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病医案
百合病的偏方
百合病的偏方百合病是一种能使精神不佳的疾病,其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阴虚内热型,二是心肺气虚型。
这两种类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精神不振,行动异于常人。
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却又不容易医治,因此寻求偏方医治百合病成为多数患者愿望。
下面我们总结了几种偏方供大家选择:1、主方百合地黄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
处方:百合、生地黄各30克,生牡蛎20克,花粉、石斛、糯稻根各15克,知母12克,浮小麦30克,甘草6克。
水煎服。
2、单方验方甘百栀地汤(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处方:炙甘草9克,浮小麦30克,大枣7枚,炙百合12克,生地黄15克,首乌藤18克,鸡子黄2个(分冲),栀子6克,淡豆豉12克,莲子心3克,郁金12克,石菖蒲9克。
水煎服。
痰热内扰型【证见】精神、行动、饮食皆失常态,头痛而胀,心中懊脓,卧寝不安,面红,舌尖红。
苔薄黄微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痰热3、主方黄连温胆汤(孙思邈《千金方》)加减处方:黄连10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竹茹2克,枳实9克,茯苓12克,知母10克,瓜蒌仁10克,甘草6克。
水煎服。
头痛者加菊花12克;热盛伤阴者加百合、生地黄各20克。
4、单方验方除痰安寐汤(许成吉等《中国当代名医名方精选》)处方:北柴胡、法半夏、炙青皮、枳实、龙胆草、栀子各10克,淡黄芩、竹茹各12克,制南星6克,珍珠母60克(先煎),礞石30克(先煎),合欢皮15克,夜交藤、葛根各30克。
水煎服。
★心肺气虚型5.主方甘麦大枣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合生脉散(李杲《内外伤辨惑论》)加减处方:浮小麦30克,大枣5枚,党参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百合20克,茯神15克,酸枣仁12克,龙齿(先煎)30克,甘草6克。
水煎服。
在使用偏方的时候一旦出现不良症状,请立即停用,并到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以确保万无一失。
以上便是本文叙述的几种针对百合病的偏方,在治疗时应该注意的是患者尽量放松心情,积极地心态对于治疗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中医医案——百合病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百合地黄汤加味治愈百合病病案:刘某,女,12岁。
初诊:1974年10月3日。
主诉及病史:高热之后,日晡低热,延来半年有余。
诊查:口苦溺赤,情绪时静时躁,神志恍惚,意欲食而不能食,寤而不寐,脉象微数,口干舌燥。
辨证、治法:此百合病也。
拟百合地黄汤加味。
处方:百合15g 生地12g 制玉竹12g 蒿梗10g 炙草10g 炙白薇10g 炒知母10g 地骨皮10g 炒谷芽12g 淮小麦15g 红枣15g 二诊:进前方药5剂后,低热已除,烦躁较宁,寤寐略安,胃纳渐振。
拟原方药再进4剂。
三诊:寤寐已安,纳谷亦香,口苦口干已愈,精神日趋正常。
拟前法加减。
处方:制玉竹12g 炙白薇10g 淮小麦30g 炙草6g 地骨皮10g 生白芍10g 蔓荆子10g 茺蔚子10g 炒天虫10g 白芷4.5g 白蒺藜10g 5剂按语本证为大热伤津,心肺阴虚,心阴不足则神不明,出现精神恍惚;肺阴内损,百脉受累。
《金匮》云:“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由于阴虚日久,必生内热,故有口苦、溺赤、脉象微数等热象。
百合地黄汤加玉竹、知母,增强生津之力;地骨皮、青蒿、白薇以除虚热,红枣、小麦养心神,炙草、谷芽和胃以生津,故连服9剂,病情基本好,14剂则津复热除,精神复平。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240,盛循卿医案。
盛循卿,1917年生。
浙江省杭州市人。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初受业于杭州名中医杨仰山先生门下,复得皖五世儒医汪清白先生精心传授,凡医籍经典,皆悉心研习,博汲精要。
弱冠时尽得师传,旋于杭城悬壶设诊。
每每扶危救厄,屡起沉疴;且免费义诊,赠药于贫病者,自此远近闻名,医誉鹊起。
解放后,致力于卫生保健事业,为浙江省和杭州市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临床对中医内科、儿科殊有研究,更善于将仲景学说灵活施用;对四逆散古方的应用阐发,造诣尤深。
中医古籍百合病
中医古籍百合病百合病用百合解仲景以百合治百合病专方也,诸家注从未有能道其故者。
案《本草经》百合除邪气,利大小便。
百合病症状虽变幻不一,要之,小便赤黄一症则有定。
仲景于至无定中求其有定者,以立延医之准,此百合病所以必用百合也。
百合病重在小便,故于头痛、头淅淅、头眩诸足以卜愈期者,皆于小便时诊之。
凡辨疑难症,皆当准此。
夫古人至奇之法,实有至常之理。
浅人泥于百合补肺之说,因以肺朝百脉为之解,浅也。
又百合病者,由于余邪逗留,血气不润所致。
如意欲食而或美及欲卧欲行云云,状其无大邪之抑,正气有时得伸也;复不能食至不用闻臭、不能卧、不能行云云,状其气血少润也。
如寒如热,肌中不润而滞涩也;无寒无热,余邪不能作势也;口苦,胃液被余邪所吸,不能消净食物也;得药剧吐利,胃液不充,反为药所胜也;脉微数,微为血气少,数为邪气止也;溺时痛见于头者,溺为去液之事,故病液少者,卜之于此,下虚则上实也。
此证之于症而合者也。
其治法,专以滋润为主,故本方于百合外,加生地汁,津血并润也。
汗下吐皆伤液,故随上下之所伤而救之。
知母、鸡黄皆滋润之品。
滑石为润下之品。
惟赭能逐邪,欲乘其方下而逐之也。
变渴,则栝蒌、牡蛎;变发热,则滑石。
无非取乎其润。
此证之于方而合者也。
然后知《本经》百合除邪气、利大小便云云,皆润之之效也。
大抵病至邪留正虚之时,攻则害正,补则碍邪,惟有润之,使正纾邪浮,始可设法逐邪。
其逐邪之法,总不出伤寒差已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数语,决不以百合数方了事也。
惟至此时,则病之局势已移,不得仍以百合称,故百合病止此耳!读仲景书,如读《春秋左传》,当取他传,续此传后,而后纪事之本末始全。
老中医治疗百合病医案大全
老中医治疗百合病医案大全医案一田某,男,40岁,小学教师,住山东省威武县城西小田庄。
初诊:1946年夏主诉:神志异常半年多(其子代诉)。
病史:患者教书多年,由于文化水平低,白天在校教书,晚上在家求教于兄长,现学现教。
近3年来学生求知心切、老师的文化水平赶不上学生的需要,思想负担加重,又要竭力学习,渐至精神异常,有时说话很自然,有时语言迟钝。
饮食时多、时少、时不用、时能自食、时不能食。
生活有时能自理,有时不会自己起床,不会穿衣。
半年来,经医不少,服药很多,从未见效。
治疗经过:所用处方很多,一一阅过,不外乎资寿解语汤、香砂六君子汤、孔圣枕中丹、健忘散之类。
现在症状及治疗:无人时患者能自己行动,有人时则不能。
饭送到跟前,既不说话,也不吃饭,送饭人退后,自能饮食。
面无表情,也不应答,犹如痴呆状。
坐待半时许,自言其口干苦,家属捧茶放在桌上,患者不会自饮。
此即“欲卧不得卧,欲行不能行,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诸药不能治,身形如和”,舌质绛苔薄白无津,脉微细而数。
小便黄赤,断定是百合病无疑,给以百合地黄汤配以小柴胡汤治之。
处方:百合30克,生地黄15克,柴胡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麦冬12克,甘草6克,知母12克。
水煎2次服,先服3剂。
复诊时能以摇头或点头作表示,能自诉其口干苦大减,脉数稍减,遂去小柴胡诸品,守方继服3剂;三诊时,能自诉其病情和原因,遂改用天王补心丹常服,以理善后。
【按】百合病比较少见,症状不一,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癮病”,即“歇斯底里”。
可因大病差后,余热未尽而消耗阴液所形成,也可由于七情六欲所伤,津液亏损所导致。
此因劳心过度,消耗阴液,得病半年,久治不愈,阴液亦耗,阴虚生内热,故口渴干苦,尿赤,脉微数。
“见于阴者,以阳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救之”,故用百合润肺清心,益气安神,又加生地黄益心阴,清血热,借麦冬滋阴养液,生津止渴,并能通行十二经脉以润五脏,还配以养阴清热、除烦止渴的知母,兼利小便。
四百二十一、百合病
四百二十一、百合病经方常见疾病治症:百合病【辩证诊断】1、百者,百合病也。
此病由于肺经不降,邪热瘀积。
将肺家清肃之地,变为昏浊之场,令人欲食不食,欲寝不寝,行坐不安,昏烦莫名。
(清肺去热,切忌补中。
)此病伤寒之后,往往有之。
盖肺朝百脉,肺热而百脉皆热,故有如此现象也。
2、(1)善饥但是食欲缺乏,呈消化不良证。
此即所谓意欲食复不能食,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者是也。
(2)不易熟睡,或持续甚短,常现不安之幻梦,盖胸部之不安及焦心苦虑为睡眠障碍之主因。
此即所谓欲卧不能卧者是也。
(3)筋肉易兴奋而又易疲劳,每欲行走如乳燕试飞,力有不逮,稍行动又中止,需人挾持。
此即所谓欲行不能行是也。
(4)后脑常有疼痛感,或于荐部有灼热感,颜面则时而潮红,时而苍白,或交替而发,刺激皮肤则赤色经时不散,此所谓如寒无寒、如热无热者是也。
(5)常常口苦、小便赤,此即所谓口苦、小便赤者是也。
(6)有强迫症状,常处于恐怖状态,于闭室则恐,于旷野亦恐,闻大风则恐,闻响声亦恐。
此即所谓如有神灵者是也。
(7)皆为大病后余邪不清之虚弱证。
按症施治,得药反剧吐利。
【辩证比较】1、百合病证方治表非汗吐下百合病久病,欲食不食欲卧不卧欲行不行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溺赤,诸药难治,得药汗后百合病表病大发汗后成百合病证状如前者下后百合病误下或大下后成百合病证状如前者百合滑石代赭汤吐利如有神灵。
吐后百合病误吐或大吐后成百合病证状如前者百合病病渴百合病月余不解变成渴者、百合病发热百合病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本不发热,今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名家论述】1、什么叫百合病《金匮课程》你看他上面写『其病也。
意欲食,复不能食』就是想吃都不行,既吃不下,又不想吃。
『常默默然』,病人都是安安静静的都不讲话。
『欲卧不能卧』想睡觉又睡不好,想要走路又没有力气。
『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有的时候很想吃,闻到食物的味道后又不想吃。
『如寒』看起来好像很冷,你问他冷,他又说没有。
金匮验案—百合病证治下(七)
金匮验案—百合病证治下(七)五、神志错乱(肝昏迷)山西中医研究所肝病科医案:患者王某某,男,44岁。
因肝炎后肝硬变合并克鲍二氏征,第二次出现腹水已9个月,于1970年9月4日入院。
入院后经综合治疗,腹水消退,腹围减到71厘米。
1971年1月15日因食冷餐引起急性胃炎,予禁食、输液治疗。
1月21日患者性格改变,一反平日谨慎寡言而为多言,渐渐啼哭不宁,不能辨认手指数目,精神错乱。
考虑肝昏迷I度。
因心电图上有V波出现,血钾3.26mmol/L,补钾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血钾升到4.3mmol/L。
同时用麸氨酸钠,每日23~46克,达12天之久,并用清营开窍、清热镇静之方。
患者症状无改变,清晨好转,午后狂乱,用安定剂常不效,需耳尖放血,始能平静入眠,而精神错乱如故。
考虑其舌红脉虚,神魂颠倒,乃从百合病论治。
从2月1日起加用百合鸡子黄汤。
百合30克,鸡子黄1枚,日1剂,煎服。
2月2日患者意识有明显进步,因多次输入纳盐,腹水出现,加用氨苯喋啶每日200毫克,并继用百合鸡子黄汤。
2月3日患者神智完全恢复正常,继用百合鸡子黄汤2剂后改服百合地黄汤(百合30克、生地15克),患者病情保持稳定。
1971年3月21日出院时,精神良好,如常人行动,腹水征(一),肝功能化验基本正常。
1972年6月与患者联系,情况保持良好。
(新医药学杂志1974;:13)按语:本案肝昏迷I度患者,曾用中西药治疗十余日无效,因其啼哭不宁,精神错乱,神魂颠倒,舌红脉虚,故改从百合病论治。
据《日华子本草》记载:百合“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治癫邪啼泣,狂叫,惊悸”;鸡子“镇心,安五脏,止惊”。
故本案患者服百合鸡子黄汤3剂,神志完全恢复正常,确有显效。
六、梅核气王占玺医案:患某,男性,19岁。
于1965年2月11日初诊。
于一周前因旅行之后,发现咽中异物感,似有一物停于咽中,咯之不出,吞之不下,纳差不知饥饱,睡眠不佳,同时尿道中有似痛非痛之感,头晕发木,口中乏味,耳内有阻塞感,视物不清,神呆,对外界刺激不敏感,尿黄,曾服用牛黄清心丸等清心除热之剂不效。
症状为百合病古方病案
百合病石顽治内翰孟端士尊堂,因久不见其子,兼闻有病,遂虚火上升,自汗不止,心神恍惚,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口苦小便难,溺则洒淅头晕,已及一岁。
历更诸医,每用一药辄增一病,用白术则窒塞胀满,用橘皮则喘息怔忡,用远志则烦扰哄热,用木香则腹热咽干,用黄芪则迷闷不食,用枳壳则喘咳气乏,用门冬则小便不禁,用肉桂则颅胀咳逆,用补骨脂则后重燥急,用知、柏则小腹枯瘪,用芩、栀则脐下引急,用香薷则耳鸣目眩,时时欲人扶掖而走,用大黄则脐下筑筑,少腹愈觉收引。
遂致畏药如蝎,惟日用人参钱许,入粥饮和服,聊藉支撑。
交春虚火倍剧,火气一升,则周身大汗,神气欲脱。
惟倦极少寐,则汗不出而神思稍宁。
觉后少顷,火气复升,汗亦随至,较之盗汗迥殊。
直至仲春,邀石顽诊之。
其脉微数,而左尺与左寸倍于他部,气口按之似有似无。
诊后款述从前所患,并用药转剧之由,曾遍省吴下诸名医,无一能识其为何病者。
石顽曰:此本平时思虑伤脾,脾阴受困,而厥阳之火,尽归于心,扰其百脉致病,病名百合,此证惟仲景《金匮要略》言之甚详。
本文原云诸药不能治,所以每服一药辄增一病,惟百合地黄汤为之专药。
奈病久中气亏乏逮尽,复经药误而成坏病。
姑先用生脉散加百合、茯神、龙齿以安其神,稍兼萸、连以折其势。
数剂稍安。
即令勿药以养胃气,但令日用鲜百合煮汤服之,交秋天气下降,火气渐伏,可保无虞。
迨后仲秋,端士请假归省,欣然勿药而康。
后因劳心思虑,其火复有升动之意,或令服左金丸而安。
嗣后稍觉火炎,即服前丸,第苦燥之性,苦先入心,兼之辛臊入肝,久服不无反从火化之虞,平治权衡之要,可不预为顾虑乎。
震按:百合病载于《金匮》,原云百脉一宗,悉致其病。
钱塘李珉臣归重心肺二经,以心主血脉,肺朝百脉也,此言与百合地黄汤恰合。
今观孟夫人案,实由思子郁结,病在心肝,大半似百合病形,石顽遂附会之耳。
然不用《金匮》成方,可云老手。
若日饮百合汤,何关得失耶。
百合病1例治验
百合病1例治验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百合狐惑阴阳毒脉证异治》篇中首次提出:“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
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
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
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
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是病邪少虚多,属阴虚内热之症。
治以补虚清热,养血安神的“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等为主要方剂。
因其主药为百合,故名百合病。
或谓百脉一宗、其病举身皆痛,无复经络传次,而名百合。
2012年4月11日,余接诊一精神抑郁症患者,其脉症颇合百合病症。
余即按其方治之,竟获良效,现报导如下:李××,女,47岁,阳平镇窑底村人。
2009年,患者因胆结石作过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
2011年患者又因腹胀、呕吐、大便秘结在市某三甲医院以机械性肠便阻合并巨结肠作了结肠切除吻合术。
术后第四天,因情绪异常、心慌、口干、坐卧不安不能进行正常输液而转入某精神病院(三甲)。
住院数日后出院,出院后患者一直以腹胀不舒、便秘、腹泻、胸腹烧灼难忍、失眠惊恐、乍寒乍热,甚至觉得自己连累家庭而悲观厌世,曾先后在本地多家医院以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精神焦虑、抑郁症等住院治疗,效果均不理想。
2012年4月11日,是患者在市某三甲医院精神科出院后的第3天,又因其胸腹灼烧难忍、烦躁不安、面赤、口渴多汗、心慌失眠、腹胀、口苦无食欲、乍寒乍热、默然不语、小便短赤、大便时干时稀、情志恍惚来我室门诊诊疗。
接诊后,我详细查阅了患者带来的病历,得知她目前继续口服盐酸文拉法辛胶囊、阿米替林、丁螺环酮、佐匹克隆片、硝塞西泮片等药。
按理说这些抗抑郁药和镇静催眠药应均是有效的,可是为什么患者依然诸症乱生,痛苦不堪呢?除过口服上述药物治疗,还是否有其他方法可治。
我心中暗自沉思,该患者适值更年期,近年又连续两次手术,术后耗气伤津,气阴未复;情怀不畅、气郁不舒、郁久化热、热灼津伤、遂导致其虚火上浮,胸腹烧灼、口渴多汗、口苦溲赤;阴血不足、难以养神、神不安而心慌失眠;形神失和,查无大病而默然不舒。
『名医经验』仝小林教授应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验案
『名医经验』仝小林教授应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验案百合地黄汤和百合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为治疗百合病的有效方剂。
仝小林教授善合用此方治疗口腔溃疡、失眠、围绝经期综合征、抑郁症等病证。
临床辨治以“症一证一病”结合的辨治策略为指导,经方新用,扩大经方的临床运用。
现拾取验案1则.通过阐述仝小林教授应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治疗百合病的经验。
解析其辨治策略,以供同道参考。
1病案李某,女性,57岁。
2009年6月10日就诊。
主诉:口腔、口唇黏膜反复溃疡3年。
现病史:2006年因生气,食辛辣后出现口腔、口唇黏膜溃疡反复发作2月,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扁平苔藓”,给予维生素B12、维生素C、秋水仙碱、口炎清、白芍总苷治疗,黏膜溃疡仍反复发作,每因食刺激性食物发作,自服阿奇霉素后可缓解。
因口腔溃疡疼痛难忍,不能食硬物及热食,常年以流质饮食为主。
刻下症:口腔、口唇黏膜溃疡、疼痛,牙根酸痛。
左侧头面时有窜痛,每于生气时反复发作。
畏寒、时有汗出,五心烦热,心烦易怒,时有胸闷气短。
呃逆,饮食可,咽干,二便可,眠差,多梦。
时悲伤欲哭。
晨起咯黄痰。
舌干少苔,根部苔黄,脉弦。
既往体健,孕7产1,55岁绝经。
中医诊断:百合病,阴虚燥热证。
西医诊断:扁平苔藓。
处方:生百合30 g,生地黄30 g,知母30 g,黄连15 g,牡丹皮30 g,炒枣仁45 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09年6月24日),服上方14剂,口唇黏膜溃疡疼痛减轻,牙根酸痛减轻,已能进米饭、葡萄等稍硬食物。
左侧头面窜痛减轻,心烦易怒减轻。
遇冷则双足抽筋,无五心烦热,仍胸闷气短,晨起咯黄痰。
二便调,纳可,眠差,夜间易醒,余无不适。
舌干,舌苔根部黄,底瘀,脉弦数。
处方:上方加重生地黄120g,酸枣仁120 g,加五味子9 g。
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效不更方,后以上方为基础方加减,门诊随诊。
2009年8月5日复诊,口腔溃疡明显好转,现仅左侧颊黏膜处有一直径0.5 mm左右溃疡,仍牙根酸软,能进馒头、脆饼干等食物。
经典名方故事汇百合地黄汤治百合病
经典名方故事汇百合地黄汤治百合病百合药用,首收载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中品,谓其功效“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
医圣张仲景的经典处方中也有百合的身影,《金匮要略》中载有百合知母汤、百合滑石代赭石汤、百合鸡子汤、百合地黄汤等经方。
以下讲一讲古代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治病的案例。
解说百合地黄汤之前,先看一则表现出莫可名状的百合病医案:一人病昏昏默默,如热无热,如寒无寒,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虚烦不耐,若有神灵,莫可名状,此病名百合。
虽在脉,实在心肺两经,以心合血脉,肺朝百脉故也。
盖心藏神,肺藏魄,神魄失守,故见此证。
良由伤寒邪热,失于汗下和解,致热伏血脉而成。
用百合一两,生地汁半钟,煎成两次服,必俟大便如漆乃瘥。
——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医案中治病所用的正是出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的名方百合地黄汤。
百合地黄汤仅由百合与地黄二味药组成,是治疗百合病的主方,为养阴清热剂,具有养阴清热、补益心肺的功效。
执古方治今病,著名的伤寒名家刘渡舟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例病人:赵某,女,42岁。
因患病而停止工作已半年多。
诊时证见:心中燥热而烦,手足心热,口苦而干但不欲饮。
小腹发冷,或下肢觉凉,或晨起半身麻木,体乏肢软,月经量较多,大小便基本正常。
先服温经汤,反增烦躁,夜寐不安。
其人多言善语,精神呈亢奋状态,如有神灵所作。
脉细数,舌苔中黄。
既然用温经散寒的温经汤经治未效,刘老遂转换思路,处方:生地黄16克,百合12克。
患者服药3剂后,疗效顿显,燥热得安,其余各种症状也有所改善;又服3剂,燥热亢奋现象得到控制,夜能安寐,他证也消除了,病人喜不自禁。
后用百合地黄汤加柴胡、黄芩各10克调理,恢复了正常工作。
从中医理论来认识,此例百合病病机为邪热在于心肺,心肺有热,从而耗伤了气血。
气血内伤,不能奉养心神,则心不能为神明之主,所以见证皆如神明所作。
此证符合百合地黄汤所主治病机。
百合病是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病。
百合病
《证因(七枚)、知母(三两)。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滑石代赭汤
百合(七枚)、滑石(三两,碎绵裹)、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碎,绵裹)。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滓。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百合鸡子汤
百合(七枚)、鸡子黄(一枚)。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沬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
百合地黃汤治疗百合病(神经官能症)医案
百合地黃汤治疗百合病(神经官能症)医案
本方是治疗百合病的主方,方中用百合润心肺,安心神;生地黄养心营,清心热;更以泉水煎汤以利小便而下热气,合用以治心肺阴虚有热的证候,其临床表现分两类,一是阴血不足、神明失养而见默默不语,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食不能食,如寒无寒,如热无热;二是阴虚内热,而见口苦、小便赤、脉微数。
【案】百合病(神经官能症)
唐某,女,60岁,2009年9月24日诊。
因胃脘部不适兼心悸失眠,心烦懊侬十余年,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就诊。
每次发作均与情绪波动或感冒有关,且发作时四处求医均无效。
此次又因感冒后觉胃脘不适,似饥非饥,似痛非痛,肛门下坠欲便却解不下,欲进食却不能食,昏昏欲睡却睡不着,心慌心跳,莫可名状。
余初按神经官能症给予调节神经无效,后按脏躁给予甘麦大枣汤效仍不显,无奈辗转反思,经反复询问,得知患者发病十数年来,虽病情变化百出,唯口干、尿黄始终存在。
余恍然而悟曰:“此百合病也。
”遂书一方:百合30g,生地黄50g。
水煎服,2剂。
第3天患者丈夫来门诊说:此药疗效很好,已能吃能睡,请求再开3剂,服完药病即应手而愈。
按:此例患病十余年,更医几十人,均为初治尚效,再用无功,甚为棘手!笔者询知患者发病十数年来,虽病情变化百出,唯口干、尿黄始终存在,辨其病机为心肺阴虚内热,诊为百合病,投百合地黄汤5剂而愈。
本案足以说明,抓主症,审病机,找准关键环节,采取针对措施,不管何种顽症痼疾,均可迎刃而解。
百合病治验
【 1 】 常章富. 中药学专业 知识 ( 一) 【 .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 ,
2 0 1 4: 3 4 . (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4 — 1 5 )
百合 病 治 验
胡明殊
( 原平市长梁沟镇卫生院 , 山西 原平 0 3 4 1 1 6 )
百合病始见于《 金匮要略》 , 张仲景 以百合为主药治疗此病 而命 名该病 。本病 可见 于发生热病之后 , 亦可 因情志不遂或惊
阴的腹满时痛 。在桂枝辛甘通 阳功效 的基础上 , 配合 芍药酸甘 益 阴及活血和络的功效 , 达到柔肝、 缓急止痛作用。 于五苓散 中: 桂枝在此方剂 中辛温 , 人膀胱经 , 不仅解 太阳
之表 , 更 大的作用是 助膀 胱气 化以利水 。虽 然本 方剂的君药为
桂枝配伍 附子 有温经通脉 , 利关节 功效 ; 桂枝配伍 炙甘草有 补 心助 阳功效 ; 桂枝配伍枳实、 薤 白有通 阳散结功效。 桂枝 中的多种化学成分 从一定意义上便是一个小复方 , 对 相应的证候有 双向调节作用。 比如 , 桂枝 可以对伤寒表虚证起 发汗解表功效 , 也可 以对 营卫不 和的 自汗有 止汗功效 , 表现 出
现代 中药 学对 桂枝化学成分的解析 已显示 , 桂 枝中多种独
有的化合 物是其多种 功效 的物质基础 , 在此基 础上桂枝 的临床 药用也扩展到冠心病 、 心律失 常、 风湿性心脏病 、 肝 气郁 滞横逆 及植 物神 经功 能紊乱等疾病 。 中药桂枝 的配 伍药用是 临床不断探 讨的课题 , 科学 、 严 谨 的实践探索 和分析总结 , 使桂枝 的临床 应用丰 富、 灵活、 有效 ,
恐而成 , 临床表现 以精神恍惚不定 , 饮食 和行 为功能 失调 , 证象
百合病的阴阳
百合病的阴阳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百合病,渴不差者,用后方主之栝蒌牡蛎散方。
中病,勿更取。
大便当如漆。
百合病,变发热者(一作发寒热),百合滑石散主之。
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
百合病,吐之后者,用后方主之。
百合鸡子汤方百合七枚(劈)鸡子黄一枚。
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现于阳者,以阴法救之。
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这几种,都是伤津液。
阴阳自和还是指津液回复,在表为阳,在里为阴。
有云,此无阳也不可汗,指表津液不足,不能采取麻黄汤类的汗法。
有云,下后阴虚,小便不利。
下法伤的津液在里,伤寒论指为阴。
111条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
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
在伤寒论里,流动的津液又要归属于阳。
比如汗漏小便数,发汗则坏证,先采用甘草干姜汤来复其阳。
百合病,本就津液亏虚的病,汗吐下皆不可。
记住这个就好。
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现于阳者,以阴法救之。
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这个明显是古文互文说法,攻阴指的是下法,攻阳指的是汗法,就是看到百合病有发热人不会治疗,要么先发汗,没好,就攻下。
要么先攻下,没好,又发汗。
当然都不对。
无论汗吐下皆伤津液。
而百合病人本来就是津液亏虚。
自然是乱来。
其正治是用百合补肺津液,地黄补肾津液,进而使阴阳自和而愈。
经方应用之百合地黄汤医案
经方应用之百合地黄汤医案导读百合病的正治法。
百合病发病后虽然经过一段时间,但没有误治,其临床表现和发病初期一样,如同本篇首条所述,病机仍属心肺阴虚内热,故用百合地黄汤养心润肺,益阴清热。
方中百合甘寒,清气分之热;地黄汁甘润,泻血分之热。
如同陈灵石所说:“皆取阴柔之品,以化阳刚,为泄热救阴法也。
”泉水下热气,利小便,用以煎百合,增强其清热之效。
百合地黄方组成:百合七枚(擘)生地黄汁一升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萍,内陆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中病,勿更服。
大便当如漆。
方义:方中百合色白入肺,养阴而清气分邪热;生地黄色黑入肾,益营而清血分邪热;泉水寒凉清热利小便。
三味相伍,以使气血得治,热退阴复,百脉因之调和,病自愈矣。
临证要领(1)临床病证千差万别,最主要的就是抓住辨证论治这一基本原则。
原文所讲“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讲的就是这一治疗原则。
换言之,虽经吐、下、发汗,但病形仍如初者,也应使用百合地黄汤,即“有是证,用是药”。
(2)临床治病应根据服药后的病情变化决定治疗时间的长短。
原文在服百合地黄汤后提到“中病,勿更服”,旨在告诫医者中病即止,“勿使过之,伤其正也”。
当然,对于一些慢性疾病,为防止病情反复,中病后适当守方,也是需要的。
(3)服生地黄后易引起泄泻,且大便色黑。
临床医生应该把这种情况事先告诉患者,使患者有思想准备,配合治疗。
医案举例01百合病患者,男,50岁。
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一月来时寒战,时发烧,时昏睡,时惊叫,时而能食,时而汤水不能下咽,大便硬,尿如血水,涓滴作疼,经县医院检查,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及慢性肾盂炎。
作者认为本例患者证候颇与“百合病”相似,用百合地黄汤治疗,日服一剂,十天后病情好转,再用瓜萎牡蛎散加减出入,服药30余剂后,诸症消失,至今六个月,一切情况良好。
(《中医杂志》1965;11:21)02植物神经失调杨xx,女,54岁。
经方:百合洗方
经方:百合洗方百合洗方【原文】百合一斤,水一斗,渍一宿,洗身。
洗后食煮饼,勿以咸豉也。
【作者】张仲景【出自】《金匮》【金匮】1、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组成】百合【应用】1、肺结核,症见咳嗽、胸痛,夜间加重,痰白量多,面部红润,脉数者,可用麦门冬汤降火逆,加竹茹以清络脉之热。
肺结核空洞,是指空洞合并出血者。
症见咳嗽、胸痛,咯血量多,面色萎黄者,呼吸道隔离,麦门冬汤加竹茹,去粳米加蜂蜜,以清热止血(不去半夏者,是肺气以降为顺)。
服药后若见巩膜白净者,为血止而预后良好;若服药后巩膜仍晕黄者,为肺有热,仍有出血可能。
肺结核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是一种慢性缓发的传染病。
症见咳嗽、痰多、发热,彻夜难眠,脉数等。
袓国医学认为是肺阴不足,阴虚生内热。
肺热叶举,故咳嗽;肺为水之上源,肺气不降,故痰多;脉数为内有热;因咳嗽夜间加重,故难眠。
百合洗方滋补肺阴,肺阴得补,其热自息;肺气得降,各症自愈。
肺结核为慢性疾患,故本方应多吃为好。
肺结核非活动期,袓国医学称为肺痨。
若症见盗汗、干咳无痰、脉不数或脉细弱无力者,黄芪建中汤。
若咳重者加半夏以降之,以其肺以降为顺;面浮肿者,加杏仁以宣之;胸痛者是胸气结,加全瓜蒌以开胸中之痰结。
【比较】1、百合病证方治表百合地黄汤非汗吐下百合病久病,欲食不食欲卧不卧欲行不行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溺赤,诸药难治,得药吐利如有神灵。
汗后百合病表病大发汗后成百合病证状如前者百合知母汤下后百合病误下或大下后成百合病证状如前者百合滑石代赭汤吐后百合病误吐或大吐后成百合病证状如前者百合鸡子汤百合病病渴百合病月余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栝蒌牡蛎散百合病发热百合病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本不发热,今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
百合病验案一例
百合病验案一例
张国忠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89(000)001
【摘要】徐某某,女,19岁,学生,饶埠乡,1985年3月13日初诊。
一月前因高热、昏迷、抽搐.由乡卫生院转省某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经抗菌素加激素治疗二十余天,热退清,但精神恍惚,表情淡漠。
省医谓此属病毒性脑炎后遗症。
劝回乡就医。
症见哭笑无时,四肢乏力,但体壮实,口时吐痰涎,手足蠕动,意欲食,复不能食,饮食或有美时,坐卧不定,时而腹胀,口苦时渴,小溲赤热,大便干结难行,沉默痴呆,目瞪不瞬,时而怒视,时躁扰,语声低沉,但又少时宏亮,时寒无寒,时热无热,舌质红,苔黑腻,脉弦滑而数。
证属
【总页数】1页(P15-15)
【作者】张国忠
【作者单位】波阳县中医院;65届毕业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柴瑞霭治疗百合病、脏躁病验案举隅 [J], 柴崑
2.黄春林生脉真武救心汤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验案一例 [J], 李姿颖; 尹克春
3.运用六经辨证治疗急性白血病伴发热验案一例 [J], 刘武; 孟庆坤; 张诏
4.云南省名中医王敏治疗植物人验案一例 [J], 王敏
5.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验案一例 [J], 王亚杰;李扭扭;马建岭;杜勇;吴峥嵘;张敬锋;崔杰;王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合病医案
王某女45岁常感身上寒冷,穿上棉衣还冷得打颤,而别人穿着单衣还热得直冒汗。
时常感到心慌,神志恍惚,坐卧不安,于是到一家医院诊治。
医生根据其心电图提示有心肌缺血情况,按免疫力低下用药,输注参脉液、黄芪液和氨基酸等。
几天后,病情不见好转,反而加重,少气懒言,似睡非睡,周身出汗,蒙头裹脸,自感头内烘热、眼睛发胀、胃部不适、口苦发干,四肢困乏,听到别人讲话就心烦。
经过仔细诊断、根据脉象及症状,很符合“百合病”特点。
病人本属阴虚体质,又输注益气升阳的热性药物,虚阳上升,心肺阴虚,诸症丛生。
治法
养阴润燥、补虚清热。
方子
百合地黄汤加减
组成:百合、生地、北沙参、黄芪、桔梗、玄参、丹参、全瓜蒌等。
服用20多服中药后,身体逐渐恢复了正常。
“百合病”的命名与祖国医药从单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有关。
因百合治疗这种病有效,故以百合来命名。
其最早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历代中医学家也有阐述,认为“百合病”是血热留滞,损伤心肺之阴而损及百脉,其症状有精神恍惚、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食欲时好时差以及口苦、尿黄、脉象微数等。
该病多由于外感热症后余邪未尽,复由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或由于情志不调、七情内伤、神不守舍等引起。
治疗需分别阴虚内热、痰热内扰、心肺气虚等类型辨证施治,常用百合为主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