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

合集下载

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 经典复习教案

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 经典复习教案

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最新考纲 1.掌握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考点一 铝、镁的性质及应用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ⅢA 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4Al +3O 2=====△2Al 2O 3②2Al +Fe 2O 3=====高温2Fe +Al 2O 3③2Al +6H +===2Al 3++3H 2↑④2Al +2OH -+6H 2O===2[Al(OH)4]-+3H 2↑5.铝的用途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6.(1)铝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2)MgO与Al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3)冶炼铝时常用焦炭做还原剂()(4)铝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5)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足量的CO2和O2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的质量相同()(6)工业上制造镁粉时,可将镁蒸气在N2中冷却()答案(1)×(2)×(3)×(4)×(5)×(6)×1.依据Al单质的性质,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铝制品通常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2)Al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有人说“Al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恰当?为什么?(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反应机理是怎样的?请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二)教案

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二)教案

§2-3 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二)教学内容:高二化学(必修)第二章第三节ν认知目标:了解镁铝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情感目标:掊养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科学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的愿望。

技能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学习实验操作技能。

ν教学重点:镁铝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ν教学难点:镁铝化合物的用途。

ν教学方法:接受式策略,以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

νν教学过程:二.铝的重要化合物:(一)氧化铝:(二)氢氧化铝Al(OH)3 :(1)氢氧化铝的制取:由于氧化铝不能溶于水,因而不能用氧化铝与水反应来制取,而只能用可溶性盐与碱反应来制取。

[演示]:氢氧化铝的制取现象:往可溶性铝盐中加入氨水,出现了大量白色沉淀。

Al2(SO4)3 + 6NH3H2O == 2 Al(OH)3↓ + 3(NH4)2SO4由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

[思考]在此实验中,为何用弱碱氨水而不用强碱如氢氧化钠(此问题由学生自己思考,介绍完氢氧化铝的化性后再由学生回答)[结论]:氢氧化铝是一种难溶性的白色胶絮状的氢氧化物。

(2)氢氧化铝的两性:[演示] 氢氧化铝与强酸和强碱的反应:现象:氢氧化铝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

Al(OH)3 + 3H+ == Al3+ + 3H2OAl(OH)3 + OH- == AlO2- + 2H2O[思考]:往氯化铝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提示:会出现先有沉淀,然后沉淀又会消失,其离子方程式如下:Al3+ + 3OH- == Al(OH)3↓Al(OH)3 + 3H+ == Al3+ + 3H2O现在可以由学生自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制氢氧化铝只能用弱碱而不能用强碱?因为过量的强碱可以使制得的氢氧化铝消失。

[思考]向1mol/L的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试描绘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的体积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横坐标表示加入的氢氧化钠的体积)[提示]注意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的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生成最大量与使沉淀完全消失消耗的溶液体积之比为3:1)0 1 2 3 4 V NaOH(ml)[例题]:向1mol/L和AlCl3溶液10ml中加入1mol/L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0.26克,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A.40mlB.72mlC.80mlD.128mlAl(OH)3也可以写成酸的形式: H3AlO3它是一元酸H3AlO3失去一分子水即成偏铝酸式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3-2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3-2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2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考试说明】1.掌握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命题规律】有关Al及其化合物知识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铝三角”是命题的出发点。

高考中常以选择题型结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考查Al 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以化工流程图中铝土矿的开发为载体以填空题型考查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等。

一、铝、镁的性质及应用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AlO2――→常温形成致密的氧化膜――→点燃4Al +3O2=====点燃2Al2O3②2Al+3Cl22AlCl3 ③Al酸―――→氧化性酸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非氧化性酸2Al +6HCl===2AlCl3+3H2↑④2Al+2NaOH +2H2O===2NaAlO2+3H2↑ ⑤2Al+Fe2O3Al2O3+2Fe(铝热反应) 4.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5.铝的用途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有很高的熔点。

(2)化学性质。

镁铝及其化合物学生教案

镁铝及其化合物学生教案

镁铝及其化合物一、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镁的硬度、熔点均低于铝。

二、原子结构三、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2Mg +O2=(点燃)2MgO 4Al +3O2=(△)2 Al2O3Mg+Cl2= (点燃)MgCl2 4Al+3Cl2=(△)2AlCl3Mg + S= (△)MgS 2Al + 3S=(△)Al2S33Mg+ N2=(△)Mg3N2 不反应●镁与铝在常温下均可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金属。

2.与酸反应Mg + 2H+ = Mg2+ + H2↑(与硝酸反应复杂,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不同)2Al + 6H+ = 2Al3+ + 3H2↑(常温下遇浓硝酸、冷的浓硫酸钝化)3.与沸水反应Mg +H2O=(△)Mg(OH)2+H2↑ Al不反应,铁与沸水也可反应。

4.与氧化物反应2Mg + CO2=(点燃)2MgO + C 2Al+Fe3O4=(高温)2Fe+ Al2O35.与碱反应镁不反应 2Al + 2H2O +2NaOH =2NaAlO2 + 3H2↑四、氧化镁与氧化铝(两性氧化物)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密度小、熔点高,用于生产耐火、耐高温材料。

2.化学性质●与水反应: MgO+H2O=Mg(OH)2很慢不反应●与酸反应: MgO+2H+=Mg2++H2O Al2O3+ 6H+=2Al3++3H2O●与碱反应:不反应 Al2O3+ 2OH+=2AlO2-+H2O五、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镁1.物理性质氢氧化镁是难溶的中强碱,能使酚酞变红。

氢氧化铝是一种白色胶状难溶物,不能使酚酞变色。

2.化学性质●分解反应: Mg(OH)2=(△)MgO+ H2O 2Al(OH)3=(△)Al2O3+3H2O●与酸反应: Mg(OH)2+2H+=Mg2++2H2O Al(OH)3 + 3H+ = Al3+ + 3H20●与碱反应:Al(OH)3 +OH-=AlO2-+2H2O 不反应3.实验室制取Al2(SO4)3+6NH3·H2O=2Al(OH)3 +3(NH4)2SO4六、具有两性的物质1.两性氧化物如Al2O32.两性氢氧化物如Al(OH)33.单质如Al4.弱酸的铵盐如(NH4)2S、(NH4)2CO3、NH4AC。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镁、铝及其化合物(精选3篇)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镁、铝及其化合物(精选3篇)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镁、铝及其化合物(精选3篇)教案一:镁的性质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1. 了解镁的性质和应用。

2. 掌握镁与氧、硫和氯的反应。

3. 熟悉镁的几种常见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验演示和图片展示介绍镁的性质和应用,如镁的轻便性、燃烧性、导电性和腐蚀性等。

2. 镁与氧的反应:- 展示镁与氧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反应过程。

- 写出反应方程式:2Mg + O2 → 2MgO。

-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

3. 镁与硫的反应:- 展示镁与硫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反应过程。

- 写出反应方程式:Mg + S → MgS。

-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

4. 镁与氯的反应:- 展示镁与氯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反应过程。

- 写出反应方程式:Mg + Cl2 → MgCl2。

-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

5. 镁的常见化合物:- 介绍镁的几种常见化合物,如氯化镁、硫酸镁和碳酸镁等。

- 分析这些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 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或观察,加深对这些化合物的理解。

6. 总结:总结镁的性质和与氧、硫、氯反应的特点,以及常见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教案二:铝的性质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1. 了解铝的性质和应用。

2. 掌握铝与氧、硫和氯的反应。

3. 熟悉铝的几种常见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验演示和图片展示介绍铝的性质和应用,如铝的轻便性、导电性和耐腐蚀性等。

2. 铝与氧的反应:- 展示铝与氧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反应过程。

- 写出反应方程式:4Al + 3O2 → 2Al2O3。

-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

3. 铝与硫的反应:- 展示铝与硫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反应过程。

- 写出反应方程式:2Al + 3S → Al2S3。

-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

4. 铝与氯的反应:- 展示铝与氯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反应过程。

第二节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

第二节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

第10讲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点一 镁、铝单质的性质与应用[知识梳理]一、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1.镁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硬度均较小,熔点较低,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①与N 2反应:3Mg +N 2=====点燃Mg 3N 2;②与CO 2反应:2Mg +CO 2=====点燃2MgO +C ;③与热水反应:Mg +2H 2O=====△Mg(OH)2+H 2↑;④与稀硫酸反应:Mg +H 2SO 4===MgSO 4+H 2↑。

Mg 在CO 2中能燃烧,所以Mg 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灭火。

2.海水提镁从MgCl2溶液中得到无水MgCl2固体需要两步。

第一步:将MgCl2溶液用浓盐酸酸化,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得到MgCl2·6H2O;第二步: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晶体使其脱水得到无水MgCl2。

3.镁的用途生产合金,冶金工业上用作还原剂和脱氧剂。

4.镁的重要化合物物质主要性质及反应方程式氧化镁碱性氧化物MgO+2H+===Mg2++H2O氢氧化镁中强碱Mg(OH)2+2H+===Mg2++2H2O溶解度小于碳酸镁MgCO3+H2O=====△Mg(OH)2+CO2↑氮化镁盐Mg3N2+6H2O=== 3Mg(OH)2+2NH3↑二、铝单质的性质与应用1.铝的结构和存在形式(1)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铝的物理性质铝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较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3.铝的化学性质根据上图写出以下序号对应的有关反应的方程式(能写离子方程式的写离子方程式):4.铝的用途纯铝可用作导线,铝合金可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自主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高二化学教案-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最新

高二化学教案-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最新

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课题:第一节铝和铝的重要化合物(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金属的通性2.使学生了解铝的物理性质及用途3.使学生掌握铝的化学性质二、教学重点铝的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四、教学方法实验——对比法五、教学用品铝箔、纯铁块、铜丝等金属标本、氧气一瓶、CO2一瓶铝粉和Fe2O3粉末的混合物、稀H2SO4、NaOH溶液,坩锅钳、铁架台、滤纸、放细砂的蒸发皿、酒精灯、火柴、试管。

六、教学过程[新课][板书]第三章几种重要的金属[展示]几种金属的标本引导学生观察讲台上的金属标本,结合生活常识,师生共同总结金属的物理共性。

[板书]金属的物理通性①通常情况下,除汞为液体外,其余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②都易导电、导热③都具有延展性④熔、沸点及密度差别较大(ρ>4.5g·cm-3为重金属,ρ<4.5g·cm-3为轻金属)[过渡]我们这里主要学习镁和铝的性质[板书]第一节铝和铝的重要化合物一、物理性质[展示]用砂纸擦过的铝片,让学生观察色泽和软硬,指导学生看课本表3—2、归纳它们物理性质。

[板书]相似点:都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硬度小、熔沸点低。

不同点:硬度铝比镁大、熔沸点铝比镁高。

二、化学性质[讲述]我们学习了原子结构,知道核外电子排布决定物质的性质,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镁和铝的原子结构。

[展示]元素周期表挂图。

让学生指出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根据铝的原子结构,说出它可能有什么化学性质。

学生回答:铝有还原性。

[板书]Mg-2e-==Mg2+Al-3e-===Al3+[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一下铝的性质。

[板书]1.跟非金属的反应[展示]未经打磨过的铝条让学生注意其失去的金属光泽,说明铝在常温下与氧化合,生成一层致密氧化物薄膜。

[演示][实验3—1][讲述]铝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这说明铝化学性质很活泼。

在加热条件下,铝也可与其他非金属如硫、卤素等反应。

高中化学-高二镁、铝及其化合物教案

高中化学-高二镁、铝及其化合物教案

高中化学-高二镁、铝及其化合物教案【课时要求】本课为化学高二必修三的第一课,建议学生预习前已学习完基础化学知识。

【教学目标】1.了解镁、铝的常见物理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2.掌握镁和铝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特点;3.熟悉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反应和应用;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镁和铝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特点;2.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难点】镁和铝的制备方法,以及镁铝合金在工业上的应用。

【教学方法】1.讲授-板书:通过讲授、板书及思维导图的形式传递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来引导学生理解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互动讲述:通过课堂展示和交流的形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一、镁、铝的常见物理化学性质及制备(一)镁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1.物理性质(1)颜色:银白色;(2)密度:1.74g/cm3;(3)熔点:651℃;(4)沸点:1090℃;(5)硬度:摩氏硬度为2.5。

2.制备方法(1)电解法制镁:镁是一种具有较强亲电性的金属,在水中不溶解,但在溶有Cl^-离子的水中具有显著的溶解度。

因此,可以采用电解的方法制备镁。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适量的MgCl2用水溶解,然后电解2小时,电解液温度保持在650℃左右。

电解时,阳极反应为:2Cl-(溶解在熔融镁中)-2e^-→Cl2↑;阴极反应为:Mg2+(溶解在熔融镁中)+2e^-→Mg。

总反应式为:MgCl2→Cl2↑+Mg。

(图1. 电解法制镁实验操作流程图)(2)金属物理还原法制镁:在高温下,利用金属的物理还原性制备镁。

用Na、K等有亲氧性的金属还原MgO制得的镁比较纯。

在制备中一定要避免氧气的干扰,因为氧气会把MgO 转化为Mg2SiO4和Mg2Al4Si5O18等韧性物质,会影响金属还原制备镁的过程,从而增加生产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
【考试说明】
1.掌握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命题规律】
有关Al及其化合物知识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铝三角”是命题的出发点。

高考中常以选择题型结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考查Al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以化工流程图中铝土矿的开发为载体以填空题型考查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等。

一、铝、镁的性质及应用 1.铝的结构和存在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O2
①Al
点燃点燃――→4Al+3O2=====2Al2O3
常温――→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点燃
②2Al+3Cl2=====2AlCl3
酸③Al
氧化性酸―――→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
非氧化性酸―――→2Al+6HCl===2AlCl3+3H2↑
④2Al+2NaOH+2H2O===2NaAlO2+3H2↑高温
⑤2Al+Fe2O3=====Al2O3+2Fe(铝热反应) 4.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
铝镁点燃2Mg+O2=====2MgO 与非金属反应能被Cl2、O2氧化点燃3Mg+N2=====Mg3N2 能与沸水反应Mg+与水反应反应很困难△2H2O=====Mg(OH)2+H2↑不反应能在CO2中燃烧:2Mg+点燃CO2=====2MgO+C 与碱反应能溶于强碱溶液能与Fe2O3、M nO2、Cr2O3等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5.铝的用途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有很高的熔点。

(2)化学性质
两性氧化物—
与HCl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与NaOH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2.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2)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
①两性氢氧化物—
与HCl反应――――――→与NaOH反应――――――→
3
3+NaOH===NaAlO2+2H2O
+3HCl===AlCl3+3H2O

②受热分解:2Al(OH)3=====Al2O3+3H2O。

(3)制备
①向铝盐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NH3·H2O===Al(OH)3↓+3NH4。

②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 (OH)3↓+HCO3。

③NaAlO2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3AlO2+Al+6H2O===4Al(OH)3↓。

3.常见的铝盐
(1)硫酸铝钾是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复盐。

(2)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它是无色晶体,可溶于水,水溶液pH”或“=”)。

明矾可以净水,其净水的原理是Al+3H2而净水。

三、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Al、Al(OH)3、AlO2之间的转
化关系 1.Al、Al(OH)3、AlO2之间的转化关系
3+

3+

3+
3

3+


3+

(胶体)+3H,Al(OH)3胶体吸附水中杂质形成沉淀

写出上述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①Al+3NH3·H2O===Al(OH)3↓+3NH4 ②Al+3AlO2+6H2O===4Al(OH)3↓③Al+3OH===Al(OH)3↓(2)Al(OH)3+3H===Al+3H2O (3)Al+4OH===AlO2+2H2O
(4)AlO2+4H===Al+2H2O
(5)①AlO2+CO2+2H2O===Al(OH)3↓+HCO3




3+
3+



3+
3+

3+

3+

②AlO2+H+H2O===Al(OH)3↓(6)Al(OH)3+OH===AlO2+2H2O 2.与Al(OH)3沉淀生成有关的图像分析
(1)把强碱溶液逐滴加入到铝盐(Al)溶液中至过量①现象:先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沉淀逐渐溶解。

②图像3+


-+
③有关反应:
A→B:Al+3OH===Al(OH)3↓B→D:Al(OH)3+OH===AlO2+2H2O
(2)把铝盐(Al)溶液逐滴加入到强碱溶液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无明显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逐渐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

②图像
3+


3+

③有关反应:
A→B:Al+4OH===AlO2+2H2O B→C:Al+3AlO2+6H2O===4Al(OH)3↓ (3)把强酸溶液逐滴加入到AlO2溶液中至过量①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溶解。

②图像

3+

3+


③有关反应:
A→B:AlO2+H+H2O===Al(OH)3↓


B→D:Al(OH)3+3H===Al+3H2O
(4)向强酸溶液中逐滴加入AlO2溶液至过量
①现象:先无明显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逐渐产生白色沉淀。

②图像

+3+
③有关反应:
A→B:4H+AlO2===Al+2H2O B→C:Al+3AlO2+6H2O===4Al(OH)3↓
(5)往等物质的量的AlCl3、MgCl2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①现象: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量增多,最后沉淀部分溶解。

②图像
3+



3+
③有关反应:
O→A:Al3++3OH-===Al(OH)3↓。

Mg+2OH===Mg(OH)2↓
A→B:Al(OH)3+OH===AlO2+2H2O
四、化工生产中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 (1)流程:


2+

(2)主要化学反应:①制石灰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