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与赏析论文
古琴曲《阳关三叠》有感论文
古琴曲《阳关三叠》有感论文 古琴曲《阳关三叠》几个版本看音乐中不同主体的个性表达扩展出的 空间 这节课的作业之一是任选东方或西方古典音乐的一首曲子,听三个不 同版本,并写出其中差别和感受。
西方的老师推荐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峰回路转的第二乐章,东 方的推荐古琴曲阳关三叠、平沙落雁或流水。
这个作业非常有意思,看似无厘头,实则高端大气上档次。
糊糊老师是在课上讲解书法的行气和章法,讲到如何提高书写性时讲 到的。
这是对书法的更高要求。
书写与时间有关,是单位时间内同一形状的空间切割,和不同主体的 个性表达有关,是时间里的节奏扩展。
这和音乐很接近,每首曲子都有曲谱,标注了音高和节奏西方古典音 乐节奏很严谨,东方如古琴曲虽然没有明确的节拍标注,但也有一些表示 大略节奏的标记,但不同的人演奏出来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的,这里有演奏 者放进去的人生体验、情绪感受和个性表达。
因此,老师让我们听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曲子,为的就是体会在同一时间要求下的个性表达扩展出的空间。
我选择的是听古琴曲《阳关三叠》,一则很喜欢这首曲子,二则巧的 是最近正在学的曲子就是它。
一、古琴曲《阳关三叠》简介 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 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在此基础上作《渭城曲》,在当时就已经广为传唱,唐人送别, 每每就用这首诗来歌唱。
因曲中有渭城和阳关两个地名,故后人又称之为《阳关曲》。
王维原诗是因朋友元常因排行老二,所以叫元二奉朝廷的使命要前往 安西都护府,王维在渭城这个地方为他送行而写的送别诗。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更有助于理解这首诗以 及延伸出来的琴曲。
渭城,是秦都咸阳故城,在唐长安西北,今陕西省咸阳市南部,位于 渭河以北。
阳关,故址在甘肃省敦煌市城西的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 取名阳关,是古代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安西都护府,是唐代设于西域的军政机构,在龟兹这个地方,就是今 天新疆的库车。
浅析歌曲《阳关三叠》的风格及演唱
1 8 I yi S h u P i r  ̄ g j { 0 n
时, 演 唱者还要具 有充足 的气息来 读每个字 及音节 的变
化, 如果这 期 间缺乏 对气 息 的控制 能力 . 只会 让演 唱者 读 到最后 感到气 息 不顺 畅 , 大 脑缺 氧 。当然 , 并 不 是每
绪 上 的装饰 , 将 依依惜别 的情绪传 递 出来 。 而在演 唱“ 劝 君 更尽 一杯酒 ” 的时候 . 演唱 者可 以模仿 “ 吟” 的味道 将 其 刻 画 出来 , 给 听众一 种思考 的感 觉 , 让 人感 受 到歌词 中蕴含着 的不舍之情 。 当然 , 需 要注意 的是 : 演 唱者 在演
换 气等技 巧 。而通过 对大量 文献的分 析与研究 . 作者发
、
歌 曲的情
古人在 唱诗 词歌 曲的时候通 常会采用润 腔的技 巧 ,
因 为 这 个 技 巧 可 以烘 托 出 歌 曲 中 的 情 。 所以, 在演 唱《 阳
现歌 唱中的气息 主要源 自于“ 丹 田” , 合 理地控 制丹 田气
《 阳关三叠 》 是我 国古代 艺术歌 曲的典 型代 表作 品 ,
唱这首 古诗 词歌 曲 的时候还 需要 对 诗词 的本 身有 一 定
歌 词取 于我 国诗人 王维 的《 送元 二 使安西 》 当 中的一部 分, 通 过音 乐元 素和诗 歌 的完美结 合 , 让诗人 的情感 和
思想展 现得淋漓尽 致 。歌 陆主要分为三个 大段 , 也 即是
控 制丹 田气 息 的变化 。 譬如在 唱到“ 劝 君更进 一杯酒 , 西
出 阳关 无 故 人 ” 这 两句 歌词 的时 候 : 演 唱 者 可 以充 分 利
用 自身胸 部和腹部对 气息 的储 存能力 , 控制横膈 膜 和肋
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与赏析
式 ,张弛有 度 ,轻松 驾驭 ,出色 的表 现出 《 阳关三叠 》作 为古代 琴
歌 的特 点 。
一
、
阳关三叠 的演 唱
是 第一段 的变化与重复 ,并且可 以说是运用相 同的一个 曲调来变化 演唱 ,重复 叠唱三次,故称为 “ 三叠 ” 。 第 一叠主要 以王维 《 送 元二 使安西 》为主题歌 词的音乐 部分 。从 “ 遄 行 ”开始进 入副歌 。音乐 出现八度跳 跃 ,变化 起伏很大 。歌词变为 长短不一 的句 子 。在第 一
歌词在 音韵悠扬 的古琴声 中总是让人荡气 回肠 ,再三 感叹 。 《 阳关三叠 》采 用了 “ 三叠 ”的创作方式 ,让歌 曲变得 更加有 张力 ,更 加吸 引。要 全面解读音 乐,充分感 受作者心 中的情感 ,就要 运用音乐 的方 式将其表达 出来。在音乐 教 学上 《 阳关 三 叠 》 更 加 容 易 让 演 唱者 投 入 情 感 , 声 情 并 茂 的演 唱 , 进 而 改 善 演 唱 者 的演 唱 技 巧 与 能 力 。 文 章 主 要 对歌舞 《 阳关三 叠》进 行赏析,并且分析其演唱 。 关键词 :《 阳关三叠》 ;歌 曲赏析 ;演 唱技巧
而不 弱的情感 。另外 ,演唱者 还应该 与古琴一 同展现丰 富的表现方
二、 阳关三叠) ) 的音乐赏析
目前 所 存 的 《 阳关 三 叠 》 是 王 维 送 别 友 人 前往 关 外 服 役 的 七 言 绝 句 。后 世 乐 师 在 此 基 础 上 配 上 了 乐 曲成 为 了 传 世 佳 作 , 也 成 为 了 友 人惜别 的经典乐 曲。 《 阳 关 三 叠 》 全 曲分 为 三 大 部 分 , 后 面 两 段
叠 中集 中 的 表 现 了 作 者 在 送 别 友 人 过 程 中 的 伤 感 之 情 与 无 奈 情 感 。 第 二 叠 是 第 一 叠 的 变 化 与 重 复 , 其 内部 变 化 不 明 显 , 与 第 一 叠 的 基
古琴名曲《阳关三叠》精品赏析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本雅明说“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出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
沧海浮尘,芸芸众生,总会有人有缘相识,有幸相知,也总会离别。
不知诸位有没有想过与知己离别的事情,主页君倒是很喜欢古人离别的方式,从长亭到短亭,一路相送,这一支柳,吟一首诗,这种仪式感,用情至深,令人回味无穷。
本期不妨来通过古代汉民族音乐精品曲《阳关三叠》,感受一下古人的那种惊人的诗意和美丽。
《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
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
所见的古琴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
最早载有《阳关三叠》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而流行的曲谱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1530),后经改编载录于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76)。
新中国成立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
「琴曲赏析」全曲共分三大段,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三遍。
故称"三叠"。
每叠又分前后两段,后段为新增歌词,每叠不尽相同,带有副歌的性质,分别渲染了"宜自珍"的惜别之情,"泪沾巾"的忧伤情感和"尺素申"的期待情绪。
旋律以五声商调式为基础,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在后段的八度大跳及"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
歌曲结尾处渐慢、渐弱,抒发了一种感叹的情绪。
「送元二使安西」唐丨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
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
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琴心琴韵 古色古香——姜嘉锵演唱的古代歌曲《阳关三叠》评析
琴心琴韵古色古香——姜嘉锵演唱的古代歌曲《阳关三叠》评析琴心琴韵,古色古香——姜嘉锵演唱的古代歌曲《阳关三叠》评析古典音乐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之作,它贯穿了千年的时间,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这些经典之作中,姜嘉锵演唱的古代歌曲《阳关三叠》可谓独领风骚。
这首歌曲以其悠扬的琴音和姜嘉锵的高亢激昂的歌声,再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诗意的古代风景。
本文将对这首歌曲进行评析,以探究它的魅力所在。
首先,歌曲以古筝的琴音开篇,犹如一枝梦幻的玉箫,引领听者踏入一个纷繁复杂的古代世界,仿佛可以听到河水的流淌声和云雾的缭绕,给人带来一种神奇的氛围。
琴音穿梭于每一个音符之间,仿佛和自然界融为一体,让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
紧接着,姜嘉锵的高亢激昂的歌声渐渐响起,她从宏亮的音域中抒发出一种雄浑而激越的情感。
她对每个音符的处理都相当细腻,让人感受到歌曲的深情厚意。
她的声音犹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给人带来一种力量。
在她的演唱下,《阳关三叠》这首歌曲不再仅仅是一首歌,而是一幅壮丽的山河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代。
此外,歌曲的歌词也很有诗意,表达了对时光的感叹与对人生的思考。
它描绘了一个辞别繁华世界,追求自由和理想的人物形象,同时融入了对自然和生活的赞美。
歌曲中有一句歌词“放胆架舟去天涯,背脊夜雨踏风揽月”,通过这句歌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歌者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种对自然和生活的赞美在古代文化中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古代音乐所追求的审美价值。
另外,歌曲的音乐编曲也值得一提。
编曲师精心设置了伴奏部分,通过与姜嘉锵的演唱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效果。
贝斯和鼓的加入让整个歌曲更加动感和激烈,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仿佛置身于古代军队的奔袭之中。
这些编曲手法巧妙地结合了古典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使这首歌曲更富有层次感和魅力。
总结起来,《阳关三叠》这首古代歌曲展现了姜嘉锵的音乐才华和对古典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阳关三叠》演唱分析
大多数押韵 在同一个韵 脚 “yi”上 ,因此在演 唱 《阳关 三叠 》的时 演唱这几句 时需运用 “揉气”。尾部的开头一句 “噫”,虽然 只有一个
要 注意的是 “yi”字 的演唱与其它字 之间的连接 。…yi’字的韵母是 字但是却需要丰富的情感来演唱,气息仍 然要处在积极 的状态 中。
…i’,演 唱时想着 “e—i”,嘴唇不能发 出 “e”,只能做 出像发 …e’
满 足 了旋 律展 开 的需 要 。在第 三叠 中 “旨酒 ,旨酒 ,未 饮心 已先 好该作品的情 感。
醇”的 “先 ”字上 做了 自由延 长,在演唱时要注意 “rubato”这个表
《阳关三叠 》给 听者 展现 了一个悲 凉的 曲的理解及情 感表达来 自由发挥 。在 “载驰 将渭城 冲洗 得特别干净 ,青 翠欲滴 的杨柳在 风中摇摆 。在渭 水的北
经后 人配曲而成 。为 了使 诗与 曲更好 的结合 ,后人在编入 琴曲后又 “渭城朝雨渑轻 尘 ,客舍青青柳 色新 ,劝君更尽一 杯酒 ,西 出阳关
增加 了一些诗句 ,后 加的诗句虽没有原 诗那样规整 ,但都 很押韵 , 无故人 ”这几 句旋律 比较平稳 以级进 的形式进行 ,情绪 比较 柔和 ,
整个乐 句连贯抒情 。古诗词的演唱 注重 字正腔 圆,因此 演唱时不能 果气息运用不 正确 ,再好 的表演也 达不到好 的声音 效果 ,因此要用
一 味 的追求 歌词 的清 晰饱 满而 忽视 了字 与字之 间 的连接 与过 渡 。 内心的情感来带动并且控制气息 。
“行 ”字上 的重音记 号与切分音 的特点 ,描绘 出友人前 行路途之艰
情 术语 进行 演唱。
达 ,最终导致整首歌曲演 唱的失败 。
经 过两 小节 的 间奏进 入第 二叠 。第 二叠 与第 一叠 的不 同之 处
论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技巧分析
音乐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Music Art57论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技巧分析王陌萱(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摘要:歌曲《阳关三叠》作为一首家喻户晓的音乐作品,以《送元二使安西》作为依据进程创作的。
本文对《阳关三叠》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分析了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技巧,为今后研究歌曲《阳关三叠》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阳关三叠》;演唱技巧;歌曲一、引言歌曲《阳关三叠》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由于这首歌曲的歌词有着独特的情感,旋律优美,是经典了送别之作,表达了作者在亲友送别之际抒发难舍难离的情感。
二、歌曲《阳关三叠》的创作背景《阳关三叠》的创作依据是来源于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所创作的《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作者在送别亲友时表现出来的难舍难离之情。
而唐宋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而《阳关三叠》正是这一时期所创作的,这首歌曲经过了千百年的不断传唱,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其中“阳关”一词在这首歌曲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因此这首歌曲命名为《阳关三叠》。
在开元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快速发展,由于当时统治者喜爱歌舞,并在民间增加了教坊的数量,从而出现了很多音乐方面的优秀人才。
以李白、王维等一批在诗词上有着卓越成就的诗人文豪,在这一时期不断涌现。
而歌曲《阳关三叠》是以王维创作的《送元二使安西》作为原型进行创作的,在歌曲中大量使用了王维的经典诗句,表达了离别之际的不舍,其中歌曲中的一些歌词在歌曲不断流传过程中被世人所填写的。
[1]三、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技巧(一)演唱技巧中的“吟”“吟”类似歌唱中的一种口语表达方式,“吟”在现代中的意义则是表示拉长了音调,好像唱歌似的一样读,但是“吟”和“唱”是有区别的。
其中“唱”是根据谱例进行演唱,节奏和旋律相对比较固定,需要一定的音乐伴奏;而“吟”没有谱例进行依照,节奏和旋律有着很大的随意性,不需要伴奏。
《阳关三叠》是由七言格律诗组合而成的,每一句诗在吟诵的时候有前四后三上的停顿,体现出的节奏有着前面紧后面舒的特点。
古曲《阳关三叠》的风格及演唱探析
Northern Music 63musical skill 音乐技术古曲《阳关三叠》的风格及演唱探析麦喜晓(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摘要】本文旨在对《阳关三叠》这一首古诗词作品进行文化背景、演唱实践作分析,并在演唱实践当中对该曲的演唱技巧作详细的探讨。
最后总结对该作品的分析,探寻演唱古诗词作品对声乐教学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阳关三叠;文化背景;演唱探析【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该文为广西艺术学院2018研究生师生主题科研创作项目题目“中国古诗词声乐作品解读、演唱教学与实践”(项目编号:2018XJKY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一、《阳关三叠》的文化背景解读(一)诗的由来《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该曲内容来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此诗为王维晚年所作。
王维的晚年正值唐玄宗执政的中后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很多戍守边关的士兵到了服役年限仍然不能归乡,直至客死异乡。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维的朋友元二被朝廷任命去安西,王维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挚友的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
(二)《阳关三叠》琴曲的由来有一说法《阳关三叠》出自梨园乐工,也有一说法《阳关三叠》谱曲者是王维,这些说法已无法考证。
但可以肯定的是《阳关三叠》是创作于唐代的一首琴歌。
琴歌是以古琴为伴奏,边演唱边弹奏古琴的形式,以抒情为主,也有叙事的功能。
该曲最早期的曲谱记载于《浙音释字琴谱》,在传唱的变化过程中出现了30多个版本。
(三)何为三叠“三叠”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一种曲式结构,它是在主部分“一叠”的基础之上,按照一叠的整体框架,在框架内对音乐自由、即兴、反复、变奏的一种音乐结构。
叠奏与西方固定的曲式结构不同,但是与西方的“变奏”形式有所类似。
《阳关三叠》中的二叠与三叠,在一叠的框架结构中自由即兴地抒发音乐情感,形成了“一唱三叹”的音乐美感。
二、《阳关三叠》的演唱实践分析(一)演唱的情原诗开篇中的短短四句道出了诗人对挚友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阳关三叠》演唱分析
《阳关三叠》演唱分析《阳关三叠》是一首广为人知的古旧曲调。
这首曲子是张洪瑞的音乐作品,歌曲的词曲表达了一段痛苦的感情故事,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自曲谱面世以来,不仅在民间广为传唱,也被很多知名歌手翻唱,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歌曲的演唱分析可以有多个层面。
首先,从情感的表达来看,歌曲描绘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歌词中“岁月早晚,情为何物”一句,表达了世间情爱的无常和辗转反侧。
演唱者在歌曲中通过情感饱满的声音,把痛苦和哀伤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感受到深情爱恨交织的心情。
演唱者要通过歌曲传递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听众能够感同身受,共情共感。
其次,从声音的运用来看,演唱者需要很好地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来表达感情的起伏。
歌曲的旋律优美动人,需要有一位技艺娴熟的演唱者来诠释。
在高潮部分,演唱者要掌握好声音的爆发力,让听众感受到情感的澎湃和迸发。
在抒情部分,演唱者则需要用柔和且细腻的嗓音,来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哀愁。
声音的运用是演唱者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必须做到恰到好处,让听众感受到歌曲的魅力。
此外,从形象的呈现来看,演唱者不仅要有一副好声音,更要有一种饱含深情的表演风格。
无论是在舞台表演还是在录音室中演唱,演唱者都需要投入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中去,用自己的表演技巧和表情动作来诠释歌曲的内涵。
形象的呈现是演唱者与听众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需要让听众能够看到演唱者的内心世界,并引起共鸣。
总的来说,《阳关三叠》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曲目,需要演唱者具备良好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只有把握好情感的表达、声音的运用和形象的呈现,才能将这首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让听众产生共鸣,感受到歌曲的魅力。
希望每一位演唱者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绎这首经典之作,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中国音乐的美妙与魅力。
艺术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技巧及传统意蕴
艺术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技巧及传统意蕴艺术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技巧及传统意蕴艺术歌曲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音乐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阳关三叠》则是其中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作为一首多次改编和演绎的传统曲目,它既展示了优秀的演唱技巧,同时也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意蕴。
本文将从演唱技巧和传统意蕴两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谈及技巧方面,演唱《阳关三叠》需要演唱者具备深厚的音乐素养和演唱功底。
首先,音调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演唱者需准确地掌握音高,尤其在传统曲调中更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整首歌曲的表达效果。
其次,声音的表现力也是值得注意的。
演唱者需通过腹式呼吸和声音的塑造,合理地运用声音的力度、音色和表情来诠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当演唱者能够紧密结合歌曲的旋律和词意,在音乐中找到情感共鸣时,歌曲才能真正打动听众的心。
另外,传统意蕴是《阳关三叠》作为一首艺术歌曲的重要特点之一。
这首歌曲早在唐代就有了创作,而经过多次演绎和改编,如今已成为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作。
它的传统意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音乐、文学和文化。
首先,音乐方面,《阳关三叠》取材于古曲《阳关曲》,并融入了西域舞曲的元素,使得它在旋律上更为独特和富有异域风情。
其次,在文学方面,《阳关三叠》的歌词以描绘西域的美景、传递爱情情感为主题,语言优美动人,意境深远。
最后,在文化方面,《阳关三叠》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除了技巧和传统意蕴,演唱《阳关三叠》还需要演唱者具备对曲目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入。
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应该通过对歌曲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理解曲调的特点和情感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演绎出歌曲的魅力。
同时,个人情感的投入也是非常重要的,演唱者需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歌词和旋律相融合,达到音乐与情感的完美统一。
只有当演唱者能够深情演绎,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到曲目中,才能唱出动人的音乐,真正打动人心。
综上所述,艺术歌曲《阳关三叠》作为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无论是在演唱技巧还是传统意蕴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魅力。
多段体琴歌《阳关三叠》研究
多段体琴歌《阳关三叠》研究多段体琴歌《阳关三叠》研究《阳关三叠》是中国传统音乐中一首重要的多段体琴歌,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音乐构成。
它以其卓越的音乐艺术价值和传承困境,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本文将从其历史渊源、音乐结构、表演形式以及意义与传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
《阳关三叠》最早出现在唐代,其创作时间可追溯至公元8世纪。
这首琴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当时社会政治动荡,人民生活艰辛的背景。
曲调中融入了作者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
长时间的演唱使得这首曲子经历了多次的修改和演化,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阳关三叠》。
从音乐结构上来看,《阳关三叠》是一首多段体琴歌。
这首曲子包括了引子、三段半和结尾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旋律和节奏。
其中,引子是整首曲子的开场,通过简洁明快的旋律引出后续的主题;三段半则体现了主题的曲调发展,情感的起伏;结尾部分则以高亢的音乐表达了曲子的最高潮,将整个琴曲推向了高潮。
在表演形式上,《阳关三叠》以独奏的形式进行。
演奏者通过指法和技巧将琴声娓娓道来,使得曲子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演绎能力。
演奏者需要凭借对琴曲的深入理解和音乐感悟,将自己对曲子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到演奏中,使得琴曲具有更加生动的艺术表现力。
《阳关三叠》在意义与传承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这首琴曲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同时,它也是传承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这首曲子的研究和演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脉络和精神内涵。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探讨如何将这一传统音乐作品进行传承和创新,使其在当代社会中保持活力。
然而,《阳关三叠》在传承方面也面临一些困境。
由于其琴谱的保存和传承较为困难,这首曲子的演奏者数量有限,并且缺乏系统的传承机制。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阳关三叠》的研究和记录工作,保护好这一珍贵的音乐遗产,同时也需要培养更多的有才华的琴曲演奏者,让他们能够将这一优秀的琴曲传递给更多的人。
谈古曲《阳关三叠》给声乐教学带来的启示
谈古曲《阳关三叠》给声乐教学带来的启示导言《阳关三叠》是中国古代传统曲目之一,也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背景、曲目特点和声乐教学三个方面,探讨古曲《阳关三叠》对声乐教学的启示。
历史文化背景《阳关三叠》最早见于唐代李白的《将进酒》中,描述的是汉武帝在阳关的悲壮。
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关三叠》逐渐演变成了一首感人肺腑,富有文化内涵的古曲。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曲的演唱也体现了古代的审美观念。
曲目特点《阳关三叠》的唱腔清晰、动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从曲目结构来看,该曲分为三叠,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
前叠抒发出英雄的豪情壮志,中叠描述士兵之间的情感,后叠则表现出君臣之间的深情厚谊。
从演唱技巧角度来看,《阳关三叠》是一首旋律悠扬、节奏明快的曲目,流畅而平稳的旋律、润滑而婉转的歌词、丰富而变化的情感变化,构成了曲目极具特色的魅力。
声乐教学的启示作为一种古代艺术,古曲《阳关三叠》不仅反映了历史文化,同时也可为声乐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首先,《阳关三叠》的旋律流畅,是学习声乐唱法的极佳范本。
在声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古曲的音律规律及特点,帮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熟悉乐曲的情感走向及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唱歌水平和语音表达能力。
其次,《阳关三叠》的情感表达丰富多样,是学习艺术表演的好材料。
从曲目三叠的结构上来看,每一叠都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和心态,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素材,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最后,《阳关三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演唱古曲不仅需要技巧和技能,同时也需要学生体验并传承其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古曲,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声乐方面的技能,也可以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
结论古曲《阳关三叠》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水准和文化内涵的曲目,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学习和演唱古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技能,展现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阳关三叠歌词解析
阳关三叠歌词解析
“长城阳关三叠”是一首时至今日仍被传唱的传统民歌,这首歌歌唱的是一个关于在长城上发生的故事,两个男女之间的爱情。
在这首歌中,歌手先是介绍长城阳关,提及开天辟地时断手叔,当穿越阳关时谁也不能回避,那里分别着大风,突风,雷霆和黑暗,便是你也不可能改变,所以传说早期前进者要穿过长城阳关才会有平安旅途。
接下来歌词描写了男子旅行时遇到一位英俊少女,但当他们良辰美景即将相见时受到了家庭的阻挠,愁眉苦脸的离别,彼此不知如何面对,只能留下痴心的对望而已。
但因为阻挠,这对男女只能在阳关留下一段爱情。
男子像一只痴情的鸟笼把自己封锁,却总也不能释怀,少女只是个看客,只剩下恋恋不舍,唯有面对残忍的现实,让自己勇敢地面对。
只有担当起自己的使命,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这首《长城阳关三叠》,歌颂了一对心存留恋但却无奈分离的爱人,并以此表达了"在爱情面前,无奈因家庭壁垒"而不能相会的悲痛之情。
此曲流传千古,让岁月总是写得如此温柔,它足以激励人们尊重爱情,牢记那一份特殊的瞬间,和那股心灵的深情。
谈古曲《阳关三叠》给声乐教学带来的启示
谈古曲《阳关三叠》给声乐教学带来的启示【摘要】《阳关三叠》是一首古老的曲目,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音乐特点。
在声乐教学中,运用这首曲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音乐文化,并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挑战,如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曲目的情感表达等。
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指导来应对这些挑战。
谈古曲《阳关三叠》给声乐教学带来了重要的启示,不仅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展望未来声乐教学的发展方向,可以进一步挖掘曲目的音乐特点,拓展教学内容和手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关键词】谈古曲《阳关三叠》,声乐教学,历史背景,意义,音乐特点,表现手法,教学运用,应用效果,挑战,应对方法,重要性,启示,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介绍谈古曲《阳关三叠》谈古曲《阳关三叠》是中国传统古曲中的一首经典之作,其曲调优美动人,曲文典雅含蓄,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该曲源自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描述了登高远眺的景色和人生感慨,尤其突出了对时代变迁不可抗拒的思考与感慨。
曲调舒缓悠扬,音韵悠长,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思想。
《阳关三叠》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珍品之一,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通过学习和演唱这首古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和欣赏水平,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声乐表现能力和艺术修养。
深入研究和探讨《阳关三叠》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对于声乐教学的推广和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1.2 声乐教学的重要性声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审美情趣和音乐技能的重要途径。
声乐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唱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审美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声乐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细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声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索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年级作文】让我感动的古曲《阳关三叠》
【六年级作文】让我感动的古曲《阳关三叠》
你听见了那明净到可以洗涤一切的古琴声了么?你嗅到了那沁人心脾的檀香味了么?
坐在书桌上,听着那动听的古琴声,不失为一种享受。
说到古代音乐,我还记得著名的歌曲《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它清雅,带着淡淡的忧伤,仿佛是与故人离别时弹唱的,带着那种不舍。
起初,钢琴的声音很柔和,带有一丝悲伤。
然后,兴奋而忧郁的旋律旋转着,重复着,诉说着真挚的怀旧。
人们不禁想到这样一幅画面:在一片柳林中,两个好朋友依依不舍,
不忍分开。
《阳关三叠》其实是由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谱成的。
因为全曲中间对王维的四句
诗前后共唱三遍,因此称之为《阳关三叠》。
听着《阳关三重奏》的轻柔曲调,我感到内心莫名的平静和悲伤。
在歌曲的中段,一
段的节奏高于其他段落的节奏,情绪比前几段重。
如果上一段给了我们那种忧郁,那么这
一段给了我们兴奋。
最初的几声钢琴声是柔和的,然后急剧上升。
这里的气氛变化很大。
然后它仍然平静、兴奋和平静。
听着《阳关三叠》,明白了友谊不需要轰轰烈烈,平平淡淡融于心间的才是友谊。
这
就是我从古曲《阳关三叠》中品味出的道理。
文学毕业论文从演唱技巧来解析琴歌阳关三叠
从演唱技巧来解析琴歌《阳关三叠》《阳关三叠》是中国古诗词和古琴音乐珠联璧合的佳作,一首有歌词的古琴曲。
它意境古朴悠远、曲调情深意重、歌词凄美深邃、旋律感人,在音韵悠长的古琴和诗意的衬托下,一唱三叹,让人听得荡气回肠。
琴歌《阳关三叠》其歌词采用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宋元二使安西》的七绝诗,诗人借对一位从军朋友哀怨别离之情的抒写,含蓄的反映了在当时不合理的征兵徭役制度压迫下的人民的痛苦。
原诗为四句“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在艺术上以其简朴的手法,通过对送别者的眼前所见景物的精心描绘,制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美的境界,使人感到了那种依依惜别的情真意切。
此诗从大意上看,似乎就是这样,但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作者的创作背景后,就会对他有另外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王维在创作这首诗时已近晚年,他的挚友元二受朝廷派遣,即将远赴他乡。
当时的王维,心绪非常复杂,因为他的朋友元二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乡。
因此作者心中十分失落。
所以看似别离,实际上可能是永别在这首诗的背后我们又品出了另外一种凄凉。
诗人借助周围的垂柳以及清晨的一场春雨,更加伤感的道出了自己对友人不舍与忧心。
此诗入乐为琴歌后,后人又增添了一些诗句,更加强了惜别的情调。
在演唱方面,要唱好这首歌,笔者认为需要一种自然纯净、古朴、典雅而不失凝重、透亮的声音。
作品虽然音域不宽,但是篇幅却不短,三段之中有着细致的变化。
需要唱出层次感,这就要求演唱者在音色、速度、节奏等各方面都要有相当的控制能力。
那些太滞重、不干净以及过于尖亮的声音显然不适合演唱此曲,这不仅技术上难以驾驭,而且风格也完全不一样。
(一)分段处理作品,准确表情达意在歌曲的第一段,作品忧郁、伤感的道出了故人惜别时的场景,音调抒情。
在这一段落,应重点注意“N”的歌唱,如“轻”、“尘”、“新”、“人”、“晨”、“津”、“辛”。
所以,演唱的音色变化要与作品的音乐本身相结合,用明暗、浓淡的音色去表现抑扬起伏的琴歌旋律与歌词的情感、意境。
中国艺术歌曲《阳关三叠》之浅析
中国艺术歌曲《阳关三叠》之浅析摘要:我国早期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无论在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均取得了比较高的艺术成就,他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对这一西方声乐艺术题材在我国的传播、发展和壮大积累了宝贵的创作实践经验。
所以说,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占有重要和积极意义。
本文对其中的典型作品《阳关三叠》进行艺术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进一步认识艺术歌曲这一西方声乐艺术体裁在我国的最初创作因由,以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征。
关键词:艺术歌曲;诗词;声情交融;艺术处理中国艺术歌曲的歌词,大多以音乐性、文学性较强的古典诗词或现代诗为主,有些歌词则直接选自名家名诗,这些诗词则为中国艺术歌曲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青主的《我住长江头》,是将中国传统音调与民族和声五声调式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去,它对西方大小调及传统的功能和声有很大的突破,并吸收了我国传统音乐的调式体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曲调真挚感人,与快速流畅稳中求变的伴奏织体共同表达了思念的主题。
歌曲的头四句调性是从e 小调转到D大调,第五句从D和弦开始,引出G和弦,并采用G宫和弦与E羽和弦相交替的手法,丰富了和声色彩,赋予了这首歌曲鲜明的民族风格。
1 作品分析1.1 歌词分析从《浙音释字琴谱》中的“希山曰:是曲也,王摩羯所作,而后人增益之。
”中可以得知,《阳关三叠》是以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为词,经后人配曲,为了使诗词和琴曲紧密结合,后人在原诗的基础上将其中歌词进行了增益变化,加强了惜别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
原诗内容:“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晨的细雨将渭城的浮尘打湿,洗去了路上的灰尘,客栈的青砖瓦在细雨中散发着沉静、清新的土砖瓦味道,依依杨柳也因为雨水的滋润,青翠欲滴的叶子显得更加妩媚,随风摆动的柳枝增添了离别的惆怅,客栈是游子的暂居之处,杨柳又是离别的象征,二者的组合让诗歌平添了一份黯然销魂的情调,然而加上朦胧的细雨,却给黯然销魂的情调赋予了一层轻柔明快的靓丽风景。
情之所至 音之所生 ---古诗词艺术歌曲《阳关三叠》的特色及演唱探析
情之所至音之所生 ---古诗词艺术歌曲《阳关三叠》的特色及演唱探析发表时间:2018-04-27T09:16:34.267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3期作者:钱树林[导读] 在当今文化交融的大环境里,中国古典文化在音乐艺术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特色入手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钱树林摘要:在当今文化交融的大环境里,中国古典文化在音乐艺术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特色入手,解析古诗词艺术歌曲表现力。
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时,必须要表达出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发声技术及情感的规范处理,分析处理一首与中国古典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声乐作品时,不但要在声乐技术上进行规范处理,还应把握作品的人文精神、诗词的美学意境。
通过对歌曲《阳关三叠》的分析,达到更好的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积累音乐素养的目的,从而帮助学习声乐者和爱好者更好的理解及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声乐技巧处理;诗词的美学意境;人文特色诗歌是汉语言文学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与体裁样式,它来源于人们的劳动生产和生活中,起初便与音乐和舞蹈三者合一。
诗歌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凝练的语言形成了独特的古典美。
因此,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时,不仅需要演唱者掌握丰富的演唱技巧和娴熟的表演能力,还需演唱者具备一定的文学底蕴,这样才能充分的演绎好古诗词艺术歌曲。
古琴曲的儒雅、唯美、内敛的音乐美学思想,为演唱声乐曲《阳关三叠》提供了有力的审美思维依据。
对一首诗歌的审美,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在生活中的一次净化,对自己灵魂的一次提升。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阳关三叠》的特点分析古诗词艺术歌曲《阳关三叠》是在诗人王维的诗作之上,结合古琴曲产生的声乐艺术作品。
分析此曲的艺术特点,就要提到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学思想。
孔子提出音乐作品的评价标准是“尽善尽美”,音乐作品内容(伦理道德、思想性)的衡量标准是善,音乐作品形式的衡量标准是美(艺术性)。
孟子提出了“与民同乐”的音乐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与赏析论文•相关推荐
在角色需要音乐较为宽广的女高音来担任演唱。
《阳关三叠》按照前四后三的形式进行演唱,在每一段词的四个字一般都是动词与名词,后三个字为形容词。
因此在“渭城朝雨”处后存在气口,但演唱者不能在此进行换气[1]。
因此演唱者要使用较深的气息与平稳的呼吸,才会演唱会扎实的声音。
后八度跳跃气息要稳定,依靠腹部、腰脊的力量来产生支撑作用,演唱声音要规范、扎实。
歌词中首个“历苦辛”后不能换气,前面两个音要轻,主要突出“历历苦辛”的重点,到后面声音应该渐渐变弱,以曲谱中的mp至cresc至p的力度来演唱。
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同从歌曲的次强拍进入,由于歌词在两叠之间旋律设置不同,因此应该做好调控气息的准备。
到第三部分时,歌曲的情绪达到最高潮,要使用真假声混合。
在接近尾声部分作为感情的结束,演唱者音量要逐渐变弱,但气息与情感要表现到位。
由于《阳关三叠》是一首古诗词,因此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避免肢体僵硬,可以借助身体舒展来放松身体,灵活运用气息。
1.2情感表现
《阳关三叠》歌词所讲述的是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清晨,绿绿柳树下送别友人的场面。
诗词表现的是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对友人即将远去边疆表现出来难舍难分的伤感之情。
作品可以分为三叠,第一叠即为故事场景的描写,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保持连贯,略带伤感的情绪。
进阶八度跳跃情绪变得激动,情感发生变化,气息变弱,情绪进而平复。
第二叠,情绪需要稍加变动,“泪滴沾巾”演唱时的“滴”要突出表现,“谁相因”的情绪处理要以强-弱-强来展现,从而展现明显的对比情感。
第三叠是第一叠的重复,在情绪上相对于第一叠更加赶上。
八度跳跃后情绪进入高潮,接着情绪贫富,给后面情绪爆发做了伏笔。
后续的音乐节奏由快至慢,直至“千巡有尽,寸衷难泯”处结构紧凑,在演唱至“无穷”二字时将压抑的情感爆发,而后“伤感”应略带哭腔,音量逐渐变弱,充分展现对友人的不舍。
最后要注意感情的首位,处理上要由快至慢,从而展现与友人不能相见只能寄托于梦的无奈伤感之情[2]。
2、《阳关三叠》的音乐赏析
目前所存的《阳关三叠》是王维送别友人前往关外服役的七言绝句。
后世乐师在此基础上配上了乐曲成为了传世佳作,也成为了友人惜别的经典乐曲。
《阳关三叠》全曲分为三大部分,后面两段是第一段的变化与重复,并且可以说是运用相同的一个曲调来变化演唱,重复叠唱三次,故称为“三叠”。
第一叠主要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为主题歌词的音乐部分。
从“遄行”开始进入副歌。
音乐出现八度跳跃,变化起伏很大。
歌词变为长短不一的句子。
在第一叠中集中的表现了作者在送别友人过程中的伤感之情与无奈情感。
第二叠是第一叠的变化与重复,其内部变化不明显,与第一叠的基础音乐轮廓相比,第二叠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主歌部分[3]。
主歌的变化首先反映在后两句,旋律让情感变得更加低沉。
副歌部分与第一叠大致一样,其中“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的旋律更加凸显了悲伤分别的情绪。
第三叠的主歌是第一二叠的集合,副歌部分变化较大,音乐与歌词都做出了一定的改动,音乐起伏跌宕,情绪主歌变化大,全曲高潮“千巡有尽,寸衷难泯”出现。
乐曲长抒“咿”进入尾声,尾声音调集合了主歌音乐素材,概括了第一二叠所表达的情绪,延伸了作者依依不舍的无奈情绪。
3、结束语
用演唱来诠释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演唱者的艰巨任务,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与体会。
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字、词、换气和节奏都需要加以重视。
要完整把握作品的情绪与风格就要充分了解作品的背景、含义与情绪,连同气息与身体融合,进而完美的演绎作品。
要演唱好《阳关三叠》就要首先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与年代环境等,从而才能够体会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心情,才能够通过演唱技巧将情绪充分的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赵伟晶.悠悠琴歌清微淡远——有感于琴歌《阳关三叠》的演唱与教学[J].文教资料,2008,(04):138-140.
[2]毛亚雄.浅谈歌曲演唱中的情感表现——以歌曲《阳关三叠》为例[J].黄河之声,2008,(11):112-113.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文档
润稿
写作咨询
润稿
写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