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_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1]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毛细淋巴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 A.淋巴B.血浆C.淋巴和组织液 D.组织液2.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呼吸酶B.葡萄糖C.钙离子D.血浆蛋白3.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B.内环境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不变状态C.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或传递不可能由( )A.轴突→树突→细胞体B.轴突→细胞体→树突C.细胞体→树突→轴突 D.树突→细胞体→轴突5.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6.右图为某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试判断注射的药品最可能是( )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醛固酮D.抗利尿激素7.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抗体是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B.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C.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8.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再由B细胞呈递给T细胞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A.①③⑤④B.①②⑤④ 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9.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反应B.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反应C.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D.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10.吲哚乙酸是( )A.垂体生长素 B.植物生长素 C.性激素 D.脑激素11.校园里种植的杉树,主干粗壮,生长旺盛,而侧枝很细弱,主要原因是由于( ) A.侧芽缺乏生长素B.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少C.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多D.侧芽积累的生长素过多12.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B.生长素有促进果实生长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D.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的成熟1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 )A.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B.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C.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D.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14.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生物)及参考答案
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生物)《稳态与环境》中段评价测试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26小题,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2.下列关于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B.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C.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D.人体内抗体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它能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3.下列与水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B.人体由于花粉过敏,会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降低,水分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导致组织水肿C.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D.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来实现的,其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4.如右图,若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A.在BD范围内 B.在OA范围内C.在BC范围内 D.在BA范围内5.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6.下图中A、B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示意,其主要原因是A.芽能发育成枝条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C.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D. 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7.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 C.c D.d8.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9.若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属于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导性免疫10.光周期影响许多动物的性行为。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生物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含三套题)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测试卷及答案(满分:9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一 二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其中1~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生理过程可发生在人体血浆中的是( ) A.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乳酸 B.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A.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 D.淀粉彻底水解为葡萄糖2.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体液中,细胞外液多于细胞内液 B.血浆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导致肌肉抽搐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离不开体内细胞的参与D.正常情况下,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不会使血浆PH 发生明显变化3.下列与内环境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B.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内环境达到稳定时其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下列哪种细胞不是免疫细胞( )A.吞噬细胞B.浆细胞C.造血干细胞D.T 淋巴细胞 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严重腹泻会导致体液中水分大量丢失,故此时只需要补充水分即可B.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组织液含量会增多、淋巴含量会减少C.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时不选用血液的原因是红细胞呈红色,会影响颜色观察D.人体在饥饿状态下,肝脏组织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其他组织处的低6.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血浆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C.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可引起组织水肿D.给病人注射一定量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一段时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7.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皮层、脑干、小脑和脊髓B.大脑皮层S区受损伤,患者能讲话,但不会写字C.呼吸中枢、渴觉中枢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位于脑干D.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氧会影响神经调节的速度B.神经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C.神经调节快且准确性高,是因为传输距离近D.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9.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处于平衡状态的结果。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答案
期中考试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共50分)
12345678910
D A A A A C B B D B
11121314151617181920
D D C C B A C D B C
2122232425
A B A C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6.【答案】(每空2分,共14分)
Ⅰ.二一三Ⅱ.(1)乙(2)AAX B Y或AaX B Y(3)7/121/12
27.【答案】(第(4)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
(1)花药离体培养植物细胞全能性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每空1分)
(2)E诱变基因突变(每空1分)
(3)AD ABC(每空1分)
(4)3(2分)
28.【答案】(每空2分,共10分)
(1)在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化学信号B心脏的跳动减慢
(2)假说正确(神经细胞释放化学物质,使心肌细胞跳动减慢)
(3)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9.【答案】(每空2分,共16分)
(1)神经神经递质
(2)体液(或“血液为主的体液”或“血液和组织液”,只答“血液”不给分)
(3)促胰液素(答“胃泌素”也给分)
(4)作为渗透压感受器作为水平衡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答“释放抗利尿激素”不给分)(答出两点即可)
(5)大脑皮层
(6)肾小管、集合管细胞膜上有大量水通道蛋白(答案合理即可)。
2020-2021学年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范围: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Na+B.消化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尿素D.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2O2.人体细胞生活在体液中,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B.体液是指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C.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3.如图表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处正处于兴奋状态B.甲处为兴奋过后已经恢复静息电位C.丙处即将兴奋D.该图能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4.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人脑的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5.关于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②直接进入血液③激素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④体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6.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白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7.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
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①体温下降②机体耗氧量降低③皮肤血管收缩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8.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只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B.免疫细胞只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C.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9.下列免疫反应中,属于体液免疫反应的是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C.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从而抑制病菌的繁殖D.免疫细胞清除进入机体的麻风杆菌10.2011年3月,因多名婴幼儿接种疫苗后死亡,辉瑞与赛诺菲安万特的两款疫苗在日本被停用。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沈阳市郊联体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试题生 物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机体的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组织液大部分回流到血浆,只有少部分渗入到淋巴液 B. 肾炎会降低血浆的渗透压,使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C. 和生成的组织液相比,回流的组织液中2CO 浓度较低 D. 血浆pH 的相对稳定与-3HCO 、24HPO 等离子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而组织液与淋巴、淋巴与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单向的。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 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 、组织液大部分会通过回流重新进入血浆中,少部分渗入到淋巴中,A 正确;B 、肾炎会导致蛋白质随尿液流失,从而使血浆的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进入组织液中增多导致组织水肿,B 正确;C 、和生成组织液相比,由于组织细胞的代谢作用排出二氧化碳进入组织液,使回流的组织液中二氧化碳浓度高,C 错误;D 、HCO 3-、HPO 42-等缓冲物质主要存在血浆中,以维持pH 的相对稳定,D 正确。
故选C 。
2.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①细胞中ATP和ADP的平衡②Na+、K+平衡③CO2、O2平衡④体温平衡⑤氨基酸平衡A. ②④B. ②③④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分析】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
在内环境中通过调节反应形成的动物机体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详解】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④体温调节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②Na+、K+平衡、③CO2、O2平衡和⑤氨基酸平衡属于内环境化学成分的平衡,①细胞中ATP和ADP的平衡不属于内环境,因此可选的为②③④⑤,C选项正确。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生物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一 二 总分 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 .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C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 .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 显著下降 2.下表为某人的尿液、原尿和血浆经化验后得到的主要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液/%b 液/%c 液/%蛋白质 微量 8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5 0.72 1.25 尿素0.03 0.031.8 尿酸0.0040.0040.05A .b 液是血浆,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 .c 液中没有葡萄糖的原因是原尿经过肾小管的时候全部被重吸收C .因为c 液中尿素和尿酸的含量多于a 液和b 液,所以c 液是尿液D .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往往会引起尿蛋白 3.如图可用来表示下列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A .a 表示细胞外液,b ~d 分别表示血液、组织液、淋巴液B .a 表示原核生物,b ~d 分别表示细菌、蓝藻、病毒C .a 表示免疫系统,b ~d 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抗原D .a 表示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b ~d 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4.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人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I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实现离不开内环境。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对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有机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原核生物以DNA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B. 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储存能量等生物学功能C. 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D. 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翻译的产物【答案】B【解析】【分析】1、脂质的种类与作用:脂肪:储能、维持体温;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2、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分子。
【详解】A、tRNA也有氢键,同时原核生物的的遗传物质是只有DNA,A错误;B、脂质中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成分,性激素可以调节代谢,脂肪储存能量,B正确;C、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而不是只存在于某个地方,C错误;D、光合作用产物是有机物,不仅仅是葡萄糖,乳酸只是无氧呼吸的产物,翻译的产物是多肽链,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涉及知识面较大,需要考生进行识记,重点是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2.下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图a中,NAD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B. 图b中,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C. 两图所示意的结构中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D. 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答案】C 【解析】【分析】图中显示ab都具有两层膜。
a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是线粒体。
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第二、三阶段都发生在线粒体中;b中内膜光滑,有类囊体,是叶绿体。
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因为上面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
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共40题,1-20每题1分,21-40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如图为人体内环境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B.若⑤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②增加,引起组织水肿C.人体剧烈运动时,⑤的PH仍保持在7.35~7.45D.④与⑤相比蛋白质的含量很多2.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
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C.白蛋白增多,机体免疫力增强D.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增加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①抗体、血浆蛋白和尿素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神经递质和氨基酸A.①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下列各项不能诱发人体组织水肿的原因是(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B.营养不良造成的血浆蛋白含量减少C.饮水过多,大量水分滞留在组织液所致D.毛细淋巴管堵塞,组织液不能回流5.图中表示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至少穿过5层磷脂分子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6.已知一个鲜活的神经细胞在小白鼠体内的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如图甲所示。
将这一完整的神经细胞置于某一等渗溶液E中(其成分能确保神经元正常生活),其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电位变化可能如乙、丙、丁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组织液中K+浓度比细胞内高,Na+浓度比细胞内低B.乙图,E液中Na+、K+两种离子的浓度都要比组织液高C.丙图,E液中K+浓度与组织液相同,Na+浓度比组织液低D.丁图,E液中K+浓度比组织液高,Na+浓度与组织液相同7.下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独给Y处一适宜刺激,电流计指针不偏转B.单独给X处一适宜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相反的偏转C.如果分泌物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激素b可能是甲状腺激素D.若Z处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引起细胞甲的K+大量外流8.如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代表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代表低血糖,则b可代表促进肝糖原分解,c可代表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B.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可分别代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C.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减少和产生渴觉D.若A代表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的形成9.有三个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的病人,他们分别患有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症。
辽宁省沈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生物
一、单项单选题(共40小题,1—20每题1分,21—40每题2分共60分)1.阿尔茨海默病(缩写为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该物质的沉积会损伤周围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受损。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能减缓病情的发展速度B.向患者体内注射兴奋性神经递质,能明显改善其病情C. AD病人的Aβ沉积在组织液中,会改变神经细胞的内环境D. AD病人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和突触部位兴奋的传递均受到影响2.下图所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
下列各项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间隙C.Ⅰ中枢神经系统Ⅱ脑Ⅲ脊髓Ⅳ大脑D.Ⅰ特异性免疫Ⅱ体液免疫Ⅲ细胞免疫ⅣB细胞3.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是一种伴性遗传病,如图是某患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是来自Ⅰ1个体的基因突变B.若Ⅱ1和Ⅱ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4C. 若Ⅳ1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有一男孩,则该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8D. 该家族中表现正常的女性都不传递致病基因4.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有一双亲生了四个孩子,其中只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不考虑突变),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能发生③正常情况下,1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四种精子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A. 一项 B. 二项C.三项 D.四项5。
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A.发生了基因突变 B. 发生了染色单体互换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6.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②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7.下列哪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A.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儿子 B. 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果蝇C. 对青霉菌进行X射线照射后,培育成高产菌株D.人由于晒太阳皮肤变黑8.下列生命活动可能会使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的是( )①同源染色体分离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③基因突变④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互换⑤染色体结构变异⑥染色体数目变异A. ①②③ B.③④⑤ C. ②③④D.③④⑥9.可产生新基因及可为生物界的千姿百态提供丰富变异来源的分别是()A.前者为基因重组,后者为基因突变 B. 前者为基因突变,后者为基因重组C.两者均为基因重组 D. 两者均为基因突变10.运动员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速度和发展力量,但是并不能传递给下一代,原因是()A. 肌细胞不能携带遗传信息B. 体细胞发生的突变不能遗传C. 生殖细胞没有携带全套遗传信息D. DNA碱基序列不因锻炼而改变11.如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D.丁中O22.药物吲哚美辛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长期服用可引起病人焦虑、失眠,甚至引起肝脏损伤,从而导致病人血浆中转氨酶升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外界环境的变化才能使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B.健康成年人体内的转氨酶只能存在于细胞内液中C.吲哚美辛可以引起内环境中成分或理化性质的改变D.吲哚美辛可以作用于痛觉中枢下丘脑从而达到镇痛效果3.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
图中a、b、c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其中b为血浆)。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a为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正常情况下,a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b,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cC.静脉点滴的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到达组织细胞内至少需穿过5层细胞膜D.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4.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A.脑神经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外周部分,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内脏、血管、腺体的活动B.中枢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小脑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C.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对身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并都完全受意识支配D.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其对呼吸的调节离不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5.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1. 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2. 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A. 血浆、体液和体液B.血液、体液和淋巴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3. 人体内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A.细胞内液B. 细胞外液C.血液 D.淋巴4.小明在学农期间因长时间劳动使手掌磨出了“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A. 细胞内液B. 组织液C. 血浆D. 淋巴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 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 神经一体液调节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6.反射活动得以完成的结构基础是()A. 感受器B. 反射中枢C. 效应器D. 反射弧7.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列对反射弧的概括,正确的是()A. 感受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B.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C.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效应器D.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入神经→效应器→感受器8.某人事故头部受伤,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是不能口头表达。
该病人大脑受伤的区域可能是( )A. 运动性语言中枢B. 书写性语言中枢C. 视觉性语言中枢D. 听觉性语言中枢9.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 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C. 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D. 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10.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B. 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主要是切断血糖的来源C. 血糖浓度与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速率有关D. 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过程中的重要器官11.人类呆小症的病因是()A.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B.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 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 成年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12.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
--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
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期中考试高二试题生物命题人:沈阳三十中学龚雪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90分命题范围:必修二第五章——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说明:本试卷由第Ⅰ卷和第Ⅱ卷组成。
第Ⅰ卷为选择题,一律答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主观题,按要求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精过程中进行了基因重组,亲子代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不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C.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染色体组中染色体数就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2.下列有关人工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论哪种形式的育种方法,均会定向的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诱变育种可大大提高育种的效率和扩大选择范围C.杂交育种可快速、高效的培育出具有新性状的作物新品种D.基因工程属于定向改造新品种,选择育种属于定向选择新品种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4.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和前肢都很长B.伦敦桦尺蛾黑化现象是煤烟熏黑的结果C.北极熊为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毛色产生了白色变异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视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5.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基因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②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形成生物的多样性③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④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⑥基因重组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6.如图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F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B.a点兴奋时,膜内电位a点为正、b点为负C.神经递质存在于②中,⑤处液体属于组织液D.经④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N的兴奋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B.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8.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一种激素,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当某人从炎热环境进入寒冷的环境中时,①的分泌减少,③的分泌增加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加,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C.当人体缺碘时①和②的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D.给某人注射③,反馈调节会使①和②的分泌增加9.下列选项中,对图示变化的解释最恰当的是( )A.低温处理导致局部细胞产生了新的基因突变B.低温处理导致局部细胞出现了染色体变异C.低温处理改变了局部细胞的基因表达D.低温环境条件下兔子的白色皮毛为有利变异第Ⅱ卷(非选择题54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4分)10.(6分)袁隆平院士因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而闻名于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本试卷由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组成。
第I卷选择题部分,一律用2B铅笔按题号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非选择题部分,请用0.5的黑色签字笔按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5道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每道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根据题意选出最佳选项。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Na+、神经递质、载体B.血红蛋白、CO2和葡萄糖C.葡萄糖、CO2和胰岛素D.激素、氨基酸和唾液淀粉酶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内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乳汁都是体液B.人体红细胞内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至少通过6层生物膜C.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渗透压、温度、pH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D.家兔、鱼类、鸟类、草履虫的体细胞都是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3.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③为组织细胞,物质交换过程是B.若③为肝细胞,饭后4h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C.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D.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4.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能够双向进行的是①毛细血管壁处水分子的扩散②肌肉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③肝脏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④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唾液腺属于效应器B.寒冷时,肾上腺和甲状腺都属于体温调节反射弧中的效应器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D.抽血时,看见针刺而缩手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6.如图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c为刺激点。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未受刺激时,电表①或②测量值可代表静息电位B.刺激a点,电流计②指针偏转两次C.刺激c点,可用来说明兴奋的传导方向D.若增大胞外Na+浓度,刺激c点,则电表②偏转幅度增大7.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图1中装置A测得的电位是由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的,不需要消耗能量B.图2中BC段是膜外钠离子内流引起的,不需要消耗能量C.提高膜外钠离子浓度,可使图2中的峰值减小D.图1中装置B测的是动作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BC段8.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相关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短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B.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C.“植物人”的大脑受损,脑干、脊髓的中枢仍能发挥调控作用D.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9.下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途径①可参与血糖调节,神经元②的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B.途径②可参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C.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D.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均为神经-体液调节,且以神经调节为主10.如下图①~④表示甲刺激所引起的调节过程,乙表示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乙表示下丘脑,②过程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实现B.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胰岛→胰岛素”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若甲刺激为寒冷条件,则“甲刺激→乙→垂体→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D.若甲刺激为食物过咸,则乙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且机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1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而神经调节不需要B.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C.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D.神经系统既能调控激素调节,又受激素调节的影响12.直接注射抗体或注射疫苗都可以使人体获得免疫。
如图是某人获得抗破伤风杆菌抗体的两种途径及其抗体的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途径①注射的是破伤风疫苗B.正常情况下,途径②曲线在7天后逐渐下降,主要是由记忆B细胞数目减少造成的C.当破伤风杆菌第一次侵入人体时,进行免疫的有效途径是途径①D.破伤风杆菌再次侵入人体内时,相比上图人体内抗体出现峰值的时间比途径②早13.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HIV侵入人体对⑤⑥均有破坏作用D.细胞g→细胞f→④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1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B.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机体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于记忆细胞C.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15.下面关于激素、神经递质、抗体、细胞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者的特异性都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有关B.抗体是一种由效应T细胞分泌的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免疫球蛋白C.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都可存在于内环境。
并对人体内的生理活动起一定的调节作用D.这四种物质都属于信号分子,都需要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二、不定项选择题(5 道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每题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漏选得1分,全部正确得3分)16.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液B.甲处的某种激素可提高下丘脑神经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C.体液免疫的“作战武器”主要分布在甲中,也可分布在乙和外分泌液中D.下丘脑神经细胞、甲、乙三部分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下丘脑神经细胞17.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下丘脑中有的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B.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主要有各类促激素和抗利尿激素C.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渴觉中枢D.下丘脑与生物的节律控制有关,还有渗透压感受器18.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则作用于突解后膜后使下一个神经细胞兴奋B.若信号物质是淋巴因子,则其作为信号物质可作用于B细胞,可促使其增殖、分化C.若信号物质是胰岛素,则其可在靶细胞内催化合成糖原,从而降低血糖浓度D.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其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说明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19.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控的结果,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进入低温环境后,图中信息分子A、B、C、D的释放量均有所增加B.与调节方式乙相比,甲的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精准、反应迅速C.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通常需要信息分子E和抗原的共同作用D.信息分子D若偏高,对下丘脑发挥反馈调节,增加信息分子C的释放20.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泪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抗原都是外来异物C.抗原只有突破前两道防线,才会引起特异性免疫D.细胞毒性T细胞只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第II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5道小题,共55分)21.(9分)徒步探险是一种惊险、刺激的户外运动,在户外复杂条件下,人体依靠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从而维持内环境稳态。
图为内环境调节部分机制,甲乙丙丁代表腺体或神经结构,①-②代表途径,a-f代表物质。
(1)毛细血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图中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2)当在高寒地区徒步探险时,物质c含量明显上升,加速组织细胞物质氧化分解,增加产热量抵御寒冷,那么物质a为。
健康人体内c浓度不会持续过高,途径①②使激素分泌保持平衡,其体内的这种调节机制称为。
(3)从反射弧的角度看,肾上腺髓质属于,支配肾上腺的结构丙是 (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
(4)丛林探险,能量消耗极大,机体借助如图所示维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
那么此时物质e表示的是,该激素是由细胞分泌的。
(5)去年小明体检患有高血脂,于是他天天徒步一万步,风雨无阻坚持一年,并且每天控制饮食。
今年体检时血脂恢复正常。
据图,简述控制饮食、坚持徒步运动能有效降低血脂的原因。
22.(15分)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2)缩手反射时,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4)细胞合成的神经递质,经过包装加工,通过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识别。
(5)若刺激图丙中b点,该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是,原因是。
刺激图丙中b点时,图中点可产生兴奋,图丙中共有突触个。
23.(5分)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1) (2) (3) (4) (5)A.正常免疫B.自身免疫病C.免疫缺陷D.过敏反应(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细胞裂解。
(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24.(13分)癌症免疫疗法是对抗癌症的有力武器,免疫系统识别和摧毁异常细胞的能力可能可以成为阻止癌症发展的一个手段。
PD-1是活化的T细胞、B细胞等淋巴细胞表面的一种免疫抑制性跨膜蛋白质分子,它可以阻止T细胞全力攻击“入侵者”,就像刹车的作用;而PD-1抗体(也称PD-1抑制剂)可以促进T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淋巴因子的产生,是近年治疗一些晚期癌症的特效药。
请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回答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问题:(1)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组成的。
免疫细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吞噬细胞等,一类是,其中的T细胞迁移到中成熟。
(2)免疫系统可以抑制癌症的发生,体现了其的功能:细胞癌变后,主要是起作用(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