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启智记以美育人

合集下载

幼儿园关于美的办学理念心得

幼儿园关于美的办学理念心得

幼儿园关于美的办学理念心得
当下,幼儿园提出了“以美立园、以美施教、以美育人、以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深入挖掘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美育因素,将美育渗透于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之中,使“以美促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的整体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体现幼教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使幼儿园管理更加人性化、艺术化。

我们幼儿园关于美的办学理念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为什么强调的是儿童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我们知道艺术教育的范畴是非常宽泛的,它既包括对美的感受、体验和创造,也包括表现手法和技巧。

但是,对于0-6岁的儿童来说,远远没有到达要需要刻意训练技能技巧的阶段。

所以,对于所有的儿童来说,培养他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才是第一位的,不应该把美的教育视同为艺术技能技巧的学习。

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从哲学层面谈人类的艺术教育。

通俗点说,从哲学层面来讲,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板块:第一是吃不饱饭的问题,第二是吃饱了撑的问题。

对于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来说,儿童肯定是不会再去经历吃不饱饭的日子。

而这个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感性素养的提升,就决定了他生活当中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态度,这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幸福生活的指数。

所以,美的教育就是幼儿园办学的重要的内容。

以美育人 以艺启智

以美育人 以艺启智

以美育人以艺启智作者:袁文青来源:《幸福家庭》2021年第06期美术欣赏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社会性的发展及潜能的开发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当前美术欣赏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薄弱领域,存在着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幼儿审美情感的体验及艺术智慧的发展等问题。

本文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生活化的美术欣赏素材,运用多元的欣赏策略,多方面激发幼儿对艺术的感知力,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拓展幼儿的艺术视野,启迪幼儿的艺术智慧,让幼儿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幼儿园美育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美术欣赏教育是教师引导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艺术作品、周围自然环境以及生活中美的事物,丰富幼儿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发展幼儿创美智慧的教育活动。

本文将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针对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展开探讨,以期在内容选择、欣赏策略方面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程度和理解水平,敏锐地捕捉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美术欣赏题材,引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同时教师还要引领幼儿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形式、不同流派的经典艺术作品,从而拓宽幼儿的审美视野,让幼儿感受生活的美好和艺术的魅力。

(一)寻求贴近小班幼儿生活实践的欣赏对象3~4岁的幼儿认知水平较低,他们更喜欢形象简单、色彩鲜艳、生活中较为熟悉且容易理解的事物。

因此教师在为小班幼儿选择欣赏内容时,要顺应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需求,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实践的欣赏对象。

美育的计划及目标

美育的计划及目标

美育的计划及目标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标,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发展目标,校区结合校区文化底蕴和发展愿景,现着力实施“相约古风新韵,争做乐美少年”美育项目,现将实施方案制定如下:一、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为全面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深厚的民族情感,培养新时代的青少年,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汲取传统文化的丰厚养分,让文化之美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提升审美能力,坚定文化自信,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1.深入实施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使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从而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创造力。

3.丰富和深化艺术类课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地制宜地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丰富美育活动,夯实美育内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点亮孩子心中的真善美,让他们和世界对话。

三、实施策略1.展古风新韵:利用校园的“艺术空间”画廊定期开展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展,从视觉上给予孩子传统文化的色彩冲击;2.舞古风新韵:将有着安徽地域特色的传统艺术“凤阳花鼓”以音乐课、凤阳花鼓课间操等形式在校园中进行普及,并成立一支花鼓队进行更高层次的培养,从多感官上给予孩子传统文化的音乐冲击;3.赏古风新韵:定期开展“相约传统文化,邂逅文化之美”的主题活动,选取传统文化的经典项目以讲座、赏析、实践等形式走进校园,和孩子们来一场近距离的接触,从多感官上给予孩子传统文化的魅力冲击;4.唱古风新韵:以“诗乐”校本课程为抓手,以音乐教师为主力军,通过古诗新唱等形式将古诗词与音乐完美结合,从诗词和音乐两个角度给予孩子传统文化的融合冲击;5.融古风新韵: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创设富有传统文化的特色情境,让孩子们穿越时空,相约传统文化,邂逅文化之美。

以美启智 以美育人——读《美的历程》有感

以美启智 以美育人——读《美的历程》有感

以美启智 以美育人
— —
读《 美的历程》 有感
许海静
文/ 上海师 范大 学附属 罗店中学
机 缘巧合 之下我最近重读 了李泽厚先生 的 《 美的 历程 》 一 书。二十年 前 以学 生身份 曾匆匆读过此 书 , 当时就 对李泽厚先生对美 的深刻理解 、 此书 的浑厚整
指 出 “ 加 强美 育, 培养学生 良好 的审美情趣 和人 文素 养” , 使得美育是成 为继智育 、 德育之后又 一重要育人 指 标 。那 么, 何 谓美 育?依 愚之浅 见, 美 育 即为 美感 教育, 即通 过培 养人认 识美 、 体验 美、 感 受美、 欣 赏美 和 创造 美的能 力 , 从而 使人 们具有 美 的理想 、 美 的情
历 史与 时代 , 社 会背景 有很 大的差 异性 , 各 自有 着不 同的艺术 情趣 与审美追 求 , 审美消 费群落 也有差 异 , 诗词 多为士大夫所喜 , 曲多为市 民所接受 。诗常一句

境, 一联 一境 , 通篇又构成 了一个整体 的意境 , 因而
三 、语文 的 “ 意境 之美”
美 的 眼睛。我 们都 说美 是复 杂 的, 因为 它往 往 与人 的感官、 年龄 、 文化 、 素养 、 阅历等 有关 。有 人认为 自 然 是一种美 , 但也有人认 为艺术加工可 能更美 ; 有人 认为质朴无华是美 , 但也不能否认绮丽精工也是一种 美 。这样对立 的美 的认识我们 可以罗 列许 多, 人们 也
时 常为此 争论不休 。但我想说 的是 , 这些都是美 的不 同的表现 形式, 美其实很简单, 但 凡能让人心理满 足、
中善的、 美 的方 面尽量发 挥, 把那丑 的方面渐 渐淘汰
下 去。正 因为 中西方对 于美有不 同的见解 , 故而在 审

化美启智,以美育人

化美启智,以美育人

化美启智,以美育人什么是美育呢?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

审美就是对审美对象进行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

美育就是当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都会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人的气质和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

因此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

所以,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然而,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我的一个不能释怀的疑问,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所以说,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那么究竟怎样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经过了久久的思索与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一、用创新和师爱激发学习兴趣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

那么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尊敬教师,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

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会对这门功课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压抑。

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

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育人

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育人

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育人——省美育课程基地年度工作创建小结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我校的美育课程是一种通过架构人文学科和科学学科融合、以文化熏陶、实践体悟为主、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审美课程。

它既重视学生心灵的熏陶,也重视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能的培养;它不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一种知识或经验,更重要地是从精神的本质上去改变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造就传播并传承高雅文化的公民群体。

近一年来,我们本着使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基本目标,我们将学生置身于愉悦的、活泼的、创造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初步了解社会道德美、自然环境美、科学技术美、文化艺术美等方面的知识和观念,潜移默化地感受美的法则,获得美的知识、观念、技能,陶冶美好的情操,实现人格完善,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遵照省教育厅《关于启动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通知》精神,积极建设多学科融合的美育课程基地。

一、行动阶段一:知识普及与课程开设论证一、专家引领,豁然开朗去年11月30日,我校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吴刚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马以鑫教授就我校美育课程开设和美育课程知识作了专题辅导。

分别就“美育的目标和任务”以及“课程开设的资源、开设的方式、课程评价等问题”作针对性辅导,使大家明晰了对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模糊概念的认识,坚定了美育教育的信心,进一步明确了美育课程基地建设的方向及推进的方法。

二、实地考察,明白晓畅本学期4月初,课程组主要成员一行15人前往四川友好学校参观学习。

在成都,我们先后走访了百年名校石室中学及成都七中,在重庆,我们与辅仁中学进行了座谈。

实地了解了特色学校建设的具体做法与取得的成效。

阶段二:各科教学工作有序推开(一)课程开设进展顺利依托沈鹏艺术馆资源,我校已形成系统的课程基地建设计划,美育课程群初步建立,陶吧、兰花坊等特色美育实践课程稳步推进,书法、艺术鉴赏等美学与艺术课程渗透到所有学科。

以美启真 以美育人 以美激趣——高中政治课审美教学的作用及实施

以美启真 以美育人 以美激趣——高中政治课审美教学的作用及实施
易于接受的形式 作用 于学 生 的感 官 , 调 动了与右脑活动相关联的直觉 、 象 、 想 潜 意识等非语 言 、 非逻辑 、 情感 化 的东西 , 将形象思维与抽 象思 维相 结合 , 既训练 了学生的注 意力 、 观察 力 、 想象 力 、 记忆 力, 又训练 了抽象思维力 , 有助于智力 的 完善和发展 。 3 .培养个性 , 陶冶 品质 从学生 的心理过 程分 析 , 习 的过 学 程一方面是感 觉 、 思维 、 知识 、 慧相结 智
理论
利用情境创设 实施教学的理念 古 已
的原则
恰 当 的 情 境 能 使 物 理 课 堂 真 正
“ 起来 , 活” 使学 生 由“ 厌学 ” 愿 学” 到“ ,
道”, 进而乐其道 。 情感是 人们 审美 活 动 中最突 出 、 最 积极 的因素 , 治课 的 审美 教学 也离 不 政
用 。国外 也有 许多教育家在教学理论 与 实践 中留下了对教学情境的思考 。如古 希腊 教育家苏格 拉底 的“ 婆术 ” 常常 产 ,
爱, 从不感 兴趣 到感 兴趣 。要使 课 堂教 学更 为有效 , 必须讲求 一些 教学策略 。 就
在 物理课堂教学 中, 创 设情 境 ” “ 是 物理教学 中常用 的一种策略 。本文 拟对 物理教学情 境的创设进行一些探讨 。

师生 交流要 畅通无 阻 , 课堂气氛要轻
待 , 满爱心 ; 扬及 时恰 当, 充 表 批评 人 情 人理 ; 评价 现实时 , 对正义要 满怀热情 地 赞扬 , 对邪恶要 不 留情 面地 批判 ……这
种美的 情感 如 春 风 化 雨滋 润 学 生 的 心
松愉悦 。教 师不 能高 高在上 , 尊重 学 要 生的主体地位 , 尊重学生 的个性 ; 要察 言

以美启智,智美融合,构建智美课堂教学模式

以美启智,智美融合,构建智美课堂教学模式

以美启智,智美融合,构建智美课堂教学模式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是陶冶情操和洗涤心灵的教育。

高中美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趣味、胸襟,激励学生奋斗,帮助其实现梦想。

随着美育的不断推进,高中美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受到高考升学率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美育融入课堂教学进行智美课堂的构建,营造灵动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这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常熟之虞山尚湖风景区,虞山沉稳、尚湖灵动,美丽的山水与美丽的校园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而富有生机的画卷。

2005年学校整合本市练塘高中等四所高中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内涵日趋丰富,办学特色日渐鲜明。

多年来全校师生践行“铺筑成才之路,成就生命之美”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审美教育办学特色、尚美德育特色和智美课堂特色。

其中智美课堂是具有美育特色,凸显学生发展自主性,坚持学生发展全面性,注重学生发展差异性,追求课堂本真、灵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智美课堂的理论支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中指出,美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高中教育的现状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来看,学校要将美育融入学科教学,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育的整个过程,让高中学生汲取中华优秀的文化精髓,在富有浓郁民族情感的土壤中健康成长。

同时我们认为美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激发学生想象力、创新力的重要内容,是和德育、智育、体育相互促进且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美育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美、教学环节美、教学手段美、教学语言美、教学板书美、教学灵动美等都是值得我们探索实践的。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完善美育的课程体系之外,构建以美启智、智美融合课堂教学模式,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甚至高效教学的途径之一。

以美启蒙 以美育人——有感于《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以美启蒙 以美育人——有感于《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幼教365·管理2021年4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

正如《意见》所述,“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美育在幼儿阶段尤为重要,幼儿是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良好的美育教育是支持其未来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其快速成长的基石。

那么,幼儿园阶段该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实施《意见》精神呢?笔者结合自己对《意见》的学习以及新时代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围绕美育是什么、美育“一园一品”、整合美育资源、艺术游戏活动四个方面进行梳理与反思,以期更好地阐述美育在儿童发展中的教育功能,推动幼儿园美育工作改革和创新。

一、美育是什么?幼儿园美育要做什么?美育是什么?从字面上看就是美的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审美教育。

《意见》中解读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

”从这段文字看出,美育更应当被理解为美的教育,即广义的美育,是“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幼儿园美育要做什么?《意见》中提出:“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心灵和懂得珍惜美好事物。

”幼儿园美育,我理解为要充分发挥美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通过艺术的教育,发展儿童获得美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因此,幼儿园美育应当是爱的启蒙,是艺术的熏陶,是美好的传递,是秉性的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开端。

儿童对美有天生的敏感性,他们喜欢漂亮的东西,他们有强大的“有吸收力的心灵”,他们敢于尝试、爱探索,他们是有活力的创造者。

著名教育学家凯洛夫说过

著名教育学家凯洛夫说过

著名教育学家凯洛夫说过:“大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

”大连市旅顺口区九三小学从“八五”开始,就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以艺术教育为龙头,树立了大美育观,实施课堂美育、活动美育、环境美育,将审美教育、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以美陶情,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艺促美。

在实践中形成环境布置体现美,学科教学渗透美,课外活动感受美,亲身实践创造美,行为习惯检验美的运行机制;营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塑造智慧型的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建设美育特色化的学校。

以美启智在审美化教学中滋养学生智慧九三小学的校长张青认为,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也是实施美育的主渠道。

九三小学的教师们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元素,实施审美化教学。

做到教学环节愉悦化,教学手段艺术化,课堂效果最优化,学生发展个性化。

“十二五”伊始,学校继续进行“审美、体验、创新”的审美化教学研究。

实施教学“一、二、三、四、五”工程,即:强调一个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两个提升(学生特长提升、学校特色提升);注重三个体现(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教学结构的审美化、教学过程的情感化);强化四个培养(自主探索、自主表现、自主提高、自主创造);做到五个转变(教的过程变成体验过程,体验过程变成审美过程,审美过程变成创新过程,创新过程变成师生智慧提升过程,师生智慧提升过程变成学校特色文化形成过程)。

学校开展了以“审美教育”为主题的整体改革实验,先后进行了“小学融合式美育”、“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课题研究,总结出“立美导学、立美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审美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学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教育,使学生的品行得到了健康发展、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个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培养了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022艺术课程标准解读

2022艺术课程标准解读

2022艺术课程标准解读锚定以美育人、启智润心新航标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健全人格、发展创造潜力,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与价值,具有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

2022年4月,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艺术课标(2022年版)》)强调艺术课程的育人取向,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感知和情感体验,突出课程综合性,强调艺术学科之间的融合、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艺术与生活、自然、社会、科技等的关联,成为落实艺术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航标。

一、艺术课程定位的新发展——凸显育人价值1.指向立德树人:涵养情操、塑造心灵《艺术课标(2022年版)》提出“艺术课程包含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等的重要课程,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创造性、人文性等特点”,[1]1确了艺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也就是要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通过全方位的学习和塑造,最终达到育人要求,实现全面发展,这就为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审美的教育,更是道德、情操和心灵的教育。

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内蕴智育、美育、德育的内涵。

[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论语》中对艺术教育的生动阐释。

新课标也指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在促进人的智慧、道德、情感、意志、品格、审美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既有醒目的理性,又有丰富的情感,为人善解人意、做事合情合理,有灵性的高尚的人。

2.聚焦核心素养:以美育人、以美润心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以美育人 以情感人 以趣启智

以美育人 以情感人 以趣启智

以美育人以情感人以趣启智小学艺术课程是以艺术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理论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一门新课程,它是在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艺术课程是从内容到形式均不同于以往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单科教学的一门新课程,它融合了美、情、趣为一体,下面就这几点做一简要分析,为提高综合艺术教育的质量抛砖引玉。

一、以美育人给学生以多元艺术美的熏陶,使之形成初步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这是小学艺术教育的根本宗旨。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

”所以我们说,艺术教育首先是美的教育。

在小学艺术课程中,这种美是多元的,从艺术类型看,它包括了音乐、美术、文学、戏剧、舞蹈;从艺术作品反映的对象看,它包括大自然及社会生活中的美的形象、美的事物、美的思想、美的行为等等。

因此,艺术教育应向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美,带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

如果艺术教育离开了美,那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缺乏应有的魅力。

艺术教育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实践。

1、创设一个充满艺术美的教育环境。

首先,校园和教室都应是一个具有浓郁美的艺术环境,学生置身于美的环境之中,会激发起更多的创造美的灵感。

校园里丰富的美的刺激,强烈地感染着学生,唤发起他们追求美的兴趣和冲动,成为领略美、创造美的主体。

2、艺术教师应成为美的化身和艺术交流的使者。

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和美感,要用美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进而触动他们的心灵。

3、艺术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对美的感受、体验、想像、表现、创造的流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用美的心灵、美的方式一起去捕捉美、理解美、创造美。

4、通过艺术教育,要让学生去喜欢美、崇尚美,热爱生活、关爱周围世界,成为童心美的孩子。

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美的规律,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去表现美,凭自己的感受和想像去创造美。

以美筑梦以美育人

以美筑梦以美育人

®早期教育 美术教育I 校园美展
以美筑梦以美育人
◎南通市通州幼儿园虹西分园胡 霞
南通市通州幼儿园虹西分园成立于2()16年,是教育局直属幼儿园。

延续通州幼儿园情境教育、创造教育品 牌特色,注重教育科研,以“情境美术”为研究特色,推动课程游戏化建设。

一直以来,在“以美筑梦以美 启智以美育人”的办园理念的坚持中,深度开展着幼儿美育教育。

结合南通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指向儿童审美情趣启蒙的情境美术教育实践研究》,创设美的环境,将名画元素融入环境创设中,于无形中 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让孩子们成为自信并拥有审美情趣的人。

(本刊“美术教育联盟园”荐稿)
Q
薄荷岛上的眼镜猴 马金鑫(5岁)
草地上的野花
单灵晞(4岁)游泳王费依(5岁)龙卷风
刘梓钮(4岁)小鸟的聚会 胡思齐(5岁)

金珂妍(5岁)小丑 南瓜娃娃张铭杰(5岁) 刘瞿皓(5岁)。

以美促学 以美育人

以美促学 以美育人

以美促学以美育人审美品质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如今的语文教材大多为典范之作,文质兼美。

语文教师应引领学生体验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趣味,使语文学习成为发现美、鉴赏美、品味美、升华美的过程。

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实践审美教育,将学生引入文学的审美天地呢?笔者主要从“语言美、情韵美、意境美、精神美”几个方面入手,打造“四美语文课堂”,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最终获得审美愉悦。

一、品词析句,感受语言美高尔基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物和思维过程。

”文学作品中一切的美,都是用语言来表达的。

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注重发掘意境优美、发人深省的语言,以发现作者抒发的情思,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写荷花的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将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既写出了荷叶自然舒展的形态,又赋予了荷叶动态美;将荷花比作“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既写出了荷花的晶莹之美,又写出了荷花不染纤尘的高洁之美。

这段文字比喻生动形象,让人陶醉不已。

正是循着这些优美的语言,学生才在心灵中幻化出了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同时也深刻理解了这些语言的丰富内涵。

二、感情朗读,营造情韵美“充满诗意的课堂,才会有激情飞扬,才会有师生情感的交融。

”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朗读,运用朗读形成一个感情的磁场,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

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蓝天点缀着白云,碧绿的江面浮一叶白帆,向天水交接处驶去,这是一种色彩美,这和谐悠远的旋律,是音乐美;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中澎湃激昂的演讲,声情并茂的表达,处处体现着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崇高的理想美。

在朗读中,要将主观感受与作品实际联系起来,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三、运用视听,创造意境美意境美是指作家的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营造的美好境界和情调。

中小学教学论文《以美启智以美育德》

中小学教学论文《以美启智以美育德》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是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的根本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注重美育熏陶。

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以绿色成长教育为统领,系统推进美育工作,以美启智,以美育德,让美育浸润每个生命。

我们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管理制度,优先经费保障,适时规划发展。

适应时代的需求,聚焦于学生的绿色成长,确立了艺术教育发展的四个着力点。

一、环境文化——开放童趣自由舒展“绿色成长教育”的校园环境应该是“教育的存在”、“为孩子的存在”。

我们在规范的基础上优先美育发展。

现有艺术教室20间;乐器680余件;演出服装千余套。

体育馆、多功能厅,都有专业的灯光音响设备,便于学生们进行舞台实践。

我们还把教室延伸到楼道:在“美术天地”,教师可以上写生课,孩子们可以举办个人画展;在“音乐空间”,孩子们可以可以演奏乐器,在小小的舞台上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校园内的花开四季、成长林、叠翠亭、空中“梦想花园”……无不使孩子们沉浸于多彩的大自然,时刻受到美的浸润,在玩中习得美、感受美、维护美、创造美。

二、教师团队——大气智慧自信优雅教师心灵的舒展会直接作用于学生,进而在学校形成一条绿色成长的“生物链”。

根据教师需求,学校安排了摄影、插花、软陶、扎染等艺术类通识培训;同时还开设了古筝、瑜伽、舞蹈、茶艺、书法等教师社团,教师们自主管理、自得其乐、各美其美。

基于学生的绿色成长,音、美工作坊的教师们围绕着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

共同研发完善美育校本成果:《指尖旋律》(钢琴)、《悠扬音律》(葫芦丝)、《快乐琵琶》等,其中《轻舞飞扬》还由学校舞蹈团的学生录制了示范光盘。

除了国内的培训,学校还选派艺术教师先后赴韩、美、欧洲进行学习。

在吸纳的同时,我们感觉更有责任把中国传统文化传递到不同国家,让她们更多的了解中国。

我们先后把书法、民族音乐、秧歌、绘京剧脸谱和编中国结等内容带进了国外的课堂和社区,教师们在实践中成长感悟,实现了双赢。

新六艺教育,把美的本质带入当下

新六艺教育,把美的本质带入当下

化艺成德。 课程体系、智慧课堂、校园文化建
设,是学校推行美育教育的三原色,它 们和谐共融,相互促进,相互提升,让 孩子们在美的氛围中受到浸润和熏陶, 在美的境界中得以升华和成长,从而绘 就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最美的画图。
格局提升蓝图美
美 的 事 物 往 往 能 给 人 带 来 力 量。 2016年起,学校承担起教育扶贫的社会 担当和责任,走进广东云浮山区、四川 大凉山区,用“ 新六艺”教育改变山区 孩子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实现美美 与共的境界。
“新六艺”教育借鉴孔子的美育追 求,提出“ 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的 办学理念与“ 敏行日新,修己安人”的 校训。具体而言,“ 新六艺”教育追求“ 游 于艺”的生命存在状态,即让孩子们从 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情感的满足,从 而“ 敏于行”,做到“ 敏行日新”;让孩 子拥有对生命的尊重和友爱,方能“ 依 于仁”;重视品德操行,坚持内在人格修 养,从而“ 化艺成德”;成德才能行道, 实现人生最高远的目标,即为“ 志于道”。 “ 新六艺”教育通过构建以美育人的理 念体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 就完整和谐的人格,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这是新时代改进和完善学校美育的创新
72
实践者说
新六艺教育,把美的本质带入当下
文 | 黄新古
美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塑造完整人 格,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东省佛 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长期以来践行美 育,探索出一条“ 新六艺”教育之路, 以美育人、以美健体、以美立志,把美 的本质带入当下。
理念引领底色美
孔子提倡“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 仁,游于艺”。“ 艺”即“ 六艺”,“ 游于 艺”就是美育。从“ 游于艺”出发,走 向“ 志于道”,最终成就德才兼备、全 面发展的人。在梳理传统“ 六艺”的基 础上,学校提出“ 新六艺”教育,包括 “ 仁孝、书文、健体、器乐、色。

以“美”启智以“美”育人

以“美”启智以“美”育人

以“美”启智以“美”育人如今社会不仅需要有才能的人才,也需要有情趣和文化修养的人才。

因此,以美育来启智,以美育来培养人才成为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识。

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四个方面来论证“以‘美’启智以‘美’育人”的重要性。

一、培养审美意识的重要性“审美意识”是指人们在文化、艺术、美学等领域面对各种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是进行审美评价的基础和前提。

而培养审美意识是以美育启智的最基本的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往往只注重外表,却很少关注内在品质、内涵和情趣,以至于缺乏对美的敏感和理解。

这是非常不利于我们的发展和成长的。

因此,我们需要从小培养审美意识,注重通过感受美的方式来获得审美素质。

二、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美育还有一个显著的效果就是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两种能力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另一方面,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人类和大自然交互的媒介,它们可以代表人们随时随地和世界交流和娱乐。

学生在美育环境中,通过探究美、感悟美,更容易了解和发掘自己的创造潜能,也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塑造优秀人格美育是要从人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层面入手,以实现人的心灵向美的升华和与美的统一。

艺术、音乐和文化的内涵不仅包含着生物进化的意义,更区分着人类文明的高度和优越性。

艺术中蕴含着深邃的情感和生态文明的理念,音乐中包含着和谐的感受和平和的使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智慧和传承的价值。

艺术、音乐和文化的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立德树人,塑造优秀人格,增强道德情感和文化自信,这一点体现出美育的重要性。

四、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美育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能够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艺术和文化良好的审美环境对身心健康和智力开发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通过学习和欣赏艺术、音乐和文化,学生能消除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疲劳和紧张,增强身心的抵抗力,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育人

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育人

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育人
李鸿
【期刊名称】《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学生成就一生、幸福一生、完美一生的奠基石。

多年来,我校坚持“文化立校,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在特色文化的创建中,确立了“以艺术教育为先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育人”的特色理念,使学生在艺术教育中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总页数】1页(P24-24)
【作者】李鸿
【作者单位】长春市南关区东四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美启智以美育人——读《美的历程》有感
2.以美启智以美育人
——让古典诗词创作走进课堂3.从“以美养德”到“以美育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美育历程的反思4.以情养德以美育人
——基于海洋文化的闽南语歌谣与歌曲"情·美"教育5.以美启智以美育人——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美育之路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美启智记以美育人
作者:张丽霞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0年第04期
[摘要]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

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

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

[关键词]美育;艺术教育;发现美;创造美
美育是通过艺术素质培养和艺术技能训练,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新时期,教育改革强调:美育不仅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美育课程,让所有的学生享受艺术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学校的美育课堂,去充分的感知人类所创造的优秀的艺术文化遗产,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使他们从小喜爱艺术,具有用绚丽的画笔、美妙的声音,为生活增添色彩的艺术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美育课程中,我与学生们一起探索、发现,感受着学校美育课程的点点滴滴……
一、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特有的魅力,以种种途径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学习乐园。

讲故事、听故事是学生们最喜欢做的事。

从故事里他们学到了好多知识,也从中找到了许多的乐趣。

了解了学生有这样的兴趣爱好,我在每节课前都认真地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的需要,找出适合教材的故事来引入教学。

例如:在上二年级第八课《大树的故事》这一课时,我给学生讲了树爷爷身边的故事,在古代,人类就懂得利用树木取火和造纸、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它无私的帮助着人类、及森林里发生的精彩有趣的故事……学生被老师的精彩故事所吸引,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完成课堂教学,学生在听录音、看投影、和生动直观的动画等多位一体的教学手段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进而引入课堂学习,开展一系列的大树的故事创作活动。

又如:在上《新颖的泥名片》这一课时,我找到动画片里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发现人物的动势特征,神情样貌,及人物交流时的动作、表情,使他们很直观的感受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再让学生通过演一演说一说,将学生领入名片的设计教学环节。

二、营造身心自由的学习环境,放飞每一个孩子的梦想。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孩子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春天,亲近自然,渴望在天地间放飞梦想,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动,孩子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机会,放飞每一个孩子的梦想。

例如:教学《好吃的水果》一课时,教师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抓住瓜果的典型特征后,创设氛围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表情、夸张的语言、俏皮的动作表演瓜果的故事。

在学生创编故事并大胆进行分角色表演的同时,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给了学生宽阔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发挥、创造。

又如:教学《猜猜我是谁》一课时,教师播放录像,屏幕上出现了不同种类的动物,学生辩认出白天鹅、狮子、斑马、猴子、大象等。

我还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模仿他们的动作、叫声呢?”学生很高兴地又蹦又跳又叫,你学这个动物,他马上又换一种动物来表演,学生与学生之间由展示到竟争表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的自由、放松。

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学习的天堂!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位子,都把自己打扮成了自己喜欢的动物,都显露出自己的个性来。

这样的课堂,才可能充满孩子们成长的气息,折射出孩子们个化学习的萌芽。

教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表现的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由个性化的知觉方式,引发丰富、生动的创造行为。

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

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比较宽容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善于启发、激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不要干扰和限制学生个性化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

教师应适应学生的情感、态度,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体验。

全方位地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之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能容纳儿童的不同的个性。

美育课程的实施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对于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来说,教学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的教改实践正是向这个方向迈出的坚实一步。

作者简介:张丽霞(1976-),女,1996年毕业于辽宁省阜新师范,一直从事一线美术教学工作。

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发现美、创作美的能力为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级画展,取得优异的成绩。

课堂教学曾获得国家、省、市级优质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