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材料生物技术实践是高中生物选修一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其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下面是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知识点的总结材料。
一、细胞培养技术1.细胞培养基本理论:细胞培养的定义、种类和应用2.细胞培养技术的步骤:细胞的分离、传代、化学培养基的制备等3.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温度、培养基成分、培养器具等4.细胞培养的应用:生物药物的生产、组织工程、基因工程等二、基因工程技术1.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基因重组、基因表达等2.基因工程中的重要技术:限制性酶切、DNA连接、DNA复制等3.基因工程的应用:转基因技术、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分子诊断等4.基因工程的伦理问题:风险评估、生物安全等三、单细胞技术1.单细胞技术的基本原理:单细胞分离、扩增等2.单细胞技术的应用:单细胞测序、单细胞克隆等3.单细胞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癌症研究、免疫细胞研究等4.单细胞技术的发展前景:个体化医学、药物开发等四、酶工程技术1.酶工程的基本概念:酶的定义、性质等2.酶工程技术的步骤:酶的筛选、改造、固定化等3.酶工程技术的应用:生化制剂的生产、环境保护等4.酶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功能酶的研究、酶催化反应的优化等五、生物传感器技术1.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生物元件的识别、信号转导等2.生物传感器的种类:酶电极、抗体电极等3.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生物分析、临床诊断等4.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微纳制造技术的应用、多样化生物传感元件的研究等六、生物安全技术1.生物安全的概念:生物实验的风险评估、安全管理等2.生物安全技术的措施:生物实验室建设、生物废弃物处理等3.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生物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4.生物安全技术的发展:新兴疾病、转基因生物等生物安全问题的研究与应对以上是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的知识点总结材料。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细胞培养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单细胞技术、酶工程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和生物安全技术等方面,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件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连一连
2.判一判 (1)培养基中碳源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 ) 解析:有些碳源可同时是氮源。
(2)培养基中只要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就能满足微生物的 生长需要。( × )
解析:培养基中一般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但对于某 些微生物来说,还需要特殊营养物质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
(3)液体培养基含有水,而固体培养基不含水。( × ) 解析:液体培养基与固体培养基都含有水,它们的区别为是 否添加凝固剂。
(3) 平 板 划 线 法 : 通 过 _接__种__环___ 在 琼 脂 固 体 培 养 基 表 面 连 续 ___划__线___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__稀__释____分散到培养基的表 面。其具体操作是:
①将__接__种__环__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②在火焰旁冷却__接__种__环__,并打开棉塞。 ③将试管口通过_酒__精 ___灯__火__焰__。 ④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沾取一环菌液。 ⑤将试管口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 ⑥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蘸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 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__平__行____线,盖上皿盖。注意不要划破培养 基。
质配成)
工业生产 分类、鉴定
用途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 某种化学物 质,以抑制不 需要的微生物 的生长,促进 所需要的微生 物的生长
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 物(如培养酵母菌和霉 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 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 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
加入高浓度食盐)
根据微生物的 代谢特点,在 培养基中加入 某种指示剂或
3.消毒和灭菌
消毒
灭菌
概念
使 用 较 为 __温__和____ 的 物 理 或 化 学 方 法 杀 死 物 体 _表__面_____ 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 __芽__孢__和__孢__子__)
苏教版高二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苏教版高二生物选修1(生物技 术实践)电子43页 0231页 0347页 0484页 0536页 0562页 0564页 0616页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第二节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第二章 发酵技术实践 第三章 酶的应用技术实践 第二节 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 第一节 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 第二节 测定发酵食品中的特定成分 附录3 显微观察、计数和测量细胞 附录4 生物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附录6 生物科学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苏教版高二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 实践)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苏教版高二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 实践)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 定其数量
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填空
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填空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技术手段,以提高农业、医药等领域的产出和效益。
在高中生物选修1中学习生物技术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逐一介绍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知识点。
一、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它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以实现对生物体的有针对性的改造和利用。
基因工程的关键技术包括重组DNA技术、基因克隆和转基因技术等。
1. 重组DNA技术重组DNA技术是指通过体外的方法,将不同来源的DNA片段重新组合成具有新的功能的DNA分子。
在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工具酶包括限制酶、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等。
通过限制酶切割DNA,然后通过连接酶将不同片段连接起来,最后通过DNA聚合酶构建完整的DNA分子。
2. 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是指将目标基因从一个生物体中分离出来,并通过体外的方法进行复制,使其得到大量复制。
常用的基因克隆技术包括PCR扩增、基因文库构建和原核表达系统等。
通过PCR扩增可以快速复制目标基因,基因文库构建可以将目标基因储存起来,原核表达系统可以将目标基因转入细菌中并得到大量表达。
3. 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的染色体中,并使其能够正常表达。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生物体的性状、增加营养价值、提高抗病性等。
常见的转基因作物包括转基因水稻、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等。
二、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利用细胞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的工程技术。
它主要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和细胞检测等方面的实践操作。
1.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指将细胞单元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来,经过体外培养,使其能够持续生长和增殖。
细胞培养可以通过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胚胎培养等方式进行。
细胞培养技术在医药和生物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 细胞融合细胞融合是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并使其具有双亲细胞的特性。
高中生物教材回归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酵母菌是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式为:。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
2. 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3.醋酸菌是一种细菌,只有当氧气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4.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将变为。
反应式为:。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5.在制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6.在制葡萄醋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
7.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来检验。
在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现。
8.防止,获得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
9.人们按照微生物对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的营养基质——。
配置成液体状态的基质称为,配置成固体状态的基质称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后,制成,它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
微生物在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10.虽然各种个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
11. 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和)。
则是指使用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的微生物,芽孢和孢子。
12.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方法:和。
13.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
14. 实验用进行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可分成和两个阶段进行。
15.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步骤:1. ,2. ,3. ,4. ,5. 。
等待平板冷却后,将平板放置,理由是:。
16.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和。
17. 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到培养基的表面。
18. 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然后将不同的菌液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19.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
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实验】检测牛奶中乳糖的分解
3.实验现象
两只试管中,砖红色较深的是__A__,说明固定的乳糖酶能 分解乳糖,产生_还__原__性___糖。
4.固定化酶应用的常见方式
(1)间歇式:每次反应完后,经_离__心__或__过__滤___法
收集酶后再重复利用。
(2)连续式:用固定化酶制成的_反__应__柱___进行不
间断的重复利用,如图。
【实验】检测牛奶中乳糖 的分解
探究点 固定化酶的应用
固定化酶在工业生产和医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下面我
们就利用固定化酶来检测牛奶中乳糖的分解。
1.实验原理 乳糖酶可以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为__半__乳__糖__和__葡__萄__糖___, 还原糖可和__斐__林__试剂反应生成__砖__红__色化合物,根据 化合物颜色的深浅变化,可以了解乳糖酶的作用活性。
2.方法步骤 (1)鲜牛奶的处理:取新鲜牛奶 0.5 kg 放入 1 000 mL 干净 烧杯中,__8_5_~__9_0__ ℃巴氏灭菌。将灭菌后的牛奶冷却至 __4_5_~__5_0___ ℃,__过__滤__后平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放入 A 烧杯,另一部分放到 B 烧杯内作对照。
(2)加酶分解:向 A 烧杯内加入适量的__固__定__化__酶___制剂, _4_5_~__5_0___ ℃条件下保温 45 min,保温过程中要用预先
活学活用 1.下列有关检测牛奶中乳糖的分解的实验过程正确的是 ( )
A.取新鲜牛奶 0.5 kg 放入 1000 mL 干净烧杯中,100 ℃沸 水灭菌。将灭菌后的牛奶冷却至 45 ℃~50 ℃,过滤后 平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放入 A 烧杯,另一部分放至 B 烧杯内作对照
B.向 A 烧杯内加入适量的固定化酶制剂,45 ℃~50 ℃条 件下保温 45 min,保温过程中要用普通玻璃棒不停用力 搅拌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
1、概念:根据被分离物质(如蛋白质)相 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利用具有多孔网状结 构的凝胶的分子筛作用,来进行分离。
性质:微小的多孔球体 本质:多糖类化合物 实例:葡聚糖、琼脂糖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
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
2、原理:
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 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 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 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 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 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离。
A 电荷的多少
B 分子的大小
C 肽链的多少
D 分子形状的差异
3、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过程中,关于蛋白 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大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 蛋白质
B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小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的蛋白质
C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等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的蛋白质
一、基础知识:
(一)蛋白质提取和分离原理 (二)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方法
1)凝胶色谱法:又称分配色谱法 2)电泳法
(三)缓冲液的作用
思考
1、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 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
2、蛋白质的分离和提取的原理是什么?
根据蛋白质各种特性的差异,如分子的形状和大 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的性 质和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等等,可以用来分离 不同种类的蛋白质。
(二)凝胶色谱操作
2、凝胶色谱柱的装填 固定色谱柱-配凝胶悬液-装填色谱柱- 洗涤平衡
磷酸缓冲液 (pH为7.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腐乳的制作(2)
D、温度为25℃,并保持一定湿度
3、下列关于毛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毛霉是一类有细胞壁但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 B.毛霉属于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C.毛霉的菌丝有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 D.豆腐上长出的白毛主要是毛霉的直立菌丝
4、腐乳制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杂菌污染。下列
措施中不能起抑制杂菌污染作用的是( D )
腐乳制作过程中条件控制与结果评价
• 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 (1)盐量的控制: • 用盐腌制时,若盐的浓度过低,不足
以 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若盐的 浓度 过高 ,会影响腐乳的 口味 。
• (2)酒的控制: • 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 12%左右。酒精含量过高,
腐乳成熟的时间会 延长 ;酒精含量过低,不足 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3.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
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用含 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4. 腐乳表面的“皮”是怎么形成的?它的作用是什 么?它对人体有害吗?
“皮”是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 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皮” 对人体无害。
阅读P7[资料二] 思考:
杀菌的作用。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1.纵观腐乳的整个制作过程.哪些因素会影响腐 乳的风味和质量?
(1)豆腐的品质:目前市场上的豆腐有两种,一种 是由石膏形成的.另一类是由卤水形成的。后者含 水量相对较低,比较适宜用于制作腐乳。 (2)菌种的选择和用量:菌种是发酵的关键,如有 杂菌污染则直接影响产品的色、香、味。 (3)温度和湿度:影响菌丝的生长和代谢。 (4)发酵时间:发酵时间影响反应程度。 (5)调味品的种类和用量。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一、传统发酵技术1.果酒制作:1)原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2)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或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3)条件:18-25℃,密封,每隔一段时间放气(CO2)4)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2、果醋制作: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O2,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O2充足,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2)条件:30-35℃,适时通入无菌空气。
3、腐乳制作:1)菌种: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都是真菌)。
2)原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aa ;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条件: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
4)菌种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
5)加盐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4、泡菜制作:1)原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2)制作过程:①将清水与盐按质量比4:1配制成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
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②将新鲜蔬菜放入盐水中后,盖好坛盖。
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的无氧环境。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①方法:比色法;②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培养基的种类:按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按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按用途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2、培养基的成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P143、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4、培养基还需满足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O2的要求。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教师用书
《生物技术实践》(选修1)教参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课题目标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二、课题重点与难点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三、课题背景分析课题背景从人类酿酒制醋的历史切入,说明酒与醋的制作不仅仅是发酵食品的制作加工,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素材,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在此基础上,教材简述了果酒和果醋的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
四、基础知识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果酒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 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2.发酵需要的适宜条件;3.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教学建议:教师在介绍传统发酵酿酒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理解发酵需要一定的条件,然后再介绍传统发酵方法,分析传统发酵技术中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发酵过程中,怎样才能保证发酵液不受污染、如何控制好温度。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酒变醋的原理;2.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3.制醋所利用的醋酸菌的来源。
教学建议: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由酒变醋的原理以及在制醋过程中醋酸菌的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制醋的流程、醋酸菌的生活特点、醋酸菌在自然界的分布以及使果酒变为果醋的方法等基础知识。
五、实验案例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建议将实验安排在秋季的9月或10月进行。
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实验,有如下优点:(1)正值收获季节,葡萄的价格便宜,品种多样;(2)此时葡萄上的酵母菌数量多且生活力强,发酵酿酒的效果好;(3)温度适宜,发酵现象非常明显。
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必背知识点
专题四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必背知识实验一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考点一】培养基1、培养基配置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五大营养要素: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②有的物质既是碳源又是氮源(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元素和氮元素),如:蛋白质、蛋白胨;③有的既是碳源又是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如:酵母提取物;④“细菌喜荤,霉菌喜素”;细菌喜37℃的温度;霉菌喜25-30℃的温度;⑤细菌的培养基:蛋白胨、酵母提取物、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一定的渗透压;通常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⑥霉菌的培养基:一般用无机物配制或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即可;通常在中性偏酸的环境中生长;⑦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适宜的pH、温度以及特殊营养物质,以满足微生物生长对的要求。
2、培养基的种类及用途:①液体培养基:呈现液态,用于扩大培养和工业生产;②固体培养基:配制时需加入琼脂(凝固剂),呈固态,用于菌种分离、鉴定、计数等;③我们一般用LB液体培养基来扩大培养大肠杆菌,用LB固体培养基来分离大肠杆菌。
【考点二】灭菌和消毒1、无菌技术:人们利用微生物完成一定的反应,必须要求某种微生物是没有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因此,在培养微生物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2、灭菌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或除去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方法。
杀死病原菌的方法叫消毒。
如:实验室要对使用前和使用后的培养基、各种容器进行灭菌;要对实验服、对病人的排泄物和衣物进行消毒。
3、干热灭菌法:是利用火焰将接种环和试管上的微生物烧死(又称灼烧灭菌法),或在140-160℃的烘箱中加热2-3h,将微生物的营养体和芽孢杀死。
4、加压蒸气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这是生产和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法,将灭菌锅内通入压力达到1000g/cm2的高压蒸气,锅内温度达121℃,持续15-30min,即可达到灭菌目的;注意:当培养基内有葡萄糖时,为防止葡萄糖分解碳化,要用500g/cm2压力(90℃以上)灭菌30min。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
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
思考1: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分离具有 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
D.释放血红蛋白后再经过离心,就可以使血 红蛋白和其他杂质分离开来
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关于对样品处 理过程中,分析无误的是 D
A.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 糖、无机盐
B.洗涤时离心速度过小,时间过短,白细 胞等会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C.洗涤过程选用0.1%的生理盐水
D.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 较小的杂质
50cm高
(3)样品加入与洗脱
①调节缓冲液面:打开下端出口,使柱内缓冲液缓慢下降 到与凝胶面平齐,关闭出口。
②滴加透析样品:吸管吸1ml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端,滴加 样品时,吸管管口贴着管壁环绕移动加样,同时注意不要破坏 凝胶面。
③样品渗入凝胶床:加样后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 胶床内,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关闭下端出口。
•(2)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 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 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 ①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
• ②以上所述的过程即是样品处理,它包括 ______、______、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3)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在透析袋中可 以经过透析,这就是样品的粗分离。 •①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透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A.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 •B.红细胞无细胞核 •C.红细胞蛋白质含量高 •D.红细胞DNA含量高
生物人教版高中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DNA的提取与鉴定
• 在DNA粗提取过程中,先后两次向烧杯中加入蒸 B 馏水的作用分别是 • A稀释血液;冲洗样品 • B使血细胞破裂;降低NaCl浓度使DNA析出 • C使血细胞破裂;增大DNA溶解量 • D使血细胞破裂;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
• 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充分溶解DNA的盐溶液是0.14mol/L的NaCl溶液 • B实验中提取较纯净的DNA利用了DNA不溶于酒精 的特点 • C对最后提取出DNA用二苯胺试剂鉴定时需用酒精 灯直接加热 • D实验操作过程中先后两次加入蒸馏水的作用相 同
• 下列DNA粗提取的实验操作中,经离心或过滤后 取上清液或滤液的有( BC ) • A.在新鲜鸡血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钠,混合均 匀后离心 • B.在盛有血细胞的塑料烧杯中加蒸馏水,快速 搅拌后过滤 • C.在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放入丝状物,轻轻 搅拌后过滤 • D.在溶有DNA的氯化钠溶液中缓缓加入蒸馏水, 轻轻搅拌后过滤
• 1.实验材料 • 不同生物的组织中DNA含量不同。在选取 材料时,应本着DNA含量高、材料易得、 便于提取的原则。你认为教材提供的材料 中哪些不适合提取DNA? 哺乳动物的血液和液体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 • 从核DNA数目来看,猪38条,鸡78条,哺 乳动物血0条,猕猴桃58条,洋葱16条,豌 豆14条,菠菜12条,大肠杆菌1条。请选择 动植物材料各一种。 鸡血、猕猴桃。
• 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原理的叙述 正确的是 ( B ) • 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 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 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 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的DNA • C.DNA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所 有有机溶剂 • D.在沸水中,DNA遇二苯胺会出现紫色反应
人教版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实验目的:•掌握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流程;•了解组织培养在农业、医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1.2 实验器材和药品:•菊花种子•MSD基本培养基•NAA生长调节剂•BA生长调节剂•蒸馏水•酒精灯•微型无菌操作室•培养箱、显微镜等1.3 实验步骤:步骤一:菊花种子表皮消毒将菊花种子进行表皮消毒,消毒液为75%的酒精浸泡5min,10%的漂白粉浸泡15min,然后用蒸馏水3次洗净消毒液。
步骤二:种子接种将表皮消毒的菊花种子连同种子量不超过1g的MSD基本培养基分别加入宽口直颈瓶中,培养基的PH值为5.8-6.0。
步骤三:组织培养将菊花幼芽雏轴打成2-3mm的小段,选取完整、新鲜、直径不超过5mm的芽段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接种在初培养基上并在暗处培养7天。
步骤四:移植到调节培养基中将芽段移植到含有生长调节剂NAA和BA的调节培养基中,并在暗处培养14天,避免直接阳光照射。
步骤五:移植到非调节培养基中将生长良好的组织移植到未添加生长调节剂的非调节培养基中,培养时间根据组织生长情况而定。
1.4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操作要精细,无菌操作要做好;•控制实验室的温度、光照和湿度;•在实验操作前,先了解各种实验器材的使用和消毒方法。
二、教学反思本次实验是一次对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学习,同时也是一次对于实验操作流程的熟悉,让学生们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加深对生物技术实践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验设计上,首先进行表皮消毒,这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操作,如果消毒不彻底,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这一步骤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消毒液的浓度和使用方法。
接下来是种子接种,这是实验中相对简单的一步,但是也需要将种子与培养基完全接触,保证实验成功。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洁净、无菌的实验室环境,控制适当的温度、光照和湿度;培养箱的温度不能超过25℃,不能阳光直接照射;要避免湿度过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本模块是实验课,所说的生物技术,是指广义的生物技术,而不限于(甚至主要不是)现代生物技术。
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和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四部分。
教师应根据本校的条件,指导学生选做本模块中的5~7个实验。
每个实验不限于1个或2个学时。
有的实验需要连续进行若干天,但每天所需时间不一定很长。
这些实验中有的是使学生了解基本原理或获得基本知识的,有的是偏重于实际应用的。
本模块对学生的要求是在自学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然后收集和整理资料,写出报告,进行口头交流,相互讨论。
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详细讲解,而是给学生提供实验条件及必要的参考资料,指导学生设计和进行实验,参加和辅导学生的讨论。
根据实验内容和实验室条件,每个实验可以1人、2人或多人1组,原则是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动手机会。
4.1 微生物的利用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用大肠杆菌为材料进行平面培养,分离菌落。
用土壤浸出液进行细菌培养,仅以尿素为氮源,测定能生长的细菌的数量。
观察并分离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观察该微生物能否分解其他物质,讨论这类微生物的应用价值。
4.2 酶的应用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探讨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尝试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探究利用苹果匀浆制成果汁的最佳条件,检测果胶酶的活性,观察果胶酶对果汁形成的作用。
收集果胶酶其他
方面利用的资料。
研究并试验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尝试应用脂肪酶、蛋白酶的洗涤效果。
用实验找出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效果最好。
制成固相化乳糖酶并检测牛奶中乳糖的分解。
通过此实验了解并探讨固相化酶的应用价值。
4.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研究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
运用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设计一种简单装置,从芳香植物材料(如橘皮、玫瑰花、薄荷叶等)中提取芳香油。
利用酒酵母由果汁制酒,再利用乙酸菌由酒制醋。
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汁酒以及生产醋的装置。
制作腐乳,并分析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制作泡莱,尝试用比色法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讨论与此相
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4.4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尝试植物的组织培养。
尝试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尝试pcr(dna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用组织培养法培养花卉等幼苗,并进行露地栽培。
以动物血清为材料,提取其中的乳糖脱氢酶并分离其同工酶。
用某一dna片段进行pcr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