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法不可违》优质课教案_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法不可违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框“法不可违”由“违法无小事”、“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两目组成,分别介绍什么是违法、违法的类别等内容。为下一框起铺垫作用,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学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第一目:“违法无小事”。主要介绍什么是违法。首先通过小勤的事例说明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我们不能违法。其次通过三个违法情景及填写表格说明违法的含义及类别。第二目:“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主要介绍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通过身边的生活小事帮助学生认识到一般违法的危害,告诫学生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走向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比率不断上升并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的发展趋势,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此,要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知道违法行为的分类。

(3)认识身边的违法行为,遵章守法。

2、能力目标:

(1)能认识法律的作用,明确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3)知道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4)能够判断辨别身边的违法活动与行为,自觉遵章守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不违法这一底线意识,增强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

(2)明确什么是违法行为,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3)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为什么法不可违。

教学难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策略与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开场白:今天我们开始进入第五课的法律知识的学习,今天的5.1法不可违我们从一部电视剧开始讲起,2017年3月28日在湖南

卫视“金鹰独播剧场”播出以来,一路收视长虹,造就收视率破七的神话,刷新省台卫视所有收视记录。我们今天在课堂上也观看一会儿《人名的名义》。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指话题,同时也导出活动一:观看《人民的名义》,在导入环节和讲授新课的活动一其实是合二为一,用视频导入,同时又直接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活动一:播放视频

要求:观看视频《人民的名义》片段,说说视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者你看完后有什么感受?

师:视频看完了,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你看完视频有什么感受?或者这个视频给你什么样的警示?

生:违法犯罪就要受到惩罚。

生:无论是老百姓还是高官,违法都要接受法律制裁。

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普通老百姓,还是身居要职的高官,都不能违法→法律的作用、地位: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的底线。

“法律神圣不可侵犯”触犯法律,就要接受法律的惩罚→违法的后果:违法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

板书:1、为什么法不可违?

(1)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律的作用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法律的地位

(3)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违法的后果

设计意图:用《人民的名义》的结局——宣布剧中人物的判决结果短视频导入新课,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一击——法不可违就自然生成了。再经过学生的说一说,老师的引导,利用学生课堂的生成资源自然引出为什么法不可违的原因。

过渡: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的底线,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这里从正面和反面告诉我们要遵守法律,不能违反法律,所以我们要明确违法无小事。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

活动二:今日教法

师:我们先不看课本,来从字的表面来解释下什么是违法行为?

生:违反法律的行为。

师:真棒,一击即中,接下来看谁最早找到课本对违法行为的定义?

生:……

板书:2、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行为是指处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师:请同学们把上课前老师分发的表格拿出来,接下来我们看

下这节课的重难点:

3、违法行为的分类:

板书:

①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②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对社会危害大小,这三种违法行为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刑事违法行为)。

师:在选择题时要特别注意这种说法,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违法除了犯罪还包括一般违法行为,而犯罪是违法行为最严重的。

PPT显示:4、我们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1)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法的行为,如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师:虽然分类是这样分,但是有时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会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如打人,小小的打——民事违法行为,打稍微大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