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一、认识生物1.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例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例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等方式排出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例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猎豹发现猎物后会迅速追击。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遗传使得生物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变异则使生物不断产生新的性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如实记录调查结果。
-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照生活环境,可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按照用途,可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二、了解生物圈1. 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主要生活着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
-水圈的大部: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 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例如,光照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植物的开花;温度过低会使植物冻伤甚至死亡。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例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是竞争关系。
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环境的适应。
例如,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的海洋环境。
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生物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生命的起源、演化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初中的生物学课程涉及了许多基本的生物学知识,本文将对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所有生物体的构成要素。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参与细胞的代谢和生命活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携带遗传信息。
细胞具有自我繁殖的能力,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特点生物界中的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其遗传物质存储在细胞质中;真核细胞则包含有细胞核。
细胞的多样性体现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的差异。
细胞可以具有不同的形态,如球状、圆柱状、长条状等;大小也不尽相同,从微米到毫米皆有;功能上,细胞可以分工合作,形成组织和器官,完成特定的功能。
三、细胞的代谢细胞的代谢是指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利用和排泄等过程。
细胞通过细胞膜内的通道,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同时将废物通过细胞膜排出细胞外。
细胞的代谢包括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两个过程。
细胞利用合成代谢制造分子、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分解代谢则将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提供能量和原料。
四、遗传与变异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存储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生殖细胞的形成实现的。
遗传信息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是由于基因的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转移等原因导致的。
变异可以使个体之间产生差异,从而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有所不同。
五、生物的分类生物按照其共同的特征进行分类,现行的生物界分类方法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生态和系统发育等方面进行分类。
生物的分类可以从大到小分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等不同的层次。
不同的类群有不同的特征,按照分类系统可以清晰地了解和研究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初中生物人教版全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人教版全知识点总结本文档为人教版初中生物全知识点总结,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2 生物的分类- 植物界- 动物界- 微生物界1.3 生物圈- 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范围-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二单元植物的生命周期2.1 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的特点- 孢子植物的特点2.2 植物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器官的发育2.3 植物的繁殖- 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2.4 植物的生命周期- 种子植物的生命周期- 孢子植物的生命周期第三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3.1 动物的分类-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3.2 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胚胎发育- 成长3.3 动物的繁殖- 哺乳动物的繁殖- 鸟类的繁殖- 昆虫的繁殖第四单元人体生理4.1 细胞和组织- 细胞的概念和功能- 主要组织及其功能4.2 器官和系统- 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人体八大系统4.3 人体生理功能- 运动和骨骼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生殖系统第五单元生态学基础5.1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组成5.2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的构成- 食物网的概念5.3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的概念- 生态平衡的维持5.4 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保护的措施第六单元遗传与进化6.1 遗传- 遗传的概念- 遗传物质的传递6.2 进化- 进化的概念- 进化的证据6.3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以上为初中生物人教版全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生物第一至十二单元知识点大全(生物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生物第一至十二单元知识点大全(生物笔记)第一单元:生物界、物种和生物分类- 生物界的划分标准- 物种的定义和划分- 生物分类的意义和目的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基本特点- 细胞的结构组成- 细胞的功能第三单元:细胞的多样性和代谢- 细胞的多样形态和大小- 细胞的多样代谢-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四单元: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遗传的分子基础- 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第五单元:细胞的分裂和增生- 细胞分裂的意义和类型- 细胞分裂的过程- 细胞增生的调控机制第六单元:基因与性状- 基因的结构和组成- 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变异和突变对性状的影响第七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的结构和复制- RNA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第八单元:生物工程与基因工程- 生物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生物工程与基因工程的伦理问题第九单元:人体的生长发育- 人体的生长发育特点-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特点- 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第十单元:人体的呼吸与运动-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血液的运输和氧气的运输- 运动对身体的作用和影响第十一单元: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过程和消化液的作用-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第十二单元:人体的排除与调节- 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调节机制和激素的作用- 人体的排泄和水盐平衡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生物第一至十二单元的知识点大全。
每个单元大纲都包括了相关主题的基本概念、结构与功能,希望对你的生物学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背诵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背诵知识点在七年级的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生物的第一单元——生命之源。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点,关于DNA、RNA、蛋白质等等。
接下来,我会带着大家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点。
DNA1. DNA的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是一种特殊的核酸。
2. DNA是构成生物的遗传物质,其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3. 核苷酸由磷酸、五碳糖和碱基三个部分组成,而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
4. DNA的两条链是由碱基间的氢键相互连接形成的螺旋状结构。
5. DNA的碱基有4种,即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
其中A与T之间有两根氢键相互连接,G与C之间有三根氢键相互连接。
RNA1. RNA的全称是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其基本单位也是核苷酸。
2. RNA和DNA的最大区别在于RNA的五碳糖是核糖,而不是脱氧核糖。
3. RNA分为mRNA、rRNA、tRNA三种类型,它们各自的功能不同。
4. mRNA是信使RNA,主要作用是将DNA的信息转录成蛋白质。
5. rRNA是核糖体RNA,是构成核糖体的一部分。
6. tRNA是转运RNA,主要作用是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
蛋白质1.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共价键连接而成的长链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2.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有机物质之一,功能多样,广泛参与到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
3.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成单元,共有20种。
4.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分为四级结构,分别是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5. 蛋白质的功能受到其空间结构的影响,因此调节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对于生物体内的各种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影响。
以上是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大家理解了吗?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会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知识点,并掌握一些相关实验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之源。
初中生物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生物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中生物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生物与生物圈1. 生物的定义:具有生命特征的实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2. 生物的共同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排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3. 生物圈的范围:地球表层的生物和它们的环境共同构成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
二、细胞与组织1.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负责生命活动的进行。
3. 组织的构成:由相似的细胞组成,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三、生物的类群1. 植物类群:从低等到高等分为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 动物类群:从低等到高等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3.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四、生物的生长发育1. 生长:生物体积和重量的增加。
2. 发育: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包括胚胎发育、幼年期、成熟期和衰老期。
3.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物质、环境条件、营养状况等。
五、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原理: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
2. 变异: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基因或染色体的改变。
3. 进化:生物种类的演变过程,物种通过自然选择和适应环境而进化。
六、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2. 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链状或网状结构。
3. 环境保护: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七、人体健康与卫生1. 营养与健康:合理膳食,摄取足够的营养素,保持身体健康。
2. 疾病预防:了解常见疾病,采取预防措施,如计划免疫、个人卫生等。
3. 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初一生物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1. 生物的特征: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包括生命现象。
2. 生物体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则通过摄食获取营养物质。
3. 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4. 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生物体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实现个体的生长和发育。
5. 生物体的生殖和遗传:生殖是指生物体产生后代的过程,遗传则是亲代和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6. 生物体的变异和进化:变异是指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产生的差异,进化则是种群中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
7.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其所在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8.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成分。
9.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传递的重要结构。
10.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以上知识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一生物第一单元的内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知识点

第一章认识生物考点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1)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需要的有机物;(2)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1)植物:秋天落叶等;(2)动物:排尿、出汗、呼出气体等。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1)植物:触碰含羞草后,其叶片会合拢;(2)动物:羚羊发现敌害,立即奔逃。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1)生长:蘑菇、幼苗等不断长大;(2)繁殖:种子萌发、虎狼产仔等。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1)遗传:豚鼠亲子都是黑色皮毛;(2)变异:同一碧桃上的花色不同。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考点二: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1)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基本方法:观察法(显微镜观察等)、调查法(人口普查等)、实验法(一般采用对照实验的方式,如:“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来自空气”的实验等)、测量法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考点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2)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肥等(3)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多指生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如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捕食: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竞争: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等。
合作:蜜蜂合作筑巢。
寄生:蛔虫寄生在人体内等。
互利共生: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体利用;犀牛和犀牛鸟等。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疏松土壤。
(2)不利影响:山羊捕食草根,毁灭草场等。
考点二: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2021年初中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2021年初中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归纳初中生物考试必备知识点概述:在研究生物时,观察是获得感性知识的主要途径。
通过仔细观察周围的生命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到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一、人体生物学知识点:1.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细胞逐渐具备了不同的功能和结构。
2.人体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此外,人体还包括八大系统,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二、植物生物学知识点:1.植物体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最终形成植物体。
2.植物由六大器官构成,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植物的组织包括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
3.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皮保护细嫩的胚。
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没有胚乳;玉米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同时,干瘪的种子、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和正在休眠的种子都不能萌发。
4.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和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芽中也有分生组织,它能够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三、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2.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3.脂肪是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
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是一类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物质,虽然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但却具有重要的功能。
维生素A是其中一种,它可以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同时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皮肤粗糙和夜盲症等问题。
另外,维生素B1也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它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一些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实验。
4.生物的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
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等。
5.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液泡、叶绿体等。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7.显微镜的结构包括物镜、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等。
8.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等。
9.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10.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同源器官证据、
胚胎学上的器官发育重演律等。
11.生物进化的历程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
到复杂。
12.人类的进化历程主要包括猿到人的进化、人脑的进化等。
1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等。
14.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
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等。
15.食物链是指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联系。
以上是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
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最全面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知
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总
结和归纳。
以下为各个知识点的概述:
1. 生物的定义
生物是指具有生命活动和生命特征的物质个体。
2.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长、发育、繁殖、代谢和适应环境等。
3. 生命活动
生命活动包括营养、运动、感受刺激和自我调节等。
4. 细胞的组成
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5. 细胞结构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6. 细胞的功能
细胞的功能包括物质的吸收、消化、合成和排泄等。
7. 细胞的多样性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真核细胞进一步分为植物
细胞和动物细胞。
8. 细胞的自我复制
细胞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可以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9. 细胞的特殊化
细胞可以特化成不同的细胞类型,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10. 细胞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细胞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协同工作,以维持生物体的正常运转。
11. 生物的分类
生物按照进化的程度可以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按照营养
方式可以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12. 生物的层级结构
生物的层级结构从小到大分别为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和个体。
13.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和生态位等。
以上是本文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的全面总结和归纳。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生物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初中生物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以下是初中生物某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生物学的核心内容。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 细胞有多种类型,包括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3.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等结构,而动物细胞则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4.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5. 细胞质是细胞内充满的半流体物质,其中包含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6. 细胞通过分裂来繁殖,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是指生物将其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包含了生物体建造自己所需的所有指令。
3. 基因是DNA上的特定片段,负责控制生物体的各种性状。
4. 进化是生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由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驱动。
5. 物种适应环境的过程称为适应性进化,这有助于生物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6. 化石记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显示了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发展过程。
三、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在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
2.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个特定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3. 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了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4.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包括它如何获取资源和对环境的适应。
5.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有重大影响,包括栖息地破坏、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6.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至关重要。
四、人体健康与营养1. 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2. 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和排泄。
3. 循环系统通过血液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带走废物和二氧化碳。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一: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2021年最新整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海洋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中前内共产生的废物、生物能扩张性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神经元构成的。
2、生物的分类按形态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五家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3、生物圈中的生物:中同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社交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4.生物圈生物界为生物生存提供服务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5.生态系统的类型:沼泽地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群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生物群落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4、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氛围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体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哺乳动物普遍存在的。
6、生物学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四、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归口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如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电磁波。
3.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不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2021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总结

生物的基本结构1、生物的特征:应激性(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长繁殖、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2、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3、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有细胞结构但无成形细胞核的是细菌。
4、动植物细胞的比较: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5、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6、细胞膜——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植物有,进行光合作用)和线粒体(动、植物都有,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是能量转换器。
细胞质里有液泡,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尼古丁等)7、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生物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8、组织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
9、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结缔组织(血液);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
一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
10、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根尖分生区、芽尖生长点;保护组织——表皮;营养组织——果肉、叶肉;输导组织——根、茎、叶脉内的导管和筛管。
11、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种子、果实。
12、.生物体结构层次单位:(从微观到宏观)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12-2(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个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绿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14、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
优品课件之新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第一单元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第一单元新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有生命现象的物体;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二、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如动物和人要吃饭, 植物要吸收水和无机盐) ;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出汗、排尿)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受刺激会合拢,动物躲避敌害) ;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生物圈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范围:①大气圈的底部;②水圈的大部;③岩石圈的表面由下至上约 20km 二、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包括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②生物因素: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12-17) :1、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例:荒漠骆驼尿液少(干旱环境) ; 旗形树(多风环境) ;海豹皮下脂肪厚(低温环境) ; 骆驼刺(干旱少水环境)2、影响例:植物防风固沙降温“绿色长城” , 蚯蚓使土壤疏松肥沃。
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①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②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制定计划: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①生物适应环境②生物影响环境③环境影响生物五、生态系统:①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两者缺一不可)②组成:①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
生物知识点初一第一单元

生物知识点初一第一单元
生物知识点初一第一单元包括: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的特征、生物分类、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几种常见的生物界、分类名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植物的组成部分、动物的组成部
分等。
1. 生物的基本概念:
生物指的是地球上存在的所有生命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 生物的特征:
生物具有生长、变化、繁殖、适应环境、维持稳定等基本特征。
3. 生物分类:
生物可根据其共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植物界和动物界。
4.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生物细胞可以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和细胞器,原核细胞则没有核膜和细胞器。
5. 几种常见的生物界:
生物界包括植物界、动物界、藻类界、真菌界、原生动物界等。
6. 分类名词:
生物分类中常用的名词包括门、纲、目、科、属和种等,用于表示生物的不同级别。
7.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生物的繁殖方式可以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通过合子的结合产生新个体,无性生殖则是通过无性细胞的分裂产生新个体。
8. 植物的组成部分:
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组成,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起支撑作用,叶进行光合作用,花和果实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9. 动物的组成部分:
动物由头、躯干和四肢等组成,头部包括口、眼、鼻、耳等器官,躯干是动物的主体部分,四肢用于运动和抓取等功能。
2021年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知识整理(人教版)

2021年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知识整理(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知识整理(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