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摆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大型舞蹈。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按其举行的时间分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五月堂"、"六月堂"等。

大摆手

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

土家族的大摆手活动非常热闹,在土司时期就被文人形容为:"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湖南龙山马蹄寨的大摆手活动历史悠久,规模庞大,远近驰名,辐射面广,上至鄂西、川东,下至永顺、保靖、大庸、桑植,热衷于摆手活动的土家人,以及客商小贩、杂技艺人等界时纷至沓来,多达数万人,遂成为湘、鄂、川、黔边境文化、经济交流的民族盛会。

大摆手是在摆手堂中举行的。摆手堂正中央,供奉着八部大王及其夫人"帕帕"的神像。摆手堂大坪中间立一根高二十四米的旗杆,上面的两面龙旗迎风招展,旗杆顶端的一只白鹤振翅欲飞。大摆手活动按三年两摆的传统习俗,于正月初九至十一日举行。界时,各寨依姓氏或族房组成摆手“排”,每"排"为一支摆手队伍,各"排"人数不等,均设有摆手队、祭祀队、旗

摆手舞

队、乐队、披甲队、炮仗队。

首列为龙凤旗队。龙旗和凤旗系用红、兰、白、黄四色绸料制成四面各一色的三角大旗。旗长丈余,边缘镶有鸡冠形花边。以白龙旗和红凤旗为上承,并排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次列为祭祀队。由寨上德高望重的老者组成,多达二十余人。他们身着皂色长衫,手持齐眉棍、神刀、朝筒等道具,一尊者捧着贴有"福"字的酒罐,率领担五谷、担猎物、端粑粑、挑团馓、提豆腐等祭品的人,随掌堂师行祭事,唱祭祀歌。

祭祀队后面为舞队。男女老少皆可参加,他们均着节日盛装,手里分别拿着朝筒或长青树树枝,列队入场。

继于舞队的是小旗队。凡户一面,颜色多彩,有长方形和三角形二种,亦饰有荷叶边。敬献于"八部大王"坛下,以感祖恩深泽。接着是乐队、披甲队、炮仗队。乐队分馏子和摆手锣鼓两种。再配以牛角、土号、野喇叭、咚咚喹等,奏出土家族节日的独特旋律。

披甲队由身披五彩斑烂"西兰卡普"的青壮年组成。土家族人天性劲勇,锐气尚武,在摆手舞中以锦为甲,以示威武雄壮。

炮仗队有鸟铳和三眼铳组成,各队按以上程序排列进入摆手堂。进堂后先扫邪,后安神。章堂师手持扫帚,以高扬激越的音腔,强烈地谴责那些"大斗进,小斗出,少斤缺两"的剥削者;以道德的铁扫帚,清扫那些"起心害人,行盗为娼"的民族败类,充分表现了土家族嫉恶如仇、纯朴善良的美德。祭祀时,祭祀人在掌堂师的带领下,依序跪下左脚,舞众亦虔诚跪下,与祭祀队一领一合,齐唱

摆手舞

神歌,歌词委婉深沉,气氛肃穆庄重。歌毕,各排将各自的供品呈于神案,其上有"福禄寿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字样。

祭祀完毕后,礼炮三响,撼天动地,摧人起舞,全场沸腾。人们在掌堂师的指挥下,整齐地变换着舞蹈动作,时而单摆,时而双摆,时而回旋,舞姿优美,动作逼真,刚柔相济,粗犷雄浑。摆手舞的内容,分别展现出民族迁徙、狩猎征战、农桑绩织等一幅幅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艺术画卷。

摆手舞

小摆手

小摆手,是土家族居住区普遍盛行的一种文化习俗活动,•在鄂西主要流行于酉水流域。过去,凡百户之乡,皆建有摆手堂,有的还建有排楼、戏台等。来凤舍米湖、大河等地现有摆手堂遗迹。•舞时,男女齐集摆手堂前的土坝,击鼓鸣锣摆手。其特点是摆同边手,躬腰屈膝,•以身体的扭动带动手的甩动。表演内容为"拖野鸡尾巴"、"跳蛤蟆"、"木鹰闪翅"、•"犀牛望月"等狩猎动作和"砍火渣"、"挖土"、"烧灰积肥"、"种苞谷"、•"薅草"、"插秧"、"割谷"、"织布"等生产生活动作。

编辑本段

摆手舞之乡

保护土家族独具特色地方民族舞蹈重庆命名“摆手舞之乡”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舞蹈,重庆市为了保护和弘扬这一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族舞蹈,日前命名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摆手舞之乡”。土家“摆手舞”是一种以摆手为基本特徵的祭祀性舞蹈,土语称为“舍巴日”。它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是勤劳勇敢的土家先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及图腾崇拜和土王崇拜活动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摆手舞”以祈求幸福吉祥为主题,是土家人用以酬报先祖的重要

形式,是一个庞大的艺术载体。摆手舞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前者表现古代战争等宏大场面,其舞粗犷劲勇;後者轻柔细腻,主要表现日常生产生活的场面。摆手时

摆手舞

,先由土老司主持祭祀祖先和土王,以粑粑、豆腐、猪头等为供品,烧香膜拜,然後在摆手坝中央升起篝火,土家後生在土老司的指导下围绕篝火翩翩起舞、通宵达旦。据考证,土家“摆手舞”源於渝、鄂、湘三省市的酉水河一带,在那里,“摆手舞”成为人民群众祭祀、娱乐的主要方式。从1982年起,重庆市开始收集整理酉阳县的土家“摆手舞”,两年後完成了国家“七五”科研项目收集、整理全国十大艺术集成之一的《舞蹈集成》(酉阳卷),将酉阳土家“摆手舞”收入其中。1999年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中,酉阳县土家“摆手舞”获得铜牌,今年,酉阳县又推出了第三套简化土家“摆手舞”,展示了土家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据悉,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酉阳县十多年来坚持推广普及土家“摆手舞”。目前,这个县土家“摆手舞”普及率达八成以上,覆盖面达百分之百。土家“摆手舞”已形成家喻户晓的格局,并成为土家人待人接客必跳的民族舞蹈。据介绍,酉阳位於重庆、贵州、湖南和湖北边区结合部的武陵山区腹心地带,目前,酉阳县面积5173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有16个民族聚居此地,是重庆市面积最大、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最集中、最具民族风情特色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有土家族43万人、苗族17万

不同的服饰,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家族服饰虽历经变革,但仍然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特点。

男:头包青丝帕或青布,白布帕2.3至3米,包成人字路。较古老的上衣叫“琵琶襟”,安铜扣,衣边上贴梅条和绣“银钩”,后来逐渐穿满襟衣(多指中年以上者)和对胸衣,青年人多穿对胸衣,正中安五至七对布扣。裤子是青、蓝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高粱面白底鞋。

妇女:头包1.7至2.3米青丝或青布帕,不包人字路形。上衣布:一、大襟,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滚边,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但不镶花边。二、银钩,这种衣为矮领,衣襟和袖口镶宽青边,袖口青边后再加三条五色梅花边,胸襟青边则用彩线绣花。

三、三股筋,衣大袖大,袖口镶16.5厘米宽边,领高1.65厘米,镶三条细边。四、结婚衣,新娘喜穿“露水衣”(即红衣),这种衣长而大。

女鞋较讲究,除了鞋口滚边挑“狗牙齿”外,鞋面多用青、兰、粉红绸子。鞋尖正面用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