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政府间转移支付理论

合集下载

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谈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

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谈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
财政 收入 来源而不增 加相应 的支 出负担 ,
能 提 高 其 对 指 定 项 目投 资 的积 极 性 。 二 是
在一个多级财政体制的政府结构体系
中, 各级政府都存在着各 自相对独立的事权 范 围。而世界上大 多数 多级财政体制 的国 家, 普遍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 分税制财政 体制 , 就是在划分各级政府事权 的基础上确 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职责 , 然后根据各级政府
政 府 闻 转 移 支 付 的 功 能
政府 间转移 支付 ,就是指财政资金在
各级政府之 间的无偿转移 ,包括纵 向转移
支付和横向转移支付。
( ) 向财 政 平 衡 功 能 一 纵
对于某一公共项 目, 上级政府 的效 用
评价与其下级政府的效用评价 往往存在着
下效应 :一是可 以增加 接受主体 的政府 的
差异 , 这时虽然实现 了下级政府资源 的有
效配置 , 但整个社会 资源的配置 却偏离了 最优配置轨道 。 上级 政府有必要采取 一定 措施 对 下级政 府 支 出结构 和 水平 进行 调
有可能改 变接受 主体 的地方政 府 的决策 , 地 方政府 可以把原 准备 用于 受补项 目的支 出用于增 加对其他产 品的消 费。三是仍然 具有 间接 的 “ 漏出”效应 。四是 接受拨款 的公 共产 品量会有较大 幅度 的增 加,能够 显著地体现 支付政府在 支持接受政府提供 某项 公共产 品方面 的政策意 图 ,补助效益 比较 明显 。 有条件不封顶 的配套拨款 ,是指上级
( ) 方 支 出结 构 和 水 平 调 节 功 能 三 地
有条件拨款是指上级政府在对其 下级 政府 的转移支付 中,对资金 的具体用途给 予指定性 的限制 ,接受主体 的地方政府必 须按 照指 定的具体 用途使 用资金 ,实行专 款专 用。有条件拨款主 要适 用于具有外溢 效应 的项 目,如教 育、环境保护 、社会保 障等 。有条件拨款 包括 非配 套拨款 、不封 顶的配套拨款和封顶 的配套拨款三种方式。 有条件非配套拨款 ,是指上级政府对 其下级政府提供一 笔数额 固定 的补助 ,并 指定具体 的用途 ,但不要 求接 受主体 的政 府提供配套 的资金 。这种拨款方式具有如

第5章 转移性支出 《财政学》PPT课件

第5章 转移性支出 《财政学》PPT课件

第一节 转移性支出概述
❖二、转移性支出的主要内容
❖ 政府的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 务利息支出。
❖ 补助支出是指政府对所有非政府部门的各种补助性支 出;
❖ 捐赠支出是指政府向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提供的捐款 ,是国家承担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而发生的支出,是国 家把资金或物质单方面转移给外国政府;
❖ 税收支出之所以被纳入财政补贴的范畴,是因为政府 在决定减免税时,是从财政支出的角度考虑的,是那 些决定政府财政支出的因素影响着政府的税收减免政 策。
第三节 财政补贴支出
❖三、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 (一)矫正或扭曲价格形成机制,实现资源配
置的特定目的 ❖(二)改变补贴产品和相关产品的供需结构 ❖(三)影响需求总量 ❖(四)改善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实现程度 ❖(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六)对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产生负激励
❖ 1.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政府 ❖ 2.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 3.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相应的社
会立法
第二节 社会保障支出
❖ ❖ 二、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内容 ❖ ❖ (一)社会保险支出 ❖ 1.养老保险 ❖ 2.医疗保险 ❖ 3.失业保险 ❖ 4.工伤及遗属保险 ❖ 5.生育保险
第二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三)社会福利支出
❖ 社会福利是国家向全体社会成员普遍提供资金帮助和优价服务的 社会保障制度。它表现为国家举办的各种公共福利事业与提供的 社会公共服务,如基础义务教育、公益文化设施、环境保护、交 通安全、住房条件、公共卫生医疗等,目的是为了改善和提高国 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 财政贴息实质上是财政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利息,是国 家财政应用金融手段对重点企业或项目给予的扶持。

政府转移支付(最终版新)讲解

政府转移支付(最终版新)讲解

3
THIRD
除按照国务院规定 应当由上下级政府 共同承担的事项外, 上级政府在安排专 项转移支付时不得 要求下级政府承担
配套资金。
国内现行改革措施及方向
4
5
6
FIFTH
7
用“因素法” 代替“基数 法”计算转 移支付 数 额。
转移支付制度
美国
联邦政府在计算具体拨 款额度时,按照国会通 过的法案所确定的公式, 参照州和地方的人均收 入、城市人口规模、税 收征收状况等因素进行 计算确定。
支付资金在 权划分不
规模上不合
理,专项转 移支付规模
过大。
清,转移 支付效率 低下。
• 配套资 金 压力 过大、资 金下达不 及时。
•结 构 上 , 采 •制 度 缺 乏
取单一纵向 法 律 制 度 转移支付体 的 规 范 、
系,税收返 资 金 监 管 还不利于公 不 力 转 移 共服务均等 支 付 项 目 化的实施, 不 合 理 , 没有达到地 效益低下。 区均衡效果。
是指同级地方政府间发生 的资金平行转移,一般是 富裕地区向贫困地区提供 资金援助,主要用于财政
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落后地区公共开支不足问 侧重于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 题。
目标。
中央不仅统一立法,并 且直接通过特定手段进 行转移支付,但同时又 负责组织地区之间的直 接转移支付。
• 据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透露,2005年,审计 署对20个省(区、市)地方预算进行抽查,中央 预算编入地方预算有3444亿元,约占中央实际转 移支付7733亿元 的44%,也就是说中央转移支付 有一半以上没有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完全脱离了 人大的监督,有的甚至脱离了政府的监督。
2
合理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强化中央财政的宏观调 控能力。

第五章政府间转移支付理论

第五章政府间转移支付理论


(2)根据财政拨款是否有最高限额,税收努力相关性 无条件拨款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封顶的税收努力相关性 无条件拨款和不封顶的税收努力相关性无条件拨款。
无条件整额 拨款 无条件拨款 税收努力相 关性无条件 拨款 封顶的税收努力相关性 无条件拨款
不封顶的税收努力相 关性无条件拨款
(二)有条件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1.概念: 也被称为专项财政拨款(specific grant),它是一 种带有附加条件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在这一 方式下,上级政府在提供财政拨款时通常会指定该项 拨款资金的用途,下级政府必须按规定的用途来使用 这笔拨款,否则就无法得到该项资金,专款专用。 2.目的: 它主要用来执行转移支付的政策和意图,比如用于外 溢效应的项目,教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
(三)公共产品外部性


公共产品的外部性的存在,破坏了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的成本与 收益相对称的原则,这可能会扭曲地方政府的行为,从而导致 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提供达不到最优状态。 发生这种情况,只要上级政府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或拨款,弥 补外溢收益的成本,就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臵效率。而配套 补助或拨款的多少,要根据外溢收益和本地区收益的比例来确 定,外溢收益越大,配套的比例就应当越大。
2.原因:



在一个国家内的不同地区之间,由于各地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禀 赋不同,财源分布不均匀,加上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密集等因 素,各地的税基和可征税潜力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 在财政上的表现就是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充裕,而落后地区财政 状况拮据。而与此同时,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有着更大的支出 需要。 因此,各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净利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 异必然导致落后地区在同样的税收努力(即同样有效的税率) 下无法提供发达地区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 由于这些差异常常是由地方政府不可控制的因素引起的,所以 其带来的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应当由中央政府采取转 移支付的办法来解决,以达到最低公共服务标准,实现政府间 横向财政平衡的目标。

5 政府转移支付

5 政府转移支付

三、美国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制度
• 美国的政府级次分为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级,
三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都通过联邦宪法进行划 分,联邦政府将一部分财政收入通过转移支付 的方式分配给州和地方政府。
• 1.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划国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制度
• 韩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具体做法包括五种形
项目
一般性转移支付 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
民族地区转移支付 调整工资转移支付 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 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 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 定额补助(原体制补助) 企事业单位划转补助 结算财力补助 工商部门停征两费等转移支付 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 义务教育转移支付 基本养老金和低保等转移支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转移支付 村级公益事业奖补等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制度的客观要求。
• (三)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建议 • 1. 优化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 • (1)逐步扩大和科学确定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 • (2)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制度。 • (3)取消原体制补助。 • (4)取消年终结算补助。 • (5)科学界定专项转移支付的范围和规模 • 2.试行纵向转移与横向转移纵横交错模式 • 4.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制化建设 • 3.进一步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激励机制
第四节 西方国家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 度
• 本节主要对日本、德国、美国等代表性发达国家,俄
罗斯、巴西等典型经济转型国家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制度进行概括分析,详细阐述这些国家政府转移支付 的具体实施方法 。
一、日本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 付制度
• 日本政府大部分财政收入由中央组织,而大部
分支出由地方财政实现。为了解决地区间经济 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各地方政府之间财力上悬 殊问题,确保地方经济顺利发展,日本采取了 以下三种方式实现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补助。

中国税收制度与转移支付制度

中国税收制度与转移支付制度

中国税收制度与转移支付制度:
中国的税收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是两个相互关联的财政政策工具。

税收制度是中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征收各种税款,为国家提供财政资金。

中国的税收制度包括多个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

税收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调节经济,促进公平竞争,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国财政支出的一种形式,主要用于弥补地区间、城乡间和群体间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区域均衡发展。

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等。

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促进地区间的均衡发展,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中国的税收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相互配合,共同为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税收制度为国家提供财政资金,而转移支付制度则将这些资金合理分配到需要的地方和群体,实现社会公平和区域均衡发展。

同时,税收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变化。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定义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定义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定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各区域之间的横向不平衡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

它是最主要的区域补偿政策,也是世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践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

它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上能够转移和调节区域收入,从而直接调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状况。

转移支付是政府把以税收形式筹集上来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转移到社会福利和财政补贴等费用的支付上,以便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编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是使贫困地区能够达到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水准,即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均等化,这一标准是全国公共服务和公共投资的最低标志。

因此它是促进各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平衡各区域财政能力的有效手段。

中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只负责援助那些低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而不负责已高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以使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所承担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的职能。

中央政府没有必要去追求市场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必要去援助那些大大超过全国公共服务最低标准的发达区域。

中央政府对不发达区域的援助目的是促进和帮助这些地方政府实现中央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它的钱只能用于人力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方面。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和由富裕区域向贫困区域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无论是纵向转移支付制度还是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其实质都是“抽肥补瘦”。

一般性补助转移支付量过大,财力平调过多,既挫伤发达区域的积极性,又会使不发达区域产生依赖性,将损害整个国家的发展动力和效率。

因此,转移支付更多的是专项转移支付和分类转移支付。

尽管它们同样会导致效率的损失,但相比而言更加公平和合理。

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应该加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抑制区域间差距的过分扩大,调整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横向不平衡,促进地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为落后区域的经济起飞创造条件,达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目的。

8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8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有条件的配套拨款: 有条件的配套拨款:(1)封顶的配套拨 closedgrant), ),这种拨款规 款(closed-ended grant),这种拨款规 定了接受拨款的政府可以得到的最高拨 款的数量界限;( ;(2 款的数量界限;(2)不封顶的配套拨款 opengrant), ),不规定拨款接受 (open-ended grant),不规定拨款接受 者可以得到拨款的最高限额, 者可以得到拨款的最高限额,只要有自 有资金, 有资金,就一直可以按自有资金投入的 某个百分比从拨款者那里获取配套资金。 某个百分比从拨款者那里获取配套资金。
纵向财政失衡 横向财政失衡 公共产品的外部性 政府间税收划分存在不足
二、拨款的类型
拨款最基本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有条件 拨款最基本的类型有两种: 拨款,一种是无条件拨款。除此之外, 拨款,一种是无条件拨款。除此之外,还 有分类拨款。 有分类拨款。
(一)有条件拨款 也称专项拨款( grant), ),或叫选择性 也称专项拨款(specific grant),或叫选择性 拨款(selective grant),是指附带条件的拨 拨款( grant),是指附带条件的拨 ), 专款专用是该类拨款最基本的特征。 款。专款专用是该类拨款最基本的特征。 有条件的拨款: 配套拨款( 有条件的拨款:(1)配套拨款(matching grant),也称百分比拨款( grant),也称百分比拨款(percentage ),也称百分比拨款 grant), grant),是指接受拨款的政府必须自己筹集 ),是指接受拨款的政府必须自己筹集 到一定比例的款项, 到一定比例的款项,才有资格接受上一级政 府的拨款。 非配套拨款(non府的拨款。 (2)非配套拨款(non-matching grant)是指拨款者提供一笔固定资金( grant)是指拨款者提供一笔固定资金(a lumplump-sum grant),并规定它必须用于指定的 grant), ),并规定它必须用于指定的 项目。 项目。

04政府间转移支付

04政府间转移支付
❖ 可以享受免费学校午餐的学生,以家庭人口和收 入来看,2口之家的年收入在1万8941美元以下, 三口之家在2万3803美元以下,四口在2万8665美 元以下,五口在3万8389美元以下,六口在3万 8389美元以下,七口在4万3251美元以下,八口在 4万8113美元以下。
第四章 政府间转移支付
美国穷人家的孩子都在吃啥?
(三)封顶的配套拨款
❖ 有条件封顶的配套拨款,规定了资金的用途和 最高界限,并要求地方政府承担一定比例自有 资金的拨款。
❖ 其效应如下图
第四章 政府间转移支付
二、有条件拨款
有条件封顶的配套拨款的效应(1)
第四章 政府间转移支付
二、有条件拨款
有条件封顶的配套财政转移支付的效应(2)
第四章 政府间转移支付
•联邦政府的事权:国防、外交、社会保障、 联邦交通和邮电、重大科研计划以及联邦一 级的行政事务等。
•州政府的事权:州一级的行政事务、教育、 文化、卫生、社会救济、住房、治安等。
•地方政府的事权:负责当地的教育、文化、 卫生、交通、治安、社区服务等。
第四章 政府间转移支付
一、不同级别政府间转移支付
❖联邦对州转移支付办法
❖ 那费用呢?穷人家孩子吃不起咋办?中小学生在学校吃 的午餐分三种购买方式,高收入家庭学生要自掏腰包, 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实行减价折扣、穷人家的孩子则是免 费。这样穷人家的孩子、低收入家庭孩子不必为吃不起 午餐而烦恼。
第四章 政府间转移支付
美国穷人家的孩子都在吃啥?
❖ 什么样家庭的孩子可以在学校吃免费的午餐呢? 原则上当然是穷人家的孩子,但什么是穷人的标 准呢?美国农业部定出的2009-2010年可以在学校 吃免费午餐、早餐的学生标准主要是以家庭收入 来衡量。

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功能 1.弥补纵向财政失衡和横向财政失衡 纵向财政失衡和横向财政失衡的存在,是政府间转移支 付产生的基本理论依据。 纵向财政失衡是针对多级财政体制中,上下级政府之间 财政收支状况的差异而言的,指的是各级政府的自有财政收 入与其承担的支出责任不对称,导致某些层级政府出现财政 赤字,而其他层级政府存在财政盈余的状况。 现实中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往往面临着相对较高的支 出需求和相对较少的自有财力并存的矛盾,形成本级的财政 赤字。与此相反,中央政府承担相对较低的支出需求,但拥 有相对较多的自有财力,出现本级财政盈余。纵向财政失衡 客观上要求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进行财力的纵向调节。
一般性转移支付
均等化功能:弥补财政失衡
转移支付
矫正辖区间外溢效应 专项转移支付 补偿中央委托地方事务 实现中央政府政策目标
转移支付目标框架
(二)转移支付的分类 1.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一般性转移支付也可以称为无条件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 也可以称为有条件转移支付、指定用途转移支付。这种分类以 获得转移支付资金的地方政府在使用转移支付资金方面的不同 为依据,在获得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后,地方政府可以独立自主 地安排其使用方向和数额。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由拨款的 上级政府限定在特定的范围之内,地方政府在得到这类转移支 付后,不能随意变更使用数额和方向。一般性转移支付直接增 加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能够弥补纵向和横向财政失衡造成 的地方财政缺口,也可以称为均等化转移支付。在地方政府标 准财政收支测算的基础上,运用公式计算各地方应获得的转移 支付份额,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较为普遍的确定方法。
横向财政失衡是针对同一层级地方政府之间财政收支状 况的差异而言的,指的是同一层级不同地区地方政府满足本 地公共支出的能力不同,如一些贫困地区的某些公共服务因 地方政府自有财力不足难以达到最低标准,而有些富裕地区 在公共服务达到最低标准后财力仍富余。 一般来说,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大大高于落后地区,同时落 后地区往往由于地处偏远、人口分散等原因,需要更多的财 政支出才能达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由此形成了横向财 政失衡的状况。地方政府自有财力与标准财政支出之间的缺 口是很难通过地区间自发的财力转移来进行调节的。 因此,横向财政失衡客观上要求高层级政府从较高的层次 予以调节,缩小不同地方政府满足公共支出的能力差距,尽可 能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靠拢。

财政学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财政学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 分析: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模式是现收现 付式还是个人账户式?
• 九、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 •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对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进行 了一系列改革: • 建立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社会保险基金。 • 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担社会保险具体事务的 管理工作:社会保险待遇实行社会化发放、社会保险对象 实行社区管理。 • 社会保险基金被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 款专用。 • 设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 • 成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营运 和管理
• • • • • •
1.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制度在社会保险制度中占据核心位置。 第一个《养老保障法》产生于德国(1889年)。 中国“家庭养老”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铁饭碗:
• 改革情况: • ★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 制度)(始于1984年,之后不断改进) •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始于2009年) •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始于20世纪80年代,遭停顿 ,2009年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计划2020 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 ★机关单位维持原有的养老保障制度。
• 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存在的问题: • 收入方面:过渡户仍然存在 • 支出方面:分级拨付的支出方式造成拨款 环节增多,仍然存在基金被截留和挪用现 象。
• 最新一期的《瞭望》周刊刊载文章称,中国 最新一期的《瞭望》周刊刊载文章称, 养老金缺口高达6万多亿元人民币 万多亿元人民币, 养老金缺口高达 万多亿元人民币,力争在 未来30年化解 年化解。 未来 年化解。 • 文章说, 年初, 文章说,2005年初,劳动和社会保障 年初 部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关于中国养老金缺口 的专业报告。这份报告预测,未来30年中国 的专业报告。这份报告预测,未来 年中国 养老金缺口高达6万多亿元人民币 万多亿元人民币, 养老金缺口高达 万多亿元人民币,如果中 国社会保障制度转轨平稳成功, 国社会保障制度转轨平稳成功,在已经做实 个人账户的前提下, 个人账户的前提下,未来的第二十八年将成 为养老金支付高峰的“拐点” 为养老金支付高峰的“拐点”,此后养老金 缺口将逐步被填平,并可能出现总体赢余。 缺口将逐步被填平,并可能出现总体赢余。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
企业(雇主)缴纳社会保障费,是社会保障基金的又一 重要来源
个人负担一部分社会保障费(特别是社会保险)是必要 的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
1.现收现付式 2.完全基金式 3.部分基金式
1.现收现付式
这是一种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的 基金筹集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先作出一年(至多几年)内某 项社会保障措施所需要费用的测算,然后按一定 比例分摊到参加该保障措施的所有单位和个人, 当年的基金收入仅用于涉足当年支出的需要。
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指由国家和社会为立法或政策范围 内的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的生活水平 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一种社会 保障形式。
社会福利表现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福利设 施、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的各种社会福利事业。目 的是改善公民生活,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
社会福利的经费一般由财政负担,社会福利范 围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可以通过法律和行政办法, 根据生产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加以调整。
2.完全基金式
完全基金式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为 指导的筹集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在对未来较长时间的宏观预测的 基础上,预计保障对象在保障期内所需享受保障 待遇的总量,据此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分摊到保 障对象的整个投保期间。
3.部分基金式
部分基金式是一种把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与 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相结合作为指导的筹资模 式。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与 筹集模式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由国家、 企业和个人3方负担的办法,或者依据具体情况,由这3 种来源的不同组合构成。
国家财政负担亦即是国家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部分资 金,用于社会保障事业方向的开支,这是社会保障基金 中重要的、稳定的来源

第22讲 政府间转移支付

第22讲 政府间转移支付
收入增加产生的效果
• 现实发现与理论上的这种背离,称之为粘蝇纸效应: “Money seems to stick where it initially hits”
13
为什么会产生粘蝇纸效应?
• 政治家的预算扩张动机 – 选民与政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非民主社会
• 财政幻觉 fiscal illusion – 选民误以为公共品的价格降低了
cc41
E4 E1
G1 G2
BR
公共教育支出 (G)/年
无条件补助的粘蝇纸效应flypaper effect
• 理论上看,当民主机制完美有效时,地方政府收到1元转移 支付和地方居民收入增加1元是完全等价的,会使得地方居 民的预算约束线外移同样距离
- 理论预测,1元补助增加仅提高公共品支出0.1-0.2元。即1 元补助会导致地方税收减少0.8-0.9元。 • 但很多实证研究发现,地方得到1美元转移支付,公共品支 出增加0.7元以上。 – 转移支付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远大于同等数量的居民
8
为什么要有转移支付?
• 上述四大原因并不是割裂的 – 解决横向财政失衡—中央委托地方事务 – 纵向不匹配—中央委托地方事务
• 政治上的考虑 – 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 – 对革命老区的转移支付
9
转移支付的分类
• 无条件补助(一般性转移支付)unconditional, general: 对资金用途没有任何限定
5
为什么要有转移支付?
• 原因2:解决横向财政失衡,对经济落后地区给予转移支付
6
各省份依赖于中央转移支付的比重
7
为什么要有转移支付?
• 原因3:中央利用转移支付,解决地方公共品的跨区域外 部性 – 庇古补贴的原理 – 淮河治理:安徽省出2000万,中央出1000万

转 移 支 付 概 述

转 移 支 付 概 述

率下降。 故:只要б ≠1,劳动和资本分配率均会发生变 动,从而产生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 3、垄断程度理论(M.卡莱茨基 波兰) 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以企业拥有的市场支配 (垄断)力量来说明国民收入分配率的决定。 假设: R:市场垄断力量; T:企业收入; M:企业原料费用; wL:工资总额。 则: T = R ×( M + wL)
即:由实际工资代表的劳动收入=劳动的边际 生产力。 又假设: Py:名义国民收入; wL:劳动收入。 则:MPL = △Y / △L 生产弹性= 产量变化的百分比 / 生产要素投 入量变化的百分比 wL 劳动分配率= — Py
w L = — × — P Y △Y L = — × — △L Y △Y / Y = ————(劳动的生产弹性) △L / L

第二节 转移支付的理论前提和依据

转移支付的理论前提;
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
一、转移支付的理论前提
理论基础(前提条件): 市场经济决定收入分配结果不公平。 1、卡尔多分配理论(N.Kaldor 新剑桥学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投资的不断增加,投资率的 不断提高,必将导致国民收入的分配愈来愈不利 于劳动要素而有利于资本要素,从而使得收入分 配的差距不断扩大。 假设: Py:名义国民收入; wL:劳动收入;
目标: 道义上的目标——公平; 经济上的目标——社会效用最大化。 2、转移支付的研究范围 为什么私营保险或其他安排均无法达到公共保 险所能实现的目标,一定需要政府出面。 各类保障项目会带来哪些不利后果:社会保障 计划,导致私人储蓄下降及提前退休;失业保 险,诱使厂商辞退工人,工人降低其寻找新就 业积极性;医疗保险上,政府支出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公众对 医疗设施的需求,并降低了节约 使用医疗设施的愿望。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指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提供财政资金的一种方式。

该制度的目的是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调节地区间的贫富差距,补偿地方政府在执行国家政策时所面临的经济困难。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起源于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当时是为了保障国家统一计划的实施而进行的财政转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经济逐渐市场化,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如今,它已经成为衡量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指标之一。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机制主要通过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提供一定金额的转移支付。

这些资金通常被用于支持地方政府的重点项目,例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扶贫救助等。

中央政府会根据地方经济状况、政策实施情况等因素进行资金分配,并通过预算编制、审核、监督等手段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它可以解决地方政府由于财力不足而无法承担的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通过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可以促进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减少地区间的贫富差距,提高全国整体经济水平。

然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中央政府在资金分配上的权力过大,地方政府在申请资金时存在难度,有可能受到不公平对待。

其次,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也存在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滥用资金,导致转移支付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此外,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也存在重复性、不透明等问题,影响了其效率和公信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加强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监督和管理。

首先,中央政府应该建立更加透明的资金分配机制,并加强对地方政府使用资金的监督。

其次,地方政府应该加强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确保转移支付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

此外,应该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提高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总之,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调节区域间经济差距的作用。

财政学5转移性支出

财政学5转移性支出
2019年3月9日 《财政学》 8
三、特征:
1、财政补贴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2、财政补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3、财政补贴具有明显的时效性
2019年3月9日
《财政学》
9
四、财政补贴存在的必要性:
1、存在的外部效益越大,补贴的必要性越大;
2、自然垄断产品采用边际成本定价时,需要对生产者 的亏损额进行补贴;
2019年3月9日 《财政学》 25
3、有条件不封顶的配套拨款: (1)规定了资金的用途,并要求地方政府在得到转 移支付资金的同时,也拿出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额的 配套资金。 (2)效应: A、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B、有助于地方降低税率,增加地方社会福利 C、此类拨款是纠正外部效应的一种办法。 4、有条件封顶的配套拨款: (1)规定资金用途和最高界限,并要求地方政府承 担一定比例自自有资金的拨款。 (2)效应:有利于拨款者对预算的控制,在实践中, 拨款者更愿意采用。
2019年3月9日
《财政学》
4
三、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影响
转移性支出
转化为
接受对象的可支配收入
(1)个人、家庭
(2)厂商
私人消费需求
私 人 投 资 支 出
增 加 资 本 和 劳 动 报 酬
5
2019年3月9日
《财政学》
第二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概念: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以强制手段对国民收 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并对因多种原因使生存发 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 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二、社会保障的产生和普及: 三、社会保障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 四、社会保障的意义:内在稳定器作用、私人保险市场的局限性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 2、社会福利 3、社会救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无条件拨款会使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支出增加,但增加额 一般小于中央政府的拨款额,主要是一部分补助资金向 私人产品转移,具有“漏出效应”。



这意味着,给予地方政府的一笔无条件的拨款所具有的收入效应 使拨款的一部分流向私人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这种漏出是通过降低地方税收的方式来实现的。从图中可看到, 在接受了拨款后私人产品的消费从OF增加到OH,但该地区居民所 支付的税收却从FA降低到HA,降低量为FH,地方税总体税率也就 从FA/OA下降到HA/OA。这表明无条件拨款降低了地方政府对地方 税的征收积极性。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漏出的程度,可以用均衡点E2在线段MN 上的具体位臵来表示。当点E2越靠近M点时,政府间转移支付会 导致该地区提供数量更多的地方性公共产品,此时拨款漏入到私 人部门的程度就越低;当点E2越靠近N点时,拨款会较多地增加 私人产品的提供,此时拨款漏入私人部门的程度比较高。

纵向财政缺口,是指由于中央收入占主导地位而地方却承担更 多的支出责任所形成的地方财政的财政赤字,这种赤字要靠中 央通过转移支付形式给予弥补。其中也包括地方财政上下级之 间,上级财政(如省)对下级财政缺口的弥补。弥补纵向财政 缺口,也称为纵向财政均衡。
(二)弥补横向财政缺口 1.概念:横向财政缺口,是指由于规范统一的收支划 分方法,形成一些地方的收入能力不能满足支出需要 的缺口,这种财政缺口也要靠中央财政(或上级财政) 通过转移支付形式予以弥补。
(四)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转移支付的功能,不仅在于通过一般均衡补助和拨款来弥补纵 向财政缺口,而且还要通过规定用途的专项补助或拨款,支持 落后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均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并推 动全国经济的更快发展。
三、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类型 (一)无条件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1. 概 念 : 也 被 称 为 无 条 件 拨 款 、 一 般 性 财 政 拨 款 ( general grant),它指的是上级政府在对下级政府进行政府间财政转 移支付时不限定该项拨款的使用范围和方向,也不提出具体的 使用要求,接受者可按自己的意愿使用这笔政府间财政转移支 付资金。 2.目的: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提供无条件拨款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解决横向的与纵向的财政不平衡问题,既保证地方政府作为一 个整体能平衡预算,同时缓解地方政府间财政能力的差异,保 证每个地区都能提供基本水平的公共服务。
3.分类





根据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否需要下级政府提供相应的配套资 金 , 可 以 区 分 为 有 条 件 配 套 的 财 政 拨 款 ( conditional matching grant)和有条件非配套的财政拨款(conditional non-matching grant)。 (1)有条件非配套的财政拨款 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提供一笔固定数额的补助,并指定其具体 用途,但不要求下级政府提供配套资金。这种拨款可以增加地 方财政收入的来源,提高下级政府对指定项目投资的积极性。 (2) 有条件配套的财政拨款 上级政府不仅指定财政拨款的具体用途,而且还要求接受财政 拨款的下级政府按照规定的配套率提供一定的配套资金用于上 级政府指定的用途,否则就不能得到该项财政拨款。 配套率=下级政府投入的配套资金/上级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 +下级政府投入的配套资金
央和地方之间,地方政府之间的财力,通过规范的补助形式, 将一部分中央财力无偿转移给地方政府,或把发达地区的一部 分财力转移给地方政府的一种调节制度,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政府间第一次财政分配即分税的纵向和横 向的财政经济能力差异与均等化目标的要求所进行的第二次分 配。
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 (1)无条件政府间转移支付按照拨款数额是否固定又分为无 条件整额拨款和税收努力相关性无条件拨款。 如果无条件政府间转移支付是一笔数额固定的款项,那么它就 属于无条件整额拨款。 税收努力相关性无条件拨款,该形式是财政拨款的数额不是固 定的,而是由上级政府根据接受财政拨款的下级政府的行为来 决定拨款的具体数额。通常情况下是根据下级政府自有收入的 情况来确定拨款的数额,而下级政府自有收入的情况又取决于 自身的税收努力(tax-effort)程度,所以这类政府间财政转 移支付也被称为税收努力相关性无条件拨款(tax effortrelated general grant)。 具体的财政拨款数额与税收努力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财政拨款 接受者的税收努力程度越高,则获得的财政拨款额就越大。
第五章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理论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理论
第一节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的概念与类型
第二节 粘蝇纸效应
第三节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 转移支付制度
第一节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与类型
本节目录
一、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 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必要性 三、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类型 四、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效应
3.目标

弥补横向财政缺口的目标是均衡地区间的最低公共服务水平, 保证各地区间具有大体均衡的最低公共服务水平,而不是解决 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和 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这种横向公平不只是公平问题,而且是效率问题。如果不同地 区之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过大,就会发生人口向公共服务水 平高的富裕地区的非正常流动,从而产生资源配臵的效率损失。




有条件配套的财政拨款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有条件封顶的配套 财政拨款和有条件不封顶的配套财政拨款。 ①在有条件不封顶的配套财政拨款方式中,上级政府不规定接 受财政拨款的下级政府可以获得的财政拨款的最高限额,只要 下级政府按照设定的条件提供配套资金,就一直可以按配套率 从提供财政拨款的上级政府那里获得相应数额的财政拨款。 有条件配套不封顶拨款是矫正外部效应的一种方法,拨款的目 的是鼓励地方政府提高更多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 ②在有条件封顶的配套财政拨款方式下,上级政府规定了接受 财政拨款的下级政府可以获得的财政拨款的最高数额界限,在 最高限额内,上级政府按照设定的条件以及下级政府投入的配 套资金的多少提供相应数额的财政拨款;但是在超过规定的限 额后,不论下级政府是否继续投入配套资金,上级政府都不再 在限额外增加财政拨款额。 这也是矫正外部效应的一种方法。
一、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s) 的概念

以转移支付资金领受主体为标准,政府财政的转移性支出可以 具体划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政府对企业的转移支付,二是政府 对居民个人的转移支付,三是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
(一)广义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从一般意义上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既包括财政资 金从上一级政府向下一级政府的转移和同级次不同政 府间的资金转移,而且也包括下一级政府向上一级政 府的资金转移。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广义上的政府间 财政转移支付。
有条件拨款 有条件配套 拨款
有条件封顶 的配套拨款
有条件不封 顶的配套拨款
四、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效应 (一)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不同的转移支付的形式,对接受财政拨款的下级政府的财政行为 会产生收入效应或者替代效应。 1.收入效应是指接受财政拨款的下级政府将会拥有更多的资源归 其支配使用。 2.替代效应是指由于财政拨款改变了接受财政拨款的项目和未接 受财政拨款的项目之间的价格比,即拨款降低了受补项目的成本 ,从而使资源从非拨款项目转移到受补项目,扩大受补项目的支 出。 不同的财政拨款形式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是各不相同的,所以 不同形式的拨款对财政拨款接受者的行为的影响是不相同的。
(二)无条件拨款的经济效应
私人产品 C N A H F E1 E2 M I2 I1
图5-2 无条件政府间 财政转移支付的效应
O
G
J
B
D
地方性公共产品
在所有社会资源的初始所有权都界定为私人所有的条件下,为了 消费OG数量的公共产品,就必须放弃FA数量的私人产品,假定地 方政府的资金来源全部来自地方税收,这意味着该地区要课征FA 数量的税收,地方税的总体税率为FA/OA。 1.无条件拨款具有收入效应,在不改变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相对价 格的条件下,使得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需求量增加。 与接受拨款前相比,该地区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消费量提高了GJ, 与此同时私人产品的消费量也提高了FH。

(2)根据财政拨款是否有最高限额,税收努力相关性 无条件拨款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封顶的税收努力相关性 无条件拨款和不封顶的税收努力相关性无条件拨款。
无条件整额 拨款 无条件拨款 税收努力相 关性无条件 拨款 封顶的税收努力相关性 无条件拨款
不封顶的税收努力相 关性无条件拨款
(二)有条件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1.概念: 也被称为专项财政拨款(specific grant),它是一 种带有附加条件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在这一 方式下,上级政府在提供财政拨款时通常会指定该项 拨款资金的用途,下级政府必须按规定的用途来使用 这笔拨款,否则就无法得到该项资金,专款专用。 2.目的: 它主要用来执行转移支付的政策和意图,比如用于外 溢效应的项目,教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
(三)公共产品外部性


公共产品的外部性的存在,破坏了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的成本与 收益相对称的原则,这可能会扭曲地方政府的行为,从而导致 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提供达不到最优状态。 发生这种情况,只要上级政府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或拨款,弥 补外溢收益的成本,就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臵效率。而配套 补助或拨款的多少,要根据外溢收益和本地区收益的比例来确 定,外溢收益越大,配套的比例就应当越大。
2.原因:



在一个国家内的不同地区之间,由于各地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禀 赋不同,财源分布不均匀,加上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密集等因 素,各地的税基和可征税潜力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 在财政上的表现就是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充裕,而落后地区财政 状况拮据。而与此同时,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有着更大的支出 需要。 因此,各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净利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 异必然导致落后地区在同样的税收努力(即同样有效的税率) 下无法提供发达地区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 由于这些差异常常是由地方政府不可控制的因素引起的,所以 其带来的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应当由中央政府采取转 移支付的办法来解决,以达到最低公共服务标准,实现政府间 横向财政平衡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