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超敏反应ppt课件

合集下载

II、Ⅲ型超敏反应课件

II、Ⅲ型超敏反应课件

临床
注射脱敏治疗
过敏原注射脱敏治疗是指用过敏原提取物进行皮内注射。脱敏注射从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增加对过敏原的耐受性。脱敏治疗一般 至少需要2~3 年,长期的注射会带来一定痛苦。
纳米脱敏治疗
纳米脱敏治疗,纳米脱敏贴片改变给药途径,通过皮肤渗透进 入体内。外用贴片包载多种过敏原干粉及Tio2(二氧化钛)纳米 微晶并配以远红外垫圈。Tio2(二氧化钛)有效分解过敏原干粉 中的有机物,产生游离小分子抗原;而且利于促进小分子抗原连 续不断并最大程度渗透皮肤进入人体。机体在这些抗原的长期连 续刺激下逐渐产生免疫耐受,对再接触过敏原不产生反应,达到 机体完全脱敏的目的。

化脓性炎症 猩红热
所致疾病 风湿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链球菌的检验
• 血清学试验
•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简称ASO试验,是一种毒 素和抗毒素的中和试验,l临床上测定患者血清中抗 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的效价作为风湿热或急性 肾小球肾炎的辅助诊断。ASO试验是用链球菌溶血 素O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的ASO值。如血清中的 ASO值超过400单位,即有诊断意义。 • 抗“O”效价: • 血清稀释后ml数 • 抗“O”效价= X 原血清稀释度 • 血清稀释前ml数
诱导机体产生IgG、IgM
靶细胞杀伤
靶细胞功能障碍 特殊形式,称为抗 体刺激型超敏反应
抗体介导靶细胞破坏的机制:
(1)激活补体溶解细胞:IgG和IgM抗体与细胞表面抗原结合,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导致细胞溶解。
(2)促进吞噬细胞吞噬
(3)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作用)
临床常见疾病:
2、益生菌辅助防治过敏性疾病 益生菌辅助疗法

超敏反应(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课件

超敏反应(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课件
对过敏原的暴露量来减轻或消除过敏反应。
01
超敏反应的预防与 控制
避免过敏原暴露
识别过敏原
了解和识别过敏原是预防超敏反 应的第一步,家长和医生应密切 关注宝宝的过敏症状,并找出可
能的过敏原。
避免接触
一旦确定了过敏原,应尽量避免宝 宝与过敏原的接触,例如避免在花 粉浓度高的季节外出,或在家中安 装空气净化器等。
诊断与治疗
诊断
诊断Ⅳ型超敏反应通常需要进行皮肤试验、血液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试验包括 斑贴试验和划痕试验,用于检测过敏原。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组 织病理学检查可以通过观察组织样本中的炎症细胞和损伤特征来确定超敏反应的类型。
治疗
治疗Ⅳ型超敏反应的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 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某些无法避免的过敏原,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常用的药物 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免疫治疗也称为脱敏治疗,通过逐渐增加
室内清洁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洁和整理家 居环境,以减少过敏原的滋生。
免疫疗法
免疫耐受
通过免疫疗法,逐渐增加宝宝对过敏原的暴露量,帮助宝宝建立对 过敏原的免疫耐受,从而减少超敏反应的发生。
脱敏治疗
对于某些特定的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可以进行脱敏治疗,通 过注射或舌下含服过敏原提取物,逐渐提高宝宝的耐受性。
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过敏反应)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引言 • 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 • 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目录CONTENTS
• 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超敏 反应)

超敏反应—超敏反应概述(动物微生物课件)

超敏反应—超敏反应概述(动物微生物课件)

3.药物治疗
对已出现过敏症状的动物,可用药物治疗。
①抑制生物活性介质的合成和阻断其 释放 •阿司匹林--- 抑制前列腺素 •肾上腺素、色甘酸钠---阻止生物活 性介质的释放 ②拮抗生物活性介质 •组胺拮抗剂 --- 苯海拉明、扑尔敏、 异丙嗪等 ③改善效应器反应性的药物 •肾上腺素---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抢救过敏性休克 •钙剂、VitC----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和减轻皮肤粘膜炎症反应
迟发型
T细胞介导
Ⅰ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
速发型
细胞毒型 免疫复合物型
迟发型
I型超敏反应
一、概念: I型超敏反应又称为过敏性变态反应或 速发型变态反应,主要由特异性IgE抗 体介导产生,发生于局部或全身。 例如: 由异种动物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 及青霉素等药物引起的全身过敏反应
二、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初次受变应原刺激之后,遗传敏感的机体可产生相当量的IgE抗体(IgE由 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固有层中的浆细胞产生,正常人畜IgE含量很低); IgE具有亲细胞的特性,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 Fc段受体 结合,使机体处于敏感状态; 当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致敏细胞表面的IgE特异性结合,激活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使其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引起平 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加,导致I型超 敏反应。
皮试
2.脱敏和减敏治疗 若难以避免再接触变应原,可采取脱敏 注射方法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异种免疫血清脱敏治疗: 如马破伤风抗毒素血清,小剂量,短间 隔(20~30min),多次皮下注射。 注意:这种脱敏是暂时的,经过一定时 间后,IgE将再产生,机体将重建敏感 状态。 特异性变应原脱敏治疗: 如花粉、尘螨,小剂量,长间隔(一周 左右) ,多次皮下注射。

超敏反应性疾病患者的护理PPT

超敏反应性疾病患者的护理PPT
这些症状可能是超敏反应的表现,适时的响应能 防止病情加重。
何时需要护理?
急救情况
如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应立即 进行急救处理,并拨打急救电话。
对于已知过敏患者,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是 必要的。
何时需要护理?
定期检查
患者需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和身体检查,以便监 测疾病进展。
早期发现新过敏原有助于调整护理方案。
什么是超敏反应性疾病?
类型
根据反应机制,超敏反应性疾病可分为四种类型 :I型(过敏性)、II型(细胞毒性)、III型(免 疫复合物介导)和IV型(延迟型)。
I型反应最为常见,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立即出现 症状。
什么是超敏反应性疾病? 影响
这些疾病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身体不 适、心理压力等。
超敏反应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何进行护理? 5. 护理的意义是什么?
什么是超敏反应性疾病?
什么是超敏反应性疾病?
定义
超敏反应性疾病是指免疫系统对外界物质(如食 物、药物、花粉等)产生过度反应的疾病。
常见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 食物过敏等。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提升他们的自我管 理能力。
让患者掌握应对策略,能够减少对医疗服务的依 赖。
护理的意义是什么?
促进社会适应
良好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减少 因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
支持患者建立积极的社交网络和生活方式,有助 于心理健康。
谢谢观看
药物管理
应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并定期评估其疗 效和副作用。
患者需了解用药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使用 药物。
护理的意义是什么?
护理的意义是什么?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ppt课件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ppt课件
12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参与成分
➢抗体:特异性IgE抗体→变应素
13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抗体
➢IgE
• 含量最低,半衰期最短,分解率最高,对热最不稳定 • 鼻咽、扁桃体、气管和胃肠道黏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产生 • 亲细胞抗体
14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参与成分
➢细胞
•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IgE Fc受体 嗜碱性颗粒、生物活性介质
哮喘
过敏性 胃肠炎
皮肤 荨麻疹
25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二、常见疾病
26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三、免疫检测
皮内 试验
挑刺 试验
皮肤 试验
免疫 检测
IgE 检测
总IgE
特异 IgE
27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三、免疫检测
皮肤 试验
原理 方法
通过皮肤挑刺、划痕、 皮内注射等使变应原进 入皮肤
➢皮内试验 ➢挑刺/点刺试验
特异性IgE检测
某种抗原值 ➢RAST与变应原皮试和支气管激发试验
符合率80%
评价
➢RAST费用较高、有放射性核素污染、 需特殊设备
➢免疫印迹法一次确定多种变应原
32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cytotoxic type) 或细胞溶解型(cytolytic type)超敏反应,指当 抗体与特异的细胞或组织表面的抗原结合,通过活 化补体系统或其他机制引起靶细胞的损伤。
5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特征
➢发生快,消退快 ➢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较少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 ➢特异性IgE介导,无补体参与 ➢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超敏反应》PPT课件

《超敏反应》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13
2.发敏阶段
多价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两个或两个以上IgE结合 膜表面FcεRⅠ交联聚集,传递活化信号 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 预存介质:组胺、激肽原酶、胰蛋白酶、肝素等
➢ 新生介质:白三烯(LT)、前列腺素D2 (PGD2)、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 细胞因子:TNF-、IL-1、IL-6和IL-4
精选课件ppt
6
一、主要参与成分
变应原(allergens)
变应素(allergins)—— IgE FcεR 效应细胞
精选课件ppt
7
昆虫
能够诱导变态反应的抗 原性物质。
吸入性变应原
花粉 尘螨或其排泄物 真菌或其孢子 动物皮屑或羽毛
药物
青霉素 磺胺 普鲁卡因 有机碘化物
精选课件ppt
食入性变应原
信号转导
FcεR
FcεRП (CD23)
• 表达:B细胞、 活化的T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等
•低亲和力受体
•功能:(1)膜 CD23结合IgE/ IgE免疫复合物, 降低B的IgE合 成(2)sCD23 与B细胞的 CD21结合可促 进IgE合成。
效应细胞
1.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表达高亲和力FcεRⅠ 胞浆内含大量嗜碱性颗粒(含组胺等) 与急性期反应有关 2.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M细胞 参与慢性期炎症反应
Urticaria(hives) (荨麻疹)
精选课件ppt
25
Many organ are be affected by “allergy”
The skin
Eczema(湿疹)
精选课件ppt
26

《四型超敏反应》课件

《四型超敏反应》课件

1 类型一
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过敏症状。
2 类型二
贫血、溶血性疾病、眼部疾病等相关症状。
3 类型三
肾炎、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 性疾病。
4 类型四
接触性皮炎、疣状结核等细胞介导反应疾病。
诊断方法
1
过敏原检测
通过皮肤划痕试验或血清检测来确定过敏源。
2
免疫电泳
用于检测免疫复合物或细胞毒性抗体。
3
组织活检
如果临床症状不典型,可通过活检获得确诊。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使用抗组胺药物、类固醇或特定 免疫调节药物来缓解症状。
免疫治疗
通过过敏原免疫疗法逐渐提高免 疫系统对过敏原的耐受性。
支持治疗
针对严重症状的处理,如哮喘, 使用雾化器或吸入器等。
预防措施
1 过敏源避免
尽量避免接触导致过敏反应的物质或环境。
《四型超敏反应》PPT课 件
欢迎来到《四型超敏反应》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介绍四种类型的超 敏反应,探讨其定义、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预防措施以 及未来的研究展望。
定义
四型超敏反应是一种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的现象,由于对外界刺激物过度敏感, 引发不同类型的反应。
分类与特点
类型一
即即时型超敏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且剧烈, 与IgE抗体有关。
类型三症反应。
类型二
即细胞毒性型超敏反应,特点是攻击性抗体损 害自身细胞,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类型四
即细胞介导型超敏反应,特点是细胞免疫反应, 由于T细胞敏感性引发。
临床表现
2 健康饮食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3 维持健康生活方式

四种类型超敏反应

四种类型超敏反应
第十四章 超敏反应
概 述: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又称变态反 应,是指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发生的 以组织细胞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为主的特异性免 疫应答。
变应原(allergen):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 称之为变应原。
分 类:
I型---- 速发型超敏反应(IgE)
II型---- 细胞毒型超敏反应(IgG, IgM)
III型---- 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IgG)
IV型---- 迟发型超敏反应(TDTH,TC)
第一节 I 型超敏反应
一、参与反应的成分和细胞
(一)变应原—多种多样
l 接触或吸入性的:
s 植物花粉 s 屋尘,尘螨, 霉菌, s 异种动物蛋白,动物皮屑,抗血

l 食物变应原:
s 含蛋白较高的食物, (奶, 蛋, 鱼虾类水产海鲜品等)
Ⅲ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抗体是IgG、IgM; 形成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小血管 基底膜; 有补体参与; 病理损害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三、临床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发病率:0.01-0.09%
三、临床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病率:0.5-1%
三、临床疾病——银屑病
发病率:2-3%

• 发敏阶段——相同变应原→致敏机体→Ag-

IgE-细胞→细胞膜稳定性下降,通透性增加,

细胞内颗粒脱出。

• 效应阶段——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引起
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腺体
分泌增加。
三、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
1.发生快,消退亦快,为可逆性反应; 2.参与抗体是IgE; 3.参与细胞为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

超敏反应性疾病课件

超敏反应性疾病课件

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包括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常见的药物包括抗组 胺药、糖皮质激素等。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超敏反 应性疾病,由皮肤接触过敏原引 起,通常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
水疱等症状。
接触性皮炎的过敏原可能包括化 学物质、植物汁液、动物皮毛等。
治疗接触性皮炎的方法包括避免 过敏原、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常见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
饮食护理
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和过敏原,保持营养均衡。
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肤感 染和瘙痒。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
康复指导
适当运动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 瑜伽等,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呼吸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改善呼吸功 能,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
健康生活方式
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 烟、限酒、规律作息等,有助于康复。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 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患者教育
疾病知识
向患者介绍超敏反应性疾病的病因、症状、 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知识。
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和监测,如记录 病情变化、避免过敏原等。
紧急处理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包括避免过敏 原、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常见的 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
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 动物皮毛等,也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
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超敏反应性疾病,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黏膜血管扩张、渗透性 增加引起,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风团等症状。

变态反应完整ppt课件

变态反应完整ppt课件
(2)控制:目前主要通过使用非特异性的脱 敏药和避免动物接触可能的过敏原等措施 来控制。
.
11
四. 细胞毒型(Ⅱ型)
Ⅱ型变态反应又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毒型 变态反应。
1.过 程
外源性抗原或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机 体内细胞相结合,刺激抗体IgG或IgM产生, 抗体IgG 或lgM 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相结合形 成免疫复合物,在补体参与下使细胞被溶 解或被巨噬细胞吞噬,造成溶血或细胞数 量减少。
.
7
三. 过敏反应型(Ⅰ型)
临床最常见的一种。 1. 特 点 (1)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效应
细胞以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方式参与反应; (2)发生快,消退快; (3)常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而无严重的组织损
伤; (4)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
8
三. 过敏反应型(Ⅰ型)
2. 反应过程 (1)IgE抗体产生
.
15
四. 细胞毒型(Ⅱ型)
3. 临床常见反应 (1)输血反应:由于供者红细胞抗原与受者
血清中的相应抗体相结合而导致红细胞的 溶解; (2)新生儿(畜)溶血性贫血:由于母体( Rh阴性)和胎儿(Rh阳性)抗原性差异所 致,母体产生的抗Rh抗体(IgG)通过胎盘 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导致溶血;
.
16
变态反应
.
1
主要内容
一. 简介
二. 分类
三. 过敏反应型(I型)
四. 细胞毒型(Ⅱ型)
五.免疫复合物型(Ⅲ型)
六.迟发型(Ⅳ型)
.
2
一. 简 介
1. 概 念
变态反应也叫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 是一类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机体与 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 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如与再次进 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 和组织损害的免疫病理反应。

超敏反应PPT课件

超敏反应PPT课件

主要夏秋季花粉
蒿草
我国各地均产,多见于草原、林缘、谷地、荒坡及路旁等;
花粉传播高峰期在8月至9月中旬;
豚草
原产北美,是美国和 加拿大主要的花粉过 敏原;
我国各地都有发现, 以东北、山东及长江 流域为中心; 花期为7-9月
藜草
葎草
苋草
霉菌


室内外广泛分布
菌丝和孢子都可致敏,其中孢子致敏性最 强。 引起的过敏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如鼻炎、 哮喘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免疫学 检测
基本概念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又称为变态反应
(allergy),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 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
损伤为主的异常免疫应答。
变应原(allergen):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物 质
超敏反应的分型
Ⅰ型 Ⅱ型 Ⅲ型 Ⅳ型 速发型 细胞溶解型 免疫复合物型 迟发型
第一节Ⅰ型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主要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 其发生速度最快,常在第二次接触相同抗原后 数分钟内即出现临床反应,其反应可发生于局 部,亦可发生于全身,故又称速发型超敏反应 (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习惯上又 称过敏反应(anaphylaxis)。
特点:
®
加入底物,在相应过敏 原条带处显色
加入酶标链霉亲和素
® 敏筛 系统的优点
一.属体外检测
无需停药*,即来即查;
安全,可以反复检测;
一份标本最多可同时定量检测40余种sIgE
*顾瑞金主编,《变态反应科主治医生525问》,第123问“体内检测和体外检测对 比”
® 敏筛 系统的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嗜碱性粒细胞分布于外周血,占白细胞 的0.2%-2%。
13
细胞生物学特征 1)表面均表达高亲和力FcεRI; 2)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 3)IgE与相邻两个FcεR特异性交联,可
介导脱颗粒反应,释放活性介质。
14
15
4. 嗜酸性粒细胞 分布 呼吸道、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的粘膜 组织中。
16
三、发生机制
8
1.变应原 多为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包括
1、吸入性变应原 2、食物变应原 3、药物 特征:能选择性激活CD4+TH2细胞及B细胞。
9
2. 抗体 主要指IgE抗体。 IgE为亲细胞性抗体,主要由鼻咽部、扁桃 体、气管和胃肠道黏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 中的B细胞产生。 通过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 面FcεRI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20
4、速发相与迟发相反应
速发相反应:
发生在接触过敏原后几分钟,持续30-60分钟。 嗜碱性细胞、肥大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作用 于效应组织和靶器官,引起平滑肌收缩、黏液 分泌增加和血压下降。
通常所说的速发型超敏反应事实上就是指该相 反应。
21
迟发相反应:
时间:抗原再次刺激后2-8小时内发生, 持续1-2天或更长。
第五节 Ⅳ型超敏反应
一、特点 二、发生机制 三、常见疾病
4
第一节 概述
一、超敏反应的概念
指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 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 亦称变态反应(allergy) 或过敏反应(anaphylaxis)
5
二、超敏反应分型
I型超敏反应 II型超敏反应 III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
1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系
张秋萍
2
第一节 概述 一、超敏反应的概念 二、超敏反应的分型
第二节 Ⅰ型超敏反应 一、特点 二、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三、发生机制 四、常见疾病 五、防治原则
3
第三节 II型超敏反应 (细胞毒型)
一、特点 二、发生机制 三、常见疾病
第四节 Ⅲ型超敏反应
一、特点 二、发生机制 三、常见疾病
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的药物 如:肾上腺素、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
31
第二节 II型超敏反应 (细胞毒型)
一、特点 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 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 下,引起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 病理性免疫反应。
32
二、发生机制
1.靶种异型抗原(ABO血型抗原、Rh和 HLA抗原)、共同抗原、改变的自身抗原、 与自身组织结合的药物半抗原等。
2. 抗体: IgG、IgM 等
33
细胞固 有抗原
吸 附 细胞膜固有抗原或 吸附的抗原半抗原 + 相应抗体(IgG、IgM)
外来抗原 或半抗原
激活 补体
调理 吞噬
溶解靶细胞 吞噬破坏
NK 细胞 ADCC
刺激或 阻断作用
靶细胞损伤
靶细胞功能 亢进或降低
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34
▲补体溶细胞作用
特点: 1、早期以渗出性炎症为主,长期反复发作 可导致增生性炎症 2、由肥大细胞启动,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的炎症反应
22
23
组胺
PAF PGD2 LTC4
TNF、PGD2、 PAF、 LTC4

血管通透性 增加
支气管收 缩
肠能动性 增强
炎症
组织重 构
24
І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示意图
变应原
再次剌激
10
*其亲细胞性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 *IL-4、IL-13是诱导B细胞产生 IgE的重要分子。 *IFN-γ、IL-12能拮抗IL-4的产生
11
CD4+初始T细胞 IL-4等
CD4+TH2细胞
IL-4等
特异性的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IgE
12
3.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来源:髓样干细胞前体 分布: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结缔组织和粘膜;
29
当无法避免接触已知引起支气管哮喘或 荨麻疹的变应原,多次小剂量皮下注射 该抗原,经一定时间后诱导机体产生保 护性IgG抗体,防止疾病的复发。称为减 敏疗法。
30
药物治疗
1、 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 如:阿司匹林、色甘酸二钠、肾上腺素
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剂 如:扑尔敏、苯海拉明、乙酰水杨酸
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IgE结合
剌激
FcεRІ交联
敏感机体
脱颗粒和释放介质
产生 特异性IgE
结合
储备的介质
组胺
激肽 原酶 缓激肽
新合成介质 LTs PAF PGD2
肥/碱细胞 形成
致敏靶细胞
平滑肌收缩、毛细篾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多
全身性
呼吸道
消化道
过敏感性休克 鼻炎、哮喘 过敏性胃肠炎
皮肤 寻麻疹
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血管扩张, 血管通透性增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全身性
皮肤
呼吸道
消化道
(过敏性休克) (荨麻疹)(哮喘、变应性鼻炎)(过敏性胃1肠9 炎)
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可引 起局部或全身发生过敏反应 (1)活性介质及其生物学效应 预存的活性介质:组胺、激肽原酶等; 新合成的活性介质:白三烯、前列腺素、PAF、 细胞因子(IL-4、IL-13)等。
1、致敏阶段
初次
变应原
机体
产生
IgE
IgE与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结合
17
2.激发阶段
再次
变应原
机体
变应原与细胞表面 的IgE特异性结合
桥联反应
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组胺、LTs、PGD2、 PAF、激肽原酶、ECF-A等18
3.效应阶段
组胺、LTs、PGD2、PAF、 激肽原酶、ECF-A等与靶细胞膜受体结合
25
四、常见疾病 1. 过敏性休克 (1)药物过敏性休克 (2)血清过敏性休克 2.呼吸道过敏反应花粉症、支气管哮喘 3.消化道过敏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
26
花粉症的发生机制
27
五、防治原则 1.确定变应原 2.脱敏治疗 3.药物防治
28
脱敏疗法和减敏疗法
在注射抗毒素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时, 遇皮肤试验阳性者,可采用小剂量、短间 隔、连续多次注射以清除已存在的IgE抗体 的方法称为脱敏疗法。
速发型超敏反应 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6
第二节 Ⅰ型超敏反应
一、特点
1、由IgE抗体介导; 2、反应发生快、消退快,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 3、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7
二、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1.变应原 2.抗体 3.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4.嗜酸性粒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