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运动损伤(浅层知识点)

合集下载

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分类简答

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分类简答

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分类简答运动损伤是指由于运动过程中身体组织的结构或功能受到异常刺激,导致损伤或疼痛的一种体育伤害。

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和损伤原因等因素,运动损伤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分类。

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运动损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肌肉损伤:肌肉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之一,通常发生在运动时肌肉收缩和拉伸过程中。

常见的肌肉损伤包括肌肉拉伤、肌肉肌腱损伤和痉挛等。

2. 骨折:骨折是由于运动过程中骨骼受到过大的外力作用而导致的骨骼断裂。

骨折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两种,闭合性骨折是骨骼未破皮,而开放性骨折则是骨骼破碎穿破皮肤。

3. 关节损伤:关节损伤是指运动过程中影响关节结构的损伤。

常见的关节损伤包括关节脱位、韧带拉伤、半月板撕裂等。

4. 骨骼肌肉损伤:骨骼肌肉损伤是指骨骼和肌肉同时受到损伤的情况。

常见的骨骼肌肉损伤包括肌肉脱位、韧带和肌腱损伤、骨骼断裂等。

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运动损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轻度损伤:轻度损伤通常是由于运动过程中肌肉、韧带或其他软组织受到拉伤或过度使用而导致的。

轻度损伤一般表现为轻微的疼痛、肿胀和功能受限,不严重影响运动能力。

2. 中度损伤:中度损伤通常指肌肉撕裂、韧带扭伤或关节损伤等较为严重的损伤情况。

中度损伤会导致明显的疼痛、肿胀和运动功能障碍,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和治疗。

3. 严重损伤:严重损伤通常是指骨折、韧带撕裂或关节严重脱位等较为严重的损伤。

严重损伤会导致剧烈的疼痛、严重的肿胀和完全或部分丧失运动功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较长时间的康复期。

根据损伤原因的不同,运动损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运动过载:运动过载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引起肌肉、韧带或骨骼受到过度应力而导致的损伤。

常见的运动过载损伤包括过度使用综合征、骨质疏松性骨折等。

2. 不良姿势和技术:不正确的运动姿势或不良的运动技术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这类损伤主要发生在对技术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中,如篮球、足球等。

体育运动损伤预防知识的教学重点

体育运动损伤预防知识的教学重点

体育运动损伤预防知识的教学重点在体育运动中,损伤是一个常见但又令人困扰的问题。

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运动爱好者,都有可能遭遇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

因此,掌握体育运动损伤预防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在进行体育运动损伤预防知识教学时的重点内容。

一、了解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首先,要让学习者清楚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

这包括肌肉拉伤、韧带扭伤、关节脱位、骨折、肌腱炎、腱鞘炎等等。

每种损伤都有其特点和常见的发生部位。

比如,肌肉拉伤多发生在大腿后侧的腘绳肌、小腿的腓肠肌等;韧带扭伤常见于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

通过了解这些常见损伤,学习者能在运动中更加警惕,一旦出现类似症状能及时察觉。

二、认识运动损伤的原因1、准备活动不充分很多人在运动前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肌肉和关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预热,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就容易导致损伤。

2、技术动作不正确不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术动作是导致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在跑步时过度内旋或外旋,打篮球时投篮姿势不正确等。

3、运动量过大超出自身身体承受能力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会使身体疲劳,肌肉和关节的负担过重,从而增加损伤的风险。

4、场地和装备不合适运动场地不平整、过硬,运动装备不合适,如鞋子不合脚、护具佩戴不当等,都可能引发运动损伤。

5、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运动中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没有预判和防范意识,比如在对抗性运动中盲目冲撞。

三、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1、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要包括全身各个部位,如关节活动、肌肉拉伸等,时间一般在 15 30 分钟为宜。

2、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通过专业指导或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掌握规范的运动技术动作。

3、合理安排运动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4、选择合适的场地和装备确保运动场地安全、平整,选择适合自己运动项目和身体状况的装备。

5、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运动中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冒险行为,学会在危险情况下正确地保护自己。

四、运动后的注意事项1、放松活动运动结束后要进行放松活动,帮助肌肉恢复,减少肌肉酸痛和损伤的发生。

.运动损伤小常识

.运动损伤小常识

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包括肌肉拉伤、肌肉挫伤、韧带损伤、腰扭伤、骨折、肌肉痉挛等,运动中应注意防护,预防损伤的出现,如果损伤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一、常见运动损伤:
1、肌肉拉伤:常因外力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导致肌肉过度活动或被动伸展而造成肌肉拉伤,会出现局部疼痛、红肿、淤青等不适症状;
2、肌肉挫伤:肌肉挫伤是由于冲撞器材或彼此冲撞而导致,一般表现为肿胀、皮下出血、疼痛等症状;
3、韧带损伤:姿势不当或负重时,关节扭伤或肌肉突然收缩可以拉断少量的纤维,造成小关节微运动错位,从而导致韧带损伤;
4、腰扭伤:腰扭伤主要是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身体重心和肌肉不协调而导致腰部扭伤;
5、骨折:骨折主要是在运动过程中,身体某个部位遭受了直接或间接的猛烈冲击而导致,会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
6、肌肉痉挛:寒冷刺激、电解质丢失过多、肌肉连续收缩过快、疲劳等因素都会造成肌肉痉挛的情况出现。

二、预防措施:
在运动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运动时应注意防护和安全,比如可以佩戴护膝、护腰带、头盔等。

同时还要注意环境安全,在较平坦、宽阔的场地运动,选择温度合适的环境适量进行运动,避免长时间大量剧烈运动。

运动后还需要及时注意电解质及水分的补充,并做好运动后的肌肉拉伸运动,也可以防止运动损伤出现。

如果运动时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进行检查,谨遵医嘱进行规范处理或治
疗。

【教师资格证】【体育学科】高中体育知识与教学能力考点归纳1

【教师资格证】【体育学科】高中体育知识与教学能力考点归纳1

考点一:骨骼肌(肌肉)【这类知识点每年所占分值约在8——16分】1.肌肉的物理特性:伸展性、弹性、粘滞性。

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或负重时可被拉长,这种特性成为伸展性。

而当外力或负重取消后,肌肉的长度又可恢复,这种特性称为弹性。

当温度下降时,肌浆内各分子间的摩擦力加大,肌肉的粘滞性增加,伸展性和弹性下降;当温度升高时,肌肉粘滞性下降,伸展性和弹性增加。

在运动实践中,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使肌肉温度升高,降低粘滞性,提高肌肉伸展性和弹性,有利于运发动提高成绩。

2.影响骨骼肌力量大小的解剖学因素:肌肉生理横断面和肌肉的初长度。

(1)开展上肢主要肌肉的练习:①单杠引体向上,训练部位主要有胸小肌、菱形肌、背阔肌、胸大肌、肱肌、肱二头肌、前臂屈肌群的力量;②前臂负重弯举,训练部位主要有肱二头肌、肱肌、旋前圆肌、肱桡肌和前臂屈肌;③卧推杠铃,可有效开展肩胛骨前伸、肩关节屈和肘关节伸等各肌群近固定时的力量,即前锯肌、胸小肌、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等肌肉的力量。

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④俯卧撑,训练部位主要有前锯肌、胸小肌、胸大肌、肱三头肌、肘肌等;(2)开展下肢主要肌肉力量练习举例:①杠铃负重半(深)蹲,训练部位是股四头肌、臀大肌;②负重屈小腿,训练部位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和腓肠肌等屈膝肌群;③坐姿抗阻力腿屈伸,训练部位为股四头肌;④抗阻力内收腿,训练部位主要有大收肌、长收肌、短收肌、等大腿内收肌群。

(3)少年儿童身体各部肌肉开展顺序是:躯干肌先于四肢肌,屈肌先于伸肌,上肢肌先于下肢肌,大块肌肉先于小块肌肉。

(1)动力性工作:①静力工作(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肌肉的长度不发生变化的收缩形式。

②动力工作(离心收缩)是指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

③动力工作(向心收缩),肌纤维的长度缩短,如握哑铃弯举中肱二头肌做向心工作。

(2)关于原动肌和对抗肌①原动肌是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主要作用或主动收缩直接完成动作的的肌肉或肌群。

运动损伤学复习题

运动损伤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

2、开放性损伤:伤处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有伤口与外界相通。

如擦伤、刺伤、裂伤及开放性骨折等。

3、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和粘膜仍保持完整,无伤口与外界相通。

4、急性损伤:指一瞬间遭受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的创伤。

5、慢性损伤:指局部过度负荷、多次微细损伤积累而成的劳损,或由于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化而来的陈旧性损伤。

6、X线片:它是对一般的四肢骨折、关节脱位及某些软组织损伤的病变做单一平面检查的拍摄方法。

7、CT(计算机体层扫描):利用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吸收的多少不同,通过探测器检测再输入计算机转换模拟成像。

8、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是利用氢原子在射频脉冲激发下引起共振处于高能状态再恢复到平衡状态释放能量,经过一系列的接受、转换成像。

9、末端病:是指腱或韧带止点部因劳损引起的组织变性改变。

10、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而器官、组织的萎缩可伴有细胞的数目减少、代谢减弱、功能降低。

11、变性:是细胞新陈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形态变化。

表现为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一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多。

12、坏死:机体的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

13、炎症:是机体对致炎因子的损伤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病理过程。

14、修复: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能,是指致伤因素所引起的组织缺损得以修补、恢复的过程。

15、再生:组织和器官可因各种原因损伤而产生组织和细胞的缺损。

组织缺损后由其邻近健康的细胞分裂增生来完成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16、挫伤:人体某部遭受钝性暴力作用而引起该处及其深部组织的闭合性损伤,称为挫伤。

17、肌肉拉伤:是指在外力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下,使肌肉猛烈主动收缩或被动过度拉长时所引起的肌肉损伤。

18、主动收缩拉伤:肌肉主动猛烈地收缩超过了肌肉本身的负担能力。

19、被动牵拉受伤:肌肉突然被动过度拉长时,超过了肌肉本身特有的伸展程度。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预测知识点-高中体育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预测知识点-高中体育

2024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重要分析体育学科考点·运动解剖学1.运动系统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骨是运动的杠杆,骨连结(关节)起枢纽作用,骨骼肌则是运动的动力部分。

(1)骨①骨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骨具有保护、支持、负重、运动、造血及贮藏等功能。

②骨的发生有两种方式包括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③骨的数量与分类:正常成年人骨有206块。

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颅骨和躯干骨合称中轴骨。

其中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

按形态,骨可分长骨、短骨、不规则骨、含气骨、扁骨。

④儿童少年骨的特性:儿童少年软骨成分较多,水分和有机物质(骨胶原纤维)较多。

无机物(磷酸钙和碳酸钙)少,骨密质较差,骨有弹性而坚固不足,不易完全骨折而易发生弯曲和变形。

(2)骨连结骨连结有两种连结形式,分别是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其中间接连结又称作关节。

关节的主要构造(三要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辅助结构有韧带、关节内软骨、关节唇、滑膜襞和滑膜囊。

(3)骨骼肌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伸展性、弹性、粘滞性;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收缩性。

2.骨骼肌的练习方法肱二头肌力量练习:负重弯举、引体向上考点·运动生理学1.快肌纤维与慢肌纤维对比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收缩力量小,有氧代谢能力高,抗疲劳能力强,兴奋阈值低;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收缩力量大,无氧代谢能力高,抗疲劳能力弱,兴奋阈值高。

2.肌肉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及特点(1)磷酸原系统供能特点: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等类中间产物。

若以最大功率输出,仅能维持2s左右。

肌肉中CP的贮量约为ATP的3~5倍。

主要供能的运动项目:高功率输出项目,如短跑、投掷、跳跃、举重等运动项目。

(2)乳酸能系统(糖酵解系统)供能特点:当运动的持续时间在10S以上且强度很大时,ATP-CP系统已不能满足运动的能量需要;此时,运动中再合成ATP的能量主要由糖酵解来提供。

名词解释运动损伤

名词解释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软组织和内脏器官的损伤。

运动损伤是体育运动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不仅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和职业生涯。

因此,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类型、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说至关重要。

一、运动损伤的原因1. 过度训练: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会导致运动员的身体疲劳,肌肉、骨骼和关节的负荷过大,容易引发损伤。

2. 技术动作错误:错误的技术动作会增加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受伤的风险,如跑步时脚跟着地、篮球运动中的扭伤等。

3. 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前没有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较差,容易发生损伤。

4. 器械不合适:使用不合适的运动器械,如鞋子、护具等,会增加运动员受伤的风险。

5. 环境因素:恶劣的运动环境,如地面湿滑、光线不足等,容易导致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受伤。

6. 身体状况不佳:运动员在身体疲劳、感冒、发热等状况下进行运动,容易发生损伤。

7. 心理因素: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过于紧张、焦虑,容易导致动作失误,从而引发损伤。

二、运动损伤的类型1. 肌肉拉伤:肌肉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突然的过度拉伸,导致肌肉纤维撕裂。

肌肉拉伤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拉伤通常可以通过休息和冷敷治疗,而重度拉伤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 肌肉挫伤:肌肉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导致肌肉组织受损。

肌肉挫伤通常表现为疼痛、肿胀和淤血,需要休息和冷敷治疗。

3. 韧带损伤:韧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过度拉伸或扭曲,导致韧带部分或完全断裂。

韧带损伤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损伤通常可以通过休息和冷敷治疗,而重度损伤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4. 骨折:骨折是指骨头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断裂。

骨折可分为闭合性骨折(皮肤未破损)和开放性骨折(皮肤破损)。

骨折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5. 关节脱位:关节脱位是指关节内的骨头脱离正常位置。

关节脱位通常伴有剧烈疼痛和关节功能受限,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运动损伤考试复习参考

运动损伤考试复习参考

运动损伤考试复习参考运动损伤是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之一。

了解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和预防措施,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说都非常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提供一些关于运动损伤的复习参考,以便帮助您更好地准备考试。

1. 运动损伤的分类运动损伤可以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两类。

急性损伤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如扭伤、骨折和肌肉拉伤等。

慢性损伤则是指长期积累的过度使用造成的问题,如肌肉劳损和关节炎。

此外,运动损伤还可根据受伤部位进行分类,如头部、颈部、胸部、腹部、上肢和下肢等。

2. 运动损伤的原因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容易导致肌肉劳损和关节疲劳,从而增加受伤的风险。

- 不正确的运动姿势:不正确的运动姿势容易导致身体部位承受过大的压力,从而引发损伤。

- 肌肉失衡:肌肉群之间的不平衡和未经训练的肌肉容易导致关节稳定性降低,造成受伤。

- 不合适的运动设备:使用不合适或损坏的运动设备可能加大受伤的风险。

3.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预防运动损伤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 热身和拉伸:在进行任何运动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和拉伸活动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减少受伤的风险。

- 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合理安排训练计划,给身体充足的休息时间。

- 使用正确的装备:确保使用适合的运动装备,如鞋子、护具等,以提供足够的支持和保护。

- 加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通过力量训练和平衡锻炼来加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预防运动损伤发生。

- 注意休息和恢复:给身体充足的休息时间,适当地进行康复训练,帮助身体恢复和修复。

4. 常见的运动损伤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肌肉拉伤、扭伤、骨折、脱臼、滑囊炎等。

了解各种运动损伤的症状和处理方法非常重要,以便在发生损伤时能够及时处理。

5. 运动损伤的处理在发生运动损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能够帮助减轻症状和促进康复。

教师资格考试体育学科知识:运动损伤

教师资格考试体育学科知识:运动损伤

教师资格考试体育学科知识:运动损伤一、运动损伤的概念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

二、运动损伤的分类1.按组织学分类临床诊断多采用这种分类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经常听到相关词汇的,比如说肌肉韧带的捩伤及断裂、挫伤、四肢,颅骨,脊椎骨折、关节脱位、脑震荡、内脏破裂等,这些都是按组织学分类的。

2.运动损伤的轻重程度分类受伤的轻重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类很容易理解。

三类要会区分,轻度伤基本不影响工作能力;中度伤受伤后需要停止工作24小时以上,且需要在门诊治疗;重度伤需要长期住院治疗。

3.运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分类运动能力丧生与运动损伤的轻重程度分类相同,但意义上却有不相同。

轻度伤受伤后仍能进行体育活动或训练;中度伤受伤后需要进行门诊治疗,不能按训练计划进行训练,需要减少患部活动或停止患部活动;重度伤完全不能训练,往往需要住院治疗。

4.损伤部位分类身体某个部位损伤了,称该部位损伤就是按损伤部位分类的。

例如:头颈部损伤、腰背部损伤、肩部损伤、肘部损伤、腕部损伤或髋、膝、踝部损伤等。

5.皮肤或粘膜是否受损分类此分法是根据皮肤或粘膜是否受损进行分类的。

囊括比较,此类分法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两种。

开放性损伤伤处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有伤口与外界相通,如擦伤、刺伤、撕裂伤及开放性骨折等。

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仍保持完成整,无伤口与外界相通,如挫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损伤、闭合性骨折、关节脱位等。

6.按发病率的缓急进行分类此分类是根据时间来进行分类的。

在短时间内造成的损伤称为急性型损伤,如关节扭伤、骨折、脱位、急性滑囊炎、肌肉拉伤等,都是由瞬间暴力一次作用而致伤,伤后症状迅速出现的,其特点发病急、症状骤起。

在长时间内造成的损伤称为慢性损伤,如慢性腱鞘炎、疲劳性骨膜炎、髌骨软骨病、慢性牵拉性骨骺炎等,都是由于长时间的局部负荷过大,超出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而导致的组织损伤,其特点发病缓慢、症状渐起。

特岗教师招考体育备考重点之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一)

特岗教师招考体育备考重点之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一)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特岗教师待遇
【运动损伤概述】
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

某些运动损伤与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特点密切相关。

对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发病规律、预防措施、治疗效果和康复时间的研究,有利于改善运动条件,改进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方法,提高运动成绩,使体育锻炼更好地起到促进身心健康的效果。

1.运动损伤的分类
运动损伤的分类方法较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按损伤组织的种类分;
2、按有无创口与外界相通分;
3、按发病的缓急分。

2.运动损伤的原因
a.思想上不够重视;
b.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c.技术上的错误;
d.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
e.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f.组织方法不当;
g.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h.场地设备的缺点;
i.不良气象的影响.
3.运动损伤的发病特点和规律
1)发病特点:运动项目较多,因而损伤种类也较多,不同运动项目及各部位的损伤发生率也各不相同。

2)发病规律:不同运动项目各有其不同的易伤部位及专项多发病。

2015教资国考|体育常见运动损伤及防治(三)

2015教资国考|体育常见运动损伤及防治(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1、损伤机制
(1)肌肉牵扯学说
由于长期进行跑、跳类运动使屈拇、屈趾肌、胫骨后肌及腓骨等反复收缩不断地牵扯胫腓骨上的骨膜,导致骨膜与和骨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从而出现骨膜松弛、瘀血、水肿等病理性改变。

(2)应力学说
由于身体的重力线与胫骨中线轴线不重叠,致使身体的重力和支撑面的反作用力使胫骨的凸面处受拉力最大,从而使骨膜松弛、瘀血、水肿等病理性改变。

2、症状与体征
(1)疼痛:疼痛多隐痛或牵扯痛,严重者出现刺痛或烧灼感,个别有夜间痛。

疼痛部位为胫骨内侧中下段及腓骨外侧缘下段。

(2)肿胀:急性期出现凹陷水肿。

(3)压痛:局部骨面上有压痛,并可触摸到硬块压之锐痛(晚期)。

3、处理
(1)早期症状较轻者:
①减少下肢的跑跳练习。

②局部热敷和外周按摩。

③弹力绷带包扎患部,并抬高患肢。

(2)症状严重者:
①停止跑跳练习。

②弹力绷带包扎,并抬高患肢。

③中药外敷、按摩、针灸、理疗等
4、预防
(1)合理安排运动量,注意改进训练方法。

(2)避免在坚硬的地面上过多进行跑跳练习。

(3)要及时消除小腿部的肌肉疲劳。

体育知识——运动损伤

体育知识——运动损伤

四月是我院的体育活动月,在体育活动月中,同学们的体育活动频繁,很可能在体育活动中会出现一些意外,比如说:脚扭伤、运动中腹痛、肌肉拉伤等伤病,本期给同学们介绍运动损伤及其防治,希望同学们在体育运动中避免伤害,快乐运动,健康成长!概念什么是运动损伤呢?运动损伤就是在运动过程中及之后发生的各种伤害。

损伤部位与运动项目以及专项技术特点有关。

如网球肘多发生于网球运动员与标枪运动员。

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训练水平不够,身体素质差,动作不正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状态不佳,缺乏适应环境的训练,以及教学、竞赛工作组织不当。

运动损伤中急性多于慢性,急性损伤治疗不当、不及时或过早参加训练等原因可转化为慢性损伤。

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一、加强思想教育平时要注意加强防损伤观念的教育,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加强对学生、运动员进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系统的劳损,大多由于长期局部负荷过大所致。

为了减少这些损伤,教师、教练员应严格遵守运动训练原则,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训练水平和各项运动项目的特点,个别对待,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三、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四、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五、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六、加强医务监督工作遵循“大米原则”运动医学有个“大米原则(RICE)”,是专门针对运动损伤的处理。

如果伤势不严重,可自行参照这个原则处理,如仍然无法痊愈,则一定要看医生。

“大米原则”包括下面四个步骤:RICE的第一个字母R代表Rest(休息),要求运动员停止受伤部位的运动,好好休息可以促进较快的复原;第二个字母I代表冰敷,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冰敷袋置于受伤部位,受伤后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冰敷20~30分钟,冰敷时皮肤的感觉有四个阶段:冷→疼痛→灼热→麻木,当变成麻木时就可以移开冰敷袋;第三个字母C代表压迫,压迫使受伤区域的肿胀减小,可以用弹性绷带包扎于受伤部位,如足、踝、膝、大腿等部位,来减少内部出血;E代表抬高,抬高伤部加上冰敷与压迫,减少血液循环至伤部,避免肿胀。

2022教师招聘考试体育学科备考资料: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防治(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2022教师招聘考试体育学科备考资料: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防治(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2022教师招聘考试体育学科备考资料: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防治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1、损伤机制
(1)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时,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关节不稳。

此时,如果大腿或小腿处于内外翻位,再突然旋转并伸直(屈曲)膝关节,易引起半月板损伤。

(2)膝关节突然猛力过伸及国绳肌肌腱前后断裂,也可引起半月板前角或边缘的分离。

2、临床表现
(1)有明显的受伤史
(2)疼痛:由于滑膜受牵扯而疼痛,若半月板损伤没有牵扯滑膜则疼痛不明显。

(3)压痛:关节间隙内侧或外侧疼痛。

(4)肿胀:早期有积血和积液,慢性期有常有少量积液。

(5)响声
(6)绞锁
(7)严重者骨四头肌萎缩
3、处理:
(1)急性损伤
(2)控制伤部活动,避免加重损伤。

(3)肿胀明显者,可通过穿刺法抽取积血与积液。

(4)采用石膏或夹板于膝关节微曲位固定2-3周。

(5)加强骨四头肌的功能锻炼。

(6)解除固定后,可采用按摩、针灸、理疗和中药外敷等疗法。

4、预防:
(1)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合理安排局部的负荷量
(3)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敏性。

运动损伤试题及答案

运动损伤试题及答案

运动损伤试题及答案一、如何认识运动损伤的潜在原因及其致伤条件在运动损伤发生规律中的作用。

(试举例说明)答:概念,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主要与两个潜在因素有关:(1)运动项目的特殊技术要求;(2)身体某些部位的生理解剖弱点。

在教学训练安排不当、局部负担过重等直接原因的作用下,导致专项运动的特殊技术要求与局部解剖生理特点不相适应,就容易发生损伤。

例如:篮球运动: 1膝关节呈半蹲位(130°~150°)滑步、进攻、防守、制动、踏跳、发力及屈伸、扭转;2 膝关节此角度为其解剖生理弱点处,稳定性相对减弱,其稳定性此多依赖于股四头肌与髌骨维持。

——髌骨劳损投掷铁饼:1膝关节呈半蹲位完成旋转、屈伸、扭转、发力等动作2膝关节此时的角度恰恰就是其解剖生理弱点,稳定性相对减弱,易发生内外旋(翻)及关节面间的“不合槽”运动——膝关节损伤体操运动1悬吊、转肩等动作使肩部承受的牵拉力很大2肩关节悬吊位运动时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肩袖肌维持,其又极易受到肱骨大结节与肩峰的挤压与摩擦——肩袖损伤二、在学校体育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有何特点?如何预防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发生特点:运动损伤由于运动项目多,因而伤种很多。

从发病率上瞧,各个项目及各个部位的损伤各不相同,但总体上就是小伤轻伤多、软组织损伤多、慢性损伤多、复合性损伤多、严重伤及急性伤少。

在慢性小损伤中,有些属陈旧性损伤,但更多的则就是劳损,属运动技术伤。

(一)肌肉、肌腱及韧带急性伤少,慢性小损伤多。

这一类损伤最主要的病理变化就是纤维结缔组织的损伤性炎症及变性,俗称“末端病”。

就是治疗最困难的运动损伤之一。

(二)关节软骨损伤如髌骨软骨病、骨关节病等,大多系劳损所致。

其主要的病理变化为软骨的退行性变。

由于软骨受伤后难以完全再生,因而治疗也较为困难。

(三)骨组织劳损最常见的就是疲劳性骨膜炎及骨折。

前者一般改变训练方案,多可自愈,不直接影响训练;而疲劳性骨折则愈合困难。

运动损伤知识学习

运动损伤知识学习
停止锻炼,高抬伤肢,12小时内冷敷,24-36小时 候需热敷。恢复性练习。
15
2021/3/15
肌肉拉伤
机理:1 由于肌肉做主动的猛烈收缩,其力
量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
2 肌肉用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
有的伸展程度,引起拉伤。
预防:1 准备活动--量力而行,不用力过猛。
2 注意练习场所的温度。
其次,有的男同学缺少防止运动损伤的观念, 好胜心强,盲目的从事运动;女同学在运动中 害羞、紧张、犹豫等都会造成运动损伤
2021/3/15
5
准备活动不当
准备活动的目的 是提高中枢神经 系统的兴奋性,克 服内脏器官和肌 肉的生理惰性,为 正式活动做充分 的准备
2021/3/15
6
准备活动中常犯的毛病
2 肌肉快速连续收缩。
3 寒冷的刺激。
预防:1 准备活动--量力而行,不用力过猛。
2 注意练习场所的温度。
20
3 拉伤后重新锻炼
2021/3/15
加强思想教育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合理安排教学 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
21
2021/3/15
加强思想教育
首先要加强体育 运动的目的性教 育,在教学中贯彻 预防为主的方针, 对安全有足够的 重视。
小结
体育锻炼中要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要做到:从思 想上对运动损伤的预防给予重视、调节身体使之 处于良好的运动状态、创造锻炼的安全环境、注 意科学锻炼以及加强易伤的部位的训练。
31
2021/3/15
谢谢!
32
2021/3/15
22
2021/3/15
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应注意几方面要求:
(1)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负荷; (2)个人身体机能状态;

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易错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易错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易错知识点总结1、某学生在参加 1500 米跑比赛时,途中突然出现左上腹部胀痛可能原因是()。

A.胃肠痉挛B.呼吸肌痉挛C.脾脏淤血D.肝脏淤血正确答案:C2、对促进体育学习具有指向和强化作用的是( )A.技能指导B.坚持实践C.不断强化D.兴趣正确答案:D3、在急救包扎时,下列哪些受伤部位是采用环形包扎()。

A.肘部、膝部B.锁骨、肱骨C.足部、踝部D.额部、手腕正确答案:D4、“脚与足球接触面积大、出球平稳准确、易掌握,但出球力量较小”,这是哪一种踢球方法的特点?( )A.脚内侧踢球B.脚背内侧踢球C.脚背正面踢球D.脚背外侧踢球正确答案:A5、男女在形态、机能和运动能力等方面逐渐出现明显差异的阶段是()。

A.初中阶段B.高中阶段C.身体发育成熟后D.青春期开始后正确答案:D6、下列教学方法最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是()。

A.情境化教学B.游戏化教学C.小组合作教学D.分组教学正确答案:C7、4×400米接力比赛为部分分道跑,运动员跑完几个弯道后切人里道( )A.4个B.3个C.2个D.1个正确答案:B8、单杠支撑后回环的动作难点是( )A.倒肩压臀腹贴杠B.倒肩压臀腹离杠C.倒肩压臀抬头支撑D.倒肩压臀弯腰支撑正确答案:A9、手、臂或身体其他部分撑在器械上的姿势称为()。

A.转体B.倾C.回环D.支撑正确答案:D10、跨栏跑时,摆动腿跨过栏后积极下压,()落地。

A.全脚掌B.前脚掌C.双脚D.脚后跟正确答案:B11、看电视转播排球比赛时,经常欣赏到中国女排姑娘的风采,排球比赛靠的是全队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多变的进攻战术,在电视转播中经常听到“XX队员在2号位扣球得分”的解说。

下面对2号位描述正确的是( )A.面对球网前排右侧的位置B.面对球网前排左侧的位置C.面对球网前排中间的位置D.面对球网后排中间的位置正确答案:A12、心脏四腔室中,入口最多的是( )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正确答案:A13、动机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激发或抑制某个人行为的愿望或意向,它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运动损伤考点

运动损伤考点

运动防护的方法:(1)早期的诊断包括身体检查与体能评估身体检查:常规检查、运动心电图等。

(2)特殊防护:身体素质强化、特殊保护措施、运动器械选择、运动环境选择。

身体素质强化:肌力、柔韧性、协调性。

特殊保护措施:贴扎、护具(3)健康促进:运动后恢复措施、训练或竞赛监督、拉伸与热身活动、运动处方与计划。

(4)降低损伤:启动应急预案、现场急救处理启动应急预案:验证可行,人、物到场现场急救处理:伤害评估、ABCDE、PRICE、伤患运送(5)治疗康复:医师诊断、接受治疗、体能康复接受治疗:药物、手术,物理治疗运动损伤与概括:是指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

其损伤部位与运动项目以及专项技术特点有关。

损伤内外因素分析:内因:1、年龄2、性别3、身体组织4、健康5体适能6、解剖(身体结构)7、技能水平。

外因:1、人为因素2、保护设备3、运动设备4、环境三段五级:三段分别对于的五级是末端预防(治疗康复)、中段预防(降低损害与早期诊断)、初段预防(特殊防护与健康促进)。

为什么要做热身活动:进行运动时,人体由休息状态达到目标运动强度状态的过渡阶段称为热身,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大众人群,热身运动都是运动训练前必须进行的活动.进行热身运动的主要作用包括:增加关节活动幅度、降低肌肉张力异常、缓解关节压力,改善肌肉肌腱相接点的延伸性和肌肉神经的有效性并加速血液循环。

不同类型的肌贴的作用:I型:可使用在所有肌肉上,用于放松(伸展)肌肉或帮助收缩(支撑)软组织Y型:可用于包裹肌肉群,用来放松(伸展)肌肉或帮助收缩(支撑)软组织扇形或爪形:减少肌肉水肿及促进淋巴流动。

X型:可使用在肌肉疼痛点上,用于缓解局部疼痛护具的原则是保护身体,预防伤害或防止再次伤害。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俗称妈妈手肱骨外上髁炎是肘关节外侧及红骨外上髁的创伤炎症俗称网球肘简述心肺复苏的方法。

1、发现有人晕倒,评估现场环境安全,做好个人防护2、两耳侧轻拍重喊:先生,您怎么了?(确定患者无意识)3、解开衣物,请求协助拨打120急救和取AED除颤仪4、判断脉搏、呼吸(确定患者无脉搏、无自主呼吸)5、开始胸外按压(注意深度和频率,30次用时15-18s)6、清除口腔异物7、开始口对口吹气(2次),观察胸廓起伏8、五个循环(胸外按压和口对口吹气)9、再次判断患者脉搏和呼吸,观察面色、唇甲红润,抢救成功10、整理衣物,恢复体位贴扎技术原理:利用有粘性的贴布在关节或肌肉组织周围形成半固定或是固定的防护,使贴扎出起到预防损伤及应急救护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考试:运动损伤(浅层知识点)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
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

二、运动损伤的分类
1.按组织学分类
临床诊断多采用这种分类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经常听到相关词汇的,比如说肌肉韧带的捩伤及断裂、挫伤、四肢,颅骨,脊椎骨折、关节脱位、脑震荡、内脏破裂等,这些都是按组织学分类的。

2.运动损伤的轻重程度分类
受伤的轻重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类很容易理解。

三类要会区分,轻度伤基本不影响工作能力;中度伤受伤后需要停止工作24小时以上,且需要在门诊治疗;重度伤需要长期住院治疗。

3.运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分类
运动能力丧生与运动损伤的轻重程度分类相同,但意义上却有不相同。

轻度伤受伤后仍能进行体育活动或训练;中度伤受伤后需要进行门诊治疗,不能按训练计划进行训练,需要减少患部活动或停止患部活动;重度伤完全不能训练,往往需要住院治疗。

4.损伤部位分类
身体某个部位损伤了,称该部位损伤就是按损伤部位分类的。

例如:头颈部损伤、腰背部损伤、肩部损伤、肘部损伤、腕部损伤或髋、膝、踝部损伤等。

5.皮肤或粘膜是否受损分类
此分法是根据皮肤或粘膜是否受损进行分类的。

囊括比较全面,此类分法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两种。

开放性损伤伤处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有伤口与外界相通,如擦伤、刺伤、撕裂伤及开放性骨折等。

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仍保持完成整,无伤口与外界相通,如挫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损伤、闭合性骨折、关节脱位等。

6.按发病率的缓急进行分类
此分类是根据时间来进行分类的。

在短时间内造成的损伤称为急性型损伤,如关节扭伤、骨折、脱位、急性滑囊炎、肌肉拉伤等,都是由瞬间暴力一次作用而致伤,伤后症状迅速出现的,其特点发病急、症状骤起。

在长时间内造成的损伤称为慢性损伤,如慢性腱鞘炎、疲劳性骨膜炎、髌骨软骨病、慢性牵拉性骨骺炎等,都是由于长时间的局部负荷过大,超出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而导致的组织损伤,其特点发病缓慢、症状渐起。

还有一种是急性损伤后因早期失治或处理不当而导致的组织损伤,称为陈旧伤,其特点是病程长、病情绵延。

三、运动损伤的原因
运动损伤的原因很复杂,致伤因素也很多。

根据研究可归纳为基本原因和潜在因素两个方面。

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是基本原因,而潜在因素是与运动项目有关。

基本原因包括:
1.缺乏运动损伤预防常识
运动损伤对身体伤害不警觉,不学习预防运动损伤相关知识,不重视安全教育,不采有效预防措施,不总结规律、不吸取经验、不断发生。

2.准备活动不合理:(1)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2)缺乏专项准备活动;(3)准备活动强度和负荷量安排不当;(4)准备活动距正式运动的时间过长。

3.技术动作错误
违反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不符合运动时的生物力学原理,因而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4.运动量过大
没有合理考虑到运动者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5.组织方法不当
没有遵循人体机能变化规律,也没有循序渐进、系统性、和个别对待的原则。

6.运动参加者的生理功能或心理状态不良
身体没有在正常状态下进行运动所产生损伤,如睡眠不足、患病受伤、心理状态压抑、注意力不集中等。

7.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违反比赛规则、相互逗闹、故意犯规等。

8.场地、器械设备、服装不符合要求及气候不良
外在因素很多,如场地不平、设备老旧、温度等。

四、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1.安全教育,加强运动者预防运动损伤的观念,普及预防运动损伤知识,提高预防运动损伤意识。

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2.认真做好准备活动,要充分的活动开,身体微微出汗。

整理活动要全面,尤其专项活动要认真。

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科学合理运用“超量负荷”不断的提高运动能力。

4.掌握技术动作准确性,动作错误有可能直接导致运动损伤,要循序渐进,由慢到快,由轻到重,由近及远。

5.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由于受伤部位肌能相对薄弱,通过练习可以得到加强,这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积极措施。

6.认真研究教材充分备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训练计划和比赛赛程。

7.有些运动项目相对比较危险的,所以要加强运动中保护和帮助方法,并合理使用运动护具。

8.医务监督是为了排除运动损伤的隐患,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因此医务监督是要重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