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均衡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非自愿失业以及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过剩 的含义; 的含义;
5
(二)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 静态均衡
静态均衡是抽象掉时间因素,变量的调整可在瞬间完成。 静态均衡是抽象掉时间因素,变量的调整可在瞬间完成。
动态均衡
动态均衡则相反,认定经济变量的调整有个时间过程。 动态均衡则相反,认定经济变量的调整有个时间过程。
6
二、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一)一般意义上的均衡
一般意义上的均衡(或叫“一般意义上的经济 一般意义上的均衡(或叫“ 均衡” ------现代经济学所说的均衡 现代经济学所说的均衡, 均衡”)------现代经济学所说的均衡,已不仅 仅是“市场均衡” 而是一般意义上的“ 仅是“市场均衡”,而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 均衡”。(如计划经济中的某些情况 如计划经济中的某些情况) 均衡”。(如计划经济中的某些情况)
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 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 上升,均衡就业量增加; 上升,均衡就业量增加; 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 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 下降,均衡就业量下降; 下降,均衡就业量下降;
16
劳动力供求双方同时变动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S2 S
D1
D
17
3.3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分析
3.3.1 动态均衡的基 本假定
7
(二)凯恩斯失业均衡
现代经济学对均衡概念的另一个发展,是把只满足古典均 现代经济学对均衡概念的另一个发展, 衡的两个条件当中的一个条件的经济状态也认定为均衡。 衡的两个条件当中的一个条件的经济状态也认定为均衡。 20世纪 年代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出现以后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出现以后,形成了失业 世纪30年代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出现以后, 均衡的概念。按照古典均衡的定义,失业均衡是一个悖论: 均衡的概念。按照古典均衡的定义,失业均衡是一个悖论: 失业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因而是非均衡的, 失业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因而是非均衡的, 而不是均衡。 而不是均衡。 但是,凯恩斯失业均衡概念的出现说明: 但是,凯恩斯失业均衡概念的出现说明:
第四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
• 2)劳动力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 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增加;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 ,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减少。 • 3)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需求曲线同时变动对劳动力市 场均衡的影响。
• (三)现代非均衡理论中的非均衡。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
• • • • 一、完全竞争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 (一)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的基本假设条件: 是一种理性的状态。 其假设条件:P91.
• (二)工作和劳动力同质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指静 态市场上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二、劳动力供求变动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简答题)
二、当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 (一)市场均衡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均衡 • (二)凯恩斯的失业均衡:是一个悖论,因为失业就意味 着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此时即使在商品市场和资 金市场上都存在着供求相等,但从整个经济体系来看仍然 存在超额供给,因而是非均衡的,而不是均衡的。
• 按均衡世界的覆盖范围分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 • 1、局部均衡的含义: • 2、局部均衡的假定: • 马歇尔是局部均衡理论的代表人物。 • 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提出垄断 竞争理论发展了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一般均衡分析
• • • • • • 又叫做瓦尔拉斯均衡理论。 假定: 1、要求市场的参与者有关于市场的完全信息; 2、假定经济中不存在不确定因素; 3、不存在虚假交易; 4、经济系统是个“大经济”。
三、多维竞争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
• 含义:指在一组工资率下,两个以上的多个劳动力市场同 时达到均衡。 • 假设条件:书P95 • 前提:书P95
第1章_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1
内容提纲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
2
一、劳动力市场的内涵及特征
(一)内涵: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上,是指劳动力供求双方双向选择、进行劳动
力交换的场所,同时又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 供求关系的组织形式。
符合无剩余条件。
11
(二)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
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它完全 抽掉了时间的因素和具体变动的过程。 2、比较静态分析:考察新的均衡状态之间的关系, 即两个静态均衡点之间的比较,研究发生了什么样 的变化。 3、动态分析:把时间因素导入到分析中并注重过程 分析。
23
人口减少,消费者人数随之下降,但因 为幸存者的人均消费量比以前增加,尤 其是奢侈品消费增加,所以,劳动力供 给曲线左移的幅度大于劳动力需求曲线 的左移。
问:最后w和就业量的变化如何?
24
案例2
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沙特阿拉伯及其他生产石油的阿 拉伯国家高工资(比本国高6倍多)的吸引,大约一半 的埃及建筑工人离开本国,而同时埃及的建筑业正处在 繁荣期。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而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 使得埃及建筑工人的工资水平仅在5年内上升了53%, 工资率的上涨还伴随着就业量的增加。请用模型分析。
他非货币特征方面也具有同质性; 4)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双方为数众多,并且双方均无组织性,
是工资接受者; 5)劳动力流动无制度障碍,流动成本为零。
13
2、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 指静态市场上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当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时,劳动力市场处于
第四章劳动力市场均衡
图4-8 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Back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二、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1、从劳动力流动的视角去谈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假设经济社会由A、B地区构成, wa>wb , 高工资使得B地区劳动者流向A地 区,sa1移向sa2,sb2移向sb1,劳动力供给曲线的位移使得地区工资差别趋于消 失。
(一)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均衡
将均衡概念应用于各种经济形态的分析,将市场均衡条件一般化,用其概括包括非市 场经济的各种状态。
(二)凯恩斯失业均衡
– 古典均衡:失业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经济体系是不均衡的。 – 凯恩斯:古典均衡是一个特例,更为一般的是失业均衡这样的情况。
(三)非均衡概念
– 古典非均衡:是一种 不稳定状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 – 非均衡理论:非均衡与瓦尔纳均衡一样,具有行为确定的含义,可以持久存在, 而不仅仅是一种过渡。非均衡的结果建立在每个人在既定信息条件、制度条件和 市场条件下的最优选择基础之上,具有稳固性。
Back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均衡 一、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
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也就是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S 当工资高于均衡工资率 为W1,劳动力市场为 买方市场,劳动力的需 求则对市场中的劳动力 价格具有支配力量。会 要求降低现有工资水 平。 a w1 we c w2 f b
D Lc La Le Lb Lf
第四章
的 意 义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第 三 节 劳 动 力 市 场 均 衡 衡 均 场 市 力 动 劳 节 二 第 第 一 节 均 衡 的 基 本 含 义
第一节 均衡的基本含义 一、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一)按照均衡市场的覆盖范围
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
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一、引言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注的是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以及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影响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因素。
二、劳动力市场的定义与特征1. 定义:劳动力市场是指供给劳动力的个体与需求劳动力的企业、组织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场所。
在这个市场中,个体通过出售自己的劳动力以获取工资,而企业、组织则通过雇佣劳动力以实现经济增长。
2. 特征:(1)需求与供给:劳动力市场具有供需关系,个体以提供劳动力的形式满足企业、组织的需求。
(2)非均衡:劳动力市场存在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导致工资水平的差异。
(3)竞争与谈判: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方式基于竞争和谈判,个体与企业、组织在工资、福利等方面进行讨价还价。
(4)信息不对称:个体和企业、组织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三、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1. 需求方:企业、组织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根据生产需求来决定劳动力的规模和结构。
需求方的决策受到产品市场情况、技术进步、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2. 供给方:个体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通过选择就业与否、工作时间和岗位等方面来提供劳动力。
个体的决策受到教育水平、技能、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3. 市场调节:劳动力市场通过工资的调节机制来实现市场供需平衡。
当劳动力供给过剩时,工资水平下降,促使个体减少劳动力供给;反之,当劳动力需求增加时,工资水平上升,吸引更多个体提供劳动力。
4. 市场失灵:劳动力市场存在一些市场失灵的情况,如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完全竞争、劳动力流动性差等。
政府通过制定劳动法规、提供培训机会等方式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四、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因素1. 教育与技能:个体的教育水平和技能对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做出重要影响。
高质量的教育培训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2. 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是企业雇佣劳动力的重要因素,包括工资水平、社保费用和其他福利待遇。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
汇报人: 2023-11-22
目录
• 劳动力市场均衡概述 • 内部劳动力市场概述 •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
关联 •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
实践应用 • 案例分析与实践
01
劳动力市场均衡概述
劳动力市需 求之间达到平衡点的状态。当劳动力 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 形成稳定的工资率和就业水平。
02
内部劳动力市场概述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定义
• 定义:内部劳动力市场是指企业或组织内部,通过一系列的人 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和实践,对员工的配置、流动、晋升、 薪酬等方面进行管理和调控的市场机制。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长期雇佣关系
内部劳动力市场通常注重建立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鼓励员工在 组织内长期发展。
培训与晋升机制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培训和晋升机制 可以影响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职业 发展预期,从而调节劳动力的供求 关系。
劳动力市场均衡对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指导作用
市场信号反馈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状态可以通过 市场信号的反馈,指导内部劳动 力市场在雇佣、薪酬、培训等方
面的决策。
劳动力资源配置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结果可以指导 内部劳动力市场合理配置劳动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培训和职业发展
企业提供丰富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素 质,增强其在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进而实现个人与 企业的共赢。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企业根据业务需求和员工特长,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提高 人岗匹配度,降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摩擦,促进市场均衡 。
政府如何调控外部劳动力市场以促进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均 衡
政策调控措施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
W1 W0
L1←L0
' L0-L1≠ L1 L'0 -
' L'0 L1
2、行业工会
工会是工人的组织,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工会成 员在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方面的条件 注意:
工会是劳动者自己的团体 工会会员必须是自愿参加的 工会必须代表会员的利益
工会的功能
(1)代表功能 (2)参与制定工作规范的功能 (3)综合服务功能 (4)沟通协调功能 (5)增强参与功能
政策分析2 :
非全日制就业与强制性福利
非全日制就业是企业调整工人人数与人均工作时间的另一种方 式。 如果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在工作中能相互替代,由于非全日制成 本较低,(强制性福利不包含非全日制)就有可能以非全日制 代替全日制。 非全日制工人的供给:有孩子的妇女、老人、学生; 需求:主要是服务部门。
雇主雇佣新雇员所面临的边际成本MC= 雇主雇佣新雇员所面临的边际成本MC= MC 准固定劳动成本+时间工资+ 准固定劳动成本+时间工资+随时间变 动的小额优惠成本 企业延长现有雇员的工作时间所面临的 MC’=延长工作时间的时间工资+随时间 MC =延长工作时间的时间工资+ 变动的小额优惠成本
增雇员工边际产量MRP=其边际成本MC(工 增雇员工边际产量MRP=其边际成本MC(工 MRP=其边际成本MC( 雇用、培训、小额优惠) 资、雇用、培训、小额优惠) 延长工时边际产量价值MRP =其边际成本 延长工时边际产量价值MRP’= MRP MC’(加补工资) MC (加补工资)
(2)影响工资率调整:大企业支付高工资 影响工资率调整: 影响工资率调整 率 MCl
W
W0
L0
L1
三、多个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 分析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均衡
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 求弹性被称为“蛛网不稳定条 件”。
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1)
工资和就业量的波动,既 不是收敛性的,也不是发 散性的,而是在同一波动 程度上变动起点的工资率 和终点的工资率在同一点 上的重叠,从而形成一个 循环,被称为“封闭型蛛 网”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2)
由于工资率和就业量既不 会恢复到均衡位臵,也不 会远离均衡点,因此,劳
(一)动态均衡的基本假设
首先,假设形成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本期,以t表示, 执行或实现该决策的时间为下期,用t+1表示,从t到t+1 期间,已经形成的劳动力供给决策不变。 其次,假设本期的劳动力需求量决定本期的工资率,即 wt=f(Dt)。 最后,假设本期的工资率决定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即 St+1=f(Wt)。
三、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类型(3)
供求均衡 劳动力供给能够为社会全部吸收;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又 能全部得到满足。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种理想状况 是罕见的,只要劳动力供给的绝大部分都能得到就业岗位, 也就是说不存在长期的大量失业人员,同时不存在长期的、 大量的缺乏劳动力的部门、行业,就是劳动力供求的均衡 状态。
行为最优
(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用来考察单个市场、单个商品价 格与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是在假定其他市场因 素处于静止不变状态的条件下,研究单个市场均衡状态的 实现与新旧均衡的变动。 一般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用来考察市场上所有市场、所有 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假定各个 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一种 商品价格与供求的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与供求达到 均衡时才能确定。
二、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 的工资
劳动力市场均衡模型
劳动力市场均衡模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和均衡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劳动力市场均衡》课件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措施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保障 劳动者权益;推动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企业 加强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05 未来劳动力市场 的挑战与展望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就业率的调节作用
就业率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情况。当市场上的就业率发生变化时, 也会引导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调整,从而影响市场的均衡状态。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变动
经济周期的影响
经济周期的波动会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市场的均衡状态。在经济扩张 时期,劳动力需求增加,市场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在经济衰退时期,劳动力需求减 少,市场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延迟退休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政府可能推行延迟退休政策 ,以延长劳动力供给。THANKS感谢来自看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普及
可能导致某些低技能岗位的消失,同时创造新 的高技能岗位。
技能需求变化
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对低技能人才的需 求减少。
就业结构调整
需要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调整教育体系和培训计划。
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发展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全球化,影响本地就业。
运行机制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 等,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和价格 水平。
02 劳动力市场均衡 理论
均衡的基本概念
01
均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 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率和就业率处于稳定状态。
02
经济学如何解释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
经济学如何解释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涉及到劳动者的供给和需求。
经济学以其理性分析方法帮助我们解释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这对了解和预测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如何解释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的理论和模型。
一、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是劳动者愿意在某一时期提供的劳动力数量。
供给的决定因素包括人口规模、劳动力参与率、工资水平、个人的偏好和机会成本等。
经济学家通常通过劳动力供给曲线来表示劳动力的供给关系。
劳动力供给曲线呈现正斜率,这是因为劳动力的供给随着工资的增长而增加。
人们在考虑工资收入时,会权衡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的利弊。
当工资提高时,个体更愿意为了获得更高的薪资而增加工作时间,从而提高了劳动力的供给。
同时,人口规模和劳动力参与率也会影响劳动力的供给。
人口增长和劳动力参与率的增加都会使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表示劳动力的供给增加。
二、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特定时期需要的劳动力数量。
劳动力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企业的产出水平和工资水平。
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理,企业在决定雇佣劳动力数量时会权衡输出产量和劳动力成本,即在某一产出水平下,企业会雇佣能够最小化成本的劳动力数量。
从理论上来说,劳动力需求曲线呈现负斜率。
当工资上涨时,企业的成本也会相应上升,因此企业会减少用工或选择更加有效率的生产方式。
这使得劳动力需求减少,从而导致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三、供需关系与劳动力市场平衡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了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水平。
供需关系的平衡点被称为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点,即供给与需求相等的工资水平。
当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时,劳动力市场出现劳动力短缺,工资水平上升。
高工资会提供更多的激励,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劳动力市场。
这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从而使劳动力市场逐渐恢复平衡。
相反,当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时,劳动力市场出现劳动力过剩,工资水平下降。
低工资会降低人们从事劳动的积极性,减少劳动力供给。
基于古典经济学派假设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研究
基于古典经济学派假设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研究本文分别基于古典经济学派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探讨了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以及劳动市场均衡的决定。
标签:古典经济学派劳动供给劳动需求均衡古典经济学派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企业部门是劳动需求的主体,企业部门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其实现条件是实际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出,而劳动边际产出具有递减规律。
第二个假设家庭部门是劳动的供给者,家庭部门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其实现条件是对于既定的就业量,实际工资的效用等于该就业量的劳动边际负效用,而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具有递增规律。
本文基于古典经济学派假设研究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中,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以及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一、古典经济学派劳动市场需求的决定古典经济学派劳动需求是指在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上,企业部门愿意并且能够雇佣的劳动数量总和。
完全竞争劳动市场的特征可描述为:劳动的供求双方人数很多、劳动品质没有任何区别、劳动供求双方具有完全信息以及劳动可以自由流动。
完全竞争劳动市场意味着企业部门只能接受既定的由市场决定的工资和产品价格。
在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中,企业对劳动的需求量取决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那么,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建立企业利润函数来分析。
利润用π表示,全社会产品价格水平用P表示,在资本存量既定的条件下,劳动要素总产出可表示为:,名义工资用W 表示,企业对劳动总需求量用N 表示,若不考虑其它成本,根据利润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工资总额),则利润函数可以表示为:(2)式表明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劳动的边际产出=实际工资” ,若以Nd表示劳动的需求量,根据“劳动边际产出递减”的假设,劳动需求Nd是实际工资(W/P)的减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可表示为:劳动需求函数表明劳动需求量Nd与实际工资W/P呈反向变动关系。
实际工资低时,劳动需求量大;实际工资高时,劳动需求量小。
2021年中级经济师-人力-知识考点-60、第11章劳动力市场第4节
第四节劳动力市场均衡与非均衡【本节考情概况】【本节知识点】【知识点】劳动力市场均衡及其变动★★★【知识点】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及其影响因素★★【知识点】劳动力市场政策★【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1】劳动力市场均衡及其变动★★★(一)劳动力市场均衡劳动力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的劳动力供求相等,从而市场出清的一种劳动力市场状态。
在这个时候,市场既不存在失业,也不存在劳动力短缺,即市场上所有愿意在这一工资率水平上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而企业的所有职位空缺都有人填补。
S为劳动力供给曲线,D为劳动力需求曲线,S与D的相交之处A点即为劳动力市场均衡点。
A点所对应的W0和E0分别为均衡市场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
(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破坏与重建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就是在不断建立、不断被打破、然后再重新建立这样一种循环中运行的。
1.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对均衡位置的影响当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均衡工资率和就业量均随需求曲线右移而上升;反之,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时,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同时下降。
2.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对均衡位置的影响在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工资率会下降,而均衡就业量却会上升。
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时,则会导致均衡工资率上升和均衡就业量下降。
3.劳动力供求曲线同时移动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结果取决于两种力量的对比。
比如,人口和劳动力的增加一方面会在平均消费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引起消费品需求总量的上升,即产品需求量上升导致对生产产品的劳动力需求增加,使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另一方面,人口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又必然使劳动力供给总量增加,劳动力供给曲线整体右移。
但是在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同时扩大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均衡的位置是不确定的。
结果取决于两种力量的对比:当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幅度更大时,均衡工资率上升。
当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幅度更大时,均衡工资率下降。
【真题·2010单选】某地区软件开发人员的劳动力市场目前处于均衡状态,且在未来几年中,软件开发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不会出现太大变化,但是在前些年计算机热中报考计算机专业的大批大学毕业生即将进入该地区劳动力市场,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该地区软件开发人员()。
清华大学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均衡
EL
E*
EH
Employment
5
6
1
4/4/2014
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均衡
• 假如工作者可以流动,而且可以自由出入劳动 力市场,那么所有工作者会得到单一工资 • 一个工作者在企业中的配置,若能够使得工资 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那么这个配置也就 最大化了国民收入(也叫做资源的有效配置) • “看不见的手”:自利的工作者和企业成就了 一个事先没有想到过的社会目标,即资源的有 效配置
25
Supply
w1 w0
Demand N0 N1 Employment
移民和本土出生者是互 补品,他们就不在同一 劳动力市场上竞争。这 里的劳动力市场指的是 本土出生者的劳动力市 场。移民使得本土居民 生产率变高,劳动需求 曲线向右移动。这会导 致本土出生者的工资更 高,就业也越多。
26
当移民和本土出生者是完全替代品时,移民 的长期影响 • 短期当中,移民会压低工资 • 利润增加会提高资本的回报率,因而吸引 更多的资本流入市场,旧的企业会扩张, 新的企业会开张 • 资本增加会使得劳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这会减轻初期劳动供给冲击带来的负面影 响
27
用Cobb‐Douglas函数来做说明
• q = AKαL1‐α • 规模报酬不变 • 假定产出价格为 $1
– r = $1 × αAKα‐1L1‐α (资本报酬率) – w = $1 × (1‐α)AKαL‐α (工资)
• 或者写成
– r = $1 × αA(K/L)α‐1 – w = $1 × (1‐α)A(K/L)α
工资税新的需求曲线反映出企业雇用一名工作者所必须支付的数额与工作者实际得到的数额之间存在一个楔工资税增加了雇用的总成本因而减少了经济中的雇用水平企业和工作者分担了工资税的成本因为雇用一个工作者的成本上升了工作者得到的工资也下降了工资税造成了无谓损失11employmentdollarsw1d0d1w1w0e1e0对企业征收工资税造成的影响对企业征收1工资税需求曲线向下平移同时把雇用一个工人的成本从12442014对工作者征收工资税造成的影响对工作者征收1工资税供给曲线向上平论是对谁征收工资税对均衡工资和就业的影响都是一样的dollarsw1w0s0d0d1e1e0employments1w013税收归宿工资税的关键特征是它在企业所付与工作者所得之间放入了一个楔子真实的税收归宿跟征税的方式关系不大14工资税的真实税收归宿dollarswagesfirmspays0d0e1e0employmentwagesworkersreceivetaxwedge15工资税的关键特征是它在企业所付与工作者所得之间放入了一个楔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力市场均衡
劳动力市场均衡
摘要
将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应用在劳动力市场中,分析了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两种情况,在静态均衡中,分析了静态均衡形成的过程,以及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对均衡状态的影响;在动态均衡中,分析了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对于均衡的影响。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劳动力供给
一、均衡的基本含义
(一)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1.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古典经济学认为,在均衡状态下,相互对立中的任何一种力量在各种条件制约下不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能力。
劳动经济学最初研究的均衡是劳动力市场均衡,它包含两方面,第一:对立的力量即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在量上处于均等状态,即变量均等;第二:决定供求的任何一种力量这时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能力,即行为最优。
古典经济学,按照均衡市场的覆盖范围,将均衡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用来考察单个市场、单个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
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生产要素的供需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一般均衡分析是用来考察所有市场、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决定时,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需及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供需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
根据对均衡的时间特性的不同规定,分为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
静态均衡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完全抽调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
动态分析则是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现代经济学继承和发展了古典均衡理论,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因素对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
均衡分析的方法在于揭示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变量关系,说明实现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实现均衡。
现代经济学所说的均衡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均衡,将市场均衡条件一般化,用其来概括包括非市场经济的各种状态。
其次,出现了凯恩斯失业均衡,把只满足古典均衡两个条件当中的一个条件的经济状态也认定为均衡。
失业均衡这种状态虽然不满足“变量均等”的要求,但满足相互对立的任何一种力量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和能力,因为虽然失业工人想就业,但由于他们既不能改变工资率,有无法迫使工资率下扩大雇佣工人数,所以只能处于被迫失业状态。
(二)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
供大于求。
表现为劳动力过剩,存在相当数量的失业或潜在失业人口。
劳动力供过于求,不可避免地造成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供不应求。
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缺乏劳动力。
在生产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在高水平的状态下,人口、劳动力资源相对或者绝对减少,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
供求均衡。
即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与社会对其需求量达到均衡的状态。
包括质量、职业类别、地区分布等在内的多方面的均衡。
其标志为:第一,劳动力供给能够为社会全部吸收;第二,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又能全部得到满足。
二、劳动力市场均衡
(一)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是决定实际工资水平和劳动就业数量的唯一因素。
在劳动力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的工资率称为均衡工资率,此时的就业量即为均衡就业量。
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也就是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的决定。
这种均衡,完全剔除市场经济中其他经济因素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只考虑工资即劳动力价格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
根据上述可知,市场劳动力供给S和劳动力需求D与工资率w之间的经济
图2 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假设某职业的可替代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和工资提高,就可能导致一些人离开该市场,这样劳动力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成为S1。
反之,如果有更多的人希望从事该职业,或可替代职业就业机会减少或工资下降,就可能使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成为S2。
劳动力供给曲线变化后,W0不再是市场均衡工资率。
在W0这一点,或者存在劳动力短缺,或者存在劳动力剩余。
显然,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左移,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减少。
1.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图3 劳动力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资本供给的变动、产品需求的变动、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及其他非工资因素的影响,都可能造成劳动力需求的变动。
随着产品需求的增加,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劳动力需求增加,供给和需求不再相等,劳动力市场出现短缺,从而
迫使雇主提高工资,工资上升到W1,就业水平增加到L1。
需求曲线左移,则表现为劳动力剩余,雇主降低工资,市场均衡下降到W2,均衡就业水平降到L2。
显然,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增加;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减少。
2.劳动力供求双方同时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图4 供给右移、需求左移的劳动力市场重新均衡
图4表现为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动的情况,图中,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从D1到D2,同时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S1移动到S2。
如果仅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工资率从W1-1降至W2-1,但由于供给曲线同时向右下方移动,工资率降至W2-2。
(二)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
下一个时期的劳动供给实际上是本期工资率的函数,随之形成与时间序列相关的均衡流动状态,即动态均衡。
假设1:形成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称为本期,以t表示;执行或实现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下一期,以t+1表示,t与t+1期间,已经形成的劳动力供给决策不变。
假设2:本期的劳动力需求量决定本期的工资率,分别以Wt和Dt表示本期的工资率和本期的劳动需求量
假设3:假设本期的工资率决定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以St+1表示,即本期的工资率为自变量,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为因变量。
假设4:劳动力需求弹性不变,为1。
1.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a) (b)
图5 收敛型蛛网
在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条件下,工资率与劳动力供给量的波动会越来越小,最后能够恢复均衡。
其图形称为“收敛型蛛网”。
其变动过程如图5(a)所示:开始时,就业量为L1,小于均衡就业量;劳动力需求价格W1高于均衡工资率,W1决定了下期劳动力供给量L2;而以W1工资率决定劳动力供给决策的供给者执行决策时,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因此,只能以W2的工资率实现就业;此时,就业量为L2,劳动力需求价格为W2,此时决定的下期劳动力供给量为L3;在W2水平下,需求大于供给,劳动供给者能以W3实现就业。
在这样的循环变动中,工资率波动与就业的波动逐渐趋近均衡点,最终实现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
图5(b)折线表明工资率波动趋于均衡工资率。
随着工资率波动减弱,就业波动也随之减弱。
2.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a) (b)
图6 发散型蛛网
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表明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大于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也就是说相对于工资率的变动,供给变动的反应程度大于需求变动的反应程度。
在这种条件下,工资率波动对劳动力供给量的影响越来越大。
因此,当劳动力市场失衡时,劳动力供求和工资率的波动距均衡点越来越远,无法恢复均衡。
图6中的(a)(b)和图5相似。
但曲线S比D更为平缓,使得工资和就业的波动幅度越来越大,均衡不可能再恢复。
3.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a) (b)
图7 封闭型蛛网
劳动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和就业的波动,既不是收敛性的,也不是发散性的,而是在同一波动程度上变动起点的工资率和终点的工资率在同一点上相交,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如图7所示。
三、结论
劳动力供给均衡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是运用市场手段调节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