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香港老中医范兆津对「百合病」之探析
百合病baihebing
![百合病baihebing](https://img.taocdn.com/s3/m/24c3680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3.png)
百合病baihebing百合病( baihebing )别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 病后神经功能紊乱中医简介:以神情恍惚,行、卧、饮食等皆觉不适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病机:百合病多继发于急性热病,或中毒、脑部疾患等之后,余邪未尽,阴液亏损,气血失调,经脉失养,心神惑乱。
类证:1.神劳:无急性热病或其他重病的病史,病情明显受情志因素影响,病势缓慢迁延而病程长。
2.脏躁:女性多见,常见于更年期,以情绪抑郁,悲伤欲哭、紧张、焦虑、多疑等为主要表现,无急性热病或其他病史。
3.卑惵:以自卑、恐惧为主症,爱处暗室,或倚门后。
治疗:(一)辨证论治:1.阴虚内热证:热病之合,低热不退,心中烦扰,诸般不适,难以自宁,口干欲饮,大便干结,皮肤干燥,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
滋阴清热安神。
百合地黄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减。
2.痰热扰神证:发热,口渴不欲饮,心神不宁,坐卧不安,失眠,咳吐黄痰,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清热化痰。
黄连温胆汤加减。
3.心肝阴虚证:精神抑郁,情绪不稳,胸胁不适,失眠心烦,头晕耳鸣,甚则坐立不安,口干,舌红少苔,脉细弦数。
滋阴安神,甘麦大枣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百合病” 相关论述百合病《中医名词词典》古病名,见《金匮要略》。
是一种心肺阴虚的病症。
临床表现为沉默少言,欲睡不能眠,欲行不能走,欲食又不能吃,寒热似有似无,神志有时不宁,或作自言自语,伴有口苦,尿赤,脉数等内热见症。
类似西医神经衰弱,癔病,或某些热病后期虚弱症。
亦有人认为《金匮要略》用百合、地黄等滋阴药治疗本病有效,而命名。
伤寒百合病方七首《外台秘要》病源伤寒百合病者,谓无经络百脉一宗悉致病也,皆因伤寒虚劳,大病之后不平复,变成斯病也。
其状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得卧,复不得卧,欲出行,而复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时,闻饮食臭,或如强健人,而欲卧,复不得眠,如有寒,复如无寒,如有热,复如无热,至朝日苦,小便赤黄,百合之病诸药不能疗,得药则剧而吐利,如有神灵所加也,身形如和,其人脉微数,每尿辄头痛,其病六十日乃愈,若尿时头不痛,淅淅然如寒者,四十日愈,若尿时快然但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一月日复见,其状恶寒而呕者,病在上焦也,二十三日当愈,其状腹满微喘,大便硬,三四日一大便,时复小溏者,病在中焦也,六十三日当愈,其状小便淋沥难者,病在下焦也,四十三日当愈,各随其证以疗之耳。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https://img.taocdn.com/s3/m/cc50ba1c16fc700abb68fc8c.png)
提要
论述百合病的病因病机、证候、预后和 治则,是百合病的总纲。
百脉之本源心肺发生病变,
则百脉皆病
——百脉一宗,悉致其病
具体病机:心肺阴虚内热,邪热 内扰,神明不安,使行动、饮食、 睡眠异常。
1、心神不宁证 (1)饮食改变 意欲食复不能食,欲饮食,或 有美食,或有不用闻食臭时 (2)精神改变 常默默 (3)行为改变 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 (4)感觉改变 如寒无寒,如热无热 (5)如有神灵 (6)身形如和 2、阴虚内热证 口苦,小便赤,脉微数
(若脓未成,则邪气散漫于脏腑,影响脾胃功能—不能食)
治法:清热渗湿,活血排脓 赤小豆当归散
赤小豆—清热渗湿, 解毒排脓 当归—活血祛瘀
狐惑病小结
主症:目赤,咽喉、二阴溃烂 病机:感染虫毒,湿热不化, 蒸腐气血,败为痈脓。 治法:清热化湿 ,解毒杀虫。 气血痹阻者加活血化瘀药 气分—甘草泻心汤 内服 血分—赤小豆当归散 治疗 外洗—苦参 外用 烟熏—雄黄
分析
百合病病因病机:“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
病因病机: 热病之后余热未清——继发
情志不遂,郁而化火伤阴——原发
阴液受伤,心肺阴虚内热—心主血脉,肺主治节
而朝百脉,人体之脉同出一源,为心肺所统,心
肺正常,则气血调和而百脉皆得其养。如心肺一
病,则百脉皆病,所以百脉一宗之宗,实际上是 指心肺。
“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百脉未和,或平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 脉证治第三
学习要求:
1、掌握百合病、狐惑病的辨证
论治。
2、熟悉阴阳毒的辨证论治。
3、了解百合病、狐惑病及阴阳
毒三病
合篇的意义。
概 述
百合病 ——以精神恍惚不定,口苦,小便赤, 脉微数为特征。“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为其病 机。 狐惑病——常表现出以咽喉、二阴溃烂,后期见 目赤为主症,伴见精神恍惚等症状。主要由湿热 虫毒所致。 阴阳毒(阳毒和阴毒)——感染疫毒引起,以咽 痛,发斑为主症。此处阴阳非指寒热、表里,而 是以证候特点划分阴阳。
伤寒论百合病条文
![伤寒论百合病条文](https://img.taocdn.com/s3/m/35027e9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f.png)
伤寒论百合病条文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作者为东汉末年的张仲景。
百合病在《伤寒论》中的相关条文主要包括:
1.《伤寒论》第十九条:“寒热,百节疼,反复发作者,百脉皆虚,可刺。
发黄,腹肹满者,去石。
”
此条文中提到了寒热、百节疼等症状,并指出了脉象虚弱和肝胆气滞的治疗方法。
2.《伤寒论》第四十二条:“恶风,百脉皆虚,汗出恶风,白驳者,百病也。
”
此条文中提到了恶风、百脉虚弱和汗出等症状,并指出了百病的原因。
3.《伤寒论》第三十二条:“许有余热,头痛,心疼,胸中痛(或竟即恶)者,百病也。
”
此条文中提到了头痛、心疼和胸中痛等症状,并指出了百病的原因。
4.《伤寒论》第三十三条:“阳明病,脉浮大而实者,下之;其人濈然汗出而喘者,大便必鬱。
”
此条文中提到了阳明病的相关症状,包括脉象浮大实和濈然汗出喘等,并指出了可能出现的大便不畅的情况。
以上是《伤寒论》中与百合病相关的一些条文,但百合病并非在经文中单独独立作为一种疾病,而是作为一种不同病症中的
一个表现出现的。
因此,对于百合病的具体描述在经文中可能较为有限。
百合病证治琐谈
![百合病证治琐谈](https://img.taocdn.com/s3/m/cd8bd8c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9.png)
百合病证治琐谈百合病首见于《金匮要略》。
本病是以心肺阴虚内热为主要病机,临床以精神恍惚、言行不定、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为主症的病证。
百合病既可发于热病之后,亦可由情志不遂,郁而化火,以致阴虚内热而发病。
治以养阴清热,润养心肺为大法,百合地黄汤为代表方。
因用百合可治疗此病,且常有良效而得名。
百合病常见于临床医学所说的癔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清代医家陈修园提出:“此病最多,而医者不识耳。
”徐灵胎说:“此等症,病后得之者甚多,医者不知,多方误治,以致病气日深,不可救疗,始终无一人能识之者,遍地皆然也。
”已故名医程门雪先生也曾提出:“百合病非但有,而且并不少见。
”显然,识证是百合病证治第一要义。
病因病机一(一)病因有关百合病病因的论述较少。
《金匮要略》只述百合病证治,未阐述病因。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金匮要略》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1.病后所生病后伤正,正虚发病。
伤寒虚劳大病之后,人体正虚,营卫气血失调,余邪留连,百脉不和,变成此病。
此时百合病犹如当今之感染后失调综合征。
2.情志所伤情志所伤,气机郁结,化热伤阴,内扰心神。
赵以德在《金匮玉函经二注》中提出,该病多因“情欲不遂,或因离绝菀结,或忧惶煎迫”所致。
清·吴谦等人以及近代医家曹颖甫亦有相似的论述。
3.误治伤正外感病治不得法,损伤正气,耗损阴液,脏腑失调,心神失和。
误治伤正较之外感与情志损伤,尤为重笃。
盖因误治之害有伤正与助邪两端。
4.房劳所伤房劳过度,伤正扰神,阴液受损,心神失养,形神失和。
日本医家饭田鼎在《金匮要略方论考证》中说:“盖百合病者……房室过度之所致。
”《伤寒论》有热病瘥后劳复之证治,值得临证参考与借鉴。
百合病主要是由外感热病所致,这对借助热病理论与临证经验来理解百合病病机及论治大有裨益。
外感病后,正气特别是阴液受损,阴虚热结是其主要病机。
当然,不能据此而排除情志、误治等因素所致的百合病。
(二)病机1.病涉心肺,损在气阴心肺受邪,气血被扰,心主血脉、肺司宣降功能失常,气机不和,引发诸症。
4百合狐惑阴阳毒第三
![4百合狐惑阴阳毒第三](https://img.taocdn.com/s3/m/033345ceaa00b52acec7ca03.png)
• 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行动、起居异常
• 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感觉异常
〖病机〗 心肺阴虚,血脉失和
• 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
〖病机〗 心神不宁,精神恍惚不定
(2)阴虚内热证:
口苦,小便赤,其脉微数。
4、误治
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
(1)本病病情复杂,辨证不清易误治
医 理
(2)提示治疗禁忌:汗、吐、下法。
初得之三、四日——酿脓初期
眼 部 目 赤 如 鸠 眼 —— ( 两 目 红 赤 蚀 烂 肿 痛 ) : 蚀 湿热循肝经上注于目,蓄热不解,湿毒不化 烂 七八日——病情迁延日久 证 四眥黑——湿热瘀于血分,脓已成熟
若能食者,脓已成也
——病势集中于局部,对脾胃影响反轻
〖方药〗赤豆当归散主之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清热渗湿,解毒排脓 当归——养血活血,祛瘀生新 浆水——清凉解毒
〘病机〙湿热困脾,脾胃不和
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乍”字为“或”字解。 不当“忽”字解。
〘医理〙 湿热蕴久,气血失和,Biblioteka 热起伏。 病人面色随病情轻重有所变化。
〘按语〙
结合13条原文学习,“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 为偏义复合词。 乍赤“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 乍黑“七、八日,目四眦黑。”
〖功效〗清热渗湿,活血排脓
〘按语〙
1.方中当归用量原缺,据《千金要方· 卷十》
当归作三两,宜从。 2.《金匮· 惊悸吐衄下血》篇治疗湿热便 血——近血,用赤豆当归散,说明该方用于治 疗狐惑病之上下蚀烂证,为异病同治之例。
二、外治方
【原文】 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11、一) 蚀于肛者,雄黄熏之。(12、二)
04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04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https://img.taocdn.com/s3/m/9a77d84be45c3b3567ec8b1c.png)
百合病误下 百合病误下
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 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 滑石代赭汤方 百合七枚( 滑石三两( 绵裹) 代赭石( 百合七枚(劈) 滑石三两(碎,绵裹) 代赭石(如弹丸大枚 )(碎 绵裹) 一)(碎,绵裹) 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 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 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 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 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眼。 滓;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眼。
(二)百合病误治后的治疗 百合病误治后的治疗 百合病误汗 百合病误汗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百合知母汤方 百合七枚( 知母三两( 百合七枚(劈) 知母三两(切) 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 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 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 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 后会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后会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注: 1. 如寒无寒,如热无热(误汗) 虚热甚- 如寒无寒,如热无热(误汗)——虚热甚-心烦\口燥 虚热甚 心烦\
百合病脉证与病机示意图 百合病脉证与病机示意图
百合病 百合病 心肺阴虚
百脉一宗悉致其病
心神不安
精神恍惚 如有神灵 行为、 (行为、 感觉、语言) 感觉、语言)
血脉受累
如寒无寒 如热无热
阴虚内热
口苦、 口苦、小便赤 其脉微数
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 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 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 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 眩者,二十日愈。 眩者,二十日愈。 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 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 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 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 注: 溺:尿
百合治疗抑郁症作用简析
![百合治疗抑郁症作用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c380c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c.png)
百合治疗抑郁症作用简析2 中国中医科学院 100091百合按字意分析,百是药略数词,合为合美,是说能把多种不如意的事情变得合美,首先把不如意的事情变得如意起来。
百合以药物名称记载,首见于《神农本草经》。
中医认为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功效的食药共用之品。
临床常用于肺阴虚引起的燥咳,肺阴虚所致的劳嗽咳血,及肺阴不足,虚火扰心神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精神症状。
张仲景将百合主治疾病命名为百合病。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
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百合病即是现代人们所说的抑郁症。
“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为百合病病机。
指人身各条血脉合为一宗,为主治节的肺脏失调产生种病症。
《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张景岳注:“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
”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美盖,为人体百脉的统辖,肺功能正常,则气血通畅,百脉调和,人安和而无病。
华盖失盖脏腑,朝百脉,主治节之功,则气血失调,百脉受累,多个脏腑功能受到影响,出现各种不可名状的症状,称为百合病。
多数医家皆从心肺阴虚角度注解,实乃肺虚百脉各脏腑俱损,气血阴阳皆虚,阴虚较为明显之症。
“意欲食复不能食“ ”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
“为脾胃受损,消磨运化水谷功能失常。
”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如寒无寒,如热无热“为肺金反侮心火,虚火扰及神明。
”口苦,小便赤““其脉微数“为肝胆及心与小肠经有热所致。
”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
如有神灵者“是多脏腑受虚火所扰产生的典型症状。
临床抑郁症患者常自述,除易怒、悲伤、多疑、淡漠抑郁症状能通过问诊感知外,心悸、失眠、潮热盗汗等主症表述不清。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10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10](https://img.taocdn.com/s3/m/ae3a70d3360cba1aa811da54.png)
治法: 治法:
百脉无治法,治疗一经则影响另一经,故曰: 百脉无治法,治疗一经则影响另一经,故曰: 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 “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 治从根本心肺。 治从根本心肺。 滋养心肺阴液,以充益百脉。 滋养心肺阴液,以充益百脉。 把握肺朝百脉,主治节,故方方不离百合。 把握肺朝百脉,主治节,故方方不离百合。
“阴”指阳虚阴盛,“阳”指阴虚阳亢观 阴 指阳虚阴盛, 点
魏念庭《金匮要略本义》 百合病见于阴者, 魏念庭《金匮要略本义》云:“百合病见于阴者, 阳不足而阴有余也……见于阳者,阴不足而阳有 见于阳者, 阳不足而阴有余也 见于阳者 余也。 余也。” 高学山《金匮要略高注》 见于阴者, 高学山《金匮要略高注》云:“见于阴者,盖下 之后,则真阴损伤而真阳涣散, 之后,则真阴损伤而真阳涣散,即滑石代赭及百 合洗方之类,其意在敛气归宗,故曰阳法; 合洗方之类,其意在敛气归宗,故曰阳法;见于 阳者,盖汗吐后,则阳液损伤而阴气焕散, 阳者,盖汗吐后,则阳液损伤而阴气焕散,即百 合知母及栝蒌牡蛎之类,其意在添精润脉,故曰 合知母及栝蒌牡蛎之类,其意在添精润脉, 阴法。反此为逆” 阴法。反此为逆” 。
本篇论述百合病、狐惑病、 本篇论述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病的概念 及辩证论治方法。 及辩证论治方法。 三病的共同点:病位都在阴血。 三病的共同点:病位都在阴血。症状都与心 主血脉有关。 主血脉有关。
第三篇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
![第三篇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https://img.taocdn.com/s3/m/159fb15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5.png)
第三篇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下面讲《金匮》的第三篇,百合狐惑阴阳毒病。
这个百合病,这么多年下来,有些同学可能连什么叫“百合病”也不理解,就像“痉病”也不理解,我们几个晚上下来,大家应该能知道什么叫“痉病”、“湿病”、中暑。
我们先看看“百合病”有哪些症状,就可以知道指的是什么症状,是什么问题而出现的症状。
【原文1】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加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
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
原文1,这里一开头,“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还有很多症状:想吃又吃不下,人经常比较郁闷地呆在那里,想卧又不能卧,好像人不知道怎么好,想走一下也不走,有些时候吃感觉有味道,有时连味道也没有感觉。
所以,“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张仲景说诸药不能治,不是说真正的没药可以治,只是说这个症状比较复杂,好像这《伤寒论》里提到的常用药不容易有效果,是要找到有根据性的才好一些。
“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就是说得药还吐得厉害的,病人已经有点麻烦。
其实这个药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口苦、小便黄就可以知道,这都是肝胆里面有热的才会造成的。
口苦是胆汁分泌过多了,小便黄也是里面有热的一个表现,第一,这个就是有里热。
张仲景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了,“百脉一宗”,我个人理解下来,这个指的是血脉,不是指的经络。
你们想一下,只有血脉才是全身走的,只要稍稍刮伤点皮肤,就马上见到红色的血流出来。
这个就是血脉全身都走的,所以这个是血脉方面的湿热病,是血脉方面出问题了,就好像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肿瘤、癌症病人。
为什么到现在,医院也好,很多的同行也好,对着癌症好像就无药可治,因为他是血脉病、血液里的病,好像白血病也是世界难题,也是比较难搞的一个病。
《金匮要略》百合病病名及治疗方法分析
![《金匮要略》百合病病名及治疗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2a6f010912a21614792988.png)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1卷第2期 -9-谢紊乱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均造成影响[4,5]。
临床以采取西药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为主,二甲双胍药物是临床药物之一,其降糖效果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体重指标、血脂指标及血糖指标,但西医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比较明显,若脾胃虚弱患者,容易伴有腹部不适、恶心、腹泻等症状,影响治疗效果[6]。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在接受二甲双胍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从结果可知,经治疗后,两组的脂肪激素、胃肠激素、血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而且研究组的瘦素[(2.81±0.62)μg/mL]、FPG[(7.01±0.78)mmol/L]、HOMA-IR[(6.75±0.65)]、HbAlc[(6.15±0.95)%]更低,GIP[(106.35±9.65)mmol/L]、GLP-1[(27.32±2.65)mmol/L]更高,而且治疗总有效率(96.00%)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6.00%)则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具有化瘀通络、健脾祛湿效果。
将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与二甲双胍药物联合应用于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可以通络活血、行气化瘀、明显控制血糖值、血脂值等,以有效缓解疾病症状[7,8]。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患者的疾病特点,在给予二甲双胍药物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可以明显调节脂肪激素及胃肠激素,改善血糖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药物治疗安全性。
参考文献:[1]曹福建,张翠玲.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31(11):1688-1690.[2]张建,赵静.参苓白术散治疗糖尿病性腹泻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7,9(1):9-11.[3]曹云,高黎明.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2):161-162. [4]范嘉裕,叶伟锋.糖尿病性腹泻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的效果评估与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0):131-133.[5]梁荫基,王少娜,王琳,等.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健康管理策略[J].护理学报,2016,23(8):23-26.[6]冯召岚.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21):160-161.[7]李惠,刘浩,张婷婷,等.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新疆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瘦素水平的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4): 164-165.[8]梁菊玲.参苓白术散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3):56-58.作者简介:刘丽梅(1984-),女,四川资阳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内分泌中医方向。
结合临床试论《百合病》
![结合临床试论《百合病》](https://img.taocdn.com/s3/m/729e683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2.png)
结合临床试论《百合病》百合病是金匮要略里比较难解读的病之一。
一般把百合病理解为精神紊乱,类似现代病中的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等,但临床很少见到类似仲景描述的那样的病人,案例记录也不多,讨论的也很少。
我认为,百合病不仅局限为精神疾病,范围要大的多,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仅最近三个多月我在临床上就用百合方治疗的百合病就有二十例左右,分多个种类,都与心阴虚有关,先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列举如下,然后再来讨论一下百合病是一个什么病?它的病因、病位和病机。
中医这门学问,离开临床讨论理论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先举临床案例,再讨论百合病比较好。
一、百合病临床病案案一:失眠贫血2020 9 12 某女,45岁,长期失眠、半夜2~3点才能入睡,主要两个原因:1、曾经长期上夜班,导致日夜颠倒,白天很累没精神,晚上精神反而好;2、家外面就是一个市场,喝酒的、打牌的噪声很大。
手心热,纳可、但吃不多。
贫血,血红蛋白82(正常大于110)。
舌淡红干苔白右沉左沉百合40生地40知母15麦冬20五味子10党参15,7剂2020 9 19 复诊:睡觉好了,到点就困得不行,10点半就睡,外面吵闹声也听不到了,吃饭能吃了,心情更好,精神头很足,自觉有用不完的劲。
案二:焦虑恶梦睡不安2020 9 2 某男 50多岁,澳洲白人,长期难入睡,睡不安稳,经常做噩梦身陷险境,一般是在战船上有敌人攻击,而他自己则边躲边想办法反击敌人或者设法脱身。
梦里经常非常紧张,肢体乱动。
白天很疲倦。
小便断断续续,纳呆,大便粘,舌偏红偏干、有齿痕、苔薄白。
百合20生地20苍术6蝉衣6麦冬12五味子5知母6黄柏5生薏仁12,5剂吃了一次药,当晚即安眠一夜。
案三:失眠导致心慌2020 8 31 某男,24岁,长期失眠,最近半年一失眠就心慌,原来失眠不心慌,现在睡不着就心慌、第二天白天也心慌,抽烟会加剧心慌,纳可,大便可,舌红暗苔白干右细弱左沉百合60生地60知母15茯苓9,7剂电话回访:吃了药两天后,就没再失眠心慌,但停药一周多又开始犯病,嘱再来看。
从百合病的组方及分量浅议热病后遗症的调治
![从百合病的组方及分量浅议热病后遗症的调治](https://img.taocdn.com/s3/m/cd7b8833b90d6c85ec3ac668.png)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一篇,提出百合病,详细描述了百合病的临床表现、预后及治疗,指出百合病在热病发生之前驱期、发病期、及恢复期皆可见,说明百合病是热病的并发症、后遗症。
百合病总共7个方子,包括4个汤剂、1个外洗剂、2个散剂,药味组成简练,少则单用百合,多则不过3味。
组方中,百合为主药,六个方子用百合。
百合为药食两用之品,《神农本草经》谓其“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
”徐彬曰:“百合者,味计平,微苦色白,阳中之阴,补肺药也。
”而《中药学》则更明确指出百合“归肺、心经”,“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1百合方的分量与煎服方法在4个内服汤剂中,即百合知母汤方、滑石代赭汤方、百合鸡子汤方、百合地黄汤方,百合的用量都是7枚,7枚经过计算及测量是165克[1],掰开水洗后渍泡一夜,去掉白沫,换泉水将2升水煮取1升;其他辅助的药另外用2升水煮取1升,2种药水再合煎浓缩使2升缩至1升半(鸡子黄是直接搅打到百合汤内再温热后服用,生地黄直接取汁再与百合水合煎浓缩)。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东汉1两为15g,1斤为240g,1升为200mL[1]”。
这种煎煮方法,与一般的中药煎煮方法有区别,与金匮书内其它大部分汤剂的煎煮方法也不同。
这种方法更似浓煎茶,强调用泉水,泉水可下热气利小便、滋阴效果更强;而且辅药的原料不与主药同煎,从而保存主药—百合的药性、味道少受影响。
前3个方子(百合知母汤方、滑石代赭汤方、百合鸡子汤方)是用于热病使用汗、下、吐三法治疗后的,津液损伤较多而余邪不多者,服法是保持温度、分次、多次服用,不强调中病即止。
外感热病邪自口鼻、皮毛由表入里损伤脏腑,影响肺主气司呼吸、脾胃和大小肠的运化水谷功能等;又因高热出汗、呕吐或腹泻伤津耗气,加重正气衰惫。
胃阴受损,其腐熟受纳功能受损,故胃阴不足则不思饮食;胃阴虚伴有虚火时似有食欲,进食后却呕吐拒食;肺火下遗大肠,肠阴不足则肠燥便秘、气虚不能收敛则泄泻;心火下遗小肠,则溺赤短涩。
《金匮要略》百合病探析
![《金匮要略》百合病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fe424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3.png)
《金匮要略》百合病探析关于《金匮》百合病,对其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有诸多观点,莫能统一。
在中医药学高级丛书《金匮要略》中,关于病名,综合历代注本,总结出三种观点;关于病因总结出四种观点;关于病机提出:百合病的病机与心肺有关,心主血脉,肺朝百脉,人体之脉同出一源,为心肺所统。
各种病因,导致心肺受累,百脉合病,都有产生本病的可能。
原文:“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已点出病机之要。
临床以心肺阴虚内热者居多。
” 在全国中医院校《金匮要略》统编教材中对病机的认识基本与上相同:“百合病是心肺阴虚内热的疾病……心肺阴虚内热,累及百脉为病,症状百出。
”本人临床过程中,对以上病机的解释,有三点疑问:疑问一,病位不明确。
“心肺阴虚内热,累及百脉为病。
”若病位在心肺,症状上必定见到心肺阴虚有热的明证:心阴虚内热,病机心火上炎,心神不安;临床见心烦、心悸。
肺阴虚内热,则必然影响肺气宣肃,临床见咽干、口渴,甚或咳嗽。
若病位在百脉,心肺阴虚内热为病因,则更不符合病机变化;邪热在心,则心火移于肺;心肺阴虚,累及百脉,则与原文“其病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之意不相符,又与病因相冲突。
疑问二,病症不支持。
百合病,症状百出,恍惚不定。
然而有不变之症:“口苦,小便赤,脉微数。
”且此症不合“心肺阴虚内热”为病理基础的特有症状。
在《金匮·肺痿》篇,有“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火逆上气,咽喉不利……麦门冬汤主之”。
上两条都为热在上焦和肺胃阴虚有热的条证。
在《金匮·虚痨》篇中“虚痨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是心阴虚的脉证,均无“口苦,小便赤”,可为说明。
疑问三,治法上不肯定。
原文:“百合病未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如果此方专为心肺阴虚内热之病而设,那么养阴润肺的同类药物也应该可以使用,如张仲景养心阴用酸枣仁,养肺阴用麦冬,然而在百合病治疗六法中,每法不离百合;而枣仁、麦冬鲜见。
并且在原文中说:“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
百合病证治探讨
![百合病证治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1f9cc4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1.png)
百合病证治探讨
米扬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26)004
【摘要】从历代注家注解来看,百合病之因机证治似乎并无疑议,无外乎邪热伏于心肺之间,以百合诸方清心肺伏热安神定魄.但从百合病篇的诸条文来看,仍有不少难解之处,理论与临床的脱节也导致现在对于百合病的认识误区,近年的临床报导极少有相关内容,笔者认为,合理的提出问题才能更好解决问题.百合病在《金匮要略》中处于如此重要的地位,但临床所见不多的原因是值得探讨的.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米扬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北京100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
【相关文献】
1.百合病证治赘言 [J], 冯怀英
2.百合病证治赘言 [J], 冯怀英;
3.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篇 [J], 连建伟
4.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J], 节选《金匮要略方论》
5.从补肾健脾法探讨慢性肝病证治思路 [J], 王春景;刘光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百合、孤惑、阴阳毒篇(1)
![百合、孤惑、阴阳毒篇(1)](https://img.taocdn.com/s3/m/7844464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5.png)
百合、孤惑、阴阳毒篇(1)百合、孤惑、阴阳毒,首先讲一下概述。
合篇意义归纳起来有这么四点,第一,这三种疾病在病情上比较复杂,变化多端。
象百合病可以说它症状百出;狐惑病异乎寻常,临床是可见之病,但不多发;而阴阳毒,属于感受时邪疫毒所致,具有相当的传染性,而且是急性的、发斑性的疾患,所以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因而把它们统归起来说,病情复杂,变化多端。
第二,症状相似。
比方说狐惑病和百合病,都有精神恍惚。
百合病的精神症状“常默默”,包括其它饮食方面的改变,“意欲食反不能食”、“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的这种情况,包括异常的感觉,“如寒无寒,如热无热”等等。
狐惑病里面也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起卧不安”、“目不得闭”等精神恍惚症状,还有咽喉症状。
阴阳毒则喉咙痛、吐脓血等等,这就是在症状上相似。
第三,在病因上,均与热病有关。
如百合病和热病的关系,就是在热病后,余热未清,导致阴虚内热;狐惑病有湿热内蕴,虫毒感染的问题;阴阳毒则是感受时邪疫毒,具有感染性,症状上以发斑为主。
第四,在治疗上,它不同于外感热病的六经辩证,是属于杂病范围,而且在治法上有内治法和外治法。
下面讲概念,把这三个病的概念讲完之后,然后统一进行原文分析。
首先说百合病,是指精神恍惚不定,饮食、行动失常,以口苦、小便赤、其脉微数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这是有关概念。
第二,讲它的命名。
命名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从药物的疗效来说,之所以把百合病名为“百合病”,因为“百合一味而瘳此疾”。
百合这一味药而“瘳”,是治好、治愈的意思。
百合一药可治好百合病,“因得名也”,这个命名是从药物的疗效说起的。
还有一个就是从病机学角度,在原文开始说到百合病的总纲,它讲到“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那么“百脉一宗”,是说人体周身之脉,分之则为百脉,合之则为一宗。
什么意思呢?“分之则为百脉”,这个是讲的同归于一宗。
“宗”就是归属、归于。
在全身的百脉里面,因为心主血脉,肺朝百脉,所以这“一宗”的这个“宗”字,就是同归于心肺所主。
津血病变-----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
![津血病变-----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https://img.taocdn.com/s3/m/eefe6ff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2.png)
津血病变-----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这篇主要讲了津血病变引起的症状和治疗。
百合病是因为上焦肺阴虚淤血血虚而生热,‘口苦小便赤’,治疗上就滋肺阴,去淤血补血。
淤血不除新血不生。
但是由于百合病的脉“微而数”,说明心阳也虚,因此不能用过于寒凉的药来滋阴清热和厉害的攻淤血的药,例如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抵挡汤等等。
所以选用了甘寒平和之品百合和有补血作用的凉性去淤血药生地作为主药。
没有经过误治的百合病用百合滋肺阴生地黄补血清虚热同时活血化瘀,服药后‘大便当如漆’,大便如漆是大便潜血,淤血排出来了,可见百合病是有淤血为患。
百合病有明显的精神症状也说明了可能有淤血。
淤血容易导致精神症状。
例如,桃核承气汤的如狂,抵挡汤的如狂或者喜忘。
淤血也会导致‘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例如温经汤。
可见百合病是一个血虚有淤而生热的病。
由于百合病是虚症,症状复杂,很容易被误治。
汗吐下三法是对实证而言的,虚症只能补不能攻。
这一章对百合病被汗吐下三法误治的情况分别进行了描述。
如果被误汗而导致津液更虚而烦躁,则用百合知母汤,知母滋阴润燥去烦;如果被误下,则用滑石代赭汤清热利小便涩肠胃;如果被误吐,则用百合鸡子汤,鸡蛋黄在伤寒论里用来除烦滋心阴,因为吐后伤胃阴导致虚热上冲损耗心阴而烦躁。
百合病如果长时间没有治好,变严重了,开始有口渴症状,对于口渴轻微的就用百合煮水外洗即可;如果口渴严重的就要用栝楼牡蛎散,瓜蒌滋阴润燥,牡蛎潜阳去虚热;如果百合病进一步变发热了,则用百合滑石散,滑石清热利小便。
如果中焦脾胃虚,运化无力,血虚有热,导致虚热上攻或者郁于下,皮肤黏膜溃疡破损,则用甘草泻心汤,其中用甘草大枣人参干姜半夏健胃补中生血,用黄连黄芩清解血中热毒。
同时还用苦参汤外洗清热燥湿。
如果下焦虚弱,热与湿结于下焦而出脓血,导致血虚血瘀。
在痉湿暍病脉证治篇中有‘痉病有灸疮,难治’,可见化脓损害津血。
化脓用赤豆当归散,赤小豆清湿热当归补血活血化瘀。
百合、狐(或虫)、阴阳毒、虚劳病与艾滋病
![百合、狐(或虫)、阴阳毒、虚劳病与艾滋病](https://img.taocdn.com/s3/m/1cd923d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4.png)
百合、狐(或虫)、阴阳毒、虚劳病与艾滋病
赵国芳;赵国祥
【期刊名称】《国医论坛》
【年(卷),期】1989(4)1
【摘要】日本学者认为艾滋病(AIDS)在人类已潜伏了几千年,在很早的时期已有与艾滋病类似的性病了。
而《金匮要略》所论的“百合、狐(或虫)、阴阳毒、虚劳病”,在症状、病机、论治诸方面恰与现今之艾滋病有惊人的相似,我们能否从其中获得治疗艾滋病的一点启示呢?这里就略谈一点雏见。
一、症状每多相似从艾滋病的临床表现,我们可以把艾滋病分为三期:
【总页数】2页(P44-45)
【关键词】艾滋病;百合病;阴阳毒;虚劳病
【作者】赵国芳;赵国祥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学院;张仲景国医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91
【相关文献】
1.百合病,虚劳病与慢性疲劳综合征证治探讨 [J], 喻方亭
2.《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合篇的启示 [J], 张建英;杨银芳;楚更五;王寅
3.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篇 [J], 连建伟
4.膝角毒隐翅虫属和隐毒隐翅虫属相互关系的研究(鞘翅目:隐翅虫科,毒隐翅虫亚科)
[J], 王伟连;蒲世华;郑英奎;曹丹鸣
5.《金匮要略》虚劳病"阴阳双补"与"调和阴阳"治法辨析 [J], 李凯; 谢毅强; 李秘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當代著名香港老中醫范兆津對「百合病」之探析
余偉雄
(香港〃中國醫藥學會會長醫學博士)
范兆津醫師是50-90年代活躍在香港杏林之傑出臨床家與教育家,他是香港最早期的「中醫學會」—中國醫藥學會的創會會員和第三屆理事長,也是香港菁華中醫學院的創辦人兼院長。
范老精研醫典,醫理深博,學驗俱豐,中醫功底深厚,頗受業界敬重。
本人受中國醫藥學會(香港)學術部的委托,整理早年香港的中醫學術期刊—《中國醫藥學報》的當代名醫文獻,特把范兆津醫師對百合病治法的論析,整理分述之。
【關鍵詞】百合病隨証辨治名醫探析范兆津
百合病是病名,見於《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証治篇》。
本病為全身性的血脈病,正如《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第1條曰〆「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
范兆津醫師認為〆查百合病之定義,為百脈一宗,悉致其病。
本病的証候「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欲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
說明本病以神經精神病象為主,症狀複雜,牽涉多個臟腑機能,觀其治方,用藥以百合為主,因而得名。
百合病之治方,雖以百合為主藥,但應隨証加減,現整理分述如下。
1 百合病,發汗後者,百合知母湯主之
百合病有虛熱兼心煩者,選百合知母湯治之。
尤以熱病後期,餘熱尚盛,患者虛熱心煩,神志恍惚,失眠多夢者,百合知母湯主之。
正如《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第二條記載〆「百合病,發汗後者,百合知母湯主之」。
范醫師認為〆百合病有虛熱証者,宜和不宜攻,尤其熱病後或重病後津血虧虛,更不可發汗。
因患者津血大量耗失,心神失養,若此時給予發汗,則可進一步奪其津液,更加重虛熱心煩,故選用百合知母湯治療最為適宜。
方中百合7枚(擘),知母10g。
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
另以水二升,煎知母至水一升,去滓後,再合和兩者,煎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范老指出,百合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的肉質鱗片,性味甘、微寒,入心肺經,能清肺潤燥,又可寧心安神,善治熱後餘熱未清,神思恍惚等症。
因此,以百合補虛潤燥而治虛熱,尤其味甘亦能緩急,實為百合病之要藥。
再加入清熱潤燥的知母,以加強清熱解汗後除煩之效。
因知母苦寒,有清熱瀉火、滋腎潤燥之功,不僅能清實熱,且可清虛熱,與百合相配,對虛熱兼心煩者,尤為有效。
2 百合病,下之後者,滑石代赭湯主之
百合病有虛熱而便溏者,選用滑石代赭湯治之。
正如《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第三條云〆「百合病,下之後者,滑石代赭湯主之」。
范醫師認為〆百合病不能用下法,如果誤用下法,則病必不除,且虛其裏,出現大便溏瀉,這種情況,宜用滑石代赭湯治之。
本方由百合7枚(擘),滑石15g(碎、綿裹),代赭石15g(碎、綿裹)組成。
用法〆先以水洗淨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水400ml煎至200ml。
另用400ml水煎滑石、代赭石,煎至200ml去渣後,再把諸煎藥水合和,重煎取150ml,分2次溫服。
范老指出,百合補中益氣,善治虛熱而緩急迫々配滑石以利水,配赭石以鎮澀。
因滑石性寒而滑,有清熱利濕之功,經現代藥理學研究有鎮吐、止瀉作用,故能善治濕熱洩瀉々代赭石收攝以治下之後便溏。
3 百合病,吐之後者,用後方(百合雞子湯)主之。
百合病有虛熱而胃虛弱者,宜用百合雞子湯治之。
正如《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第4條云〆「百合病,吐之後者,用後方主之」。
范老指出〆百合病不能用吐法治療,尤以有虛熱而胃虛弱者,如果誤用吐法,病不但難除,且反而傷胃,這種情況,宜用百合雞子湯治之。
本後方以百合7枚(擘),雞子黃1枚組成。
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清水2升,煎取至1升,去渣々內雞子黃,攪勻,再煎至半升水,溫服。
因百合止虛熱而緩急迫,用雞子黃治吐後中氣虛尤為有效。
4 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黃湯主之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第5條〆「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黃湯主之」。
范醫師指出,百合病是全身血脈病,精神狀態異常,常神情默默,易於失眠,欲臥不能臥々食欲減退,意欲食復不能食,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等症狀々神疲乏力,欲行不能行々心神不寧,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此乃病者表裏均和,無實質上病變,惟顯虛熱,凡此皆神經精神系統方面的症狀。
本條所謂病形如初,即指上述之証候,還未經吐下、發汗等誤治,症狀尚遷延不癒,則用百合地黃湯治之,尤見藥效。
方中百合7枚(擘)、生地黃汁1升。
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至一升,去滓々內地黃汁,煎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中病勿再服,否則大便當如漆。
范醫師認為〆百合病口苦、小便赤、脈微數者,為虛熱傷津之証候。
尤以熱病後期餘熱未清,患者虛熱較輕而傷津明顯者,選用百合地黃湯主治之。
因百合甘平,補中益氣,利大小便,與生地為伍,治血証而有虛熱者,常能凑效。
5 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百合病若一月不解,出現輕度口渴者,以百合洗方治之。
正如《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第6條〆「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范老認為〆百合病本來不渴,一個月不解,也可出現口渴,若口渴輕者,可用百合洗方治療。
方中用百合30g,加水1000ml,漬一宿,以洗身。
洗己,再食煮餅。
食用之煮餅,切勿加以鹽豉之配料。
外用百合漬水洗身來解熱,內食煮餅忌加鹽豉,用以防止大渴引飲。
但此渴應甚輕微,大渴非此法能治。
6 百合病,渴不差者,栝蔞牡蠣散主之
百合病虛熱而渴,或胸腹動悸者,以栝蔞牡蠣散治之。
正如《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第7條〆「百合病,渴不差者,栝蔞牡蠣散主之」。
本方劑由栝蔞根、牡蠣(熬)等分組成,將上藥研為細末,飲服2g,每日三次。
范老認為〆百合病引至口渴者,選用百合洗方治療,但治後尚存渴而不解者,宜以栝蔞牡蠣散主之。
方中栝蔞根為葫蘆科植物栝蔞的根,處方用名為天花粉,有清熱潤燥,生津止渴之效。
與牡蠣為伍,善治虛熱而渴,或胸腹動悸不安者。
根據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栝蔞根有對抗早孕,引發流產作用,故孕婦或有脾胃虛寒,大便滑瀉者忌服。
7 百合病,變發熱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百合病若變有明顯身熱者,百合滑石散方治之。
正如《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第8
條〆「百合病,變發熱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范醫師認為〆百合病之証候,原本為「如寒無寒,如熱無熱……」,現今變為明顯發熱,此為內熱,故應以百合滑石散治之。
本方劑之組成為百合10g(炙)、滑石30g,先研為細末,每服2g,一日3次,當微利者止服,熱則除。
因滑石甘寒利小便,伍百合微利二便,使熱從下解。
百合病之治療,按《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証治篇》曰〆「……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每溺時頭痛者,六十日乃癒々若溺時頭不痛,浙然者,其病較輕,故四十日
癒々若溺快然,但頭眩者,二十日癒々其証或未病而預見,或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見者,各隨証治之。
」范老認為〆本經文之日數,祇示治療期間之長短,不必過於拘泥。
百合病之治方,雖以百合為主藥,但應隨証變異,以百合地黃湯主治為例,所謂不經吐下發汗,方用地黃補血,濡養神經,其補益作用更顯,故宜於病後血虛,心神失養之証。
此外,發汗後者,配知母以益陰々吐之後者,配雞子黃以補中益氣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用百合洗方,以清肺之邪熱々若渴不差者,以括蔞根之苦寒生津,牡蠣之鹹寒降熱々變發熱者,配滑石之利水清熱,此為隨証加減之示範也。
百合病之治法,不出陰陽寒熱之要則,所謂見於陰者,以陽法救之々見於陽者,以陰法救之,此乃是皆陰陽調和之理。
至於見陽攻陰,復發其汗々或見陰攻陽,乃復下之。
其結果均至陰陽虛損,預後不良。
在辨証施治中,應分清表裏陰陽,各隨証加減。
若見証有陰陽之偏勝者,則宜隨症用藥,以調整其全體機能,切勿墨守一法,此乃診療之大法,非獨百合病為然矣。
參考文獻〆
范兆津、百合病之研究〃中國醫藥學報(11)〃香港〃1974〆24-25.
(編委〆溫桂榮審校20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