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综合素质
教资——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一、教育观1、1999年《决定》颁布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观系统思想正式形成。
2006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标志着实施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2、素质教育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其中“全面”是指所有学生、学生的各种素质。
3、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分别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
了解一下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4、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是: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
分别是素质教育本质属性中全员性、整体性、主体性的体现。
5、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6、素质教育的外延:素质教育是终身的,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它的实施贯穿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同事也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7、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主治那个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重视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基本内涵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相互对应的关系)二、学生观1、我国现代教育观的思想渊源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进步。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
“以人为本”的教育战略思想把人至于教育发展的起点和目标上,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了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人的全面发展以承认学升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学升具有个性与差异的特点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循序渐进(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容年龄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教学要抓关键期(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的优势(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5、“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体现为教育机会均等,即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
教资科一综合素质
以下综合素质(中学/小学)考试第一章职业理念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口诀:提素个性创实两全)(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口诀:两全两发展并创实)(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观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口诀:两独一发展)(1)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具有个体独特性1、学生是完整的人2、学生是具有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有差异(3)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三、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1)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2)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观(新课改背景下)一、现代教师角色转换(口诀,研发放醋)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2024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2024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一、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1. 素质教育的内涵。
-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2. 新课改的教学观。
-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让学生经历过程,要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情境要生动形象且符合实际特点,要善于引导,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
-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学生观。
1.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涵。
- 学生是发展的人。
-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阶段性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互补性要求教育要长善救失;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因材施教。
中学教资《综合素质》考什么?—考试题型
中学教资《综合素质》考什么?—考试题型综合素质,不同类别的学段,考试试卷内容不同。
幼儿园为综合素质101,小学为综合素质201,初中,高中,中职综合素质都为301。
所以,报考时一定要注意根据自己报考的学段,选择综合素质的类型。
这里是针对中学教资考试(包括初中,高中,中职)的《综合素质》来说的。
一、综合素质的考试内容:非常宽泛,但大致考以下内容1.职业理念:包括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一般单选题四题共八分,一道材料题十四分,共22分。
2.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一般单选题四题共八分,一道材料题十四分。
共22分。
3.文化艺术素养: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文化,小说,戏剧,音乐,书法,典故……重在积累。
一般九道单选题共十八分。
共18分。
4.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一般八道单择题共十六分。
共16分。
5.逻辑推理能力:有图形推理,有数字推理,有命题推理。
一般两道单选题,共四分。
共4分。
6.信息处理能力:有计算机组成,windows操作,word,PPT,excel 的使用方法等内容。
一般两道单选题共四分。
共4分。
7.阅读理解能力:一题共十四分。
共14分。
8.作文:一题共五十分。
共50分。
二、《综合素质》试题一共三大部分1.选择题29道,每道题2分,共58分。
2.材料题3道,每道14分,共42分。
包括:一道职业理念,一道职业道德一道阅读理解。
2.作文:一道,共50分。
三、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卷满分150分。
教资综合素质科目一
教资综合素质科目一
教资综合素质科目一是指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文化与伦理等内容的考试科目。
下面是一些备考建议:
1. 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知识。
了解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与反馈等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原则,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
2. 熟悉教育法律法规。
了解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
重点掌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益保障、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法规。
3. 学习教育心理学。
了解学习和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学习动机和学习情感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方法。
4. 熟悉教育经济与管理知识。
了解教育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5. 学习教育文化与伦理方面的知识。
了解教育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教育文化的传承、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等。
了解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家庭的关系,掌握一些教育伦理问题的处理方法。
还需要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考试,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可以参加一些教资综合素质科目一的培训班或者参考一些专业的教材和辅导书籍。
教资考试资料(综合素质)
概念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根本特征形成人的健全个性实质真正实现“两全”的目标内涵(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基本特征(1)全民性;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国民素质(2)全面性: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即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3)发展性:素质教育能促进人的不断发展(4)开放性:人的主体思想开放;教育空间开放(5)实践性:素质教育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素质教育,人的素质不断完善(6)创造性: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创新能力(7)基础性: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健康的心理(8)自主性:衡量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是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三大任务(1)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层(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核心层(3)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最高层素质教育幼儿教育概念广义上,幼儿教育可以视为凡是对幼儿进行的教育狭义的幼儿教育则专指幼儿园的教育重要性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期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幼儿时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特点启蒙性:幼儿园是对3-6岁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启蒙教育应该是简单的、通俗的、基础的、易于开启幼儿智慧和萌发优良个性的教育生活化:幼儿园课程应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即课程的内容来自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应贯穿于幼儿的生活游戏性: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能够满足幼儿的各种身心需要,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获得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教育特点活动性:幼儿主要是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世界、理解事物,通过各种感性的经验对事物形成比较抽象概括的认识潜在性:幼儿园课程蕴涵在环境、材料、活动和教师的行为之中,可以说幼儿是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并发展的原则一般原则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原则:①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②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①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②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③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特殊原则保教结合的原则:①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②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③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①教育的活动性;②活动的多样性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①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②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幼儿的素质教育内涵幼儿素质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全面素质基础的教育,它包括与人的基本素质构成密切相关的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及劳动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特点基础性:幼儿阶段是为人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发展性: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是促使每一个教育对象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自主性:受教育者主动发展,教育者进行引导内容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教育者培养幼儿品德的活动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身体及心理素质的教育:培养幼儿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活动审美素质教育: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的活动方法树立面向全体幼儿发展的观点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素质把幼儿的素质教育贯穿在各科教学中创设育人环境,使幼儿健康活泼地成长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
中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及答案模板
中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及答案模板考试科目:中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答案模板一、综合素质概述中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一直以来都是考生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它对于中学教师的培养和选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介绍《综合素质》考试的目的、内容及答题模板。
二、《综合素质》考试目的1. 考察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2. 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师德修养。
3. 着重检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
三、《综合素质》考试内容1.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2. 专业教育知识和教学能力评价。
四、答题模板在应对中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时,学生可以采用以下答题模板,以保证文本的整洁、美观和语句的通顺。
一、开篇介绍(1)总述考试目的和内容。
(2)引出下文各小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二、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1)列举中学教师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
(2)具体阐述每种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和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中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师德修养(1)解释职业道德和师德修养的含义。
(2)论述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修养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修养的具体体现。
四、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1)介绍教育教学理念的概念和作用。
(2)讨论几种常见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对比其优点和缺点。
五、中学教师的教学能力(1)列举影响教学能力的因素,如知识水平、授课技巧、评价能力等。
(2)分别论述每个因素对教学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六、总结(1)总结全文重点内容,强调中学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2)指出对于考生来说,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五、结语通过对中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的概述及答题模板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该科目。
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每位考生共同的追求和目标。
祝愿所有考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资综合素质基本能力知识点
教资综合素质基本能力知识点教资综合素质基本能力是指教师应具备的一系列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包括教育思想道德素养、教育法律法规素养、教育科学文化素养、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教育管理与领导素养、教育实践与创新素养六个方面。
下面将逐个进行介绍。
1. 教育思想道德素养教育思想道德素养是教师道德修养和教育理论素养的综合体现。
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和道德标准,秉持师德,恪守教育伦理。
他们应该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并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2. 教育法律法规素养教育法律法规素养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能力。
教师应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正确处理教育实践中的各种法律问题。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了解学生的法律责任和义务,遵守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
3. 教育科学文化素养教育科学文化素养是教师具备教育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的能力。
教师应熟悉教育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应用教育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他们还应该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知识背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的能力。
教师应熟悉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他们还应具备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
5. 教育管理与领导素养教育管理与领导素养是教师具备教育管理和领导能力的能力。
教师应了解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他们还应具备领导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6. 教育实践与创新素养教育实践与创新素养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和改进的能力。
教师应善于总结和反思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各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小学教资考试中,综合素质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下面是对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的梳理。
1.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了解教育目标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了解素质教育的概念、目标和原则。
2.课程与教学-了解课程的概念、要素和特点。
-了解教学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3.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了解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必备的教学能力。
4.学生个体差异与个性化教育-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因和特点。
-了解个性化教育的概念和实施策略。
5.学校与家庭教育合作-了解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和合作模式。
-了解学校、教师和家长的角色和责任。
6.评价与奖惩-了解评价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了解奖惩的原则和方法。
7.美育与身心健康教育-了解美育的内涵和目标。
-了解身心健康的概念和培养方法。
8.科学素养与实验教学-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和培养途径。
-了解实验教学的意义和要点。
9.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应用-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培养方法。
-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10.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教育-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和方法。
-了解社会责任教育的目标和实施策略。
11.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教育-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和目标。
-了解环境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12.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了解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
13.创新思维与创新教育-了解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了解创新教育的策略和实施步骤。
14.社会公德与道德教育-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和培养方法。
-了解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方式。
以上是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的梳理。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可以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教资综合素质必考的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考简答题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1. 什么是素质教育?其特点有哪些?答: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
(2)全面性:全面推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素质教育。
(3)基础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4)发展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5)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现代教育观强调哪些教育理念?答:现代教育观强调以下教育理念:(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和多元性。
二、学生观与以学生为本1. 什么是学生观?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
它涉及如何认识学生的本质、特性、地位、作用、价值以及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等根本性问题。
现代学生观强调:(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塑造和培养的。
(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差异,需要关注和尊重。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
2.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答:在教育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师观与教师专业发展1. 新的教师观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中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及答案
中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及答案综合素质是中学教资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涵盖着教育教学、师德师风、心理健康、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科目,并提供一些备考策略和参考答案。
一、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中学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解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有很强的组织和指导能力,并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效果。
答题时,可以用实际案例来说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同时要注重观点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二、师德师风与职业道德作为一名教师,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是必备的素质之一。
在考试中,要强调教师职业生涯中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职责,并阐述自己在实践中如何遵守和践行这些道德准则。
答题时,可以结合教育伦理和教师行为准则,从教育教学、学生培养和个人发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三、心理健康与学生发展中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考试中,要强调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并提出适应性教育的具体做法。
答题时,可以结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如压力、焦虑、自尊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是中学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
在考试中,要注重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
答题时,可以根据所选学科,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提出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案例。
五、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是中学教师必须了解和了解的内容。
在考试中,要展示对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的了解,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答题时,可以结合国家教育改革政策和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提出自己对教育改革的认识和建议。
综合素质考试答案示例:1. 题目:请简要介绍你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答案:我在过去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教资考试综合素质考试题型
教资考试综合素质考试题型教资考试综合素质考试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测试考生是否具备作为一名教师所需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考试涵盖四个方面: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能力。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教资考试综合素质的题型及解题策略。
一、职业理念职业理念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题型包括单选题和简答题。
1.单选题:解题技巧在于理解题干,分析选项,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简答题:回答问题时,要结合教育理论和实际教育教学经验,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和掌握。
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
1.单选题:分析题干,确定关键词,对比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2.多选题:仔细阅读题干,充分理解题目要求,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选出正确答案。
3.判断题:明确题目要求,判断陈述是否正确,谨慎作答。
三、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和实践。
题型包括单选题和简答题。
1.单选题:理解题干,分析选项,选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答案。
2.简答题:结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阐述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四、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教育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题型包括单选题、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题。
1.单选题:分析题干,理解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2.案例分析:仔细阅读案例,分析问题,结合教育理论和实际经验,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教学设计题:明确题目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
备考建议:1.系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结合实际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做题时,注重题干要求,分析选项,谨慎作答。
4.加强模拟练习,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
5.合理安排时间,坚持备考,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分析,相信大家对教资考试综合素质题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资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a.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b.面向全体学生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e.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PS :全面发展≠平均的全面发展a. 人的全面发展的丝线b.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①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α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β .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γ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②学生是发展的人③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c. 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① 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② 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a. 新课改下的教师观①角色转换:知识的传授者→知识的引导者教学活动的执行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学活动的教书匠→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实践者学校的教师→社区的开放的教师② 行为转换:师生:尊重、赞赏学生教学:帮助、引导学生自我:课程的反思与其它教育者:合作b.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① 职前培训②入职培训③ 在职培训④ 自我教育c.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① 观摩、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②开展微格教学③进行专门训练④反思教学经验d.教室职业的责任与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根本要求:育人为本强大动力:改革创新基本教育政策:促进公平关键:机会公平a. 爱国守法 ---基本要求b.爱岗敬业---本质要求c. 关爱学生 ---师德的灵魂d.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e. 为人师表 --- 内在要求f. 终身学习 ---不竭动力a. 教师思想行为规范b.教师教学行为规范c. 教师人际行为规范d.教师仪表行为规范e. 教师语言行为规范a. 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习b.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平等沟通、良好的沟通习惯、尊重家长人格、教育学生、尊重学生c. 同事之间的关系:尊重、理解、协作d.教师与管理者的关系:尊重、支持。
2024年下半年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笔试真题
2024年下半年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笔试真题一、选择题(共60分)1. 下列哪项活动属于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A. 传统文化传承活动B. 课外兴趣班学习C. 艺术节演出D. 社会实践活动2. 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
A. 学习能力B. 手工技能C. 体育水平D. 志愿服务意识3. 下列哪项不是综合素质教育所包含的范畴?A. 语文B. 艺术C. 体育D. 科学4. 综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包括______。
A. 传统教学B. 项目式教学C. 讲故事D. 听讲解5. 综合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哪些教育资源的支持?A. 图书B. 实验室C. 体育场D. 电脑6. 综合素质教育体现的是学校对________的需求。
A. 成绩B. 能力C. 行为D. 社交7. 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包括______。
A. 教育一切都可亨通B. 教育因材施教C. 教育应严肃D. 教育刻板教导8. 综合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哪些品质?A. 虚心谦逊B. 自信大胆C. 独立自主D. 随意随性二、简答题(共40分)1. 请简要阐述综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2. 你认为综合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哪些条件?3. 你认为家长在综合素质教育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4. 请列举一些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具体活动,并简要描述其作用。
三、综合素质实践活动(共100分)(请根据你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项综合素质实践活动进行描述,包括活动内容、活动目的、实施过程及达到的效果等)。
注意:理论和实践结合,倡导创新,可附图、材料,字迹工整。
抱歉,我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中学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 + 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 与 详解
中学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 + 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与详解《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最重要的两科,分别考察了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育理论知识。
下面将分别对其知识点进行详解:一、《综合素质》1. 职业理念:了解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职业道德观。
2. 教育法律法规: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
3.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熟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 文化素养:掌握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科学知识等。
5. 基本能力:掌握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二、《教育知识与能力》1.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教育的概念、起源与发展,以及课程内容三要素。
2. 中学课程:掌握课程设置的意义和原则,理解课程内容,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3. 中学教学:掌握教学的概念、意义、任务和教学过程,理解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评价的方法和策略。
4. 中学生学习心理:掌握中学生学习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中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发展,掌握中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迁移的能力。
5. 中学生发展心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中学生认知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掌握中学生品德发展和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6. 中学生心理健康:掌握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和策略。
7. 中学德育:掌握德育的概念、意义、任务和方法,理解德育过程和德育原则,掌握德育方法和途径。
8.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掌握班级管理的概念、意义、任务和方法,理解班集体建设的方法和班主任工作,掌握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表现和维护方法。
总之,这两门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生深入学习和掌握。
希望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详解,对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中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及答案范本
中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及答案范本在中学教育领域中,综合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核内容。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因此综合素质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学教资考试《综合素质》的内容,并给出相应的答案范本。
一、教育理论与教育法规知识在教育理论与教育法规知识的考核中,考生需要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思想和各类教育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考生需要以理论为基础,深刻理解教育的内涵和目标,了解教育法规的主要内容。
答案范本:教育理论与教育法规的考核旨在检验考生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对教育法规的熟悉程度。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和学习相关教育文献和法规,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以此为基础,正确解读教育现象,指导实际教育工作。
二、教育实践与教学技能在教育实践与教学技能考核中,考生需要展示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技能。
这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考生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理论知识,编写教案,设计教学活动,并能够清晰地阐述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
答案范本:教育实践与教学技能的考核是考察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清晰的教学流程,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和有效的学习成果。
考生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教学技能方面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提高。
三、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心理学知识的考核中,考生需要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并能够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答案范本:教育心理学知识的考核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
考生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并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心理辅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四、教育管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在教育管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的考核中,考生需要了解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教育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能够运用管理理论和研究方法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教资综合素质 知识点
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一、教育学1.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定义以及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教育的基本原理,如社会性、有计划性、分层性等。
2. 教育学派•主要的教育学派,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构建主义等。
•不同教育学派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3. 学习理论•学习的概念和分类,如条件反射学习、操作性学习、认知学习等。
•学习的影响因素,如动机、注意、记忆等。
4. 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学理论的分类,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
•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5.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如公正性、多样性、动态性等。
•常见的教育评价方式,如考试评价、综合评价等。
二、心理学1. 心理发展理论•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如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等。
•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教育的适应策略。
2. 个体差异与学习障碍•个体差异的概念和分类,如智力差异、性别差异、文化差异等。
•主要的学习障碍,如自闭症、注意力不足与多动障碍等。
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如教学设计、教育辅导等。
4. 学习与记忆•学习过程中的记忆机制,如感觉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等。
•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的方法和技巧。
5. 智力与情商•智力的定义和分类,如智力测量、多元智能理论等。
•情商的概念和培养方法。
三、伦理学1. 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伦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伦理学的关键词,如道德、价值等。
2. 伦理道德理论•主要的伦理道德理论,如德性伦理学、功利主义、伦理相对主义等。
•不同伦理道德理论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 专业道德与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师德规范。
•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实践。
4. 伦理教育•伦理教育的目的和价值。
•伦理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5. 学生德育•学生德育的目标和实施路径。
•学生德育的环境建设和培养措施。
四、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分类,如宪法、教育法、教师法等。
2024教资综合素质试卷
选择题下列关于教育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教育目的就是教学目标B.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正确答案)C.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无关D. 教育目的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A. 爱国守法(正确答案)B.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C. 严谨治学,精益求精D. 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下列关于学生权利的说法,错误的是:A. 学生有权获得公正评价B. 学生有权参与学校管理C. 学生有权选择不上任何课程(正确答案)D. 学生有权享受教育资源下列哪一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A. 单纯的经验积累B. 脱离实践的理论学习C. 反思教学实践(正确答案)D. 忽视同事间的交流下列关于师生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师生关系是单向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B. 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正确答案)C. 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处于绝对权威地位D. 师生关系只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下列关于教学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 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B.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基于教学目标和内容C. 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所有教学情境(正确答案)D. 教学方法的改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下列哪一项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本态度?A. 科研与教学无关,可忽视B. 科研是额外负担,可避免C. 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应重视(正确答案)D. 科研是专业人士的事,与普通教师无关下列关于教育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教育评价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B. 教育评价应全面、客观、公正(正确答案)C. 教育评价只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D. 教育评价不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资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资证《综合素质》知识点一、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素质教育的目标1、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2、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3、培养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5、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三、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1、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2、通过课外活动实施素质教育3、通过社会实践实施素质教育4、通过家庭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四、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1、评价要具有科学性2、评价要具有全面性3、评价要具有公平性4、评价要具有可操作性五、教师的素质要求1、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2、具备扎实的文化素质3、具备精深的业务素质4、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5、具备勇于创新的精神素质6、具备较高的审美素质7、具备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才能8、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修养9、具备良好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具体包括五大方面的内容:本文五)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本文一)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本文二)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课外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外活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课外活动有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促进班级的团结和稳定。
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协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999 年《决定》颁布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观系统思想正式形成。
2006 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标志着实施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2。
其中全“面”是指所有学生、学生的各种素质。
3、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分别是培养学生的了解一下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4、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是:性中全员性、整体性、主体性的体现。
5、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6、素质教育的外延:素质教育是终身的,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它的实施贯穿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同事也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7、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 )面向全体学生(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主治那个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 )着眼于学生的重视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基本内涵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相互对应的关系)1、我国现代教育观的思想渊源是马克思关于2、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进步。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
“以人为本”的教育战略思想把人至于教育发展的起点和目标上,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 )人的全面发展以承认学升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学升具有个性与差异的特点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循序渐进( 2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容年龄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 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教学要抓关键期(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的优势( 5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5、“教育公正” 在教育活动中体现为教育机会均等,即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
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两个方面:入学机会均等和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1、现代教师的角色转换( 1) 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 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 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4) 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2、教师行为的转变( 1 )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和赞赏( 2 )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 3 )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3、教师劳动的特征(1)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2)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3)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4) 教师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5)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6) 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4、教师的专业发展( 1 )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2 )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3 )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重视沟通,提升交往和合作能力( 5 )勇于创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 )建立专业理想( 2 )深化拓展专业知识( 3 )提高专业能力(4)形成专业自我6、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 )师范教育/职前教育( 2 )新教师入职指导/入职培训( 3 )在职培训/在职教育(4)自我教育7、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 )开展微格教学( 3 )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8、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自主发展的意识9、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阶段理论: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习阶段10、教师的职业责任与价值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职业的责任主要包括岗位责任和社会责任。
岗位责任要求对学生负责、对教师集体负责。
社会责任是岁学生及其家长的责任、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质量的人才。
教师职业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1、教师的权利( 1 )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2 )作为专业教育教学人员的职业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权指导和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和相关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2、教师的义务( 1) 作为公民的义务( 2) 作为专业教育教学人员的义务遵纪守法、旅行教育教学职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爱护尊重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提高水平1、学生的基本权利( 1 )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
人格权主要包括姓名权、名誉权、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
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
( 3) 学生的受教育权参与教育教学权获得经济资助权获得学业证书权申诉起诉权,申诉受理部门包括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法定其他权利(对学校处分不服的职能申诉不能诉讼) 2、常见的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 1 )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 2 )侵犯学生的人身权( 3 )侵犯学生的财产权(4)侵犯学生的著作权( 5 )不作为违法的侵权国务院是最高的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1、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3、管理体制: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4、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5、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6、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条件: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合格的教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7、员工制度:学校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学校的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8、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原则9、(区分某一行为应该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是常考的题1. 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实施行政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承担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是由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对其所属人员予以的惩戒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等。
行政处罚包括申诫罚、能力罚、财产罚和人身罚四大类。
2. 民事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民事违法行为所导致的赔偿或补偿的法律责任,简称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的特点是:民事责任基于民事违法行为而产生;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一定条件下,民事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3. 刑事法律责任是指因触犯刑法,达到犯罪的程度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1、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取学费、杂费;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2、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高级职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一档不低于党对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于教;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他教育行政部门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按照国家规定,根据需要设置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
5、学校不得分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不得开出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不得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学校有以上情形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1、教师是旅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认定。
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3、收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4、学校和教育机构逐步实行5;教师考核的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6、教师对学校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对学校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1、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
2、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原则:( 1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2 )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3 )教育和保护相结合3、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的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虐待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4、监护人应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5、中小学校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6、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的未成年人实9、监护人不来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制定监护人10、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1、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规定了相关主题保护未成年人的义务,并规定了相关法律责任。
其中,“社会保护”考察频率相对较高2、“家庭保护”的主要内容: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家庭对未成年人生理3、、心理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和知道,家庭对未成年人受教育的保证,尊重未成年人的参与权,禁止未成年人结婚4、“学校保护” 的主要内容:“肢智欠,平等待,教育者,多关爱”“扬特长,个性展,己不愿,莫强勉”。
学校要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平等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发展5、“社会保护” 的主要内容:“书信函,别偷看,隐私权,不容犯;图书馆,少年宫,节假日,免费行;音书像,戒淫黄,绿色网,安全上;突发事,须撤离,儿少先,无质疑;流浪儿,救助站,无父母,送福院;招童工,法不容,令不改,处罚中;若儿少,行不端,无论谁,皆可管”6、“司法保护” 主要内容:人民法院可以车次奥不合格的监护人的资格;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未成年人案件的办理和审理应当尊重他们的尊严,保护他们的名誉和隐私;保障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完成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