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蜡烛》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蜡烛》教学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蜡烛》教学课件

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 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 本文以“蜡烛”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来组织 材料,涉及一天一夜时间,地点是在方场上, “蜡烛”的出现是在掩埋好烈士以后,此前的 所有内容,都是为“蜡烛”作铺垫。 •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 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 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 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 和生动性。 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 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 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事件感人人物感人: • 环境危险,炮火连天 • 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 • 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 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 在感人因素上着力描写;突出蜡烛,突出 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老妇人的形象
• ①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 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 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 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 ③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 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 葬烈士。 •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 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 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 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给下列字词注音:
烧 灼 匍 匐 瓦 砾 桥头堡 腋 下 地 窖 拂 晓 育乞西 鞠 躬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蜡烛 教案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蜡烛 教案
红花中学教(学)案
总课时:5
学科:语文年级:八执教人:
时间
2016年9月1日第2周第1课时
课题
蜡烛(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这一新闻文体的特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真挚感人的语言、感悟文章意蕴。3.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的能力。
4.透过行为领悟人性善良的本质,让学生体会向往和平的人民共有的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语言,感受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分析蜡烛、炮火、黑围巾等意象的特殊意义。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说到蜡烛,你们能想到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蜡烛相关的课文,这就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通讯报道——《蜡烛》。
二、介绍背景
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语言,感受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分析蜡烛、炮火、黑围巾等意象的特殊意义。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通讯与新闻的区别
二、明确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爬”——
炮火11次、蜡烛6次、黑巾4次、老妇人动作6次(三爬三跪)>
六、布置作业
思考:
炮火11次、蜡烛6次、黑巾4次、老妇人动作6次(三爬三跪)的作用.

《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八年级语文《蜡烛》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梳理故事情节,掌握复述故事的方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进一步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品味本文语言,感悟字里行间真挚的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南斯拉夫妈妈的形象,体味文中流露出来的跨越国界的浓浓母子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体味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形象,感受文章感人至深的语言难点:蜡烛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方法点拨、自读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说到蜡烛,你们能想到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奉献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李商隐—无题)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李商隐—巴山夜雨)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之苦。

(杜牧—赠别其二)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歌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感受小说中烛光里别样的深意。

(二)作者介绍西蒙诺夫,是苏联作家。

这是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作家,他的作品多为战争题材,尤以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军事小说而著名。

如《日日夜夜》《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等。

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他作品中,常常出现生动的战时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

是不是这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三)梳理故事情节请一位同学告诉大家,《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注意:复述故事的时候,注意将清楚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事件: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法西斯展开了激烈的争战。

第3课蜡烛

第3课蜡烛

3、蜡烛2014年月设计刘焕军审核八语组备注【教学目标】1、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2、把握记叙的六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3、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感受南斯拉夫妈妈的形象,体味文中流露出来的跨越国界、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重难点】1、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体味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形象,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2、蜡烛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朗读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蜡烛》。

你们应该都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后明确: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

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

此外,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一些古诗名句,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李商隐-无题)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李商隐-巴山夜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之苦.(杜牧-赠别其二),“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歌曲)。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6分钟时间浏览一下这篇课文,并给每个段落标上序号。

)二、检查自主学习情况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迫击炮..(wǎlì)...(pǎi jīpào)拂晓..(.fúxiǎo)瓦砾地窖..(yǎo shuǐ)..(dìjiào)匍匐..(púfú)舀水腋窝..( yèwō) 精疲力竭.( jié) 名副.其实(fù)揣.在( chuāi)鞠躬...(chàn wēi wēi)..(jūgōng)烧灼.(zhuó)颤巍巍肃穆..(sùmù)永垂.不朽(chuí)桥头堡.()2、拿出查阅的有关作者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 《蜡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 《蜡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 课《蜡烛》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体裁,知道战地通讯也属于新闻2、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引导学生品位文章语言,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社会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感悟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老妇人为什么不顾生死去埋那个红军?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首先带领学生理解这种体裁,接着给学生讲解故事的背景,这次战争的原因和性质,然后围绕老妇人的一举一动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并从文中感受到的人生启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导语: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是一篇通讯,也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也是新闻的一种。

课题含义:一方面,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另一方面,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三方面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作者介绍: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背景介绍: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遭到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反击,受迫害的各国人民在残酷的压迫下,再也无法忍受了,就结合起来一起反对法西斯。

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人民之间上演了一幕幕的感人的事迹,是一首首赞美诗,一曲曲颂歌,表现了他们之间同仇敌忾的深厚感情。

预习检查: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解词:肃穆永垂不朽精疲力竭整体感知:听录音朗读,思考下列几个问题:1、找出文中从动作上描写老妇人的语句。

(描写老妇人的主要方法)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订正总结。

(见课本19业到22页)2、老妇人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掩埋那个红军战士?体现了她什么样的美德?苏联红军是为南斯拉夫人民的解放而牺牲的,在这里没有国界,老妇人被苏联红军的这一英雄气概所感动,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所以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安葬烈士,对待苏联烈士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课文《蜡烛》原文

课文《蜡烛》原文

课文《蜡烛》原文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课文《蜡烛》原文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那个早晨,五个红军决定要偷袭这座桥。

他们必须先爬过一块不很大的方场。

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

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

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

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那第五个已经死了,躺在方场上。

关于这位死者,我们在连部的花名册上知道他叫契柯拉耶夫,19日早上战死于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红军的偷袭企图一定把德国人吓坏了,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晓攻占那座桥。

因此他说,这时候不必去搬回契柯拉耶夫的尸首,等明天攻下桥后再埋葬他吧。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

谁也不会想到,这里还有人住着。

然而,在这堆瓦砾下边的地窖里,有一个叫做玛利·育乞西的老妇人住在那里。

砖瓦半掩着的一个黑洞就是那地窖的入口。

老妇人育乞西本来住在那座房屋的第二层,这是她的死了的男人守桥的更夫留给她的。

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

后来楼下也毁了,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19日是她住进地窖去的第四天。

这天早上,她明明白白看见五个红军爬到了方场上,方场和她之间只隔着一道扭曲了的铁栏杆。

她看见德国人的炮口对准了这五个红军,炮弹纷纷在他们周围爆炸。

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脑袋碰在墙上,失去了知觉。

初二上册语文高分突破早读材料

初二上册语文高分突破早读材料

初二上册语文高分突破早读材料第1课新闻两则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阻遏:阻止;遏止。

绥靖:安抚,平定。

第2课《芦花荡》月明风清:明亮得月亮,清凉得风。

也作“明月清风”。

尖利:尖锐,锋利。

能而寸:本事;技能。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这里指疟疾发作时得症状。

央告:恳求。

转弯抹角:比喻说话做事绕弯子,不直截了当。

也比喻复杂曲折。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第3课《蜡烛》拂晓:天快亮得时候。

瓦砾:破碎得砖瓦。

地窖:贮藏用得地坑或地下室。

鞠躬:请安、低头,弯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从或羞愧。

在跳方形舞时向舞伴行礼。

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得信》箱箧:小箱子,藏物之具。

大曰箱,小曰箧。

赃物:受贿、盗窃等非法获取得东西。

制裁:用强力管束并处罚。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得东西完全失去。

第5课《亲爱得爸爸妈妈》肃穆:严肃而安静,庄严肃穆。

荒谬:荒唐,错得离谱。

健忘:记忆力差,容易忘事。

朝圣:指教徒朝拜圣地得宗教活动。

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霹雳:云与地面之间发生得一种强烈雷电现象。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悚,恐惧。

疮疤:疮好了以后留下得疤。

诘问:追问;责问。

渴慕:非常仰慕。

切切察察:象声词。

形容细碎得说话声。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絮叨得话。

惶急:恐惧慌张。

第7课《背影》狼藉:乱七八糟得样子。

簌簌:纷纷落下得样子。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步缓慢摇摆得样子。

颓唐:衰颓败落。

触目伤怀:瞧到(家庭败落得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怀,心。

琐屑:细小而繁多(得事)。

奔丧:从外地赶回去参加或料理亲属得丧事。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赋闲:失业在家。

《蜡烛》(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蜡烛》(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蜡烛》(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蜡烛》(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蜡烛》(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节目单:1.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对故事人物形象的理解。

3.小组合作,探讨寓意。

4.演讲,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5.总结,写下自己的思考。

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的不同寓意及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与演讲,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读书。

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1.老师先介绍《蜡烛》的作者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及作品的背景。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课后,可有讨论或问答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

二、观看相关视频1.播放《蜡烛》相关的视频或动画。

2.学生观看后,分享自己对主人公的理解。

比较故事情节与视频的差异。

三、小组合作,探讨寓意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自行讨论、思考故事中寓意的可能性。

2.引导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a.故事中蜡烛的寓意是什么?b.主人公慈爱的行为对自己有何启示?c.你对这个故事还有哪些思考或疑问?四、演讲,表达对故事的理解1.让每个小组派代表,综合小组讨论内容,做一分钟左右的演讲,表达各自对故事的理解。

2.同时,其他学生必须认真聆听,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看法。

五、总结,写下自己的思考1.教师可以出示A4纸,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总结下来,形成一篇小文章。

2.让学生享受写作的过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蜡烛》是一篇充满寓意的小品文。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力求达到了让学生理解、感悟文学作品的目的。

阅读是学习、锻炼、表达和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文学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

平时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内涵通过教学《蜡烛》,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单一的教学形式是远远不够的。

第3课 蜡烛

第3课  蜡烛
3.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
年老体弱,掩埋艰难烈士不惧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
燃起一生中的最爱的蜡烛,悼念红军战士,意义特殊彻夜守坟,陪伴烈士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1.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
①一枝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 着柔和的光芒。
②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要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 。
A、闪耀闪烁B.闪耀闪耀C、闪烁闪烁D.闪烁闪耀
2.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 之苦的老妇人, 的动人事迹,赞美了 ,讴歌了 的深厚感情。
4、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好在哪里。
(1)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
第三课 蜡烛
【学习目标】
1.理清记叙文的要素,了解通讯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悟文章意蕴。
3.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1.体会老妇人的思想感情。
2.理解蜡烛的特殊含义。
【学法指导】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老妇人想了半天,……从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1.学习收获
2.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训练,巩固拓展】
阅读“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绕过那一段没有倒下的铁栏杆,回到地窖里去了。”回答问题。
1.为什么要对蜡烛的来历作补充说明?
2.这里的“黑色围巾”有何特殊意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蜡烛》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蜡烛》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课件(中文版)一、导入新课1.展示蜡烛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与蜡烛相关的诗词或故事,引出课文《蜡烛》。

二、课文概述1.讲述故事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南斯拉夫一位老妇人育乞西不顾生死,掩埋苏联红军烈士,并点燃蜡烛祭奠的故事。

三、课文分析1.人物形象:分析育乞西的形象特点,展现其深沉的母爱和对和平的渴望。

2.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

3.蜡烛的象征意义:探讨蜡烛在文中的多重象征意义,如生命、希望、和平等。

四、主题思想1.强调战争中人性的光辉,表达对和平的深切向往。

五、课堂练习1.复述故事情节,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讨论蜡烛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搜集并阅读有关战争与人性的文章或书籍,拓宽视野。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课件(英文版)Slide 1: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Lesson1.Display images of candles and prompt students to recall poems orstories related to candles, leading to the text "The Candle".Slide 2: Overview of the Text1.Introduce the story background: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anold Yugoslavian woman named Yuqi Xi disregarded her own safety to bury a Soviet Red Army martyr and light a candle in his memory.Slide 3: Text Analysis1.Character Analysis: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uqi Xi'simage, revealing her deep motherly love and desire for peace.2.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 Feel the cruelty of war and theglory of humanity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s.3.Symbolic Meaning of the Candle: Explore the multiple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candle in the text, such as life, hope, and peace.Slide 4: Theme of the Text1.Emphasize the glory of humanity in war and express a deep desirefor peace.Slide 5: Classroom Practice1.Retell the story plot to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content.2.Discuss the meaning of candles in real life and reflect on them inthe context of daily life.Slide 6: Homework Assignmentplete the exercises after class to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learned.2.Collect and read articles or books about war and humanity tobroaden their horizons.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化的中英文课件框架,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填充和扩展。

第3课 蜡烛

第3课   蜡烛

第三课蜡烛学习目标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激发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学习程序课堂导航【回顾反馈】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疟.(yào)疾寒噤.(jìn)蹿.(cuān)仄.(zâ)歪央.(yānɡ)告提.防(dī)阴cǎn(惨)转弯mî(抹)角悠.(yōu)闲竹篙.(ɡāo)泅.(qíu)水月明风qīnɡ(清)张皇.(huánɡ)失措【自主学习】一、文学常识库1. 题目解读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2.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

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3.背景介绍: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

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

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

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

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

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二、基础知识园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拂.( fú)晓瓦.(wǎ)砾.(lì) 地窖.( jiào ) 鞠.( jū)躬.(gōng) 颤.( chàn)巍巍.( wēi) 精疲力竭(jiã)2.我来释词义。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诵篇目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诵篇目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诵篇目我们在七年级的时候已经逐步开始背诵古诗文,进入了八年级,虽然背诵量增多了一些,但这些古诗文更加的脍炙人口,所以相信你一定会喜欢,一起来看一下吧。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1课《新闻两则》第2课《芦花荡》第3课《蜡烛》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第7课《背影》第8课《台阶》第9课《老王》第10课《信客》第11课《中国石拱桥》第12课《桥之美》第13课《苏州园林》第14课《故宫博物院》第15课《说“屏”》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第17课《奇妙的克隆》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19课《生物入侵者》第20课《落日的幻觉》第21课《桃花源记》第22课《短文两篇》第23课《核舟记》第24课《大道之行也》第25课《杜甫诗三首》第26课《三峡》第27课《短文两篇》第28课《观潮》第29课《湖心亭看雪》第30课《诗四首》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1.《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短文两篇》(1)《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3课《蜡烛》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3课《蜡烛》

过程与方法:
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学习重难点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 想感情。
2、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 的。
3、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 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写作背景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 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 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 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 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 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 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 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 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 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 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 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1)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出那舀些水。
(2)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 在老妇人的近旁。
(3打)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
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4)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
了一抖下。
(5)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
挡住了风,在坟堆上着柔闪和耀的火焰。
(6)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烛泪淹没了, 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
文章不断对炮火(11次)、老妇人的黑色 围巾(4次)、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次)、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 次)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①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 险,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 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 不惧。

第3课《蜡烛》教案(1课时)

第3课《蜡烛》教案(1课时)
四、结合文章练习二,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
五、质疑研讨
你对文中的哪些内容还有疑问,请提出来。
六、拓展阅读
介绍类似文章,如《勇气》、《生死攸关的烛光》进行比较阅读。
作业
预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板书设计
蜡烛:红军的生命之光
两国人民的战斗情谊
南斯拉夫人民的哀思
教学反思
揣摩老妇人的心理时对学生的回答没能做出适当的点评,学生的思路比较窄,教师没能适时点拨,导致学生理解不够深刻。
启发式教学、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
2、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一、导入
由“蜡烛”可以联想到的诗句和歌曲及其寓意导入本课。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
二、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蜡烛的寓意
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探究: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蜡烛?作者共写几处?课文那一句话意味深长?
第5课时
学科
语文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1周9月7日
教学内容
3、蜡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生找出文中对蜡烛的描写后反复朗读,体会寓意。
明确后进一步启发引导:如果文中没有“蜡烛”能否表达出这么多意思?再让学生思考讨论。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三步学练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三步学练 新人教版

第3课《蜡烛》三步学练西蒙诺夫第一步课前预习◎学法导引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报道了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发生的一件感人故事。

学习本文时首先朗读课文,通过把握记叙要素,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接着抓住对老妇人的描写,理解老妇人的思想感情。

最后理解烛光的象征意义,揣摩意蕴丰富、意味深长的语句。

◎背景知识1、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死者与生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

2、文学知识:通讯也是新闻(广义)的一种,又叫通讯报道。

它和消息有相同之处,即都要用事实说话,也讲究时效等。

但它和消息也有区别:⑴在时效性上,通讯不及消息强。

⑵在内容上,通讯比消息更详尽更具体,要对所报道的事实作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描述、报道,要表现出典型事件、典型人物。

⑶在篇幅上,通讯较长,而消息则相对较短。

⑷在表达方式上,消息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而通讯则还可以采用描写、说明、抒情等。

⑸在语言上,消息多用概括性的语言,而通讯的语言更详尽、具体、生动、形象,比消息更生动,更具感染力。

◎识记字音烧灼(zhuó)桥头堡(bǎo)地窖(jiào)匍匐(pú fú)烧灼(zhuó)拂晓(fú)腋窝(yè)匍匐(pú fú)瓦砾(lì)颤巍巍(chàn)耸立(sǒng)舀出(yǎo)鞠躬(jū)僵硬(jiāng)肃穆(mù)契柯拉耶夫(qì kē)◎词语积累【烧灼】烧、烫,使受伤。

【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

【穿越】通过;穿过。

【目睹】亲眼看到。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蜡烛》
某种情感,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摹写。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妨将有些描写对象相同的反复摹写实行归类、比较,再品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教学步骤]
一.寻找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2.目的寻读,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实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3.意见综合:文章持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实行了反复交代与描写。

二.归类
按内容将这些描写归类集中。

如: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

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

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不过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不过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不过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11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

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

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

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逐步暗淡下去的烛光。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②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

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③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④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爬”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

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不过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写“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三.分块品析
1.对炮火的很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

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

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

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2.课文扩读材料。

勇气
D.C.狄斯尼(选文略)
使用建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

战争使亿万人民处于法西斯的铁蹄之下。

不过真正强大的不是法西斯,而是人民,人民中间蕴藏着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人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正如毛泽东所说:“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

”与课文相似的是,《勇气》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被侵略国的人民与解放人员之间发生的故事,并且文中也有“两种勇气”“两次收留”,为学生尝试“归类品味”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文本,能够成为这种学法的“试验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