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威海市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的通知

合集下载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通知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通知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12.28•【字号】威政发〔2016〕32号•【施行日期】2017.0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通知威政发〔2016〕32号各区市人民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委,南海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单位:现将《威海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威海市人民政府2016年12月28日威海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市政府和各区市政府(含国家级开发区管委、南海新区管委,下同)及其所属工作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政府的决定、命令等,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发布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反复适用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定、办法、细则和规则等文件的总称。

具有普遍约束力且可以反复适用的意见、通知、通告、公告等,纳入规范性文件管理,但在制定审查程序上区别于规范性文件。

向上级行政机关的请示和报告,行政机关的内部工作制度,人事任免决定及工作表彰、通报,行业技术标准、技术操作规程,涉密文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制定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文件,对具体事项的处理决定,以及其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没有直接影响、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可以反复适用的公文,不适用本办法。

市政府和各区市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为政府规范性文件。

市政府和各区市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为部门规范性文件。

第三条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查、决定、发布、解释、备案、评估和清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范围包括:(一)法律、法规、规章授权制定规范性文件的;(二)法律、法规、规章虽未授权,但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三)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需要以规范性文件形式规范的其他事项。

基于日志的流程相似度计算方法适用性分析

基于日志的流程相似度计算方法适用性分析

第25卷第4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V o l .25N o .42019年4月C o m p u t e r I n t e g r a t e d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S ys t e m s A pr .2019D O I :10.13196/j.c i m s .2019.04.014收稿日期:2018G09G04;R e c e i v e d04S e p.20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704096,61602278,61602279,61472229,31671588);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4G G X 101035,2016Z D J S 02A 1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 S 2014D X 013,Z R 2015F M 013,Z R 2017M F 027);国家海洋局海洋遥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8002);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资助项目(2015G9024,2016G9027);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603056);山东科技大学领军人才与优秀科研团队计划资助项目(2015T D J H 1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16Y J C Z H 012).F o u n d a t i o n i t e m s :P r o j e c t s u p p o r t e db y th e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F o u n d a t i o n ,C h i n a (N o .71704096,61602278,61602279,61472229,31671588),t h e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D e v e l o p m e n tF u n do f S h a n d o n g Pr o v i n c e ,C h i n a (N o .2014G G X 101035,2016Z D J S 02A 11),t h e S h a n d o n g Pr o v i n c i a l N a t u r a lS c i e n c e F o u n d a t i o n ,C h i n a (N o .B S 2014D X 013,Z R 2015F M 013,Z R 2017M F 027),t h eO p e nF u n d o fO c e a n i cT e l e m e t r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S t a t eO c e a n i c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C h i n a (N o .2018002),t h e 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o f H i g h w a y M i n i s t r y o fT r a n s po r t ,C h i n a (N o .2015G9024,2016G9027),t h e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i a l P o s t d o c t o r a l I n n o v a t i o nF o u n d a t i o n ,C h i n a (N o .201603056),t h eS D U S T R e s e a r c hF u n d ,C h i n a (N o .2015T D J H 102),a n d t h eH u m a n i t i e s a n d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F o u n d a t i o no fM i n i s t r y ofE d u c a t i o n ,C h i n a (N o .16Y J C Z H 012).基于日志的流程相似度计算方法适用性分析林泽东1,曾庆田1,段㊀华2+,鲁法明1,周长红1(1.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㊀青岛㊀266590;2.山东科技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山东㊀青岛㊀266590)摘㊀要:针对现有业务流程相似度计算方法的不足,从流程日志出发计算流程相似度,并根据以流程日志为输入的特点对现有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两种改进方法.一种方法是通过日志重构流程模型,基于模型结构计算流程相似度,但是为体现流程日志中对流程结构某些执行路径或分支的倾向性,在流程模型上重演日志轨迹,利用A∗算法寻找匹配日志轨迹的最佳重演方式,识别最佳重演方式下被执行的流关系,以对流关系加权生成加权B P MN 模型计算流程相似度;另一种方法不需重构模型,基于任务序列计算流程相似度,为支持任务相似度计算,定义了任务间的距离,由此得到支持任务距离度量的轨迹距离,进一步利用轨迹多集计算流程相似度.通过在不同的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分析了两种方法在相似度计算结果的异同之处,并总结了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关键词:业务流程;模型结构;日志行为;相似度计算中图分类号:T P 301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A p p l i c a b 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 o f l o g Gb a s e d p r o c e s s s i m i l a r i t y c o m p u t i n g me t h o d L I NZ e d o n g 1,Z E N GQ i n g t i a n 1,D U A N H u a 2+,L UF a m i n g 1,Z H O UC h a n g h o n g1(1.C o l l e g e o fC o m p u t e r S c i e n c e 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Q i n gd a o 266590,C h i n a ;2.C o l le g e o fM a t h e m a t i c s a n dS y s t e m sS c i e n c e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g y,Q i n g d a o 26659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o a d d r e s s t h e i s s u e so f e x i s t i n g b u s i n e s s p r o c e s ss i m i l a r i t y c o m p u t a t i o n m e t h o d s ,t h e p r o c e s ss i m i l a r i t yb a s e do n p r oc e s s l o g sw a s c o m p u t ed ,t he s e e x i s t i n g m e t h o d sw e r e i m pr o v e db a s e do n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 r o c e s s l o g s a s i n p u t a n d t w o i m p r o v e dm e t h o d sw e r e p r o p o s e d .O n em e t h o dr e c o n s t r u c t e dt h e p r o c e s sm o d e l t h r o u g ht h e l o g a n dc o m p u t e d t h e p r o c e s s s i m i l a r i t y b a s e do n t h em o d e l s t r u c t u r e .H o w e v e r ,t oe m b o d y t h e t e n d e n c y o f s o m e e x e c u t i o n p a t ho r b r a n c h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l o g ,t h e l o g t r a j e c t o r y w a s r e p l a y e do n t h e p r o c e s sm o d e l ,t h e b e s t r e a c t i n g m o d e lw a su s e d t o f i n d t h em a t c h i n g l o g t r a c kb y A∗a l g o r i t h m ,a n d t h e e x e c u t e d f l o w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a s i d e n t i f i e d u n d e r t h eb e s t r e ac t i n g m ode l .O n t h i sb a s i s ,t h ew e i g h t e dB P MN m o d e l g e n e r a t e db yf l o w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h i c hw a s第4期林泽东等:基于日志的流程相似度计算方法适用性分析w e i g h t e dw a su s e d t o c o m p u t e t h e p r o c e s s s i m i l a r i t y.T h eo t h e rm e t h o dd i dn o t n e e d t or e c o n s t r u c t t h em o d e l a n dc o m p u t e t h e p r o c e s s s i m i l a r i t y b a s e do nt h e l o g b e h a v i o r s e q u e n c e.T os u p p o r t t h e t a s ks i m i l a r i t y c o m p u t i n g,t h ed i s t a n c ebe t w e e n t a s k sw a s d ef i n e d.T h u s,t h e d i s t a n c e o f t a s k s e q u e n c e s u p p o r t i ng t a s kd i s t a n c ew a s o b t a i n e d,a n d th eb u si n e s s p r o c e s s s i m i l a r i t y w a s c o m p u t e db y u s i n g t h em u l t i p l e s e t o f t a s ks e q u e n c e.T h r o u g h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s o nd i f f e r e n t r e a l d a t a s e t s,t h e s i m i l a r i t i e s a n d d i f f e r e n c e s o f t h e t w om e t h o d s i n s i m i l a r i t y c o m p u t i n g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a n d t h e s c o p e o f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t h e t w om e t h o d sw a s s u m m a r i z e d.K e y w o r d s:b u s i n e s s p r o c e s s;m o d e l s t r u c t u r e;l o g b e h a v i o r;s i m i l a r i t y c o m p u t i n g0㊀引言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业务流程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规模日益扩大,企业积累的业务流程数量也不断增多[1],使得企业在流程检索㊁流程推荐以及业务流程集成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流程模型相似度计算在流程检索㊁流程推荐以及业务流程集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业务流程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业务流程管理领域一个热点问题[2].目前流程模型相似度计算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3类[3]:流程模型文本相似度[4G6]㊁流程模型结构相似度[7G10]和流程模型行为相似度[1,11G19].其中流程模型文本相似度是基于流程模型中任务标签㊁事件等元素的文本信息计算流程相似程度,通常作为其他计算方法的补充.流程模型结构相似度主要指流程模型拓扑结构的相似程度,其基本思路是利用业务流程建模符号(B u s i n e s sP r o c e s s M o d e l i n g N o t a t i o n,B P MN)[20]和P e t r i网[21]等结构化模型对流程进行建模,通过结构化模型的相似度对流程相似度进行度量.文献[7]利用P e t r i网和自动机理论,以流程行为继承规则度量工作流相似度;文献[8G9]通过图和树的编辑距离计算结构化模型的相似度.上述方法只体现了流程结构方面的相似度,无法体现流程日志中对流程结构某些执行路径或分支的倾向性.文献[10]将流程模型转换成有向图,并利用模拟流程运行产生的日志对图中的边进行加权,利用有向加权图计算流程相似度,但转化过程可能导致流程模型信息丢失,流程行为发生改变.在流程模型行为相似度方面,现有研究大多从流程模型出发,通过模拟流程运行产生轨迹集合或者活动间的依赖关系集合来表示流程行为[16G19].文献[12G13]通过变迁间的邻接㊁顺序㊁互斥等多种关系构成的集合建模流程行为,利用J a c c a r d系数度量集合的相似度;文献[1]通过模型的变迁序列集合表示流程行为,利用A∗算法寻求序列集合间的最优匹配对序列集合相似性进行度量;而文献[14]以流程日志为输入,通过轨迹多集表示流程行为,通过序列多重集的相似度计算流程相似度,但不支持任务相似度计算.与现有方法不同,本文直接以流程日志为输入计算流程相似度,对现有方法在以流程日志为输入计算流程相似度方面的不足进行了改进,主要贡献如下:(1)改进了基于结构的流程相似度计算方法,从流程日志中重构出流程的结构模型,并通过日志轨迹重演识别被执行的流关系并对其加权,避免将流程结构转换成其他图结构可能导致的结构信息丢失问题,解决流程结构模型无法体现流程日志对流程结构某些执行路径或分支的倾向性问题.(2)改进基于行为的流程相似度计算方法,利用任务标签文本计算任务间距离,采用广义字符串编辑距离定义轨迹距离,利用轨迹多集建模流程计算流程相似度,使得流程相似度结果体现任务的相似度.(3)通过在不同真实数据集上的一系列实验,归纳和总结了两种改进方法在相似度计算结果的异同之处以及在不同日志数据上的适用性.1㊀技术框架本文从流程日志出发,分别基于流程日志和通过日志重构的流程模型计算流程相似度,并对两种方法的相似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整体技术框架如图1所示.基于模型结构的流程相似度计算方面,本文从流程日志中重构B P MN模型,在B P MN模型上重演日志轨迹,识别B P MN模型中被执行的流关系,并对其进行加权形成加权B P MN模型,通过度量加权B P MN模型间的相似度计算流程相似度,得到新129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25卷的基于模型结构的流程相似度计算方法,简称W BGP MN(w e i g h t e d b u s i n e s s p r o c e s s m o d e l i n g n o t aGt i o n)算法.基于模型行为的流程相似度计算方面,首先从流程日志中构建轨迹多集,然后采用广义字符串编辑距离结合任务标签文本定义轨迹距离生成轨迹距离矩阵,最后利用轨迹距离矩阵结合轨迹频次计算轨迹多集距离和流程相似度,得到支持任务相似度度量的流程相似度(T a s kS i m i l a r i t y M e a sGu r e,T S M)计算方法.相似度结果对比分析方面,根据两种方法的相似度结果,通过一系列实验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和不同数据集上的适用性.2㊀W B P M N算法W B P MN算法中,通过加权B P MN模型建模和表示流程,加权B P MN模型的距离就是流程距离.流程相似度则是通过相似度与距离之和为1计算得到的.如图1所示,该算法包括加权B P MN模型构建和加权B P MN模型距离计算2个关键任务.2 1㊀加权B P M N模型构建加权B P MN模型对传统B P MN模型进行了扩展,其定义如下:定义1㊀加权B P MN模型.设L为一个标签集合,R为实数集,则加权B P MN模型表示为一个五元组(A,G,E,λ,f),其中:(1)A为业务流程模型中所有任务的集合.(2)G为业务流程模型中所有网关的集合,网关包括X O R㊁O R与A N D网关3类.(3)E⊆{AɣG}ˑ{AɣG}为业务流程模型中所有流关系的集合.(4)λ:AңL为一个任务节点到标签的映射函数.(5)f:EңR为一个流关系到权值的映射函数.定义2㊀相继任务对.设A,E分别为B P MN 模型的任务集合和流关系集合,t a,t bɪE,若(t a,t b)ɪF∗,对于∀t cɪE,(t a,t c)ɪF∗ɡ(t c,t b)ɪF∗均不成立,则t a,t b构成一个相继任务对,表示为t a▷t b.称t a为t b的直接前驱,t b为t a的直接后继.加权B P MN模型的构建过程是利用流程日志对B P MN模型中流关系进行加权的过程.由于从日志中重构的B P MN模型与流程日志轨迹不一定完全匹配,需要重演日志的产生过程,进而计算被执行流关系的权值.为此,本文利用基于对齐的模型重演方式,通过将每个日志轨迹在B P MN模型上重演,模拟该日志轨迹的产生过程,并产生重演轨迹.因为重演方案不唯一,本文参考文献[22]采用A∗算法寻找基于对齐的最佳重演方式,使得重演轨迹和日志轨迹最相似.与文献[22]中的算法目的有所不同,本文算法是在寻找最佳重演方式的过程中,识别每一步重演被执行的流关系并统计其执行次数,如算法1所示.待全部轨迹重演之后,累加同一流关系的执行次数,并将该累加和的归一化值作为该流关系的权值.算法1㊀识别重演单条轨迹过程中被执行的流关系及统计执行的次数.输入:单条轨迹㊁从日志中挖掘出的B P MN 模型.输出:B P MN模型中流关系的执行次数.预处理:遍历B P MN模型,生成t a s k T r a n s iGt i o n.1.令q为一个保存按照t o t a l C o s t由低到高排序的中间状态的优先队列;2.令c o s t为当前最小的r e a l C o s t,初始化为I N T_MA X;3.W h i l e q i s n o t e m p t y d o4.㊀令s为具有最小t o t a l C o s t的当前状态;5.㊀I f s.c u r r e n t A v a i l a b l e i sN U L Lo r s.t r a c e T o M a t h i sN U L L229第4期林泽东等:基于日志的流程相似度计算方法适用性分析t h e nc o n t i n u e;6.㊀I f s.r e a l C o s tȡc o s t t h e n c o n t i n u e;7.㊀F o r e a c h t i ns.c u r r e n t A v a i l a b l e d o8.㊀㊀更新s.c u r r e n t A v a i l a b l e;9.㊀㊀执行t;更新s.w a i t i n g L i s t;10.㊀㊀查找新的可用任务集T={t1, ,t n};11.㊀㊀F o r e a c h t i i nTd o12.㊀㊀㊀s e q F l o w s=t a s k T r a n s i t i o n.g e t(t t i);13.㊀㊀㊀根据s e q F l o w s集合,将s e q F l o w C o u n t中相应的流关系次数加1;14.㊀㊀通过不同的对齐方式,构造新的状态并添加到q;15.R e t u r ns e q F l o w C o u n t.整个重演过程是通过维护一系列的中间状态完成的,这些中间状态包括多个变量,其中c u r r e nGt A v a i l a b l e,p a r a l l e l S y n c,w a i t i n g L i s t,m o d e l T r a c e, t r a c e T o M a t c h,c a s t的定义同文献[22].为支持执行流关系的识别与权值计算,补充的变量定义如下:(1)t a s k T r a n s i t i o n.该变量的类型为H a s hGM a p S r i n g,H a s h S e t S e q u e n c e F l o w ,键为相继任务对t a▷t b;值为与该相继任务对关联的流关系集合,表示任务t a执行完毕触发任务t b使能时控制流经过的流关系集合.(2)s e q F l o w C o u n t.该变量类型为H a s h M a p S e q u e n c e F l o w,I n t ,键表示B P MN模型中的某个流关系;值用于记录重演每个日志轨迹过程中此流关系的执行次数.与文献[22]中算法1相比,本算法主要有两处不同:①算法1执行前,遍历B P M N模型搜索所有的相继任务对以及与该相继任务对关联的流关系集合,并将相继任务对和流关系集合以键值对形式存于变量t a s k T r a n s i t i o n之中(预处理);②任务t执行完毕后,对于每一个被t使能的任务t i,从t a s k T r a n s i t i o n中查找t触发任务t i控制流经过的流关系集合,并将集合中流关系执行次数加一(行11~行13).2 2㊀加权B P M N模型距离计算加权B P MN模型距离的计算基础是在两个B P MN模型中节点(包括任务和网关)之间建立匹配和映射关系.这种匹配和映射关系是基于节点间距离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定义3㊀任务距离.若t1,t2是B P MN模型中的两个任务,则t1,t2之间的距离d A(t1,t2)=e d i t(λ1(t1),λ2(t2))m a x(|λ1(t1)|,|λ2(t2)|).式中:e d i t( )为字符串(任务标签文本)编辑距离; |s|为符串s的长度.定义4㊀节点距离.若n1,n2是B P MN模型中的两个节点(任务或网关),则n1,n2之间的距离d N(n1,n2)=d A(n1,n2)n1,n2为任务1n1,n2为网关且类型不同0n1,n2为网关且类型相同ìîíïïï.式中d A(n1,n2)的定义同定义3.两个B P MN模型节点集合间建立偏单射函数M:N1a N2之后.建立起映射关系的任务集合构成替换任务集合s u b t,其余任务构成插入或删除任务集合s k i p t;同理,建立起映射关系的网关集合构成替换网关集合s u b g,其余网关构成插入或删除网关集合s k i p g;两个B P MN模型中节点(包括任务和网关)间的公共流关系构成替换流关系集合s u b e,其余流关系构成插入或删除流关系集合s k i p e.定义5㊀加权B P MN模型编辑距离.设W G1=(A1,G1,E1,λ1,f1),W G2=(A2,G2,E2,λ2,f2)是两个加权B P MN模型,节点偏单射函数M:N1a N2.则构建在M上的加权B P MN模型编辑距离W G E D M(W G1,W G2)= s k i p t +s u b t + s k i p g + s u b g +s k i p e + s u b e .式中: s k i p t 为插入或删除任务集的操作代价, s k i p t =|s k i p t|, Φ|为集合Φ中元素的个数; s u b t 为替换任务集的操作代价, s u b t =ð(t1,t2)ɪM d N(t1,t2),t1,t2为任务; s k i p g 为插入或删除网关集的操作代价, s k i p g =|s k i p g|; s u b g 为替换网关集的操作代价, s u b g =ð(g1,g2)ɪM d N(g1,g2),g1,g2为网关; s k i p e 为插入或删除流关系集的操作代价, s k i p e =ðe1ɪs k i p eɡe1ɪE1f1(e1)+ðe2ɪs k i p eɡe2ɪE2f2(e2); s u b e 为替换流关系集的操作代价, s u b e =ðeɪs u b e|f1(e)-f2(e)|.基于某个映射下的加权B P MN模型编辑距离,两个加权业务流程图的编辑距离定义为寻找一个映射M使得两个加权业务流程图的编辑距离最小,即E G E D(W G1,W G2)=m i n M W G E D M(W G1,W G2).基于加权B P MN模型编辑距离,加权B P MN 模型距离定义如下:定义6㊀加权B P MN模型距离.若W G1=329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25卷(A 1,G 1,E 1,λ1,f 1),W G 2=(A 2,G 2,E 2,λ2,f 2)是两个加权B P MN 模型,M :N 1a N 2是节点偏单射函数,并将W G 1中的部分节点与W G 2中的部分节点建立对应关系且使得编辑距离最小,则两个加权B P MN 模型的距离d B P MN (W G 1,W G 2)=αˑ s k i pt + s u b t |s k i pt |+|s u b t |+βˑs k i p g + s u b g|s k i p g |+|s u b g |+γˑs k i pe + s u b e |s k i pe |+|s u b e |.式中:α,β,γ分别为任务㊁网关和流关系编辑操作的代价系数,满足:α+β+γ=1,0ɤα,β,γɤ1,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3㊀T S M 算法如图1所示,T S M 算法包括轨迹多集构建㊁轨迹距离计算和轨迹多集距离计算3个主要任务.轨迹多集的距离就是流程距离.流程相似度是通过相似度与距离之和为1计算得到的.3 1㊀轨迹多集构建流程的一次执行可以表示为一个任务序列或轨迹.T S M 算法中,流程通过轨迹多集模型建模和表示.首先定义轨迹多集:定义7㊀轨迹多集.轨迹多集是针对某个流程,由二元组(X ,β)构成的集合,其中X 为流程日志中的一个轨迹或任务序列,β为该轨迹的出现频次.轨迹多集构建的具体过程是针对每个流程从流程日志中统计各流程的所有轨迹及其执行次数,为每个流程生成轨迹多集.3 2㊀轨迹距离计算轨迹多集距离是基于轨迹距离实现的,因此定义轨迹距离如下:定义8㊀轨迹距离.设两个轨迹X 和Y ,则X 和Y 的轨迹距离d t (X ,Y )=2ge d i t (X ,Y )|X |+|Y |+ge d i t (X ,Y ).式中:|X |为轨迹X 的长度;ge d i t (X ,Y )为X 和Y 间的广义字符串编辑距离[23].定义8中的广义字符串编辑距离g e d i t (X ,Y )是通过插入㊁删除和替换3种操作,将轨迹X 转换为Y 所需编辑操作代价之和的最小值.与一般的字符串编辑距离不同,广义字符串编辑距离中3种编辑操作的编辑代价不限制于{0,1}等离散值,取值范围为非负实数值.因此,通过广义字符串编辑距离定义轨迹距离,使得轨迹距离能够体现任务相似度.本文将任务间编辑代价定义为任务标签文本的差异度,其定义如下:定义9㊀任务编辑代价函数.设流程模型中的两个任务t 1,t 2,将t 1替换成t 2的编辑代价函数为:γ(t 1,t 2)=d A (t 1,t 2)替换操作1插入或删除操作{.式中:d A (t 1,t 2)为任务标签文本距离(任务距离),其定义同定义3.两个轨迹多集中的轨迹,根据定义8计算两两之间的轨迹距离生成轨迹距离矩阵,再结合轨迹多集中的频次计算轨迹多集距离.3 3㊀轨迹多集距离计算定义10㊀轨迹多集距离[14].设S 1={(s p1,c p 1), ,(s p m ,c p m )},S 2={(s q 1,c q 1), ,(s q n ,c qn )}为两个轨迹多集,c i 为轨迹s i 的归一化频次(ðm i =1c p i =ðnj =1c q j=1),f i j为从s p i 到s q j 转换量,d i j =d t (s pi ,s q j )为s p i ,s q j 间的轨迹距离,则S 1,S 2间的距离d T S M (P ,Q )=m i n f i j ðmi =1ðnj =1fi j d i j ,s .t .f i jȡ0ðnj =1f i j =c pi ,1ɤi ɤm ðmi =1f i j =c q j ,1ɤj ɤn ðmi =1c p i =ðn j =1c q j =1ìîíïïïïïïïïïï.轨迹多集距离是一个产销平衡的运输问题,也是E M D (e a r t h m o v e r sd i s t a n c e )的一个特例.E M D 通过寻找两个轨迹多集中轨迹之间的最优转换路径来计算轨迹多集间的距离.E M D 使用普通的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方法来计算时间复杂度为O (N 3l o gN )[24],其中N 为两个轨迹多集的最大轨迹数.4㊀实验评测与分析本章通过一系列实验评测W B P M N 和T S M 算法在两个真实数据集上的表现情况,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两种方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的适用性.4 1㊀数据集说明后续实验均在两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评测,分429第4期林泽东等:基于日志的流程相似度计算方法适用性分析别对两个数据集的基本情况进行说明.(1)第一个数据集是一个公开数据集,来源于 学生成绩排名预测 竞赛①.原始数据集由538名在校大学生3个学期的一卡通消费记录和前2个学期的成绩排名构成,并经过以下预处理:①将每天的位置序列看作是一个流程案例;②30分钟内连续在同一位置的多次活动被看作是在该位置的一次活动.预处理之后,选取第2学期中成绩排名最靠前和最靠后各10名学生的数据,将每个学生的行为轨迹看作是由其背后流程产生的,最终得到20个行为流程.(2)第二个数据集来源于某高校近两年的网上办公自动化系统公文审批流程日志,选取其中3类:上级来文㊁校区发文㊁部门行文,每类流程包含两个具体流程,最终包含6个审批流程.两个数据集的一些统计信息如表1所示.为了评估两种方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的适用性,选用成绩排名预测和公文审批这两个具有不同特点的数据集进行实验.公文审批数据集由确定性的公文审批流程支撑,轨迹均由此流程在工作流引擎中运行时产生;成绩排名预测数据集中学生行为轨迹由学生的日常活动产生,但学生日常行为不像前者具有确定性的流程模型作支撑.表1㊀数据集信息统计表数据集名称流程数量任务活动数量案例数量事件数量成绩排名预测209263218458公文审批673108203544 2㊀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基于上述两个数据集,本节设计了3组实验,对比了两种方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的表现情况.实验过程中设置W B P MN算法的3个参数α,β,γ均为13.所设计的评测实验均是基于两种方法生成的流程距离矩阵实现的.4 2 1㊀流程距离矩阵准备基于上述两个数据集,分别进行以下相同计算过程:分别在同一个数据集上应用两种方法,计算该数据集中所有流程间的距离,生成加权业务流程图间的距离矩阵和轨迹多集间的距离矩阵,这两个矩阵下文统称为流程距离矩阵.流程距离矩阵中的某个元素为该元素所在行㊁列对应的两个流程间的距离.为行文方便,将各方法在两个数据集上生成的流程距离矩阵汇总成表(如表2).表2㊀距离矩阵信息表数据集W B P MN算法T S M算法成绩排名预测M11M12公文审批M21M224 2 2㊀相似度结果相关性验证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两种方法在不同数据集上计算的相似度结果是否存在相关性.虽然直接比较不同方法在相同数据集上生成的流程距离矩阵能够评估两种方法在相似度结果上的相关程度,但矩阵中的元素仅仅是两个流程的距离度量,无法体现某流程与其他流程相似度的总体和平均情况.因此,本文通过距离矩阵构造一个距离向量,通过比较两个距离向量来评估两个流程相似度的相关程度,而距离向量中元素是距离矩阵对应行的所有元素之和的均值.基于表2中的距离矩阵,将M11和M12所构造的距离向量绘制于图2,将M21和M22所构造的距离向量绘制于图3.图中横坐标为距离向量的索引,纵坐标为距离向量中元素的值.529①h t t p://w w w.p k b i g d a t a.c o m/c o m m o n/c o m p e t i t i o n/127.h t m l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25卷从图2和图3可以发现:①在这两个图中,实线总是在虚线的上方,说明由T S M算法生成的距离矩阵对应的距离向量的结果比W B P MN算法大,即相对于W B P MN算法,T S M算法得到的流程间距离均值大,相似度结果均值小;②虽然两种方法分别从流程结构和行为两方面考察流程相似度,但是从两图所呈现的结果可以直观地看出:每个图中两条曲线形状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说明两种方法产生的距离均值有很高的相关程度.为进一步量化这种相关程度,利用P e a r s o n相关系数对距离向量的相关度进行度量,计算结果显示,不同方法在两个数据集上得到的P e a r s o n相关系数分别是0 71和0 73,这意味着两种方法在平均相似度计算结果上有较强的相关度.4 2 3㊀行为流程与成绩排名相关性验证通常情况下,评估流程相似度方法在相似流程检索方面的优劣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为尽量避免主观成分,更加客观地评估两种方法,本文试图在两个数据集上构建流程间距离或相似度的评价标准或参考值,将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距离或相似度结果与参考值进行对比评价各算法的优劣.对于公文审批数据集,同一类别中的流程被认为比不同类别中的流程相似度高;而对于成绩预测数据集,尝试利用成绩相对排名作为学生行为流程相似度的参考值,因此需要验证行为流程与成绩相对排名的相关性.成绩相对排名接近的两个学生行为流程的差异可能不是十分明显.因此,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实验选取成绩排名差异较大的两组学生数据.实验中使用凝聚层次化聚类算法对两种方法生成的流程距离矩阵M11和M12分别进行层次聚类,两种方法的聚类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从层次聚类的结果上看,两种方法都能明显地将成绩相对较好和较差的两组学生区分开,说明学生之间成绩排名越接近,则他们的行为流程之间距离越小;相反成绩排名相差越远,则行为流程之间距离越大,即成绩排名的差异程度与行为流程距离大小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利用成绩相对排名作为学生行为流程相似度的参考值,对流程相似度计算方法进行评估.4 2 4㊀算法数据集适用性评测本实验的目的是根据两种方法K近邻检索结果的表现情况,评估其在不同数据集上的适用性. K近邻检索实验之前,要确定相似流程的参考值和选取检索准确性的评价指标.在相似流程参考值确定方面,根据4 2 3节的论述及其实验结论,对于成绩排名预测数据集,与某学生成绩排名靠近的K个学生的行为流程被认为是该与学生相似的K个参考流程.而对于公文审批数据集,属于同一类别中的公文可以相互作为相似流程的参考流程.在评价指标选择方面,利用信息检索领域中常用的MA P@K对算法检索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价.针对本实验的具体情况,MA P@K评价指标的形式化定义629第4期林泽东等:基于日志的流程相似度计算方法适用性分析如下:MA P @K =ðNj =1(ðn ji =1i l j i /n j )/N .式中:N 为数据集中的流程数量;n j 为第j 次检索的K 个检索结果中包含的参考流程的个数(n j ɤK );l ji 为第j 次检索结果中第i 个参考流程出现在K 个检索结果中的位置.基于上述相似流程的确定方法,本文进行了两组实验.每组实验针对同一个数据集,分别应用两种方法依次检索数据集中每个流程的K 个距离最小的流程,与实际的K 个参考流程进行对比.通过MA P @K 评价指标对每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两组实验的实验结果如图6和图7所示.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两种方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的表现截然相反,在成绩排名预测数据集上W B P MN 算法K 近邻检索准确率要好于T S M 算法;而在公文审批数据集上T S M 算法K 近邻检索准确率要明显好于W B P MN 算法,这是由两个数据集不同特点导致的.公文审批数据集中数据来源于公文审批流程,这些审批流程都具有十分确定的流程模型.相比较而言,成绩排名预测数据集记录的是在校生每天在学校各活动地点的活动情况,学生日常活动复杂且随意性很强,其背后不存在确定性的流程模型,用这种结构性很强的流程模型描述随意性很强的行为,其准确度很难得到保证.5㊀结束语本文从流程日志出发,分别对基于模型结构和行为的流程相似度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使改进的两种方法对流程日志具有相同的支持程度,并通过实验对改进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虽然两种方法分别从不同侧面考察流程的相似度,但相似度结果具有很高的相关度;同时,基于结构的流程相似度方法更适合于确定性流程相似度计算,而基于行为的流程相似度计算方法更适合于非确定性流程相似度计算.虽然本文得出了关于两种流程相似度计算方法的异同之处,然而在选择的方法数量和数据集规模上仍需进一步增加和扩大,以在更大范围内验证本文的研究结论.参考文献:[1]㊀D O N GZ i h e ,W E NL i ji e ,HU A N G H a o w e i ,e t a l .B e h a v i o u r Ga l s i m i l a r i t y a l g o r i t h mf o r p r o c e s sm o d e l sb a s e do nf i r i n g s e Gqu e n c e c o l l e c t i o n [J ].J o u r n a lo fS o f t w a r e ,2015,26(3):449G459(i nC h i n e s e ).[董子禾,闻立杰,黄浩未,等.基于触发序列集合的过程模型行为相似性算法[J ].软件学报,2015,26(3):449G459.][2]㊀Y I N M i n g ,W E NL i ji e ,WA N GJ i a n m i n ,e t a l .P r o c e s s s i m i Gl a r i t y a l g o r i t h mb a s e do n i m p o r t a n c eo f t r a n s i t i o na d j a c e n t r e Gl a t i o n s [J ].C o m p u t e rI n t e g r a t e d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S y s t e m s ,2015,21(2):344G358(i nC h i n e s e ).[殷㊀明,闻立杰,王建民,等.基于变迁紧邻关系重要性的流程相似性算法[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21(2):344G358.][3]㊀D UMA SM ,G A R C ÍA GB A ÑU E L O SL ,D I J KMA NR M.S i m Gi l a r i t y s e a r c ho f b u s i n e s s p r o c e s sm o d e l s [J ].I E E ED a t aE n g i Gn e e r i n g Bu l l e t i n ,2009,32(3):23G28.[4]㊀D I J KMA N R ,D UMA SM ,V A ND O N G E NB ,e t a l .S i m i l a r Gi t y of b u s i n e s s p r o c e s sm o d e l s :m e t r i c s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J ].I n Gf o r m a t i o nS ys t e m s ,2011,36(2):498G516.[5]㊀A K K I R A J U R ,I V A N A.D i s c o v e r i n g bu s i n e s s p r o c e s s s i m i Gl a r i t i e s :a ne m p i r i c a ls t u d y w i t h S A P b e s t p r a c t i c eb u s i n e s s p r o c e s s e s [C ]//P r o c e e d i n gs o f t h e 8t h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 e o n S e r v i c e GO r i e n t e d C o m p u t i n g .B e r l i n ,G e r m a n y :S p r i n g e r GV e r l a g,2010:515G526.[6]㊀E H R I G M ,K O S C HM I D E R A ,O B E RW E I S A.M e a s u r i n g729。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人民政府重大事项决策规则》和《威海市人民政府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的通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人民政府重大事项决策规则》和《威海市人民政府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的通
(三)民主决策原则。市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必须充分征求各市、区政府(含高区、经区、工业新区管委,下同)以及政府部门的意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建议。
(四)决策公开原则。通过适当方式,依法公开市政府重大决策事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除外。
第六条 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市政府重大事项决策活动的组织安排、决议事项的督查落实及情况反馈。
(二)审议需报告省政府的重大事项以及需提交市委、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审议的重要事项;
(三)讨论通过由市政府制定发布的政府规范性文件和重大政策规定;
(四)审议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专项规划、产业规划以及市政府年度投资计划、财政收支预算安排、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五)审议全市土地、矿藏、河流、森林、山岭、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规划;
(八)审议市政府重要议事协调机构和非常设机构的设立、撤并和职能调整,街道办事处的设立、撤消和调整,乡级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重要地名的命名、更名;
(九)审议以市政府名义作出的表彰决定、人事任免事项以及行政处分意见;
(十)审议全市性重要会议以及以市政府名义举办、申办的重大活动方案;
(十一)讨论研究市政府自身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
(十一)讨论研究市政府自身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
(十二)其他重大事项。
第四条 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对市政府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审议,并代表市政府对重大事项行使决策权。副市长、秘书长协助市长决策。
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的组织,按照《威海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条 市政府重大事项决策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 本规则所称重大事项内容包括: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通知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通知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2.22•【字号】威政发〔2020〕14号•【施行日期】2021.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委,综保区管委,南海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单位:现将《威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威海市人民政府2020年12月22日威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明确决策责任,提高决策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市政府和区市政府(以下统称决策机关)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执行和调整程序,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以下简称决策事项)包括:(一)制定有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二)制定有关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三)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重要的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四)制定开发利用或者保护水、土地、能源、矿产、生物等重要自然资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五)制定开发利用或者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风景名胜区以及其他重要文化资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六)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实施的重大公共建设项目;(七)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前款规定事项的决策程序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地方性法规草案的拟订和政府规章的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政府内部事务管理决策和决定政府人事任免、行政问责事项,不适用本规定。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住房城乡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住房城乡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住房城乡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22.01.20•【字号】鲁建节科字〔2022〕1号•【施行日期】2022.0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住房城乡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管局、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中心,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济宁、威海、菏泽市水务(水利)局,济南、青岛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各有关单位: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建办标函〔2022〕3号)要求,组织开展2022年度住房城乡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内容和类型申报内容应围绕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等,突出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

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分软科学研究、科研开发、科技示范工程、国际科技合作等4类,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科技项目申报分软科学研究、科研开发2类。

申报项目类别遵照建办标函〔2022〕3号(网址:https:///gongkai/fdzdgknr/zfhcxjsbwj/202201/20220110_76 4019.html)。

二、申报资格(一)申报单位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且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实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跨地区、跨行业等方式联合申报,联合申报单位一般不超过5家。

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一般应由建设或开发单位牵头申报,或经建设、开发单位同意后,由参与工程的其他关联单位申报。

申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需提交与国外合作机构的合作协议,且协议双方应为独立法人,单纯的商业合作项目不纳入本次申报范围。

市科技局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的通知

市科技局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的通知

市科技局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2.01.30•【字号】宁科通〔2022〕14号•【施行日期】2022.0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市科技局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的通知宁科通〔2022〕14号江北新区科创局,各区科技局,各高新区(园)管委会,各有关单位:根据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22年度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苏科资发〔2022〕29号)精神,为做好本年度省级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 请各单位根据苏科资发〔2022〕29号文(详见附件)的申报要求,认真组织2022年度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的申报工作,对申报条件、申报资料完整性与真实性等方面认真审查,严格把关,以确保项目申报质量。

2. 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申报项目的审查与推荐。

本市范围内的项目主管部门有:南京市科技局、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管委会、在宁部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和在宁省属单位。

3. 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管委会审查推荐的项目,须先经我局统筹协调后报省厅,同时,须向我局报送项目汇总表(电子稿发至**************)。

4.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分四类组织申报,包括:生物医药、重大科技示范、临床前沿项目和社会发展面上项目。

申报单位须是在我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或其它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不得作为申报单位进行申报;项目第一负责人(1962年1月1日以后出生)须是申报单位在职人员,并确保在法定退休年龄前能完成项目任务。

项目申报其他具体要求详见附件。

5.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实行限额推荐方式组织申报。

具体如下:生物医药项目:(1)资助类项目:药品和医疗器械企业根据项目进展情况每个企业申报不超过4项。

山东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书

山东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书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书(海洋医用食品)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盖章)合作单位(盖章)主管部门(盖章)申报日期山东省科学技术厅2016年制声明作为申报单位法人代表,我郑重声明:1、本单位所提供的项目申报材料数据真实、资料可靠,同一项目(包括研究内容相同或者相近的项目)没有重复申请。

2、本单位对申报项目的知识产权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不存在知识产权权属纠纷。

3、如因虚假陈述、知识产权的权属问题或与其它第三方的约定导致的法律纠纷,本单位愿承担全部法律责任,接受管理机构暂停或终止项目申报、立项或实施等处理决定,项目已拨财政资金愿按要求渠道退回。

4、本单位愿意提供有关本项目的技术路线、技术解决方案等,同意管理机构委托专家进行评标、答辩和现场考察。

单位法人(签字):日期:海洋医用食品项目申报书提纲一、项目简介介绍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成果来源、创新点、知识产权、获奖等情况,项目实施所处阶段,下一步主要研发内容与目标、投资估算等。

二、项目的意义与必要性项目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目标产品处于产业链重要环节的阐述,对提升我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培育新兴海洋产业,促进海洋产业向更高端迈进的重要作用等。

三、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1.国内外现有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及预期分析。

2.项目申请单位及主要参与单位研究基础。

四、项目目标、任务分解与考核指标1.项目实施的整体策划,详细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2.主要技术指标及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技术考核指标及其水平,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或产品的竞争分析等)。

3.主要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任务需求分析(如技术应用产业化前景,为海洋医用食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打造我省先发优势的重要作用等)。

4.预期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情况、人才和创新平台建设情况5.其它应考核的指标五、经费预算1.项目总投资预算方案、各项任务经费分配及分年度经费需求2.资金筹措方案及配套资金落实措施3.资金来源单位:万元4.新增投资支出概算单位:万元5.省拨经费支出概算单位:万元六、项目年度计划及年度目标七、实施机制1.项目的组织管理措施及制度体系建设2.产学研结合模式3.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及权益分配八、项目负责人及参加项目主要人员情况1.项目负责人情况:2.项目技术负责人情况:3.申报单位主要参加人员情况:4.合作单位主要参加人员情况:8九、项目附表3.项目促进减排情况注:请将相关检测、评估报告等附后十、附件相关证明文件等附件需齐全、真实,如存在涉密情况,请予以特别说明,按照以下顺序装订。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2022)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2022)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2022)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12.13•【字号】威政办字〔2022〕35号•【施行日期】2022.1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威政办字〔2022〕35号各区市人民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委,综保区管委,南海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威海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12月13日威海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根据《商务部等10部门办公厅(室)关于公布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22〕209号),我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以下简称“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

为做好试点相关工作,按照《商务部等12部门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商流通函〔2021〕176号)、《商务部办公厅等11部门关于印发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21〕247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以《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条例》为法律依据,将便民生活圈建设与旧城改造、城市有机更新等紧密结合,构建以完整居住社区为基本生活单元、以便民生活圈为统筹的两级体系,通过科学优化布局、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壮大市场主体、提高服务能力、引导规范经营,提高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建立市、县、镇三级联动机制,按照“两年试点、三年推广”的思路,将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及扩大就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不断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力争提炼出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可复制推广的“威海经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建议)(试点专项适用)【模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建议)(试点专项适用)【模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建议)(试点专项适用)专项名称:所属领域:实施年限:科技部业务司局(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O 年月编写说明1.本实施方案(建议)由科技部相关专业司局会同有关单位(部门、地方、行业等)共同组织编写。

2.实施方案(建议)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明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突出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

符合《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和《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等文件的要求。

3.编写要求:(1)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在线填写;(2)实施方案(建议)统一用A4幅面纸,宋体小四号字体填写;(3)填写完成的实施方案(建议),由科技部业务司局审核确认后,在线打印、装订、签章,一式X份报送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4. 涉密专项请下载实施方案(建议)模板,并在保密计算机上离线填写完成后,按规定报送。

目录专项信息表 (I)一、意义和必要性 (1)二、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三、现有工作基础 (1)四、目标及主要任务 (1)五、经费需求 (1)六、组织实施方式与保障措施 (1)七、专业机构建议 (1)八、效益与风险分析 (1)九、其他说明和附件 (1)专项信息表一、意义和必要性二、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国内外相关技术、产业和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相关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情况分析,国内外差距分析等)三、现有工作基础(国内技术、产业、团队、创新载体、已有相关部署安排、已取得的重大成果等)四、目标及主要任务(一)总体目标(总体目标应具体化、可考核,在5年内能够完成)(二)主要任务与具体目标(按照全链条创新、一体化组织实施的要求,描述专项的主要任务设置、重点内容、具体目标、年度任务分解与考核指标)(三)实施年限五、经费需求(经费需求、自筹资金及资金筹措方案。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山东省2014年本)的通知-鲁政发〔2014〕24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山东省2014年本)的通知-鲁政发〔2014〕24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山东省2014年本)的通知正文:----------------------------------------------------------------------------------------------------------------------------------------------------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山东省2014年本)的通知鲁政发〔2014〕24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切实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现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山东省2014年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企业投资建设本目录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须按照规定报送有关项目核准机关核准。

企业投资建设本目录外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投资建设的项目,按照本目录执行。

二、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制定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总量控制目标、技术政策、准入标准、用地政策、环保政策、信贷政策等是企业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依据,是项目核准机关和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乡规划、行业管理等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对项目进行审查的依据。

环境保护部门应根据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环境影响大、环境风险高的项目严格环评审批,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三、对于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轮胎、炼油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项目,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意见要求,各级、各部门仍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备案新增产能项目,相关部门和机构不得办理土地(海域)供应、能评、环评审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合力推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各项工作。

四、加强部门协调联动。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科学技术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科学技术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科学技术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2.31•【字号】威政办发〔2017〕25号•【施行日期】2017.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科学技术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威政办发〔2017〕25号各区市人民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委,综保区管委,南海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部署要求,市编委对市科技局“三定”规定进行了修改完善。

修订后的《威海市科学技术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以印发。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2月31日威海市科学技术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威海市委、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威海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威发〔2014〕15号),设立威海市科学技术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下放的职责。

取消、下放已由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公布取消、下放的行政权力事项。

(二)转移的职责。

1.将市级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转移给有条件的社会组织承担。

2.将科技规划战略研究评估工作转移给有条件的社会组织承担。

3.将科技报告分析研判工作转移给有条件的社会组织承担。

(三)增加的职责。

1.承接上级科学技术部门下放市级科学技术部门的行政权力事项。

2.承担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威海)建设指导工作。

(四)加强的职责。

1.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强化科技军民融合,提高国防科技动员能力。

2.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二、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科技工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起草有关规范性文件草案,拟订全市科技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威海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威海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威海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7.04•【字号】威政发[2013]35号•【施行日期】2013.07.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价格正文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威海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威政发〔2013〕35号)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为加快威海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方便群众出行,切实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根据《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精神,结合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强化优先发展理念近年来,威海市城市公共交通得到了长足发展,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成绩显著,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交通拥堵、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

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牢固树立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在规划布局、设施建设、技术装备、运营服务、资源配置、资金补贴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形成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新格局。

二、把握科学发展原则(一)绿色发展、方便群众。

把提升城市公共交通设施条件、方便群众日常出行作为首要原则,大力发展低碳、高效、大容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品质。

(二)政府主导、因地制宜。

制定有利于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把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发展规划和城乡群众出行需求等,选择合理的建设实施方案,建立适宜的运行管理机制。

2014年973项目 重大科技计划 973计划 (2015)介绍

2014年973项目 重大科技计划 973计划 (2015)介绍

2014CB744100 问题研究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深空探测高精度天文测角测速组合自主导航基础研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
2014CB744200 究
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2014CB744300 油页岩高效油气炼制与过程节能科学基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基于空间微生物变异规律探索重要感染疾病防控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
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 天津大学
员会
2014CB046900 深部复合地层围岩与TBM 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安全控制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 武汉大学
山区支线机场高填方变形和稳定控制关键基础问题
2014CB047000
工业和信息化部
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CB047100 重大岩体工程灾害模拟、软件及预警方法基础研究 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
2014CB046200 大型风力机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及设计实现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CB046300 深部危险煤层无人采掘装备关键基础研究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 中国矿业大学
2014CB046400 大型飞机电液动力控制与作动系统新体系基础研究 工业和信息化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深圳大学
不确定信息下多体导航与控制的系统理论和数学基
2014CB845300 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 研究院
2014CB845400 高温高密核物质形态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
术委员会
究所
2014CB845500 强流高功率离子加速器物理及技术先导研究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的通知-威政发[2002]35号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的通知-威政发[2002]35号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的通知正文:----------------------------------------------------------------------------------------------------------------------------------------------------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的通知(威政发[2002]35号)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威海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二年九月十九日威海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第一条为适应人才竞争国际化的新形势,加快实施科教兴威战略,为我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智力保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高层次人才包括:(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四)获得市地级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的人员;(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六)在国内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研究生;(七)其他我市急需的紧缺人才。

第三条本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负责本地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综合管理工作,教育、科技、财政、公安、劳动保障、建设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及时提供服务,共同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第五条引进高层次人才采取调动、聘用等多种形式。

辞职来威海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经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同意,可报批办理录用手续。

对不迁移户口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办理《工作聘用证》。

聘用期内,在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子女入学入托、乘车、住房等方面,享受本市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第六条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按下列标准发给安家补贴:(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50万元;(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0万元;(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5万元;(四)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市地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取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年龄均限45周岁以下)10万元;(五)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2万元。

2014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推荐项目目录(青年基金项目)

2014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推荐项目目录(青年基金项目)

山东师范大学
AMPK在菊苣酸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线粒 体途径凋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山东理工大学
风险厌恶零售商基于延迟交货策略的最优 订购决策研究
滨州学院
甘薯不同品种块根产量差异的光合产物卸 载机理及钾肥调控效应
山东农业大学
电动汽车用快速节能换挡系统设计与智能 一体化控制方法研究
山东理工大学
第2页/共12页
无线自组织网络分布式动态信任管理机理 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青岛大学
支持隐性设计知识的动态形状文法在设计 可视化中的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
鲤鱼PGRP基因克隆及其天然免疫功能的研 山东师范大学
重金属对典型兽药抗生素在土壤中迁移转 化的影响及数值模拟
青岛大学
基于QoS保障的认知无线网络广播问题研 山东师范大学
基因与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早期外化问题的 影响与作用机制
申报编号 2014ZRA01002 2014ZRA01043 2014ZRA03001 2014ZRA06009
2014ZRA06026
2014ZRA07010
2014ZRA09022
2014ZRA10023 2014ZRA10031 2014ZRA10044 2014ZRA10046 2014ZRA10048 2014ZRA10056 2014ZRA10060 2014ZRA10066 2014ZRA15025 2014ZRA16001 2014ZRA16012 2014ZRA16015 2014ZRA16016 2014ZRA16018 2014ZRB01031 2014ZRB01054 2014ZRB01057 2014ZRB01128 2014ZRB01147 2014ZRB01187
2014ZRB01A3G

2023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城区街道静园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城区街道静园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城区街道静园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试卷试题:共200题一.单选题(共120题)1.()()教育包括对居民进行居室布置、家庭关系及家庭沟通、生活理财等与家庭生活有关的教育。

A.社会公德B.文化科学C.生命健康D.家庭生活正确答案:D2.()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可以约定()。

A.专项培训协议违约金B.竞业限制违约金C.保密协议违约金D.保密协议赔偿计算办法正确答案:C3.()下列关于人类心理社会发展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信任阶段(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B.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5~3岁):自主与羞耻、怀疑的冲突C.发展主动性阶段(3~5岁):主动与内疚的冲突D.变得勤奋阶段(6~12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正确答案:D4.()法定的定密责任人,是指法律明确规定作为定密责任人的人员,即机关、单位负责人。

机关、单位负责人一般是指机关、单位的()。

A.正职负责人B.领导班子C.保密委员会主任D.纪委书记正确答案:A5.()关于五四运动,错误的是()A.于1911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B.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D.开创了“爱国、自救、科学、民主”的五四精神正确答案:A6.()职工代表大会应当有()以上的代表出席方可召开。

A.五分之四B.四分之三C.三分之二D.三分之一正确答案:C7.()婚姻的定义是为()所确认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

A.当时政府所认可B.双方父母同意C.双方家族赞同D.当时社会制度正确答案:D8.()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进()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经济结构B.经济体制C.产业结构D.产业布局正确答案:A9.()党章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的群众组织。

威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威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威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8.28•【字号】威海市人民政府令第49号•【施行日期】2004.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威海市人民政府令(第49号)《威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发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宋远方二00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威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科教兴威战略的实施,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人民政府设立市科学技术奖,每年度评审一次。

市科学技术奖设最高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第三条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注重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与社会效益。

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贯彻科学、客观和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四条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市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设立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其组成人员人选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在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设立办公室,负责办理日常工作。

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若干专业评审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开展评审工作。

第五条市科学技术奖的奖励范围包括:(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突破或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中有重要贡献的;(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取得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创造了较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三)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科学理论、学说有创见,研究方法、手段有创新,数据收集和综合分析有创造性和系统性的贡献,其文章在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的;(四)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品种及其系统等,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实施后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五)在实施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社会公益、重大工程建设和科学化管理等项目中,有科学技术创新,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六)同我市开展合作研究开发,取得较大科学技术成果,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成效显著以及为促进我市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外国组织。

威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威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威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威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部门:科学技术局发布:kxjsj 编号:时间:2019-5-30 16:27:51 (2001年9月1日,威海市政府办公室威政办发78号文件)第一条为推动我市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的认定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是指经市政府有关部门确认的能够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从事一种或多种自主知识产权主导产品生产、研发的企业。

本办法所称研发机构,是指被确认为市级以上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开发中心。

本办法所称高新技术产品,是指按照《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和《威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产品)认定办法》确认的产品。

本办法所称技术性收入,是指企业进行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工程设计和承包、技术出口、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及中试产品的收入。

第四条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科技资源向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倾斜。

对被确定的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应优先推荐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优先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并由市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条市政府成立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认定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解决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市科技局、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局、人事局、统计局、劳动保障局、国税局、地税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搞好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各县级市(区)和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申报材料的初步审查和把关工作。

第六条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在我市辖区内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二)拥有自己的产品研发机构和队伍;(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和高级工以上技能人员的数量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5%以上,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的数量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四)拥有本企业主导产品核心技术的自有知识产权,其中,拥有的发明专利达到1件以上;(五)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六)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和技术性收入的总和占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80%以上,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和技术性收入达到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60%以上;(七)连续3年每年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占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5%以上;(八)符合拥有省级以上新产品、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省级以上技术创新计划项目、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或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条件之一;(九)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0万元/人·年以上,并且年人均实现税收1万元以上;(十)具有健全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完善的科技创新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