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职业理念
中学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
中学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职业观念是指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在中学综合素质教育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即认识到职业是人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的途径之一。
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价值观,并结合社会需求和个人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职业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身条件和目标,制定并实施未来职业发展的计划。
中学综合素质教育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要求和发展前景,引导他们进行职业规划。
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并制定长期和短期的职业发展目标,积极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实现职业目标做好准备。
职业道德是指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要求。
中学综合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引导他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价值观。
学生应该具备职业操守、诚信守法、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等职业道德素养,注重职业道德的实践和提升。
在培养中学生的职业理念方面,教育机构和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引导和教育。
首先,可以通过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向学生介绍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进行职业规划。
其次,可以组织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增强他们对职业的认知。
此外,还可以邀请职业人士来校进行职业讲座,分享他们的职业经验和成功之道,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和追求。
总之,中学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涉及职业观念、职业规划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培养职业道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规划未来,并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教师《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之三观
教师《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之三观的更新。
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观内涵(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二:教学观(口诀: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第一,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第二,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第三,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第一,知道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第二,知道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第一,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教学相长。
第二,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第一,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
第二,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口诀:两独一发)(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教资——综合素质
1、1999 年《决定》颁布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观系统思想正式形成。
2006 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标志着实施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2。
其中全“面”是指所有学生、学生的各种素质。
3、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分别是培养学生的了解一下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4、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是:性中全员性、整体性、主体性的体现。
5、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6、素质教育的外延:素质教育是终身的,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它的实施贯穿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同事也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7、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 )面向全体学生(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主治那个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 )着眼于学生的重视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基本内涵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相互对应的关系)1、我国现代教育观的思想渊源是马克思关于2、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进步。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
“以人为本”的教育战略思想把人至于教育发展的起点和目标上,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 )人的全面发展以承认学升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学升具有个性与差异的特点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循序渐进( 2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容年龄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 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教学要抓关键期(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的优势( 5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5、“教育公正” 在教育活动中体现为教育机会均等,即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必背知识点:综合素质模块一:职业理念教育观——素质教育一) 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我国实行的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国教育方针。
3.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研究生活中尤为重要,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际。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想要有所创新,必须以主动性为前提,真正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教师要鼓励幼儿存疑、探索、获得主动认知。
5.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不仅注重给学生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培养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 幼儿教育的特点幼儿教育的特点包括生活化、游戏化、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潜在性、启蒙性。
儿童观——“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育人文本”就是要以培养人才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它要求教育不仅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一)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他们有发展的潜能和发展的需要,教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成熟和发展。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包括方向性和顺序性、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身心发展具有快速性、幼稚性和全面性。
二) 儿童是独特的人儿童是完整的人,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儿童是独一无二的,要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全面发展。
三) 儿童是研究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儿童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点题型例题汇编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点题型例题汇编一、职业理念考点:(一)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尊重学生特点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尊重学生、讲民主。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五)教学过程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六)教学评价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考查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例题解析:请结合以下材料进行分析,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我”的教育行为。
材料:周末,我带学生去旅游,在一片野花丛中,同学们纷纷谈论这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小强大声说:“老师,我最喜欢的话是荆棘的花,荆棘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她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从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他的话遭到一些学生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们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平时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有同学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小强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我走到小强身边,搂着小强的肩对同学说:“小强说得有道理,荆棘虽然浑身是刺,但是它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
综合素质重点归纳
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反思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素质教育采取的评价方式是发展性评价。
5、教师是学生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6、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处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学生是发展的人,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激发学生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要尊重学生个性与差异的不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健康发展。
7、教书育人作为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区别其他职业的重要标准,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潜能。
8、教育理念(从学校、老师、家长等方面分析)9、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10、现代教师角色转换: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11、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巩固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12、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终身学习,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关系到教师的生存与发展,将成为未来每个教师的基本职业生存方式。
(多读书、读“杂”书)13、本体性知识:任教学科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课堂情境知识及相关的学科教学法知识一般文化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通过,9月1日正式实施。
综合素质(1)
第一章职业理念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应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个性提素创两全)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一造两促四培养)1、造就平等公民2、促进学生身体发育3、促进学生心理成熟4、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7、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眼一面三促进)1、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2、面向全体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5、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一、科学发展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二、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学生观(两独一发)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主体地位,需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所以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育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要切实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教师观: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望的反映。
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
教资科一综合素质-教师观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之教师观一、教师职业概述●教师职业的性质从广义上看,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他人的人,都可成为教师。
从狭义上看,教师是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教师根本职责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职业价值追求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并将教师职业的幸福引向人生价值和归宿的思考。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观(建促放研,赞助合反)(一)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建促放研)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来看——对学生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
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探究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人生的引路人。
2.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来看——对课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要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
3.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上来看——对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上来看——对社区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
(二)教师职业行为的转变(赞助合反)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辱骂、训斥、冷落学生;不随意当中批评学生;赞赏学生的独特性。
2.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帮助学生确立能达到的目标,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职业理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职业理念》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综合素质》职业理念之三观一:教育观,包括素质教育观和教学观。
素质教育观的内涵可以用“提素”“个性”“创”“两全”这个口诀来概括。
首先,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的素质。
其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最后,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
教学观口诀为“研究过人”,强调教学应该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研究者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操作活动,并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此外,教学应该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研究”,知道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过程,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
同时,教学也应该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即注重过程和结论的关系,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最后,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可以用“两独一发”这个口诀来概括。
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规律性和巨大的发展潜能,处于发展过程中。
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是研究和责权的主体。
总之,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是教师职业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和职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促进学生研究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以及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师生关系上表现出尊重和赞赏,对教学关系要帮助和引导,同时也要注重反思自我。
职业理念 --综合素质--教师资格证
(三)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幼儿全 面发展的前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实施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三)幼儿的发展
1.幼儿的发展要靠个体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 2.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1)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2)幼儿的活动 幼儿的活动大致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类。内部活动是指不可
理解素质教育应理解以下几点:
1.提高民族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 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四)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式。
3.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4.潜在性
五、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 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一)树立正确的办园目标 办园目标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纲领。 (二)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教育观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要面向全体 (二)教育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1.创新人
格;2.创新思维;3.创新技能。 (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五)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综合素质(完整版)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教育的客观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重点(4个内涵,6个特征要背出来)素质教育的内涵:P1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所有的人)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一个人的德智体美劳)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中共教材上补充)素质教育的发展:1993年2月13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素质教育;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观的形成,并成为主导思想;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这表明“素质教育己经成为国家意志。
素质教育的特点:P3(单选题)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2.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基本、根本)3.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全面的和谐发展)4.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从课堂走出去)5.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6.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2.促进学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5.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开展的途径和方法(单选题)对于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的界定,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其中包括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六要素说、七要素说和三三构成说等。
•三要素说认为,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四要素说认为,教师、学生、内容和方法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五要素说认为,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和媒体等基本要素;•六要素说提出了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媒体与目标等六种基本要素;•七要素说认为,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和反馈等七种要素;•三三构成说认为,教学过程由三个构成要素和三个影响要素整合而成,其中三个构成要素是学生、教师和内容,三个影响要素是目的、方法和环境。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导语:职业理念是指由职业人员形成和共有的观念和价值体系,是在其职业内部运行的职业道德规范。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的职业理念是什么吧。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1第一章职业理念考点1:教师的职业素养1.职业道德素养(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2)热爱幼儿——幼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
(3)团结协作。
(4)为人师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2.知识素养(1)精深的专业知识。
第一,精通所教授科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了解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幼儿教师既应学有专攻,又应广泛涉猎;既要精通一门学科,又要研究相邻学科。
(3)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及各学科教材教法是幼儿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要求准确;其次要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更高一步的要求是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独特的风采。
(2)组织管理能力。
一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二是幼儿集体的组织管理。
(3)教育科研能力。
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应具有对他人成果进行分析、鉴别并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身心素养健康的身体素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幼儿教师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能精力充沛、生气勃勃地从事工作;另一方面表现为反应敏捷、体格强壮、耳聪目明、声音洪亮。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指幼儿教师在对自身角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依照社会的期望和自身实际状况,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及心理进行调整,使其能够适应角色的要求并不断促进角色向积极方向发展。
【考题模拟题】( )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A.团结协作B.热爱幼儿教育事业C.为人师表D.热爱幼儿答案:B考点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
教资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a.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b.面向全体学生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e.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PS :全面发展≠平均的全面发展a. 人的全面发展的丝线b.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①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α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β .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γ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②学生是发展的人③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c. 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① 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② 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a. 新课改下的教师观①角色转换:知识的传授者→知识的引导者教学活动的执行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学活动的教书匠→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实践者学校的教师→社区的开放的教师② 行为转换:师生:尊重、赞赏学生教学:帮助、引导学生自我:课程的反思与其它教育者:合作b.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① 职前培训②入职培训③ 在职培训④ 自我教育c.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① 观摩、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②开展微格教学③进行专门训练④反思教学经验d.教室职业的责任与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根本要求:育人为本强大动力:改革创新基本教育政策:促进公平关键:机会公平a. 爱国守法 ---基本要求b.爱岗敬业---本质要求c. 关爱学生 ---师德的灵魂d.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e. 为人师表 --- 内在要求f. 终身学习 ---不竭动力a. 教师思想行为规范b.教师教学行为规范c. 教师人际行为规范d.教师仪表行为规范e. 教师语言行为规范a. 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习b.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平等沟通、良好的沟通习惯、尊重家长人格、教育学生、尊重学生c. 同事之间的关系:尊重、理解、协作d.教师与管理者的关系:尊重、支持。
《综合素质》知识考点--第一章
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1.素质教育是什么?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3.素质教育的要求?(1)坚持德育为先;(2)坚持能力为重;(3)坚持全面发展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第二节、学生观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3.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4.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4)人与组织的关系:在自愿与共享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6.“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完整的个体(2)学生是学习的个体(3)学生需要尊重(4)学生都有潜能第三节、教师观1.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重点)(1)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考点梳理第一章:职业理念一、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发展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学科教学:(1)优化课程结构体系(2)改革教学方法(3)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二、社会实践:(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2)带领学生考察社会(3)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三、家校合作共育(1)组建学生家长委员会(2)举办家长学校(3)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此外,还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充分发展。
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彼此不能相互取代的。
其中,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动力的作用,它是“五育”得灵魂;智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知识和认识基础;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和实施。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主张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充分尊重、关心、理解每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育和引导他们学习、生活,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3、外延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存疑、求疑,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1.更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师教育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职业理念 --综合素质--教师资格证ppt课件
20
二、儿童观的内涵
• (一)儿童观的概念 • 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综合,它
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 、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 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21
• (二)幼儿的本质属性 • 1.幼儿是人 • 2.幼儿是发展中的人 • 3.幼儿是权利的主体 • 我国《宪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儿童的合法
立在对人类历史发展、特别是对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 全面剖析的基础之上的。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的目标。
18
•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
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19
•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
式。 • 3.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 4.潜在性
12
五、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 (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 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13
• (一)树立正确的办园目标 • 办园目标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纲领。 • (二)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教育观 • 教育幼儿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幼儿教育不等同于幼
6.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 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地对 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 种族、地域、经济状况、家 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 儿。
教资考试-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篇
教资考试-综合素质材料题职业理念篇职业理念(即教资三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内涵(单选+材料)①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审美素质及劳动素质等);素质教育适用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终身教育。
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key words:一视同仁)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key words:成绩+德智体美劳)注:全面发展≠平均发展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key words:特点/特长、因材施教)⑤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2.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单选+材料)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key words:调动学生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考虑学生意见)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key words: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key words:鼓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自主学习)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key words:关注学生情绪/情感/人格)材料分析题拆解题目:从教育观角度,分析/评价该老师的教育行为答题模板:(正面例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践行了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观的要求,是值得肯定/学习/赞扬/推崇/提倡/借鉴的。
首先,素质教育是……的教育,教师要/应该……(一句话简单解释即可)。
材料中,某老师……(具体做法剖析)。
其次,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材料中,某老师……(具体做法剖析)。
再次,……(格式同上)最后,……(格式同上)综上/所以/因此,作为教师,要积极践行素质教育/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做到……(小结上述要点)。
(反面例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不符合/未能践行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观的要求,需要反思/改进/引起警惕/值得深思。
综合素质(完整版)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教育的客观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重点(4个内涵,6个特征要背出来)素质教育的内涵:P1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所有的人)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一个人的德智体美劳)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中共教材上补充)素质教育的发展:1993年2月13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素质教育;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观的形成,并成为主导思想;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这表明“素质教育己经成为国家意志。
素质教育的特点:P3(单选题)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2.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基本、根本)3.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全面的和谐发展)4.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从课堂走出去)5.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6.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2.促进学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5.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开展的途径和方法(单选题)对于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的界定,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其中包括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六要素说、七要素说和三三构成说等。
•三要素说认为,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四要素说认为,教师、学生、内容和方法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五要素说认为,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和媒体等基本要素;•六要素说提出了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媒体与目标等六种基本要素;•七要素说认为,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和反馈等七种要素;•三三构成说认为,教学过程由三个构成要素和三个影响要素整合而成,其中三个构成要素是学生、教师和内容,三个影响要素是目的、方法和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素质》上包括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文化素养这四个部分的内容,合计78分;《综合素质》下包括逻辑推理、信息处理、阅读理解、写作者四个部分,合计72分,满
分150分报告分数120分,折合分70分及格(卷面分数要确保达到96分以上考试就没问题)。
而综合素质的题型和题量都相对固定,所以每一年的难度都比较一致。
综合素质上职业理念的知识包含,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三个子模块。
1.教育观
首先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
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
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其次是教学观。
教学应该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倡导发展性评价;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关注学生的情绪情
感体验。
2.学生观
首先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并且正处于发展
过程之中。
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且与成人之间存
在着巨大的差异。
最后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
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责权的主体。
3.教师观
首先是角色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
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
和开发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其次是行为转变。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教师应尊重、赞赏学生。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
调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
在对待自我上,强调教师要反思。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这一部分知识点会考察单选题和案例分析题,所以要牢记。
【考题再现】
1.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
此时,
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B.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
C.暂停教学,即时请教专业人员
D.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
【解析】A。
教师职业道德中爱岗敬业指出: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
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
得敷衍塞责,故答案为A。
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有( )。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D。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故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