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化验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刑事化验》绪论
![第一章 《刑事化验》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0650c02b43323968011c92c5.png)
第二节
微量物证与毒物的 发现与采取
(一)微量物证的发现 1.通过搜查搜寻和发现微量物证 2.通过现场勘查搜寻和发现微量物证 (1)犯罪分子进出现场的路径和出人口 (2)中心现场 (3)物品变动处 (4)犯罪分子藏身或隐蔽的地点 (5)作案工具和有关遗留物
3.搜寻和发现微量物证应注意的问题 (1)既要对重点部位重点勘查,又要兼顾其他部 位。 (2)要准确识别物证与非物证。 (3)勘查人员着装要标准。 (4)对现场进行反复多次的勘查。 (5)利用现代化器材和技术搜寻和发现微量物证。 (6)根据案情和现场情况,推测犯罪过程及可能 存在物证的种类、部位,追踪搜寻和发现微量物证。 (7)不能伸手到眼睛看不到的部位去摸索,以免 发生意外。
二、 微量物证和毒物的送检
(一)微量物证和毒物检验的鉴定人 l.鉴定人的资格 2.鉴定人的权力 3.鉴定人的义务 (二)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检验的委托 在送检物证的过程中,必须按公安部《刑事科学 技术鉴定材料送检规则》办理,附交委托公函, 写明案由、检验要求、检材和比对样品的清单, 填写《委托鉴定登记表》。 (三)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检验的受理
第四节 微量物证、毒品和毒物的检 验 一、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检材的处理 (一) 非生物检材的处理 非生物检材大多以附着物形式存在于载体之上或与 杂质混存在一起。要检验其中所含的与案件有关的某些 成分,通常需要进行提取、净化,以便将他们从检材中 分离出来。 (二) 生物检材的处理 中毒案件及吸毒案件的呕吐物、胃内容物、血、尿、 组织匀浆、毛发等生物检材中,待测物以原形物、代 谢物、蛋白质或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等形式,与食物或 脂肪、蛋白质、色素等内源物共存,成分复杂。
在程序上只有直接检验和评断检验结果两个步骤。种属
《刑事技术》多媒体课件.第6章.刑事化验
![《刑事技术》多媒体课件.第6章.刑事化验](https://img.taocdn.com/s3/m/4e6f6b370b4c2e3f57276377.png)
几种元素的K层电子结合能(ev)
元素 Li Be B C N O F Ne
结合能 55 111 18 28 39 532 686 867 859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Ar 结合能 1072 1305 1560 1839 2149 2472 2823 3203
合物分子中可能存在的吸收基团。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仪器原理
苯乙酮的紫外可见光谱图:A~ 波长
• R吸收带:n л* ,能量 小 ,λ在 270nm以上
• K吸收带:л л*,是共轭 分子的特征吸收带, 随着 共轭体系的增长,л电子 云束缚更小,K带吸收向长 波方向移动。
• B带:由苯环或闭合环状 共轭双键л л*跃迁产生 的吸收带,是芳香族的主 要吸收带。
原子发射光谱产生的原理
• 常温常压下,大部分物质处于分子状态,多数呈固态或液 态,有的即使呈气态,也因为温度不高或速度不够不会被 激发。物质要能产生原子光谱,首先要使组成物质的分子 离解为原子。其次,必须使原子被激发。
• 物质 气态 原子 激发 原子光谱 • 一般情况下,原子处于稳定状态,它的能量最低,称为基
• 显微结晶试验:用普通显微镜观察晶体形 态。例如:硫酸钡、滑石粉的检验
• 沉淀反应:例如:氯离子的检验 • 气体反应:例如:铵根离子的检验
(三)仪器分析法
1、显微镜观察法
• 光学显微镜 • 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 成相系统:目镜、物镜 • 照明系统:反光镜、可变光栏、聚光镜 • 偏振光显微镜:起偏镜、检偏镜
张,原告认为合同的第二张纸被换了。
微量化学物证
• 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细微物证材料(油 脂、涂料、纤维、橡胶、爆炸物、金属、 泥土)
刑事技术(法医学)课件1
![刑事技术(法医学)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3883adf9fad6195f302ba65e.png)
,一旦宣告脑死亡,不论心跳、呼吸如何,在法
律上认定死亡。
心脏死 呼吸死 脑死亡
按心跳、呼吸、脑功能停止的先后顺序把死亡分为:
1、心脏死 :在死亡过程中,心跳停止先于呼吸停止 和脑功能完全停止引起的死亡。
2、呼吸死 :(肺性死亡)呼吸停止先于心跳停止引 起的死亡,呼吸停止后,心脏常常仍能跳动,由此可 知呼吸停止是原发性的,而心跳停止是继发性的。
被聘请者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具有法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医师、
法医学教师。 2、必须与诉讼双方或本案无关。 3、取得鉴定人执业资格和鉴定资格。 4、必须是公民。
三、法医学鉴定的程序
1、接受委托或聘请 2、受理案件 3、检验:中心环节,必须全面、
细致、合乎规范 4、作出结论
四、法医学鉴定结论的审查
形成的不易消失,可在尸体表面保存相当长的时间,从
而可推测尸体是否被翻转或移动,并提示死亡当时尸体
所处的位置即防于何种物体上。
尸冷
影响因素: 外因 周围环境温度 覆盖物、衣着 通风情况 停尸物的传热性能 内因 胖瘦、年龄、死因
法医学意义:测直肠或肝表面温度,推测 死亡时间,一般在死后18 小时内较准确。
刑事技术(法医学)课件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法医学概述 第二节 法医学的起源和发展 第三节 法医学鉴定
第一节 法医学概述
一、法医学的概念 1、定义 2、与医学的关系 3、与法学的关系 4、分支学科
二、法医学的任务及学习法医学的 目的
三、法医学的研究对象
一、法医学概述
1、定义 法医学就是应用医学和其它自然科
尸体痉挛
定义:是一种特殊的少见的肌肉僵硬现象, 在死亡的一 瞬间,全身或局部的肌肉未经松 弛期,立即发生强直。它能把生命最后阶段 的肌肉收缩状态不加改变地保留于死后,将 肢体固定在临死时的姿势,或直接把临死时 的表情固定下来,以局部痉挛多见。
刑事证据学课件——绪论
![刑事证据学课件——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c7ee0cb9b4daa58da1114a66.png)
刑事证据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二、刑事证据学与刑法学
刑法学是以犯罪与刑罚为研究对象 的部门法学,它的任务是对刑法的 规定和运用刑法打击犯罪的实践经 验进行理论概括。而在这样的实践 中,涉及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事 实与情节,都要有确凿的证据来加 以证明。
刑事证据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从另一个方面讲,刑事证据制度又 需要刑法的有关规定加以保证。如 严禁刑讯逼供,是一项重要的证据 制度,在刑法中又将刑讯逼供的行 为规定为犯罪行为。刑讯逼供得来 的证据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等等。证据学是属于刑事诉讼法学的一个 分支学科。对刑事证据的研究和有关刑 事证据理论的探讨,是刑事诉讼法学研 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侦查和 司法实践的方便,把刑事诉讼法学中有 关证据的规定和与此相关的证据理论集 中起来进行系统的、专门的研究,就形 成了刑事证据学。
刑事证据学的概念
四、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力;
五、刑事证据制度的文化、经济背 景及其与诉讼制度的关系;
六、收集、保全、审查判断和运用 刑事证据证明案件真相的经验及规 律。
第二节 刑事证据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刑事证据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刑事证据学与刑事诉讼法学 刑事证据学是刑事诉讼法学的一个
分支学科。从更宽泛的视角看,刑 事诉讼法包容了刑事证据学,而刑 事证据学在其研究的领域,更为深 入和更加专门化。
引言
证据,顾名思义,是指证明的凭证, 是用已知的事实,来证明未知的事 实。
引言
事实上,大多数国家的刑事诉讼法 或证据法中都没有对证据下定义。 英国学者克鲁斯认为,一项事实的 证据是指将要证明该事实的东西 ――这个东西可能会使一个对事实 是否存在有疑问的人得到满意的答 复。
引言
美国人里玛认为,证据是指任何能 够用来支持一项事实主张的成立的 东西,无论是口头的还是实物的。 我国学界对于证据的定义有“事实 说”,“材料说”,“手段说”、 “根据说”等。
《刑事化验》教学大纲(修改了)
![《刑事化验》教学大纲(修改了)](https://img.taocdn.com/s3/m/62d58f21580216fc700afd75.png)
《刑事化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2406课程名称:刑事化验总学时数:48学时实验或上机学时:15学时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刑事化验》是刑事技术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课,为必修课。
2、教学目标及意义开设本门课程,旨在通过传授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检验方法。
本学科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吸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常见毒品的检验的一般方法;并可为将来学生在物证检验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1)了解:硫化氢、煤酚、苯胺等其他常见气体毒物和挥发性毒物的来源、中毒特点等2)了解:汞、铅、钡等金属毒物和检验方法。
3)了解炸药和爆炸现场及爆炸残留物组成。
4)熟悉氰化物醇的检测方法。
5)熟悉:安眠镇静药和麻醉药中常用的药物品种、来源、常用制剂、性状、体内过程等;常用分析手段及实用意义。
6)熟悉:含砷化合物及其性状、毒性;常用有机破坏方法和金属离子常用分析手段及实用意义。
7)掌握挥发性毒物分离方法原理,氰化物检测方法和原理。
8)掌握:金属毒物中毒检验的特点;常用检材;雷因许试验的原理、优点及适用性;有机质破坏的目的。
9)掌握:有农药和鼠药中毒、检测特点;检材的采取与保存以及分离检测;10)掌握:毒品的概念和分类;鸦片类、大麻、苯丙胺类等毒品的性状、主要成分、理化性质以及检验方法。
4、教学重点、难点金属毒物中毒检验;毒品的理化性质和检验。
5、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本课程的教材为:《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分析》,刘冬娴,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公安部统编教材参考书目包括:《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分析》,王彦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刑事物证技术学》,吴维蓉主编,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仪器分析》 (第二版),赵藻藩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理化检验鉴定》(钟岩华主编,群众出版社出版,2005年9月第1次印刷出版).正文部分第一章绪论一、教学要求:1、掌握:微量物证、毒品和毒物的检验。
微量物证检验-刑事化验 课外练习方案和教师指导方案
![微量物证检验-刑事化验 课外练习方案和教师指导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17f83c5a8102d276a22f85.png)
课外练习方案和教师指导方案各章出具思考题,要求学生根据上课内容,结合书本上知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完成思考题,教师结合上课情况,采用上课提问或不定期抽查方式来检查学生对思考题目的完成情况。
第一章:绪论1.刑事化验的概念、作用和研究对象2.微量物证的概念和特点3.毒物与中毒的概念4.毒物按中毒剂量的分类5.哪些人具有物证鉴定资质6.鉴定人有哪些权力和义务7.受理鉴定的手续8.送检应注意的问题9.鉴定文书的形式有几种第二章:常用仪器分析方法1.了解常用于刑事化验的仪器有哪些.2.扫描电镜-能谱仪原理,掌握其特点及能进行什么样的检验。
3.色谱法的原理.薄层色谱原理及计算.4.掌握气相色谱仪-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检验范围。
第三章:爆炸物和射击物分析1.爆炸的种类2.如何区分炸药爆炸和气体粉尘爆炸3.炸药的三个基本特征4.了解常见爆炸装置5.射击残留物如何形成,通常存在部位?6.射击残留物检验可以解决枪案现场的哪些问题。
第四章:纤维塑料橡胶分析1.常见纤维的光学特性和燃烧特性。
2.区分动植物纤维与合成纤维。
3.纱线的捻向及织物经纬表示方法。
4.常见塑料性状及燃烧特点。
5.塑料检验的主要任务是什么?6.纤维、塑料、橡胶的常用检验方法有哪些?第五章:油类和涂料分析1.油的分类与组成成分2.油类检材特点及采取、提取3.掌握薄层色谱分析油类检材方法4.涂料的组成及检材采取5.了解涂料的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检验6.了解交通肇事现场物证提取及检验第六章:泥土和金属分析1.泥土组成,南北性质区别2.泥土物证采取时的注意点3.泥土物证常用检验方法4.金属物证特点、发现与采取5.金属物证常用检验方法第七章:文书材料分析1.文书材料包括哪些2.纸张检验的目的、任务与作用3.哪些案件需要纸张检验4.造纸用的植物纤维通常采用哪几种5.用抗水度法测定纸张的施胶度的原理及方法6.粘合剂检验要解决的问题7.粘合剂检材的特点及采取时的注意点。
微量物证检验-刑事化验 第一章绪论
![微量物证检验-刑事化验 第一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caabc3200066f5335a812187.png)
三、刑事化验研究的对象:
微量物证、毒物、毒品
四、学习刑事化验的目的:
1,了解刑事化验能做什么,哪些东西可以 用于化验,做到有目的的送检。 2,学会将刑事化验相关知识应用于现场勘 查过程中。 3,掌握如何提取、包装、送检相关物证。 4,懂得如何将化验结论或鉴定结论应用于 案件侦查或审判中。
(一)中毒检材的采取 1,口服中毒:全部呕吐物,24小时内尿液, 洗胃液,血液。 2,口服中毒死亡:胃及胃内容物,尿液, 血液,肝脑肺。 3,注射死亡:针眼部位的肌肉组织。 4,吃剩物,怀疑有毒食物、药物及残渣。 5,腐尸开棺:胃肝区腐土及头颅内残渣。
(二)包装注意事项
1,洁净,分装,密封,数量足。 2,不加防腐剂。 3,CO中毒血液检材要满瓶盛装。
2,权力:有权查阅与鉴定有关的案卷材料; 有权要求查看现场并进行现场实验;有权 要求提供与鉴定有关的其他补充材料;发 现有虚假的有权拒绝鉴定,已经出具鉴定 文书的,有权申请撤销。 3,义务:及时鉴定;出庭;保密。
文件材料 化妆品 其他
二、毒物概述
(一)毒物与中毒的概念 1,毒物:在一定条件下,经生物体吸收后, 引起生物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 质。
2,中毒:毒物作用于生物体而引起功能性 或器质性变化的疾病状态。 中毒量:凡能使机体产生中毒的最小剂量 致死量:凡能使机体产生中毒死亡的最小 剂量 LD50:半致死量
(二)毒物分类
1,根据毒物对人体致死量 剧毒:<0.05g/kg 高毒:0.05-0.5g/kg 中等毒:0.5-5g/kg 低毒:5-15g/kg 微毒:>15g/kg。
2,根据毒物的毒理作用分类 腐蚀毒:强酸、强碱 实质毒:砒霜 酶系毒:有机磷农药 血液毒:CO 神经毒:催眠药
刑事化验学教学大纲
![刑事化验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17f0d313169a4517723a33f.png)
四川警察学院《刑事化验教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 刑事科学技术本科理论教学学时数: 36实验教学学时数: 18四川警察学院刑事技术系刑事化验教研室二00八年六月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二章常用仪器分析方法………………………………………6学时第三章爆炸物和射击物分析……………………………………6学时第四章纤维塑料和橡胶分析……………………………………6学时第五章油类和涂料分析…………………………………………4学时第六章泥土和金属分析…………………………………………4学时第七章工业毒物分析……………………………………………4学时第八章农药分析…………………………………………………4学时课时合计:36学时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及要求:1、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充分认识和理解微量物证。
2、掌握常见微量物证的提取方法及包装物证的意义。
3、了解微量物证的检测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微量物证的发现和提取。
难点:微量物证的前处理和检验。
教学课时: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微量物证与毒物分析概述一、微量物证概述二、毒物概述三、毒品概述第二节微量物证与毒物的发现与采取一、微量物证的发现与采取二、毒物物证的采取第三节微量物证和毒物的包装与送检验一、微量物证和毒物的包装与保存二、微量物证和毒物的送检三、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检验的受理第四节微量物证、毒品和毒物的检验一、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检材的处理二、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检材的检验程序三、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检材检验的种类、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实验一、模拟现场物证的发现、采取、包装和送检(3学时)第二章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常用于微量物证检测的化学分析方法。
2、通常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扫描电子显微镜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气质联用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及操作。
法医学课件)01.绪论
![法医学课件)01.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5d0ca7b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1.png)
法医学的发主要靠神的审判方式,甚至出现了黜陟,进行酷刑的现象。
近现代法医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法医学理论和技术日益完善,不断涌现新技术,如 DNA 鉴定、 图像处理等。
当前法医学的发展状况
随着犯罪和社会变革的发展,法医学在应用领域和技术水平上保持着快速的发展。
法医学课件)01.绪论
本课程将深入介绍法医学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带你探究罕见犯罪与黑 暗面的关键证据,让你成为真正的爱好者和专家。
引言
法医学是一门针对尸体、血液、物品等物质和痕迹,使用自然科学、医学和管理学等知识和方法进行犯罪科学 鉴定的专业。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法医学的历史、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医学思维,及其在 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的作用。
法医学检验技术
包括痕迹检验、毒物分析、火灾 爆炸分析、安全技术检验等。
法医学鉴定程序
包括立案报告、现场勘验、技术 鉴定、评估结论等环节。
法医学的应用领域
1
刑事侦查
通过尸体、鲜血和痕迹分析等法医学技术对案件进行侦破和证据鉴定。
2
民事诉讼
应对民间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产生的争议,对伤者进行损失鉴定,协助司法部 门做出公正判决。
法医学的主要内容
死因判断
通过尸体检验、解剖等鉴定死者 的死因,并判断其是否为他杀, 为犯罪破案提供关键证据。
伤害鉴定
用多种科学鉴定技术对死伤者的 身体进行检查,确定伤害原因及 其性质、对象、方式等,为司法 公正提供科学鉴定报告。
个体识别
应用人体形态特征、遗传基因、 生理指标、行为特征等科学手段 对个人进行身份证明和鉴定。
总结与展望
法医学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科学性、技术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专业。相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可以提升大 家对法医学的认识和了解,树立科学判断案件的观念。 我们期望这门课程能够带领大家进入这个曾经神秘而又有光芒的世界,并且能够在更高的位置和层次上探究它。
刑事技术学教程知识点整理
![刑事技术学教程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d2f34caeaad1f346933fa6.png)
刑事技术学教程知识点总结一个国家的国民没有一种强悍的精神气质,即便是经济第一、富甲天下,这个民族也不是真正的内心强大!!!盾牌的光荣童年的偶像,是除暴安良的好汉。
少年的迷恋,是英雄虎胆的神探。
今天长大了,我选择了橄榄绿,当一名共和国的刑事警官。
知识的光芒燃亮我们的智慧,实践的风雨培育我们的勇敢。
为了破获狡猾与凶残,我们磨砺刀锋千锤百炼。
啊!警院——人民卫士的摇篮。
我们是吉祥之星,照耀天下长治久安。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刑事技术:是国家公安机关、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据事件的法律性质,发现、揭露、证实犯罪,预防犯罪的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
2、刑事科学技术:是以物证和刑事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查明案件事实、公正实施法律、提供科学证据为目的,研究应用科学技术解决案件中有关物证的专门性问题的一门学科。
3、痕迹检验技术:它是运用痕迹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对案件中遗留的痕迹进行发现、提取、分析、检验和鉴定,进而确定痕迹与案件、痕迹与一定人或物的关系的专门技术,简称为痕检。
4、文件检验技术:它是运用文检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检验与案件相关联的文件物证,确定文件与案件事实和当事人关系的专门技术,又称为文书检验,简称为文检。
5、刑事图像技术:它是运用专门的摄影、摄像方法,记录、显示、处理、检验与案件相关客体的影像信息的专门技术,又称刑事照相。
6、理化检验技术:它是运用化学、物理学、医学、药学、毒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以及现代分析方法,对量小体微与案件相关联的物质、毒物或毒品进行外形、性质和成分检验的专门技术,又称形式化验。
7、法医检验技术:它是运用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人身伤亡案件中涉及的尸体、活体及相关物品材料进行检验鉴定的专门技术。
8、生物物证检验技术:它是运用医学、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解决涉及法律的有关生物问题鉴定的专门技术。
9、同一认定理论:在刑事技术鉴定中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以确定受审查的嫌疑客体同与犯罪有关联、正在寻找的那个客体是否同为一人或同为一物,或来源于同一人或同一物,这种鉴定的原理和方法称为同一认定。
刑事技术》(理化检验与毒物分析)(1)
![刑事技术》(理化检验与毒物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3d5149e1d5bbfd0a795673bf.png)
案
例
生 米大桥西连接线C标段一期工程工地(双溪村 下屋徐家自然村)发生一起盗窃炸药雷管案, 犯罪嫌疑人打洞入室,盗走乳化炸药24公斤 (6包X4公斤),电雷管459枚
2005年12月6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
15
案
例
16
案
例
17
案
例
18
案例:13000枚雷管炸平车间
2005年6月20日上午10时 20分左右,四川省洪雅县青衣 江化工有限公司采矿分厂内的 雷管分装房在分装雷管时发生 爆炸,截至昨天晚上19时,已 确知有7人死亡、2人失踪、8 人受伤。据介绍,这天厂区内 的工人从库房内领取了13000 枚雷管,到分装车间将其分装 成小包装以便运送到芒硝开采 工地。
21
石家庄316特大爆炸案
2001年3月16日凌晨,随着一声声猛烈爆炸的巨响, 拥有200万之众的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全城在晃动, 在颤栗:4时16分,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育才街棉三 宿舍楼15号楼西侧的墙体被炸;紧接着,16号楼发 生爆炸,楼房整体倒塌,造成93人死亡,14人受伤; 4时30分,长安区建设北大街市建一公司宿舍1号楼 3单元被炸塌,造成5人死亡,20人受伤;4时45 分,新华区电大街13号市五金公司宿舍楼1单元被炸 塌,造成10人死亡,6人受伤;5时许,桥东区裕华 路民进街12号一居民二层小楼前发生爆炸;短短的4 4分钟,在不同的地点连续发生5次爆炸,造成108 人死亡,38人受伤……
④分析难度大
⑤出现的几率高
8
二、微量物证的分类
1.根据来源分类
①工业制品
2.根据检验对象分类
②农产品及其制品
③自然物质
① 爆炸物及射击残留物 ② 油脂 ③ 涂料 ④ 纺织纤维及其制品 ⑤ 文件材料 ⑥ 化妆品 ⑦ 塑料、橡胶 ⑧ 建筑材料 ⑨ 自然物质 ⑩ 其它:包括金属、陶瓷、煤等
刑事科学技术总论
![刑事科学技术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f9b6341ac5da50e2524d7fe1.png)
绪论【主要内容】1.刑事技术的概念、任务与作用;2.刑事技术研究的内容、对象及发展趋势;3.刑事技术的体系与方法;4.物质交换和转移原理、同一认定原理、种类鉴别原理;5.刑事技术鉴定的任务、种类、主体、程序、结论和鉴定书的制作。
民第一节刑事技术概述一、刑事技术的概念刑事技术亦称刑事科学技术,是公、检、法及安全机关依据刑事诉讼法,查明事件性质,发现犯罪、揭露犯罪、证实犯罪、预防犯罪的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
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技术和物证技术等,是与刑事技术相关的用语。
他们与刑事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互之间不能替代。
法庭科学的原文是“Forensic Science”,是20世纪4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出现的用语,意思是法庭中或诉讼中运用的科学。
法庭科学通常包括法医学、司法精神病学、司法会计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和刑事技术的若干部分,但不包括警方在犯罪案件侦查过程中和预防犯罪中所运用的技术。
司法鉴定技术是指在诉讼活动中,由司法部门指派或聘请的鉴定人或专家,对诉讼中有关专门性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认定或判断,主要是鉴定,通常不包括现场勘查技术和预防犯罪技术。
物证技术是包括不同类型物证的发现技术、记录技术、提取技术和检验鉴定技术的总称。
由于物证是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而且在诉讼活动所涉及的证据中,物证所占的比例极大,加之物证又是科学技术得以直接发挥作用的客观对象物,所以“物证技术”用语的使用较为普遍。
但是,它不包括警犬技术、情报信息技术、犯罪预防技术等刑事技术的内容,确切地说物证技术是刑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刑事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通过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在同犯罪活动作斗争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应用于具体事件之中,以搞清楚事实真相,发现、揭露、证实和预防犯罪。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刑事技术的水平将不断提高,在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刑事技术研究的内容与对象(一)刑事技术研究的内容刑事技术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技术的理论和刑事技术的方法两大方面。
刑事化验教学课件
![刑事化验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5b8cb7ddccda38366baf55.png)
42
色 谱分 析的类型
▪ 按流动相不同
▪
气相色谱法
▪ 色谱法
▪
液相色谱法
按固定相不同
柱色谱法
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纸色谱法
43
▪ 常用的色谱法
气相色谱--- Gas Chromatography (GC)
液相色谱---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薄层色谱---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44
气 相 色 谱 法 GC
气相色谱法 是以气体为流动相在色
谱仪上进行的分离和分析的仪器分 析方法。
45
GC中的两相
流动相———载气( N2 ) 固定相———固体(硅胶、氧化铝)
液体 (角鲨烷、甲基硅油) 气固色谱法 气液色谱法
46
气 相 色 谱 法 GC
色谱柱——装有固定相的特别的玻璃 管或不锈钢管。
填充柱:内径3-6毫米,长3-10米,装有担体 和固定液
毛细管柱:内径0.05-0.25毫米,长20-30米。
47
气相色谱仪
48
气相色谱的基本流程
49
GC 术 语 ▪ 保留值
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停留时 间的长短,常以保留时间(tR)和保留 体积 (UR)表示。是色谱法定性的主 要依据。
▪ 电子显微镜:利用真空中高速运动的电子 流代替可见光线作为显微镜的照明光源。
29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镜 电镜
扫描电镜
30
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
31
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优点
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
![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https://img.taocdn.com/s3/m/4ef3992052d380eb62946dc9.png)
3、采取微量物证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大案、要案和疑难案件中的重要物证或 只能采取局部的大件物证,在采取之前要进行拍 照,有条件的还应录像。 (2)采取载体上的微量物证时,一定要采取物证 载体的无物证部分作为空白样本,以消除环境本 底的干扰。 (3)采取物证后,还需要收集对照样品,以便认 定该物证的种属、产地、厂家及批号。 (4)在室内采取微量物证时,应关闭门窗和风扇, 减少走动并戴上口罩,以防吹散或丢失。 (5)不能在物证上涂画作标记,所使用工具的种 类和规格要合适而且必须干净,以保持物证检材 的原始形貌。
2、中毒案件中现场检材的采取
中毒或中毒死亡者吃喝剩余的食物、饮料及饮用 水等,怀疑有毒的粮食、蔬菜、水果、调料、饮 料及饮用水等。 中毒或中毒死亡者服用过的药物和煎药剩余的药 液、药渣应全部采取。 其他可疑物品,如纸片、布片、药瓶、注射器、 针管、针头、药瓶等;现场有异味,怀疑气体中 毒,用小型气体收集器收集现场气体,采取气体 样品检材500~5000ml。
3、根据毒物的理化性质(兼顾用途)分类
(1)挥发性毒物 :这类毒物通常具有分子量较小、 结构简单、挥发性较大等特点。 (2)气体毒物 :这类毒物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3)水溶性毒物 :这类毒物具有易溶于水的特点 。 (4)金属毒物 :这类毒物包括一些金属和类金属 化合物 。 (5)不挥发性毒物 :这类毒物具有分子量较大、 结构复杂、难挥发等特点 。 (6)农药 :这类毒物是按用途分类的。
(三)吸毒者生物物证检材的采取
血: 20 ml的静脉血样 尿:300 ml的尿样 毛发、唾液、胆汁和脏器组织等检材
(四)易制毒化学品物证检材的采取
在生产、加工毒品的工地采取检材时,应 分别采取各道工序的原料、半成品、成品 及制毒工具。
刑事化验教程
![刑事化验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6322a9f7f90f76c661371afe.png)
第三章
爆炸物和射击物分析
1、举例说明如何区分爆炸的种类? 2、简述硝铵混合炸药的种类及成分。 3、如何区别炸药爆炸现场和易爆物爆炸现 场? 4、射击残留物是如何形成的?形成后存在 于何部位? 5、如何收集野外爆炸现场的分析
1.纺织纤维检材有何特点?如何收集和包装 纺织纤维检材? 2.用生物显微镜可以观察哪些纤维的形态? 3.塑料的检验方法依据是什么? 4.生胶和橡胶制品如何分类? 5.如何用红外光谱法检验塑料的种类?
第八章 农药分析
1、有机磷杀虫剂的中毒症状有哪些? 2、根据有机磷的性质,其中毒横坐标在提取 分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可经几种途径被人体吸 收,哪种途径毒性较低? 4、根据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理化性质,提取 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毒鼠强的提取和检验方法有哪些? 6、常见茚满二酮类杀鼠剂有哪几种?其中毒 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第五章 油脂和涂料分析
1、油和脂的含义是什么?牛油脂是油还是脂? 2、简述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及其主要性质。 3、试说明涂料中的不挥发性成分组成如何? 主要作用是什么? 4、交通肇事现场经常会发现哪些物证,如何 提取,各自有哪些检验方法?
第六章 泥土和金属分析
1、泥土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2、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是什么区别? 3、检验泥土的方法有哪些? 4、金属物证有哪些特点?如何发现? 5、怎样采取金属物证?采取时应注意什么 问题? 6、金属的检验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各有 什么意义?
第二章
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
1.每种仪器的基本构造如何?请说明每种仪器的基 本原理. 2.显微镜的分辨率是如何定义的? 3.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什么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和放 大倍率? 4.简述能谱仪X射线信号是如何产生的? 5.色谱法是如何分类的?气相色谱分离原理是什么? 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6.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什么使用正、反液相色谱法? 涕度洗提与程序升温有何异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教学重点与难点:微量物证及毒物毒品分析学的历史和现状、研究的对象和性质、学科体系、研究方法。
第一节微量物证及毒物毒品分析学的历史和现状一、我国微量物证分析的历史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造就了一代一代的判官精英,在破案、审案中成功应用微量物证的案例不胜枚举。
我们的祖先虽然没有现代科学理论及技术的支撑,但却运用各种可能利用的方法对微量物证进行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汉朝时,张举烧猪验尸,张举为潮江绑县县令,有妇人谋杀其夫后纵火烧舍,而称其夫是被烧死。
但死者弟弟报告诉讼,案件一时难以判决。
张举令取两只猪、一只杀死,一只活的,放在柴火上烧,然后再进行检验,发现死猪口内无灰,活猪口内有灰。
即将此法验死者之口,发现口内无灰,系为妇人所杀;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案例,也是利用微量物证破案的典型案例。
《后汉书•酷吏列传》记载了东汉周纭根据被害人尸体眼角、嘴角沾附的稻草屑进行推理分析,从而成功侦破了一起命案。
《三国志•魏书》则记载了公元220年北魏的雍州刺吏李惠的杖审羊皮,即通过棒打羊皮发现少量盐粒,断清了盐贩与樵夫间关于羊皮所有权之争。
这些案例是我国最早、也是最原始的关于微量物证用于破案、审案的记录。
近代,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前,微量物证在案件侦查中的成功运用也例不胜数,产生了不少成果。
1938年,冯文元编著的《中国警察科学知识全书》全面总结了当时办案中所应用的各种科学知识,是我国首部系统介绍刑事科学技术的专著,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微量物证技术。
新中国成立后,微量物证在侦查实践中的应用有了长足的进展,公安部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批微量物证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
1957年在我国就已形成了部、省、市、地区四级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点;1958年起,在巩固、提高方针的指引下,部、省厅、局技术点开展多项科学研究工作,使得许多微量物证分析技术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利用微量物证分析技术侦破了许多大案、要案,微量物证在指明案件侦破方向、缩小范围及作为证据的使用也越来越明显。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4年公安部在哈尔滨主办的全国第一届微量物证鉴定技术交流会以来,截至2013年已先后召开了六届全国性的学术性会议,涌现出了大量微量物证方面的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专业队伍建设及新仪器、新装备的开发、引进(如带有X-射线能谱仪的扫描电镜、显微红外光谱仪等)使得微量物证分析技术手段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纤维、涂料、炸药残留物等微量物证的分析鉴定已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分析方法,所积累的信息资料,为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实践证明,微量物证分析技术的开发与引用为案件的侦破和定罪量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二、我国毒物毒品分析的历史早在1247年,我国宋朝的宋慈根据自己的长期工作实践、并结合以前探案实践经验著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五卷。
在第三卷里写有服毒一项,记述了近30种毒物的中毒症状、解剖所见和检验方法,如著名的“银针试验法”;其后赵逸斋所著的《平冤录》中载有“毒药死”;1295年,即元成宗元贞元年后,朝廷规定医工检验案件的表格中列有“毒药死”; 1308年,武宗至大元年王与所作“无冤录”中载有“中毒”。
而西方国家直到六百年后才见报道。
我国的毒物毒品分析化学虽有悠久历史,但由于长期受封建统治,毒物毒品分析化学这门学科发展迟缓。
1915年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课程中始列有裁判医学,1919年该校病理学教研室及附属医院受理鸦片嫌疑犯案件,分析检验其小便内有鸦片成分。
1930年春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首创法医学教室,聘林几教授为主任,该教研室除承办法医检案以外,亦办理化检案。
1931年后国民党政府卫生署及少数省市药品检定所设立化学室兼管毒物分析任务。
1932年秋前司法行政部派林几为法医研究所所长,执行全国各级法院疑难检案,其中一部分是毒物分析案件。
1934年该所研究员研究会出版法医月刊,其中亦载有毒物分析案例,1937年秋日军侵袭淞沪即行停刊。
抗日战争胜利后,林几先任西北联大医学院法医学教授,后改任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法医学教授,创办法医学科,除培训法医专业人材外尚兼办法医和法化检案。
值得提出的是,1915年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课程内,除医科列有裁判医学外,药科则列有裁判化学。
在毒物分析化学著作及科学研究中,我国从事此学科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贡献,其中如黄鸣驹教授在1931年编著了《毒物分析化学》,由医药学杂志社发行,于1932年7月出版,1957年又修订再版一次,这对当时毒物分析工作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毒物毒品分析化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解放后不久,公安部中央政法干部培训学校就设立了毒物分析化学专业人员培训班,为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培养了一批毒物毒品分析化学专业人员,并且还成立了许多专门机构和研究所,全国各省市公安机关都建立了理化检验室(即法化室)。
长期以来,法医法化工作人员根据投毒案件实际情况,协助侦查人员做了大量工作,对侦查破案作出了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药毒物日益增加,不断更新,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趋向智能化、专业化,反侦查措施更加严密,这些都对毒物毒品分析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的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本领,才能更好地为侦查破案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为适应中毒案件中毒物检材,吸毒、贩毒及制毒检材现场分析鉴定和实验室定性、定量分析的需要,各地公安机关相继引进了先进的检测仪器和分析技术,使得其它学科的先进科学技术与刑事科学技术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毒物毒品分析鉴定已从过去的纯化学分析方法以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的薄层色谱分析进入到仪器分析时代,使色谱学、光谱学、质谱学、电化学、免疫学等学科中的新成就得到了应用。
近年来联用仪器(GC--MS、HPLC—MS、GC—FTIR、带有χ—射线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计算机的发展对新的药毒物和其代谢物、未知毒物的结构分析鉴定显示了无比的优越性,提高了分析鉴定的速度、灵敏度和准确性。
提取方法也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斯-奥氏(Stas-Otto)法,出现了直接提取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微波萃取法等先进的方法。
为使毒物毒品分析工作规范化,1992年8月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公安部成立了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毒物毒品分析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目前毒物毒品分析工作正朝着规范化、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三、西方国家微量物证及毒物毒品分析的历史(一)微量物证分析发展简史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和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大帝《查士丁尼法典》分别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和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奴隶制成文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较为完整的继承了两河流域原有的法律精华,使其发展到完善地步。
它公开确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对各种法律关系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特别是有关债权、契约、侵权行为、家庭以及刑法等方面的规定所确立的一些原则:如关于盗窃他人财产必须受惩罚,损毁他人财产要进行赔偿的法律原则以及诬告和伪证反坐的刑罚原则,法官枉法重处的原则等,均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
《汉谟拉比法典》明确指出,法庭要收集证据和仔细勘查案件发生地点和周围环境,这些工作正是现代犯罪勘查和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自罗马共和时期至查士丁尼为止所有的法律和法学著作,卷帙浩繁,内容丰富。
它标志着罗马法本身已发展到极其发达、完备阶段,对以后欧洲各国的法学和法律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另外,法典的内容和立法技术远比其他奴隶制法更为详尽。
它所确定的概念和原则具有措词严格、确切和结论明晰的特点,尤其是它所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形式上平等、契约以当事人同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制私有等重要原则,为后世法律奠定了基础。
《查士丁尼法典》在证据概念中出现了原始鉴定专家的含义。
《汉谟拉比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对物证分析鉴定的记载虽然十分简单、笼统,但这两部法典对物证分析鉴定来说具有深厚启蒙时期的色彩,它反映出了物证分析鉴定(1)在公元前18世纪就已出现并受到重视。
西方国家关于物证分析鉴定典型案例主要有:古希腊学者Archimedes利用排水体积法分析鉴定了Syracuse王Hiero世皇冠含金量;(2)在2~8世纪之间编纂的《犹太法典》中有用化学方法鉴别衣服上的血痕和染料的记载等。
近现代,尤其是现代微量物证分析技术在西方发展迅猛,各种先进的仪器已普遍应用于微量物证的分析鉴定。
如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中子活化仪、显微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免疫法等已成为常规分析技术,这些仪器设备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形貌特征都能作出准确的同一认定或种属认定。
(二)毒物毒品分析发展简史早在公元8世纪阿拉伯炼金术士杰伯( Jabir)制备出了白色、无味的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后,砒霜长期以来就成为投毒案件中主要毒物,称为“毒中之毒”,西方又称之为“继承人的粉未”。
当时人们对其检测束手无策,加之砒霜的中毒症状与当时流行的传染性胃肠道疾病霍乱(又称为“2号病”)的症状相同,因此,出现了许多传奇性的用砒霜投毒的案件。
现代的毒物分析始于欧洲,欧洲于18世纪末化学学科得到了发展,尤其是有机化学的发展,使得毒物毒品分析有了科学基础,从而使得投毒案件及吸毒、贩毒案件中检材逐渐找到了科学的分析方法。
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国家毒物毒品分析方法及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775年,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舍勒将砒霜与盐酸反应制得砷酸,砷酸与金属锌作用得到具有大蒜臭味的剧毒性气体——砷化氢,构成了古蔡氏分析检验砷化物的基础。
1806年,德国柏林医学院的瓦伦丁•罗泽建立了有机质破坏法,使得砷化物中毒检材发展到了生物检材。
被称之为“现代毒理学之父”、原籍西班牙的奥菲拉(Orfila)于1813年和1815年分别出版了《毒药论——即普通毒理学》上、下卷,成为欧洲最早的一部含有许多毒物分析方法的毒物分析学专著。
1832年,英国化学家詹姆士•马什(James Marsh)发明了举世闻名的所谓古蔡氏,使得砷化物的检测发生了质的飞跃,是毒物毒品分析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1805年,德国药剂师Buttner从鸦片中分离出了吗啡,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科学家相继在许多植物中分离出了化学性质显弱碱性的植物性毒物。
1819年Bennet等人从番木鳖种子中分离出士的宁,1820年Desose从金鸡纳树皮中得到了奎宁,1826年Geserk 从毒芹中分离出了毒芹碱,1828年Bowsher等人烟草中得到了尼古丁,1833年Main 从有毒的颠茄植物中分离出了阿托品,随后可卡因等生物碱相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