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4第一单元练习二 (20088)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某教师在对秦朝历史进行讲述时展示两张有关秦朝历史的邮票引发了学生的热议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们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A. 再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大威力B. 反映出秦王朝人民的沉重负担C. 体现了秦朝人民的勤劳智慧D. 暴露出了秦王朝的保守与落后【答案】D【解析】依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秦王朝能够修建出灵渠、秦陵和兵马俑这样伟大的工程说明秦王朝是充满活力与进取精神的朝代因此 D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灵渠、秦陵和兵马俑的修建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大威力和秦朝人民的勤劳智慧也说明秦王朝人民的徭役负担沉重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2.“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时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官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即位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说明()A. 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B. 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D. 清朝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答案】A【解析】密折表面上看是皇帝对少数官员的信任而采用的告密制度实际上皇帝通过此举可以进一步了解地方官的情况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央政治权力加强的表现故A 项符合材料并没有反映出皇帝先接受各级官吏的建议再作出决策不能表明决策的开放性故B 不正确据所学可知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军机处的设立故C不正确皇帝通过“密折”是对地方官员管理的了解是对地方官员控制加强的表现其目的不能说是对人民控制镇压的表现故D不正确故选A3.为酬劳谋臣武将以及优待皇室诸王贞观十一年太宗定下制度勋臣、诸王为世封刺史当时刺史是一州之长唐初全国仅有州(府)158个侍御史马周上书反对他举史实为例陈述该制度的危害太宗最终采纳马周之言停止了世袭这则史事()A. 折射出唐初政治的民主性B. 蕴含了唐太宗施仁政的方略C. 凸显了三省六部制的优越性D. 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施政风格【答案】D【解析】唐初政治不存在“民主性” 排除A项材料中唐太宗采取建议与“施仁政”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排除C项从材料中的“太宗最终采纳马周之言停止了世袭”来看说明唐太宗能够听取大臣的正确意见因此这则史事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施政风格故D项正确4.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还有人认为“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秦始皇得此评价的主要原因是()A. 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B. 创立了皇帝制度和郡县制C. 实施分割相权的制度D.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据材料“‘千古一帝’……中国之政得奏皇而后行”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确立了以“皇帝制和郡县制”为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为后世所沿用故选D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郡县制 A错误郡县制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因此不是奏始皇创立 B错误据所学可知秦始皇设置丞相掌握行政权而没有分割相权 C错误故选D5.康熙帝曾发布“容教令” 认为西洋传教士“仰蒜圣化”劳绩甚多”“无违法之事” 其传教活动“不必禁止” 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材料说明A. 西方文化已被完仝接受B. 康熙帝思想保守落后C. 政治利益决定文化政策D. 康熙帝实行文化专制【答案】C【解析】从康熙发布“容教令”的原因是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 以及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等习俗来看康熙对于宗教政策的标准是宗教传播不得有害统治即反映了政治利益决定文化政策 C项材料反映的是康熙允许进行有条件的宗教传播不是阻碍西学东渐排除B、D项A项材料无法体现6.梁启超认为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事“皆为虐政而结果非可一概而论……左道欺罔邪谄以易富贵在法宜诛也始皇一坑正可以扫涤恶氛惩创民蠢功逾于罪也” 对此信息理解正确的是()①焚书坑儒虽是暴政但不能全盘否定②焚书坑儒在当时有利于统一功大于过③焚书坑儒打击了守旧势力有利于社会进步④梁启超以此隐射维新思想受到守旧势力阻碍A. ①②B. ①②③C. 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皆为虐政而结果非可一概而论……左道欺罔邪谄以易富贵在法宜诛也始皇一坑正可以扫涤恶氛惩创民蠢功逾于罪也”可知反映了焚书坑儒虽是暴政但不能全盘否定焚书坑儒在当时有利于统一功大于过焚书坑儒打击了守旧势力有利于社会进步故①②③正确结合梁启超的思想和活动可知梁启超以此隐射维新思想受到守旧势力阻碍故④正确故D项正确故选D7.贞观十年李世民为自己营建陵墓时特令工匠用青石凿刻自己分别乘六匹战马的浮雕立于陵前象征亲身经历的六大主要战役在其完成统一的征战中取得统一战争的决定性胜利的标志是()A. 消灭薛举集团B. 消灭刘武周的力量C. 击败窦建德、王世充集团D. 大败东突厥的军队【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消灭窦建德、王世充两大集团河南、河北尽归唐王朝所有标志着唐朝取得了统一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故C项正确消灭薛举集团和消灭刘武周的力量发生于唐朝在创建之初其意义为稳定根基而不是统一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排除AB大败东突厥的军队为唐朝统一之后排除D故选C8.秦始皇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关于秦始皇统一进程以下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①南征百越②北击匈奴③统一六国A. ③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①D. ③②①【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①是公元前214年②公元前215年③是公元前221年故先后顺序是③②① 故D项正确故选D9.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下列属于中国领土的有()①尼布楚②黑龙江流域③雅克萨④库页岛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尼布楚是俄罗斯的领土故①错误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②③④正确10.《清史十五讲》描述了康熙初年的形势“生机勃勃的满洲贵族逐渐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大陆上的抗清斗争大体结束但是清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繁重可以说年幼的康熙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为此康熙帝采取的举措有()①剪除权臣鳌拜及其势力②收复台湾设一府三县管理③设宣政院管理蒙藏事务④平三藩之乱巩固国家统一A. ①②B. ②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清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繁重可以说年幼的康熙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为此康熙采取的举措主要有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冬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平定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故②④两项正确①是康熙初年的事迹但与题意不符③宣政院是元朝时期设立的故选B11.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答案】A【解析】A.秦朝统一前实行分封制这是贵族统治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设立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这是官僚政治故正确B.井田制指的是农业生产方式与材料内容无联系故错误C.中国古代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也是集权制周天子享有最高的权力故错误D.材料中未涉及军功、文治等信息点故错误故选A12.唐太宗的治国理念之一是“民本”思想下列表述最能体现此思想的是()A. 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B.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C.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D. 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答案】D【解析】A该选项是强调治理官吏的重要性故排除B该项是强调君主道德重要性故排除C该项是强调公正的信息故排除D该项是强调要想让人民耕种不失时国家的政策就应当精简让人民修养故正确故选D13.有学者指出“早在初建布达拉宫时松赞干布就曾招请许多汉族工匠到拉萨献技使吐蕃建筑受到了汉民族的一定影响五世达赖重修布达拉宫时清朝康熙帝还特派了114名汉族工匠前往拉萨协同修建” 由此可见布达拉宫“藏汉合璧”建筑风格的形成主要得益于()①历史上汉民族对吐蕃建筑的影响②康熙时汉藏工匠协同修建③松赞干布派人到唐朝学习汉族建筑技艺④达赖接受清朝康熙帝的册封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答案】A【解析】14.在削平三藩、统一台湾后康熙帝组织了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最终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雅克萨位于下图中()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雅克萨位于今中国漠河黑龙江主航道以北的俄罗斯阿尔巴津诺依据图示可知 A项是尼布楚排除B项是雅克萨正确C项是瑷珲排除D项是庙屯排除故选A15.统一货币(见如图)是秦始皇巩固统一所采取的重大措施秦朝统一货币的名称是A. 布币B. 半两钱C. 蚁鼻钱D. 刀币【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将原来奏国的半两钱作为全国通用的货币 B项正确布币是原来赵国和魏国的货币不是奏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货币 A项错误蚁鼻钱是原来楚国使用的货币 C项错误刀币是奏朝统一前燕国和齐国使用的货币 D项错误16.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 对条约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中国”特指中原②库页岛隶属于中国③尼布楚归俄国所有④平等协商边界条约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D【解析】①中国指的是当时的清政府错误②库页岛隶属于中国管辖正确③尼布楚在大兴安岭以北属于俄国所有正确④尼布楚条约是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正确故选D17.一位同学对“秦始皇加强中央政权的措施”进行史料收集形成了下列观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B. 统一文字C.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D. 创始王位世袭制【答案】D【解析】D是夏朝符合题意ABC均正确不符合题意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8.(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18.(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答案】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解析】问材料一、二主要说明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角度分别回答第【答案】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解析】问材料三主要介绍收复台湾后康熙帝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即可1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现代文官制度开始建立的背景与文官选拔要求19.(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70年英国现代文官制度正式确立的特点【答案】【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社会管理专业化的要求培养专业行政管理人员学校的建立和运行用人机制的变革迫在眉睫要求公开考试选拔以才能功绩为晋升标准废除世袭统一管理学历要求【解析】【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社会管理专业化的要求培养专业行政管理人员学校的建立和运行用人机制的变革迫在眉睫要求公开考试选拔以才能功绩为晋升标准废除世袭统一管理学历要求【答案】(2)特点法律保障分层要求依次录用公开竞考择优录用【解析】(2)特点法律保障分层要求依次录用公开竞考择优录用。

高二历史选修4单元测试1

高二历史选修4单元测试1

第六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李时珍在太医院担任院判仅约一年便托病辞职回乡,主要是由于他()。

A.打算编纂《本草纲目》B.淡薄功名C.思乡心切要返回故土D.心系民间2.在明朝以前,我国中药书籍对药物分类的标准大多都是()。

A.产地B.基本形状C.药性D.自然属性3.《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医药学著作,李时珍能够写成这部巨著的最主要原因是()。

A.李时珍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执著精神B.中国古代有大量的医学成就可供借鉴C.中国各地都具有非常丰富的药物资源D.明朝政府极其重视对传统医学的总结4.詹天佑在美国学的是铁路工程,回国后却被差遣到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海船,原因是()。

A.詹天佑没有完成相关学业B.腐朽的清政府根本不重视铁路的作用C.发展海军是中国当务之急D.詹天佑对中国铁路发展不抱任何希望5.1894年,詹天佑入选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并成为会员,他是首位进入该学会的中国会员。

该学会吸收詹天佑为会员主要是因为他()。

A.曾经留学美国并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B.得到清政府的重视并在政府中发挥重要作用C.与在华的英国工程师建立了合作关系D.在铁路建设中崭露头角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6.观察下图(京张铁路通行盛典),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京张铁路是外国商人擅自在中国修筑的铁路B.京张铁路是中国境内修建的第一条铁路C.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D.京张铁路是中外合作修建的铁路干线7.李四光在日本留学期间就立志报国,他当时的志向是()。

A.学习铁路建筑技术,为祖国建造世界一流的铁路B.学习造船技术,为祖国建造第一流的兵舰和轮船C.学习地质构造理论,为祖国寻找石油D.学习采矿技术,为祖国开发矿藏8.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

这一事实说明()。

A.地质力学理论属于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B.只要实践有理论指导,就能成功C.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成功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9.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历史单元检测2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历史单元检测2及答案

高中历史单元检测2 新人教版选修4(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可以获取的信息主要有( )。

①孔子在世界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②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③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④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A.①②③ B.②③④ .①③ D.①②③④解析从图一可得出③的结论,从图二可得出②的结论,从图四可得出①的结论,④与四幅图片均无联系,故排除④。

答案 A2.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王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对上述材料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主张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得到百姓信任,实施仁政.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主张教育“有教无类”解析孔子强调“王者于天下”的前提是实行“仁”,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姓拥护,故B项正确。

答案 B3.在2012年世界儒大会上,自海内外的专家者、各界人士纵论儒发展。

与会者一致认为,孔子诞于中国,儒属于世界。

下列说法不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儒对促进世界多元文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作用B.儒家的“贵贱有序”等主张是当今社会的济世良药.儒家思想可以为解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供借鉴D.儒具有跨越时空的恒久意义解析儒家的“贵贱有序”强调等级,不利于社会和谐。

答案 B4.《论语·八佾》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对此,孔子很是感叹!这说明,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礼”,是( )。

A.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 B.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春秋时期的社会秩序 D.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解析礼乐制度上的规格是依据等级制度确定的。

孔子的“礼”属于政治思想,侧重于社会秩序的构建。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全册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全册单元测试卷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

……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

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

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借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

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

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12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8分)解析本题引用了三则古代和现代对曹操进行评价的材料,意在考查对影响评价历史人物的因素的认识,并由此形成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回答第(1)问时,一方面要结合从材料中提取的相关信息进行说明;另一方面,要把相关的评价放在评价者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

回答第(2)问时,材料三中郭沫若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评价曹操的历史功过,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观点,即对曹操不能一味地否定,要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

参考答案(1)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

原因:陈寿,西晋时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

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

(2)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

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2. 导学号024640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历史试题
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B.平定“三藩叛乱”之时
C.收复雅克萨之时D.收复某某之时
7.唐太宗统治时期,在鸿胪寺经常可以看到的人是
A.各国使者 B.某某人士
C.少数民族首领 D.各地学子
8.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某某某某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年代
某某某某
直隶宝坻
某某川汉
康熙十五年(1676)
【答案】A
7.【解析】唐代的鸿胪寺是朝廷主管外事接待、民族事务及凶丧之仪的机关,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外交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及办公厅的一部分。所以在鸿胪寺经常可以见到的人应该是各国使者,故选A项。
【答案】A
8.【解析】1676年正值三藩之乱之时,当时某某处在叛军控制之下。
【答案】A
9.【解析】材料中唐太宗所描述的君民关系,但不是因果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论述了君民关系,并没有总结前代灭亡的教训,故B项错误。唐太宗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不可能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人们力量的伟大,故D项正确。
A.捍卫了边疆,维护了领土主权的完整
B.抗击沙俄,显示国威
C.以战胜为条件求得和平
D.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5.下图是电视剧——《贞观长歌》,下列各项不应该在剧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是
A.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B.唐玄奘西行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D.册封藏族地区的活佛
6.“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康熙帝的这首诗写在
(2)依据康熙统一祖国特点从战争、谈判等回答。
(3)依据克伦威尔统一英国措施回答。
(4)依据所学从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思考回答。

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一)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一)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历史试题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2.在一次探究活动课上,ABCD四位同学分别分析了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表述最准确(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B.秦王嬴政广泛搜罗人才,统一战略得当C.战国末期诸侯国数目的减少利于统一D.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3.“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

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4.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为安定边境、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A.北击匈奴,某某百越 B.修建由都城某某通达各地的驰道C.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D.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5.下列各图反映了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是( )①秦铜权②半两钱③宜侯矢铜簋④虎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秦统一后,诏书传到南方的许多地方,当地却没有人认识。

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A.统一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文字7.右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①展现了2 000多年前秦军的磅礴气势②表现了秦始皇横扫六合,统一全国的恢弘气势③体现出秦朝高超的雕塑水平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朝的徭役沉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8.秦王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历史进步性在于( )A.打破了贵族分封制 B.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C.促进了政治文明的发展 D.加强了中国各民族间的联系9.“告诉我,历史有什么作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10.2004年10月4日第六届某某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判断他扮演的角色是(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11.唐太宗对大臣们说,他勤于政事不仅仅是体恤老百姓,更是想让大臣们长守富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B.唐的统一与安定为“治”的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2.康熙帝在清军进入台湾后,设置台湾府。

这一举动( )①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②有利于巩固东南海防③加快了台湾开发的步伐④清除了荷兰的殖民势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中写道:“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他的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A.鳌拜集团被铲除 B.清军平定三藩之乱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军进入台湾4.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5.唐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这一政策说明当时(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统治者通过册封各族首领以巩固边防6.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 )①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②符合国家的统一趋势③加强了中央集权④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康熙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书“万世师表”悬于大成殿上。

这说明( )①康熙善于学习和创新②康熙尊重汉族文化传统③“尊孔”有利于巩固清朝统治④康熙注意加强民族团结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唐太宗曾多次说:“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缓和水与舟的关系,他采取的相关措施有( )①推行均田制②减轻赋税③减轻刑罚④加强中央集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测评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测评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历史试题

单元综合测评(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材料二城邦的公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

神用金子创造了有统治能力的统治者,用银子创造了武士,即统治者的辅助者,用铜和铁创造了农夫和匠人。

——柏拉图《国家篇》(1)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并指出其政治主X的实质。

(6分)(2)为传播他们的思想主X,孔子和柏拉图采取了怎样的共同方式?他们的主X是否被统治者接受?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9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梳理材料,理出其中的关键词,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表述孔子和柏拉图的思想;第二小问政治主X的实质即维护谁的利益或者目的,结合相关知识可知其均为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第(2)问的第一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传播思想主X方面两者均通过兴办学校来实现,可具体列举相关史实;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予以回答即可;第三小问,分析其主X不被接受的原因,一种政治主X是否被统治者接受,主要看其能否解决时代问题,是否脱离当时的历史发展阶段等,从这些角度予以分析表述即可。

[答案](1)思想:孔子主X以德治国,以礼来规X人们的行为。

柏拉图主X国家应按能力来进行分工,三个阶层各司其职。

实质:都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2)方式:通过兴办学校来传播思想,如孔子兴办私学,柏拉图创办阿卡德米学园。

是否:不被统治者接受。

原因:孔子的主X不符合当时争霸的需要,柏拉图理想国的政治设计超出社会政治的实际需要。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人们用感官体验到的一切美德和品质都是相对的,不完美的。

人教版历史教材课后习题解析选修

人教版历史教材课后习题解析选修

人教版历史教材课后习题解析选修高二历史选修4课后练习答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教材第6页,学思之窗,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虽大大增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但严刑酷法,计划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秦朝因此灭亡。

教材第7页,本课测评1、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统一要具备三个客观条件,社会基础、人民需要、秦国的实力。

本课测评2、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中央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太夫;在地方,废分封制,设郡县两级,在经济、文化上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但中央集权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学习延伸2、如果我是客卿,我会留在秦国为秦王赢政效力,因为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人民渴望统一,具备统一的条件。

秦王赢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教材第9页,学思之窗,前者有利于封建帝王明确,要更为有效地治理国家,必须选拔最为适当的官员去完成各项施政措施,皇帝事必躬亲未必能够高效、全面地完成各项治理国家的事务。

作为一国之君,最应具备的是把握统治策略,制定统治大政方针的能力和知人善任的本领。

后者则提示封建帝王,必须多方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而偏听则往往带来判断的失误,滋生帝王的娇纵思想。

第二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教材第12页,本课测评1、唐太宗时期能够汲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舒缓刑罚的政策,文德治国,完善科举,延揽人才,因而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

其表现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国泰民安。

本课测评2、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

他统治时期,能够汲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舒缓刑罚的政策,文德治国,大大完善科举制,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怀柔政策。

历史选修4人教版单元测试及练习(42份)

历史选修4人教版单元测试及练习(42份)

历史选修4人教版单元测试及练习(42份)历史选修4人教版单元测试及练习(42份)人教版选修四单元训练(一)第一单元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一次探究活动课上ABCD四位同学分别分析了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你认为那一个同学的表述最准确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B.秦王嬴政广泛搜罗人才,统一的战略得当C.战国末期诸侯国数目的减少利于统一D.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2.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3年咸阳一位商人坐马车来到象郡,用他携带的200枚秦半两钱买了三个象牙、10本《庄子》以及109斤水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记载A.属实B.不可能是事实C.不能判断D.有可能是事实3.秦始皇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有利于政令传达的是①统一度量衡②统一货币③统一文字④修筑驰道A.①②④B.③C.③④D.①②③④4.对秦始皇南攻越族的评价,应着重于A.给越族人民带来的痛苦B.给秦朝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C.进一步扩大了秦朝的疆域D.有利于越族地区的开发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5.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形制,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间的距离均为六尺。

该措施的作用包括()①有利于当时国家的交通建设②有利于促进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③有利于传达政令,调遣军队④有利于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汉书·严安传》载:“(秦朝)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

”由此可见秦朝()A.兵役繁重 B. 刑罚十分严酷C. 赋徭很沉重D. 人民很勤劳7.导致“贞观之治”出现最主要的历史条件是A.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B.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C.国家政权更加巩固D.唐太宗以民为本,慎用刑法8.唐太宗的主要政绩包括①重用人才②善于纳谏③完善科举制④不夺农时,轻徭薄赋⑤减轻刑罚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9.“贞观之治”出现对当时社会最主要的影响是A.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B.促进了民族融和C.为唐朝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D.有利于社会稳定10.唐太宗分析隋朝灭亡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一单元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一单元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玄武门之变”体现了皇位继承经常伴随着血腥与宫廷阴谋,玄武门之变对唐朝产生的影响是()A.为唐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B.加剧了唐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为李世民控制唐政权扫清了道路 D.加速了唐政权的灭亡2、盛世是指兴盛的时代。

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等。

这些盛世景象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包括:()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经济繁荣③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④加强思想控制,严禁外来思想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D.③④3、唐太宗对隋亡深有感触,深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

为此他采取的治国策略是:()①选官“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②不夺农时,轻徭薄赋③颁布的法律体现仁义为本,刑法为末的原则④完善科举制,扩大选官对象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4、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很大程度上与唐太宗有关。

下列表述中与唐太宗无关的是()A.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B.唐太宗进一步完善、革新制度C.唐太宗精简官吏、定期考核D. 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5、唐太宗对侍臣言道:“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唐太宗的下列做法能体现该认识的是()①发动玄武门之变②轻徭薄赋③慎用刑罚④推行均田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某校举办“中国杰出帝王展”活动,下面能够收入唐太宗展板的内容有①选官“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②强调“存百姓”思想,轻徭薄赋③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④创立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唐太宗对侍臣言道:“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唐太宗的下列做法不能体现该言论的是()A.发动玄武门之变 B.善于纳谏C.克制个人奢欲D.减轻徭役赋税8、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民,水也。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1-2单元 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1-2单元 综合练习

1-2单元综合练习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仁”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B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爱护C.“仁者爱人” D包含的“仁爱”思想是人人平等的,普遍的爱2.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孔子仍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A因材施教的原则 B有教无类的思想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 D循循善诱的说教3、不属于孔子晚年整理的文化典籍的是A《诗经》、《礼》 B、《论语》、《书》 C、《乐》、《易》 D、《春秋》、《书》4.“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5、儒家思想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A、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D、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6、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7.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的人构成: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他认为如果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

他认为护国者应具备A正义之德 B智慧之德 C勇敢之德 D节制之德8.下列关于柏拉图学院的表述,正确的是A对欧洲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B学园的学生入学之前须具有初级的数理知识C学校以研究政治、传授政治活动本领为主要目标D学生的学习以自由讨论为主9.他设计的理想国是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体现,被近代空想思想家广泛接受,他是: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莫尔 D、圣西门10、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句话表明他和柏拉图之间存在分歧,他们在哲学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A人是否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B现实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C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 D人是否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11.他创办学园,在教学方法上别具一格,被成为“逍遥学派”,他是谁?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泰勒斯12.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是A、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B、是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创立了逻辑学D、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13.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X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①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②都主X适度,不走极端③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4、提出法制优于人治的思想的是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孔子15.在一次探究活动课上ABCD四位同学分别分析了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你认为那一个同学的表述最准确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B秦王嬴政广泛搜罗人才,统一的战略得当C战国末期诸侯国数目的减少利于统一D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16.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王侯。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2过关习题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2过关习题及答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消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统一条件成熟,秦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2.秦朝郡县制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最主要是在于()A.郡县官吏掌握地方军政大权 B.郡县是重要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有很强的独立性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世袭3.秦朝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是指()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皇权至高无上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4.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三公”的直接目的是()A.防止大臣专权 B.削弱地方权力.建立中央集权 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不息,以有王侯。

宗庙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强中央集权 D.统一文字6.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我们之所以肯定他,最主要是在于他()A.确立了封建制度B.建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实行的统治政策对后世影响大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7.秦朝统治短暂而亡,其主要原因是()A.周边少民族入侵 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宦官专权,外戚临朝 D.横征暴敛8.下列不属于隋炀帝所作所为的是()A.开凿大运河 B.远征高丽.统一文字D.巡游江都9.通过“玄武门之变”上台的唐初皇帝是()A.唐高祖 B.唐太宗.唐高宗 D.唐中宗10.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天下者有道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这表明唐太宗()A.认识到君民是互为因果关系的 B.认真总结了前代灭亡的教训.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D.看到了人民的伟大力量11.历史记载,唐太宗时曾经有人请修复长城,唐太宗一笑置之,曰:“安民劳事”对这一史实解正确的是()A.唐初国力强盛,有能力用武力击败少民族的进攻B.唐初北方无边患,长城已失去防御作用.唐太宗重视经济发展,不愿浪费人力物力D.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少民族归附中央12.被漠南、漠北的各少民族首领称为“天可汗”的是()A.秦始皇 B.唐太宗.康熙 D.乾隆13.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B.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文的发展.唐与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 D.松赞干布归附唐朝14.康熙剪除鳌拜的主要原因是()A.鳌拜目空一切,以首席辅政大臣自居B.鳌拜制造冤狱,处死了苏克萨哈及其子孙.康熙大权独揽,不把年轻的康熙放在眼里D.鳌拜专权与皇权专制发生矛盾15.下列有关清政府设立台湾府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B.加强了东南海上防务.使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D.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6.下列说法不符合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是()A.削除割据,统一中国 B.迫使尚可喜归降.平定吴三桂叛乱 D.首先击败耿精忠17.下列清政府维护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平定三藩②抗击沙俄③三征噶尔丹④统一台湾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18.下列不属于康熙帝作为的是()A.创举 B.平叛乱.定边疆 D.御外敌19.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设置台湾府的相同作用是()A.驱逐了殖民势力 B.加强了边疆管辖.维护了国家主权 D.巩固了清朝海防20.确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属于中国领土的中俄边界条约签订于()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二、材料解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在中国千年的历史上占有显著而醒目的一页,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选修4第一单元练习二(2008.8)一、单项选择题:1.秦能完成统一的历史原因有:①秦国经商鞅后日益强大;②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使诸候国数目减少;③长期战争使人民渴望统一;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2.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①韩;②赵;③魏;④燕;⑤楚;⑥齐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④⑤⑥C.②①③⑤④⑥D.①②③⑤④⑥3.自古以来,封建帝王就特别注意对官吏进行监督。

秦朝时期,中央负责监督其它官员的是A.刺史B.丞相C.御史大夫 C.太尉4.秦始皇征服百越后,增设了南方四郡,其中郡所在相当于今天广州地区的是A.象郡B.南海郡C.桂林郡D.闽中郡5.班固在《汉书》中写到:“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这表明班固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是A.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B.使人民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6.秦朝之所以能够实现“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主要原因是A.实现了国家大统一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生产力显著提高D.秦始皇的雄才大略7.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摧毁文化;④加强思想控制;⑤巩固统一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8.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A.成为贤明君主B.笼络人才C.维护封建统治D.减少决策失误9.关于《唐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以《隋律》为借鉴B.轻罪重罚、细密严苛C.仁义为本,刑罚为末原则D.删繁就简、化重为轻10.唐太宗经常引用古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比喻告诫大臣们,反映了的什么思想A.存百姓B.善于用人C.善于纳谏D.反对铺张浪费11.唐朝时,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D.唐朝的一些皇帝推行较开明的政策12.唐政府不同以前历代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采取“挟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A.唐朝国力十分强大B.唐政府支持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C.唐朝民族政策比较开明D.唐朝依靠少数民族巩固边疆13.唐太宗对大臣们说,他勤于政事,不仅仅是体恤百姓,更想让大臣们长守富贵。

由此可见,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本质是A.稳定社会秩序B.维护地主阶级长久的利益C.缓和阶级矛盾D.完善各项政策14.康熙帝亲政后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A.鳌拜专权B.台湾问题C.“三藩”割据D.沙俄侵略15.清朝“三藩之乱”主要反映了A.汉族和满族之间的矛盾B.汉族贵族与满族贵族之间的矛盾C.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D.明朝遗臣与当朝君主之间的矛盾16.下列战争的性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雅克萨之战B.施琅收复台湾战争C.乌兰布通战役D.昭莫多战役17.康熙帝在孔子故乡曲阜亲书“万世师表”悬于孔庙大成殿上,其作用不包括A.缓和了阶级矛盾B.缓和了汉、藏之间的民族矛盾C.加快了满汉文化的发展步伐D.巩固了清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18.下列关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规定了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于中国B.规定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以东属于中国C.中俄双方平等协商,提供了处理领土争端的范例D.清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19.康熙帝收复台湾后,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于A.江浙省B.广东省C.浙江省D.福建省20.康熙帝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措施有:①从郑氏家族收复台湾;②平定三藩之乱;③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④组织雅克萨反击战;⑤册封班禅等活佛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21.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游移之众,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

(《台湾府志》)以上材料说明:①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②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③当时台湾主要出产糖类和粮食;④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2.18世纪的“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诸多原因不包括A.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D.西方国家出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革命运动23.秦始皇建立了一套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其中“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高官是A.御史大夫B.太尉C.丞相D.廷尉24.在“存百姓”思想指导下,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轻徭薄赋②劝课农桑③减轻刑罚④提倡节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5.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①反复强调“存百姓”,励精图治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③戒奢从检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6.下列关于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为吐蕃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B.表明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C.表明了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D.加强了唐政府对吐蕃的管辖27.关于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门第限制B.权有利于选拔人才C.削弱了皇权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8.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先进文化,推动本国政治经济改革的国家是A.天竺B.日本C.新罗D.朝鲜29.吴三桂曾引清兵入关,后来又在西南地区扯起反清大旗,并自立皇帝,对此正确的评论是A.降清丧气节,反清是搞分裂,前后都应否定B.降清是大势所趋,反清是搞分裂,前者应肯定,后者应否定C.降清丧气节,反清终有觉悟,前者应否定,后者应肯定D.降清是大势所趋,反清是坚持民族立场,前后都应肯定30.秦始皇每天要批阅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奏章,有时甚至深夜才能休息,这主要是因为A.“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B.“以至万世而为君”C.“分天下为三十六郡”D.“功过五帝,地广三王”31.秦始皇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特征的是A.推行郡县制B.规定了皇帝的称号C.制定了严酷的法律D.皇帝直接任免官吏32.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忧而采取的举措是A.“焚书坑儒”B.强化中央机构C.推行郡县制D.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33.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相继修弛道、直道的根本目的是A.传达政令,调遣军队B.加强对全国各地的控制C.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D.改善落后的交通状况34.唐初皇帝调整统治政策所发挥的作用,客观上最能体现战国时期儒家“仁政”主张的是A.均田制、租庸调制B.租庸调制、科举制C.均田制、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35.“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

‘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

”对上文蕴涵信息归纳完整的是:①藏族在唐时称为吐蕃②唐蕃和亲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④藏族文化在祖国和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③④36.康熙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真以为、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巨。

”他对朱熹如此高的评价,其根本目的是A.康熙熟读经书B.用儒学作为巩固统治的工具C.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D.先祖遗留的崇尚儒学的传统37.“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是康熙帝平定__________时写下的诗句A.三藩之乱B.噶尔丹叛乱C.漠西蒙古叛乱D.漠北蒙古叛乱38.北方民族尊唐太宗为“天可汗”的直接原因是A.与吐蕃建立和亲关系B.在西突厥故地设北庭都护府C.妥善安置东突厥降众D.册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39.对康熙帝与蒙古贵族噶尔丹的战争,我们持肯定态度,主要是因为A.是中央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B.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C.有利于维护内地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D.是反对少数民族进攻的自卫战争40.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其意义主要是A.抗击沙俄,显示国威B.捍卫了边疆,维护了领土主权的完整C.为双方平等协商赢得条件D.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题二.非选择题:41.仔细观察秦朝疆域图,请回答:(1)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2)分阶段概括秦朝疆域的形成过程。

(3)为巩固辽阔的疆域,秦始皇进行了哪些政治改革?(4)西周和秦朝对地方的统治有哪些不同?4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四年,(唐太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

……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

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矣。

”——《贞观政要》材料二:上(唐太宗) 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

”——《资治通鉴》材料三:(贞观)十一年(马)周又上疏曰:“今百姓承丧乱之后,经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干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

”——《旧唐书。

马周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在罢修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罢修乾元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3)综观这三则材料,对唐太宗的统治应如何认识?43、观察下列图片:(图略)(图一抗清名将史可法;图二康熙亲征噶尔丹;图二雅克萨之战)请回答:(1)上述图片反映了清朝前期存在着哪三种不同类型的矛盾?(2)结合史实说明康熙帝解决上述三类矛盾分别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

高二历史选修4第一单元练习参考答案41.(1)信息:秦朝疆域广大,北到长城、东到东海、南到南海、西到陇西,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工程建设宏伟,修建了长城,开凿了灵渠;在地方设置郡县,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以咸阳为都城,陕西成为当时统治中心;包括许多少数民族,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政权。

(2)过程:商鞅变法后,泰国成为当时强大的国家之一;秦王赢政采取正确的策略,先后灭掉六国,实现了统一;赢政统一后,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巩固和扩大了统治疆域。

(3)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称皇帝,建立和完善中央行政机构;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度。

(4)不同:西周在地方实行分封制,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

42.(1)他们的共识是,如果滥用民力,将会导致从心离散,政权覆亡。

唐太宗罢修乾元殿是为了维护开创不久的基业,避免重蹈秦始皇、隋炀帝的覆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