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相关知识点

合集下载

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教师职业理念

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教师职业理念
自我完善。
04 教师观
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是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并关注他们的 全面发展。
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需要具备课程意识,参与课程建设和开发,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
从教育的权威者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材施教观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 得最佳发展。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 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 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 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编写教学方案
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包括教 学步骤、时间安排、教学资源 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教学实施能力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活 跃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 作。
有效讲解与演示
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进学生 之间的了解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和集体荣誉感。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与家长保持沟通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 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 展。
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06 职业道德与素养
职业道德规范与要求

教师《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之三观

教师《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之三观

教师《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之三观的更新。

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观内涵(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二:教学观(口诀: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第一,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第二,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第三,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第一,知道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第二,知道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第一,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教学相长。

第二,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第一,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

第二,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口诀:两独一发)(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综合素质章节知识点汇集

综合素质章节知识点汇集

第一章职业理念一、教育观1、概念:人们对教育的根本性看法和态度。

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体现在教育目的观,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2、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涵:(1)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3)教育目的对教育对象所形成的素质结构规定: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4)教育的根本宗旨: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二、全面发展教育与实施1、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2、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特征:(1)全体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2)全面性:每个人自身所蕴涵的全部发展可能性或潜能的全面发展;(3)主动性:排除外在强迫,主动设计与实现的发展;(4)和谐性:个体在全面发展的多方面中致力于各种素食的优化组合与平衡协调;(5)充分性:分体在社会给予的空间条件下,达到自身潜能的最大发展;(6)可持续性:个人的现实发展既可以得到充分的实现又不会对其未来发展和潜能造成损害。

3、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1)德育:引导学生树立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观点和世界观,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对受教育者起定向作用。

(2)智育:以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给予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使他们具有运用知识于实际的本领,发展他们的智力。

(3)体育: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教授学生逐步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卫生保健知识。

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

(4)美育: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正确审美观点和感知、鉴赏美的能力,培养他们创造和追求美的能力,发展学生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爱好。

(5)劳动技术教育: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动脑、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

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

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1、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

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①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②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观的内涵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育的核心) 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外延: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终身的教育活动3、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①国家政策保障②推进新课程改革③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重要途径)4、新课改带来的教学转变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5、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①发挥教师的作用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积极开展实践活动6、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①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的区别(德育为先,五育并举)②价值取向的区别(培养符合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人才)①对素质教育的误解②沉重的课业负担第二节学生观1、“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2、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①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②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③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可能④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①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③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4、“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①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②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③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2)学生是发展的人①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①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②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5、中学生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主体性发展和具体教育内容发展三个方面。

《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模块一职业理念第一章教育观1、科学的教育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即素质教育观。

2 、1997 年 10 月 29 日,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3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素质教育的含义: (重点记忆)(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是实施素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4)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个体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强调因材施教)(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5 、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一个宗旨、两个重点、三大要义”。

(重点记忆)一个宗旨:提高国民素质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大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要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6 、教育素质最早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国家实施素质教育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 “坚持育德为先”,立德树人;二是“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三是“坚持全面发展” ,全面加强 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8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第二章 学生观9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也是确立科学学生观的理论基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高频考点第一章职业理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高频考点第一章职业理念

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第一章职业理念(•常考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考过3次)1.面向全体我们国家实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是面向全体适龄学生,依法保障义序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

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出发,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導。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区别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之所在。

因此,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对素质教育来说尤为重要。

4.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要想有所创新,必须以主动性的发挥为前提,真正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弘扬主动精神。

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教育要坚持因材施教;' '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是为了不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不仅给学生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基础教育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育观记忆要点: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培养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记忆口诀:双全双发展,创新与实践二、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考过1次)(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组成方面,素质教育作为完整的教育,必然包括完整教育的各个方面。

这些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要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有机结合起来。

2.推进新课程改革(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职业理念 --综合素质--教师资格证

职业理念 --综合素质--教师资格证
教育幼儿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幼儿教育不等同于幼 儿园教育,孩子发展是需要社会、家庭、幼儿园等三 方面的力量形成牢固的“金三角”,它是一项系统工 程。
(三)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幼儿全 面发展的前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实施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三)幼儿的发展
1.幼儿的发展要靠个体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 2.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1)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2)幼儿的活动 幼儿的活动大致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类。内部活动是指不可
理解素质教育应理解以下几点:
1.提高民族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 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四)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式。
3.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4.潜在性
五、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 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一)树立正确的办园目标 办园目标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纲领。 (二)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教育观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要面向全体 (二)教育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1.创新人
格;2.创新思维;3.创新技能。 (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五)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综合素质知识点整理(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综合素质知识点整理(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综合素质模块一:职业理念第一章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含义:(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提素个性创两全)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宏观:国家政策保障中观:新课程改革推进微观:学校具体改革措施(一)中观----新课程改革的推进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2.新课改的教学观(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三、案例分析总结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正例——面向全班教育(集体教育,开班会)反例——个别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正例——除了成绩,还重视德、体、美反例——重成绩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正例——特长反例——对个体差异视而不见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正例——新想法、去实践反例——灌输式教学,学生不会应用5.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正例——互动反例——传统教学,一言堂,教师主体6.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正例——学习方法反例——只重视知识本身7.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正例——参与反例——重视成绩,不关心过程8.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正例——情感体验,人格养成反例——只关注学科知识,忽略学生情感体验附:答题格式第二章学生观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两独一发)(一)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二、全面发展的内涵(一)德育:灵魂与统帅(二)智育:前提和支持(三)体育:物质基础(四)美育:动力作用(五)劳动技术教育:其他各育的特殊保障三、教育公正与学生共同发展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或者说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来说是均等的。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导语:职业理念是指由职业人员形成和共有的观念和价值体系,是在其职业内部运行的职业道德规范。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的职业理念是什么吧。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1第一章职业理念考点1:教师的职业素养1.职业道德素养(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2)热爱幼儿——幼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

(3)团结协作。

(4)为人师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2.知识素养(1)精深的专业知识。

第一,精通所教授科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了解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幼儿教师既应学有专攻,又应广泛涉猎;既要精通一门学科,又要研究相邻学科。

(3)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及各学科教材教法是幼儿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要求准确;其次要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更高一步的要求是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独特的风采。

(2)组织管理能力。

一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二是幼儿集体的组织管理。

(3)教育科研能力。

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应具有对他人成果进行分析、鉴别并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身心素养健康的身体素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幼儿教师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能精力充沛、生气勃勃地从事工作;另一方面表现为反应敏捷、体格强壮、耳聪目明、声音洪亮。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指幼儿教师在对自身角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依照社会的期望和自身实际状况,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及心理进行调整,使其能够适应角色的要求并不断促进角色向积极方向发展。

【考题模拟题】( )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A.团结协作B.热爱幼儿教育事业C.为人师表D.热爱幼儿答案:B考点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

考综合素质必背内容

考综合素质必背内容

考《综合素质》必记内容第一章:职业理念一、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4)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5)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途径有(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2)学校管理,课外活动和班主任工作(3)举行德智体美并进的教育活动方法有1)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导性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素养)(2)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3)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根据要求和素质教育观念进行分析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二、学生观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人的劳动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学生观的思想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教育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1)学生是完整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需要尊重(4)学生都有潜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从身心健康发展,主体性发展,中学生社会文化发展三个方面身心健康发展:生理心理健康的成长,生理心理健康得到社会的实现主体性发展: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需的自觉发展,主动发展。

教资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资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a.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b.面向全体学生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e.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PS :全面发展≠平均的全面发展a. 人的全面发展的丝线b.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①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α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β .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γ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②学生是发展的人③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c. 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① 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② 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a. 新课改下的教师观①角色转换:知识的传授者→知识的引导者教学活动的执行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学活动的教书匠→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实践者学校的教师→社区的开放的教师② 行为转换:师生:尊重、赞赏学生教学:帮助、引导学生自我:课程的反思与其它教育者:合作b.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① 职前培训②入职培训③ 在职培训④ 自我教育c.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① 观摩、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②开展微格教学③进行专门训练④反思教学经验d.教室职业的责任与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根本要求:育人为本强大动力:改革创新基本教育政策:促进公平关键:机会公平a. 爱国守法 ---基本要求b.爱岗敬业---本质要求c. 关爱学生 ---师德的灵魂d.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e. 为人师表 --- 内在要求f. 终身学习 ---不竭动力a. 教师思想行为规范b.教师教学行为规范c. 教师人际行为规范d.教师仪表行为规范e. 教师语言行为规范a. 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习b.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平等沟通、良好的沟通习惯、尊重家长人格、教育学生、尊重学生c. 同事之间的关系:尊重、理解、协作d.教师与管理者的关系:尊重、支持。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全考点梳理,记住必过科目一!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全考点梳理,记住必过科目一!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全考点梳理,记住必过科目一!一、职业理念(考查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尊重学生、讲民主。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例题}材料:周末,我带学生去旅游,在一片野花丛中,同学们纷纷谈论这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小强大声说:“老师,我最喜欢的话是荆棘的花,荆棘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她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从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他的话遭到一些学生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们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 平时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有同学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小强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我走到小强身边,搂着小强的肩对同学说:“小强说得有道理,荆棘虽然浑身是刺,但是它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大纲必背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大纲必背版)

《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一、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4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5)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途径有:(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2)学校管理,课外活动和班主任工作(3)举行德智体美并进的教育活动方法有:(1)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导性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素养)(2)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3)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根据要求和素质教育观念进行分析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二、学生观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人的劳动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学生观的思想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3、外延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存疑、求疑,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1.更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师教育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对于想要成为幼儿园教师的朋友们来说,通过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综合素质》这一科目中,有许多关键的知识点需要牢记于心。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些必背的知识点。

一、职业理念(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不能只关注少数优等生。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不能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体、美、劳等其他方面的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二)儿童观1、幼儿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

2、幼儿是独特的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3、幼儿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师观1、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要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指导。

2、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3、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要积极与社区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教育法律法规(一)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1、了解教育法的体系,包括宪法中的教育条款、教育基本法、教育单行法、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等。

2、掌握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

(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1、教师享有的权利,如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

2、教师应履行的义务,如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中职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职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职教师资格证的《综合素质》知识点涉及较多,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一、教师职业理念
1. 职业理念内涵:教师应具备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等理念。

2. 教育教学原则:教师应遵循素质教育、学生主体、因材施教、终身学习等原则。

二、教育法律法规
1. 了解《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

2. 熟知《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学生权利和教师义务的规定。

三、文化素养
1. 了解中外历史、文学、科学等基础知识,注重传统文化素养。

2. 掌握一定的艺术鉴赏、审美意识,注重艺术素养。

四、职业道德规范
1. 教师应具备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职业道德规范。

2. 注重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端正教育思想,提升师德修养。

五、教育理论与方法
1. 了解教育与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动态和趋势,结合实践应用。

2. 掌握一定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课堂管理、班级组织、合作学习等。

3. 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因材施教。

六、教育教学技能
1. 掌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基本技能,注重实际应用。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为中职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部分主要知识点,涉及面较广,考生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复习和备考。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多做真题,总结规律,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准备。

同时,注重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不断学习和进步,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中职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相关知识点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相关知识点
导语:关于职业理念的相关内容你清楚了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综合素质》中职业理念的相关知识点吧。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相关知识点篇1
一、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体差异性。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将学生的完全否定,要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发展。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二)“育人为本”儿童观的内涵
1、儿童是发展的人
(1)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快速性、幼稚性和全面性
2、儿童是一个完整的人
(1)儿童是一个完整的人
(2)儿童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三、教师观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
发教师
2、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儿教师观
1、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观察者
2、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
3、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合作者
4、教师应成为研究者、学习者、创造者
以上介绍了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相关知识点篇2
“职业锚”是美国职业指导专家施恩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理论,意思是,综合自己的职业动机、价值观、工作经验、个性和才能等因素,确定独属于自己的职业理念。

确定了“职业锚”,不管风浪多大,都能一如既往地坚持某项职业,并取得成功。

职场专家总结出8种“职业锚”:
1、技术型:追求技术领域的成长和技能的提高。

2、管理型:追求晋升,整合他人努力的成果,将公司成败看成自己的成败。

3、自主独立型:希望随心所欲安排工作和生活方式,不愿放弃自由与独立。

4、稳定型:追求工作中的安全与稳定感。

5、创造型:愿意冒险,渴望创建自己的公司、产品或服务。

6、服务型:愿意服务于别人。

7、挑战型:喜欢挑战,战胜困难。

8、生活型:追求个人、家庭和职业的平衡。

可以通过网上的“职业锚测试”找出自己的职业理念。

人的第一个职业期,即24~31岁,职业探索往往是盲目的,常根据专业、机遇等随机选择。

31~35岁则进入关键阶段,可能倦怠、迷茫,需要重新规划职业方向。

在这个阶段,“职业锚”是转变自我的好工具,能帮我们听从内心的声音,找到自我价值和激情所在,重新找回激情、爱、价值和成就。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相关知识点篇3
德鲁克在1999年5月出版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有一章叫我《自我管理》,他在这章中系统地提出了自我管理的理论,并将之归结为如下7个方面的基本问题:
①自己的长处有哪些?
实现自我管理的第一步是分析自己的具有什么样的优势或长处。

许多人认为了解自己,其实不然。

要实行自己管理,就必须知道自己的长处。

德鲁克认为,发现自身长处的唯一途径是反馈分析(Feedback Analysis)。

每当你作出一个重大决定或者采取一项重大行动时,写下你预期将发生什么。

9至12个月后,将实际结果与你的预期进行比较。

只要持之以恒,这种简单的方法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或许两三年)向你显示你的长处和短处。

反馈分析给你行动上的启示是:首先,专注于你的长处;其次,不断改善你的长处,获得新技能;第三,发现你知识上的愚昧无知,并加以克服,而不是自欺欺人。

纠正你的缺乏礼貌和妨碍你的效能和业绩的坏习惯。

②自己的做事方式是什么?
德鲁克指出,如何做事是每个人的特性,它们同我们的优势一样是各不相同的.。

我们的学习效率不仅仅取决于我们是否擅长某一学科,也取决于能否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

德鲁克认为,通过考察一个人的学习习惯、收集信息的方式等细节来了解其个性。

第一,从学习习惯来说,应考察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并将学到的知识能够加以应用。

贝多芬就是善于用记笔记的方式来学习、利用草稿来帮助自己记忆通过写作来学习各种新知识。

第二,从收集信息的方式来看,应考察自己是善于倾听还是善于阅读,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寻找和训练自己最能创造绩效的学习方式。

德鲁克就是一个善于阅读之人,而有些
人则从倾听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三,从学习压力来说,有些人喜欢在压力下学习,他们喜欢在考试的指挥棒下被追赶着,从而激发出学习的动力,而有些人则喜欢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悠然自得地学习。

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究竟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还是一个善于阅读的人,还要了解自己是一个与人共事者还是独来独往者。

德鲁克认为试图改变自己是不大可能获得成功的,应该努力改善自己的表现方式。

例如德鲁克自己就是终生靠个人奋斗,不善加入任何组织而做出卓越贡献的。

③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们已经在上面分析了价值观对个人学习及其效率的影响。

我们还要说明的是,价值观不是一个道德准则问题,而是一个“镜像检验”问题,即每天早晨你在镜子中希望看到什么类型的人。

你的价值观念与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念相冲突,那么,你在这个组织中工作要么遭受挫折,要么碌碌无为。

有时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与其长处之间存在冲突,但价值观念是最终的检验。

④自己的归属感在哪里?
成功的事业不是靠计划实现的。

一旦人们对机会有所准备,成功的事业就开始发展,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自己的工作方法和自己的价值观念。

知道一个人的归属是什么,这能使一个普通人变成一个成绩出众的人。

因此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⑤自己适合做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处理好三个不同的要素,即社会形势需要什么?鉴于自己的长处,表现方式和价值观念,怎样才能对需要做的事做出最大贡献?最后,为了发挥影响,必须实现什么结果?由此得出的行动方针将是:做什么,在何处以及如何开始做,确立什么目标和最后期限。

⑥自己如何与他人相处?
任何人都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组织里。

为了取得成效,你必须了解他人的长处,表现方式和价值观念,因为每个人都以他自己的方式进行工作。

然后你必须对沟通负责,与他人进行充分的沟通。

今天
的组织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

⑦怎样管理自己的下半生?
当你已工作20年或25年的时候,你可能正感到厌烦,面临中年危机。

其实你仍可能面对另外20至25年的工作。

这是你开创第二事业的好时机。

发展第二种主要兴趣不仅是一种爱好,而且能为你提供成为领导者、受人尊敬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自我管理的需要正在人类事务中掀起一场革命。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相关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