家族的摆手舞不仅仅是最具有民族特色,而且还有祭祀,娱乐,教育等这些社会功能。
1祭祀图腾图腾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宗教起源,也是人们心中最高崇拜的信仰。
相传在远古时代,土家人的祖先是巴务,后来被推为五姓部落的统领着,简称为廪君。
由于当时土家人受到凶残的盐水神女的侵犯,廪君就带领部落的成员杀死了盐水神女,便使土家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之后廪君也受到人们的崇拜和爱戴。
廪君是土家族的开拓者,逝世之后魂魄化为白虎升天,于是白虎被崇奉为土家图腾,就以白虎为祖神,时时不忘着供奉。
白虎为祖神的用意是还可以用来驱邪,希望得到平安的生活。
从《后汉书》得知记载的白虎不是动物界的白虎,而是以白虎为图腾的白虎夷。
所以白虎即为古代巴人心中的神兽,也是原始民族的图腾标志,使人们心中对白虎的崇拜达到了顶峰,祭祀图腾对土家族文化的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
每个民族的产生都可以追根溯源,甚至大部分民族都拥有着非常具体的民族传说。
这是民族信仰的一部分,任何民族都会供奉着崇拜的祖先,尊敬祖先,这也属于其文化的根源所在。
在土家人的心里就一直非常崇拜祖先,热爱自己民族的领袖。
他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习俗都一直保存着传统的宗教观念,与宗教的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比如在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的土家人民他们不信神灵,反而把祖先视为神灵。
认为祖先会保佑他们平安吉祥。
有时候还达到了病不服药,祈求祖先是他们唯一治病的手段。
土家人民认为在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与祖先有联系的。
土家人对祖先的信仰十分虔诚,超过了任何供奉的神灵,强化了民族宗教信仰,以及在生活领域有着深刻的印记。
2教育功能土家摆手舞的发展与演变和保护民族生态文化具有体重要的意义,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强化民族意识的创新有着特殊的教育。
土家族的后代子孙在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和书本的一定年代里,他们只能进行口耳相传的教育。
因此,提高摆手舞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认识,可以将摆手舞融入到各个地区学校的活动课程,来促进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土家族摆手舞的基本概况
土家族摆手舞的基本概况
1摆手舞的定义
对于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同治版本的《来凤县志》一书。
其中有关摆手舞与普舍树的传说,非常形象的描述了1000多年以前的土家人一起围绕在普舍树周围,翩翩起舞的场景,这是有关土家族跳摆手舞在史书之中的最早记录。
就土家族人跳摆手舞的内涵特性而言,摆手舞起源于劳动和社会实践,它在最初开始流行的时期带有非常浓厚的功利特色,尤其是在祭祀服务之中凸显出一种明显的娱乐色彩,尤其是在清朝时期,土家族摆手舞的这种娱乐特性更为突出。
2摆手舞的分类
土家族摆手舞包括“大摆手”舞蹈与“小摆手”舞蹈。
“大摆手”的规模相对较大,活动所需时间更长,参加跳摆手舞的人更多,其活动形式非常多样化,大多是在野外开展。
相比较来说,“小摆手”的规模更小一些,活动所需要的时间更短,参与的人数也比较少,大多是在同一个寨子当中的男女在摆手堂的院子里面举办。
如湘西来凤县的摆手舞实行的就是“小摆手”,尽管其每年开办摆手舞的活动时间不是很相同,却基本在阴历二月十七到二十七的晚上。
土家族摆手舞的动作特点是粗犷、健美,舞态姿势自然舒畅,大方得体。
其动作内容主要包括:“单摆”、“双摆”、“回旋摆”。
动作顺序依次为:同向拐弯、弯曲膝盖、震动、下沉。
摆手舞和其他舞蹈最大的区别就是用同边手,走同边脚。
其舞姿的体现形式包括狩猎、农事、军事以及生活等,中间伴随着谬鼓的伴奏和摆手歌声,是歌、乐、舞浑然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
它伴随来凤土家族这一民族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共同生活及共同心理素质形成的全过程,对土家族的社会与历史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摆手舞
摆手舞——土家族文化的核心第一节从“摆手”到“摆手舞”上文提及,摆手舞俗称“摆手”,“摆手”土家语叫“舍巴日”或“舍巴格痴”。
具体而言,“舍巴”意为“摆手”,“日”即“做”,土家语动宾倒置,汉语直译为“做摆手”。
尽管很多文献中,将土家族的摆手和摆手舞等同而语,但是在汉语中作为动作形式的“摆手”,和作为一种舞蹈艺术名称的“摆手舞”有着明显的区别。
同时,两者之间也有着鲜明的前后相继的关系。
1.摆手舞的基本动作源自“摆手”广义的“摆手”,是摆手舞的重要内容。
其中,土家族人热爱生活、勤劳乐观的性格,是摆手动作形成的重要因素。
据调查,土家族摆手舞摆手动作的基本要求是:下不过膝,上不过肩,身体下沉而微有颤抖。
原始摆手舞的动作主要包括八个部分,即左摆、右摆、左右摆、拜菩萨、岩鹰展翅、叫花子烤火、抖蚚蚤、螃蟹伸脚1。
还有民间考察搜集来的摆手动作包括:赶牛,拔秧,扯秧,洗秧,栽秧,褥草,割谷子,打谷子,搓谷子,挑谷子,放谷子等土家族人劳作的真实写照。
22.“摆手”演变为摆手舞的专门表述汉语中关于土家族摆手舞中的“摆手”,多出现在清代后期的文献中。
光绪四年(1878)续修刻本《龙山县志·风俗志》载:“土民祭土司神,有堂曰摆手堂,供土司神位,陈牲酸,至期即夕,群男女并入,酬毕,披五花被,锦帕裹首,击鼓鸣钮,舞蹈唱歌。
……歌时男女相携,翩跃进退,故谓之‘摆手’”。
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永顺府志》载:“各寨有摆手堂,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止,夜间鸣锣击鼓,男女相聚,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此俗犹存。
”同治版《来凤县志》卷二十三录《湖广通志》载:“施州漫水寨有木,名普舍树。
普舍者,华言风流也。
昔覃氏祖于东门关伐一异木,随流至那车,复生根而活……覃氏子孙歌舞其下,花乃自落,他姓往歌,花不复落……”3.从“摆手”动作发展到摆手舞尽管摆手舞的起源一直处于争论之中,但是,并不能否认摆手动作到摆手舞的发展与演变。
土家族是一个有民族语言而无民族文字的民族。
论摆手舞与巴渝舞的渊源和差异
的 过程 中 始终 保 留着 战舞 的特 征 。摆手 舞分 为 大摆 手 和 小摆 手两 小 道是 土 家人 们 劳动 生活 的 主要 交通 环 境 ,行走 时 ,都 是侧 身 、 种 ,大 摆 手和 巴渝 舞 在舞 蹈特 征 上 如 出一辙 ,都表 现 了威 武雄 壮 顺 拐 、下沉 、颤动 前进 ,这样 是 为 了土 家族 人 民在 身驮 重物 的情
一 一
、
家族 最 有 影响 的大 型 舞蹈 ,带有 浓 烈 的祭祀 色 彩 。是 一种 祈 求幸 坡 的劳 动 生活 实 践 。这也 是 由于 土家 族人 民的生 活环 境造 成 的 , 福 ,感 恩祖 先 的舞 蹈 。 巴渝舞 最 突 出 的特 点是 战舞 ,在 变 化 发展 湘 鄂渝 黔 山 区崇 山峻 岭 、沟壑 纵 横 、 山峰险 峻 、道 路陡 峭 ,羊肠
摘要 :摆 手舞和 巴渝舞之 间有 着不 可分割 的关联 ,却 又存在 着 已 。而 摆 手舞 是土 家 族土 生 土长 的 民间 舞蹈 ,土 家 族有 自己的 语
许 多内在 差别,摆 手舞是 巴渝舞的分 支,却在 演化过 程中与巴渝舞产 言— — 土 家语 。摆 手 舞 的产 地 为今湘 鄂渝 黔 边 区与 板檐 蛮 的居 住 生 内容 、艺术特 色等 多方面的不 同。 巴渝舞是 古代 的巴人 为 了激发斗 地 “ 渝 水 ”之 滨 ,也 就 是 巴渝舞 的产 地 没有 领 属关 系 ,不在 巴子 志 的武舞 ,而摆 手舞却更增添 了 日常 的社会 实践 内容,本文就对其渊 国的境 内。 源与 差异 进 行 探 讨 。 从 上 述分 析 可 以看 出摆 手舞 和 巴渝 舞分 别 属于 不 同的 民族 民 关键 词:渊源;差异;巴渝舞 ;摆手舞
间舞蹈 ,各 自的 民族 仰 、姓 氏等均 不相 同 。 2 . 内容及 功能 上 的差异
土家族的摆手舞
土家族的摆手舞作者:全心岚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1年第06期土家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2000多年以前,就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
土家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古老的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摆手舞,土家语称“舍巴日”、“舍巴巴”,汉译“玩摆手”。
每逢庆贺新年、纪念祖先或是团圆联欢时,土家人都要跳摆手舞。
在《永顺府志》中对当时的摆手舞活动有这样的记载:“各寨有摆手堂,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夜间鸣锣击鼓,男女相聚,跳舞唱歌,名日“摆手”,此俗犹存。
每逢“摆手”时节,人们披着绚丽的被锦(被面),擎着数百幅乃至上千幅绣有龙凤、绘着鸟兽的彩旗,同时木鼓声、锣钹声、鸟枪声、人们的欢笑声,汇成一派节日的喧闹,震荡山谷。
成千上万的人围成圆圈,男女相携,蹁跹进退,迈开粗犷健美的步伐,摆动双手,可以一连跳上几昼夜。
关于摆手舞的起源,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是从巴人的原始舞蹈演化而来,有人认为其来源于原始的祭祀巫舞。
民间传说则认为摆手舞来源于普舍树。
普舍树是神树,相传土家先民在迁徙的途中找不到安居的地方,这时候普舍树自愿飞进水里,人们便爬到树上随树漂流,来到现在土家人居住的地方。
神树落地生根,开满鲜花,人们高兴地围着神树又唱又跳,通宵达旦。
从此就兴起了摆手舞。
另一种传说是:在当地各土司间的一场恶战中,彭公爵主为激励士气,迷惑敌方,命士兵男扮女装于阵前跳舞,敌方军心涣散,于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摆手舞。
彭公爵主泛指湘西最早的土司王,具体是指曾任溪州刺史的彭士愁。
摆手舞有“小摆手”和“大摆手”之分。
“小摆手”在凡有土家人定居的地方都有,规模较小,只要村寨旁有一个小坪,建一座小庙,就成摆手堂。
“小摆手”的舞蹈动作以模拟农事劳动为主。
“大摆手”规模宏大,举行“大摆手”的场所是几个县会祀的地方或几个乡会祀的地方。
这里坪大、庙大,到了“摆手”的季节,附近土家族男女老少都穿上最漂亮的衣裳赶来参加。
异化与发展: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研究
“异化”一词可追溯到希腊文,其本意为分离、 疏远和对立,在神学思想中指神与人的疏远或神性的丧 失。[2]“异化”在哲学领域有着深入探讨,如,法国哲 学家卢梭对现代文明反思中异化思维的表述,其认为人 越是社会化就越远离自身,走向堕落,“进步”走向自 身的反面和黑格尔“主客二分”思辨哲学思维中狭义上 的“异化”(分化)概念。“异化”的经济学起源是马 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重要启发,劳动异化理论是现代异 化理论中的典型代表。[3] 关于文化领域是否存在“异化” 现象,已有学者提出:卢梭在其哲学异化理论中所提及 的“剧院效应”,是文化异化的外在层面,马克思劳动 异化理论具有物质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双重性。[4] 2 土家族摆手舞的传统生成解读
土家族称“摆手”为“舍巴”,汉语呼作“玩摆手”, 摆手舞是土家族一种传统歌舞,与“巴渝舞”有着密 不可分的承袭关系。[5]“巴渝舞”最初是巴人军事活动 中提高士气、威慑敌方的战舞。[6] 摆手舞有衍生关系在 其中,那么,土家族源与古代巴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土家族为巴人后裔的观点是土家族源研究的主流方向。 从历史多方面推溯古代巴人和土家族有一定的渊源关 系,土家族是巴人的部分后裔。[7] 早期巴渝舞是一种 集体舞,主要出现在军事活动中,汉高祖刘邦观后引 入宫廷,巴渝舞开始进入繁盛时期,功能也日趋广泛。 据文献记载,自汉代起,巴渝舞在宫廷娱乐、大丧挽歌、 祈神仪式、歌颂功德及民间演出等层面都有体现。然 至唐代以后近乎销声匿迹。[8] 有学者提出巴渝舞有两支: 其中一支为大雅之舞,存于宫廷,至宋朝被废止;另 一支则存于民间,被广泛流传,土家族“摆手舞”是“巴 渝舞”演变的体育艺术之一。[9]
中国风俗-摆手舞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中国风俗:摆手舞
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是年节,节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也就是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发源于重庆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酉水河流域。
摆手舞,土语称“舍巴日”,有的叫“舍巴”。
它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
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浅析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及传承意义论文
浅析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及传承意义论文土家族是一个少数民族,也是一个讲究礼仪之风的民族。
长年久居山区,属于喀斯特地貌。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偏远的山区养育了一个勤劳质朴文化底蕴丰富的土家儿女。
土家人民在又在长期的社会劳动生活中创造了丰富而灿烂的民族民问艺术文化。
“摆手舞”是歌舞唱混合一体的综合艺术,也是土家族典型的代表性舞蹈,土家语叫“社巴日”流域非常广泛,内容形式各种各样,丰富多彩。
其起源于劳动,一个能歌擅舞的民族,已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因此需要我们更加探讨摆手舞的艺术特征。
一、摆手舞的动作内容摆手舞的在动作小仅仅独特少见,而且还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
大摆手主要的表演形式是渔猎舞和农事舞。
而小摆手的表演形式是军事舞和生活舞等四个方面。
渔猎舞是土家人民以打猎发展演变来为主的生活。
土家人民在打渔猎的时候创造以及模仿动物的动作的舞蹈艺术,动作小仅仅很夸张,而且还有诙谐等小少的特点,时而会引起全场哄哄大笑。
具有典型的代表动作:跳蛤蟆、赶猴子、犀牛望月、鲤鱼标滩、雄鹰展翅、空拳斗虎等。
渔猎舞充满了土家族对原始社会的热爱以及为了生存而渴望的追求。
显示土家人民有着顽强生存独立自主的精神。
农事舞是土家人民随着社会的发展小断提高劳动的成果和劳动技能,利用了劳动技能创造了农业舞蹈。
具体表现动作;挽棉花、撒种、插秧、挖土、摘苞谷、织布等。
这些动作易于被人们接受和理解,也反映了土家人民进入农业生活之后的状态,培养出了艰苦奋斗和热爱劳动的品格精神,显示出土家人民勤劳古朴互帮互助的生活。
军事舞是一种军纪战舞。
土家人经历了小少的战争,为了纪念土家英雄抵御外来的士兵侵犯进行了无所畏惧的战争,于是产生了军事舞蹈。
像湘西自治州龙山县表演的涉水、射箭、披甲队、炮仗队、登长竿等动作。
其披甲队的青年是身披五彩斑斓的“西兰卡普”。
军事舞充分地展现了土家人民敢于斗争的情绪和情感,犹如战士出征打仗。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手之舞之:摆手舞中的历史素材
手之舞之:摆手舞中的历史"来呦,我们一起摆起来哦。
"春天里的黔江万物催生,这个时候在土家山寨里邂逅生动鲜活的摆手舞,就像在武陵山中采下一掬今年新发的珍珠兰茶,闭目深嗅,清新的绿意里洋溢着欢快的生机。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独有的摆手舞绵延流传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酉水流域及沅水流域。
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摆手舞一路翩跹而来,形成了土家族色彩鲜明的舞蹈文化。
时至今日,即使在黔江,摆手舞的风采也难得一见。
如同落叶归林,这种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大自然气息的舞蹈,更多地出现在土家族的吊脚楼寨子里。
在那些前有水田萦绕、后有竹林环山的原生态环境中,青瓦延绵,司檐悬空,老人抱着孩子,挤满了吊脚楼的木阑干:只见土家姑娘头插鲜花,颈脖间甩着哗啦啦的银项圈,踩着青石板小路,载歌载舞而出。
一摆手一回眸,手腕脚踝上银环叮咚,衣穗飘扬,一身锦绣灿烂的"西兰卡普"(土家织绣),与明媚的春光一道,让观者炫目。
这是一种天生兼具娇媚与力量的舞蹈,表演者往往不是专门的舞者,而是平日在田间地头讨生活的壮健农妇,或是已经奶大了两个婴孩的年轻母亲。
摆手舞对她们而言不是单纯的美,而是从祖先那里传承来的气韵灵动的生活。
作为有语言而无文字的古老民族,土家先民除了口口相传的历史,就是把过往的古老印记嵌入奇特的摆手舞中。
传说在远古时代,部落之间战乱不断,摆手舞中一系列抓、拿、推、搡等动作,均是再现那时的战斗场景;而后,土家先民为了寻觅一块安稳的立身之所,开始了漫长的民族大迁徙。
摆手舞中有一个高频率的动作——"甩同边手"(即左手与左脚一起律动,反之则右手与右脚一起律动),即是攀岩扯藤、爬山上坡等动作的简化。
它生动再现了土家先民翻山越岭的跋涉身影。
我们仿佛看到他们从湖南洞庭湖流域进入沅江,再逆流而上,翻越了莽莽群山,最终在鄂贵川三省交界处停留。
在现存的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摆手舞中"岩鹰展翅"的动作象征着男丁快速前行,"鸭子摆蛋"则象征着妇孺缓慢跟随,"蜻蜓点水"表现了人们停停走走的艰难历程。
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摆手舞
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摆手舞摆手舞是一种土家族的民俗活动,也是土家族重要的文化标志。
摆手舞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表现了土家族的社会和历史发展演变。
那么,在土家族文化中,摆手舞是什么样子的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或“舍巴巴”,它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
流行在来凤舍米湖的属小摆手,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之间举行。
舍米湖摆手舞的动作主要有单摆、双摆和回旋摆。
其动作特点是顺拐、屈膝、颤动、下沉,甩同边手,走同边脚,以身体的扭动带动手的甩动,双臂摆动的幅度不超过双肩,有“龙行虎步”的风采。
摆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产生活。
如狩猎舞表现狩猎活动和摹拟禽兽活动姿态。
包括“赶猴子”、“拖野鸡尾巴”、“犀牛望月”、“磨鹰闪翅”、“跳蛤蟆”等十多个动作。
农事舞。
主要表现土家人农事活动,有“挖土”、“撒种”、“纺棉花”、“砍火渣”、“烧灰积肥”、“织布”、“挽麻蛇”、“插秧”、“种包谷”等。
生活舞主要有“扫地”、“打蚊子”、“打粑粑”、“水牛打架”、“抖虼蚤”、“比脚”、“擦背”等十多种。
还有军前舞和宴会舞,现在其动作已经失传。
来凤摆手舞具有娱乐功能、祭祀功能、交际功能、教育功能。
其动作刚劲质朴、粗犷有力,摆动的姿势流畅,自如大方,变化无穷,多而不乱,浑然一体,给人以无尽的美感。
举行摆手活动时,人们扛着龙凤大旗,打着灯笼火把,吹起牛角号、唢呐、咚咚喹,点燃鞭炮,放起三眼铳;抬着牛头、粑粑、刀头(即大块的熟肉)、米酒等供品,浩浩荡荡涌进摆手堂。
先举行祭祀仪式,由一位有声望的土老师带领众人行过叩拜礼后,便在供奉的神像下面边跳边唱神歌。
唱的内容多是颂扬土王及祖先的恩德和业绩,表达土家人的无限怀念之情。
还要象征性地恭请土王和祖先前来参加摆手盛会,与民同乐。
祭祀完毕,土老师则带领众人来到堂外的坪坝,在一棵挂满五颜六色小灯笼的大树下依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土家摆手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颇具土家族民族特色,它是土家人用歌舞戏剧酬报祖先的重要赛会,是土家族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现象。
因此,关于它的起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截至今天,学术界已做了不少的讨论,不少学者对此也发表了可贵的见解。
但仍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概而言之,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种,巴人原始舞蹈之说1、由军战舞到巴渝舞(或踏蹄舞)再到摆手舞;王光在《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史》中提到:早在殷商时代,就有巴人“歌舞以凌殷人”的记载,至汉代演变成“巴渝舞”进入宫廷。
1) 最早始于军战舞《华阳国志·巴志》中曾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
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
殷人倒戈,故世谓之日‘武王伐封,前歌后舞’也。
”目前,许多学者大都根据这个典故,一致认为土家族摆手舞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军战舞。
并且认为,“民间有大量摆手舞起源的传说,但见于史籍记载的摆手舞最早源于商周时期巴人的军战舞。
”(王光,1998)也有学者将之称为“军前舞”。
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叶,土家先民组成的“巴师”,就载歌载舞地加入了武王伐纣的行列。
当时称这种振奋军威的舞蹈为“军前舞”。
(彭英明2001)“这种舞蹈原为军前战舞,天生劲勇。
”(林永仁、来层林2000)根据史载,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古代巴人骁勇作战,边歌边舞地凌厉进攻的场景。
殷人能因此而吓得倒戈而逃,而其歌舞必是战歌、武舞,且士气磅礴、锐不可挡。
这是艺术用于战场,取得心理战效应的最好证明。
2) 由军战舞到巴渝舞(或踏蹄舞);“锐气喜舞”的巴人在助周伐纣的战争中大显身手后,受到周主喜爱,一度被引入宫廷,陈于帝王大乐之中。
但它的主要生命力在民间,是男女巴人即歌即舞表现欢乐的一种民艺形式,传到唐宋时,又称“踏蹄之戏”。
《归分类要》记“巴人、蛮蜒人好巴歌,名曰踏蹄”。
陆游《老学庵笔记》具体描述曰:“男女聚而踏歌,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踏歌”,其歌词就是“男女皆唱竹枝”。
(林永仁、来层林2000)西汉时,此种方法又被刘邦借用。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板盾蛮云:“至高祖为汉王,发夷人还伐三秦。
间中有渝水,其人多居水左右。
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
俗喜歌舞。
”高祖观之曰:“此武王伐封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
”巴人的这种军战舞自此成为汉宫廷舞乐,被称为巴渝舞。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巴渝舞为昭武舞,晋咸宁元年(275年)又废为宣武舞。
梁又复原称,后改名为鞞舞。
隋因之。
唐初,巴渝舞列为清高乐。
”宋代,有人认为巴渝舞不宜作为宫廷舞乐,“乃奏罢之”。
但在民间,巴渝舞一直在延续。
汉代扬雄、何晏都在巴人居住的地方耳闻目睹过巴人的歌舞。
从汉到唐宋,巴渝舞在民间经久不衰,《夔州图经》、《蛮书》、《老学庵笔记》等都有记载。
《夔州图经》中有:“俗传正月初夜……以鼓为踏蹄之戏。
”这种踏蹄舞便是巴渝舞的继承。
(王光,199 8)3) 由巴渝舞(或踏蹄舞)终到摆手舞。
一、土家族以及他们的民间舞蹈——摆手舞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在土家族生息的这块地域内,确实被人类历史冷藏和积淀着丰厚的原始文化信息。
并且,这些原始文化的遗存,更多地保留在这个民族的歌舞艺术之中。
民族民间舞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异的风格色彩。
千百年来,也正是通过这些歌舞艺术不断地传递着土家族民族的原始文化基因,潜化和孕育着这个民族的心理机制,培养着这个民族的气质与性格,使这个民族在其发展道路上留下了一串鲜明而光亮的足迹。
(陈冬,2004)摆手舞,土家语称“舍巴日”“舍巴巴”,汉译“玩摆手”,为每年正月初举行。
《永顺县志》曰:“正月初间,男女齐集歌舞,祛除不详,名曰摆手,又曰调年。
”摆手分大摆、小摆两种,内容十分丰富,有表现古代战争的“马前舞”,再现狩猎生活的“打猎舞”,还有源于农业生产的“农事舞”,以及生活中的打蚊子,梳头发等等动作,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这种舞蹈,群众性、娱乐性特别强,既是一种传统舞蹈,又是一种健身运动,世代以来深受土家群众欢迎。
清统治时期土家族诗人彭施铎《溪州竹枝词》描写当时情景写道:“福石城中锦作窝/土司祠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摆手舞以祈求吉祥幸福为主题,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迁徙、狩猎捕鱼、桑蚕纺织、刀耕火种、古代战争、神话传说及饮食起居日常生活等广泛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以史诗般的结构和炽热的色彩,向人们展示出一幅幅气势磅礴的土家历史画卷和风情浓郁的土家生活画卷。
(《民族大家庭》,1996)二、摆手舞的起源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土家摆手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颇具土家族民族特色,它是土家人用歌舞戏剧酬报祖先的重要赛会,是土家族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现象。
因此,关于它的起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截至今天,学术界已做了不少的讨论,不少学者对此也发表了可贵的见解。
但仍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概而言之,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种,巴人原始舞蹈之说1、由军战舞到巴渝舞(或踏蹄舞)再到摆手舞;王光在《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史》中提到:早在殷商时代,就有巴人“歌舞以凌殷人”的记载,至汉代演变成“巴渝舞”进入宫廷。
1) 最早始于军战舞《华阳国志·巴志》中曾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
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
殷人倒戈,故世谓之日‘武王伐封,前歌后舞’也。
”目前,许多学者大都根据这个典故,一致认为土家族摆手舞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军战舞。
并且认为,“民间有大量摆手舞起源的传说,但见于史籍记载的摆手舞最早源于商周时期巴人的军战舞。
”(王光,1998)也有学者将之称为“军前舞”。
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叶,土家先民组成的“巴师”,就载歌载舞地加入了武王伐纣的行列。
当时称这种振奋军威的舞蹈为“军前舞”。
(彭英明2001)“这种舞蹈原为军前战舞,天生劲勇。
”(林永仁、来层林2000)根据史载,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古代巴人骁勇作战,边歌边舞地凌厉进攻的场景。
殷人能因此而吓得倒戈而逃,而其歌舞必是战歌、武舞,且士气磅礴、锐不可挡。
这是艺术用于战场,取得心理战效应的最好证明。
2) 由军战舞到巴渝舞(或踏蹄舞);“锐气喜舞”的巴人在助周伐纣的战争中大显身手后,受到周主喜爱,一度被引入宫廷,陈于帝王大乐之中。
但它的主要生命力在民间,是男女巴人即歌即舞表现欢乐的一种民艺形式,传到唐宋时,又称“踏蹄之戏”。
《归分类要》记“巴人、蛮蜒人好巴歌,名曰踏蹄”。
陆游《老学庵笔记》具体描述曰:“男女聚而踏歌,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踏歌”,其歌词就是“男女皆唱竹枝”。
(林永仁、来层林2000)西汉时,此种方法又被刘邦借用。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板盾蛮云:“至高祖为汉王,发夷人还伐三秦。
间中有渝水,其人多居水左右。
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
俗喜歌舞。
”高祖观之曰:“此武王伐封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
”巴人的这种军战舞自此成为汉宫廷舞乐,被称为巴渝舞。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巴渝舞为昭武舞,晋咸宁元年(275年)又废为宣武舞。
梁又复原称,后改名为鞞舞。
隋因之。
唐初,巴渝舞列为清高乐。
”宋代,有人认为巴渝舞不宜作为宫廷舞乐,“乃奏罢之”。
但在民间,巴渝舞一直在延续。
汉代扬雄、何晏都在巴人居住的地方耳闻目睹过巴人的歌舞。
从汉到唐宋,巴渝舞在民间经久不衰,《夔州图经》、《蛮书》、《老学庵笔记》等都有记载。
《夔州图经》中有:“俗传正月初夜……以鼓为踏蹄之戏。
”这种踏蹄舞便是巴渝舞的继承。
(王光,1998)3) 由巴渝舞(或踏蹄舞)终到摆手舞。
明清以后,摆手踏歌的娱乐形式在民间继续发展,土家山寨均设“摆手堂”,以摆手舞作为重要的祭仪歌舞。
每年正月初无论男女齐集堂中歌舞,“男女相携,翩跹而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
“摆手”有大小之分。
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的叫“大摆手”。
“大摆手”规模大、套数多、时间长,历时七、八天,与集市贸易、文艺体育活动一起,在“摆手堂”前举行。
“摆手堂”,在土王祠。
“小摆手”规模小,套数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氏族祠堂举行。
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
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读罢清朝土家诗人彭施铎的经典传世之作,令人不得不遥想当年鄂西、湘西、渝东一带盛极一时的土家歌舞之恢宏场面。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
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
它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战争、神话传说等内容。
歌随舞而生,舞随歌得名,起源于远古,盛行于明清。
土家人祭祀仪式毕,击大鼓,鸣大锣,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气势雄浑壮阔,动人心魄。
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按其举行的时间分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五月堂"、"六月堂"等。
摆手舞又分大摆手和小摆手。
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
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
“摆手”有大小之分。
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的叫“大摆手”。
“大摆手”规模大、套数多、时间长,历时七、八天,与集市贸易、文艺体育活动一起,在“摆手堂”前举行。
“摆手堂”,在土王祠。
“小摆手”规模小,套数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氏族祠堂举行。
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
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读罢清朝土家诗人彭施铎的经典传世之作,令人不得不遥想当年鄂西、湘西、渝东一带盛极一时的土家歌舞之恢宏场面。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
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
它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战争、神话传说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