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教学设计
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上册_我的第一次
![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上册_我的第一次](https://img.taocdn.com/s3/m/cd308f7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6b.png)
微反思:
本课的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只通过欣赏讲解图画日记的表现形式和组成要素,如果能生动的表现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微点评:(说明:如没有专家点评,可邀请科组老师进行点评。)
备注:此表已含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点评。
3、具有绘画性,也就是有主题的绘画。而图画日记的组成要素是由画面和文字两部分组成。文字并注上天气,日期。画面与文字的书写位置要合理安排。
三、欣赏学生作品。
欣赏更多的图画日记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和表现欲望。
设计理念与特色:
本课主要通过欣赏感受图画日记,了解图画日记的表现方法和组成要素。通过作品的观察和发现,知道图画日记是通过夸张的表现手法,简练概括的线条,大胆地表现。
_____我的第一次__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图画日记的表现形式与结构要素。
2、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大胆地画出我难忘的第一次。
教学资源与环境:PPT、电脑网络
教学过程:
一、作品欣赏。
1、欣赏作品《风筝得意我得意》。
画家通过运用柔和的色彩,简练概括的线条,把两个孩子第一次放风筝时的那种得意的、快乐的动态和表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2、欣赏作品《第一次放风筝》和《第一次养鸟》
两位画家都运用了简练的线条、夸张的手法,生动、有趣的表现了画中人物的第一次,他们流露出来的神情和动态是多么的引人发笑。
二、学习图画日记表现形式和组成要素
1、图画日记的表现形式具有记忆性,它是通过我们已发生的第一次(比如:游泳、踢足球等)作为绘画内容。
2、具有文学性,作为日记画,少不了语言文字的表达。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挑战第一次》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挑战第一次》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9c65a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4.png)
布置作业
说说我的第一次。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第一次,有第一次成功的喜悦,也有第一次失败的烦恼。挑战第一次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我们在挑战之前做好准备,找对方法,能够区分辨析挑战,多尝试,多练习,就有可能会成!
板书设计
挑战第一次
课后反思
2、怎样辨析区分挑战(在鼓励学生勇于尝试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帮助,让学生明白哪些事要大胆试、哪些事不能试、哪些事有人帮着可以试。)
老师:现在老师请5位同学,按照插图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切换第6张PPT,内容为我还想试)(请5位同学表演)这幅插图他们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帮助,勤动脑子找到了挑战的方法。那老师也发现你们都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那你们还有哪些想尝试的事物呢?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并选择一位记录员做记录,大家可以说细节,比如想尝试什么?有哪些困难吗?需要帮助吗?(切换第7张PPT)可以相互提供方法和建议,讨论后请你们小组把最让人向往的挑战告诉大家。(小组交流,老师巡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勇于尝试,并能够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
教学方法
教学
准备
教师
课件PPT、素材库、挑战记录表。
学生
小卡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小马过河”的故事。
2、同学们,你们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先小组讨论,然后代表发言)
小结: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遇上问题的时候,不能老是问别人,只有自己动脑筋,亲自尝试过后才会知道水有多深,我们要勇敢的去尝试。小马敢于尝试第一次过河,并获得了成功。可见,任何事情挑战后没有那么难。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的一课《挑战第一次》。
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主题活动一:第一次挣钱经历》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主题活动一:第一次挣钱经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e7f08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d.png)
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主题活动一:第一次挣钱经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主题活动一《第一次挣钱经历》旨在让学生通过回顾和分享自己第一次挣钱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活动建议,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挣钱经历,提高他们对金钱的认识和管理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知识和理财意识,他们可能有过一些挣钱的经历,如做家务、卖东西等。
然而,他们对金钱的理解和管理的深度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分享自己的挣钱经历,并通过讨论和活动,帮助他们总结和提升自己的经济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和分享自己的第一次挣钱经历,培养他们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
2.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挣钱经历,提高他们对金钱的认识和管理的深度。
3.通过讨论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回顾和分享自己的第一次挣钱经历,培养他们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挣钱经历,提高他们对金钱的认识和管理的深度。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让学生分享和分析自己的挣钱经历,帮助他们理解和总结挣钱的经验和教训。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共同探讨金钱的意义和管理的策略。
3.反思总结法:通过让学生写反思日记或制作挣钱经历卡片,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和总结自己的挣钱经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分享和讨论。
2.准备分组名单,以便进行小组讨论。
3.准备反思日记模板或挣钱经历卡片模板,以便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第一次挣钱经历》。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金钱的理解和挣钱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与金钱相关的案例或素材,如新闻报道、故事等,让学生了解金钱的重要性和管理的必要性。
活动教案:《第一次真好》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活动教案:《第一次真好》课堂游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ed23b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0.png)
活动教案:《第一次真好》课堂游戏教学设计课堂游戏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活动教学是指通过具有参与性和互动性的经验性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知识和技能,培养综合素质。
活动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能力,是创新性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针对学生的生动实践需求,本教学计中引入游戏元素,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旨在打破传统教学的框框,营造轻松活泼、激发思考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满足感。
本教学设计选择课文《第一次真好》,通过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小说主人公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借此深刻领悟到主人公成长的内心体验和思考方式,进而感悟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及其改进方向论,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少年儿童文学中的主要类型,掌握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2.了解小说《第一次真好》的基本情节,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3.掌握体验式学习的基本概念,理解通过参与式教学培数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1.借助游戏方法,培养孩子们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感和团队意识;2.通过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身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情感目标——1.了解到少年儿童文学中的主要类型,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2.通过亲身体验,使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出示小说《第一次真好》的封面并进行简要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2.游戏环节:根据小说的情节,设计了以下游戏:(1)蔬菜接力赛为了让学生体验小说中主人公成长的过程,即通过勤劳努力,追求成绩,我们组织了一项蔬菜接力赛。
每组学生设有五名选手,选手们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把一筐蔬菜从起点传到终点的比赛。
活动中除唤醒选手们的激情与热情外,更培养他们团队精神的意识。
(2)迎新小游戏学习,就像是踏上一个陌生的地方,而这陌生的领域其中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发掘的秘密。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bb548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0.png)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案教学设计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案教学设计「篇一」张村田马克吐温导学平台[课标要求]1、了解所叙事件及反响。
2、了解本文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
3、了解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天性。
4、了解作者生平,体会作者的创作风格。
5、培养对文学和写作的兴趣,尝试办报或投稿。
[学法点悟]1、本文的前半部分是阅读的重点,写得也很精彩。
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细细体会,感受作者的幽默和老练辛辣的文笔。
2、注意,文章看似写了三件事,实际都是作者办第一张报纸时发生的,因此,课文的题目是《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3、阅读这篇文章,不要从传统的道德评判的角度思考,应着重从事件和选文中体会作者对周围事物的敏锐观察及文学才华。
[整体感知]全文可以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讲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具体内容,叙写三件事。
写了哪三件事?第二部分,讲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
怎样的反响?文章反映了作者少年时期非凡的观察力和文学才华。
学习本文,要能够理解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试着拿起自己的笔,进行一番文学尝试。
请注意,幽默不等于玩世不恭。
[疑难解析]质疑: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解惑:作者详细描写希金斯自杀投河的报道,略写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的作为,后又详写挖苦一个新来外乡人的注脚。
它们发表在同一期的《汉尼巴尔周报》上,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而且这一期的报纸销量大增,使得周围的人不能不对作者刮目相看。
质疑:本文叙事有详有略,详写的详在哪里?为什么?解惑:第一和第三件事都分别详写了写作原因、写作想法、写作过程和写作内容。
因为这两件事相对来说比较有趣,这两次文学实践也更有创造性,最能表现“我”的“聪明伶俐”。
(同学们可以有自己的见解)质疑:文章记叙有关希金斯自杀投河的报道时,为什么没写报道的内容,而描述了那组插图?又为什么要补充交代文章的标题?解惑:因为报道的内容已在交代写作原因时说明,再写就会重复。
插图的内容生动形象,有力地增强了讽刺效果。
《第一次》作文教学设计
![《第一次》作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ca4c2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1.png)
《第一次》作文教学设计《第一次》作文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第一次》作文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次》作文教学设计篇1习作要求:1、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把重点情节说具体。
2、在说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讲清楚从中得到的启示。
设计理念:学生写作文时,常常出现没有新鲜的材料可写,总觉得自己的生活过于平淡,生活中很少发现令自己感动的人和事,长期如此,学生自己对生活的敏感性就钝化了。
所以本节课以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第一次”为主,由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自由练说,激发学生交际的需要。
通过聊天的方式来进入学生的生活,即创设课堂情境,主要通过语言的刺激来达成学生有情可抒、有话可写的目的,让学生感受到,写文章,其实就像说话一样简单。
设计目标:1、激发学生交际的需要和习作的欲望,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2、指导选材,让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习作,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
3、指导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把故事叙述具体、清楚、明白。
4、鼓励学生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运用多种评价手段,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入题,自由练说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
面对我这样一个第一次见面的陌生老师,大家有什么想对我说的(想问的)?2、提示课题师:人生总会有许多第一次,翻开我们成长的书本,一页又一页,记载着我们童年的点点滴滴——第一次迈出蹒跚的步伐、第一次背着书包上学校、第一次独自一人出远门……不同的第一次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今天老师就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第一次”的故事。
(板书课题)在你经历过的第一次中,哪一次让你至今想起来都记忆犹新?能不能用一句话说一说是什么样的经历?设计说明:与学生聊天交流,引入“第一次”,这是初次进行选材指导。
岭南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 《我的第一次》教案
![岭南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 《我的第一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a3aa6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7.png)
以问答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如何通过绘画记录下难忘记忆,强调表情和动态要夸张,再配上时间等文字。
4.作品欣赏:
通过播放放风筝、拔牙、刷墙、坐高铁、领奖、参加足球比赛、去海边游泳、看划龙舟比赛等图片及其对应的图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每张图画中人物的表情、神态和动作,以及画面的构图、线条和色彩。
5.动手创作:
3.情感与价值观:唤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期待和热爱之情。
重点
能通过图画日记的形式表现“我的第一次”经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难点
能通过夸张的手法让图画更加生动、活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借助目前的二胎现象,让学生回忆第一次见到自己弟弟妹妹的情形,并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第一次见到弟弟妹妹的情景”视频。
8.拓展提高:
通过展示《第一次帮妈妈洗脚》、《第一次植树》等作品,鼓励学生为自己创造更多有意义的“第一次”。
认真思考、回忆自己的生活,踊跃举手发言。
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在需要的时候动手做笔记。
认真欣赏图画内容,观察人物的表情、神态和动作。
准备好工具,开始动手实践,遇到困难及时向老师提问。
认真观看图片,积极思考问题。
回忆往事、踊跃发言、观看视频
情景导入,在回忆往事和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授新课
1.交流互动
引导学生以“我第一次……”为开头,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难忘的经历。
板书课题:我的第一次
2.新知解说: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收获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例如,第一次拔牙、骑单车、坐飞机、溜冰、放风筝等等,当时的情景和心情,你还能回忆起来吗?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通过绘画的方式,把这些难忘而美好的经历画下来吧!”——口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四年级美术上册《我的第一次》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上册《我的第一次》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f7fc5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d.png)
1.教师讲解自画像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五官特征,学会运用线条、图形等元素描绘自己的形象。
2.介绍色彩搭配的技巧,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3.讲解构图原则,如平衡感、空间感等,使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美感的自画像。
4.通过示范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画像的创作过程,掌握绘画技巧。
d)结合课程内容,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如参观美术馆、艺术家讲座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4.教学评价: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
b)终结性评价:以学生的自画像作品为评价依据,从技能、情感、创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c)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8.家长协助学生整理一份关于自画像的学习资料,包括艺术家简介、作品欣赏、创作技巧等,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如讲述一位小男孩第一次参加学校运动会并获得奖牌的经历,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第一次”经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第一次”经历,如第一次上学、第一次旅行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3.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欣赏一些充满童趣的自画像作品,引发学生对自画像的兴趣,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5.观察身边的亲朋好友,为他们创作一幅肖像画,并尝试用色彩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一幅主题为“我们的第一次”的画作,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7.学生在课后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家工作室,了解不同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拓宽艺术视野,提高审美素养。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我的第一次》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我的第一次》](https://img.taocdn.com/s3/m/741c09c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3.png)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我的第一次》《我的第一次》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引言: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身体和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面临着许多新奇的体验和情感。
因此,教育者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自尊心。
本教案将引导学生们探讨并理解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经历,以促进他们的心理成长和自我认知,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一、目标:1. 让学生们了解“第一次”经历的概念,并能够举例说明。
2. 帮助学生们认识到“第一次”经历对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们分享和表达个人“第一次”经历的能力。
4. 培养学生们适应并对待“第一次”经历的积极态度。
5. 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和自我的价值感。
二、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们回忆并讨论他们的一些“第一次”经历,例如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去学校、第一次坐火车等。
2. 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第一次”经历对他们的意义和影响。
步骤二:讲解概念(15分钟)1. 介绍“第一次”经历的概念,即在人生中第一次经历某个事情或体验的经历。
2. 解释“第一次”经历对于个人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培养自信心、发展适应能力等。
步骤三:分享个人经历(20分钟)1. 要求学生们选出自己最深刻的一次“第一次”经历,并写下来。
2. 分组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经历,让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引导学生们思考这次经历对他们个人的影响和启示,例如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成就感和挑战等。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们讨论一些比较普遍的“第一次”经历,例如第一次去参加体育比赛、第一次做家务、第一次帮助别人等。
2. 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面对和应对这些“第一次”经历,并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回顾学生们的讨论和分享,总结他们对“第一次”经历的认识和理解。
2. 鼓励学生们反思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并激励他们在遇到新的“第一次”经历时保持积极态度。
第14课 我的第一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岭南版
![第14课 我的第一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岭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f89c0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e.png)
教案标题:第14课我的第一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的第一次”主题,通过回忆自己的第一次经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语言,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我的第一次”画作。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了解“我的第一次”主题,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第一次经历。
2. 学习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语言,创作“我的第一次”画作。
3.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课堂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语言,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我的第一次”画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第一次经历与美术语言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的第一次”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创作背景。
2. 演示法: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线条、色彩、构图等美术语言的表现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心得。
4.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的第一次”主题,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第一次经历,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语言。
(2)分析优秀作品,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表现“我的第一次”。
3. 创作指导(10分钟)(1)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第一次经历与美术语言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
(2)提醒学生注意画作的整体感和细节处理。
4. 学生创作(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我的第一次”画作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创作思路和心得。
(2)教师组织课堂评价,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挑战第一次》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挑战第一次》优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f1d04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d.png)
第一课《挑战第一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第一课《挑战第一次》,教材着眼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第一次”,通过挑战“第一次”经验的回顾与分享,引导学生懂得挑战对成长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辨在生活中,哪些是可以挑战的事情,哪些是不可以挑战的。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自我挑战的积极体验,坚定学生勇于挑战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养,但现在的孩子面对一些事情缺乏敢于挑战的勇气,特别是低年级的很多学生做事犹豫,不敢说话,不敢做事,不敢迈出挑战的第一步,所以我们要通过教学让孩子们克服胆怯的心理,引导他们敢于尝试,体验挑战带来的成长和快乐。
三、学习目标:1.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
2.辨别哪些事物是否可以尝试。
3.体验一次挑战,共同感受成长带来的快乐,树立勇敢挑战的信心和勇气。
四、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辨别哪些事可以尝试,哪些事不可以尝试,鼓励学生树立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准备:1.视频绘本故事《小马过河》。
2.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故事引入:同学们好,大家喜欢听故事吗?现在我们来听听《小马过河》的故事,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
课件出示:《小马过河》视频故事。
出示任务:师:故事听完了,问题来了。
2.《小马过河》的故事给你什么样的启发?结合学生回答,总结如下:(遇到问题多动脑筋,要有勇气,勇于尝试。
)教师小结:是的孩子们,小马第一次送麦子到磨坊去这就是挑战,在妈妈的鼓励下接受挑战,勇敢地尝试,最后获得成功。
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小马一样,做事情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多动脑,更要向它一样勇敢,敢于尝试人生中的第一次。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我的第一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挑战第一次》。
板书课题1.导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 2页,看书上的三位小朋友第一次都挑战了什么?2.(出示图片)师:大家请看大屏。
指名学生说一说。
(第一幅)生 1:小明挑战了第一次买东西。
(还能从图片上提取哪些信息)师:这位同学观察的特别仔细,从小明的表情和语言上不难看出,小明挑战第一次成功之后特别开心。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课《挑战第一次》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课《挑战第一次》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47cbb4daef5ef7ba0d3cde.png)
三、挑战后才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
1、师:那么,你想要挑战什么呢?
2、活动:我的挑战书。
活动步骤:请你用一张卡片,写下五件你想要挑战的事情。
3、活动:我有好主意。
(1)你刚才在挑战书上写下的挑战计划,你准备怎么完成呢?
(2)为了保障一定完成计划,你需要我们一起来出出主意吗?
表演《小马过河》的前半部分、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故事《小马过河》,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敢于挑战第一次,在不断的挑战中获得成长。从而导入新课。
备注:小剧场的表演只需要表演到前半部分,即“动动小脑筋”环节前。后半部分由学生翻阅课本找到答案。
讲授新课
一、我的第一次。
1、师:那么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第一次”的经历呢?
3、师:感谢你们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
4、动动小脑筋:如何你是小马,你会怎么做呢?
5、师:让我们在课本当中找到答案,最后小马是怎么做呢的?
6、提问:为什么马妈妈说“孩子,你终于长大了呢?”
7、总结:马妈妈之所以说小马长大了,是因为小马懂得依靠自己去尝试、去挑战了。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无数次的“第一次”中成长起来的。
4、展示课本材料和补充材料:
(1)①我想挑战:我想要下一次腰。
②我的主意:也许老师能够帮助你。
(2)①我想挑战:我想要和同学们一起跳长绳。
②我的主意:你也许可以让同学摇慢一点给你试试看。
(3)①我想挑战:我想要举手回答问题。
②我的主意:你可以在上课之前先预习好今天要上的内容。
(4)①我想挑战:我想要去烧烤。
2、我也要说(小讨论):
(1)你都有过哪些第一次的经历呢?
(2)当时你的感觉怎样呢?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我的1919》电影课教学设计
![《我的1919》电影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d665144b73f242336c5fe2.png)
《我的1919》电影课教学设计XX小学徐静观影目的:通过观影,了解1919年巴黎和会的历史。
透过这段历史感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励志学习的感情观影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学期我们已经观看了两部抗日战争时期的影片,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走得更远一些,来到100年前的1919年。
1919年是中国史上的转折点,那一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巴黎和会,在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那一年承载着中国人太多的期盼、失望和愤怒。
今天我就一起随着光影去看一看吧?二、背景介绍1.影片内容简介1919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被战火蹂躏的欧洲尚未恢复元气,他们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巴黎和会,主要是解决战争遗留问题和奠定和平基础,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时任驻美公使、全权代表顾维钧等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和会。
然而在欧美各国以及日本等列强意欲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大环境下,中国代表团人数遭到削减、“二十一”条废除无望,德国在山东的利益眼看也要落入日本之手。
顾维钧在会议上慷慨陈词,驳斥日方无理要求……2.二十一条简介师:影片中还提到“二十一”条,我们来了解一下。
"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秘密条款,是袁世凯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内容大体为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
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
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
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
④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⑤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
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
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
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等等。
师:同学们,这是一份卖国的条约,顾维钧等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和会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废除“二十一”条。
我的第一次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90b113b8f67c1cfbd6b872.png)
我的第一次教学设计我的第一次教学设计我的第一次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对“第一次”的回忆,学会有条理的叙事。
2.通过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把事情写具体,表达“第一次”的独特感受。
3.通过学生的自我表达、师生评议,清楚如何写好本次作文。
教学重、难点把“第一次”的经历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哆啦A梦的时光机,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时光机,回到过去,一起去找一找曾经的那个你。
好不好?(出示课件)师:通过这些照片上的信息,我想,一定勾起了你对曾经的“第一次”的回忆。
同学们,那一个个不同的第一次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无论怎样都是那样的令我们难以忘记。
今天,就以“我的第一次”为题,记录你那美好的瞬间---板书二、生活再现1、引起回忆:师:在你经历过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为什么?生自由说。
(2至4个)2、小组讨论交流: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的经历依然是那样津津有味,下面请你选择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和同学们具体地说一说事情的经过,以及从中得到的感悟或启示。
在说之前,请你先自己好好地回想一下,再与小组内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评议:师:同学们聊得真热烈,谁愿意把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与全班同学分享?指名交流。
看他是否将事件过程讲清楚了?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适时板书)4、师总结:师:同学们不仅听得用心,还谈出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那么,怎样才能把你的“第一次”写的绘声绘色,并且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呢?集体交流。
(总结写法。
)三、笔下生花:师:人生中有很多第一次,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
是我们弥足珍贵的记忆,是生命里不会磨灭的痕迹,是岁月中不会湮灭的乐章。
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你奋勇的思路,化作你笔下优美的文字,尽情的写一写你心中的“第一次”吧。
我的第一次作文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次作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cc5fc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7c.png)
我的第一次作文教学设计这是在一节公开课上,一位老师给了我们一个题目《我的第一次》。
然后讲述了她的写作经历和过程。
说实话,看到那篇短文,我震惊了,也被深深地感动了……它是这样描写自己的“第一次”:在五岁时做饭;七岁生日晚会上表演节目……最让我佩服的是她竟能用稚嫩的笔调记录下来!因为,真正的、成功的作品往往都有它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但要拥有这种美好,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除非你具备天才般的灵感与创造力!从那些令我钦佩的小作者身上,我领悟出许多道理:只要肯尝试,勇于坚持,就能取得成功!而且还需掌握方法!例如《我的第一次》中作者在介绍自己做饭这件事时,引用了“我的父母工作很忙,没空照顾我”这句话进行佐证。
这样写既能够突出当时家里比较冷清的气氛,又体现出她独立、懂事的一面,使读者产生共鸣。
由此,同学们纷纷模仿起作者的介绍手段来,真是有趣极了!首先,引导学生找准确切入点,拟定作文提纲。
根据第一个要求:作者对自己的“第一次”非常熟悉。
所以,学习活动一开始,我就指导学生回忆这几年的生活片断,寻找最令自己难忘的事情,可以包括三个方面: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件重大事情或见闻;平时难忘的有趣的事;获得的某项荣誉称号等。
其次,明确题目要求,把握内容范围。
对于这次作文训练,作者虽然提示了三个方面,但他主要强调了第二方面即自己的“第一次”的经历,并且这次作文并无固定的写作顺序,完全由作者本人决定。
最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拓展阅读面。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呢?首先应该抓住典型材料(事物)。
选择典型材料作为写作对象,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
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应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形象,通过反复观察思考,努力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而筛选其精华部分加以概括,通过联想与想像,激发学生表达真挚情感,提高认识水平。
其次,选择合适的结构安排作文的层次。
例如《我的第一次》,采用了总——分——总的顺序来布局谋篇。
因此,学生们大多数选择“在今年冬季,一直未进厨房帮助妈妈”为写作线索,然后按事情发展顺序,运用倒叙的手法,写出了一个关于“我的第一次”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我的第一次》是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特点是:利用图画日记以画面的具体形象来说明人和事,并配合文字记录下来。
不仅唤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最终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提炼素材的能力,同时促进思维与提高绘画表达能力。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新课程理念教育思想,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启发式引导教学法为主,以实例为线索,充分运用多媒体、范图等直观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结合语文、音乐学科,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调动学生的感官,学生练习过程中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感受美、创造美。
此外,我还采用师生共评法对作业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充分认识自我,客观的评价自我,并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图画日记的表现形式、结构特点;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和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我的第一次”。
方法与途径:在记忆联想中,大胆向同学描述自己“第一次”经历时的心情。
情感与评价:唤起对往事的回忆,激发寻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交互式电子拍板与实物投影。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大胆表现“我的第一次”发生的事。
教学难点: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和夸张的手法,表现“我和第一次”经历时的神情、动态。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作品展示板、课题的制作、评比进度表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为了上好小学四年级的这一节《我的第一次》,我反复研究教材教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上的教学设计并根据设计思路制作了相应的教学课件。
带着满腔的热情,我走进了课堂,短短四十分钟,我算是较圆满地完成了课堂教学活动,但我知道并没有达到我理想的效果,课堂中有得有失:
一、优点:
1、整个教学课堂气氛很好,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课堂的结构设置较合理,教学环节紧凑和谐;学生的作业较为满意,想象力很丰富,有一定的创意;
2、课堂内容有趣而丰富,教学手段多而有效,精美的课件、生动的教学语言都充分激发的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中能积极发言,积极参与教师主导的各项教学活动,学生主体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3、感觉自己的教态比较自然,亲和力较强,与学生的距离拉得很近,同学们在课堂上学得非常开心,有所收获;
4、课堂各环节能做到环环相扣,重难点突出,讲究教学策略和方法,目标达成效果好;
5、能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课堂时效性强,学生的课堂作业完成效果令人满意。
二、不足之处:
1、由于是异地教学,对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未能做到胸有成竹,因此,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未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2、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讲述“我的第一次”时,缺乏从夸张的动作、生动的表情中引导学生观察作者的内心世界这一环节,显得美中不足;
3、对图画日记的构成之一—“文字的趣味性”的讲述有所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