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书

合集下载

模拟电路实验报告

模拟电路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测深仪之接收机模块设计学院:水声工程学院姓名:王开举学号:2010052110同组人:无完成报告日期:2013.07.07成绩:指导老师:勇俊哈尔滨工程大学测深仪之接收机模块设计一.设计任务设计一声呐测深仪系统的接收机模块设计,其要求如下:1.带宽:20KHz~30KHz;2.增益:40dB;3.滤波器类型:巴特沃斯滤波器;4.供电+18V和-18V;5.带外衰减:-12dB/倍频程;6.要求输入端具有高压保护功能;7.输出阻抗:<100欧;8.输入阻抗:不小于1M欧。

二.设计方案水声接收机需要具有放大,滤波器等功能,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前置放大器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高,等效输入噪声要小。

为了保证滤波器良好的线性相位特性,选择了巴特沃斯滤波器。

此外本接收机是应用于换能器工作在收发合置情况下,因此接收机输入端要进行相应的保护以保证接收机正常工作。

为了使测深仪满足不同测深要求,需要接收机信号输出不能产生强限幅失真,因此在接收机放大机应加入相应的限幅电路。

输入信号第一级2阶低2阶高第二级放大通滤通滤放大射随输出30dB 波器波器10dB三.单元电路设计参考图1.前级放大30dB四.组装调试1.使用的主要仪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示波器,万用表2.调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先按照原理图连接好电路,焊好板子,然后用万用表检查连线是否正确,一级一级的接上电源,看输出结果正确与否,正确的话进行下一级调试,当如原理图的五级输出完全正确之后,将其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电路,然后在检查最终输出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要求就测量个试验参数,验证可靠性,如果输出结果不正确,检查电路,最终得到正确的结果!3.给出个单元电路的增益,整个录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3dB点数据必须在曲线图中体现),等效输入噪声,给定一固定信号输出波形图(最大输出波形,最小输出波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报告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书桌上,我拿起笔,开始构思这份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

这十年来,我已经写过无数个方案,但每一次都仿佛是一个新的开始,充满了挑战和激情。

一、项目背景想起那个炎热的夏天,我第一次接触模拟电子技术,就被它深深吸引。

如今,时代在变迁,模拟电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技术,我们决定设计一个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课程方案。

二、设计目标这个方案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学生在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模拟电路。

这个目标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三、课程内容1.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

这部分内容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至关重要。

我们会从最基本的电子元件讲起,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模拟电路设计我们将教授学生如何设计模拟电路。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黑夜里寻找光明,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实践。

我们会让学生从简单的电路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电路设计。

3.实践操作理论知识毕竟只是理论,我们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模拟电子技术。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大海里航行,需要勇敢地面对风浪。

我们会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让他们亲自动手,完成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就像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模拟电子技术的大门。

我们会采用案例分析法、互动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检验理论知识的最好方式。

我们会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就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时代的气息。

我们会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

五、课程评价1.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资料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资料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多种波形发生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设计时间:目录一.设计任务与求 (1)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1)2.1.设计要求的总体分析 (1)2.2.方案设计与分析 (1)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2)3.1. 正弦波发生器 (2)3.2. 反相比例器 (4)3.3. 正弦波-方波 (5)3.4. 方波-三角波 (6)3.5.直流稳压电源 (7)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8)4.1总原理图………………………………………………………………………9.4.2.元件清单 (10)五、安装与调试 (11)六、性能测试与分析 (12)七、结论与心得 (13)八、参考文献 (13)多种波形发生器一、设计任务与要求现设计并制作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及正弦波等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发生器1输出的各种波形工作频率范围连续可调.2.正弦波幅值10V,失真度小于3.方波幅值4.三角波峰-峰值;各种输出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5.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二、方案设计与论证1. 设计要求的总体分析:多种波形发生器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电压波形的电路。

波形产生电路通常可采用多种不同电路形式和元器件获得所要求的波形信号输出。

波形产生电路关键部分是振荡器,也可以采用单片集成函数发生器。

根据波形发生的原理,初步拟定如下方案,并经过比较与分析,最终本设计采用了方案三。

2.方案设计、分析与比较方案一: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产生电路主要由运放及其他元件构成,先通过滞回比较器产生方波,然后由积分器将方波变成三角波,采用二级管和电阻网络,将用三角波的尖顶削圆,得到近似正弦波信号输出。

其组成框图见图1.1.该方案能实现频率可调的指标要求。

但积分电路的时间参数选择需保证电路不出现积分饱和失真。

图1.11方案二:采用单片集成电路函数发生器ICL8038单片函数发生器ICL8038制作的信号发生器可同时输出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频率调节范围大,正弦失真小,制作比较简单。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巧,加深对电子线路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设备实验中使用的设备有: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三、实验原理电子线路由电源、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等元件组合而成。

在电子线路中,电源提供电流,电流通过线路中的元件实现信号的处理和传递。

电阻限制电流的流动,电容储存电荷,电感储存磁场,二极管具有导通(正向偏置)和截止(反向偏置)的特性。

四、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阻的测量和串并联的实验(1)利用示波器和万用表对不同电阻值的电阻进行测量,并分析测量值和标称值之间的差异;(2)在电路中连接不同的电阻,并观察并分析串联和并联对电阻阻抗的影响。

2.电容的充放电实验(1)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方波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将方波信号传到一个电容上进行充放电;(2)通过示波器观察电容充放电波形,分析电容的充放电过程。

3.二极管的直流分压和交流放大实验(1)利用电源和电阻构建一个二极管直流分压电路,通过示波器观察电路输出;(2)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通过二极管放大电路增大信号幅度,并通过示波器观察放大后的信号。

五、实验结果1.电阻的测量和串并联的实验经测量,不同电阻的测量值与标称值相差较小,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串联电阻的总阻抗等于各个电阻之和,而并联电阻的总阻抗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2.电容的充放电实验通过示波器观察到电容的充放电过程,放电过程是指电容器通过一个电阻将储存的电荷逐渐释放,电压逐渐下降的过程;充电过程是指电容器内的电压逐渐增加,直到与输入信号的幅度相等,并保持恒定的过程。

3.二极管的直流分压和交流放大实验通过示波器观察到二极管直流分压电路的输出近似为输入信号的一半。

在交流放大实验中,增加了二极管和电容,使得输入信号的幅度得以增大,实现了信号的放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巧。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引言:模拟电子线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的设计方法。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模拟电子线路实验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包括放大器电路、滤波器电路和振荡器电路。

实验一:放大器电路在放大器电路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两个常见的放大器电路:共射极放大器和共基极放大器。

共射极放大器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适用于信号放大应用。

共基极放大器则具有较低的电压增益和输出阻抗,适用于驱动低阻抗负载。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这两种放大器电路的性能,并观察到了它们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特性。

实验二:滤波器电路滤波器电路是电子系统中常见的电路,用于去除或选择特定频率的信号。

在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三种常见的滤波器电路: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和元件值,我们观察到了这些滤波器在不同频率下的截止特性和幅频响应。

此外,我们还讨论了滤波器的阶数和频率响应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实验三:振荡器电路振荡器电路是一种能够产生稳定振荡信号的电路,常用于时钟发生器、射频发射和接收等应用中。

在实验中,我们设计和搭建了两种常见的振荡器电路:RC 相移振荡器和LC谐振振荡器。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和元件值,我们观察到了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和波形特性。

此外,我们还讨论了振荡器的起振条件和频率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对放大器、滤波器和振荡器电路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电路参数和元件值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例如放大器的电压增益、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

我们还学习到了如何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结构和元件数值,以满足特定的电路设计要求。

结论:通过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放大器、滤波器和振荡器电路的原理和性能。

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些电路的工作特性,并学会了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路结构和元件数值。

这些实验为我们今后在电子工程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学院《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仿真(三档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仿真)专业班级:学号:同组人: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签名:日期:目录一、设计内容 (2)设计题目 (2)设计目的 (2)设计要求 (2)技术指标 (2)内容摘要 (2)二、电路原理图及原理图说明 (3)电路原理图 (3)电路各结构及功能 (3)1. 电源变压器 (3)2. 整流 (3)3. 电容滤波 (4)4 .基准电压 (4)5 .调整管 (4)6 .放大电路 (4)7. 采样电阻 (4)三、电路参数计算、元件选择 (4)确定次级电压 (4)确定整流滤波电路参数 (4)电容的选取 (5)调整管的选取 (5)推动管的选取 (5)确定基准环节 (6)确定采样电阻 (6)四、电路仿真 (7)仿真电路图 (7)输出直流电压范围 (7)稳压系数S (12)r五、实验室电路实验 (14)实验室所用电路 (14)搭建电路 (14)实验数据记录 (15)七、课设总结 (16)八、参考文献 (17)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一、设计内容设计题目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1、学习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2、学会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三极管来设计直流稳压电源。

3、掌握稳压电源的主要性能参数。

4、掌握Multisim仿真软件的应用。

5、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

6、熟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

设计要求1、稳压电路要加有放大环节以改善稳定性。

2、输出电压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

3、要加有保护电路。

技术指标输入电压:220V/50Hz输出直流电压:3—6V,6—9V,9—12V可变输出电压内容摘要1、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的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完成。

2、电网提供的交流电压一般是220V(有效值)50Hz,要获得低压直流输出,首先必须采用电源变压器将电网电压降低至所需要交流电压。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模拟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原理与功能;2. 学会分析简单的模拟电子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3. 掌握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正确搭建和调试模拟电子线路;2. 培养学生运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模拟电子线路设计与分析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2.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增强自信心;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操作,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理论知识学习:- 电子元器件原理与功能,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模拟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如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 电路分析方法,如等效电路、交流分析、直流分析等。

对应教材章节:第一章至第四章。

2. 实践操作:- 电路搭建与调试,以教材中的典型电路为例,进行实际操作;- 电路仿真软件应用,如Multisim、Proteus等,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 课程设计任务,分组进行模拟电子线路设计与展示。

对应教材章节:第五章、第六章。

3. 研讨与拓展:-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课堂讨论,深入理解电路原理;- 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了解模拟电子线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完整)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完整)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指导书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目录一.模拟电子电路设计方法 (3)1、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4)2.单元单路的设计与选择 (4)3.元器件的选择与参数计算 (5)4.总体电路图设计 (10)5.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2)6.设计报告的撰写 (18)设计一1W扩音机课程设计 (20)设计二音响放大器设计 (26)设计三程控放大器设计 (30)设计四函数信号发生器电路设计 (31)一.模拟电子电路设计方法电子电路设计一般包括拟定性能指标、电路的预设计、实验和修改设计等环节。

衡量设计的标准:工作稳定可靠,能达到所要求的性能指标,并留有适当的余量;电路简单、成本低、功耗低;所采用元器件的品种少、体积小且货源充足;便于生产、测试和修改等。

电子电路设计一般步骤如图1-1所示。

图1-1 电子电路设计一般步骤由于电子电路种类繁多,千差万别,设计方法和步骤也因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因而上述设计步骤需要交叉进行,有时甚至会出现多次反复。

因此在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1、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设计电路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总体方案,所谓选择总体方案是根据设计任务、指标要求和给定的条件,分析所要求设计电路应完成的功能,并将总体功能分解成若干单元,分清主次和相互的关系,形成若干单元功能模块组成的总体方案。

该方案可以有多个,需要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查阅有关的资料或集体讨论等方式,着重从方案能否满足要求、结构是否简单、实现是否经济可行等方面,对几个方案进行比较和论证,择优选取。

对选用的方案,常用方框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选择方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应当针对关系到电路全局的问题,开动脑筋,多提些不同的方案,深入分析比较,有些关键部分,还要提出各种具体电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找出最优方案。

要考虑方案的可行性、性能、可靠性、成本、功耗和体积等实际问题。

选定一个满意的方案并非易事,在分析论证和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出现一些反复是在所难免的,但应尽量避免方案上的大反复,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1)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1)

一、设计任务:用通用IC 和分立元件结构,设计并制作一个实用的OCL 音频功率放大器,且要求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功率放大器用的直流稳压电源一并设计制作。

二. 设计约束:不准实用专用的音频功放IC ,可用通用IC 作前置的放大驱动。

功放级必须采用分立元件组成。

三、设计指标:输入信号u i ≤50mV ,负载8Ω,输出功率Po ≥5W ,下限频率ƒL ≤50Hz,上限频率ƒH ≥20kHz ,零点电压≤100mV 。

自带电源。

四.设计方案:本方案分用两级设计,第一级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比例放大器做为激励,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

其中要求放大倍数大,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度宽,噪音低。

第二级采用双电源的OCL 电路做为功放输出级,功率放大器决定了整机的输出功率、非线性失真系数等指标,要求效率高、失真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大。

五、.各部分电路分析:1.电源部分:.因为om P 为5W ,根据L CES CC om R U V P 2)(2-=(其中R L为8Ω,CES U 一般取3V 以上),所以有:L om CES CC R P U V ⨯+≥2即CC V V 12≥ 本方案选用了±15V 的CC V 电压。

为了得到稳定的±15V 电源,电源部分将由三部分组成:(1) 变压器部分:由于需得到±15V 的稳定电压,所以输入稳压电路的电压需略高于±15V 。

本方案采用±17.5V 输出的变压器。

(2) 整流部分: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可选用四个1N4007二极管或桥堆,最大整流电流1A 即可。

(3) 稳压部分:为得到稳定的±15V 电源,稳压部分采用7815与7915的集成三端稳压芯片,输入端并接一个2200μF 电解电容,以改善纹波与抑制输入的过电压;输入端和输出端各并接一个0.1μF 瓷片电容,以改善负载的瞬态响应。

值得注意的是,输入端的50V 耐压2200μF 电解电容的耐压值必须满足V V U 2525.17max≈⨯≥ 实验证明刚好25V 的耐压会由于变压器输出的瞬间电压过高而报废。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课程设计的作用 (1)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1)设计任务: (1)软件介绍: (2)3 差分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 (2)差分放大电路模型的成立 (2)差分放大电路理论分析及计算 (3)差分放大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5)4 硅管稳压电路Multisim仿真 (6)硅管稳压电路模型的成立 (6)硅管稳压电路理论分析及计算 (6)硅管稳压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7)5 矩形波发生电路Multisim仿真 (8)矩形波发生电路模型的成立 (8)矩形波发生电路理论分析及计算 (9)矩形波发生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10)6 求和电路Multisim仿真 (11)求和电路模型的成立 (11)求和电路理论分析及计算 (11)求和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12)7 设计总结和体会 (12)8 参考文献 (12)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课题或项目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实践,即能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在实践中熟悉不足。

了解并把握Multisim软件,并能熟练的利用其进行仿真。

课程设计的作用一、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明白得二、有利于逻辑思维的锻炼3、有利于与其他学科的整合4、有利于治学态度的培育。

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2.1设计任务:一、差分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二、直流电源Multisim仿真3、振荡电路Multisim仿真4、运算电路Multisim仿真软件介绍:Multisim是加拿大图像交互技术公司(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igics简称IIT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

它包括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硕的仿真分析能力。

工程师们能够利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行为进行仿真。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背景模拟电子线路是电子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大家掌握模拟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路,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的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电路设计的理解。

实验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实验目的是设计一个电路,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设计来完成。

实验内容实验基本原材料:•单片机:STC12C5202AD•调速马达:Mini N20 DC 电机•舵机:MG996R•LED 灯:各色 LED 灯(红、黄、绿、蓝)•电压表:用以测试电压•电流表:用以测试电流•电阻(9 个)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

制定实验计划,掌握所需基本材料使用方法及基本电路图,准备好所需要的工具设备。

2.初步设计。

在根据实验目的,参考题目所给提示信息之后,请根据课程要求,在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对所需电子线路做出初步设计。

3.电路实现。

根据初步设计,在实验配套材料的基础上选定器件,搭建所需的电路。

4.测试与检验.将电路连接在一起,进行短路和开路的检测,之后进行电机的速度测试以及舵机的扭矩测试,检验全电路的工作情况。

5.调试与优化。

在全电路工作稳定后,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电路优化,使得电路更加美观、稳定。

当电路出现问题时,需要进行调试,找到问题的具体位置并解决问题。

6.电路扩展。

在电路基础基础上考虑进行扩展,如增加 LED 灯的数量或者增加显示器等。

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使用了单片机控制调速马达和舵机的旋转,通过可逆电压控制电机的转动速度,达到起动、停止、加速、减速等效果;通过舵机来控制窗户的开启角度,达到带有控制因素的人性化设计。

此设计符合了深度学习控制的思想,并且对我有较大的帮助。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团队深入学习了模拟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路设计的理解。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电路,使它更加稳定,更好地实现我们的预期效果。

本次课程设计不仅完成了实验目标,也增强了我们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丰富了我们的科技生活。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简易电子琴)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简易电子琴)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简易电子琴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3.1.04--2013.1.11信息工程学院题目简易电子琴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要求利用迟滞比较器,构建中音“哆来咪发唆啦西”对应的频率信号2.7个不同按键分别对应7个不同的音符。

3.利用扬声器和音频放大器LM386,将该音频信号播放出来。

4. 改善发音质量电路应如何改进。

5.提供元器件LM358、LM386、按键、喇叭、阻容元件6.完成电路设计及仿真。

通用电路板上对设计的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和调试。

根据上述完成设计报告。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电路由四个部分组成:迟滞比较器,积分器,低通滤波器,LM386功率放大器。

如电路图所示,接一定的负反馈电阻R7、R8、R9、R10、R11、R12、R13得到七个音色频率的方波。

为了能够得到较好音质,将方波经过一个积分器变为三角波,然后再经过一个低通滤波器变为正弦波。

低通滤波器为由RC串联电路构成的一阶零状态响应。

最后接一个LM386功率放大器,对输出的正弦波信号进行放大。

模拟简易电子琴的电路。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1 迟滞比较器用于产生方波。

由公式及要产生的频率,以及实际电路通过自激产生方波,运用公式f=R1/(4*R2*Rx*C1)(其中x为7、8、9、10、11、12、13)通过计算得f = 523 时,R 7= 5.4k f = 587 时,R 8=4.7kf = 659 时,R 9 =4.2k f = 698 时,R 10=3.9kf = 784 时,R 11=3.5k f = 880 时,R 12=3.0kf = 988 时,R 13=2.7k2 积分器用于将方波变为三角波。

3 低通滤波器用于将三角波变换为正弦波。

4 LM386功率放大器用于放大输出的正弦波信号。

LM386中7引脚接电容能够提高音质,引脚1,8之间接电容可以放大倍数(20-200)倍。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新颖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新颖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新颖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如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模拟电路的常用元件及其工作原理;3.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模拟电路分析方法,如等效电路、微变等效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模拟电路实验操作;2.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模拟电子技术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模拟电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认识到模拟电子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介绍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2. 常用元件及其工作原理:学习二极管、晶体管、运算放大器等模拟电路常用元件的特性及功能。

3. 模拟电路分析方法:讲解等效电路、微变等效等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模拟电路实验,如搭建放大器、滤波器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第一节课: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 第二节课:常用元件及其工作原理;- 第三节课:模拟电路分析方法;- 第四节课:实践操作。

本章节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紧密,按照课程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后续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授课,确保学生能够逐步达到课程目标。

模电课设报告【范本模板】

模电课设报告【范本模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频率—电压变换器)学生姓名:田恬学号: 031520302班级: 0315203电工电子实验中心2017年6月目录第一章:设计指标第二章:系统概述第三章: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第四章:电路调试过程第五章:结束语附件1:器件表附件2:参考文献附件3:总图第一章设计指标试设计一个频率—电压变换器,要求:在200Hz-2kHz范围内变化时,对应输出的直流电(1)当正弦波信号的频率fi压Vo在2—10V范围内线性变化,误差在5%左右。

(2)正弦波信号源采用函数波形发生器.(3)采用±12V电源供电。

第二章系统概述一、设计思想函数波形发生器输出的正弦波经比较器变换成方波。

方波经频率变换成直流电压。

直流正电压经反相器变成负电压,再与参考电压V R通过反相加法器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Vo.二、各功能的组成(1)本次使用741运放设计三角波发生器作为设计函数波形发生器。

调节范围为200Hz-2000Hz,在调试过程中,挑选中间的几个值进行测试。

(2)电压比较器采用LM311.(3)F/V变换采用集成块LM331构成的典型电路。

通过参考书和报告上的指导书确定相关参数,测定输出的电压范围在0.2—2V。

(4)反相器采用比例为—1,通过集成芯片OP07实现.(5)反相加法器同样用芯片OP07实现,通过调节V R的大小.使输出的电压在2—10V。

三、总体工作过程第三章 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一、三角波发生器电路如图所示,它由运放A1、A2,电阻R1、R2组成的同相迟滞比较器,运放A2以及R 、C 构成的反相有源积分电路组成。

其输出信号周期为124R R RCT Vo=2-5V参考电压V R-0.2- -2V Vo3直流 Vo2方波 Vo1f i =200-2oooHz正弦波 函数波形发生器比较器F/V/变换反相器反相加法器0.1μF二、电压比较器LM311是一种电压比较器,它能将一个模拟电压信号和一个参考固定电压相比较,在二者幅度相等的附近,输出电压将产生跃变,相应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的课程设计报告_3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的课程设计报告_3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题目名称: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姓名:方淼学号:班级:08电信2班铜陵学院电气系2010年6月目录1.绪论 (3)2.电路工作原理分析、方案论证和确定 (4)2.1设计主要性能指标 (4)2.2设计方案选择 (4)2.3方案确定 (5)3.单元电路原理 (5)3.1电源变压器 (5)3.2整流电路 (6)3.3滤波电路 (8)3.4稳压电路 (9)4.参数计算及器件选择 (10)4.1集成稳压器的选择 (10)4.2整流二极管及滤波电容的选择 (11)5.调试 (11)5.1PSpice仿真分析 (11)6.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2)附录整体电路图 (13)1绪论在本学期开设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十章中,我们学习了直流稳压电源,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在电子线路中,通常都需要电压稳定的直流电源供电。

小功率稳压电源是由(图1-1)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等四部分组成。

图1-1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结构图其中,交流电网220V的电压通过电源变压器将变为我们需要的电压值,然后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变成脉动的直流电压。

由于此脉动的直流电压还含有较大的纹波,必须通过滤波电路加以滤波,从而得到平滑的直流电压。

但这样的电压还是会随电网电压波动、负载和温度等的变化而变化。

因而在整流、滤波电路之后,还须接稳压电路,保证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

此次集成直流电源的课程设计,要求输出±5 、±12V以及±9V的电压,全部过程(从构思设计到实物制作及性能调试)都将由我们自行完成,这就需要我们不仅熟悉了解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我们的实践中,并学会利用书籍资料来帮助自己。

因此,动手参与设计直流稳压电源能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初步的专业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理论计算、结构设计、工程绘图、查阅设计资料、标准与规范的运用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一、设计任务和要求设计制作一个自动测量三极管直流放大系数β值范围的装置。

1、对被测NPN型三极管β值分三档;2、β值的范围分别为50~80、80~120及120~180,对应的分档编号分别是1、2、3;3、用数码管显示β值的档次;4、电路采用5V或正负5V电源供电。

二:设计思路指南1.将变化的β值转化为与之成正比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量,再取样进行比较、分档。

上述转换过程可由以下方案实现:根据三极管电流I C=βI B的关系,当I B为固定值时,I C反映了β的变化,电阻R C上的电压V RC又反映了I C的变化,对V RC取样加入后级进行分档比较。

以下给出采用上述方案的参考电路如图1、图2所示。

oU图1T 1、T2、R1、R3构成微电流源电路,R2是被测管T3的基极电流取样电阻,,R4是集电极电流取样电阻。

由运放构成的差动放大电路,实现电压取样及隔离放大作用。

Uo图2是被测三极管,其基极电流可由R1、R2限定,运算放大器的输出T1U=βI B R3。

o2.将取样信号同时加到具有不同基准电压的比较电路输入端进行比较,对应某一定值U,只有相应的一个比较电路输出为高电平,则其余比较器输出o为低电平。

对比较器输出的高电平进行二进制编码,再经显示译码器译码,驱动数码管显示出相应的档次代号。

图3第二部分:设计方案一:设计方案分析论证:设计电路测量三极管的β值,将三极管β值转换为其他可用仪器测量的物理量来进行测量(如电压,根据三极管电流I C=βI B的关系,当I B为固定值时,I C反映了β的变化,电阻R C上的电压V R C又反映了I的变化)。

C1、β值与电流电压的转换(方案一)T 1、T2、R1、R3构成微电流源电路,R2是被测管T3的基极电流取样电阻,R4是集电极电流取样电阻。

由运放构成的差动放大电路,实现电压取样及隔离放大作用。

根据三极管电流I C=βI B的关系,当I B为固定值时,I C随着β的变化而变化,电阻R C上的电压V RC正好反映了I C的变化,所以,我们对V RC取样加入后级,进行分档比较。

模拟电子线路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设计报告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图1二、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图2三、对上述电路的分析并举例说明其应用1>对于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对这种电路的基本要求是: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成正比;输出电流为恒流源。

即当负载电阻在规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流保持不变,;输出电流对电源变化、环境温度等的变化不敏感。

一般地,还要附加一个要求,即输入电压与输出电流共地。

电路原理分析:图1中,R6是负载电阻,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Iout 是输出电流。

据电路基本定律,对R1、R2支路,由图1可列出如下方程V2*(1/R1+1/R2)=Vin/R1+V4/R2或 V4=V2*(1+R2/R1)-Vin*R2/R1=V2*(1+α) -Vin*α, (1)这里,已令 α=R2/R1。

如果忽略运放失调电压,运放正常工作时,其二输入端电压相等,对R3、R4支路,有β+=+=13433*32V R R R V V (2) 这里, β=R4/R3。

假定,R2>>R5,R2>>R6,即电阻R2对输出电流Iout 的分流作用可以忽略,对R5、R6支路,γγ+=+=1*3656*34V R R R V V (3)或 )()(γγγ11*41*43+=+=V V V 这里, γ=R6/R5。

将(2)、(3)式代入(1)式, αβαγαβα*1)1(*)/11(*4*11*34Vin V Vin V V -+++=-++=)( 解得, 11*1*/11*4-+++=)()()(βαγαVin V (4) 对R6支路,有 Iout=V4/R6。

将(4)代入,进一步推导,可得5/6*11*5*12*R R R R R Vin Iout )(βααβ-+++= (5)这里,α=R2/R1,β=R4/R3,同时要求R2>>R5,R2>>R6。

当α=β时,有 5*12*R R R Vin Iout = (6) 举例:从(5)式可见,只要α=β,即R2/R1=R4/R3,则输出电流与负载大小无关。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实习地点 ***** 实习时间 *****学院 ***** 班级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2012年 6月15日单键开关机电源电路1设计目的1.1提高电路板的焊接能力,正确的焊接电路1.2认识单键开关机电源电路,掌握其中的原理1.3把课堂上学习的模电、数电知识,学以致用,实践落实1.4学会正确使用稳压电路1.5提高电路检查能力和排除故障的能力2 设计内容电路设计主要来实现通过开关按钮2来实现电路的工作或停止,而开关按钮1可实现强制关闭的作用。

同时还设计了开关swith使电路能够实现持续工作的效果,即禁止开关。

这就是本实验所要实现的三个功能。

3 所用器件清单4、原理概述4.1.电路原理图:4.2 电路功能:4.2.1强制开关按钮1的工作原理无论电路原来处于什么工作状态,只要按下开关按钮1,三极管TR1和TR2就可以导通,那么通过TR1给D触发器的置1端S输送了高电平信号,Q1就输出高电平,那么同理Q2也会输出高电压。

因为Q2是通过电阻与TR4的基极相连的,所以这时TR4就会处于截止状态,那么运算放大器的正极就接低电压,所以TR5、TR6就均截止。

因此LED灯就会熄灭了。

4.2.2 开关按钮2的工作原理如果电路原来处于关闭状态,即Q1出高电平,那么Q非就出了低电平,而这时swith没接通,那么TR3就没有电压输入,整个管就处于截止状态,C端给D 的也是低电压。

当按一下按钮2时,就可以给clk一个上升沿,那么Q1就等于D,就会输出低电平,那么第二个触发器的置零端就出高,所以Q2就出低。

这时TR4就处于饱和导通状态,C端就会输出接近于9V电压,TR5、TR6就均导通,LED灯就会亮了。

若电路原来处于工作状态,则与上面的分析相反。

4.2.3 swith开关的工作原理若将swith开关接通,则TR3均处于饱和导通状态,D端电压横为低,开关按钮2按下给clk一个脉冲,D端一直输出低电平,所以LED就会常亮,即电路处于持续工作状态。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严俊宇).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严俊宇).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姓名:严俊宇专业:自动化学号:1020620265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课题一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实验一、设计任务1、设计课题: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放大电路设计和调试的一般方法。

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幅频特性的测量方法二、设计指标:≥20(绝对值) Au=500-2000电压放大倍数Auf:+12V,Rl=2KΩ信号源内阻Rs=0,管子采用9013(β约为180)电源电压VCC三、仪器设备模电实验箱 1台双踪示波器 1台低频信号发生器 1台万用表 1台元器件及工具 1套四、设计步骤与要求1.根据已知条件及性能指标要求,确定电路及器件型号,设置静态工作点,计算电路元件参数。

2.计算所设计的电路,测试性能指标能否到到设计要求。

3.调整修改原件参数值再计算,直到满足放大器性能指标要求。

4.安装电路,并测试性能指标;将修改后的元件参数值标注在电路图上。

四、实验内容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各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的参数,完成设计电路图如图1五、测试内容1、完成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量2、分别测量每一级的Au,Ri,Ro。

3、三级连起来测总的Au,Ri,Ro(开环)。

4、引入负反馈后测Au,Ri,Ro,观察负反馈对电路的影响。

图1表1 静态工作数据 第一级 第二级 IC UB UC UE IC UB UC UE 1.52mA 2.313V 11.890V 1.596V 2.495mA 3.217V 12.387V2.503V表2 各级输出电压及电压放大倍数 第一级 第二级 总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压 (mVrms) 输出电压 (mVrms) 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压 (mVrms) 输出电压 (mVrms) 电压放大倍数 0.138 8.386 60 8.426 649 76 46163、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的测量(1)用输出换算法测量放大器输入电阻R i 选取Rs=1 k Ω,完成表3,利用公式s o2o1o1i R u u u R -=计算输入电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根据通信、电子、电测等专业教学培养计划要求,在必修完《模拟电子线路》课程后,应该必修《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课。

其目的是针对本课程所学的容进行的综合训练,使学生深入理解已学的有关模拟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课程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课程设计、生产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的先修课程为:《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容与要求1.函数信号发生器2.串联直流稳压电源3. 放大器的设计以上题目仅供参考,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布置,也可根据学生情况自拟题目,以巩固所学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启发学生创造力为目的。

三、课程设计教学的基本要求1.教学基本要求①教师应事先准备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以及设计所需要的规和有关资料,在理论设计阶段安排答疑时间,指导学生。

②为加深学生对设计要求的理解,可安排学生查阅一些现有的设计资料。

2.培养要求①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查阅资料、选取设计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模拟电路理论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调试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③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3.时间安排四、课程设计考核1.每位学生上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2.随机抽取20%以上的学生对设计容质疑;3.根据课程设计报告、质疑成绩、课程设计中的表现,由指导教师按5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五、主要参考资料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理工大学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一.概述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主要容包括理论设计、安装调试及写出设计总结报告等。

理论设计包括选择总体方案、设计单元电路、选择元器件及计算参数等步骤,是课程设计的关键环节。

安装与调试是把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通过安装与调试,进一步完善电路,使之达到课题所要求的性能指标,使理论设计转变为实际产品。

课程设计的最后要求写出设计总结报告,把理论实际的容、组装调试的过程及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全面的总结,把实践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二.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是:●选择总体方案●设计单元电路●选择元器件●计算参数●画出总体电路图●进行组装和调试等由于电子电路种类繁多,千差万别,设计方法和步骤也因情况不同而各异,因而上述设计步骤需要交叉进行,有时甚至会出现反复。

因此在设计时。

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1.总体方案的选择设计电路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总体方案。

所谓总体方案是根据所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性能指标,用具有一定功能的若干单元电路组成一个整体,来实现各项功能,满足设计题目提出的要求和指标。

由于符合要求的总体方案往往不止一个,应当针对任务、要求和条件,查阅有关资料,以广开思路,提出若干不同的方案,然后仔细分析每个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加以比较,从中取优。

在选择过程中,常用框图表示各种方案的基本原理。

框图一般不必画的太详细,只要说明基本原理就可以了,但有些关键部分一定要画清楚,必要时尚需画出具体电路来加以分析。

2.单元电路的设计在确定了总体方案、画出详细框图之后,即可进行单元电路设计。

设计单元电路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根据设计要求和已选定的总体方案的原理图,确定对单元电路的设计要求,必要时应详细拟定主要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

2)拟订出各单元电路的要求后,应全面检查一遍,确定无误后方可按一定顺序分别设计各单元电路。

3)选择单元电路的结构形式。

一般情况下,应查阅有关资料,以丰富知识、开阔界面,从而找到合适的电路。

如确定找不到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要求的电路时,也可选用与设计要求比较接近的电路,然后调整电路参数。

3.画出总电路图设计好各单元电路以后,应画出总电路图。

总电路图是进行实验和印制电路板设计制作的主要依据,也是进行生产、调试、维修的依据,因此画好一总电路图非常重要。

画总电路图一般应注意信号的流向,尽量把总电路图画在同一图样上,电路图中所有的连线都要表示清楚,电路图中的规模集成电路,通常用框形表示,若集成电路器件的管脚较多,多余的管脚应作适当处理。

如果电路比较复杂,设计者经验不足,有些问题在画出总体电路之前难以解决。

可以先画出总电路图的草图,调整好布局和连线之后,再画出正式的总电路图。

4.元器件的选择电子电路的设计就是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并把它们最好地组合起来。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选择元器件的问题,不仅在设计单元电路和总体电路及计算参数时要考虑选哪些元件合适,而且在提出方案、分析和比较方案的优缺点时,有时也需要考虑用哪些元器件以及它们的性能价格比如何等。

选择元器件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根据具体问题和方案,需要哪些元器件,每个元器件应具有哪些功能和性能指标;第二,有哪些元器件实验室有,哪些在市场上能买到,性能如何,价格如何?体积多大。

电子元件种类繁多,新产品不断出现,这就需要经常关心元器件的信息和新动向,多查资料。

1)一般优先选用集成电路2)选用集成电路时,注意以下几点:①应熟悉集成电路的品种和几种典型产品的型号、性能、价格等,以便在设计时能提出较好的方案,较快地设计出单元电路和总电路。

②选择集成运放,应尽量选择“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委员会提出的优选集成电路系列”(集成运放)中的产品。

5.计算参数在电子电路的设计过程中,常常需要计算一些参数。

例如,在设计积分电路时,不仅要求出电阻值和电容值,而且还要估算出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转换速率、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及温漂,才能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元器件。

至于计算参数的具体方法,主要在与正确运用在“模拟电子线路”课程中已经学过的分析方法,搞清电路原理,灵活运用计算公式。

对于一般情况,计算参数应注意以下几点:1)各元器件的工作电压、电流、频率和功耗等应在允许的围,并留有适当裕量,以保证电路在规定的条件下,能正常工作,达到所要求的性能指标。

2)对于环境温度、交流电网电压等工作条件,计算参数时应按最不利的情况考虑。

3)涉及元器件的极限参数(例如整流桥的耐压)时,必须留有足够的裕量,一般1.5倍左右考虑。

4)电阻值尽可能选在1MΩ围,最大一般不应超过10 MΩ,其数值应在常用电阻标称值系列之,并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电阻的品种。

5)非电解电容尽可能在100pF~0.1μF围选择,其数值应在常用电容器标称值系列之,并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电容的品种。

6)在保证电路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设法降低成本,减少器件品种,减小元器件的功耗和体积,为安装调试创造有利条件。

7)应把计算确定的各参数值标在电路图的恰当位置。

设计一函数信号发生器一、设计目的通过该设计,要求掌握各种波形发生电路的设计方法,学习如何将各单元电路组合起来完成实际要求的模拟函数信号源设计。

二.函数信号发生器及其主要技术指标1.通用模拟函数信号发生器在测量技术、计算技术、自动控制、遥测遥控等领域中,广泛采用各种类型的信号发生器,常用的信号有正弦波、矩形波(方波)、三角波和锯齿波,尤其在小信号的输出上经常使用模拟式函数信号发生器。

图1是一种市售的通用模拟式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结构,其工作原理是以三角波产生电路为基础经二极管所构成的正弦波整型电路产生正弦波,同时经由比较器的比较产生方波。

图1 通用模拟函数信号发生器2.设计题目及技术指标1)正弦波、三角波及方波函数发生器a.功能:三路信号可同时输出,且信号连续可调b.技术指标:频率围:1 k~10k Hz正弦波:U pp=6v三角波:U pp=5 v方波:U pp=14v2)矩形波、锯齿波函数发生器频率围:1 k~5k Hz矩形波:U pp=6v,占空比为50%~90%锯齿波:U pp=5v, 斜率连续可调3)自拟4.方案选择方案一:框图如图2图2此方案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振荡原理和波形转换原理产生各种不同波形的函数发生器。

方案二:见图1所示通用模拟式函数信号发生器图3方案三:自选四、设计报告要求1.按题目要求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选择元器件的型号、标称值和额定值,并计算参数。

2.组装、调试设计电路,拟定设计步骤测试设计指标,若测试结果不满足设计指标,需重新调整电路参数,使之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3.写出设计、安装、调试、测试指标全过程的设计报告。

4.总结完成该设计题目的体会。

五、设计仪器万用表晶体管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设计二直流稳压电源一.设计目的通过该设计加深理解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的实际意义,学会对具体电路的设计方法,器件选择,安装调试及指标测试,达到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电路组成直流稳压电源的框图如图4所示,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和稳压四个环节组成。

图4三.设计题目及技术指标1.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1)设计要求●稳压电路要加有放大环节以改善稳定性●输出电压在一定围连续可调●要加有保护电路2)技术指标●输入交流电压220v●输出直流电压V o=9~15v●输出电流I o≤300mA●稳压系数R0<0.1Ω2.小型晶体管收音机用稳压电源技术指标●输入交流电压220v●输出直流电压V o=4.5~6v●输出电流I o≤20mA●输出纹波电压<100mv四.设计容及要求1.按题目要求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选择元器件的型号、标称值和额定值,并计算参数。

2. 组装、调试设计电路,拟定设计步骤,测试设计指标,若测试结果不满足设计指标,需重新调整电路参数,使之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3. 写出设计、安装、调试、测试指标全过程的设计报告。

4.总结完成该设计题目的体会。

五、设计仪器万用表晶体管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设计三放大器的设计一.设计目的通过该设计掌握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总体方案,设计具体单元电路及各器件的选择、安装调试及指标测试,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二.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设计要求:设计一精密放大电路系统,系统的输入信号为双端差模小信号,输出为单端输出,电路需抑制高频干扰和噪声,需有调零系统。

性能指标:A v=70~120f0=20Hz三.设计方案方案一建议选用运算放大器,并采用多级放大电路和有源低通滤波电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设计电路框图如图5所示。

图5方案二自拟四.设计容及要求1.按题目要求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选择元器件的型号、标称值和额定值,并计算参数。

2.组装、调试单元设计电路,拟定设计步骤测试设计指标,若测试结果不满足设计指标,需重新调整电路参数,使之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3.写出设计、安装、调试、测试指标全过程的设计报告。

4.总结完成该设计题目的体会。

五、设计仪器万用表晶体管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