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配方详解:槐角丸
槐角丸的功能主治

槐角丸的功能主治槐角丸的简介槐角丸是一种中药制剂,由槐角为主要原料研制而成。
它具有多种功效,并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下面将介绍槐角丸的功能主治。
1. 清热解毒•槐角丸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热毒,从而缓解发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状。
2. 利尿通淋•槐角丸还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以促进尿液排出,对于水肿、尿少、尿涩和尿路感染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3. 消肿止痛•槐角丸具有消肿止痛的效果,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扭伤、骨折等病症。
4. 抗菌抗炎•槐角丸含有有机酸、生物碱等物质,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
它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繁殖和感染,对于皮肤感染、口腔溃疡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5. 改善胃肠功能•槐角丸还可用于改善胃肠功能,可以缓解胃脘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帮助消化和吸收。
6. 抗氧化•槐角丸含有丰富的天然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衰老速度,增强免疫力,对于抗衰老和预防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7. 缓解心理压力•槐角丸还可以作为辅助药物,帮助缓解心理压力,改善焦虑、失眠等情绪和睡眠相关问题。
8. 其他功效•槐角丸还有其他功效,如清热燥湿、利水消肿、解毒等功能,适用于多种疾病治疗。
注意事项•使用槐角丸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并注意槐角丸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遵循医生的指导,谨慎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请将槐角丸储存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槐角丸是一种多功能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肿止痛、抗菌抗炎等作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发热、口舌生疮、水肿、尿路感染等多种疾病。
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注意事项。
使用槐角丸时,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为了保持槐角丸的药效,应储存在干燥、阴凉处。
槐角丸的配方组成

槐角丸的配方组成
槐角丸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多种中药组成。
其主要成分为槐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成分的功效和作用。
槐角,即槐树的角状突起,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槐角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对于各种感染性疾病
和出血性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白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味苦酸,性平。
它具有活血调经、止
痛安神的功效。
在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味甘、微苦,性温。
它具有健脾益胃、除湿化痰等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白术能够增强人体脾胃功能,
促进肠胃消化吸收,并能够除湿化痰,对于各种湿热病和痰湿内阻都
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味甘、淡,性平。
它具有利水渗湿、
健脾益气等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茯苓能够利尿消肿,对于各种
水肿和湿热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味甘、性平。
它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等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甘草能够调和人体各种功能,促进体内代谢平衡,并能够清除体内毒素,对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以上就是槐角丸的主要成分及功效介绍。
槐角丸是由多种中药组成的方剂,在治疗感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以及水肿、湿热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槐角丸时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槐角丸的功效与作用丸

槐角丸的功效与作用丸槐角丸,又称为槐花角丸,是一种中药丸剂。
它是通过将槐花和槐角炮制加工而成的,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在中医药治疗中常常被用来调理身体、治疗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槐角丸的功效与作用。
一、槐角丸的成分及制作方法槐角丸的主要成分是槐角和槐花。
槐角是指槐树的角果,是槐树的果实干燥后所制得的,呈深棕色,质地坚硬。
槐花是由槐树的花朵采摘后晒干制成的。
制作槐角丸的方法是先将槐角和槐花炒制至适当程度,然后研磨成细末,最后加入适量的辅料,制成丸剂。
二、槐角丸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槐角丸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它可以清热解毒、消炎敷疮,常常被用于治疗疮疖肿毒、热毒疮疡等疾病。
槐花和槐角富含苦味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加速伤口愈合。
2. 利尿通淋槐角丸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尿液的排泄,增加排尿次数,从而有助于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减轻肾脏负担。
槐花和槐角可以舒张血管,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促进尿液的生成和排出,对于水肿、尿石症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3. 抗炎止痛槐角丸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
槐花和槐角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细胞产生的促炎因子,从而减轻炎症症状。
槐角丸常用于治疗风湿病、痛风等病症,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浮肿。
4. 抗过敏槐角丸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
槐花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组胺释放和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可以缓解过敏反应,减轻过敏症状。
槐角丸常常被用来治疗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病症。
5. 调经养颜槐角丸对于女性有一定的调经养颜作用。
槐花和槐角中含有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活血化淤、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调节女性的月经周期,缓解经期不适症状。
同时,槐角丸中的一些化合物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保护皮肤,延缓皮肤衰老。
三、槐角丸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槐角丸一般是口服的药物,常见的用法是每次口服3-5粒,每日3次。
在使用槐角丸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 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槐角丸具有散寒的作用,因此需要忌食过冷、辛辣、油腻的食物,避免刺激胃肠道,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槐角丸的功效与作用

槐角丸的功效与作用槐角丸,即由槐树的种子制成的一种中药。
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祛痰减肥、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槐角丸的功效与作用。
槐角丸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
槐角丸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炎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降低炎症反应,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槐角丸可以用于治疗发热、感冒、咽喉炎、口腔溃疡等疾病。
槐角丸还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它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分泌物,促进痰液的产生和排出。
同时,它还可以平滑支气管肌肉,减轻支气管痉挛,扩张气道,促进呼吸,使咳嗽得到缓解。
槐角丸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咳嗽、慢性咽炎等疾病。
槐角丸对于祛痰减肥也有一定的作用。
它可以刺激胃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加快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帮助消化积食,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减少脂肪的积累,达到减肥的效果。
此外,槐角丸还可以抑制食欲,减少进食量,控制体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减肥时应适量使用,避免过度依赖,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槐角丸还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
槐角丸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降低血压、降低血脂的效果。
这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患者来说非常有益。
此外,槐角丸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减缓细胞老化,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尽管槐角丸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是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槐角丸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忌自行使用或者超量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其次,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过敏体质的人应慎重使用或避免使用。
最后,槐角丸虽然是天然草药制成的,但是仍然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皮疹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总结起来,槐角丸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的中药,包括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祛痰减肥、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等。
槐角丸治痔疮管用吗

槐角丸治痔疮管用吗
痔疮问题对很多人来说是比较痛苦的一个问题,尤其是痔疮严重脱肛的时候,那么产生的危害就更大,所以如何有效的治疗就应该注意了解正确的方法,槐角丸其实对治疗痔疮有一定的作用,因为它主要的功效是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但是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咨询医生了解有效的治疗方法。
1、痔疮,是大家非常熟悉了的一种病症,是个很令人头痛的毛病,在走路的时候会非常的痛,只有得过这种病的人才能够深刻的体会到,槐角丸治疗痔疮是非常有效的。
2、槐角丸主要是由槐角、地榆、黄芩、枳壳、当归、防风等中草药物制成。
其中,槐角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可用于肠热便血,痔肿出血,肝热头痛,头晕眼红等症;地榆气微弱,味微苦涩,能够起到止血、消除毒素的作用,常用于吐血,咯血,尿血,痔血,痔疮肿痛,湿疹,蛇虫咬伤等病情;黄芩除了有阻碍血液流失功效,还能起到降血压的作用;枳壳具有理顺气体,消除肿胀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食物不消化、胃部下垂,肿胀疼痛,胸口呼吸不过来等病症;总的说,槐角丸
味道比较苦涩,但是疗效是不错的。
因主要的成分是中药,所以副作用是很小的且对人们的身体是没有太大影响的。
3、另外,在服用槐角丸期间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不要吃刺激
性的食物尤其是辣椒这样的,酒和烟也要禁用,儿童、怀孕的妇女、哺乳期妇女、老人及慢性病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若是不能够确认什么原因造成的流血,必须要先到医院检查后才可用,槐角丸虽好,但是引发痔疮的原因有很多,虽然有很多药物可以治疗,但是每一种药物治疗的症状可能会不一样,故此,大家在购买之前一定要看清楚了,以免误服。
槐角丸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4-01-30; 修订日期:2004-07-11槐角丸的研究进展康阿龙1,汤迎爽2,庞来祥1,刘小民1,黄旭光1(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1医院,陕西西安 710054;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3医院,陕西西安 710054)关键词:槐角丸; 成分; 新适应证; 药理; 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0805(2004)10-0693-01 槐角丸始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具有清肠疏风,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肠风便血,痔疮肿痛的治疗,疗效确切。
其处方组成为槐角(炒)、防风、地榆(炭)、当归、黄芩、枳壳(炒)等6味药,被多版《中国药典》收载。
近年来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分分析、新的适应证的临床研究、药理、不良反应等方面。
1 成分分析槐角丸中的主药槐角、黄芩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成分,王氏等[1]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71nm处测定了槐角丸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准确可靠。
杨氏等[2]采用正交函数分光光度法在干扰成分存在的条件下同时测定了槐角丸中芦丁和黄芩苷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
连氏等[3]用T L C法对槐角丸中的主药槐角进行了鉴别,并对黄芩苷含量进行了测定,取得满意效果。
甄氏等[4]对槐角丸含量测定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方法学进行了考证。
甄氏[5]对槐角丸的质量标准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对控制槐角丸的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但这些研究都没有分析槐角丸中君药槐角中的主要成分槐角苷的含量(芦丁在槐角中含量很低,测定其含量对槐角丸质控意义不大),值得进一步研究。
2 新适应证的临床研究2.1 结肠炎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以大便溏软,次数增多或伴随粘液、脓血、腹痛、肠鸣、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病情不稳,容易反复发作。
高氏[6]运用槐角丸的加减方制成的槐角丸胶囊对40例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进行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5%。
侯氏[7]用三黄槐角汤灌肠治疗了62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较好。
地榆槐角丸的功效与作用

地榆槐角丸的功效与作用
地榆槐角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由地榆、槐角等中药材组成。
它具有以下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地榆槐角丸能够清热解毒,对于热毒引起的一些症状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比如,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牙龈炎等炎症性疾病。
2. 消肿止痛:地榆槐角丸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一些肿痛性疾病。
比如,可以用于缓解扭伤、跌打损伤等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3. 止血散瘀:地榆槐角丸还具有止血散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如鼻衄、口腔出血等。
4. 抗菌消炎:地榆槐角丸对于一些病原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抗菌消炎,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一些感染性疾病。
5. 促伤口愈合:地榆槐角丸还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有助于伤口的修复和恢复。
总之,地榆槐角丸具有温中解毒、消肿止痛、止血散瘀、抗菌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等多种功效与作用,适用于一些炎症、出血和感染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但是,用药前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并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中成药配方详解:地榆槐角丸

药典中药材:槐花
性状: 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 轻,手捻即碎。气微,味微苦浬。
药典中药材:槐花
炮制:
槐花:除去杂质及灰屑。炒槐花:取净槐 花,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表面深黄 色。槐花炭:取净槐花,照炒炭法(通则 0213)炒至表面焦褐色。
药典中药材:槐花
性味: 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药典中药材:大黄
炮制:
焦斑。微有酒香气。熟大黄:取净大黄块, 照酒炖或酒蒸法(通则0213)炖或蒸至内 外均呈黑色。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片,表面 黑色,断面中间隐约可见放射状纹理,质 坚硬,气微香。大黄炭取净大黄片,照炒 炭法(通则0213)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 焦褐色。本品形如大黄片,表面焦黑色, 内部深棕色或焦褐色,具焦香气。
药典中药材:当归
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 多,长15~25cm。表面浅棕色至棕褐色, 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根头(归头) 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或具 数个明显突出的根茎痕,有紫色或黄绿色 的茎和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 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1cm,上 粗下细
药典中药材:地黄详解>>>
地黄
药典中药材:地黄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 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 “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药典中药材:地黄
性状:
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cm, 直径2~9cm。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 弯曲的纵皱紋、芽痕、横长皮孔样突起及 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潢黄 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 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投圆形, 中间膨大,两端稍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典中成药:槐角丸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 大蜜丸;味苦、涩。
药典中成药:槐角丸
制法:
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用炼蜜45~55g加适量的水泛丸, 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30~150g 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药典中成药:槐角丸
功效: 清肠疏风,凉血止血。用于血热所致的肠 风便血、痔疮肿痛。
药典中药材:黄芩
性状:
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 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 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 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 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 棕黑色。气微,味苦。栽培品较细长,多 有分枝。表面浅黄棕
药典中药材:黄芩
性味: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药典中药材:黄芩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 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 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 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药典中药材:黄芩
用法: 3~10g。
药典中药材:黄芩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药典中药材:槐角
性状:
本品呈连珠状,长1~6cm,直径0.6~lcm。 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皱缩而粗糙,背缝 线一侧呈黄色。质柔润,干燥皱缩,易在 收缩处折断,断面黄绿色,有黏性。种子 1~6粒,肾形,长约8mm,表面光滑,棕 黑色,一侧有灰白色圆形种脐;质坚硬, 子叶2,黄绿色。果肉气微,味苦,种子 嚼之有豆腥气。
药典中药材:麸枳壳详解>>>
麸枳壳
药典中药材:麸枳壳
: 药典暂未收录麸枳壳。
药典中药材:当归详解>>>
当归
药典中药材:当归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秋末采 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 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药典中药材:当归
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 多,长15~25cm。表面浅棕色至棕褐色, 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根头(归头) 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或具 数个明显突出的根茎痕,有紫色或黄绿色 的茎和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 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1cm,上 粗下细
药典中药材:当归
炮制: 切面深黄色或浅棕黄色,略有焦斑。香气 浓郁,并略有酒香气。
药典中药材:当归
性味: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药典中药材:当归
功效: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 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 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 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饬。
槐角丸 配方详解
药典中成药:槐角丸配方详解>>>
槐角丸 HuaijiaoWan
药典中成药:槐角丸配方详解>>>
配方: 槐角(清炒)200g、地榆炭100g、黄芩 100g、麸炒枳壳100g、当归100g、防风 100g。
药典中药材:槐角详解>>>
槐角
药典中药材:槐角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 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药典中药材:当归
用法: 6~12g。
药典中药材:当归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药典中药材:防风详解>>>
防风
药典中药材:防风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春、秋 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 泥沙,晒干。
药典中药材:防风
性状:
本品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下部渐细, 有的略弯曲,长15~30cm,直径0.5~2cm。 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皱纹、 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点状的细根痕。根 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有的环纹上残存 棕褐色毛状叶基。体轻,质松,易折断, 断面不平坦,皮部棕黄色至棕色,有裂隙, 木部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药典中药材:防风
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感冒头 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药典中药材:防风
用法: 5~10g。
药典中药材:防风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成药:槐角丸配方详解>>>
配方: 槐角(清炒)200g、地榆炭100g、黄芩 100g、麸炒枳壳100g、当归100g、防风 100g。
药典中成药:槐角丸
用法: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 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药典中成药:槐角丸
存储: 密封。
药典中成药:槐角丸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6~9g。
药典中药材:槐角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药材:地榆炭详解>>>
地榆炭
药典中药材:地榆炭
: 药典暂未收录地榆炭。
药典中药材:黄芩详解>>>
黄芩
药典中药材:黄芩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春、秋 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 皮,晒干。
药典中药材:黄芩
性状: 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 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
药典中药材:黄芩
炮制:
黄芩片: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 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 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暴晒)。 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 棕色或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 放射状纹理。酒黄芩:取黄芩片,照酒炙 法(通则0213)炒干。本品形如黄芩片。 略带焦斑,微有酒香气。
药典中药材:当归
性状:
,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 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和多 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 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 苦。柴性大、干祜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 不可供药用。
药典中药材:当归
炮制:
当归: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 晒干或低温干燥。本品呈类圆形、椭圆形 或不规则薄片。外表皮浅棕色至棕褐色。 切面浅棕黄色或黄白色,平坦,有裂隙, 中间有浅棕色的形成层环,并有多数棕色 的油点,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酒 当归:取净当归片,照酒炙法(通则0213) 炒干。本品形如当归片。
药典中药材:槐角
炮制:
槐角:除去杂质。蜜槐角:取净槐角,照 蜜炙法(通则0213)炒至外皮光亮、不粘 手。每100kg槐角,用炼蜜5kg。本品形如 槐角,表面稍隆起呈黄棕色至黑褐色,有 光泽,略有黏性。具蜜香气,味微甜、苦。
药典中药材:槐角
性味: 苦,寒。归肝、大肠经。
药典中药材:槐角
功效: 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于肠热便血,痔 肿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
药典中药材:防风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灰棕 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有的可见横长皮 孔样突起、密集的环纹或残存的毛状叶基。 切面皮部棕黄色至棕色,有裂隙,木部黄 色,具放射状纹理。气特异,味微甘。
药典中药材:防风
性味: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