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之三观
综合素质—必背三观+答题模板
三观(教育观、学生观/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为适龄儿童提供平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下基础)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提出教育要使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指兴趣特长,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不能否定他们的天赋,不能“一刀切”)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答题模板答:教师的行为是合理/错误的,践行/违背了我国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不只是注重一个人或者一部分人而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教育;材料中,XX老师......符合/违背了这一要求。
(2)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材料中,XX老师......符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要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引导和教育/不能否定学生的天赋,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材料中,XX老师......符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4)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材料中,XX老师......符合/违背了这一要求。
综上所述,XX老师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引以为戒,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施素质教育。
※学生观/儿童观1.儿童是发展的人(1)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2)儿童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3)儿童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育启示:相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多鼓励2.儿童是独立的人(1)儿童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2)儿童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3)儿童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教育启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扬长避短3.儿童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儿童是学习的主体(2)儿童有自己的想法→教育启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引导➽答题模板答:该教师的行为是正确的/错误的,遵从了/违背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职业理念三观总结
教育观其实就是讲的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目的。
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
素质教育的特点全面性全体性基础性发展性主体性开放性未来性。
再个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以面向全体学生为根本。
2、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3、以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本质的时代属性4、以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为原则的发展属性5、以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结果的学习属性。
根本和本质区分开来。
儿童观: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育人为本的思想内涵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3、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4、关注人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5、满足每个人接受教育的个性需要和期望育人为本就要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个幼儿都是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个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
实现育人为本的途径(1)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2)要把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3)要把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1、儿童是人。
儿童作为人,不仅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具有和成人一样的人格和尊严、一样丰富的精神世界、一样的差异性。
2、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成长特点,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被塑造与自我塑造的潜力。
3、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儿童与成人彼此平等、具有相同的价值,法律赋予了儿童基本的人权。
4、儿童有其自身的价值。
儿童不仅是成人生活的准备阶段,儿童期自身还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
有关儿童全面发展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意义和发展。
说些对于幼儿的好处,再说些对于国家的意义体育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增强幼儿,提高身体素质。
教师综合素质考点知识:教师“三观”之教育观
教师综合素质考点知识:教师“三观”之教育观“教师综合素质考点知识:教师“三观”之教育观”一文由教师资格考试栏目整理,希望可以帮到广大考生,欢迎广大考生前来阅读!综合素质主要考察考生对从教意愿的深浅程度,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情况,所考察教师“三观”教育观,学生观以及教师观占了很大的篇幅,而教育观里面就包含了尤为重要的以下两个知识点,在材料分析题以及选择题当中都经常出现。
素质教育内涵口诀记忆:提素、个性、创、两全提素:提高国民素质; 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国民素质:发展教育,提高中华人民素质。
在历年的考试中该要求一般会出现在选择题当中,会以一种简单直白的方式进行提问,素质教育是以( )为根本宗旨。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着重强调每个人先天差异,个性不一,应尊重学生的特点,特长,教师因材施教。
这一观点往往会在材料分析题当中体现,要求考生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去评析材料中老师的行为是否践行了或者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比如说某个班上,有两个学生始终对某一知识点不明白,一个形象思维比较强,另一个抽象思维比较强,老师针对这两个学生不同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我们就说这位老师践行了素质教育理念当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除此之外呢,老师还应该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非预期结果,将学生的一些非预期行为转化成教学资源。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主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认同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实践能力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自己探索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知识。
在这个位置,往年的考题呈现的形式并不只是在材料分析中体现,还会在选择题当中进行考察,其中有一个需要重点区分的知识点,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但是如果在选择题当中一旦出现问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的时候此时所讲的则是创新精神,在考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在此处特别的留意。
教师综合素质考点知识:教师“三观”之教育观
教师综合素质考点知识:教师“三观”之教育观教师资格考试栏目整理,希望可以帮到广大考生,欢迎广大考生前来阅读!综合素质主要考察考生对从教意愿的深浅程度,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情况,所考察教师“三观”教育观,学生观以及教师观占了很大的篇幅,而教育观里面就包含了尤为重要的以下两个知识点,在材料分析题以及选择题当中都经常出现。
素质教育内涵口诀记忆:提素、个性、创、两全提素:提高国民素质; 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国民素质:发展教育,提高中华人民素质。
在历年的考试中该要求一般会出现在选择题当中,会以一种简单直白的方式进行提问,素质教育是以( )为根本宗旨。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着重强调每个人先天差异,个性不一,应尊重学生的特点,特长,教师因材施教。
这一观点往往会在材料分析题当中体现,要求考生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去评析材料中老师的行为是否践行了或者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比如说某个班上,有两个学生始终对某一知识点不明白,一个形象思维比较强,另一个抽象思维比较强,老师针对这两个学生不同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我们就说这位老师践行了素质教育理念当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除此之外呢,老师还应该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非预期结果,将学生的一些非预期行为转化成教学资源。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主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认同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实践能力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自己探索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知识。
在这个位置,往年的考题呈现的形式并不只是在材料分析中体现,还会在选择题当中进行考察,其中有一个需要重点区分的知识点,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但是如果在选择题当中一旦出现问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的时候此时所讲的则是创新精神,在考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在此处特别的留意。
模块一.职业理念.教师观_OK
30
12.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育过程 中.应该重视( )。
A.学生的人格养成 B.学生的情感体验 C.学生的习惯培养 D.学生的知识储备 【参考答案】B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
17
• 第二阶段 适应阶段(强化) • 工作一年左右 • 对幼儿有了解,可处理幼儿的一般问题,“控制”局
面 • 转向如何组织教育活动、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处理幼儿
的特殊问题 • 帮助:通过审阅教学计划、教育笔记、现场观摩,提
高专业能力和自信心
18
• 第三阶段 发展阶段(求新) • 工作4-5年以后 • 渴望新刺激,关注教育新趋势、新观点和新方法,更
新和充实自己 • 帮助: • 提供新信息 • 组织专门的教研活动,与专家接触 • 在研究中加深对新理论、新经验的理解,提高专业素
养
19
• 第四阶段 专业化阶段(成熟) • 不同的教师进入专业化阶段的时间不同 • 对儿童发展和教育原理的理解水平高,不仅在实践中
运用自如,而且能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善于自我反 思。 • 帮助: • 提供更多的新知识和自主探索的空间 • 参加座谈会、高层次进修、课题研究
28
8.现代教育区别于古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 )。 A.教学媒体现代化、多元化 B.终身教育的思想 C.把学生作为权责主体来对待 D.教学服务对象 【答案】C 9.孔夫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
说可以理解为( )。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D .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答案】D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考点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从教师资格历年考题来看,综合素质的职业理念是材料分析题必考模块,现整理出职业理念部分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的重要知识点,供广大学生考生学习和掌握。
第一节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同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以每一个受教育者为对象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精品教育,它是大众化的教育。
它要面向每一位适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2)全面性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具体规定性。
第一,针对一个个体来说,它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第二,针对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群体而言,它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协调。
全面发展既要讲共同性,又要讲个别性,它决不排斥有重点地发展个人的特殊方面,允许在一个群体中各个体之间有差别地得到发展。
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最优发展”。
(3)发展性素质教育是发展性教育,它不仅注重受教育者现在的一般发展,重视受教育者现在的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受教育者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培养受教育者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4)未来性“未来性”是指素质教育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求。
一般来说,教育具有较强的惰性和保守性,它总是在努力使年轻一代学会老一代的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因而人们在批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或弊端的时候,往往批评它是根据“昨天”的需要而设计的。
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它的目标是使年轻一代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之职业理念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之(一)职业理念一.教育观:1、教育素质的含义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根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为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教育素质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2、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智体美有机的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3、在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2)德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时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3)健康体魄是轻烧你拿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4)美誉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二、学生观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实现智力与体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大题复习内容-教学三观与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观: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教育观。
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学生观: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关心、信任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呵护学生,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幼儿放在发展的主体位置。
一、学生是具有独立意思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1)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幼儿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二、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三、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1)人的全面发展是一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要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教师观:
1.教师由知识的传承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着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施者
4.教师要从学校的老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
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灵魂
4.教书育人天职
5.为人师表区别
6.终身学习动力。
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
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篇一:教师资格证国考《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答题方法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必看技巧综合素质中材料题的考点集中在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两部分。
一、职业理念其中职业理念中有三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一)教育观:1、在教育观中,考材料分析题的第一个考点是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给大家总结一下就是“提素、个性、创两全”。
在这五点中,后四点是经常考材料分析题的考点,大家在备考时要着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2、教育观中,考材料分析题的第二个考点是新课改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这4点都可能在材料分析题中体现,所以大家要理解每一点的含义,能从材料中找出体现了哪一点。
(二)学生观:1、在职业理念学生观部分,考材料分析题的第一个考点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对于这一点在材料分析题中考的较少,大家可以以单选题的形式备考,理解每一个规律的含义即可;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这一考点非常重要,考过很多次,所以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中学教师资格证电子资料综合素质材料分析30题-职业理念(三观)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30题-职业理念(三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理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1.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答题模板】X 老师的行为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值得我们学习;Y 老师的行为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首先,X/Y 老师的行为符合/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
材料中,…。
其次,X/Y 老师的行为符合/违背了教学从…转向…的要求。
材料中,…。
最后,X/Y 老师的行为符合/违背了教学从…转向…的要求。
材料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2012 上: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学行为。
【参考答案】王老师的行为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观。
首先,王老师的行为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材料中,…。
其次,王老师的行为符合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的要求。
材料中,王老师…。
最后,王老师的行为符合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要求。
材料中,王老师…。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生观一、学生是发展的人二、学生是独特的人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四、全面发展思想五、教育公正与学生共同发展【答题模板】X 老师的行为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我们学习;Y 老师的行为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保护;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行为;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保护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行为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力2、逻辑思维能力3、阅读理解能力4、写作能力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1)坚持德育为先(2)坚持能力为重(3)坚持全面发展(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第二节、学生观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4、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2020上教资笔试科一《综合素质》必备考点
2020上教资笔试科一《综合素质》必备考点如果没有疫情,我想2020上的教资笔试已经落下了帷幕,但现在延期到何时仍待解锁。
不过,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现在疫情好转,开考还会远么?所以备考正当时,大家要开始行动啦!一、教师职业理念(5个“观”)该模块会出一个材料分析题,因此我们需要掌握3个“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了解2个“观”:评价观、教学观。
下边一一说一下:1、教育观我国当前的教育观是指“素质教育观”,因此素质教育观的内涵成了我们必须要理解到位的内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全体面创个)2、学生观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多看优点,会赞美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悦纳错误、多宽容3.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相信学生、多期望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要认识到学生是人,爱护尊重,讲民主(口诀:王冠人不差钱)3、教师观(“2”个转变)(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口诀:三者一开放)(二)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助、教学相长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改强调反思和终身学习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口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与自我、学生、同事的关系)4、评价观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2.评价内容多元化3.评价方式多样化4.评价主体多元化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口诀:许三多过目不忘)5、教学观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口诀:人生过客)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爱两人一终身)这一部分不仅会考查单选题,同时也是我们两个大题的出题点之一,整体来看这部分不难。
教资考试三观内容
感谢百度文库让我们在这里与你相见,您的下载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教资考试三观内容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可是教资考试里超重要的三观内容呢。
先来说说教育观吧。
教育可不能只是死记硬背,得是全面发展的呀。
现在都啥年代啦,不是光把课本知识塞给学生就完事。
就像种花一样,不能只浇水,还得晒太阳、松松土啥的。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自己思考,动手去做,不能总是老师说啥就是啥。
这就要求教育得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小花朵都有自己绽放的权利,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一点的,都得在教育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再聊聊学生观。
学生可不是个小木偶,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
不能用一个模子去套所有学生。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可能现在会犯错,会有不足,但这都是成长的过程。
老师得像个耐心的园丁,相信他们会一点点变好,要看到他们的潜力,就像藏在土里的小种子,只要给点阳光雨露,就能长成参天大树呢。
最后是教师观啦。
教师可不是简单的教书匠,那可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教师自己得不断学习,现在知识更新那么快,要是老师不学习,就像拿着老地图找新地方,肯定不行。
而且教师要从以前那种绝对权威的位置上走下来,和学生平等交流,就像朋友一样。
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做他们的知心大哥哥或者大姐姐。
要是学生遇到啥烦心事,老师得像个温暖的小火炉,给他们安慰和力量。
这三观内容啊,就像教资考试的魔法钥匙,掌握好了,离拿证就不远啦。
第 1 页共 1 页。
教师的“三观”
教师的“三观”教育方针是方向,教师是关键,转变教师的观念是前提。
作为教师至少要在以下三方面有正确的观念。
一、学生观:包括情感观、主体观、差异观。
1、情感观:学生是人不是物,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思想、需要理解、需要尊重、渴望被人关注、被人重视的独立认识体和完整的生命体,不是容器、不是接收器,更不是录音机。
教育是通过完整的人(教师)与人(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实现的。
师生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不是施者、受者的关系,没有尊卑之分,而是平等的互动的交流的感情体。
2、主体观:学生是教师教育的对象,也是服务的对象,是教育主体。
教学过程中,学生更是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是“教”的目的,也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是“末”,“学”是“本”。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所以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最重要是体现主体作用的第一要义。
3、潜能观:教师的天职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所以要充分相信学生具有很大的潜能,科学证明:人脑有140亿个脑细胞,一般人只开发了9以下,90的潜能沉睡着有待开发。
因此在教师心目中不应有“差生”、“优生”的区别,只有开发迟早、多少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学生人人可成才,关键在于开发。
4、差异观:人是有差异的,人人有才,人无全才。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有人长于逻辑思维,有人长于空间想象……教育就是要发现其长,扬其所长,发现其短,避其所短——扬长避短,就是人才。
使人成才的真谛就是——扬长教育。
因此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出路。
个性化教育是教育的内在特征,要做到因材施教,首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想信人人都能成功、成才。
二、教育活动观1、教学观:课堂教学要变“重教”为“重学”,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教师要变“演员”为“导演”,学生要变“观众”为“演员”,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学还给学生。
教师的素质“三观”
与教师的素质“三观”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
教师的高素质不仅表现在文化素养、智慧技能上,首先应表现在教师的观念上.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有高超的教学技能,而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是不可能实施好素质教育的。
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的事业观,学生观,教学观正确与否(或者说是先进,还是落后),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一、教师要树立积极的事业观国家未来的主人,今天就坐在我们的教室里,教师担负着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建设者的任务。
人们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人们把教师比作人梯:帮助他人登上高峰,自己总在地上。
这是对教师职业高尚的赞誉.同时也产生了对教师职业苦、忙、难、小,需要敬业和无私奉献的评价。
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评价呢?教师要用积极的事业观来对待自己的工作。
积极的事业观要求教师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去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人们对待事物的心态不同,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我们消极地对待自己的教育工作,总认为自己从事的是“苦、忙、难、小”的工事,而被动地敬业,不自觉地奉献,那么,我们的事业就很难获得大的成功.如果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那么,我们就会感到“苦中有甜,忙中有乐,难中有趣,小中有大”,变被动为主动,不仅敬业,更觉乐业。
许多教师一见到学生就会忘掉自己的烦恼;许多教师在假期中,总盼望着早些开学;许多教师把克服教育工作中的困难当成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检验;许多教师看见学生取得成绩,自己比学生还高兴……这样树立起积极事业观的教师,他们是事业的主人.教师积极事业观的树立,必将为推行素质教育,获得事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要树立全面的学生观素质教育的灵魂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树立全面的学生观,使每一名学生都成为素质教育的本.全面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相信每一名学生都会获得成功(尽管学生获得成功的内容、方式,先后时间会有不同)。
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养命题点教师观
教师职业属于一种专业,教师是专业人员。这是教师职业的大体素养。依照专业的标准,教师职业的专业特点要紧表此刻以下六个方面。
1.专业功能与专业伦理
教师是为社会效劳的,是培育人的人。教师的专业工作是为社会为人类谋利益的社会活动。中小学教育主若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不是为了经济的利益, 因此,中小学教师这种职业的功能表此刻:第一,是让人人都实现其受教育的权利,增进所有学生的全面进展,因此,要遵循有教无类的原那么:第二,它通过培育人 才使社会的文化得以传承,使社会加倍文明进步。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应该熟悉到它的社会意义,具有如此的一种职业的意识和自觉,尽力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表现这 种社会意义和价值。要表现教师工作的社会意义,就需要教师遵守专业伦理,许多国家都有教师职业道德规定,我国也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有的国家或 地址还有《教师誓辞》,以此来提示教师的一言一行。
教师要当好教授者,最重要的条件,第一是自己勤于学习,知识丰硕,注重修养,品行端正,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一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第二,教师还要把握教授的方式和技术,既要擅长言传,更要注重身教。
(三)评判者
评判者,是指教师应付学生学习、进展的进程与结果进行评判。评判的目的:一是检查学习与进展的质量、成效:二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进展的动力。评判包括许多方面,既有进程性评判,也有终结性评判。
我国《教师法》第六章对教师的待遇做出了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该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事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慢慢提高”。另外,还规定了教龄津贴、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域从教补助、住房、医疗、退休等多方面的待遇。
6.专业组织或专业集体
专业组织一样是指行业协会。在1955年世界教学专业组织集会上,就强调成立完善的教师专业组织。此刻许多国家都有教师的专业组织。在美国,有 全美教育协会(NEA)、全美教师联盟(AFT)、全美教育荣誉协会(IHSIE)等,英国有全国教师联盟(NUT),我国有中国教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之三观
的更新。
一:教育观
1、素质教育观内涵(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
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二:教学观(口诀:学习过人)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第一,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第二,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第三,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第一,知道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
第二,知道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第一,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教学相长。
第二,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第一,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
第二,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口诀:两独一发)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
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三: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变(口诀:你我他它)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栏目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