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会得强迫症
人会得强迫症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人会得强迫症的原因?
导语:人为什么会有强迫症强迫症应该怎么治?这个问题应该是现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正常人很难理解那些强迫症人的想法,有时候与他们
人为什么会有强迫症强迫症应该怎么治?这个问题应该是现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正常人很难理解那些强迫症人的想法,有时候与他们相处,可能也会把自己带进去,但是,强迫症这种说法,是近些年才有的,那么医疗上怎么来解释强迫症这一疾病呢,我们有什么办法去缓解或者说是治疗这样一种疾病呢?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
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
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另外,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在神经-内分泌方面也存在功能紊乱,造成诸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
常见的中老年人强迫症状
常见的中老年人强迫症状中老年人是指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群,他们在生活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强迫症状。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表现为不受控制的重复性行为或思维,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老年人强迫症状,以及一些有效的应对方法。
一、收集储存强迫症有些中老年人会表现出对于物品的强烈执着,他们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物品,例如瓶盖、报纸、信件等等。
这种症状也被称为“收集癖”。
他们往往难以抑制对物品的收集欲望,甚至会因此忽视日常的家庭和社交活动。
对于这种症状,家人可以帮助中老年人建立良好的收集规则,例如限制收集的数量和种类,以减轻他们的强迫症状。
二、洁癖强迫症洁癖强迫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强迫症状,其表现为强迫清洁和消毒物品,害怕细菌和污垢。
患者会频繁地洗手、清洗家居用品,甚至对于家人的交谈都会感到不安。
为了缓解洁癖强迫症带来的困扰,中老年人可以尝试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他们改变过度清洁的观念和行为。
三、检查强迫症检查强迫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患者会反复检查某些物品或场所是否安全。
例如,他们可能会多次检查门窗是否锁好,煤气是否关掉等等。
这种症状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焦虑和压力,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
为了缓解检查强迫症的症状,中老年人可以尝试进行心理治疗,如渐进式曝露疗法,帮助他们逐渐减少检查行为,改变观念。
四、顺序强迫症顺序强迫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患者对于事物的顺序和摆放有强烈的执着。
他们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整理和摆放物品,追求完美的秩序。
这种症状可能导致中老年人过分追求有序,无法接受任何改变,丧失了生活的灵活性。
为了缓解顺序强迫症的症状,中老年人可以尝试进行心理治疗,如暴露与反应预防疗法,帮助他们逐渐放松对于顺序的要求。
总结起来,中老年人常见的强迫症状包括收集储存强迫症、洁癖强迫症、检查强迫症和顺序强迫症等。
这些强迫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
强迫症与人格障碍的关联
强迫症与人格障碍的关联强迫症(OC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而人格障碍(PD)则是一系列在个体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表现异常的心理疾病。
这两种障碍在临床上常常同时出现,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本文将探讨强迫症与人格障碍的关联,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和解释。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
患者常常被困扰于重复性和不合理的思维,例如害怕染上细菌、需要反复检查某事物是否关闭等。
这些强迫思维会导致患者采取强迫行为来消除由此产生的焦虑和不适感。
相比之下,人格障碍则是长期存在的,表现为个体情感、行为和认知模式的偏离。
人格障碍常常导致患者在人际关系、职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
一项研究发现,大约有30%至50%的强迫症患者同时患有人格障碍。
其中,边缘型人格障碍(BPD)和强迫型人格障碍(OPD)与强迫症之间存在最紧密的关联。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自我形象不确定和对待他人的冲动行为。
而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则表现出过度关注细节、追求完美和控制行为的强烈渴望。
这些特征与强迫症的症状有很高的一致性。
此外,避免人格障碍(APD)和依赖性人格障碍(DPD)等人格障碍也与强迫症有一定的相关性。
强迫症和人格障碍的关联可通过多种机制解释。
首先,可能存在遗传因素,即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同时患有强迫症和人格障碍。
研究对双胞胎和家系的调查表明了这种遗传趋势。
其次,神经生物学因素也可能在其中起到作用。
例如,脑内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经递质与强迫症和人格障碍的发生有关。
最后,心理社会因素也被认为是两种障碍之间关联的原因。
早期生活事件、人际关系问题和家庭环境对强迫症和人格障碍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治疗上,对于同时出现强迫症和人格障碍的患者,临床医生常常需要综合考虑其特点和症状来进行干预。
不同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可能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策略。
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在减轻强迫症症状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而心理治疗和支持性治疗则可以帮助患者应对人格障碍带来的困扰。
女白领的“悔恨强迫症”
了两年 。
由于他 不 走
正 道 不务正 业 我们 一
,
,
直没敢要孩 子。
我对婚
姻
很
消极
不
,
敢再走进婚
姻
。
再
说
再婚 也 是很 难的
,
,哪 有那 么 合适
的。
所 以 我一 ,
直没 有再婚 。
但 是 说 实话
。
,
哪 个女 人 不 想有 自己 的婚 姻 ? 一 个人 的
生 活 那是 什 么 滋 味 ?
现
在
似
,
乎我的
生
活
只
有悔
恨
了
。
总想摆
脱
就是摆脱
不
了 太痛苦 ,
了。
这种恐惧 感罪恶
感袭来的 时候
就 是 在单位
,
里
也 难于控 制
非
.
常难
受
甚
,
至
会
暗
暗
流
泪
。
我怕 是精神病 或 。
者是 抑郁 症 。 看 过 医 生 , 医 生 没 有检 查 出什 么
问题 自己 就 买 了 不 少心 理 学方 面 的 书 想 自
如 果 一 个人 的现 实生 活 不 能正 常化 ,任 何 心 理 调 适 都 很 难 有 真 正 的 效 果 。 因 此 你 , 需 要 正 视 自己 的现 实 问题 , 采 取 实际 措 施 改善 自己的现 实生 活 , 也就是 改变 自己 目前 的单 身生 活 状况 。 “ 哪 个 女 人 不 想 有 自己 的婚 姻 ” , 才是 你真实心 态 的 反 应 。 你刚刚 30 多岁 , 以 后 的生 活 还 很长 , 做 为普通 人 非常有 必 要 结 束单身生 活 ,让 自己 享有常态 的生 活 ,心 态也 就 慢慢 归于 常态 了 。 如 此 ,强 迫症状也就 自行 消散 了 。 囱
为什么有些人患有恐惧症或强迫症等精神疾患?
为什么有些人患有恐惧症或强迫症等精神疾患?精神疾患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常见,其中恐惧症和强迫症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这些病症虽然对病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但是大多数人却对其产生了误解,认为这些疾病只是一种心理问题。
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疾病的发生呢?1. 遗传因素很多人认为精神疾病都是由生活环境和心理压力造成的,其实不然。
研究表明,许多精神疾患都与遗传有关,包括恐惧症和强迫症。
如果一个人的家族中有患有这些疾病的人,那么他患上这些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很多。
2. 神经化学因素精神疾病如恐惧症和强迫症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不正常有关。
这个信息传递系统的不正常可能来自于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过多或过少,从而引发了这些神经化学物质的异常反应。
这些变化有时可能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例如压力,有时则是由内在因素造成的,例如荷尔蒙水平和基因的变化。
3. 生活事件一些人患上恐惧症或强迫症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特别激烈的刺激事件。
严重的刺激性事件,例如意外事故,暴力的攻击或者灾难等,都可以对人们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冲击,从而引发恐惧症或强迫症等疾病。
4. 大脑的异常结构和功能研究显示,恐惧症和强迫症都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有关。
例如,治疗失眠或焦虑症的药物可以改善神经递质的水平,从而改变大脑中特定区域的神经传递方式。
因此,病人可能需要接受药物干预才能治疗恐惧症或强迫症。
5. 心理因素最后,尽管上述因素会导致恐惧症或强迫症等疾病的发生,但是心理因素在其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例如,在患有恐惧症或强迫症的情况下,过度担忧和紧张会加重症状的发展,并且会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精神疾病,个体化的心理治疗也非常重要。
总之,恐惧症和强迫症等精神疾患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了解这些原因不仅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疾病,而且还能帮助医生在治疗病人时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
强迫症症状对特定人际关系的过度焦虑
强迫症症状对特定人际关系的过度焦虑在现代社会中,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
强迫症的患者通常表现出反复的强迫思维和行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在特定人际关系中,强迫症症状会导致患者产生过度焦虑和困扰,给其自身和他人带来诸多困扰。
一、强迫症与亲密关系强迫症患者在与亲密关系中可能会出现过度焦虑。
他们常常与他人保持密切的关系,但由于其强迫症状的困扰,他们无法真正享受到亲密关系所带来的满足感。
他们可能会频繁地检查门窗是否锁好、电器是否关闭,或者反复洗手、擦拭物品等。
这种强迫行为不仅给患者自己带来痛苦,也会让他人感到困惑和无奈。
二、强迫症与友谊关系在友谊关系中,强迫症症状可能对患者产生过度焦虑。
强迫症患者常常过度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他人的期望,他们害怕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友谊关系破裂或者受到负面评价。
因此,他们可能会反复检查自己的言辞、姿态以及行为,试图做到完美。
然而,这种过度焦虑会使他们过于自我压抑,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从而导致友谊关系的不稳定。
三、强迫症与恋爱关系在恋爱关系中,强迫症可能对患者造成巨大困扰。
强迫症患者常常过度担心自己的爱人是否真心爱自己,他们会不断检查对方的言行举止,试图找到证据来证明对方对自己的真实感情。
他们可能会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出过度的嫉妒、猜疑和控制欲,这些负面情绪会给恋人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伤害,最终可能导致关系的破裂。
四、强迫症与家庭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强迫症症状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
强迫症患者通常会以家庭成员的安全为借口,频繁地进行强迫行为,如检查门窗是否关闭、家电是否关闭等。
这会给家庭成员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家庭氛围也会因此变得紧张和不愉快。
此外,强迫症患者可能会过度要求家人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限制了家庭成员的自由和个性的展示。
总结起来,强迫症症状对特定人际关系的过度焦虑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强迫症-让人难以辨识的真真假假
强迫症-让人难以辨识的真真假假真真假假强迫症对我们生活是会产生影响的,过程可能快可能慢,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
强迫症让我们生活陷入混乱,就是让我们在想法的漩涡之中,真真假假分辨不清楚,于是到最后就造成了思维的混乱。
强迫症表现中,如有股冲动想要从高楼往下跳、有股冲动想要往湖里跳、往轨道上走、担心自己会撞上老人、恐惧自己会拿刀误伤了别人、怀疑自己没有把帐目做好。
这些冲动会反复且持续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逐渐的就连我们自身也分不清楚究竟是怎麽回事,越抵制让冲动、想法不要出现,它就越容易出现,也就对我们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痛苦了,於是我们就陷入在强迫症带来的真真假假之中了。
区分想法与事实要脱离这种真真假假造成的思维混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区分想法与事实。
譬如说在脑海中出现担心自己没有把门锁好,然後我们会去相信这个想法是真实的,所以一次又一次相信了这个想法,接着就会进行确认,看看究竟是不是真的把门锁好了,但事实上门确实已经锁好了,那怀疑自己没有锁好门、担心自己没把门锁好以及确认门是否真的锁好了,怎麽会一次又一次的出现与发生呢?於是事实与想法之间就产生了差距。
又好比在高楼时会有想往下跳的冲动,站在高楼的我们担心着自己会真的抑制不了冲动从高楼往下跳,於是就充满不安、焦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甚至对高楼避而远之、也不敢再接近高处的地方了,我们的想法和担心在这个过程就成为了事实。
会感到不肯定对於内心那股不确定感,是不容易克服的,而正是这股不确定感,让强迫症朋友无法做到相信,所以强迫症朋友需要学会更多地去相信自己。
并不是我们的感觉系统出了问题、记忆出了问题、思考出了问题、大脑出现问题、身体出现问题,而是强迫症影响着我们。
当我们来看待强迫本质的时候,这个想法确实是虚幻的,虚幻的意思就是不真实的。
强迫症引发的这个想法就是不真实的,当我们相信了一个不真实的想法时,也就相信了这个想法引发的後果,而恐惧与不安就和我们的生活缠绕在一起了。
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是我们身心健康的基石之一,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然而,在这个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尤其是青少年和年轻人。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导致人们易患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是具有家族聚集性的疾病。
父母或近亲中有患者的人,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这些疾病。
遗传学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缺陷和突变与心理障碍的风险相联系。
因此,有些人天生就对心理疾病更易感。
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是导致人们易患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的高压力工作、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等问题,都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冲击。
此外,社会还存在着一些歧视、排斥、攻击等不良现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加深远。
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出现情感波动、紧张不安、自卑等情绪问题,最终导致心理疾病。
三、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构造、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心理疾病的易感性也存在差异。
有些人天生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侵害;有些人的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因为压力过大而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还有一些人性格内向、敏感,性格缺陷过多,也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四、创伤经历人们所经历过的创伤和困难,也可能会成为心理疾病的导火索。
比如,性侵、身体虐待、自然灾害等极端事件,都有可能对人们的心理、身体造成严重打击。
一些正常人可能因此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症、抑郁症等症状。
此外,小孩时期受到病人、酒鬼、精神病患者的影响,容易出现心理上的创伤,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变成心理问题。
五、缺失有效支持在一些情况下,没有得到充分支持、安慰,容易让人在心理压力面前崩溃。
朋友、同事、家人等人际关系问题的出现可能会影响到心理健康。
当周围没有人能够分享我们的担忧、痛苦、情感时,我们往往会倍感孤独,更容易对各种心理问题产生反应。
老年人患有强迫症是什么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老年人患有强迫症是什么原因?
导语:强迫症它是一种心理疾病,要是这种疾病比较严重的话,将会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今有很多的老年人会患有这种疾病,如果老年人出
强迫症它是一种心理疾病,要是这种疾病比较严重的话,将会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今有很多的老年人会患有这种疾病,如果老年人出现这种疾病将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老年人患上强迫症的原因,以供大家参考。
一、遗传因素:患者近亲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
如患者父母中本症的患病率为百分之七。
双生子调查结果也支持强迫症与遗传有关。
二、命令式:长期接受指令去做某些事务,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习惯。
在没有接受命令时也会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情。
这也是导致强迫症的原因之一。
三、精神因素:据调查资料统计,百分之三十五的患者患上强迫症前有精神因素。
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四、性格特征:三分之一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
其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份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五、器质性因素:临床上昏睡性脑炎、颞叶挫伤、癫痫的病人可见强迫症状。
而外科治疗显示切除尾神经束边缘脑白质对改善强迫症状有效,提示与上述部位的功能有关。
此外,个性特征在发病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这类病人往往有做事古板、井井有条、过于严肃等特点。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强迫症:都市人的心理“陷阱”
是 这 样 的结 果 , 她 每 次 都 这 样 反 复检 查 门锁 , 检 查 就 不放 心 , 查 了 才 但 不 检
觉得 心安 。
太过理性 内心 常常有明显的; 徘徊 中突,
于服从与反抗 、 控制或爆发两种极端。 他
们 常常 对 自 己 别人 要 求很 高 , 果总 对 结 是 批 评 别人 不 好 , 和 否 定 自我 , 乏 怀疑 缺 自信心 , 因此而 无法 接受 自己强烈 矛盾 常
来 的 焦虑 情绪 . 迫 症状会 慢 慢 消 除。 强
碍. 不用管 它。 而有些人的强迫症状每天
出现 的 次数 较 多 干 扰 了正 常生 活 , 且 对
宣 泄疗 法
让患者说出自己的紧张情绪, 自己 如 过去曾在某个情景或某个时候受到的心
理 创伤 、 不幸 遭遇 和长 期 的紧张 焦虑 、 恐
维普资讯
强迫症 : 市 的 理螽 都 人 心 鑫 陷
● 文 / 理 格 、 气 , 脾 在特 定 的生 活 环境 下 , 会 养 成 一 些 习 还
惯, 有一些好 习惯 比如 : 饭前便后要洗手 , 吃完饭后散散步 ; 也有一些不良的
他 像小孩 子 一样 一字 一句读
E 酒
小 在 询室 心 生 说自 的 恼 有 次 试 我 李 咨 向 理医 诉 己 苦 : 一 考 前 复
习得 挺 好 的 , 一 道题 目我 明明 做过 , 考试 时我 想 不起 来 了。 那 以后 , 有 可 从 我
看 书 就有 这 样 的 习 惯 , 刚翻 过 一 页, 觉得 前 面的 东西遗 漏 了, 翻 过 来 看 , 就 再
的关系 , 心理压力过大 , 情绪长久地处在 紧张状态 , 个性上的某些缺陷等等是引起
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产生强迫症?
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产生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疾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强迫症状,这也让许多人开始思考: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产生强迫症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强迫症与遗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家族中有患有强迫症的人,其亲属也很容易出现类似的症状。
这是因为有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更容易焦虑,而强迫症往往是焦虑的一种表现。
因此,遗传因素是导致强迫症易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社会因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压力愈发巨大,很多人感到压抑和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
这种情况下,强迫症常常会成为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
由于强迫症患者带有强大的责任感和完美主义倾向,他们往往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掌控一切”的冲动上,这样就可以暂时忽略压力和不安。
三、生活经历在某些情况下,生活经历也会成为导致强迫症易发的重要原因。
比如,患有强迫症的人中,有很多人童年时期曾经遭受过强烈的精神创伤,或者是在某些重要的人或事物失去后,他们开始变得过于精神紧张。
这些生活经历使得他们变得不自信和焦虑,从而导致了强迫症的发生。
四、神经生物学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也是强迫症易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的额叶、前额叶和杏仁核等大脑区域之间的神经连接不畅,这使得患者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而强迫症患者的特点之一就是他们会在脑海中反复想象某些症状,尤其是那些与某些行为或数字有关的形式。
五、心理因素最后,强迫症的发病还可能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处在紧张或焦虑情况下的人,往往会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过度有所期待,并产生某种控制和安全的想法,这些想法会在患者的思维中反复出现,形成所谓“强迫思维”的现象。
如果不及时治疗,这种强迫思维就可能从潜意识中溢出来,形成“强迫行为”的表现。
总结强迫症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常见,这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的结果。
虽然看似不会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但是挥之不去的“洁癖”、过分追求完美主义,往往深深地影响着患者的精神与生活。
为什么有些人患有心理疾病?
为什么有些人患有心理疾病?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心理疾病也是其中的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患上心理疾病呢?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这个问题。
一、遗传因素1. 遗传基因随着遗传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些心理疾病存在遗传基因。
例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等。
这些疾病所对应的基因突变会导致大脑神经元的生化反应失衡,从而引发疾病。
2. 家族历史家族历史也是心理疾病遗传的一种体现。
如果你的父母或祖父母患有心理疾病,那么你也可能会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
二、生活环境1. 生活压力现代社会中生活压力大是常态,人们面临着工作、家庭、学习等多方面的压力。
压力一旦过大、过长,可能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例如焦虑、抑郁等。
2. 生病加重身体生病也为心理健康带来威胁。
长期患病,特别是面临严重疼痛的人往往会感到沮丧、无助、绝望,甚至引发忧郁障碍等精神疾病。
三、社会文化影响1. 社会观念传统观念中,心理疾病被视为“古怪”、“不正常”的行为。
人们觉得承认患上心理疾病会损失自己“正常人”的身份,从而使得很多患上心理疾病的人有隐瞒疾病的倾向。
缺乏正确认知的观念,可能会让某些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更难以接受与就医。
2. 文化现象文化现象对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中青年群体的沉迷于游戏等网络虚拟社区,会让人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能力大打折扣,进而增加身体和心理疾病的风险。
结语心理健康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关注和探讨的问题,而心理疾病的发生,从遗传到生活环境,再到文化现象,都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通过提高谨慎的生活习惯、培育积极的心态、传播理性的知识观等多种渠道来预防和控制心理疾病的影响。
强迫症与个人自由的矛盾与协调
强迫症与个人自由的矛盾与协调引言: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症状包括反复出现的不必要的思维、冲动和行为。
这些症状常常与个人自由产生矛盾,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困扰。
然而,通过理解强迫症的本质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找到矛盾与协调的平衡点,帮助患者恢复自由和健康。
一、强迫症的本质强迫症是一种由焦虑引发的心理障碍,主要特征是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患者往往被反复出现的不必要的思维所困扰,他们试图通过执行特定的行为来缓解这种焦虑。
然而,这种行为往往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他们的痛苦。
二、个人自由的矛盾强迫症患者常常感到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受到限制,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
他们被迫遵循特定的规则和程序,否则就会感到极度的不安。
这种矛盾使得患者感到困惑和无助,他们渴望自由,但又无法摆脱强迫症的束缚。
三、治疗的重要性治疗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患者可以逐渐减少强迫思维和行为,恢复个人自由。
心理治疗通常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帮助患者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药物干预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神经化学平衡来减轻症状。
四、协调个人自由与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平衡个人自由和治疗的需要。
患者应该被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意愿和价值观应该被认真对待。
治疗师应该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共同制定治疗目标,并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意愿来制定治疗计划。
同时,患者也需要理解治疗的必要性,积极配合治疗师的指导和建议。
五、强迫症与个人成长虽然强迫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但它也可以成为个人成长的机会。
通过治疗,患者可以学会更好地管理焦虑和应对压力,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这些技能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强迫症,还可以在其他方面的生活中受益。
结论:强迫症与个人自由之间存在矛盾,但通过治疗和个人成长,我们可以找到矛盾与协调的平衡点。
患者可以恢复自由,并在治疗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
对于强迫症患者和心理学专家来说,理解和应对这种矛盾是至关重要的,它将为患者的康复和心理健康提供帮助。
强迫症在老年人群中的表现与治疗
强迫症在老年人群中的表现与治疗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特征是不断出现重复、固定的强迫观念和行为,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群体中的强迫症状也逐渐增多。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群中强迫症的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一、老年人群中强迫症的表现1. 细致入微的整理与清洁老年人在家庭生活中常常表现出对清洁整齐的强迫追求。
他们会反复清理、整理家具、物品甚至是衣物,以确保一切井然有序。
2. 反复核查与重复检查老年人群中强迫症患者常常反复核查或者重复检查某些事物,比如关门、关窗、关闭煤气等,希望通过重复操作以消除心理上的不安。
3. 强迫性思维与怀疑老年人群中的强迫症患者经常被固定的思维所困扰,比如坏事会发生、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决策等,这些思维会让他们焦虑、恐惧和不安。
4. 时间与次数的过度关注强迫症患者常常对时间和次数过度关注,他们可能会反复计算时间、记录次数,以保持一种安全感。
二、老年人群中强迫症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老年人群中的强迫症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药物,以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并改善其强迫症状。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老年人群的强迫症治疗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通过调整患者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帮助他们逐渐减轻强迫症状。
3. 家庭支持与理解老年人患有强迫症状时,家庭的支持与理解非常关键。
家庭成员在面对患者的强迫行为时,应尽量保持耐心和理解,并予以正确引导和支持。
4. 日常生活调整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适当的规划和安排,帮助缓解强迫症状。
例如,建立一个轻松的作息时间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规律的锻炼和休息。
5. 应对焦虑情绪的方法老年人群体中有强迫症症状的患者,在面对焦虑情绪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进行缓解,比如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法等。
三、总结强迫症在老年人群中的表现与治疗方法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常见问题,比如焦虑、抑郁、强迫症等等。
然而,在相同的环境中,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更脆弱,容易患上这些疾病?以下几点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1.基因遗传我们的性格与行为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许多研究表明,心理疾病有很强的遗传性,所以你可能会发现某些人的家族中有更多的心理疾病患者。
例如,双胞胎研究发现,经常和父母争执的儿童成年后患上焦虑症、抑郁症和其他心理疾病的风险会更高,这部分风险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2.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如荷尔蒙的作用、脑化学物质的影响及神经元的活动等方面,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例如,神经递质中的血清素释放不足会导致情绪低落、抑郁,而过多的肾上腺素可能会使人易激惹、紧张等。
因此,个体生理功能的健康与否,会影响他们患上心理疾病的风险。
3.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对于人的突发心理疾病也不容忽视。
如孤独、劳累、压力过大,都能带来较高的心理疾病发病率。
人的情绪波动也很明显影响心理健康,若长期受到丧失、担心等负面情绪的干扰,很容易失去信心,情感上自闭,很可能诱发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4.社会环境不同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生活在平静、安全的环境中,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有趣、有意义的活动和承担有益的社会职责,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心理健康的维护。
如果缺乏稳定的家庭和友情关系,则人们容易加重负担、失去兴趣、无法自我鼓励等恶性舒适区,这些不利因素往往很容易引起心理疾病。
总结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个体压力的增加等,哪怕是平静的人际关系下,人们也有可能患上心理疾病。
然而,无论患病原因如何,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支持和帮助是正确的选择。
同时,维持身心状态的平衡,发掘自我能力和家庭、朋友关系的凝聚力,对于防止心理疾病的创伤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个人问题产生的原因
个人问题产生的原因
个人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有以下几种:
1. 内在因素:个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生活经历等会影响个人问题的产生。
例如,一个有强迫症倾向的人可能会由于过度关注细节而产生困扰,导致个人问题的出现。
2. 外在因素:周围环境的变化、社会压力、人际关系等也会对个人问题的产生起到影响。
例如,工作压力大、家庭关系紧张等都可能导致个人问题的出现。
3. 自我意识的觉醒:个人问题的产生有时也是个人对自身情绪和需求的觉醒,意识到自己的困扰并主动寻求解决。
这种觉醒可能来自内部的感受,也可能是外部的刺激。
4. 个人成长和发展:个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是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
年轻人可能面临职业选择、人生规划等问题,而中年人可能面临事业的发展、家庭的责任等问题。
5. 前因后果关系:个人问题的产生通常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个个人问题的解决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导致个人问题的连锁反应。
为什么有些人会患上精神疾病?
为什么有些人会患上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是指各种对心理、思维、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的障碍,这些障碍可能会给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家庭带来不便。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患上精神疾病呢?这里我们列举几个可能的原因。
一、基因和遗传因素一些精神疾病具有遗传倾向,例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这些疾病在家族中的发病率往往比较高。
研究表明,对于一些疾病,患者患病风险与家人或近亲的患病状况和类型有关。
有些精神疾病可能由于基因有突变而发生变化,而这些基因的遗传性质正是导致精神疾病的形成和发展。
二、荷尔蒙荷尔蒙也是可能诱发精神疾病的一个原因。
荷尔蒙在人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分泌失调,可能会导致精神疾病。
例如,女性在月经前会感觉到情绪的波动,而这些情绪波动也会引起一些精神障碍,如情感失调、焦虑和抑郁等。
由于荷尔蒙的影响,女性更容易患上某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和焦虑症。
三、生活环境和心理压力生活环境和心理压力是产生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焦虑、抑郁、心理不适等情况下,人们可以采取积极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然而,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出现严重的精神问题,例如焦虑、抑郁、强迫症等。
此外,个人的生活环境也可能会对精神疾病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孤独、隔离、病态嫉妒等。
四、身体状况饮食不良、睡眠不足、药物滥用等,身体状况可能会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睡眠不足可能导致人的精神状态不佳,易于发生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疾病。
药物滥用也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控制不住的嗜好会引发身体和心理依赖,最终导致各种精神问题的出现。
五、社交因素社交因素也可能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出现。
孤独和社会支持不足可能导致出现心理问题,例如抑郁症和焦虑症。
同时,人们经常在工作和学校中遭受歧视和侮辱,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总结精神疾病的出现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基因和遗传因素、荷尔蒙、生活环境和心理压力、身体状况、社交因素等。
由于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就算是患有相同疾病的人,症状也有可能不同,治疗也要针对个体的情况进行。
偏执型人格易患强迫症
偏执型人格易患强迫症
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一种。
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
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
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偏执型人格的人,患强迫症的风险比常人高。
他们难以容忍轻微的过错和失误,总是有一些奇怪的原则,不允许丝毫的杂乱和污秽,有的时候他们就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
他们讲究整洁和秩序,不能让自己的生活遭受一点变化,一切都要仔细检查,不能疏忽,反复核实。
由于行为表现过度认真,有的时候会显得非常的死板、拘谨和执拗,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这种执拗的性格是会给他们带来一些问题的。
缺少灵活性,因此他们很少有自由悠闲的心境,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
要改善這一情况,需要懂得放松自己,首先要经常运动。
运动是最好的身体放松法,让整个身体活跃起来,大脑也会多分泌“愉快素”,一次大汗淋漓的跑步结束后,你或许更能发现这世界的美好。
其次,加强交流。
强迫症患者千万不要把强迫症当作是秘密不敢和别人说,自己一个人承受,把痛苦放在心里,进行自我折磨。
再者培养幽默感。
强迫症患者尤其需要多看些笑话来松弛自己的神经,多感受这世界的意外和有趣,不是一切尽在你的控制中才是好事,多些欢笑,保持愉快的心情,会让你的人生更加幸福。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有人会得强迫症?
相信各位早已听说过强迫症这种疾病,在影视作品中,我们也能经常看到患有强迫症的角色。
例如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纪录片《飞行者》中的主角霍华德·休斯,在剧中就因嫌公共厕所的门把手脏,虽多次尝试克服这种感觉开门,但还是以失败告终。
事实上,强迫症高达1.6%的终身患病率和全球范围内高达5000万人的患者数,已经让它成为了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疾病。
而倘若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克服内心的强迫思维、恢复正常的生活并不困难。
为什么有人会得强迫症?
由于严重的强迫症会直接导致患者的社交能力受损,以及工作、学习、生活能力的下降,强迫症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视为能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收入的十大疾病之一。
强迫症(OCD)患者反复发生强迫观念和与其相冲突的反强迫
观念,并会由此导致一系列的强迫行为,而强迫与反强迫观念的严重冲突还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困扰。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男性强迫症患者往往于青春期后期发病,而女性强迫症患者则大多在约20岁发病;儿童及青少年中强迫症的男女发病比例介于2:1至3:1之间,而成年人中这一比例则变成了1:1.4。
尽管如此,5~15岁的儿童中也有0.25%患有强迫症,且表现与成人强迫症类似。
一般而言,在30岁以后发病的强迫症并不常见,但也有不少老年人患有强迫症(而且老年人所患的强迫症往往未能被及时诊断)。
基于严谨的遗传学研究,童年期发病的强迫症有45%~65%具有可遗传性,而成年发病的强迫症有27%~47%具有可遗传性,而且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往往同样具有患上强迫症的风险。
可惜的是,如同其他大多数精神疾病一样,强迫症的病因依然难以得到充分了解。
根据目前的一些研究,强迫症与大脑部分部位(如眼窝前额皮质)的异常活跃存在着显著关系,而神经递质5-羟色胺在脑内的功能异常,也很可能与强迫症有关,针对5-羟色胺的药物治疗也已经收到了显著成效,成为治疗强迫症的首选方案之一。
什么样的症状才算是强迫症?
不过尽管强迫症这么常见,然而,把身边一些类似于强迫行为的表现当成是强迫症,就有点以偏概全了。
在专业医生眼中看来,强迫症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三大核心: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和强迫意向。
关于这三大核心的具体表现,我们可以参阅下面的描述:
强迫观念:强迫观念即为以刻板形式“侵入”大脑的观念、表象或冲动。
强迫观念可以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困扰,患者明知这些观念并不合理、甚至很荒谬,却往往无法摆脱,陷入强迫与反强迫观念的冲突之中而不能自拔。
典型的强迫观念有A)对已经完成的事情或说过的话的正确性反复质疑(“强迫性怀疑”),例如反复追问自己“门窗真的关紧了吗?”、“钥匙真的带了吗?”;B)脑海中反复不由自主地回忆以往的事,且挥之不去,哪怕这件事很小且不值得回忆(“强迫性回忆”);C)对于一些没有意义或无关紧要的事反复思考(“强迫性穷思竭虑”),例如反复思考“眉毛为什么长在眼睛下面?”;D)对没有必要担心的事反复担心(“强迫性担心”),例如“我今天会不会被车撞了?”。
强迫行为:是指受脑海中强迫观念所驱使,且一般是为了减轻强迫观念所带来的痛苦而实施的行为,这种行为会以能减少强迫观念的方向进行。
典型的强迫行为有A)由强迫性怀疑或强迫性担心所驱使的检查(“强迫性检查”),例如反复查看门窗是否关紧、门是否锁好等;B)由于觉得自己所在的周围环境很脏,从而反复洗手、洗涤衣物或擦洗家具等(“强迫性洗涤”),且这种行为往往在进行数十次后才能停止;C)不能控制地对周边一切可以计数的物品,例如楼层、阶梯、地板砖等进行计数(“强迫性计数”),一旦计数过程被意外打断,便会觉得非常失落;D)为减轻或防止强迫观念,按照特有的行事顺序或模式进行的动作(“强迫性仪式动作”),这一动作一旦被打断,将进行到动作完整完成为止。
强迫意向:患者能感受到内心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驱使自己去做一些违心的事,尽管这些事本身荒谬无比。
尽管患者不会真正去做,也清楚地了解这些事的
不合理性,但依然无法控制这种冲动,并会情不自禁地去想,甚至是蠢蠢欲动地准备实施。
而当患者遭遇到挫折类事件(如考试失利、恋爱受挫等)之后,还会强迫性地反复思考事件的原因、后果及为患者所带来的影响等。
当然,强迫症的行为和意念从根本上讲,是绝对无法给患者带来快乐的,并且也不会为患者的生活带来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好处。
除此之外,强迫症诊断的一大核心要点是要在强迫观念发生的同时伴有同样强烈的反强迫观念,倘若并没有反强迫观念,被诊断为强迫症的概率微乎其微。
强迫症的规范治疗
令人高兴的是,如今已经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用来治疗强迫症,大部分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规范治疗后可以不再复发。
而对强迫症患者来说,越早获得诊断并开始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就越好。
然而,根据最近的研究数据,仅有三分之一的强迫症患者接受了有效的药物治疗,接受合适的行为疗法的患者不到10%。
目前为止,被证实对强迫症有较好疗效的治疗手段有如下几种:药物治疗:前面已经提到过,强迫症的发病与5-羟色胺的功能异常存在着一定关系,因此调节5-羟色胺功能的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被誉为强迫症药物治疗的金标准。
根据大型临床试验的数据和权威指南的推荐,SSRIs可以单独应用,或与行为疗法合并应用于强迫症的治疗。
SSRIs的安全性非常好,即使是在儿童中应用较大剂量也没有太多副作用。
一般而言,当患者的药物剂量调整到最佳后,应至少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以最大限度防止复发。
行为治疗:最有效的针对强迫症的行为治疗是暴露与阻止反应疗法(E/RP),这一疗法首先会用言语安慰解除患者对疾病的包袱感,然后通过由受训练的治疗师引导患者逐步暴露于以往会导致强迫症发作的环境中,并逐步让患者脱离开与环境有关的异常反应,达到治疗目的。
E/RP的综合有效率可以达到60%~85%,而且倘若将其与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可以收到更好的疗效。
深部脑神经刺激(DBS):尽管上述两种疗法对绝大多数强迫症患者均十分有效,然而,依然会有约1/3的患者对治疗反应不佳,10%的患者甚至会进一步恶化。
对于这些难治的强迫症患者,DBS(俗称“脑起搏器”)已经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全新的治疗方法。
经过严谨的临床试验证实,DBS 可以使50%~60%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达到缓解,且副作用较传统干预手段(如外科手术)大为减少。
然而,DBS昂贵的价格和复杂的植入过程,让它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参考文献】
Veale David, Roberts Aliso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BMJ 2014; 348 :g2183
Grant, JE.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N Engl J Med
2014;371:646-653. August 14,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