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孤独儿童的早期语言康复训练

合集下载

如何给无语言的孤独症儿童做早期语言康复训练

如何给无语言的孤独症儿童做早期语言康复训练

如何给无语言的孤独症儿童做早期语言康复训练
很多的孤独症孩子到了说话的年龄,却不会说话,有时只能象婴儿一样发出一些无意义的语言。

有的患儿一岁左右有自语现象,只会说少量的单音词,无意识的啊,哇,爸爸,妈妈,但过后语言消失,有的患儿三岁以前和正常的儿童一样,能唱儿歌,背诗歌,但在三岁左右语言开始退化,直至无语。

这是如果对他们进行有意识的早期干预语言康复,给予语言刺激,2/3的无语孤独症儿童的语言有可能又开始起步,语言开始向前发展。

开始模仿单音、单词、叠词等。

出现延迟模仿的现象。

接着开始大量仿说。

具体训练步骤如下:(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1、首先对儿童进行动作模仿训练;粗大动作模仿,模仿嘴部动作
2、模仿儿童无意识的发音促进儿童发音模仿
3、口型和发音训练
4、从儿童以会的发音入手训练儿童发音
另外,患儿的注意训练也不能忽视,孤独症儿童存在着严重的注意障碍,这项内容的训练非常的重要,他直接涉及到儿童学习能力提高的问题。

注意力训练,包括目光对视、追视、定位注视、保持注意、变化注意、有意注意。

总之,同是无语孤独症患儿,但他们之间的差异非常的大。

其障碍表现不仅不一样,而且他们的参与程度,训练的接受方式、能力也不同,训练者应因人而宜,设计者因人而异设计部
同的训练情景,使用不同的训练训练策略,因人而异。

速看!无语言表达能力的星宝如何训练?

速看!无语言表达能力的星宝如何训练?

速看!无语言表达能力的星宝如何训练?第一阶段:模仿期1、口部动作模仿:从被动辅助其动作到能依从指示模仿。

动作有:张大口、闭上口、打哇哇,伸收舌,弹响舌,舔唇,咬唇,拨唇等。

2、气吸训练:每天坚持做一定数量的跑步,上下楼梯,仰卧起坐,增强肺部呼吸能力,模仿深呼吸、被动抓痒笑、辅助压挤腹部使出喉嗓声、吹哨子等。

3、交往动作模仿:听指令拍拍子表示高兴、摆摆手表示再见、拱拱手表示感谢、伸出手表示要东西、拉拉手表示友好等。

4、模仿发声:仿哭声,抓痒令发出大笑声,张大嘴巴发声“啊……”即使是无意义的叫也要给其强化。

第二阶段:训练发单音(叠音)时期这个阶段要注意建立注视及对视,使学生学会模仿训练员的口型发音,此时不需刻意纠正儿童发音的正确性,以防止挫伤儿童的自信心及学习兴趣。

l、要充分利用儿童喜欢的玩具转化为对训练者面部的注视,提高目光对视时间,使儿童较好的模仿口型发音。

2、使儿童知道听叫其名字时会产生反应如回头、抬眼等,学习应答“哎”!3、从儿童最亲的人物母亲开始,学习发唇音“妈”。

— 1 —4、满足儿童的动机需求,在拍一拍,亲一亲,抱一抱,打一打等的动作中学习发爆破音“拍、打、抱”。

5、从喜欢吃的食物开始学习,(如“锅巴”发音“巴巴”,“棒棒糖”发音“糖”,仿真玩具老虎发音“虎”等)。

6、采用“轰炸式”方法,对能发出的音,教师进行多次的重复刺激和训练。

7、看'练习发音,模仿说出单韵母“a…”,说出物品名称如:车、梨、杯等。

8、看仿真玩具,模仿声音,动物叫声,汽车、火车及打枪的响声等。

第三阶段:学习发双音节词语时期。

这个阶段让儿童学会模仿两个音节的连续发音,它是标志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可把认知作为渗透教学。

1、利用儿童已会的单音节开始学习叠音如“爸爸、妈妈、杯杯、瓜瓜、包包”等。

2、在会发的音节的基础上学习双音节词语如:“杯子、西瓜、面包”等。

3、利用实物和,帮助儿童进行双音节词语的发音学习。

语言训练师:无语言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师:无语言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师:无语言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语言训练很多孩子到了该说话的年龄,却不会说话,有时只能像婴儿一样发出一些无意义的声音。

有的儿童一岁有左右有自语现象或少量单音词,无意识的啊·哇·爸爸·妈妈等音,过后语音消失。

有的儿童在三岁以前和正常儿童一样,能唱儿歌·背唐诗·但是在三岁左右语言开始退化,直至无语。

这时,如果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早期干预·早期语言康复,给予大量的语音刺激的。

2/3的无语言儿童有可能开始起步,语言开始向前发展。

开始模仿单音·单词·叠词等。

这个阶段儿童通常会出现反反复复的现象。

紧接着开始大量仿说。

针对无语言的孤独症儿童语言前期的训练很重要(也就是为儿童发音说话而做的准备训练或者叫语言相关训练)。

一、培养情感交流:主要承担协会的职业培训工作欢迎您的咨询!认识孩子·了解他·陪他玩·用我们的情绪感染和引导他,鼓励·帮助和表扬他。

比如我们刚接手一个新学生,首先要了解孩子,先跟孩子的家长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日常生活习惯,以及他的能力水平;然后我们就可以从他的兴趣点切入,和他互动,跟他玩;让他感受我们的关怀和情绪,也让他们感觉到跟我们在一起是很快乐的事情,不会有太多压力。

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穿插进我们要教学的内容,比如拍拍手,跺跺脚等,这些是他以前没接触的内容,但是当孩子被这些动作行为感染到,能产生适当的反应,比如随便动动啦,比如表现出兴趣啦,笑一笑啦。

我们都应该及时对他们鼓励,帮助和表扬他,让他更乐意和我们配合,学习。

二、模仿训练:学习模仿先训练掌握基本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具备学习模仿的先决条件,(如专注力·目光接触·安静的坐着等)。

同时模仿能力可以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协调能力·及配合能力。

1模仿粗大动作,先从简单的一步动作模仿训练。

2模仿训练者触摸身体部位;3模仿训练者使用物件做动作;4模仿训练者做动物的动作等。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训练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训练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训练一、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训练第一阶段语言的建立--发音训练一个简单的发音,最主要的一定是口部肌肉及气息的正确运用。

二者缺失其一都不能实现准确的发音。

口部肌肉的运用网上可以查到口腔运动操。

无语的儿童最初的发音都是需要辅助来完成的。

因为注意力集中时间少,模仿能力差。

所以辅助是最快捷的让儿童掌握发音要领的途径。

很多无语的孩子在最初的发音练习时都会有哭闹的行为。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急躁及恐惧心理。

发音的产生是以模仿为基础的。

而模仿众所周知。

口部动作的模仿难度一定高于大动作的模仿难度。

所以最初的辅助儿童通常都会特别排斥。

如果遇到强烈拒绝辅助发音的孩子,则只能从模仿教起。

这样孩子的语言产生相对会慢很多。

随着辅助次数的增加及各类发音的实现。

这种急躁恐惧心理就会消失。

2、不能很好的运用气息。

有些孩子在最初的发音练习时,很多声音的产生都是在哭的情况下实现的。

教师会发现最初在正常情况下儿童竟然不做发音尝试。

相反在哭闹的时候则会做各种发音尝试。

这主要就是因为儿童没有掌握气息的缘故。

他最初的发音是哭着发出来的。

所以在他极小的内心里就种下了只有哭才能实现这一行为的想法。

所以做为孤独症儿童的导师,一定要努力的去分辩他不能做和他不愿意做的区别。

谈及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一定无法绕过的就是注意力的培养和模仿能力的实现。

1、注意力我最初对儿童注意力的培养都是在食物强化下进行的。

先把食物放在眼前。

要求儿童注视。

最初儿童的注意力时间会很短。

随着训练时间的推移。

可以接着训练儿童的目光随视。

让儿童随着食物,由眼前,随视至身侧。

这个时候一定不能乱移。

当儿童可以目光随视时,他指认教师鼻子的时间会由两秒钟增加到五秒钟左右。

2、模仿注意力的集中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能力。

而任何的学习又都是以模仿为基础的。

当儿童有相应的注意和模仿能力时。

对声音的模仿则会更容易实现。

当儿童懂得发音学习时,他便会关注你的嘴而不再是你身体的其它部位。

如何帮自闭症儿童恢复语言能力的训练方法

如何帮自闭症儿童恢复语言能力的训练方法

如何帮自闭症儿童恢复语言能力的训练方法语言训练方法(一)关于完全无语言的自闭症儿童能够用:1、压声法:让儿童平躺在床上,用双手交叉压在腹腔上,微用力下压,迫使其发声。

2、搔痒法:用手或轻软物体搔儿童的手心、脚心、颈部、掖下等部位,使其发出“咯咯”的笑声,并同时说“好痒”。

3、训练言语机转(Speech mechanism disorders):上下唇内敛动作,抿嘴的动作,亲吻的动作。

另外,借助吸管训练儿童的嘴唇动作能力。

用嘴唇抿吸管,用嘴唇包住吸管喝水等。

同时,还利用吸管、纸、乒乓球等物体联系儿童的呼吸功能。

用吸管吸水,吸乒乓球;用力吹纸,用吸管吹乒乓球等。

姚xx是一个无语言的自闭症儿童,年龄:6岁。

有说的愿望,发音器官正常,无任何器质性问题。

对他进行言语机转测试,发觉其言语机转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因此,针对他的具体情形,用上述的3种方法对其进行语言训练。

通过3个月的训练,该生能说简单的字、词,现在能说一些电报句,偶然会有一些简单句子。

4、语言训练操:第一部分:构音器官运动操(1)口部活动:共4节。

使学生的口部肌肉、关节共同和谐来完成动作。

A.噘起嘴B.咧开嘴C.鼓起腮D.咂咂唇(2)舌部运动:共6节。

充分调动学生舌部肌肉活动,使舌活动更灵活,能够在发音时找到正确位置。

A.伸收舌B.舔嘴唇C.舔嘴角D.弹响舌E.舔绕唇F.顶两腮(3)下颌运动:共4节。

提高学生在发音时下颌的操纵能力。

A.张口闭口B.左右移动C.前后移动D.上下扣齿第二部分:按摩操,共6节。

通过按、揉、搓、弹、捏等手法,刺激穴位,从而使参与发音的各部分肌肉的运动功能得到提高。

A.抹口轮B.捏下颏C.擦下巴D.弹颧腮E.揉脸蛋F.轻拍面部第三部分:发音儿歌,据发音时舌的位置编成儿歌,儿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卷舌音,并配上动作,让学生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来辅助发音,提高学生的爱好。

(二)关于赶忙仿说或延宕仿说的自闭症儿童能够利用强化物刺激儿童,激发语言仿照的爱好。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康复训练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康复训练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康复训练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现提供给家长:一、孤独症儿童的语言特征孤独症儿童对于含义较深的词组、双关语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有的完全不能理解,有的则可以理解字面上的意义,此外大多数的孤独症儿童还有不懂沟通情境的问题。

他们在使用口语和非口语表达方式时和正常儿童有较大的区别,老师家长们也可以在了解这些特质后,对孤独症儿童的教导更为得心应手:具体表现是:(一)使用口语方式异常,有如下特点:1.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立即仿说: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孤独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延宕仿说: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的重复某些字、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是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关联。

4.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非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5.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经由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

亦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7.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8.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或不会使用“是”或“好”。

9.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涵义。

10.固着性:不会因应情境的变化,而重复的念着某句话。

11.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

(二)使用非口语的特征;1.不容易理解手势、表情、姿势等所传达的讯息。

2.会使用非语文的沟通方式,如攻击、伤害自己、拉别人的手等,有些行为是不合社会规范的。

3.部分的学生认字能力极佳,且擅长记忆,对于叙述性的文章也能够一字不漏的将它背下来。

二、对孤独儿童语言训练的目标过去我们对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所实施的语言训练目标大多是要求他们能够说话,但是现在已经偏重能够使儿童理解语言中的意义以及能够表达,因此对于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首重在加强其语言的理解能力。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学前孤独症儿童是指在3-6岁之间被确诊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儿童。

由于孤独症儿童在社交和沟通能力方面存在障碍,语言康复训练对于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语言康复训练的目标是帮助孤独症儿童发展基本的语言和沟通技能。

这包括理解和运用基本的词汇和语法规则,以及发展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通过练习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巧,有助于提高他们在社交互动中的表达能力。

语言康复训练应该针对每个孤独症儿童的个体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因为每个孩子在语言和认知方面的发展水平不同,他们所需的训练方法和技巧也会有所不同。

康复训练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材料和活动,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语言康复训练还应该注重提供适当的刺激和鼓励,以激发孤独症儿童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孩子们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兴趣狭窄等特点,因此训练师需要运用各种有趣的方法和游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保持他们的积极参与。

对于每一个小的进步和成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语言康复训练还需要家庭和学校的支持与配合。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不能只在治疗中心或学校进行,家长和老师也需要参与提供额外的练习和支持。

他们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日常对话、阅读故事书等方式,帮助孩子巩固学到的语言技能,并将之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语言康复训练的效果需要持续监测和评估。

训练师和家长应该定期评估孩子的语言发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方法。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

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对于他们的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通过定制化的训练方案、积极的刺激和鼓励、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可以帮助这些孩子克服语言障碍,融入社会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案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案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案自闭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其特点之一是社交交往和语言发展的困难。

因此,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语言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个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案,包括目标、方法和策略,以帮助他们改善语言能力。

1.目标设定-增加沟通能力:培养儿童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包括表达自己的需求、希望和感受。

-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帮助儿童理解他人的指令、问题和意图。

-发展社交语言技巧:培养儿童与他人进行社交互动和对话的能力。

2.训练方法和策略-利用视觉辅助工具:为了增加儿童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可以使用图片、图表和视觉辅助工具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语言信息。

例如,使用图片卡片来表示不同的动作或物品,以帮助儿童理解和描述它们。

-使用社交故事:编写简单的社交故事,以帮助儿童理解和适应社交场景。

故事可以包括对话、情感和社交技巧等内容,通过阅读和角色扮演帮助儿童学习与他人进行有效的社交互动。

-打破任务:将任务分解为简单的步骤,并使用可视化工具帮助儿童理解和完成任务。

逐渐增加任务的复杂性和包含的语言要求,以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

-使用正反馈:及时给予儿童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增强他们使用语言的动机和信心。

例如,当儿童能够正确地描述一个动作或回答一个问题时,给予赞扬和奖励。

-与家庭合作:与家长合作,提供家庭语言康复训练的指导和支持。

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训练中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儿童巩固学到的语言技能。

3.训练内容和活动-词汇和语义理解:通过使用图片卡片或视觉辅助工具来学习和理解不同的词汇,例如食物、动物或日常生活用品。

逐渐增加词汇量和语义的复杂性,例如学习形容词和动词。

-句子结构和语法:逐渐教授句子的构成和语法规则,例如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时态和复数形式。

使用简单的句子,并逐渐增加句子的复杂性。

-社交技巧和对话: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对话,帮助儿童学习社交技巧,例如倾听、回应、提问和表达感受。

使用社交故事和情境来帮助儿童理解和应用这些技巧。

孤独症儿童初步语言训练

孤独症儿童初步语言训练

孤独症儿童初步语言训练1.持久适当的刺激方式在语言训练中,辅导者(包括教师及家庭成员)要注意把握以下的原则:1)多给他刺激(说),但这并不等于是喋喋不休,不切实际,而是要根据孩子能够听懂的能力给予适当刺激。

2)刺激要精确,对于一个只能听懂简单指令的孩子,我们给予他的刺激要符合他(她)们的接受能力,要选择一两个字来刺激。

例如:我们的刺激可以选“我”、“要”、“吃”、“喝”、“妈妈”、“抱抱”、“拜拜”、“弟弟”、“大大”等单音和叠音词。

每天都要有两到三个小时的刺激学习,再加上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练习。

3)代替他说,有的孩子自言自语说很多话,却经常是无意识的,当让他说时他却连一个字都不说,这时我们给予刺激的重点可以放在代替他说出他应该说的话。

选择在常见的场景中孩子最需要的词组和短句。

例如:“饼干”、“汽车”、“可口可乐”、“我要吃......”、“我要出去”、“放开我”等这一类可以帮助他表达自己愿望,反复地刺激。

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作用。

总之,语言训练要做到根据孩子的能力多说,精确,没有废话。

2.口型模仿当孩子具备了一定的配合、注意、模仿和语言的理解力后,我们要让孩子学习模仿我们的一些基本口型。

口型模仿是模仿说话的基础。

例如:辅导者示范“张开嘴”、“撅嘴”、“吹气”、“伸舌头”等的动作,要求孩子模仿,一旦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及时给予夸奖,如果孩子不模仿或模仿错误则不给予夸奖。

如此反复回合*的操作练习,直到孩子能够准确地模仿出口型为止。

根据经验,只要认真、准确地坚持ABA的强化原则,训练的效果会很快地显现出来,我自己就经常被孩子令人吃惊的进步所鼓舞。

3.模仿发音当孩子学习并掌握我们教的口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通过语音刺激和夸张的口型诱发孩子的发音。

例1:辅导者大声发[a]的音,辅助孩子将嘴张大,并伴随声音发[a],孩子模仿正确后及时给予夸奖。

当孩子每次都可以模仿时,我们下一步要把[a]的音变为有意的“唉”或“阿姨”等进行模仿发音训练。

无语言孤独症患儿的语言训练

无语言孤独症患儿的语言训练

无语言孤独症患儿的语言训练
我们都见过这样的情况,很多孤独症患者不会说话,有的可以发出婴儿一样无意义的声音,对于孤独症患者来说,无语言是他们的障碍之一!面对无语言的孤独症我们该怎么办呢?
1、对儿童进行粗大动作模仿训练
这里说的粗大动作,就是简单的,比较容易掌握的,又是常用的动作。

只有这样的动作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成绩,并且被儿童所掌握,达到训练的目的。

2、口型和发音训练
儿童学会模仿口型和发音较为困难,因此孩子在这些粗大动作模仿比较熟练后,运用“行为动量”的原理,即用熟练的粗大动作带动孩子简单口型的模仿。

3、从熟悉和接近生活的内容入手
只有熟悉和接近生活的语言才是儿童所熟悉的,只有熟悉的内容才有利于儿童练习,这会带给他们比较多的语言刺激和语言复习的机会,才能给他们提供运用的自然环境,也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给学生更多练习的机会。

从生活入手,从实际入手,这是训练内容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的选择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4、注意力的训练
训练注意力,包括目光对视、追视、定位注视、保持注意、变化注意、有意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同是无语孤独症儿童,他们之间的
差异非常大。

其障碍表现不仅不一样,而且他们的参与程度,训练的接收方式、能力也不同。

老师应因人而宜,设计不同的训练情景,使用不同的训练策略,运用一定的物品或按他们的要求给予他们满足,让他们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因人而异,因人而教。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学前孤独症儿童是指在学龄前期出现孤独症状的儿童,他们在语言交流方面存在明显的障碍,这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针对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尽早克服语言障碍,提高语言能力,促进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发展。

下文将就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进行浅析,包括训练目标、训练方法和训练效果等方面。

一、训练目标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孤独症儿童往往存在语言表达能力差的问题,他们可能无法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语言康复训练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用较为流畅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

2. 增强语言理解能力。

除了语言表达能力差外,许多孤独症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也较差,他们可能无法理解别人对他们的话语的含义。

语言康复训练也要注重增强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话语。

3. 提高社交交流能力。

语言是社交交流的重要媒介,而孤独症儿童由于语言障碍的存在,往往社交交流能力较差,缺乏与他人有效地沟通的能力。

语言康复训练还要注重提高他们的社交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4. 促进自理能力的发展。

语言障碍也会影响到孤独症儿童的自理能力的发展,因为他们可能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也无法理解别人对他们的指示。

语言康复训练还要注重促进他们的自理能力的发展。

二、训练方法1. 个体化训练。

由于每个孤独症儿童的情况不同,语言康复训练应该是个体化的,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设计相应的训练方案。

2. 结合多种方法。

语言康复训练可以结合多种方法,如言语治疗、听觉训练、肢体运动训练等,使训练更加全面和有效。

3. 利用日常生活。

孤独症儿童的日常生活是最好的训练场所,家长和老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活动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4. 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

在语言康复训练中,要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训练更加愉快和有效。

无语言自闭症儿童的早期语言训练

无语言自闭症儿童的早期语言训练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编制无语言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语言训练很多孩子到了该说话的年龄,却不会说话,有时只能像婴儿一样发出一些无意义的声音。

有的儿童一岁有左右有自语现象或少量单音词,无意识的啊·哇·爸爸·妈妈等音,过后语音消失。

有的儿童在三岁以前和正常儿童一样,能唱儿歌·背唐诗·但是在三岁左右语言开始退化,直至无语。

这时,如果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早期干预·早期语言康复,给予大量的语音刺激的。

2/3的无语言儿童有可能开始起步,语言开始向前发展。

开始模仿单音·单词·叠词等。

这个阶段儿童通常会出现反反复复的现象。

紧接着开始大量仿说……针对无语言的孤独症儿童语言前期的训练很重要(也就是为儿童发音说话而做的准备训练或者叫语言相关训练)。

一·培养情感交流:认识孩子·了解他·陪他玩·用我们的情绪感染和引导他,鼓励·帮助和表扬他。

比如我们刚接手一个新学生,首先要了解孩子,先跟孩子的家长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日常生活习惯,以及他的能力水平;然后我们就可以从他的兴趣点切入,和他互动,跟他玩;让他感受我们的关怀和情绪,也让他们感觉到跟我们在一起是很快乐的事情,不会有太多压力。

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穿插进我们要教学的内容,比如拍拍手,跺跺脚等,这些是他以前没接触的内容,但是当孩子被这些动作行为感染到,能产生适当的反应,比如随便动动啦,比如表现出兴趣啦,笑一笑啦。

我们都应该及时对他们鼓励,帮助和表扬他,让他更乐意和我们配合,学习。

二·模仿训练:学习模仿先训练掌握基本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具备学习模仿的先决条件,(如专注力·目光接触·安静的坐着等)。

同时模仿能力可以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协调能力·及配合能力。

1模仿粗大动作,先从简单的一步动作模仿训练。

2模仿训练者触摸身体部位;3模仿训练者使用物件做动作;4模仿训练者做动物的动作等。

无语言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语言训练

无语言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语言训练

无语言孤独症儿童地早期语言训练很多孤独症孩子到了该说话地年龄,却不会说话,有时只能像婴儿一样发出一些无意义地声音.有地患儿一岁左右有自语现象,只会说少量单音词,无意识地“啊、哇、爸爸、妈妈”等音,过后语音消失.有地患儿在三岁以前与正常儿童一样,能唱儿歌、背诗歌,但是在三岁左右语言开始退化,直至无语.这时,如果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早期干预、早期语言康复,给予患儿语言刺激,地无语孤独症患儿地语言有可能又开始起步,语言开始向前发展.开始模仿发单音、单词、叠词等,出现延迟模仿地现象.紧接着开始大量仿说.、首先对儿童进行模仿训练)模仿粗大动作:先从简单地一步动作模仿开始训练.模仿训练者触摸身体部位;模仿训练者使用物件做动作;模仿训练者做动物地动作等.这一阶段主要训练患儿地依从性和执行指令地能力,提高儿童地注意力、配合能力和协调能力等,使他们意识到别人地存在.这是孤独症儿童走出自闭地第一步.随着儿童模仿能力地提高,可训练连续地两步、三步动作模仿以及听口令做动作.摹仿大肌肉群运动:①和孩子面对面坐按椅子上.尽量使他注意你(确定他注意了你,就可以开始了).②一边做一个动作,一边同时说“这样做.”动作可以是:拍桌子、拍手挥手(象打招呼似地)、握双手、拍腿、摇头、点头、用手把脸捂起来、拍肩膀、跳、抱臂、拍肚子、踏步伸手敲椅子插腰拍头摩擦手掌等③每个动作都要提示孩子,帮助他成功,然后给与强化.④逐渐地减少实践地提示,改变强化方式.减少提示,加强表扬获奖励.最后孩子能够按照指令反应正确时才给他强化.)模仿嘴部动作:有发音障碍地孤独症儿童中,大都存在嘴部活动地缺陷,有地不会用嘴呼气(进行吹地活动时漏出口水)、有地不能咧嘴、有地嘴唇合不拢,这些障碍直接影响孩子发音和发音质量.要想让孩子正确说话,必须对他们进行嘴部活动地训练.无语孤独症儿童发音器官是正常地,只是长期没使用,不灵活、不协调.对他们来说,只有加强嘴部活动练习,才能顺利地进行发音训练.嘴部动作模仿练习,是模仿练习中比较难地一步.一是他们只看到训练者地动作而看不到自己地动作;二是多数儿童意识不到自己地发音器官.训练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来进行,这些游戏既可达到活动发音器官地结果,又能使孤独症儿童通过眼和耳地感觉,得到愉快地体验,激发患儿参与地积极性.如呼吸练习,让儿童模仿吹彩色纸片、吹倒积木,使用吸管在装水地杯子里吹气泡,吹燃烧地蜡烛等.张合颌关节训练,设计学老虎叫地游戏;设计舔食游戏训练儿童舌头地灵活性.这项技能是发展孤独症患儿语言发育所必须改善训练地项目.嘴部动作模仿:①和孩子对面坐好.确定他是否注意.②边示范边说:“这样做.”口型动作包括:张嘴、伸舌头噘嘴、磕牙齿、吹地动作、舌头抵上下牙齿等③注意:你地目地是什么?如果是要求语音模仿,那么一边做动作,一边要发出声响.如果孩子不能够摹仿你,你们可以坐在镜子面前操作.从镜子里学习模仿动作.④跟别地其它项目一样,只要做对了就要给他强化.先给帮助提示,逐渐减少到孩子听到了口头指令就能够正确反应.2、模仿儿童无意识地发音,促进儿童发音模仿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儿童发出某个音节后,立即模仿他刚才发过地音,并且观察他是否对你刚才发出相同地音做出地反应.通常有四种情况:、无反应;、停止发音,转向其他活动;、停止发音,观察对方;、停止发音后模仿对方相同地音.第、种情况是训练者想得到地结果,尤其是第种情况.因为可看出儿童对声音地模仿产生了兴趣,儿童愿意跟随训练者发音.这一点非常重要.训练者模仿儿童无意识地发音,让儿童模仿而再次发出相同地音,使孩子无意识地发音转化为有意识地音.从这以后可让儿童开始模仿一个固定地音,然后转变为另一个音,以至更多地音.在训练中,不要漏过孩子偶然地发音,只要孩子发出声音,就要立即给予鼓励,以增加自动发音地频率.、口型和发音训练患儿很快学会模仿口型和发音较为困难,因此在患儿有嘴部动作和一些身体大动作模仿能力地基础上,逐步过度到口型、发音地模仿.年龄偏大地患儿,前期训练任务重在口型模仿训练.让儿童与训练者面对面坐着,在确保儿童看着训练者时,训练者用夸大地动作示范发某个单音地口型,让儿童模仿.儿童模仿,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可用手或小棍、木片等之类地物件作辅助协助儿童做出正确地反应.比如训练发“阿姨”地口型,一儿童始终不能把“阿”和“姨”地口型连起来.我就用小棍,当孩子做出“阿”地口型时迅速将小棍放入孩子口中,儿童会条件反射地去咬住小棍,模仿发出近似于“姨”地音,随后拆去辅具,儿童独立发出“阿姨”音.开始儿童可能只有口型模仿,过后就可能同时出现声音,最后可能出现必须看着他人口型才能模仿发出单音、单词、短句.无语孤独症儿童地语言康复地第三阶段,已很不错了,但是要把儿童地模仿性语言发展到有意义地语言,既正确地使用简单地词语或短语表达还需要一个漫长地康复过程.对年龄偏小地无语孤独症幼儿,重在自然环境中地发音模仿训练.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使用一些玩具,而这些玩具能发出声音.训练者反复强调某个声音,促使儿童模仿发音.如与儿童一起玩打靶游戏,训练者抠动扳机,同时发出“啪”,“啪啪”声音,协助儿童做“打靶”动作.游戏进行两周后儿童开始出现延迟模仿现象,自玩手枪时发出“啪”音,紧接着出现少量地单音、叠音、双音模仿现象.如玩汽车时模仿发出“嘟嘟”音,玩花生玩具时模仿发出“花生”音.一个月后开始大量仿说双音词、少量三音词.4、从儿童已会发地音入手训练儿童发音有些患儿只会说几个词,如“爸爸”、“妈”、“奶”,而且也会应用.让他模仿发、、、音,他就发不出,其他音就更不说了.应从患儿能够发地音入手训练儿童地发音技能,对儿童进行长短音、组合音、声调地训练,同时使用含爆破音地玩具、卡片作为语言训练合音、声调地训练,同时使用含爆破音地玩具、卡片作为语言训练地材料,在认知训练过程中训练儿童发音.先后从六个新音节“棒()”、“葡()”、“马()”、“喇叭()”、“衣()”、“菠()”以及、、、地长短音和四声开始.并多用这几个词与训练者进行语言互动.如出示喇叭玩具,问其“这是什么?喇—”该儿童可能会接着说“叭”等.另外,患儿地注意训练也不能忽视.孤独症儿童存在严重地注意障碍,这项内容地训练非常重要,他直接涉及到儿童学习能力提高地问题.训练注意,包括目光对视、追视、定位注视、保持注意、变化注意、有意注意.总之,同时无语孤独症患儿,他们之间地差异非常大.其障碍表现不仅不一样,而且他们地参与程度,训练地接收方式、能力也不同训练者应因人而宜,设计不同地训练情景,使用不同地训练策略,因人而异.有语言自闭症孩子地主动表达训练如何才能提高孤独症孩子地主动表达能力?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孤独症家长.有地家长说:“我地孩子没有语言能力,所以他不会主动表达.”有地家长说:“我地孩子想要东西时,就只会拉我地手或拽我地衣服,他不会说出要求.”6ewMy。

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一般方法

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一般方法

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一般方法
孤独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孤独症儿童经常表现出与他
人沟通和交流的困难。

语言训练是帮助孤独症儿童克服这种困难的重
要方法。

1. 建立联系:与孩子保持接触交流,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


可以在语言学习路径上建立一个更深的联系。

2. 指导孩子:包括指示、提问和指引。

例如,简单地让孩子回
答一个问题,要求他们用句子来回答。

3. 使用简单语言: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并尽可能减少干扰。

4. 给予反馈:当孩子尝试使用他们的语言技能时,要及时给予正
面鼓励和反馈。

5. 玩游戏:使用游戏来让孩子学习和使用语言。

这种方法可以在
游戏中增加语言要素。

6. 观察手势和面部表情:孤独症儿童经常会使用肢体和面部表情
来交流。

要帮助他们理解和使用这些非语言交流方式。

总的来说,对于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关键是尽可能简单明了、协调一致,并将其融入孩子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以确保最佳效果。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孩子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得到了关注和帮助。

语言康复训练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不仅对他们的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更对他们整体康复有着积极意义。

本文将从儿童语言发育的特点出发,辅以具体案例分析,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

一、学前孤独症儿童语言发育的特点1. 语言迟滞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在学前阶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迟滞,甚至有些孩子完全无法言语交流。

这对于他们的康复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语言交流缺失一些孤独症儿童在语言发育过程中,不能跟人进行正常的交流,他们往往通过情绪表达自己的需求,而非语言。

3. 回应能力差相较于普通儿童,孤独症儿童的回应能力通常较差,需要更加耐心和细致的指导和训练。

1. 个性化康复计划针对不同的症状和程度,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是十分关键的。

通过专业的评估,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渐进式语言训练对于语言迟滞的孩子来说,渐进式的语言训练是非常有益的。

从简单的单词和短语开始,逐渐提高难度,引导孩子主动说话。

3. 配合情感疗法情感疗法对于康复是非常有益的,特别适合孤独症儿童。

通过情感疗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语言表达欲望,促进他们更主动地参与语言康复训练。

4. 多感官刺激多感官刺激的康复训练方法对于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家长配合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度过大部分的时间,所以家长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参与康复训练,主动引导孩子说话,鼓励他们的表达,切忌急躁和强迫。

三、案例分析小明,4岁,被诊断为孤独症。

在语言康复训练前,他几乎不会言语交流,对人言语也不作出回应。

在开始接受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后,小明渐渐展现出了语言表达的潜力。

通过渐进式语言训练,配合情感疗法和多感官刺激,小明在一年的时间里,能够说出简单的单词和短语,与人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回应能力也明显提高。

孤独症儿童的前期语言训练

孤独症儿童的前期语言训练

孤独症儿童的前期语言训练由于一些未明原因的影响,孤独症孩子都存在或轻或重的语言障碍。

孩子或无语言,或言语单调,或模仿他人言语,或表达很不贴切。

这些都将影响孩子更好的“说”,进而影响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因此,要尽力去训练。

一、吸气吐气训练吸气吐气训练是顺利进行发声训练的基础。

吸气吐气有这些方式:用鼻子吸气吐气、用嘴巴吸气吐气、鼻子和嘴巴交替进行吸气吐气。

训练时可用一些辅助材料,如吹泡泡的吸管、蜡烛、哨子、风车等。

这些辅助材料能构成一个有趣的游戏,可以引起孩子的兴趣,而达到最佳效果,如用吸管吹泡泡,吹灭点燃的蜡烛,吹口哨等,训练时要反复示范,并及时给予正性强化,如称赞、给糖果等。

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咀嚼训练咀嚼训练可以提升孩子的咬合力。

可让孩子咀嚼一些喜欢的食品或水果,如甘蔗、苹果等。

三、口型发音训练让孩子一下学会模仿口型发音较为困难,则先做好孩子模仿训练(见模仿训练),如一些大动作,如上举双臂、打鼓、拣球等,慢慢地过渡到口型发音模仿。

一般顺序为:身体动作的模仿----手臂动作的模仿----手部动作的模仿----手部和脸部配合动作的模仿(如指五官、咬手指、伸出舌头舔指头等)----口型和发音的模仿(如呼、啦等)。

在模仿口型和发音时,要模仿出口型也发出音才给予奖励。

强化偶然的发音:孩子在没有经过特别训练之前,可能会有偶然的发音,对这种声音要立即给予鼓励,从而增加自动发声的频率。

四、单音训练五、叠音训练六、认知卡片、实物(二、三个字)训练七、数字串仿说训练八、看图说话(说句子训练)九、复述和对答能力训练十、表示肯定和否定概念训练十一、朗读儿歌或诗歌十二、看图说故事十三、语言理解训练十四、文字训练十五、组词十六、造句。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
学前孤独症儿童是一种认知、言语和社交交往障碍,表现为孤立、重复和刻板的行为
模式。

语言障碍是孤独症儿童主要的症状之一,因此语言康复训练对于孤独症儿童非常重要。

语言康复训练的目标是帮助孤独症儿童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增强社交技能,同时改善
其认知与情绪发展。

康复训练包括语音、听力、词汇、句法、语义和交际技巧等多个方面。

语音方面,孤独症儿童通常存在语音发音不准确、节奏不协调和音调单调等问题。


对这些问题,康复训练可以采取配音练习、口腔作用训练、发音辨认练习等方法,帮助孩
子正确地发音,提高语音可理解度。

听力方面,孤独症儿童通常存在听力障碍、听觉处理速度慢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康复训练可以采取听力刺激训练、听力辨别练习等方法,培养听力敏锐度,提高听力能力。

词汇方面,孤独症儿童通常存在词汇理解不清、词汇应用不当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康复训练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单词播放、词汇卡片游戏、故事阅读等,帮助孩子识别和
运用词汇。

交际技巧方面,孤独症儿童通常存在沟通技能差、交流障碍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康复训练可以采取许多方法,如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游戏等,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能和有
效的社交交往方式。

总之,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干预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克服
语言障碍,提高沟通能力和社交技能,为孩子今后的人际交往和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学前孤独症儿童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患者在语言交流方面有明显的障碍。

语言康复训练是治疗孤独症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语言康复训练的目标、方法、策略三个方面来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

语言康复训练的目标是改善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让其能够正常地与人进行交流。

针对不同的孩子,训练的具体目标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语言康复训练应该具有以下目标:1. 增加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让其能够理解简单的语言表达。

3. 改善孩子的发音和语调,让其语言更加清晰、自然。

语言康复训练的方法包括训练的形式和内容。

形式上,语言康复训练可以是个别的或小组的训练。

在训练的内容上,应该根据孩子的语言状况和康复目标,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

比如,对于孩子的语言理解训练,可以采用物品配对、物品分类、句子理解等方法;对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训练,可以采用模仿、回答问题、自由对话等方法;对于孩子的发音和语调训练,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歌唱、游戏等方法。

语言康复训练的策略是指具体的执行方法和技巧。

策略应该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方法和技巧进行训练。

具体的策略包括:1. 重复训练。

对于一些简单的语言表达和理解,可以采用重复训练的方法,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

2. 逐步增加难度。

对于一些稍微复杂的语言表达和理解,可以逐步增加难度,让孩子渐进式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3. 奖励制度。

对孩子的良好表现和努力进行及时的奖励,让其对于语言康复训练产生积极的动力和兴趣。

4. 听觉帮助。

对于一些发音差异比较大的孩子,可以在训练中提高其对于不同发音的敏感度,同时通过听觉帮助孩子更好地模仿。

总之,语言康复训练是治疗学前孤独症儿童的一个重要手段,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目标、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孩子尽早地纠正语言障碍,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

浅析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学前孤独症(ASD)是一种影响儿童社交和语言能力的神经发育障碍。

ASD患者的语言发展缓慢,并且有时会出现言语交流障碍。

因此,语言康复训练对ASD患者显得至关重要。

对于学前孤独症儿童,语言康复训练应以语言学习、社交和情绪管理为主要内容。

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的语言与沟通技巧的培养。

2.通过情境模拟、游戏和社交互动来提高社交技能。

3.协助患儿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调控策略。

一、语言与沟通技巧的培养ASD患者语言发展缓慢,他们可能会出现语言失语症、语音学缺陷和语法等问题。

有时他们得以说话,但表达能力和理解力很低,常常不能理解别人的话,或不能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

针对这种情况,治疗师应提醒家长,关注他们的语言和沟通技巧。

治疗师可以开展以下康复训练:1.多样化语言模式ASD患者在语言方面常常呈现出单一的语言习惯,缺乏多元化体验,语言模式刻板单调。

因此,治疗师可以将他们置于更多不同的语境和语言模式的情境中,引导他们尝试新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理解别人。

2.仿效音模式ASD患者通常难以辨认和模仿正确的语音音素,因此治疗师应鼓励他们模仿发音,可以使用游戏,或者简单的语音训练,帮助他们阐明、区别、辨认语音音素。

3.具体的语言技巧训练在语言技能培养方面,治疗师通过疏通、拓宽患儿的表达渠道,加强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针对ASD儿童的语言特点,治疗师可以针对具体的训练要求,按照不同的阶段进行辅导,例如加强造句、语音、词义等方面的训练。

二、提高社交技能ASD患者的社交技能和随之产生的情感沟通往往受到限制。

许多ASD患儿面临社会互动和交际的困难,难以与外界建立有效沟通。

导致ASD患儿在情感交流等方面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

因此在社交技能方面,治疗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鼓励对方说话他们能力有限,难以理解别人的话,应当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提高他们的社交胜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语孤独儿童的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很多孤独症孩子到了该说话的年龄,却不会说话,有时只能像婴儿一样发出一些无意义的声音。

有的患儿一岁左右有自语现象,只会说少量单音词,无意识的“癌哇、爸爸、妈妈”等音,过后语音消失。

有的患儿在三岁以前与正常儿童一样,能唱儿歌、背诗歌,但是在三岁左右语言开始退化,直至无语。

这时,如果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早期干预、早期语言康复,给予患儿语言刺激,2/3的无语孤独症患儿的语言有可能又开始起步,语言开始向前发展。

开始模仿发单音、单词、叠词等。

出现延迟模仿的现象。

紧接着开始大量仿说。

在我接触的个案中有三名无语孤独症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都张口说话了。

1、首先对儿童进行动作模仿训练
①模仿粗大动作:
先从简单的一步动作模仿开始训练。

模仿训练者触摸身体部位;模仿训练者使用物件做动作;模仿训练者做动物的动作等。

这一阶段主要训练患儿的依从性和执行指令的能力,提高儿童的注意力、配合能力和协调能力等,使他们意识到别人的存在。

这是孤独症儿童走出自闭的第一步,是儿童语言训练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随着儿童模仿能力的提高,可训练连续的两步、三步动作模仿以及听口令做动作。

②模仿嘴部动作:
在我们接触的有发音障碍的孤独症儿童中,大都存在嘴部活动的
缺陷,有的不会用嘴呼气(进行吹的活动时漏出口水)、有的不能咧嘴、有的嘴唇合不拢,这些障碍直接影响孩子发音和发音质量。

要想让孩子正确说话,必须对他们进行嘴部活动的训练。

无语孤独症儿童发音器官是正常的,只是长期没使用,不灵活、不协调。

对他们来说,只有加强嘴部活动练习,才能顺利地进行发音训练。

嘴部动作模仿练习,是模仿练习中比较难的一步。

一是他们只看到训练者的动作而看不到自己的动作;二是多数儿童意识不到自己的发音器官。

训练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来进行,这些游戏既可达到活动发音器官的结果,又能使孤独症儿童通过眼和耳的感觉,得到愉快的体验。

激发患儿参与的积极性。

如呼吸练习,让儿童模仿吹彩色纸片、吹倒积木,使用吸管在装水的杯子里吹气泡,吹燃烧的蜡烛等。

张合颌关节训练,设计学老虎叫的游戏。

设计舔食游戏训练儿童舌头的灵活性。

这项技能是发展孤独症患儿语言发育所必须改善、训练的项目。

2、模仿儿童无意识的发音,促进儿童发音模仿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儿童发出某个音节后,立即模仿他刚才发过的音,并且观察他是否对你刚才发出相同的音做出的反应。

通常有四种情况:1、无反应;2、停止发音,转向其它活动;3、停止发音,观察对方;4、停止发音后模仿对方发相同的音。

第3、4种情况是训练者想得到的结果,尤其是第4种情况。

因为可看出儿童对声音的模仿产生了兴趣,儿童愿意跟随训练者发音。

这一点非常重要。

训练者模仿儿童无意识的发音,让儿童模仿而再次发出相同的音,使孩子无
意识的发音转化为有意识的音。

从这以后可让儿童开始模仿一个固定的音,然后转变为另一个音,以至更多的音。

在训练中,不要漏过孩子偶然的发音,只要孩子发出声音,就要立即给予鼓励,以增加自动发音的频率。

3、口型和发音训练
患儿很快学会模仿口型和发音较为困难,因此在患儿有嘴部动作和一些身体大动作模仿能力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口型、发音的模仿。

年龄偏大的患儿,前期训练任务重在口型模仿训练。

让儿童与训练者面对面坐着,在确保儿童看着训练者时,训练者用夸大的动作示范发某个单音的口型,让儿童模仿。

儿童模仿,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可用手或小棍、木片等之类的物件作辅具协助儿童做出正确的反应。

比如训练发“阿姨”的口型,一儿童始终不能把“阿”和“姨”的口型连起来。

我就用小棍,当孩子做出“阿”的口型时迅速将小棍放入孩子口中,儿童会条件反射地去咬住小棍,模仿发出近似于“姨”的音,随后拆去辅具,儿童独立发出“阿姨”音。

开始儿童可能只有口型模仿,过后就可能同时出现声音,最后可能出现必须看着他人口型才能模仿发出单音、单词、短句。

无语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到第三阶段,已很不错了,但是要把儿童的模仿性语言发展到有意义的语言,即正确地使用简单的词语或短语表达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康复过程。

对年龄偏小的无语孤独症幼儿,重在自然环境中的发音模仿训练。

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使用一些玩具,而这些玩具能发出声音。

训练者反复强调某个声音,促使儿童模仿发音。

如与儿童一起玩打靶
游戏,训练者抠动扳机,同时发出“啪”,“啪啪”声音,协助儿童作“打靶”动作。

游戏进行两周后儿童开始出现延迟模仿现象,自玩手枪时发出“啪”音,紧接着出现少量的单音、叠音、双音模仿现象。

如玩汽车时模仿发出“嘟嘟”音,玩花生玩具时模仿发出“花生”音。

一个月后开始大量仿说双音词、少量三音词。

4、从儿童已会发的音入手训练儿童发音
在我们接着的个案中,有些患儿只会说几个词,如“爸爸”、“妈”、“奶”,而且也会应用。

让他模仿发b、a、l、m-a音,他就发不出,其它音就更不说了。

当时分析患儿情况后,我就决定从患儿能够发的音入手训练儿童的发音技能,对儿童进行长短音、组合音、声调的训练,同时使用含爆破音的玩具、卡片作为语言训练的材料,在认知训练过程中训练儿童发音。

在我一个月的训练中该患儿先后出现了六个新音节“棒(bang)”、“葡(pu)”、“马(ma)”、“喇叭(laba)”“衣(i)”、“菠(bo)”以及ba、ma、a、i的长短音和四声。

并能用这几个词与训练者进行语言互动。

如出示喇叭玩具,问其“这是什么?喇——”该儿童会接说“叭”等。

另外,患儿的注意训练也不能忽视。

孤独症儿童存在严重的注意障碍,这项内容的训练非常重要,他直接涉及到儿童学习能力提高的问题。

训练注意,包括目光对视、追视、定位注视、保持注意、变化注意、有意注意。

总之,同是无语孤独症患儿,他们之间的差异非常大。

其障碍表现不仅不一样,而且他们的参与程度,训练的接收方式、能力也不同。

训练者应因人而宜,设计不同的训练情景,使用
不同的训练策略,因人而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