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孤独症”儿童的世界
探访“星星”世界——与孤独症儿童面对面
![探访“星星”世界——与孤独症儿童面对面](https://img.taocdn.com/s3/m/2298400ceff9aef8941e06bc.png)
心地 哄她 。
老 师 走 到 每 一 个 小 朋 友 面 前 , 大 声 形 容 。 “ 问 ,您 找 谁? 有事 吗? ”一 请 叫出他 ( )的排 号和 名字 ,然后很努 她
蒋小字 ,他只用 了几秒钟的时 间,这样 简单的模仿对他来说 似乎实在是太容 易
了 。 他 妈 妈 林 女 士 告 诉 记 者 ,小 字 今 年
面 看 到 的 第 一 个 孩 子 ,约 三 四 岁 的 样 子 ,
前 的 动 物 图形 拼起 来。可 对 于 老 师的 提 示 , 只有 家 长有 反 应 ,小 孩 子 只有
在 家 长 的 多次 大 声提 醒 下 才偶 尔 注意
一
她 没有像 其他孩 子那样 面对老 师 ,一 脸
的 不 高 兴 , 小 嘴 撅 着 ,脸 上 挂 着 泪 珠 。 她 是 那 样 漂 亮 的 一 个 小 姑 娘 , 眉 毛 弯 又
那个世 界离我们如此遥远 ,就好像 天上的星星 ,因此 ,孤独症儿童也被称作 “ 星星的孩子 ”。近
日,记者带 着好奇 ,带着疑惑 ,带 着心痛和不安 ,去探访 “ 星星”的世界 。 文 中所有孤独症患儿的姓名均为化名 。
—
—
他们眼中只有 自己 与 “ 星星”初接触
硬 纸 壳 送 到 他 ( ) 的 手 里 ,上 面 写 她
≤ 。 。转 0 。
。
1岁半 时 , 字 已 经 认识 2 0多 个 字— — 而 用 行 为 代 替 语 言 ,正 是 孤 独 症 的 一 个 他的手试探性地 去触 摸花草时 ,他会迅 小 0
显 然 刚 受 了 什 么 委 屈 ,母 亲 则 在 一 边 耐
们经 常对老 师 “ 而不 见” 视 。在 整 个的 户外 训 练 中 ,老 师 做 得 特 别 认
自闭儿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自闭儿社会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62be71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0.png)
一、前言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期的神经发育障碍。
自闭症儿童通常在语言、社交、行为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了解自闭症儿童,关注他们的成长,我参加了自闭儿社会实践,希望通过这次实践,能够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一份关爱和帮助。
二、实践过程1. 参观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在实践过程中,我首先参观了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
康复中心里的环境温馨、舒适,充满了关爱和希望。
在这里,我见到了许多自闭症儿童,他们或低头不语,或眼神空洞,或手舞足蹈。
康复中心的老师告诉我们,自闭症儿童需要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才能逐渐改善他们的生活能力。
2. 与自闭症儿童互动在康复中心,我有机会与自闭症儿童进行互动。
起初,我感到有些紧张,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会伤害到他们。
但在老师的引导下,我逐渐放下了顾虑,与孩子们进行了简单的交流。
我发现,尽管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但他们能通过眼神、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与他们的互动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纯真和善良。
3. 参观自闭症儿童家庭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自闭症儿童的生活,我还参观了自闭症儿童家庭。
在家庭中,我见到了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照顾他们的家人。
他们告诉我,自闭症儿童的生活并不容易,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关爱。
在家庭中,我看到了父母们对自闭症儿童的呵护、关爱和期望。
4. 参加自闭症儿童公益活动为了呼吁社会关注自闭症儿童,我们还参加了自闭症儿童公益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为自闭症儿童表演节目、捐赠物资,为他们送去关爱。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各界对自闭症儿童的关爱和支持。
三、心得体会1. 深刻认识到自闭症儿童的困境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自闭症儿童的困境。
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理解和支持,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2. 学会关爱自闭症儿童在与自闭症儿童互动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关爱他们。
孤独症儿童的科普类文章
![孤独症儿童的科普类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33607d4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c.png)
孤独症儿童的科普类文章孤独症儿童是一种儿童期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受限,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和兴趣。
本文将从孤独症儿童的定义、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科普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什么是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儿童,也称为自闭症儿童,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早期就能够观察到明显的症状。
这些症状主要涉及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行为模式等方面。
二、孤独症儿童的主要症状1. 社交互动受限:孤独症儿童往往无法与他人建立起正常的社交关系,缺乏眼神交流、表情反应和体态语言等基本社交技能。
2. 沟通能力受限:孤独症儿童很难与他人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他们可能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或者只能重复别人的话语。
3. 刻板重复的行为和兴趣:孤独症儿童常常表现出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如摇晃身体、扭转手腕等。
他们还可能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或话题表现出异常的兴趣。
三、孤独症儿童的诊断孤独症儿童的诊断主要依赖专业医生的评估和观察。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沟通能力和社交互动等方面的情况,结合家庭和学校的反馈,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还会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四、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整个家庭的支持和参与。
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语言和职能治疗、药物治疗等。
1.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孤独症儿童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旨在通过正面强化和负面惩罚等手段,帮助他们改变不适宜的行为和发展社交技能。
2. 语言和职能治疗:语言和职能治疗旨在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日常生活技能。
通过个别或小组训练,帮助他们建立起有效的沟通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3.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症状的孤独症儿童,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五、家庭对孤独症儿童的支持孤独症儿童的治疗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关爱。
家长应该尽早寻求专业的帮助,积极参与孩子的治疗和教育。
观看孤独症儿童心得体会作文
![观看孤独症儿童心得体会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aa152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4.png)
观看孤独症儿童心得体会作文
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那个孤独症小男孩独自玩耍,我突然
觉得,他的世界是不是就像这旋转的木马,一圈又一圈,反复而单调。
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似乎并不太感兴趣。
我试着跟
他说话,但他就像没听见一样,继续他的旋转。
你知道吗?他的笑真的很治愈。
那种纯真的、无邪的笑,仿佛
能瞬间融化所有的烦恼。
但他的笑,总是显得那么短暂,转瞬即逝。
我猜,他的内心一定藏着什么秘密,让他时刻保持着警惕,难以真
正放松。
跟孤独症儿童相处,真的需要耐心。
他们可能不会像普通孩子
那样,一下子就能理解你的意思。
你得反复说,反复做,直到他们
慢慢明白。
有时候,你会觉得累,甚至想放弃。
但看到他们那双清
澈的眼睛,你又会重新振作起来。
说实话,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比如,不管外界怎么变,
都要坚持自己的节奏。
他们的世界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纯粹和真实。
有时候,我真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得那么单纯、那么
真实。
所以啊,别小看这些孤独症儿童。
他们虽然有些不同,但他们的世界同样精彩。
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去关爱,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并不孤独,只是需要更多的陪伴和耐心。
孤独症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孤独症儿童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9bd57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2.png)
一、前言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
孤独症儿童在社交、语言、行为等方面存在明显的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深入了解孤独症儿童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对孤独症的关注度,我们团队开展了一次关于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由于社会对孤独症的认知不足,孤独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
为了帮助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我们团队决定开展这次实践活动。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调研我们团队首先对当地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了孤独症儿童的生活状况、康复状况以及家庭情况。
通过访谈康复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孤独症儿童家长,我们了解到孤独症儿童在康复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 社区走访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孤独症儿童的生活环境,我们团队走进社区,与孤独症儿童家庭进行了深入交流。
我们了解了孤独症儿童在家庭中的生活状况,以及家长在照顾孩子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3. 问卷调查为了收集更多数据,我们团队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对孤独症儿童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掌握了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教育需求、康复需求等。
4. 亲子活动我们组织了一次亲子活动,邀请孤独症儿童及其家长参加。
在活动中,孤独症儿童和家长共同参与了亲子游戏、手工制作等互动环节,增进了亲子关系,提高了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5. 感恩活动为了表达对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的关爱,我们团队组织了一次感恩活动。
活动中,我们为孤独症儿童和家长送上了礼物,并为他们表演了文艺节目。
此次活动旨在让孤独症儿童和家长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增强他们的信心。
四、实践成果1. 提高社会对孤独症的认知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团队向更多人宣传了孤独症的相关知识,提高了社会对孤独症的关注度。
2. 了解孤独症儿童的生活状况我们团队深入了解孤独症儿童的生活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于孤独症的作文题目新颖
![关于孤独症的作文题目新颖](https://img.taocdn.com/s3/m/ae853af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f.png)
关于孤独症的作文题目新颖
1、孤独症之光: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2、穿越孤独的迷宫:理解孤独症儿童的内心世界
3、孤独症:不是障碍,是独特的天赋
4、孤独症儿童的星空:点亮理解与接纳的灯塔
5、走进孤独症的世界:探索未知的沟通桥梁
6、孤独症之美:欣赏与众不同的生命色彩
7、孤独症背后的力量:揭示隐藏的潜能与才华
8、从孤独中走来:孤独症者的自我救赎与成长
9、孤独症与社会融合:探索包容与理解的共融之路
10、孤独症儿童的梦想翅膀:助力他们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孤独症儿童的科普类文章
![孤独症儿童的科普类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7f4aeee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5.png)
孤独症儿童的科普类文章孤独症儿童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也被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它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疾病,通常在儿童早期就会显现出来。
孤独症儿童在社交交往、沟通能力和行为模式方面存在一系列的困难。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面对孤独症的挑战是一项巨大的任务,因为这不仅对患病儿童本身构成了巨大的困扰,也对整个家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孤独症儿童的特点。
孤独症儿童通常在社交互动方面表现出困难。
他们可能对与他人的眼神接触和面部表情的理解感到困惑。
他们往往缺乏对他人的兴趣,并难以与他人建立持久的友谊。
在沟通方面,孤独症儿童可能有语言发展迟缓的问题,甚至完全无法发出语言。
此外,他们可能对非语言信号(如手势和表情)的理解也存在障碍。
在行为模式方面,孤独症儿童常常表现出刻板重复的行为,对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并对某些特定的兴趣或活动表现出过度投入。
孤独症的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和环境因素都可能对孤独症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孤独症的确切诊断需要专业医生的评估,通常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发育历史来进行。
对于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来说,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早期干预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社交和沟通能力,改善他们的行为模式。
早期干预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行为疗法、语言疗法和教育干预等。
这些干预措施旨在帮助孩子学习适应和应对不同的社交和学习环境,以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除了早期干预,孤独症儿童还可以从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中受益。
理解和包容是帮助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的重要因素。
家庭成员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提供支持和鼓励来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建立自尊和自信心。
此外,社会也需要加强对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的支持,提供包容和友善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融入社会并发挥自己的潜力。
孤独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对患病儿童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早期干预和社会支持是帮助孤独症儿童克服困难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持和理解,让他们能够融入社会,发展自己的能力。
孤独症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孤独症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3b352e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3.png)
孤独症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参加孤独症社会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一、活动背景和目的孤独症,或称自闭症,是一种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严重缺陷,以及狭隘和重复的兴趣爱好。
为了促进社会对孤独症儿童的关注与理解,提高社会对孤独症儿童的支持与包容,我们参加了一次孤独症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向社会宣传孤独症的基本知识,促使社会更加了解孤独症儿童的实际情况,并提供一些对孤独症儿童有益的帮助与支持。
同时,通过与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的亲密接触,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为改善他们的生活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与指导。
二、活动内容和过程1. 学习和准备在参与实践活动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大量的学习准备,阅读了大量与孤独症相关的专业书籍和资料,了解了孤独症的基本知识。
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孤独症康复机构,与专业人士和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对孤独症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 社会宣传我们在社区、学校和公共场所张贴了大量的海报,并组织了一次专题讲座,向社会宣传孤独症的基本知识。
讲座内容包括孤独症的定义、病因和流行病学、孤独症儿童的表现和特点、学校教育与康复、家庭支持与社区关怀等。
我们邀请了一些专业人士和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参与讲座,提供专业知识和亲身经历的分享。
讲座以交流和互动的形式进行,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与参与。
通过讲座,我们向社会传达了孤独症的存在和其对患者及家庭的影响,并呼吁社会对孤独症儿童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讲座结束后,我们还开设了一个咨询热线,提供有关孤独症的咨询与支持。
3. 亲身实践为了深入了解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一些孤独症儿童进行了亲密接触和交流。
我们在孤独症康复机构和部分家庭进行了走访和观察,与孤独症儿童和他们的家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孤独症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以及他们在教育和康复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还向他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包括教育方法、社会支持、康复训练等。
观看孤独症儿童心得体会作文
![观看孤独症儿童心得体会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760e5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6.png)
观看孤独症儿童心得体会作文观看孤独症儿童,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
那些孤独症的孩子啊,他们的眼神里藏着一片独特的星空。
你看着他们,就像看着另一个世界,那么安静,那么遥远。
他们似乎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外界的一切都无法打扰。
你知道吗,他们有时候的动作真的很有趣。
就像是在跳一支只有他们自己能懂的舞蹈,重复着、重复着,好像这样就能找到一种安慰。
我尝试跟着他们的节奏动,但每次都跟不上,哈哈。
跟他们交流,你得有点耐心。
他们可能听不懂你的话,但你能感受到他们的真诚。
有时候,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比千言万语还要动人。
他们的笑容,虽然不多见,但每次看到都让我觉得心里暖暖的。
这些孩子,他们可能跟其他孩子不太一样,但他们同样值得被爱、被尊重。
他们有自己的小世界,有自己的快乐和悲伤。
跟他们相处,你会发现自己也被他们的纯真和善良所感染。
所以啊,下次你看到孤独症的孩子,别急着走开。
试着跟他们交流,用心去感受他们的世界。
你会发现,那里也有无尽的宝藏和美好。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范文(4篇)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60e52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c.png)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范文(4篇)【篇1】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以前只是听过有关自闭症儿童的信息,但从未跟他们有过接触。
这次志愿活动给了我一次直接接触这群孩子的机会,让我亲身感受到了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第一次跟他们接触,开始时还担心自己会和他们相处不来,怕吓着他们,接触了才发现,其实他们也只是个孩子,有着孩童的猎奇心理,有着孩童的纯真顽皮。
看着他们那可爱的脸,我不禁有些心疼。
其实他们跟普通的孩子一样有着爱玩的特性,但他们却只将所有的欢乐和苦楚锁在自己的心中,他们为自己构筑了一堵冷漠的墙,外人走不进,他们亦走不出。
原本美好灿烂的孩提时光因为自闭症而失了色。
很多孩子都是由家长陪伴来的,有个小女孩,只要我们一接近,她就立刻跑开,完全抗拒外人。
还有个小男孩,他要玩秋千,他妈妈要帮他换,他不让,非得自己换,结果自己又不会,结果他妈被烦怒了,打了他一巴掌。
但他并未像其他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尽管眼泪湿了眼眶,他也只是轻轻抹去,继续他的玩耍,其实这样的孩子自尊心更强。
他虽然不肯与人交流,但他也有着自己的倔强,自己的坚持。
这次志愿活动中,我相处的是一个自闭症相对较轻的孩子,他是由老师带来玩耍的,他不排斥与陌生人的接触。
在玩的过程中,我不断露出甜甜的笑容来表达他心中的欢愉,期间我很多次主动逗他说话,问他叫什么名字,他都只是微笑,却不与我交流。
或许长时间的自闭已经让他形成了不说话的习惯,作为一个志愿者,我觉得我们不仅应该要陪他们玩耍,更关键的是要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
这次志愿活动让我感触很深,我为他们心疼的同时,也在思考是什么造就他们的自闭?答案有很多,但我觉得父母为我们创设的环境很多时候对我们的影响很深,所以在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同时,更应开设对父母的教育课。
特别不能像之前的那个母亲一样,一不耐心就打自己的孩子,而应不断给他们鼓励,因为鼓励对他们来说真的很重要。
只有两者同心协力才能让他们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融入到大环境中来。
社会实践报告孤独症儿童
![社会实践报告孤独症儿童](https://img.taocdn.com/s3/m/5f55f23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e.png)
一、前言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起源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
这类儿童在社交、沟通、行为等方面存在显著异常,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孤独症儿童的生活现状,提升公众对孤独症的认识,我们组织了一次针对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对此次社会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孤独症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加,如何关爱这些特殊群体,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
本次社会实践旨在:1. 了解孤独症儿童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2. 提高公众对孤独症的认识和接纳程度。
3. 探索有效的关爱和支持孤独症儿童的方法和途径。
三、实践过程1. 前期准备在实践开始前,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业人士等方式,对孤独症的基本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同时,我们还联系了当地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了解他们的服务内容和需求。
2. 实地调研我们一行人前往了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与孩子们进行了亲密的接触。
在康复中心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教室、活动室等场所,了解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 互动交流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我们发现他们虽然对外界反应较为迟钝,但内心渴望与人交流。
我们通过游戏、唱歌等方式,尽可能地与他们建立联系。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还向孩子们和家长了解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教育康复等方面的情况。
4. 座谈会为了更好地了解孤独症儿童的需求,我们组织了一次座谈会。
邀请康复中心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就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就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5. 志愿服务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积极参与了康复中心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孤独症儿童提供陪伴、关爱和支持。
通过实际行动,我们希望让这些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四、实践成果与收获1. 提高了对孤独症的认识通过本次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性,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他们同样可以拥有美好的生活。
2.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孤独症儿童,还关注到了他们的家庭和社会。
孤独儿童教育心得体会
![孤独儿童教育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5a8644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5.png)
在我国,孤独症儿童(以下简称“孤独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作为一名从事孤独儿童教育的教师,我有幸参与到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中,并在此过程中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孤独儿童教育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深入了解孤独儿童的特点孤独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表现出以下特点:1. 社交障碍:孤独儿童往往缺乏社交能力,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2. 沟通障碍:孤独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有时甚至不会说话,或者只会重复某些词语。
3. 行为障碍:孤独儿童可能出现刻板行为、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行为问题。
4. 认知障碍:孤独儿童在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等。
5. 情绪障碍:孤独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情绪波动。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针对孤独儿童的特点,我们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社交技能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方式,帮助孤独儿童提高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
2. 沟通能力培养:针对孤独儿童的语言障碍,开展针对性的语言训练,如发音练习、词汇积累、句子构造等。
3. 行为矫正:针对孤独儿童的行为问题,采取正向强化、消退法等行为矫正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认知能力提升: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孤独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认知能力。
5. 情绪管理:教授孤独儿童情绪调节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三、营造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1. 营造关爱氛围:教师应关注孤独儿童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2. 培养团队精神:鼓励孤独儿童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孤独儿童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4. 社会支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孤独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关爱孤独症儿童活动感言范文
![关爱孤独症儿童活动感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cdb90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6.png)
关爱孤独症儿童活动感言范文参加关爱孤独症儿童的活动,就像是走进了一个独特而又充满温暖挑战的小世界。
那天刚到活动场地,我心里还直打鼓呢,不知道怎么和这些“星星的孩子”打交道。
你瞧,这些小家伙们乍一看和普通孩子没两样,可一接触就发现大不同啦。
有的孩子就自己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不管周围多热闹,他就像活在自己的无声电影里似的。
我刚开始试着跟一个小男孩搭话,那场面,就像我在对着一堵墙表演脱口秀,我说啥他都没反应。
我这心里啊,那叫一个挫败。
可咱不能就这么放弃呀,我就像个小丑一样,开始变着法儿吸引他的注意力,一会儿学小动物叫,一会儿把小玩具在他眼前晃悠。
你还别说,他眼睛突然就看向我手里的小玩偶了,那一刻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孩子虽然不太善于表达,但是他们的感情特别纯粹。
可能一个简单的微笑,一次不经意的眼神交汇,就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回应。
有个小女孩,她特别喜欢画画,我就陪着她一起画。
她画得那叫一个投入啊,完全不理会周围的动静。
我就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她,看她一笔一笔地勾勒出自己心中的世界。
突然,她把画好的画递给我,那小眼神里有一点点羞涩又有一点点期待。
我接过画一看,虽然看不懂画的是啥,但那色彩斑斓的线条就像她内心深处最绚烂的梦。
我当时就觉得,这孩子就像一个宝藏,只要你耐心挖掘,就能发现无尽的美好。
和这些孤独症儿童相处的时间越长,我就越心疼他们。
他们就像被困在自己小星球上的孤独旅客,努力地想要和外界交流,却总是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阻挡着。
但同时,我也被他们的坚强所感动。
他们每天都在和自己的小世界作斗争,努力去适应这个对他们来说有些陌生和复杂的社会。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关爱孤独症儿童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壮举。
这就像一场接力赛,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伸出援手,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每一个小小的举动,像陪他们玩一会儿、给他们一个拥抱,都可能是打开他们心门的一把钥匙。
关爱孤独症儿童活动感言范文
![关爱孤独症儿童活动感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c1909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2.png)
关爱孤独症儿童活动感言范文参加关爱孤独症儿童的活动,就像走进了一个独特而又充满温情的小世界。
刚到活动现场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小紧张呢。
看着那些孤独症儿童,他们就像来自遥远星球的小天使,有着自己独特的小宇宙,却又似乎被困在了自己的世界里,不太能和我们这个喧嚣的地球村轻松接轨。
一开始,我都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互动。
我试着像个超级滑稽的小丑一样,做各种搞笑的动作,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你别说,还真有个小男孩被我逗得眼睛亮晶晶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是找到了打开宝藏的钥匙,那是一种特别有成就感的小确幸。
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孤独症儿童都像一本神秘的故事书。
他们可能不会像普通孩子那样,一见面就叽叽喳喳地和你分享他们的小秘密,但当你耐心地陪伴在他们身边,你会发现他们的眼神、他们偶尔的小动作,都是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有个小女孩,一直默默地摆弄着手中的小珠子,当我轻轻地坐在她旁边,和她一起摆弄的时候,她突然抬起头看了我一眼,那一眼里,有好奇,有一点点小惊喜,就好像在说:“你怎么也懂这个小乐趣呢?”那瞬间,我的心都被她的纯真给融化了。
这些孩子虽然有着孤独症这个小“标签”,但他们其实有着无限的潜力和独特的魅力。
就像一颗蒙尘的星星,只要我们用心去擦拭,就能看到他们闪耀的光芒。
活动中有个小环节是让孩子们画画,有个小男生画了一幅特别抽象的画,满纸都是歪歪扭扭的线条和奇奇怪怪的形状。
可当他拿着画给我看的时候,眼睛里满是自豪,我仿佛能看到他内心那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我突然意识到,在他的画里,那些看似无厘头的线条,可能是他眼中的彩虹、是他想象中的魔法城堡、是他对这个世界独特的理解和表达。
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深刻地感受到,关爱孤独症儿童不仅仅是一时的善心大发,而是一场需要耐心、爱心和恒心的马拉松。
我们的一点点陪伴、一点点理解,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可能就是黑暗中的一道光,寒冷中的一丝温暖。
而且,这不仅仅是我们对他们的付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最纯粹的感动和快乐。
孤独症社交实践心得体会
![孤独症社交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a0d18b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f.png)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对孤独症(自闭症)的认识逐渐深入。
孤独症是一种起源于大脑发育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沟通障碍以及重复刻板的行为。
作为一项涉及广泛、深入人心的公益活动,孤独症社交实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在此,我愿分享自己参与孤独症社交实践的心得体会。
一、初识孤独症在我国,孤独症患者的家庭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病情束手无策,甚至对孤独症这一疾病缺乏基本了解。
因此,开展孤独症社交实践,帮助家长和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
初次接触孤独症儿童,我深感震惊。
他们与正常孩子相比,显得异常孤独,难以与人交流。
在与他们互动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孤独症儿童内心的痛苦。
然而,正是这份痛苦,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孤独症社交实践的决心。
二、实践过程中的收获1. 深入了解孤独症通过参与孤独症社交实践,我对孤独症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我了解到,孤独症并非单一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神经发育障碍。
此外,我还学习了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点、沟通方式以及教育方法。
2. 提升沟通技巧在与孤独症儿童互动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
首先,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用简单、直观的语言与他们交流。
其次,我们要耐心倾听,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
最后,我们要学会观察,捕捉他们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
3. 增强社会责任感孤独症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支持。
参与孤独症社交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为这个群体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实践,我不仅学会了关爱他人,还提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4.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孤独症社交实践往往需要团队协作。
在活动中,我们要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关爱。
这种团队协作精神,使我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友谊。
三、实践过程中的挑战1. 适应孤独症儿童的需求孤独症儿童的需求千差万别,如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活动方案
![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e6cea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9.png)
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星语星愿:走进孤独症儿童的世界”二、活动目的。
1. 提高社会对孤独症群体的认识、理解和包容,减少歧视。
2. 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3. 筹集善款,用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和相关项目。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
1. 时间:[具体日期,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当天或前后的周末为宜],上午9:00 下午5:00。
2. 地点。
主场地:[城市名称]某大型公园(方便市民参与,空间开阔)分会场:当地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便于开展与孩子直接互动的活动)四、活动对象。
全体市民、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志愿者、相关公益组织、媒体等。
五、活动内容与安排。
# (一)上午:主场地活动。
1. 开幕式(9:00 9:30)主持人开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流程,欢迎大家的到来。
邀请当地政府官员或知名公益人士发表简短讲话,强调关注孤独症群体的重要性。
进行一个小型的孤独症知识科普小短剧。
由志愿者们表演,以幽默易懂的方式展示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点、面临的困难以及他们的独特之处。
例如,表演一个场景,孤独症孩子对某种声音特别敏感,周围人开始不理解,后来通过学习了解后给予关爱和帮助。
2. 孤独症主题展览(9:30 12:00)设置多个展板,内容包括:孤独症的基本知识,如定义、症状、成因等,用简单有趣的漫画和文字结合来呈现。
孤独症儿童的优秀作品展示,如绘画、手工等,旁边配上孩子的照片和简单介绍,让大家看到他们的才华。
一些成功的孤独症干预案例分享,鼓励大家相信孤独症孩子的潜力。
在展览区域安排志愿者进行讲解,解答观众的疑问。
3. 互动体验区(9:30 12:00)模拟孤独症感官体验:设置一些小区域,让参与者体验孤独症孩子可能面临的感官挑战。
听觉挑战区:播放一些嘈杂的声音,如工地噪音、市场喧闹声等,参与者需要在这个环境中完成一些简单任务,如拼图,感受孤独症孩子在噪音环境下集中注意力的困难。
视觉挑战区:通过特殊的灯光效果或者视觉干扰图案,让参与者在其中行走或进行活动,体会孤独症孩子在视觉信息过多时的困惑。
关爱孤独症儿童活动感言范文
![关爱孤独症儿童活动感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41602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d.png)
关爱孤独症儿童活动感言范文范文一嘿,亲爱的朋友们!我想跟你们聊聊我参加关爱孤独症儿童活动的那些事儿。
刚走进活动现场的时候,我心里有点小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和这些特别的孩子们交流。
但是当我看到他们那一双双清澈又带着些许迷茫的眼睛时,我一下子就心软了。
我试着和一个小男孩搭话,他一开始不理我,只是自己在那摆弄着玩具。
我就静静地坐在他旁边,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把一个玩具递给我,那一刻,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和他们一起画画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世界充满了独特的色彩和想象。
有个小女孩画了一片蓝色的草地,我问她为什么,她小声说:“我喜欢蓝色。
”简单的回答,却让我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单纯和美好。
在做游戏的时候,他们可能不太会遵守规则,但是那又怎么样呢?看着他们脸上绽放的笑容,我觉得一切都不重要了。
这次活动让我明白,孤独症儿童不是不可接近的,他们只是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和爱。
我们一点点的付出,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大大的温暖。
我决定以后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多给他们陪伴,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孤单!范文二朋友们,我来跟你们讲讲我参加关爱孤独症儿童活动的感受哈。
一进去那个活动场地,我就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那些孩子有的安静地待在角落,有的则跑来跑去,看似无序,其实他们都有自己的小世界。
我碰到一个小男孩,怎么逗他都不笑。
我就想啊,得换个法子。
于是我给他讲了个小故事,嘿,你猜怎么着,他居然抬起头看了我一眼。
就那一眼,让我觉得特有成就感。
还有一起做手工的时候,有的孩子做得特别认真,虽然动作有点慢,但那份专注真的让人感动。
他们做出的小作品也许不是最完美的,却是最独特的。
和他们相处的时间里,我发现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是表达方式不太一样。
当我给一个小女孩一个拥抱时,她紧紧地抱住我不松手,那一刻,我的心都化了。
这次活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不同就忽视他们。
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关爱,需要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美好。
自闭症宝宝的世界是怎样的要如何走进他们的世界
![自闭症宝宝的世界是怎样的要如何走进他们的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e402183a49649b6649d74774.png)
来我门诊看病的,大多数是有发育迟缓问题的孩子,在这些孩子中,有些是有孤独症倾向的孩子。
有一次,我去西安出诊,一个2岁多的孩子来到诊室,家中姥姥、姥爷和妈妈都陪着来了,我观察孩子,发现他只顾自己拿个玩具玩,完全不看其他人,和他说什么话也像没听见一样。
我询问了妈妈孩子的情况,然后我让家长都出去,看看孩子有什么反应。
结果家人都出去后,孩子也不找他们,只是自己在屋里走来走去,当再让家人进来时,他也毫无表情,对于家长的来去,他不像其他孩子一样,见到家人会兴奋,看到家人不在,会焦虑,这些情况他都没有。
我给孩子下的诊断是孤独症倾向。
并建议家长给孩子做早期干预。
当宝宝具有这些特征时,需要我们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孤独症的孩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其实在很早时,家长就可发现蛛丝马迹,,可以更早的发现孤独症:2-6个月:不笑、对外界逗引没有回应、不追踪人脸、与亲人无对视。
6-9个月:对人、玩具及新的环境不感兴趣。
10-12个月:对成人的语言没有咿呀学语的回应、对周围环境缺乏关注或表现出异常关注、叫其名字没有回应或回应甚少、进行成人难以理解的动作或行为、不能分辨亲人与陌生人、不模仿他人。
13-24个月:缺乏目光对视、无有意义的语言、进行刻板重复的行为、不会正确玩玩具、不追随比自己大的小朋友、反感同伴之间的接触、喜欢独处。
以上的这些现象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并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如何走进孤独症孩子的世界其实,不是我们要走进孤独症孩子的世界,而是我们要把孩子拽回到我们的世界。
1、家长发现宝宝有异常情况,要尽早就医,并尽早进行专业的干预,为孩子今后融入社会创造可能性。
2、家长要配合专业老师,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干预不能仅仅是机构上课时才做,而要融入到家庭生活中来强化。
最后,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关心孤独症的孩子,给他们更多包容,不要有歧视。
孤独症儿童教育后的感言
![孤独症儿童教育后的感言](https://img.taocdn.com/s3/m/65cfe81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8.png)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与孤独症儿童一同走过的日子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篇章。
回首这段旅程,我感慨万分,心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热爱、对教育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在此,我想以这篇感言,记录下这段特殊而又宝贵的经历。
自从接触到孤独症儿童,我便深知他们的世界与我们截然不同。
他们就像孤独的旅人,独自一人漫步在寂静的夜空,寻找着那一点属于自己的星光。
而我,作为他们的引路人,不仅要为他们点亮前行的道路,更要陪伴他们度过这段艰难的旅程。
在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
首先,是他们对环境的敏感。
他们对于声音、光线、触感等外界刺激异常敏感,稍有不适便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
为了适应他们的需求,我不得不在教学中不断调整,寻找最适合他们的方式。
其次,是他们的沟通障碍。
孤独症儿童往往难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这让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地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如肢体语言、表情、眼神等。
此外,他们的认知发展也相对滞后,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去引导。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让我更加坚定了教育孤独症儿童的决心。
我深知,每一个孤独症儿童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只是被一层薄薄的尘埃所遮掩。
我的任务,就是用爱心和耐心,帮助他们擦去尘埃,让他们的光芒绽放。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
我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关爱、理解和包容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温暖。
以下是我在这段旅程中的一些感悟:一、爱心是教育的基石爱心是教育孤独症儿童的第一要义。
只有心怀爱心,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需求。
在教学中,我始终以一颗宽容的心去接纳他们,用无尽的耐心去引导他们。
每当看到他们在我的帮助下取得进步,我的心中便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二、耐心是教育的保障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耐心。
在教学中,我不断提醒自己,不要急于求成,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孤独症”儿童的世界
一天下午,在我快结束一天繁忙的门诊工作时,一对年轻而又焦急的父母突然走进了心理门诊,并且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对夫妇拉着一个4岁的男孩,孩子小名叫涛涛,长了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十分漂亮可爱。
我停下了手头的工作,看着他,叫了他一声却毫无反应,接下来的事便是孩子的父母向我滔滔不决的叙述:
孩子至今不会用语言表达愿望要求,也不明白别人说话的意思,经常呼之不应,即使是熟悉的名字,也听而不闻,好似聋子,我们教他也不学。
为此还带他到大医院的口腔科和耳鼻喉科检查过,大夫说声带和听力是正常的,但是孩子不会说话,我们真是很着急,更主要的是这孩子还很孤僻,不喜欢与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
小时候挺好带的,就是自个玩,也不要大人陪,周围发生了什么事,很少能引起他的注意和兴趣,但这孩子对电视上的广告和天气预报格外感兴趣,只要一听见声音,他就会从小屋跑到客厅去看电视,表现出津津乐道的样子,有时会在别的场合蹦出一句广告词,别人都不知什么意思,他很喜欢写字和认字,已会认二三百字了,好象并不知其意思。
他的行为也怪怪的,给他买的玩具他不喜欢,小朋友都喜欢的玩具,象积木、拼图、电动玩具什么的,他连看都不看,就喜欢老玩小瓶盖、电视机按钮、门把什么
的,还爱看自己的小手,拿起东西总爱放鼻子上闻一闻……
父母不停的说着,内心的痛苦、无奈、无助溢于言表。
“大夫,我们的小孩究竟得的是什么病?”这是他们就诊时问的最多的一句话。
“你看我们俩身体也挺健康的,孩子生下来也好好的,1岁前可好玩了,人见人爱的,现在怎么会这样呢?不说话,不看人,不理人,也不学东西,生活能力很差,根本上不了幼儿园,送过两次都被退回来了,我们也不能养他一辈子吧,大夫你说我们的小孩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是怎么得的?还能治吗?”
带着父母的期望、疑问我陷入了沉思,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具有广泛而严重的发育障碍的特征。
后来,我们通过对涛涛的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他与同龄孩子相比,在人际交往,语言交流,行为模式,认知能力等多方面存在发育落后。
在进行相关检查后,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可能,最后诊断涛涛得了“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什么病?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它和一般儿童疾病不一样,属于发育障碍。
患儿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行为重复刻板。
孤独症最早由美国精
神科医生Kanner在1943年首次报道,共有11名儿童被诊断为
早发性婴儿孤独症儿童。
他观察到一个5岁的男孩,表现出一些奇特的症状:这个孩子似乎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旁若无人,记忆力惊人,两岁半时他就能流利背诵《圣经》23节以及历届
美国总统的名字,但却不能与人正常对话。
说话时你我不分,迷恋旋转木棍、平锅和其他圆形物体,对周围物体的安放位置记忆清楚,同时对位置的变动和生活规律的轻微变化均感到烦躁不安。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儿童孤独症”,又叫“自闭症”。
那么孤独症究竟是怎么得的呢?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和探索,目前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但有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儿童孤独症主要是由多种生物学因素引起的神经精神发育障碍,而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如家庭环境,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及父母的人格特征、文化程度、从事职业、经济水平等对孩子的心理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现有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来看,该病的发病率为一万个儿童中有2~13个孤独症儿童,男女性别间差异显著为7~9︰1。
儿童孤独症有哪些主要表现?
孤独症儿童多表现为:
(1)孤独离群。
即不会与人交往。
不能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
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
他们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这也是家长就诊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
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愿以手势代替。
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
有
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
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
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你我他不分。
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
专注于某种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却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
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打头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约75%的孤独症儿童智力低下,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部分智力低下的孤独症儿童在音乐、绘画、计算、识字、机械记忆等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呈现孤岛智力现象,令人不可思议。
象4岁的涛涛特别喜欢认字和写字,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
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小贴士:该病多在3岁内起病。
多数病儿早期症状在婴幼儿期就已出现,至1~2岁症状明显,可出现语言功能退化停滞,表现典型孤独症症状,也就是Kanner三联征,即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行为重复刻板。
由于父母缺乏婴儿心理行为发育的知识及缺乏对儿童孤独症的了解,使得孤独症不易早期发现且发病年龄难以确切估计,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说话晚,不用急,“贵人语迟”;孩子不缠人,从小好带;孩子孤僻不合群,是独生子女的特点等等,延误了早期诊断和治疗。
儿童孤独症能治吗?
孤独症是一种儿童早期的广泛的心理发育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如未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预后很差,对儿童社会化功能损害极大,致残率高。
在其一生的发展过程中,需有人长期照管。
但只要家长坚定信念,坚持治疗,对孩子充满爱心、耐心、关心、信心,儿童孤独症还是可治的。
孩子是可以走出自己孤独的世界,并且发现周围的世界,其本人的社会功能,适应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有很多孤独症儿童经过治疗,走进幼儿园,迈进学校和社会,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这也是对父母坚持治疗的最好的回报。
儿童孤独症如何治疗和预防?
首先,父母对疑有孤独症倾向的儿童,应尽早去医院就诊,由专科医生(儿童神经精神、心理、保健专业)确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由于孤独症儿童的年龄、临床表现、功能损害各不相同,治疗需要因人而异。
治疗前由主管医生和家长一起评估儿童的基本心理功能,如语言,社交,动作行为,生活能力等发育水平,然后制定个体化,结构化,系统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尽管孤独症的病因不明,但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
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行为治疗,教育和训练,如语言训练,社交训练,感统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训练,游戏活动等,并辅以药物治疗,但并不是每个孤独症都需要服药,目前也没有治疗孤独症的特效药。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和治疗师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
多教、多练、不断强化、长期坚持,患儿就可取得明显进步,病情可得到积极、有效地控制。
另外,母亲要注意孕期保健,提倡母乳喂养,合理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肉类等"酸性食物"的摄入,建立亲子依恋和情感联系,家长应让孩子多与外界环境接触,让孩子与同龄儿童一起玩耍、交往和学习,使其个性和社会适应性健康发展,以有效地预防儿童孤独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