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ppt课件(00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泌IL-4
11
一、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和细胞
2. 嗜酸性粒细胞 活化后表达FcεRⅠ
活性介质 • 具有毒性作用的颗粒蛋白和酶类物质:主要 碱性蛋白,阳离子蛋白,神经毒素等。 • 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12
二、发生机制
二、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机制
(一)机体致敏阶段: 变应原进入机体→刺激机体产生IgE → IgE与细胞 表面相应FcεRⅠ结合 致敏靶细胞:结合特异性IgE的肥大细胞、嗜碱性 粒细胞(致敏状态)。 维持时间: 数月甚至更长,如长期不接触变应原, 致敏状态可逐渐消失。
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② 晚期相反应(late-phase reaction)
发生时期:变应原刺激后6-12小时发生,可持续数天 机制:新合成的脂类介质
嗜酸性粒细胞,N,巨噬细胞,Th2,嗜碱性粒细胞 浸润为主的炎症
20
三 遗传与环境因素
特应性个体:容易发生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个体。 高水平IgE 高水平分泌型FcεR II
14
二、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机制
(二)细胞活化阶段 再次进入的变应原与致 敏 靶 细 胞 表 面 IgE 特 异 性结合,使FcεRⅠ交联, 从而使细胞脱颗粒释放 生物活性介质和合成新 介质。
15
二、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机制
(三)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1. 颗粒内预先形成储备介质(引起早期反应): •组胺 H1: 平滑肌收缩 H2: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加 •激肽原酶 平滑肌收缩,支气管痉挛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1
INTRODUCTION
一、定义 超 敏 反 应 ( hypersensitivity ) : 机 体 受 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 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
2
INTRODUCTION
Ag→机体 再次
非特异性免疫→ 吞噬细胞、补体等
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巨噬细胞FcεR II表达增加 家族遗传性
22
三 遗传与环境因素
(一)遗传因素 多基因参与 影响IL-4和IgE合成相关的基因(5q31-33) 编码高亲和性FcεRⅠ基因的多态性(11q12-13)
(二)环境因素 太干净也是错? 卫生假说
儿童早期接触微生物,有利于Th1细胞及CKs的产生,减少IgE 的产生,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特异性免疫
Ab →
效应T
正常反应:清除Ag, 保护机体 异常反应:功能紊乱 组织损伤

超敏反应 ————致敏阶段————————发敏阶段——
超敏反应的本质是特异性免疫应答,因此遵循免疫应答的 规律:具有特异性、记忆性,有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
INTRODUCTION
二、分型
Ⅰ型超敏反应 速发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 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 Ⅲ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Ⅳ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23
四、临床常见疾病
(一)全身过敏性反应
1、药物过敏性休克 • 变应原以青霉素最为常见,其他还包括头孢 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 • 青霉素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醛酸或青霉烯酸) 与组织蛋白结合而形成完全抗原
2、血清过敏性休克:如应用抗破伤风抗毒素进行紧 急预防和治疗
24
(二)呼吸道过敏反应
变应原:花粉、尘螨、真菌、毛屑或呼吸 道病原微生物感染
FcεR II(CD23): 低亲和力受体,存在于 APC、嗜酸粒细胞、活化T细胞及NK细胞上。 FcεRII可调节IgE介导的免疫应答强度。
(三)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1.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1)表面具高亲和性FcεRⅠ 2) 胞质内含有嗜碱性颗粒,储存有肝素、白
三烯(leukotriene,LT)、组胺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 因子等生物活性介质。 3)肥大细胞:组胺H4受体,分泌IL-5 嗜碱性粒细胞:组胺H2受体,C3aR,C5aR,
17
二、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机制
(三)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2. 细胞内新合成介质(引起晚期反应):
•前列腺素D2(PGD2):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血管通透性增加
•白三烯(LTs)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血管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加
•PAF:增强I型超敏反应 •CKs: IL-1/TNF(全身过敏反应), IL-4( IgE合成)
18
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介质的共同生物学效应
(1)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 少量累及:充血、水肿、荨麻疹 大量累及:有效血容量↓,血压↓,休克甚至死亡
(2)平滑肌收缩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哮喘、呼吸困难 肠道平滑肌痉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子宫平滑肌痉挛:流产
(3)腺体分泌↑
19
(四)效应阶段:局部或全身I型超敏反应发生 ① 即刻/早期相反应(immediate reaction) 发生时期:接触变应原后,数秒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 机制:颗粒内预先形成储备的介质
常见疾病: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25
(三)消化道过敏反应
变应原:鱼、虾、蟹、蛋、奶等
常见疾病:过敏性胃肠炎——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重者过敏性 休克。
肠道黏膜表面SIgA含量明显减少
和蛋白水解酶缺乏可能与消化道 过敏反应发生有关。
花生过敏导致的香肠嘴
27
(四)皮肤过敏反应 变应原:药物、食物、冷热
4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anaphylaxis)
5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anaphylaxis)
主要特征:
1. 发生快,消退也快 2. 通常出现功能紊乱,少有组织损伤 3. 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4. 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 5. 不需要补体参与
6
一、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刺激等 常见疾病:
荨麻疹 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皮炎(湿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
小儿湿疹
28
四、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二)IgE及其受体
1. IgE: 1)特应性个体:对某些抗原易产生IgE抗体的个体 2)产生部位:呼吸道、胃肠道粘膜固有层浆细胞 产生。IL-4作用重要。 3)作用:亲细胞性抗体,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 细胞表面FcεRⅠ结合
9
2. IgE Fc受体
FceR I:与 IgE 有极高的亲和力,存在于肥大细胞和 嗜碱粒细胞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