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升华和凝华
考:普通灯泡和日光灯用久了,其灯丝为什么会变细?玻璃壁为什么会发黑?黑色的物质是怎么形成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美丽的
10
(2)凝华现象:①冰棒表面的“白粉”;②寒冬的夜晚,窗户玻璃内表面上的冰花;③用久了的灯泡变黑(先升华后凝华)。
【拓展】
干冰及其应用
干冰,虽然它的名字带着一个冰字,却和水结成的冰没有什么关系,一个钢瓶里,再加压,它就会变成和水一样的
这种固体不经熔化就可直接变成气体,
具体过程:干冰进入云层,就很快升华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这
气能够向空气中放热的条件是气温低于水蒸气温度,
解决物态变化的关键是要知道由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
解析: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雪人没熔化却变小了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现象;A项,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是由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B项,“白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师提问:“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实际应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回答。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答。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涵盖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定义、特点、吸热和放热情况等。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增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物质的三态变化基础知识,对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深层次原理和实际应用还不够清晰。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和物理思维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1.物理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建立和加深对物质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物质状态变化观念。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的思维能力,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物质状态变化进行深入思考。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6)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拓展学习进度,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重点题型整理
1.填空题: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
答案:升华;凝华。
(2)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物质的状态发生了_______,同时伴随着_______的变化。
3.艺术性和趣味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概念。
2.掌握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和特点。
3.掌握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升华和凝华的概念1. 升华升华是指物质在温度较低或压力较低的条件下,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的现象。
在升华过程中,物质的分子由紧密排列的固态结构转化为离散排列的气态结构。
2. 凝华凝华是指物质在温度较高或压力较高的条件下,直接从气态转变为固态的现象。
在凝华过程中,物质的分子由离散排列的气态结构转化为紧密排列的固态结构。
三、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和特点1. 升华的条件和特点升华的条件和特点如下:•温度较低或压力较低。
•物质在升华过程中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
•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吸收周围热量使自身的温度降低。
•从固态到气态的升华过程是一个吸热反应,所以升华时物质表面会出现冷凝。
2. 凝华的条件和特点凝华的条件和特点如下:•温度较高或压力较高。
•物质在凝华过程中直接从气态转变为固态。
•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释放出的热量使自身的温度升高。
•从气态到固态的凝华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凝华时物质表面会出现气体凝结。
四、升华和凝华的应用1. 升华的应用升华在生活中的应用之一是冰箱的制冷原理。
冰箱里的冷冻室温度低于冰的升华温度,因此冰在冷冻室里会直接升华为水蒸气,这样就可以把冷冻室内的热量带走,达到降温的效果。
另一个升华的应用是某些干燥剂的使用。
干燥剂通常是一种具有较低升华温度的物质,如干燥剂中的二氧化硅,当湿度较高时,干燥剂会吸收周围的水分,然后在较低的温度下升华为水蒸气,从而起到干燥的作用。
2. 凝华的应用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之一是水汽转化为水滴。
当水蒸气遇冷凝结时,会形成很多小水滴,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水汽凝结的现象。
另一个凝华的应用是凝结器。
凝结器是一种用于提取液体或纯净水的设备,通过降低气体的温度,使其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态,然后收集和提取出液态水。
五、总结升华和凝华是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的相变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4升华和凝华二次备课内容【教学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能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4、通过观察碘的升华与凝华实验,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的。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用具】碘、、挂图、烧杯、热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研究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二、进入新课(1)观察实验老师演示课本64页想想做做实验,往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到什么?然后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观察,并回答学案(一)班内交流.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回答的也很好,刚才观察到的现象就是物态变化中的升华和凝华。
(二)自学交流自学课本64页内容解释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完成学案(二)(三)想想议议我们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请同学们阅读65页“想想议议”,完成学案(三)班内展示。
二次备课内容(四)知识拓展同学们,你们知道自然界中的水是怎样循环的吗?请自学65页科学、技术、社会,完成学案(四)(六)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升华和凝华两个概念.并通过实验知道了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三、布置作业P65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板书设计】1升华和凝华升华——物体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2、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教学反思】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习题课】一、【课堂导入】:(1分钟)复习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提出固态和液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化二、【学习目标】:(1分钟)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学习流程】: 学学而问之辨辨而激思预习指导(内容学法时间10分钟)交流质疑(内容形式时间7分钟)展示思辨(内容方式时间20分钟)教师点拨(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导学1】碘的升华和凝华复习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提出固态和液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化小组互动一:对学:学生猜想,看书学习,提出问题教师演示点的升华和凝华(2分钟)小组互动二:群学:观看视频尝试解释樟脑丸,灯泡灯丝,干冰的升华和凝华(5分钟)小组互动三:学生讨论,发现生活中升华凝华的应用实例◤展示一◢方案预设:实验: :研究碘的物态变化要求:1、实验前,你在碘升华管内看到什么状态的碘?3、实验过程中给升华管中的碘加热,你观擦到什么?5、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4、停止加热,在管壁和棉线上你又看到什么?1、物体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吸热2、物体由气体直接变成固体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放热3、应用互评等级:【导学2】除了碘的升华和凝华外,列举其他的固体也有类似现象1、樟脑丸2、灯泡的灯丝3、干冰【导学3】升华和凝华的应用1、樟脑丸2、舞台上的烟雾缭绕3、人工降雨◤展示二◢方案预设:展示图片,要会判断升华和凝华现象要求:能结合图片进行解说;◤展示三◢方案预设:要求:能结合案例进行解说;练演练升华【同步演练】XXXXX:(5分)【梳理归纳】XXXXX:(5分)1、物质从态变成态叫熔化,熔化要热。
物质从态变成态叫凝固,凝固要热。
物质从态变成态叫汽化,汽化要热。
物质从态变成态叫液化,液化要热。
2、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这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会产生_____现象,玻璃泡发黑则是由于钨蒸气遇冷时______的结果。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升华和凝华1、经过察看和实验领悟升华和凝华的观点。
教课目的 2、会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说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重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点教材剖析难解说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点教课方法教具准备事实联合法学法指导教课过程导入一、升华1、观点:物质从直接变为叫升华。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一些熟习的升华现象,请写下来:⑴⑵⑶⑷3、升华热1、观点:物质从直接变为叫凝华。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一些熟习的升华现象,请写下来::固态⑴的凝华⑵⑶液态气态⑷⑸三、物态变化总结图新情味研究烧杯里放少许碘,在烧杯上放上装有冷水的烧瓶,并用酒精灯对烧杯轻轻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注意察看现象)实验现象: 1.固态的碘没有 ______,而是直接变为态,这类现象叫授______.2.停止加热后,碘蒸气没有_______,而直接变为态的碘,一部分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类现象叫___________.实验结论: 1.物质从 _____态直接变为 ______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____热.2.物质从 _________态直接变为 ________态叫凝华,凝华过程中要_________热.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学生展现)升华现象:凝华现象:兴趣提高云、雨、雪、露、雾、霜、雹是十分常有的自然现象,你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吗?云:雨:雪:露:雾:霜:雹:讲堂练习1.在严寒的冬夜里,窗户上结了一层冰花,属于_______现象.且冰花都在窗户的 ____表面(选填“内”或“外”).2.严寒的冬季,公园里冰雕作品冰的质量会一每日减小,这是___________现象.3.冰柜内的四壁上常常会结有好多霜,这些霜是因为__________而成的.4.用久了的白炽灯会变黑,在变黑的过程中先发生_________后发生________稳固提高5.2019 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域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行人工降雨.履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___________为气体,并从四周汲取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降落,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渐渐变大而降落,碰到暖气流就___________为雨点落到地面上.(此题每空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6.戴眼镜的人喝热开水时,镜片变得模糊不清,这是 ___________现象;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包装纸上会出现一层“白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______而成的.板书设计作业部署教课反省。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升华和凝华说课稿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升华和凝华说课稿学案(新版)新人教版3、4 升华和凝华一、说教材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升华和凝华》是八年级(上)第四章《物态变化》的第四节内容,属于物质这个一级主题下的第一个二级主题,为九年级的关于物质的结构和属性的学习做个铺垫。
本节课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由此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物态变化体系,能应用所学的新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并达到课标要求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本节课是本章的最后一节,从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篇幅可以看出这一节的教学要求相对于前面的几节要低许多。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只要求学生知道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以及它们发生的最基本条件和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就行了,旨在使物态变化的知识体系完整化。
所以在整个这一章中它不是重点和难点。
2、内容结构和教材特点升华和凝华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但由于气体不易看见或现象发生缓慢,使得学生难以直接观察到,他们总认为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必须经过液态环节,教学中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力求以形象、直观的方法和手段来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
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节课的在本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物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确定如下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能简单的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4、重点、难点尝试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是本节的重点。
重难点分析:识别生产和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是本节的主要内容,也是通过这个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要弄清开始的状态和最终的状态,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是属于何种物态变化。
二、学法和教法:教法与学法是相辅相成的,统一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学案(新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学案(新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知道自然界中水存在的三种状态及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同学们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难点: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学法指导】讨论法、实验法【教学用具】参照课本64页想想做做导学过程方法导引【自主学习、基础过关】一、自主检测: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及其特点: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存在种状态,分别是、和。
常见的固态物质有(试举两例)其特点是:有一定的和;常见的液态物质有,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但有一定的;常见的气态物质有,其特点是:既没有固定的,也没有一定的。
2、水具有流动性,水是体,它有一定的,但是没有固定的。
3、有6种物质:钢尺、铜线、纯净水、白酒、牛奶、冰棒、玻璃杯,请把它们分成两类:第一类;第二类。
二、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情境导入】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生活中吃到的冻豆腐煮熟后却变成了蜂窝一样的多孔状。
你能说说它是怎么制成的吗?知识点一:升华阅读教材第64面,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从态直接变成态的过程叫升华、(2)升华需要 (填“吸”或“放”)热、●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实验,并回答问题:(1)取一些“樟脑丸”,放在容易观察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什么现象?在放置“樟脑丸”位置附近的空气中有没有气味?(2)如图,在大试管内放入少量碘粒,在试管口盖上玻璃片,开始加热并观察管内有什么变化?●教师点拨1、要了解常见的升华现象:钨丝升华、萘升华、冰升华、“干冰”升华、碘升华等、2、发生升华现象时,物质并不是由固态熔化为液态,然后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而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有一部分物质能发生升华、答案:(1)“樟脑丸”变小了;有气味;(2)会看到有紫色气体生成,没有出现液态的碘、知识点二XXXXX:凝华阅读教材第64面,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从态直接变成态的过程叫凝华、(2)凝华需要向外 (填“吸”或“放”)热、●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实验,并回答问题:(1)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加热,至出现紫色气体时,停止加热,会发现有什么现象出现?说明什么问题?(2)继续对试管加热,待管内有紫色气体生成时,换一块烤热的玻璃片放置于管口,观察玻璃片下表面上是否有固体碘颗粒形成、这说明什么问题?●教师点拨1、要了解常见的凝华现象:钨蒸气凝华、水蒸气凝华、碘蒸气凝华等、2、发生凝华现象时,物质并不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然后由液态凝固为固态的,而是由气态直接变固态,只有一部分物质能发生凝华、3、判断物态变化时一般采用三步骤:①物质的初始状态是属于固态、液态还是气态;②物质经历了物态变化后最终属于什么状态;③由初始状态与终端状态确定物质中间的物态变化、4、对本章的物态变化知识可以总结如下:答案:(1)紫色气体渐渐变淡,玻璃片下表面和试管内壁上有固态碘颗粒形成,没有出现液态碘;说明:升华需要吸热(不加热,即升华难以完成),物质可以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2)没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需要向外放热、【检测反馈、学以致用】1、(xx南通)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变成小水珠 A B 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碘加热变成碘蒸气 C D2、(xx桂林)今年二月初以来,为缓解旱情,我市多次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喷洒“干冰”的作用是()A、使空气液化B、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C、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D、“干冰”熔化变为雨水3、(xx荆门)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4、(xx天津)如图所示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同时伴随着放热、【总结提炼、知识升华】1、学习收获整理反思学习内容,用简短的语言完善知识网络。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知道什么是升华,什么是凝华,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了解七种自然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
4、物态变化的总结。
解读目标物态变化的题目中,一定要弄清楚物质的初始状态和末状态学法指导定向自学定向自学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
2、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
3、熔化和汽化时要热量,凝固和液化时要热量。
知识准备一、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叫升华。
2、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叫凝华。
3、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有:冰冻的衣服变干,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等。
4、生活中常见的凝华现象有:霜的形成,冬天早晨窗玻璃上的冰花,雾凇的形成等。
注意:直接两个字,表明升华现象是指物质不经过其他的物态变化过程而直接从固态到气态,凝华是指物质不经过其他的物态变化过程而直接从气态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1、与熔化和汽化一样,升华也需要热量。
有作用。
2、与凝固和液化一样,凝华也需要热量。
三、七种自然现象的成因1、云:水蒸气成小水滴或成小冰晶,便形成云。
2、雨:可能是水蒸气成的小水滴汇合在一起,也可能是小冰晶下降时形成的。
3、雾: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小水珠附着在地面周围的灰尘上现成的。
4、露:水蒸气遇冷成小水滴形成的。
5、霜:地表附近的水蒸气在温度急剧下降到0℃以下时形成的。
6、雪:高空中的温度在0℃以下,水蒸气直接形成的。
7、冰雹:在对流云中,温度降低,水蒸气形成小水滴,温度以下,小水滴就会成小冰晶,水蒸气遇见它之后便会或在其表面。
冰块越来越重,便会降落,形成冰雹。
四、复习六种物态变化1、物质从到的过程叫。
物质从到的过程叫。
物质从到的过程叫。
物质从到的过程叫。
物质从直接到的过程叫。
物质从直接到的过程叫。
2、六种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3、六种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检查讨论检查预习情况讨论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在小组中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反馈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D、夏天,水缸外壁“出汗”2、冬天用雪堆成的雪人,气温即使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是物态变化中的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2.知道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3.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观察并利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来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2.师生共同探究人工造“雪”的过程,理解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及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
【教学难点】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实验准备】学生用:碘升华和凝华管、开水、冷水、烧杯、樟脑片、旧灯泡教师用:碘升华和凝华管、开水、冷水、烧杯、樟脑片、旧灯泡、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置疑问引入课题【创设情境】导语:前面几节课我们已学习了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
知道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否也可以相互转化呢?设疑:二十四节气中有“霜降”一说,古时候人们认为霜是从天上降落的,故而称为霜降。
你赞同这个观点吗?通过今天的新课学习,就能知道答案了。
学生思考回答:熔化、凝固、汽化、液化。
猜测口答:可能会直接变化。
学生思考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合作探究:进行新课1.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提出问题】固体和气体之间到底能不能直接发生变化。
【猜想与假设】猜想1.把碘加热后会变成液态碘。
猜想2.把碘加热后会变成气态碘。
【设计实验】探究固体和气体之间到底能不能直接发生变化。
参照下图进行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开水、冷水、烧杯、碘升华和凝华管。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把碘升华和凝华管放入热水中,仔细观察现象。
固态的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2.当固态的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的碘。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3、4 升华和凝华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
3、能用升华和凝华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4、能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说明云、雨、雪、霜、雾、露的成因。
学习重点升华、凝华现象学习难点解释典型的升华、凝华现象;升华吸热的应用。
前置补偿1、前面已学过的物态变化:、、、。
熔化:物质由_____态变为_____态的过程;、热(吸或放)凝固:物质由_____态变为_____态的过程;热(吸或放)2、物质从__ 变成_ _的现象叫汽化,热(吸或放)从__ 变成_ _的现象叫液化,热(吸或放)3、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_ _,金属钨的熔点是_ _,冰的熔点是_ _。
预习导学【自主导学】预习与拓展1、冰块吸热熔化为,再继续吸热会变成,那么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观察实验: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塞子后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会看到什么现象?停止加热,过一段时间,又看到什么现象?2、物质从态直接变为态叫升华,升华热,可以致冷。
例如: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热来人工降雨。
物质从态直接变为态叫凝华,凝华需要热。
3、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例子:⑴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现象。
⑵冬天,室外湿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但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冰为水蒸气。
⑶寒冷的冬天,早晨窗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填“室内”或“室外”)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在玻璃表面成小冰晶形成的,此过程中要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⑷霜、雪、雾凇是空气中的遇冷成小冰晶形成的。
⑸灯泡内壁变黑,是钨(丝)在高温下先发生,后又遇冷在灯泡内壁发生形成的。
4、常见自然现象的成因:⑴云、雨、雪:水蒸气遇冷成的小水珠和成的小冰晶的集合体漂在空中就是云;小水滴在空中大量聚集不能悬浮在空中下落就成为雨;云中的小冰晶大量聚集下落就成为雪;如果雪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也会形成雨。
2024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升华和凝华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升华和凝华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改进措施
1. 提供更多实例: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2. 增加课堂互动:教师可以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 优化作业设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情感升华:
结合升华和凝华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升华和凝华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升华和凝华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升华和凝华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冰雪融化、衣服晾干等,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4.课堂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答。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
五、教学资源
1.教学PPT
2.实验器材
3.相关图片和视频
六、教学注意事项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第4节《升华和凝华》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师生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目标展示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自主检测1、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叫凝华。
这两个过程是的。
2、物质升华时要,利用干冰的可以降低运输的食品的温度,防止其变质;干冰的这个原理还可用于。
3、生活中常用的电灯泡时间长了就会变暗,其中一个原因是灯丝高温下变成气态使灯丝变细;另外在灯泡冷却后,钨丝蒸汽在灯泡内壁,阻碍光的通透性。
4、生活中的现象:樟脑丸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属于现象。
霜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上的冰花、雾凇属于现象。
合作探究(一)活动探究演示课本上的想想做做,学生观察、思考。
实验现象:将装有碘的试管加热时,可发现固态碘变为;这是碘发生了现象,再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放入到冷水中时,发现碘蒸气变成了;这是碘发生了现象。
二、列举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变小是;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3、用久了的的灯泡的灯丝变细了,灯泡变黑了,这是灯丝先后又的结果。
4、北方,冬天的早上出现的霜是,早上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冰花在窗玻璃的 (填“内”或“外”)表面,树枝上出现的雾凇是现象。
5、完成课本上“想想议议”,关于水的三态变化。
(二)问题探究1、自然界中雨、雪、雾、霜、冰雹等是怎么形成的?2、北方冬天,很容易在树枝上形成雾凇,在电线上形成冰柱,雾凇和冰柱各是怎样形成的?3、严冬的早晨,在北方人家的窗户上会出现美丽的冰花;而在有些地方,只能在窗户上见到小水珠珠。
那么冰花和露珠是怎么形成的?它们是在玻璃窗的内侧,还是外侧?当堂检测1、冬天早晨看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A、凝固而成的B、凝华而成的C、液化而成的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2、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3、填写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严冬之夜在玻璃室内一侧出现“冰花”_______;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_______;夏天从冰箱中拿出冰棒,看见周围有“白气”_______;铁水浇成铁杆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升华与凝华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升华与凝华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及其应用;(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关心身边的环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情感。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学习内容及流程:一、用5分钟时间详细阅读教材完成下面填空:(1)叫升华;叫凝华;(2)升华是一个过程(填“吸热”、“放热”),生活中的应用举例:1、2、凝华是一个过程(填“吸热”、“放热”);生活中的应用举例:1、2、二、合作探究1、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碘在发生升华时是由态直接变态(吸、放)热,发生凝华时是由态直接变态(吸、放)热。
2、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干冰:雪的形成:卫生球变小:灯壁变黑:还能举出那些升化、凝华现象升华的现象:凝华的现象:3、三态循环(填出右图)a、物质从态变成态叫熔化,熔化要热。
b 、物质从态变成态叫凝固,凝固要热。
c、物质从态变成态叫汽化,汽化要热。
d 、物质从态变成态叫液化,液化要热。
1、樟脑球放在衣柜内,平时我们能闻到气味,过一段时间体积会变小,这一过程是由于樟脑球由固态直接变为,这种过程叫做_____。
2、严寒的冬天,我们会看到窗口玻璃上形成美丽的冰花,这一过程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冰凉的玻璃由气态直接变为,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做一做】在锥形瓶里放入少量的碘粒,用酒精灯微微加热。
移去酒精灯然后观察瓶中的变化。
【想一想】碘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变化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液态的碘?3、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碘颗粒,碘由态直接变为态,这一过程属于现象,这一过程需要(吸热或放热)才能完成。
属于现象,这一过程(吸热或放热)练习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
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3 4 升华和凝华 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节---升华和凝华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通过常见的升华与凝华现象,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重点)3.能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课前预习阅读课本64-66页,熟悉本节内容课堂生成(一)自主探究看课本P64页,完成以下问题:1.冰块吸热后会变成水,再继续吸热就会变成水蒸气,此过程物质先由态变为态,再由态变为态,所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
2.思考:那么物质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反过来,气态能不能直接变为固态呢?3.(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
(2)升华要热;凝华要热。
(二)合作探究(三)拓展延伸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原因是物质由态变成了态,所以是现象。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霜是空气中的直接变成的小冰粒形成的,此过程由态直接变为态,所以是现象。
3.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玻璃壳会变黑,原因是灯泡亮的时候产生高温使钨直接变成了钨蒸气,灯丝变细;灯泡熄灭后钨蒸汽在灯泡内壁上放热,使灯泡发黑。
(四)当堂检测基础性检测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变小是;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3.用久了的的灯泡的灯丝变细了,灯泡变黑了,这是灯丝先后又的结果。
4.北方,冬天的早上出现的霜是,早上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冰花在窗玻璃的 (填“内”或“外”)表面,树枝上出现的雾凇是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提升性检测5.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吸热的是 ( )A.向地上洒水,会使人感到凉快B.往饮料里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凉C.利用干冰降温,可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常感到有点冷6.下列现象中,蕴含着凝华放热过程的是 ( )A.衣橱中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B.下雪时比化雪时感到暖和C.舞台上“烟雾缭绕”的景象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可以变干课后巩固基础性检测1.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课题升华和凝华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3.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过程与方法1.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及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2.培养学生节水和环保的意识.重难点重点辨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重难点重点辨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难点观察碘的升华现象、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教学准备碘升华和凝华管、开水、冷水、烧杯、樟脑片、旧灯泡、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情境导入寒冷的冬天,在气温低于0 ℃的户外经过较长时间后结冻的衣服仍能晾干,这是为什么?寒冷冬天的早晨,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些冰花是从哪里来的?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有“霜降”一说,古时候人们认为霜是从天上降落的,故而称为霜降.你赞同这个观点吗?通过今天的新课学习,同学们就能知道上面问题的答案了.设疑激趣,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活动一: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新知问题2:干冰为什么能防止食品变质?答:干冰升华吸热可以降低食品周围的温度,有利于食品保鲜,防止变质.问题3:闷热的夏天迟迟不下雨,可将装有干冰的“炮弹”射到乌云密布的天空.不一会儿,天空便下起了瓢泼大雨.在云层中抛撒干冰为什么会促成降雨?人工降雨的全过程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答:在云层中抛撒干冰,干冰会迅速汽化,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这样周围的水蒸气就会遇冷液化成小液滴甚至凝华成小冰晶,在降落的过程中,小冰晶熔化成小液滴,并和其他小液滴不断结合,形成降雨.所以,干冰促成人工降雨是因为它升华吸热.人工降雨的全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有:升华、凝固、凝华和熔化.学点3:自然界的水循环【想想议议】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冰、水和水蒸气.给图3-4-1括号中填字,说明它们三者之间转化过程的名称以及吸热、放热的关系.图3-4-1【读读议议】阅读教材P65 STS“水循环”,了解自然界中的水是如何循环的,谈谈自己是如何节水的.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案新人教版[2]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案新人教版[2]](https://img.taocdn.com/s3/m/734130e25727a5e9856a61ef.png)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
(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结合升华和凝华的教学,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
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难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而学生易误认为需通过液态这一过程.
突破策略:加强实验指导、教师启发点拨,着重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
教学媒体
投影设备、教学课本
教学用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锥形瓶、瓶塞、枯树枝、樟脑丸、火柴、投影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3。
4升华和凝华
一.实验探究—--——人工造“雪”
二。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
升华时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凝华时要放热。
三。
人工降雨:
升华—→凝华—→熔化。
初二物理上册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211020213

初二物理上册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211020213【知识与技能】1.明白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2.明白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3.能够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观看并利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来明白得升华和凝华的定义.2.师生共同探究人工造“雪”的过程,明白得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及实验的观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养成探求知识的欲望.【重点】明白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形.【难点】说明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知识点升华和凝华【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4—65,完成以下问题:1.物质从固态直截了当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需要吸热.2.物质从气态直截了当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需要向外放热.【合作探究】演示一碘的升华和凝华1.如图所示,在大试管内放入少量碘粒,在试管口盖上玻璃片,开始加热并观看管内有什么变化?答:会看到管内有紫色气体生成.2.试管口的玻璃片下方会显现什么变化?答:试管口的玻璃片下方会显现固体的碘颗粒.3.过程中会显现液态的碘吗?答:可不能显现液态的碘.4.实验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答:说明升华过程需要吸热.5.连续对试管加热,待管内有紫色气体生成时,换一块烤热的玻璃片放置于管口,观看玻璃片下表面上是否有固体碘颗粒形成.这说明什么问题?答:没有.说明物质由气态直截了当变成固态需要向外放热.演示二生活中的升华现象1.以上有关升华的生活现象分别是什么?答:樟脑丸变小、冰冻衣服变干了、灯泡的灯丝变细了.2.这些现象是如何样形成的?答:它们差不多上由于物质由固态直截了当变为气态而形成的.演示三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以上有关凝华的生活现象分别是什么?答:分别是雾凇(树挂)、霜、雪、白炽灯泡变黑了.2.这些现象是如何样形成的?答:它们差不多上由于气体物质遇冷凝华而形成的.演示四三态变化图1.如何判定物态变化的类型?答:判定物态变化时一样采纳三步骤:①物质的初始状态是属于固态、液态依旧气态;②物质经历了物态变化后最终属于什么状态;③由初始状态与末状态确定物质中间的物态变化.2.吸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放热的呢?答: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物态变化有:液化、凝固和凝华.演示五水循环此图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地球上的水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间不断地相互转化.【教师点拨】1.常见的升华现象:钨丝升华、萘升华、冰升华、“干冰”升华、碘升华等.2.发生升华现象时,物质并不是由固态熔化为液态,然后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而是由固态直截了当变为气态,只有一部分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升华.【跟进训练】1.(辽宁阜新中考)下列热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D )A.用铁水浇铸工件B.冰冷冬天有时窗玻璃上显现冰花C.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专门快干了D.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刻就不见了2.(湖南邵阳中考)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C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学案设计(含解析)新人教版(new)

第4节升华和凝华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2.知道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3。
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自主探究一、升华1.概念: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叫做升华。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一些熟悉的升华现象吗?请写下来:(1) ;(2);(3) 。
3。
升华热.二、凝华1.概念: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叫做凝华。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一些熟悉的凝华现象吗?请写下来: (1);(2);(3)。
3。
凝华热。
三、物态变化【反馈练习】1.今年春季,我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此现象属于()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2。
物质由态直接变为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要热;物质由态直接变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要热 .3。
在严冬,早晨走进教室时会看到窗玻璃上有冰花,这是由水蒸气发生而形成的。
冰花出现在玻璃的侧(填“内”或“外”).课堂检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汽化和液化B。
汽化和升华C.凝固和凝华D。
凝固和熔化3。
某次实验中,周乾同学不小心将一些碘和黑沙混在一起,下列四位同学参考碘的性质,帮她想办法将黑沙中的碘除掉,说法合理的是( )碘的性质名称熔点/℃沸点/℃颜色碘114184。
3紫色A.通过颜色不同,用观察法找出黑沙B。
都装入烧杯中然后放入沸水中使碘熔化C.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使碘升华D。
用猛火加热使碘沸腾发生汽化现象4。
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连成了千姿百态的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升华和凝华
姓名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的特点
导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
导学时间: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升华:物体由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要热。
2、凝华:物体由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要热。
课堂导学
一、演示课本上的想想做做,学生观察、思考。
实验现象:将装有典的试管放入到热水中时,可发现固态碘变为;这是碘发生了现象,再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放入到冷水中时,发现碘蒸气变成了;这是碘发生了现象。
二、列举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变小是;
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
3、用久了的的灯泡的灯丝变细了,灯泡变黑了,这是灯丝先后又的结果。
4、北方,冬天的早上出现的霜是,早上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冰花在窗玻璃的 (填“内”或“外”)表面,树枝上出现的雾凇是现
象。
5、水的三态联系,将右图填完整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课堂练习
1.在物态变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成的小水滴和水蒸气成的小冰晶组成的.
3.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儿不见了 B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地上出现了一层白色的霜
C用久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D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
4.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是放热的是( )
A升华、熔化 B汽化、凝华 C液化、凝固 D熔化、液化
5.在箱子里放卫生球用来防虫蛀,过几个月后卫生球变小或消失了,这一物理现象是( )
A升华 B.汽化 C.蒸发 D.熔化
6.冬天早晨看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
A.凝固而成的
B.凝华而成的
C.液化而成的
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7.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 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8.填写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
严冬之夜在玻璃室内一侧出现“冰花”_______;
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_______;
夏天从冰箱中拿出冰棒,看见周围有“白气”_______;
铁水浇成铁杆_______。
课后练习
9.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早晨有浓雾
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了冰
10.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B.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C.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
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11.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
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
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
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
12.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