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使用
浅谈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5940355804d2b160b4ec0c2.png)
个缩影 , 是祖 国历史长河 的支流 。热爱祖 国要从热爱
家 乡开始。 家乡独特的民族 风情 、 多元 的文化 、 丰富的特 产让我们引 以为荣 ,更是 激发 和培养学 生热爱家乡 、 热 爱祖 国思想情感 的生动教材。 而且乡土历史与祖 国历史 紧密相连 , 对学生理解课 本知识 、 形成学科 能力起 着众 多辅导材料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 , 运用乡土资料
的发展过程 , 体会到历史与现今 的区别和联 系。有些史
生感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从 而增加对历史 的亲近感 。
因此 , 我在历史课堂 教学 中, 非常重视运 用 当地 的文 都
物古迹 、 历史故事 、 民众 方言等乡土资源。例 如 , 把文物 古迹 、 民居 、 古 古遗 物等通过 录像 、 照片 、 图片 的形 式带 进课堂 , 把革命 故事 、 历史故事 通过 口述或投 影 、 灯片 幻 的形式带进课堂 , 有时还会邀请 当地 老革命 到学校为学 生讲革命故事 。为了让 学生更通俗 、 更形象地 理解历 史
物古迹 ( 贺州贺街 临贺故 城 )并 写观后感 或调查报告 、 , 小论文等 , 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 , 而且提高了能力 , 使
历史真正与生活相结合 , 与实际相结合 。
二、 乡土史教学有助于挖掘学 生的各种能力
历 史学科研究 的范围之 大 , 面之广是其他学科 所不
能 比拟 的。 乡土史教学 , 特别是乡土史社会调查 、 野外考
实还 可以让学生调查访 问, 使学生从 中得到一些感性认 识, 培养学生的情操 。 同时 , 由于乡土史教学形式的灵活
多样 , 因而有助于学生记忆力 的培养 。通过乡土史 的教
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性
![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f4eb18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5.png)
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性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的重要环节,乡土历史资源是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宝贵财富。
如何充分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性,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乡土历史资源是指与学生所在地区相关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资源。
这些资源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收集和整理乡土历史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走访当地博物馆、档案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拜访当地老人和历史爱好者等途径,了解和搜集乡土历史资源。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献数字化和音像资料的数字化,为乡土历史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更加便捷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乡土历史资源来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乡土历史资源,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乡土历史景点,参加历史文化活动,亲身感受和体验乡土历史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乡土历史资源的挖掘和研究。
教师可以将乡土历史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访谈采访等方式,对乡土历史资源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乡土历史话题,展开研究,并向全班同学进行报告。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意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调查研究能力和论述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性。
乡土历史资源常常与地理、文学、美术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共同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
在地理课上,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乡土历史资源了解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在文学课上,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乡土历史元素,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这样的跨学科教学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把握能力。
乡土历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途径探究
![乡土历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途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e310b57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2.png)
d V3d3 H9
!g h6i'()
乡土历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成为近年来教学一大亮点。
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乡土资源体现教育价值,提升学生知识利用与史料理解能力,从实践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而促进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基于此,本文就乡土历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相关运用途径进行探究。
随着新时代教学思想的更新与升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乡土历史资源已经成为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但我国高中历史文化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始终存在教育偏差,导致有些教师忽视乡土历史资源的教育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分析原因,加强乡土历史资源的利用,完善、创新高中历史教学途径。
一、立足教材,以乡土历史资源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高中历史教材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强化学生民族情感的重要依据。
为提高学生历史感知能力,教师可以将课本内容作为教学依据,从乡土历史资源中找到相对应的模块,将两者有机结合,在实践探索中加强学生历史体验。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时,可以让学生关注乡土文化和建筑资源,组织学生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感受抗日战争中我国先辈不畏牺牲的革命主义精神,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配合多媒体图文、视频资料,明确史实,深刻体会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
二、设计专题,注重乡土历史资源与教学内容的融合
乡土历史资源涵盖范围比较广泛,如历史建筑、文化遗迹、名人轶事、地域3
0
·。
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83413e5172ded630a1cb607.png)
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关键词】乡土历史穿插式专题式活动课式乡土历史就是我们身边的历史,它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历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宽松、和谐的课堂。
在此,笔者主要谈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历史资源。
乡土历史教材最大的特征就是地方性,体现地方特色。
乡土教材用于课堂要坚持以教材为主、乡土教材为辅的原则。
乡土历史资源一般分为三大类:一是遗址、遗物,二是口头传说资料,三是文字资料。
教师在选取资料时一定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并且要适当选择,以保证乡土历史具体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
教师可以灵活应用以下教学方式。
一、穿插式教学穿插式教学,即在使用教材时,当教材涉及本地区本民族乡土历史内容,教师可适当地补充穿插乡土历史的内容。
使用穿插式教学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教材中没有的内容,教师可以补充讲述。
如讲授先秦历史时,结合历史沿革,向学生介绍商周时期,广西地区生活着西瓯、骆越各族,秦时玉林属桂林管辖,汉时归郁林郡管辖。
通过对家乡历史沿革的简要介绍,学生初步弄清了玉林的由来,并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也使学生对课本有关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并且能够用乡土历史补充教材的不足。
二是教材中的内容比较简约,乡土历史可以作适当的补充。
如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马神甫事件”时,可补充讲述该事件在广西起源的情况,让学生对课文加深理解,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蓄意挑起的战争,“马神甫事件”只是借口。
同时,教育学生“马神甫事件”是广西各族人民团结斗争的光辉典范,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这种结合讲述的方法的优点是节约教学时间,便于学生把乡土历史放在整个祖国的背景中去认识,把故乡情和祖国恋结合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穿插式讲授也有缺陷,即会使乡土历史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
二、专题式教学为了弥补穿插式教学的缺陷,使学生对乡土历史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在不影响正常课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课本知识适当开展乡土历史的集中专题教学。
浅谈乡土历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乡土历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54b18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1.png)
浅谈乡土历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中学历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
而乡土历史资源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丰富、独特的教育价值使其成为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本文将从调研、资源搜集、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谈一谈乡土历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进行实地调研是运用乡土历史资源的重要环节。
学生可以跟着老师或者专家深入实地,亲自感受乡村的风土人情。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增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实地调研也有助于学生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观察的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地貌、建筑风格、农耕习俗等等,对历史背景和历史环境进行思考和解读。
通过实地调研,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使历史教学更加具体生动。
其次,搜集乡土历史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乡土历史资源主要包括地方志、档案资料、民俗文化、口述历史等等。
学校图书馆可以是学生进行乡土历史资源搜集的重要场所,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搜集相关资料。
同时,应当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乡土历史资源的数字化整理和共享。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相关资料,以便更好地进行乡土历史教育。
此外,乡土历史资源也可以借助社区、博物馆等渠道进行搜集和利用。
最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乡土历史资源运用的关键。
在运用乡土历史资源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研究,让学生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和展示,共同探讨乡土历史。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乡土历史事件或人物,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化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总之,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将乡土历史资源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历史教学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乡土历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通过实地调研、乡土历史资源搜集和合适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加亲近乡土历史,增强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
乡土史课程资源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史课程资源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0d4d7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5.png)
高中历史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兴趣 和需求,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 化发展。
高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应用情况
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乡土史课程资源是指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资源,包括地方史、家族史、文化遗存等多种形 式。
乡土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将乡土史课程资源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开设地方史课程、开展实 践活动、进行家族史研究等。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通过挖掘和利用乡土史课程资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 家乡的历史文化,从而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提升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通过探究乡土史课程资源,学生可以锻炼历史思维、史料 实证、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和素质。
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引入可以弥补统编教材的不足,提供更 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历史素材,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 有趣。
通过融入乡土史课程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包括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实践 能力等。
增强家国情怀
通过学习乡土史,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家乡 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家国 情怀。
03 乡土史课程资源 在高中历史教学 中的运用策略
深入挖掘乡土史课程资源,丰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
探寻家乡历史文化
实例二
总结词
拓展教学思路,增强学生情感认同,培养 学生的历史意识。
VS
详细描述
某高中历史教师通过挖掘本地区的乡土史 课程资源,将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开展 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历史教学活动,如组 织学生参观当地历史文化遗址、邀请历史 专家进行讲座、开展历史文化主题的实践 活动等,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地历史 文化,增强对家乡的情感认同。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4ba1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b.png)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摘要】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通过挖掘乡土资源的历史价值,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传承。
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历史考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探索历史背景和过程。
通过乡土资源展示历史发展,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通过对乡土资源的有效运用,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具体化和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水平。
乡土资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使历史课堂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关键词】关键词:乡土资源、历史课堂、初中教学、历史教育、挖掘历史价值、历史考察、历史发展展示、学生历史意识。
1. 引言1.1 乡土资源在历史课堂中的地位乡土资源在历史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乡土资源包括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等各种元素,是历史教学的有力支撑。
通过乡土资源的运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增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乡土资源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增强他们的地方文化认同感。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乡土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与乡土资源的亲密接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进一步拓展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乡土资源在历史课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们是历史教学的有力助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文化修养。
1.2 乡土资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乡土资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乡土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通过挖掘和利用乡土资源,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历史的风貌和发展轨迹。
乡土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历史事件的情境和背景。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研究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e4242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8.png)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研究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近年来,随着历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乡土历史是指与学生所生长的地方相关的历史内容和资源。
它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了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因此,如何充分地开发和运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成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乡土历史的价值与意义乡土历史是初中历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丰富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乡土历史能够增加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学习和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历史,学生能够对历史产生更加直观的认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
其次,乡土历史能够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和国家的未来建设者,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能够加深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再次,乡土历史能够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引入乡土历史资源,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筛选在开发和运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之前,首先要进行筛选和整理工作。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地方档案、民间文化、乡土文物等。
在筛选时,要综合考虑资源的历史性、教育性和可操作性。
历史性是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基本要求,它要求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来源和历史性质。
教育性是指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可操作性是指资源能够在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使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实践和体验。
三、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运用方式与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运用方式与方法应多样。
首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乡土历史资源的运用。
学生可以参观当地的历史遗迹、文化景点等,亲身感受并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历史。
其次,可以通过举办乡土历史文化节等活动的方式进行乡土历史资源的运用。
学校可以与当地社区合作,组织学生进行乡土历史文化的展示和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性
![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329b7f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5.png)
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科技的不断进步,初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而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性已成为当前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关注的热点问题。
乡土历史资源是指乡村、村镇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等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素材。
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能够使历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生产和学习实际,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和教学的实效性。
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
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记忆,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家园。
通过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从而增强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在历史课上,可以引导学生实地参观当地的文化古迹和历史遗迹,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习俗传统,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感人。
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可以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乡土历史资源丰富多样,既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又有生动的历史事例,还有具体的历史实物。
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为历史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形式。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采访和调查,了解当地老一辈人的生活经历和历史见闻,从而获得丰富的史料和资料;还可以进行历史实物的收集和展示,使历史变得更加具体、形象。
还可以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方传统,设计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堂活动,例如历史文化节、历史文化展览、历史文化游等,使历史教学更加活泼生动。
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探索,在解决历史问题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历史场景,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证分析,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还可以设计历史课堂讨论、历史案例研究等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历史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乡土史资源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史资源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d39f84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f.png)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前往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加 直观地了解乡土史资源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收集、整理和分享乡土史资源的相关 信息,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或事件中的角色,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 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案例三:邀请历史专家进校园进行讲座交流
总结词
邀请历史专家进校园进行讲座交流,可 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更专 业的历史知识,同时也可以促进校园与 社会的互动与合作。
VS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邀请当地的历史文化专家或学者 到校园中进行讲座交流,为学生带来更深 入的历史知识和研究动态。例如,在讲到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时,可以邀请当地 的历史学者为学生讲解当地的思想解放运 动的历史背景和影响,让学生更全面地了 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
04
乡土史资源在高中历 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案例
案例一:利用家乡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课堂拓展
总结词
通过挖掘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选择与家乡相关的历史文化主题进行拓展。例如,在讲到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时,可以引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古代建筑等元素,让学生通过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更深入地理解古 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乡土史资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 兴趣和参与度。
乡土史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提高历史认识 水平。
乡土史资源可以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 容,使教材更加生动、具体、形象。
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性
![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1350b0b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7.png)
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性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乡土历史资源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学生们的生活、文化紧密相连,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升历史教学的高效性。
一、优化教学环境,实现地方文化与历史的有机结合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当地文化和地方历史,发挥学校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优势,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的文物古迹、文化景观、历史文献等资源,设计相关的历史教学活动和考察活动。
学生可以参观当地博物馆、纪念馆、文化街区等,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体验历史文化风情和人文精神。
二、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历史意识和就业能力历史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包括讲座、考察、文献阅读、文化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活动中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可以在活动中设置历史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研究、探究解决方案,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判断能力。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方法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利用电子白板、网络、多媒体等手段,可以使历史教学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入。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等工具,设计互动性强、生动有趣的ppt,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表看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方法。
同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外教育内容,开展历史研究,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理解能力。
四、注重个性化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历史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注重个性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和素质,灵活掌握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主观认识和价值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乡土历史资源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掘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可以提升历史教育的高效性。
例谈乡土教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乡土教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4b802a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3.png)
例谈乡土教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一、乡土教材和中学历史教学乡土教材是指以本地区域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材,它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资源。
乡土教材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处的地域文化、历史渊源,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的提高。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使用乡土教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1. 增加教学的实地性:乡土教材通过展现本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利于增加中学历史教学的实地性。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观察、体验,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使历史更加生动具体。
2. 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乡土教材将本地区域的历史文化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对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不仅可以了解到全国范围内的历史,更能深入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这无疑是对学生历史知识的丰富和拓展。
3. 培养地方文化认同感:通过学习乡土教材,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认同自己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培养对本地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国家认同意识。
4. 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乡土教材所展现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故事充满了趣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1. 融入教材编写:教师可以将本地区域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历史教材的编写中,以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
2. 实地考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了解当地的历史古迹、文物,感受本地的历史文化氛围。
3. 配合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本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使历史教学更加丰富生动。
4. 制作乡土文化展板:学生可以通过制作乡土文化展板的方式,展现本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某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乡土教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他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特点,编写了一套适合本地学生学习的历史教材。
在教学中,他通过实地考察、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了本地的历史文化,使学生对当地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d8a6786bc77da26924c5b030.png)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发表时间:2019-06-10T14:50:04.79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7期作者:黄长久[导读] 随着历史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学科教学的优化更新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
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地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实现历史学科教学优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切实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湖南省新宁县黄金瑶族乡中心学校)摘要:随着历史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学科教学的优化更新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
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地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实现历史学科教学优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切实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依托地方史这一学生更容易直观感受的路径引导中学生了解国史发展轨迹,提高民族与文化认同,这是当前新课程教育改革语境下值得初中历史学科教师持续探索的方法。
本文紧密围绕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这一特定主题,结合当前的学科教学实践和具体的教学案例重点阐述和探讨相应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教学;运用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这一特定元素纳入到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整体体系中,这是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时代语境下已经取得社会普遍共识的历史学科教学改革策略,相关的主题研究成果实际上已有不少,特别是国内各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有大量以此为主题的,如《乡土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以山西曲沃县为例》(柴磊,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8年)、《乡土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以开封地区为例》(蔡康宁,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8年)等成果都立足具体的地区系统研究了在国史教学中融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机制,为一线实际学科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
本文以下行文将紧密围绕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融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这一特定主题,广泛借鉴其他已有研究成果,重点阐述当前学科教学时域中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凸显整体策略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以和学界同仁们进行交流。
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65d4bde05087632311212ff.png)
159Email :jiaoyuluntan@乡土历史,英文称L o c a l history,是指一种相对于国家历史(national history)或世界历史(word history)、地区范围比较狭小的历史研究。
可以说那些独具地方特色、伴有浓郁地方生活气息的历史都属于乡土历史范畴。
一般包括历史沿革、文化传统、风土民俗、名胜古迹、革命遗址、重要的人物和事件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十分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他认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
”乡土及学校周围的事物“不仅可作教科书的补充,同时它本身就是现实的、活生生的教科书。
”要充分发挥乡土史教学的功效,需要历史教师的积极参与、精心研究安排,结合本地的实际进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想,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实际,有的放矢,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1.配合通用教材的内容在课内进行穿插讲授。
乡土史资源是中学历史课本有益的补充,是生动的直观教材。
多年来历史学科普遍不被中学生重视和喜爱,原因之一是学生觉得学习历史没有多大用处,课本所讲的历史事件因离我们太久远而感到枯燥无味。
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讲授一些地方史知识则可改变空间上的遥远,并由此缩短时间上距离。
因为地方史是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的,人物事件都是土生土长的东西,而且地方史知识是大多数学生已有所闻但又不甚清楚,或是以讹传讹的东西,却也是学生有兴趣去了解的知识。
因为接触的知识是本地的、身边的历史,直观性强。
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地方史的内容,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借助于地方史增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学生由地方史学习中产生的浓厚兴趣,可逐渐迁移到整个历史学科。
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养成,就为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计划,结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青海省西宁市回族中学 刘青华合课堂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给学生适当穿插讲授一些家乡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历史沿革。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293372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b.png)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乡土资源是指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乡土资源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文化、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以下是几方面的论述。
一、通过乡土资源了解历史文化
以广东佛山市三水区的神岭为例,这里的历史文化渊源悠久,有许多传统建筑、宗教文化遗产,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感受到神岭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发展。
二、乡土资源的地理教育价值
掌握地理知识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乡土资源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关于地理的实地体验。
以福建龙岩市永定区的土楼为例,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土楼的建筑特色、物理结构、文化内涵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通过自我动手建造土楼,从中获得实际的实践经验。
三、乡土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乡土文化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参观苏州园林与杭州西湖等名胜古迹,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并通过制作文化手工艺品等方式,体验学习乡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还能通过实践动手制作,增强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综上所述,乡土资源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乡土资源不仅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外延,而且还能够让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加深入、理性认识更加具体,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有机融合。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ab3c25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c.png)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指与某一地区相关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资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历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本文将探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学生通常对自己所居住的地区比较熟悉,因此可以通过学习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参观当地的历史遗迹或者博物馆,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的真实感,进一步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通过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历史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运用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意识,认识到自身所处的时空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意义。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欣赏能力。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学习历史往往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但通过运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将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体验、亲身参与等方式,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实地考察活动,如走访当地的历史遗迹、博物馆等;开展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展览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展览策划和布展工作;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高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应充分利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精神,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浅谈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698a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7.png)
浅谈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乡土历史资源是指各地方所拥有的特定历史资源,包括地方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地方传统文化等。
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生动、贴近生活的历史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本文将浅谈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乡土历史资源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
乡土历史资源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地方历史、地方文化和地方传统,能够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富有趣味和生活化的教育内容。
比如,乡土历史资源可以通过地方故事、民间传说、古建筑等形式展示地方历史,体现出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在地的历史和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乡土历史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审美情趣。
通过乡土历史资源的引导和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乡土历史资源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体验历史,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同时,乡土历史资源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欣赏乡土历史文化之余,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历史的美。
再次,乡土历史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乡土历史资源的教学运用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调研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学生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乡土历史资源的细节和故事,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和认识。
此外,通过乡土历史资源的教学运用,学生还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最后,乡土历史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身份意识。
乡土历史资源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乡土历史资源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在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
乡土历史资源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地方文化的魅力和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身份认同具有重要的影响。
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
![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8a4e57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9.png)
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
嘿呀,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那用处可老大了!比如说,咱可以用家乡的古老建筑来举例呀!就像咱村里那座几百年的老祠堂,那就是活生生的历史见证啊。
每次讲到古代建筑风格的时候,把这个老祠堂抬出来,学生们马上就能直观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啦!这不比干巴巴地讲理论有意思多啦!“哎呀,你们想想,这老祠堂经历了多少风雨啊,它是不是特别了不起!”
还可以讲讲家乡的传统习俗呢!比如过年时候的那些特别的仪式和活动。
“你们说,每年咱们热热闹闹地过春节,这一代代传下来的习俗,不就是历史在延续吗!”这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历史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再说说家乡的那些传说故事呀,简直就是趣味十足的历史素材!像村子口那棵大树下流传的神奇故事。
“同学们呀,难道你们不想知道那故事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吗?”通过这些故事,能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反正啊,乡土历史资源就是一座宝库,咱可得好好利用,让历史课堂变得超级有趣、超级吸引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利用乡土历史,帮助学生领悟课堂
乡土史料的运用,对于学生感知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思维是非常有益的。由于同学们对家乡的历史比较熟悉,能近距离的感知、触摸到历史的痕迹,所以思想中就容易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表象;例如,在学习先秦文化中,课本上讲到了编钟是古代音乐的代表,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很难想象编钟的精美,商周青铜工艺的精湛,我便和学生一起去齐国博物馆实地参观了编钟,欣赏了编钟的演奏,加深对书本上抽象知识、抽象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
乡土史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我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注意做好乡土历史和课本历史结合之外,注重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在学校,我充分利用兴趣学习小组,给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齐文化知识,利用学校的齐文化长廊、展室等,让学生排练历史剧、开展新稷下讲坛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齐文化的观点和见解,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在假期,我组织学生参观古迹遗址,拜访先贤名人,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交流心得,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提高。
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使用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三中 骆淑霞
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一般分为中国历史教学、世界历史教学和乡土历史教学,但由于教学任务重、课时少、考试压力大等现实问题的制约,一线教师往往很少向学生讲授乡土历史,但面对丰富的乡土历史资源的浪费,特别是聆听了几次历史大家关于齐文化的讲座后,作为历史教师感觉非常可惜和心疼,因此我尝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乡土资源的使用。
二、利用乡土人文熏陶学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齐国建国先后825年,是中国古代建立时间最长的政权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像是齐国始祖姜尚的衣冠冢,体现了西周分封制的建立和实施,特别是家乡每年举行的国际齐文化旅游节中隆重的祭祖仪式,让孩子能够近距离的感受家乡的厚重历史,而且通过观看祭祖仪式让学生对古代的礼仪、习俗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还从姜太公的后裔资料中知道了自己的姓氏由来,增进了对历史的感情。另外,作为齐国古都的临淄还有东周殉马坑、田齐王陵、中国古车博物馆等丰富的资源,随处可见到的文化资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历史的大课堂。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我们还做“走进临淄、走近临淄”系列活动,和学生一起拜访齐国名人姜尚、管仲、晏婴,回顾他们的丰功伟绩、思想精髓;和学生一起参观历史遗址桓公台、晏婴冢、排水道口等,回望故都的辉煌和先人的伟大,特别是利用电视台的齐风节目,做了“当年齐国实力强于鲁国、但当今齐文化的影响弱于鲁文化,原因何在”?“如何保护好殉马坑的马骨,防止风化?”等活动,不仅让学生找到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供了丰富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份文化瑰宝,需要我们学历史、教历史的人去思考和努力。
【人教网】原文地址:/czls/js/jxyj/kt/201101/t20110106_1006367.htm
例如学习先秦历史时,学生对于远古居民生活的环境,感觉非常陌生和遥远,为了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给学生讲解家乡的桐林田旺遗址,并让学生去参观学习,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探索的兴趣,为初一历史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再比如学习百家争鸣的历史,我和学生就很好的利用了齐国稷下学宫的文化资源优势,讲解孔子、荀子等人的故事让学生知道百家争鸣的由来,通过孔子闻韶处、稷下学宫遗址等历史资料的再现,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对家乡的热爱,继而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一、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历史课在目前的教学中处于尴尬的地位,学生、家长认为历史是副科,不予重视,除了部分学生自身对历史有兴趣外,多数学生是被动学习,因此对课堂没有什么兴趣,现在的历史教师虽然积极的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但效果仍然不是很好,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尝试把身边的乡土历史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乡土历史所涉及的内容,是以学生生活生长为载体的,学生最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人人对于家乡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古老传说、风俗习惯以及山水庙宇都有着十分深厚的情感,学生对此一知半解,渗透齐文化的相关知识可以大大激发他们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