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蒲柳人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
【2019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 6《蒲柳人家》教案1 新人教版
3、简介《蒲柳人家》: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全篇小说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史上,英雄传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以及《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而《蒲柳人家》中无论一丈青大娘的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的威镇古北口,还是后来的巧计锄奸、智斗花鞋杜四,无不出奇制胜,神乎其神,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智取生辰纲”“大闹野猪林”等故事,想起我们民族多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可以说,刘绍棠以一种平凡中的传奇的形式,赋予了这一民族传统以新的生命力,内在地暗合了民族的审美习惯,为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在结构上,《水浒》先讲述单个人物的故事,然后聚义梁山,共图大业。而本文的结构也正得其神韵,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他们串在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2019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6《蒲柳人家》教案1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蒲柳人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蒲柳人家》教案内容预览:6 蒲柳人家(节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能力目标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德育目标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3.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读准下列字音。
擀(gǎn) 剜(wān) 腌赞(ā zā) 到气(dáo)唿(hū)哨咯(kā)吧呱(gū)呱坠地荣膺(yīng):光荣地获得。
膺:承受,承当。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
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
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
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
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
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
九年级语文下册6蒲柳人家教案2新人教版 (2)
《蒲柳人家》教学目标1.记忆、理解“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认物形象,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4、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诵读,体验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即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整体感知1、刘绍棠简介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
河北通县人。
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
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如《青枝绿叶》、《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荇水荷风》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等长篇小说,《我的乡土文学》等散文短论集12卷。
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2、追溯背景《蒲柳人家》发表于1980年。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
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
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用“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
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柳罐斗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周檎和望日莲顺利完婚。
3、积累字词擀.(gn)剜.(wān) 腌臜..(āzā)捯.气(dáo)荣膺.(yīng)唿.哨(hū)咯.吧(kā)呱呱..坠地(gū)隐匿.(nì)如坐针毡.(Zhān)隐隐绰绰..(chuò)晌.午(shǎn g)臊.(sào)磨蹭.(cèng)咬文嚼.字(jiǎo)4、梳理结构第一节、通过对何满子的描写引出一丈青的小传。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蒲柳人家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蒲柳人家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蒲柳人家》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描绘农村生活的散文,通过作者对蒲柳人家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勤劳、善良、淳朴的农村人民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农村社会的风貌。
课文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富有诗意,对学生有很好的熏陶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散文的特点和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农村生活和城市生活差异较大,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某些内容感到陌生。
此外,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散文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生活,关注社会风貌的情感,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散文的特点;2.难点:深刻领会课文中所展现的农村生活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剖析,使学生掌握散文的特点;3.利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合作精神;4.运用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展现的农村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的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本,理解大意;3.问题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课文内容;4.案例分析:对课文进行详细剖析,使学生掌握散文的特点;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精神;6.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展现的农村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的情感;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重点知识;8.作业布置:布置相关写作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精彩8篇)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精彩8篇)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篇一知识与技能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五首短诗的主旨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的主旨。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或对友人的深切追思;理解人世间万物相互依存的哲理内涵或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悟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重点1.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2.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难点联系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再现诗中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增强直观性。
2.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并感受诗歌语言之精美;让学生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以及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
学生:通读诗歌,解决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意,并在课前查阅作者的相关情况。
2课时《月夜》《萧红墓畔口占》唐诗宋词,经典“咏”流传;现代诗,风格独特别样红。
同学们或许有过这样的感受:现代诗以清新隽永的语言,含蓄优美的意境成为人们心灵栖息的港湾,情感自然流淌的洼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徜徉在现代诗这片水草丰美的天地,分享诗人沈尹默在霜风寒月的冬夜的遐想,倾听诗人戴望舒在拜谒友人墓时寂寞地倾诉。
1.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
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2.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
1929年4月,出版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
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
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人教版初三下册第6课《蒲柳人家》语文教案
人教版初三下册第6课《蒲柳人家》语文教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案的钻研。
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持之以恒,铢积寸累,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三下册第6课《蒲柳人家》语文教案,感谢您的欣赏。
《蒲柳人家》课文原文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
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
那一年是1936年。
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奶奶叫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一条大红兜肚,兜肚上还用五彩细线绣了一大堆花草。
人配衣裳马配鞍,何满子穿上这条花红兜肚,一定会在小伙伴们中间出人头地。
可是,何满子一天也不穿。
满子整天在运河滩上野跑,头顶着毒热的阳光,身上再裹起兜肚,一不风凉,二又窝汗,穿不了一天,就得起大半身痱子。
再有,全村跟他一般大的小姑娘,谁的兜肚也没有这么花儿草儿的鲜艳,他穿在身上,男不男,女不女,小姑娘们要用手指刮破脸蛋儿,臊得他得找个田鼠窝钻进去;小小子儿们也要敲起锣鼓似的叫他小丫头儿,管叫他一辈子抬不起头。
何满子不穿花红兜肚,奶奶气得咬牙切齿地骂他,手握着擀面杖要梆他,还威吓要三天不给他饭吃。
原来,这条兜肚大有讲究。
何满子是个娇哥儿,奶奶老是怕阎王爷打发白无常把他勾走;听说阎王爷非常重男轻女,何满子穿上花红兜肚,男扮女妆,阎王爷老眼昏花的看不真切,也就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恶念。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
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6课《蒲柳人家》课中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蒲柳人家》课中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学习运用精彩的肖像、动作、语言描写塑造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学习过程】一、导入介绍自己村里富有特点的老年人形象,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1.交流有关作者与作品的知识。
2.交流巩固生字词。
3.交流对课文内容初探结果。
三、了解人物及情节1. 本文是什么文体?文章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2.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还涉及到哪几个人物?3.将文章分为两部分,怎样分?四、分析内容及人物(一)浏览课文中描写何满子的文字,谈谈何满子的形象特点及在小说中起的作用。
(二)浏览课文6、7自然段,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1.用一句话概括第7段的内容。
2.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
你知道“一丈青”出自何处、有什么含义吗?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3.一丈青大娘为什么要同一帮纤夫打架?由此可见她有怎样的性格?文章运用哪些方法刻画一丈青大娘?4.体会分析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句的妙处。
(1)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篷,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蒲柳人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们有的可能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充满热情,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而有的可能对此较为冷淡,缺乏兴趣和动力。此外,一些学生可能存在阅读习惯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策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蒲柳人家》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情节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文本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蒲柳人家》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蒲柳人家》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3.人物形象:主人公XXX、母亲XXX、父亲XXX等4.情节结构:开端-发展 Nhomakorabea高潮-结局
5.文学手法:象征-比喻-拟人等
6.修辞技巧:排比-对偶-夸张等
7.语言特色:词汇丰富-句式多样-语调优美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蒲柳人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课蒲柳人家教学目标1.通过赏析人物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
2.欣赏这篇小说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语言特色。
3.领略小说中蕴藏的人情美和生活风俗。
教学重难点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欣赏小说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导入设计1:【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激趣型)准备相关的图片,学生欣赏,教师适时的引导:让我们想像着北运河两岸恬美秀丽风光,呼吸着瓜棚豆地泥土气息,在运河淙淙流水的指引下,走进别具乡土风味的《蒲柳人家》。
导入设计2:【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疑型)“谁知道《水浒传》中外号叫一丈青的是谁【生:扈三娘】扈三娘是梁山第一女将,武艺高强,一对日月双刀,更有阵前用绳套捉人的绝技。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人物:一丈青大娘【生:哈哈,大娘也能叫一丈青?】是啊,这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呢?能不能和梁山上的扈三娘相媲美呢?我们抓紧时间来学习吧!导入设计3:【设计意图:了解背景,加深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故事的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
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
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周檎与望日莲顺利完婚。
课堂实录一、整体感知,走近人物【设计意图:通过初读文章,了解小说中的三个人物。
】1.本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2.“一丈青大娘”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3.最能表现一丈青大娘性格的是什么事情?4.“何大学问”爷爷的外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他“何大学问”?5.自从爷爷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在学问上下了哪些功夫?(学生初读文章,大致了解文中人物,分析问题,得出答案)(教师巡视指导,明确答案)明确:1.本文主要人物: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6课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6课蒲柳人家(节选)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6课蒲柳人家(节选)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6课蒲柳人家(节选)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六课蒲柳人家(节选)一、【教学目标】1.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2.把握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3.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4.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二、【重点难点】1.重点:(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2。
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预习展示1.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
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
擅长乡土文学的创作,作品反映农村的浓郁历史和风土人情,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
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蒲柳人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 6 课《蒲柳人家》教案内容预览:6蒲柳人家 (节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了解 20 世纪 30 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能力目标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德育目标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3.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读准下列字音。
擀(g ǎ n)剜(w ān) 腌赞 ( ā z 到ā气) (d áo)唿(h ū)哨咯(k ā)吧呱(g ū)呱坠地荣膺 (y ī ng):光荣地获得。
膺:承受,承当。
刘绍棠 (1936 ~2019)当代作家。
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
1949 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
1951 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
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1954 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6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7 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 年平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蒲柳人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能力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一些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能力目标: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德育目标: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方法1.诵读法。
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
2.研讨探究法。
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
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板书文题、作者)题目解说:?“蒲柳人家”指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这里代指普通贫苦农家。
题目用借代手法,点明文章写作的内容和对象。
二、资料助读作者简介刘绍棠(1936—1997),当代小说家,北京人。
16 岁发表《青枝绿叶》等短篇小说一举成名,被称为“神童作家”。
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长篇小说《地火》、《春草》、《狼烟》和文学短论集《乡土与创作》。
刘绍棠的创作风格? 刘绍棠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独具风采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文章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小说人物众多,但主线情节并不复杂。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
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
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
全篇小说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枝,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
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本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
这两节浓笔重彩描写的正是书中三个主要人物: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孩子的眼睛,串起了整个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几个世代栖息于北运河边的农民的性格和命运。
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则是小说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
作者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语言、动作、外号等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他们的音容笑貌、喜怒悲乐,使人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三、听课文朗读,要求:1、扫清文字障碍。
2、把握人物主要艺术形象。
生字注音烟囱 cōng 梆 bāng他纤 qiàn夫腌臢ā zā捯 dáo气唿 hū哨拗 niu不过到了 liǎo儿隐匿nì勒 lè令戏谑 xuè荣膺yīng 断壁残垣 yuán 蓬蒿 hāo 作揖 yī礼聘 pìn 嘬 zuō着嘴唇剜 wān 肉梢shào马子学字词皮肤的一种红色粟样粒痱(fèi )子:丘疹,伴有强烈的瘙痒和麻刺感。
用来擀面团的木棒擀( g?n )面杖:腌臜(ā zā):脏的,不干净的。
捯(dáo)气:人要死时急促地喘气,文中指喘息。
唿哨( hū shào):又作“呼哨”,把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发出尖锐的像哨子一样的声音。
咯( kā)吧:拟声词。
戏谑( xuè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荣膺(yīng):光荣地获得。
膺,承受、承当。
坍塌( tān tā):崩塌。
嘬( zuō)嘴:聚缩嘴唇而吸取剜(wān)肉:挖。
n 周檎( qí)隐匿( nì隐藏。
):断壁残垣(yuán 墙。
形容破败的):景象。
如坐针毡(zhān ):形容心神不宁,不得安生。
芒刺在背:像芒和刺扎在背上,形容心神不宁。
隐隐约约。
影影绰绰(chuò):过分地斟酌字句。
咬文嚼(jiáo)字词语积累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一下子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老生儿:高龄父母所生的儿子。
到了儿:到最后,最终。
一脑门子官司:形容心中含着怒气,不满的情绪流露在脸上。
勒令:用命令的方式强制人做事荣膺:光荣地获得。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可耻。
咬文嚼字:过分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如坐针毡:形容心声不宁芒刺在背: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四、诵读,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
A本文是什么文体?小说(中篇小说节选)原文共12节,课文节选的是第1、2节。
B本文主要刻画了哪些主要人物?何满子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
C还涉及到哪几个人物?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纤夫和船老板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何满子的父亲、母亲、书铺掌柜(姥爷)老秀才在通州潞河中学念书的周檎D文章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1936年E将文章分为两部分,怎样分?原文为两节: ? 第一节写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开头到“一点也没有写字的兴致”); ? 第二节写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到完)。
F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请画出有关语句。
年龄:六岁外貌: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
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
性格:上学不安分整天在河滩上野跑天机藏在芦苇中跟奶奶捉迷藏真灵不穿大红兜可顽心疼爷爷,想哄爷爷开心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爱皮被拴在葡萄架立柱上,觉得失问个字儿,过目不忘。
去了自由,委屈又憋闷。
一丈青原是《水浒传》中扈三娘的绰号。
她是梁山第一女将,武艺高强,一双刀神出鬼没,更有用绳套的绝技,阵前用绳套捉人十分厉害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
方圆二三十里,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是个英雄豪杰。
因而得此雅号。
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
外貌身强力壮,样样在行“站住!”“都给我穿上裤子!”“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语言“小祖宗儿!”泼辣大胆、爱打抱不平口苦心甜,溺爱孙儿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一阵风冲下河坡……手戳着他们的鼻子……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挥舞起来……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风风火火,骂不住声……动作干净利落,英姿飒爽爷爷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外貌关羽的一生,忠肝像关公一样,侠肝义胆,诚信磊落;义胆,仗义轻财,叱咤风云,横扫千慷慨豁达,爱打抱军,堪称英雄人杰,不平,甘为朋友两令万民景仰。
两肋插刀的性格。
他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
行动但是,这一趟回来……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眉头子挽成个鸡蛋大的疙瘩。
神态“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语啦!……”言给何满子讲五代残唐的故事。
一个朴实的农民的爱国情感。
五、归纳复习1.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2.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们东三省了!你认为这两种说法哪个更好?两种说法各有长短:前者生动形象,富有民间口语与俗语特点,充满乡土气息,也符合何大学问的身份;后者有书面特点,适于比较郑重的叙述。
2、课文中还有哪些?富于民间口语与俗语特点的句子?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何满子在奶奶身边长大,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
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整日在河滩野跑。
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3、文中也有一些书面色彩很浓的句子:1.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
2.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这是为什么?两种色彩的语言有机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
4、讲究压韵和对偶,抑扬顿挫,有传统说唱艺术特点的句子: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
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
……(朗读这些文句就是一种精神享受)5、《水浒传》中宋江、吴用、李逵外号叫做“及时雨”“智多星”“黑旋风”。
课文中何满子的奶奶号称“一丈青大娘”,爷爷号称“何大学问”。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这篇小说塑造人物上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表现手法。
这是刘绍棠的创作风格。
艺术特色1、作者对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村的人情世态、生活风习,写得历历如绘。
2、善于真切地再现人情世态、生活风习,把我们引入一个不完全了解的天地,那就是透过一幅幅往日的风俗画,处处洋溢着、浸润着蕴藏在朴实淳厚的劳动人民中间的纯真热忱的感情,那种赤诚相见,肝胆相照,危急相扶,困厄相济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六、拓展迁移学习实践(1)、讲故事。
(2)、评人物。
3)、模仿写作:请你模仿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描写你的一位授课老师,力求传神,有文采七、布置作业1、预习《变色龙》2、课后阅读《水浒传》《说岳传》等3.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
请你运用这种手法,描绘生活中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
附:板书设计蒲柳人家刘绍棠“一丈青大娘”泼辣大胆刚直不阿口苦心甜溺爱孙儿民族作风“何大学问”民族气派侠肝义胆仗义轻松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