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 穷而后工

合集下载

不平则呜名词解释

不平则呜名词解释

不平则呜名词解释“不平则鸣”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送孟东野序》。

它指的是当人们遇到不公正、不合理的待遇或事情时,会发出声音或采取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反抗。

这个成语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社会、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

首先,从社会角度来看,“不平则鸣”反映了人们对于公正和公平的追求。

当社会中出现不公和不平的现象时,人们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抗,例如游行示威、抗议活动等。

这种表达不仅是对个人权利和利益的维护,也是对社会公正和进步的推动。

其次,从文化角度来看,“不平则鸣”也是中华文化中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的体现。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应该符合仁爱、道义和礼数等标准。

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这些标准时,就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和反抗,从而产生“不平则鸣”的现象。

这也说明了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此外,“不平则鸣”还与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关。

例如,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农民起义和革命运动都是因为社会不公和不平等所引发的。

这些事件和人物往往被记载在历史书籍中,成为“不平则鸣”的典型代表。

在现代社会中,“不平则鸣”的现象依然存在。

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抗,例如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组织抗议活动等。

这些表达不仅是一种个体行为,也是整个社会的一种反映。

总的来说,“不平则鸣”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成语,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于公正和公平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中,它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的现象,并通过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公正和进步。

穷而后工

穷而后工
就是从唐代文坛上的双子星座--“李杜”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穷而后工”的影子。假如说李白杜甫在政治上都一路坦途、春风得意,那文学史上很可能就少了两个大文学家。大家所熟知“文章憎命达”、“哀怨起骚人”即是二人对于这种复杂的人生体悟的精辟的概说。而这实际上又与欧阳修的“穷而后工”的理论是极为相似的。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残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5]这里钟嵘从景物气候和个人的经历两方面解释诗歌产生的原因,而强调的仍是个人遭遇的不平,个人的“怨”、“穷贱”,不平遭遇的“感荡心灵”,实际上仍然是“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的范畴。但是这仍不是这种理论的源头。
李煜在961年他继中主即位的时候,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更岌岌可危。他在对宋委曲求全中过了十几年苟且偷安的生活,还纵情声色,侈陈游宴。他前期许多词就是写他的宫庭里的豪华生活,可谓写得纸醉金迷,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22]南唐为宋所灭后,他被俘到汴京,被封“违命侯”,实际上被当作囚徒看待,一直是抑郁寡欢。终于在978年的七夕,被宋太宗派人毒死。李煜从南唐国主降为囚徒的巨大变化,明显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李煜创作出了最能代表他的成就最能奠定他在词坛地位的的词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正因为短暂所以才更显得珍贵。最后这两年的词是他用他的血、泪甚至生命浇灌出来的,因之才最美丽。如大家所熟知的〈虞美人〉、〈浪淘沙〉等等都是这时期写的传诵人口之作。所以笔者认为南唐亡国后,李煜虽然成了阶下囚,但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却又使得他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词中皇帝”。如果说南唐不亡国,可以肯定的讲,李煜的创作就只能是晚唐词风的延续,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创造发展。

宋人对韩愈“不平则鸣”的接受

宋人对韩愈“不平则鸣”的接受
欧阳修“穷而后工”的理论一出,便对时人与后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形成了对韩愈“不平则鸣”理论的间接接受。
最早的接受当推在景祐三年新旧党争中与欧阳修同被誉为“四贤”之一的余靖。他在《孙工部诗集序》中说:“世谓诗人必经穷愁,乃能抉造化之幽蕴,写凄辛之景象。盖以其孤愤郁结,触怀成感,其言必精,于理必诣也”。由此可见,他已经将“穷而后工”当做不言自明的前提,欧阳修的观点在当时就已经得到了流布和认同。
关于“不平则鸣”的源头,我们可以从古代典籍中追溯出很多,如孔子的“兴观群怨”、司马迁的“发愤著书”、钟嵘《诗品·序》的“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等等,历代学者争论不休。在此,主要对韩愈古文理论中“不平则鸣”的内涵以及宋人对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分析。
韩愈“不平则鸣”的内涵,历来也有争议,尤其是对“不平”的含义,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韩愈的“不平”乃是指心里的郁结愤懑、愤激不平,即所谓“自鸣不幸”,而不包括欢乐,即“鸣国家之盛”。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宋代洪迈、清代何焯等人。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说:“但吾终疑‘不平则鸣’四字与圣贤善鸣及鸣国家之盛处,终不能包含。”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平”既有“自鸣不幸”之义,也有“鸣国家之盛”的欢乐之意。钱锺书先生即是现代持后一意见的代表人物,他在《诗可以怨》一文中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持此论调者,还有林云铭、李其钦、严杰等许多学人。这里从韩愈的文本出发探讨一下“不平则鸣”的内涵。
苏轼在其《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其一中写到:“秀语出寒饿,身穷诗乃亨。”是对欧阳修“穷而后工”最精炼的概括。贺铸在《题诗卷后》一诗中也附和了欧阳修的这一理论:“诗岂穷人穷者工,斯言闻诸六一翁。端惭少作老更拙,不废汝诗吾固穷。”而陈师道在阐述“穷而后工”的同时又从另一角度做了论述,他首先认同欧阳修的“穷而后工”理论,指出“诗之穷人,又可信矣!”然后以王安国为例,认为诗人又能以其诗“显赫”一时,从而说明“诗能达人”的道理。不管是苏轼的“诗能穷人”还是陈师道的“诗能达人”,两者都在肯定欧阳修“诗穷而后工”基础上的发展。

不平则鸣穷而后工

不平则鸣穷而后工

韩愈原文中以草木金石受到外部挠击而发出声音作比喻,说明诗歌都是由人心中的不平产生的。

所谓 "不平",指的是感情激荡,是广义的,有悲也有喜。

钱钟书先生在《诗可以怨》一文中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

”也就是说,“不平”是指人们的心灵处于不平静的状态,产生喜怒哀乐各种感情。

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它纠正了以往一些对“不平”狭隘理解。

韩愈认为作家在处于不寻常(不仅仅是“不幸”)的生活际遇之中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

“不平则鸣”理论就深刻地揭示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论述了时代、社会环境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对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

他认为只有那些反映现实、抒发自身愤懑情感的作品才能感动人心。

强调文学作品和时代、环境等现实内容是密不可分的。

韩愈的“不平则鸣”理论上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但并不是简单地继承,而是做了更多的思考。

他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这可以说其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发展了。

还下启宋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理论。

二、“诗穷而后工”欧阳修在文学理论批评上最有价值的是发展了韩愈“不平则鸣”的思想,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重要见解: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梅圣俞诗集序》这里的“穷”,主要是指政治上穷达之穷,与“通”或“达”相对而不是指生活和物质上的穷困,也就是指有理想和有抱负的文人在政治上不得志,受到排挤,遭受迫害,隐身江湖、田园、山林,借诗文创作来寄托其壮志,抒发对现实的怨愤不满以及种中忧思、苦闷、压抑、感慨之情。

不平则鸣名词解释文学批评

不平则鸣名词解释文学批评

不平则鸣名词解释文学批评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不能如意时发牢骚或感慨,有所抱负就要申诉。

这种现象称为“不平则鸣”。

【不平则鸣】不平,指心中愤懑不服。

旧时指当时社会上人们对朝政腐败、社会黑暗不满的现象。

有人认为,不平则鸣的本质是奴隶道德的萌芽。

“不平”,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例如:常用来描述内心的抑郁、不安和不快。

“则”,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判断动词、连词的含义。

“则”与“鸣”合在一起可以解释为“因为”,“而鸣叫”。

又有人认为,“不平则鸣”的本质是少年道德萌芽的标志。

在汉语的其他语境中,不平则鸣还有“人有不足,则鸣”(《韩非子·扬权》)、“当事不如意,则风兴(故作此)发之”(《战国策·赵策二》)的含义。

文章的主题是由小见大,由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的,即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希望有识之士起来抗争。

作者极力塑造一个贪官污吏的典型形象——酷吏周兴,揭露其巧取豪夺、横行霸道的罪恶行径,来反映被压迫者同命运的斗争。

全文采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借助动物世界的活动,生动地显示出一幅悲凉、丑陋、肮脏的社会生活图画。

作者抓住了四种最有特征的事物来写,一只乌鸦飞来飞去,到处寻找衔肉的地方;乌鸦看到鲜血淋漓的肉,就停止到处寻食,它把嘴里衔着的肉挂在树上,并且悲鸣起来。

这个动作表现了周兴因占有不到肉而痛苦万分的神态。

一个贪官污吏看到人民受到残害,已经麻木得失去了同情心,他变得麻木不仁,不关心百姓的死活,视老百姓的疾苦于不顾。

作者通过“酷吏”、“昏官”、“刁民”、“奸臣”等四个方面的代表性人物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的期盼。

全文运用层层深入的铺垫手法,层层推进情节,环环紧扣,波澜起伏。

各种手法的使用交错穿插,将叙事、议论、抒情三种文学体裁融为一体,是一篇有机整体。

第一部分先写作者拜见周兴,表现出他对周兴无比痛恨。

这是叙事的开端,为下文周兴虐杀人民作铺垫。

第二部分写周兴迫害“酷吏”韩宗,接着写他的继任者虐待黎民。

古文鉴赏《送孟东野序》原文及翻译

古文鉴赏《送孟东野序》原文及翻译

古文鉴赏《送孟东野序》原文及翻译《送孟东野序》韩愈为孟郊去江南就任溧阳县尉而作的一篇赠序。

全文主要针对孟郊“善鸣”而终生困顿的遭遇进行论述,作者表面上说这是由天意决定的,实则是一种委婉其辞的含蓄表达,是指斥当时的社会和统治者不重视人才,而不是在宣扬迷信。

文章屡用排比句式,抑扬顿挫,波澜层叠,气势奔放;而立论卓异不凡,寓意深刻,是议论文中的佳制。

【原文】送孟东野序作者:韩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其跃也,或激之[1];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2]。

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3]。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4],物之善鸣者也。

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四时之相推敚[5],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

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其在唐、虞[6],咎陶、禹[7],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8],又自假于《韶》以鸣[9]。

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10]。

伊尹鸣殷[11],周公鸣周[12]。

凡载于《诗》、《书》六艺[13],皆鸣之善者也。

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14],其声大而远。

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15]。

”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16]。

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17]。

臧孙辰、孟轲、荀卿[18],以道鸣者也。

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19],皆以其术鸣。

秦之兴,李斯鸣之[20]。

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21],最其善鸣者也。

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

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22],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23];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文言文《梅圣俞诗集序》古文赏析

文言文《梅圣俞诗集序》古文赏析

《梅圣俞诗集序》古文赏析【作品介绍】《梅圣俞诗集序》这篇序文之所以历来受人推重,主要原因在于作者提出了“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

吴楚材等在《古文观止》中说:“‘穷而后工’四字,是欧公独创之言,实为千古不易之论。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与司马迁的“发愤而作”说和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一脉相承,共同发挥着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创作本原论。

【原文】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①,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③,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④,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⑤,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⑥,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⑦。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⑧,累举进士⑨,辄抑于有司⑩,困于州县⑾,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文集》【注释】①少达而多穷:做诗的人在功名富贵或事业上得意的少,穷困不得志的多。

关于唐代“不平则鸣”的理论含义及相关说法

关于唐代“不平则鸣”的理论含义及相关说法

关于唐代“不平则鸣”的理论含义及相关说法(一)“不平则鸣”的理论是谁提出来的?“不平”的含义究竟指什么?这一理论此前此后还有哪些相关说法?为什么说此理论与其相关说法构成了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优良传统?1.“不平则鸣”理论的提出者及其含义“不平则鸣”是韩愈文论中最有理论性、最具价值的观点,它出自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其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

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这里韩愈指出,世间万物之所以发声,之所以“鸣”,皆因其受到外界的冲击扰乱而打破了自身的平衡与稳定。

人的创作也如此,由于某种环境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使正常的思想与感情得不到自由抒发,作为一个人,需要也必然要“鸣”。

至于人“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都是不无根由的,人们的理想和愿望无法顺利实现,必定要形之于言、发之于声。

2.“不平则鸣”理论前后的相关说法“不平则鸣”理论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文学思想传统,有书评价说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富有民主精神和反抗精神的重要命题”,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士人作的一条重要的心理规律,为那些抒发不平,表现对现实的抗争的作品之产生和存在打出了理论旗帜。

他的“不平则鸣”说,既是前人思想的延续,又是后人一些文学观念的起点。

韩愈之前,早有汉代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再论起其历史根源,更可上溯至先秦时期孔子“诗可以怨”的诗歌文论,而在其之后,宋代的欧阳修及明代的李贽,都或多或少受着“不平则鸣”思想的影响。

3.“不平则鸣”理论与其相关说法构成了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优良传统之所以说“不平则鸣”理论与其相关说法构成了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优良传统,原因在于(1)孔子的“诗可以怨”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出自《论语・阳货》,是孔子的一个诗学理论,即“兴观群怨”说,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韩愈《杂说四则》的艺术特色

韩愈《杂说四则》的艺术特色
贵人, 气 满志 得 , 非性 能而好 之 ,
二. 文 以载 道 , 唯 陈 言 之 务 去
韩 愈 的 文 学 观 念 是 反 骈 重 散 ,主 张文章要像 先秦两汉 散文 那样言 之有物 ,要 阐发孔孟 之道

开云。这篇含义 比较隐晦 , 历来解
释 不 一 。清 人 李 光 地 说 : “ 此篇取
学教 育 硼 m
韩愈《 杂说 四则》 的艺术特色
围 高 簌
内容摘要 : 《 杂说 凹则 是韩愈具有代表 性的论辩 类的文章 , 篇 幅短小却 予以深 意, 体现 了韩愈论辩 文: 不平 则鸣, 文 穷而后工; 文 以载道, 唯 陈言之务去 ; 抑遏蔽掩 , 婉 曲尽 情; 逻辑严整, 气势充沛等艺术特 色。
治 天下 ,意在标 明严明统治 秩序 的重要 性 ,维护 封建秩序 。其三
所用 心。的确 , 真正的好作 品是 “ 恒发 于羁旅 草 野 ” 的, 往 往是 在
被流放和漂泊 当 中, 在不得 志 陈言
饱受打击 当中产生 的 ,作者受 到 的刺激越 大 , 怨 愤越多 , 文 章也就 寄托 了作 者愈多 的思绪 ,愈加能
表 现 出作 者 的 深 切 的 情 意 。
之 务 去” ( 《 答李 翊 书 》 ) , “ 言必 己
出” 、 “ 不袭蹈前人 一言一句 ” ( 《 南 阳樊绍 述墓志铭 》 ) ,一反骈 文好
用华丽词藻的习惯。
《 崔 山君 传》 是 说“ 貌” 。说一种人
貌丑而心美 , 但他们 是实在 的人 ; 人貌美而心类禽兽 , 不应算是 人。
也。”
文 自由 , 褒贬 分明的文章体 裁 , 也
是 议 论 文 的 一 种 。 杂 说 起 源 于 先 秦 诸 子 的 零 章 片 段 ,经 过 韩 愈 的 创 新 ,逐 渐 发 展 为 有 完 整 结 构 的 篇章, 可 以说 是 后 世 杂 感 、 随 笔 类

不平则鸣的意思

不平则鸣的意思

不平则鸣的意思
【拼音】:bù píng zé míng
【解释】: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

指受到委屈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遇到不平的事时。

【成语接龙】:不平则鸣——鸣锣开道——道骨仙风——风行草从——从容自如——如汤浇雪——雪窑冰天——天灾人祸——祸绝福连——连街倒巷——巷议街谈——谈笑风生——生功止过
【近义词】:不平之鸣、鸣冤叫屈、
【反义词】:忍气吞声、
【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造句】:
1、“物不平则鸣”织就了中国人侠客情结的历史根源。

2、我想,这一对国外中国留学生的心理观察很有启示性,其实,这种心态在国内民间也很普遍,“大凡物不平则鸣”,现在有了条件就要“扬眉吐气”地鸣一鸣。

3、我是一个人民代表,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份内的事。

4、物不平则鸣,这位考生发出了“公平、公正到哪里去了”的强烈质疑。

【成语故事】不平则鸣的故事

【成语故事】不平则鸣的故事

【成语故事】不平则鸣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鸟儿,它的名字叫不平。

不平是一只非常爱唱歌的小鸟,每天都会站在树枝上,用它美妙的歌声歌唱。

不过,有时候不平也会有些不满,因为它觉得自己的歌声并不那么受人欢迎。

有一天,不平看到了一只风格独特的小鸟,它的歌声非常吸引人,每次唱歌都会吸引大家的目光。

不平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它觉得自己的歌声和表演都很棒,为什么就没有得到认可呢?于是,不平开始变得情绪低落,它不再像以前那样天天唱歌了。

树上的其他小鸟看到不平这样,都很担心,它们知道不平是一个有趣、有才华的小鸟,可是他现在看起来很沮丧。

于是,它们决定找到一种方法来鼓励不平,帮助它重新振作起来。

一天,不平走出了自己的窝,正想一个人呆着,却听到有人在远处唱歌。

跟平常一样,这只小鸟用它悦耳动听的歌声来吸引大家的眼光。

在不平的心中,升腾起了一种忌妒的情绪。

很快,不平听到了鸟群的鼓掌声,这让不平感到十分不解。

不平慢慢飞了过去,发现鸟群对这只小鸟的表演赞不绝口。

不平忍不住问:“你为什么能得到别人的欢迎?”这只小鸟笑了起来,它说:“因为我唱的歌是我自己的,是我真实的表达,我并不是为了讨好别人而唱歌的,我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不平听了,顿时感到茅塞顿开,它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的歌声必须是真实的,只有这样才能感动别人,得到认可。

从那以后,不平重新振作起来,它不再羡慕别人的歌声,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歌声上。

它开始努力练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歌唱风格,还发现了自己的歌声中的独特之处。

不久,不平再次站在树枝上,开始唱起了自己的歌。

这一回,不平的歌声变得更加动听,更加具有感染力,它的歌声开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小鸟们。

不平终于感受到了自己歌声的魅力,不再有任何的不满和嫉妒,它唱起歌来是那么的投入和自如。

从那一天起,不平的歌声如一阵阵清风般吹向每一个角落,所有的动物都为它的歌声所动容。

从此以后,不平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鸟,它的歌声成了整个森林中最美妙的音符。

诗穷而后工穷的意思

诗穷而后工穷的意思

诗穷而后工穷的意思诗穷而后工穷的意思:“诗穷而后工”,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提出的一种文学主张。

这里的“诗”是指诗人。

“穷”在这里,说的不是贫穷,而是处于困顿、没有出路的境遇。

“穷”,与“穷途末路”的“穷”字的意思类似。

“诗穷而后工”大致的意思是,诗人处于困顿境况,比如说遭遇仕途不顺、政治上受到打击迫害等的时候,往往能写出很好的诗歌作品。

其包含的意思,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有一定的相似性。

这里说的是,古代文人的写作规律。

在过去,各级统治者经常任人唯亲,导致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不但得不到重用,还受到歧视和冷落。

从而产生强烈的愤懑之情。

这种强烈的感情,能让他们写出反应那个时代各种风貌和不幸的好作品。

通过写自身的不幸,来反应当时时代人们的不幸。

具体说起来,一是因为诗人因为处在困顿之中,能主动审视外界的各种关系,探求社会生活的种种不公;二是这种郁闷的情绪,有助于诗人抒发内心细微且带有普遍性的情感,反而能写出佳作。

在我们今天看来,一个人处在顺境之中,斗志也只会被消磨掉。

反而人在逆境之中,才能发愤图强,成就一番事业。

一个人经历波折和坎坷,身处不幸的状态,会深入思考为什么自己会变成这个样子。

到底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自己该怎么做才能彻底改变现在的状态。

在此基础上,加以有效行动,最终战胜自己,才做出一番事业来。

这和我们常说的,有困难要迎难而上一样。

要是战胜不了当下的困难,那也许只能随波逐流了。

艰苦的环境,对磨练一个人的品格,激励一个人的斗志,增强一个人的能力,起到有很大的作用。

很多人,也只有接受艰苦环境的磨练,才有可能会取得成功。

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是,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当下的艰难处境所吓到。

而应该接受磨练,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总会有所收获的。

扩展资料:穷而后工的意思:穷:不得志,困乏。

工:精巧,精彩。

旧时指文人由于处境穷困,他的诗文才越发精彩。

意思是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不平则鸣名词解释

不平则鸣名词解释

不平则鸣名词解释不平则鸣是指对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情发出声音来抗议和表达不满的行为。

它是一种维护公平正义的行动,也是个人对社会现象的觉醒和呼吁。

不平则鸣是从战国时期的《战国策·齐策一》中的“竖子不足以与牆论者,不参楣材者,不平则鸣也。

”引申而来的。

不平则鸣的含义是指对不公正不合理的事物和现象表示不满,并以自己的声音来维护公平和正义。

在社会中,不平则鸣是对社会矛盾和不公正的一种正当抗议。

它代表了个体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反思,是对社会问题的觉醒和呼吁。

不平则鸣作为名词,它的解释如下:首先,不平则鸣是一种抗议行动。

当个体或群体感到不公平、不满意时,会通过抗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要求,以此来改变或影响社会现状。

不平则鸣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集会、示威、罢工等,通过大规模的声势和行动,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注意。

其次,不平则鸣是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

个体在遭受不公正待遇或受到不公平对待时,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和压力。

通过不平则鸣,可以将这些负面的情绪和压力宣泄出来,从而缓解内心的不平之情,保护个体的心理健康。

再次,不平则鸣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呼吁。

不平则鸣的行为表明了个体对社会现象的觉醒和关注。

通过不平则鸣,可以呼吁社会各界对问题给予关注,尤其是那些长期存在的、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引起社会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和思考,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最后,不平则鸣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

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社会问题,有权为自己和他人争取公平正义的权益。

不平则鸣代表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认识,对不公平现象的抗议和改变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综上所述,不平则鸣是对不公平、不正义的事物表示不满和抗议的行为。

它是个体对社会问题觉醒和关注的表现,是对不公正待遇产生情绪宣泄的方式,是对社会问题呼吁和关注的形式,也是每个人应担负的社会责任的体现。

不平则鸣的出现,为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提供了力量和机会。

不平则鸣是什么意思

不平则鸣是什么意思

不平则鸣是什么意思不平则鸣,乃是人性的光辉闪现。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一面,在遇到某些事情时或多或少会感觉愤懑难消。

只要你懂得适度宣泄和合理释放压力就好了,这便是正常的生活状态。

没必要对此过分担忧和反应激烈。

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如何使自己的内心保持平衡、快乐。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鸣原草》中写道:“是以贤者不得志于当世而道著天下也,不得志而无愠色,亦可谓达矣”;“死者徒有人心耳,不若生者有天性也,其所遭值,虽使仲尼见鲁人之愚且溺而不知救,圣人犹将涕泣也,况不肖乎?”;“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丹青则绘事可知也。

今人而无恒,学必倦,文必疏;然不可以已。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大抵为己者,穷而后工;为人者,达而后工。

为己者,所学易成,其志易满也;为人者,所学难成,其心难满也。

”由此观之,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与素质绝非仅仅取决于社会制度,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风貌。

从以上两句话中不难看出人类真正的智慧在于克服困境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认为,遇事应该做到“不气馁,不焦躁,顺其自然,泰然处之”才能最终战胜痛苦获得心灵上的安宁。

如果凡事太斤斤计较,终究不利于身心健康。

那么什么叫作生命的高贵呢?应该具备的条件又有哪些呢?首先,善良诚实,遵守公德,对朋友肝胆相照,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勇敢地挑起承担生活中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

试想,倘若总是愁眉紧锁,郁郁寡欢,既影响他人休息也容易造成紧张的氛围,严重损害人际关系,让彼此陷入尴尬的局面,岂不悲哉!其次,勤奋刻苦,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珍惜宝贵时间。

试想,懒惰贪玩虚度年华的人怎能经受住生活考验和历史选择呢?再次,坚强刚毅,勇敢顽强,永不言败。

俗语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因此,当你遇到挫折失败,切莫灰心丧气;倘若沉沦颓废不思进取,只能导致前功尽弃。

总之,做人要坦荡豁达,随遇而安。

这样,即使不幸降临也不会过分恐慌。

最后,做人还要胸怀宽广,豁达大度,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正是由于人的不同,他们所拥有的不同,自然各有千秋,百花齐放,五彩缤纷,一切变化万千,欣赏不完美的同时也接纳着缺憾。

古人不平则鸣的例子

古人不平则鸣的例子

古人不平则鸣的例子“鸣”是指发出声音,但这里的“鸣”字指的并不是声音的意思,这个“鸣”字指的是类似于现代汉语词典里的那个解释:“高兴地叫出来”。

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不平则鸣”了。

这里我要为大家介绍几个古人不平则鸣的例子。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时,楚王昏庸,奸臣当道,屈原被放逐,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

但屈原仍然忧国忧民,并且因为与楚王不合,被流放。

屈原想出国留学,但楚王不同意,于是他写下了《离骚》、《天问》等名作,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和对朝廷的忧虑。

有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其实李白和杜甫的诗在世上传播了千年,早已成为文化瑰宝,历久弥新,永垂不朽。

但若以前辈们的诗歌成就来看,屈原又该怎么样呢?屈原以他的文学才华、爱国热忱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鸿门宴》中刘邦在不知项羽阴谋的情况下当场下跪谢罪;唐雎不卑不亢的回应楚王的无理挑衅……这些事例都能证明,古人不平则鸣,所以他们总能像文中屈原那样让自己的一生闪耀光芒。

“不平则鸣”,是从屈原开始的。

屈原是第一个用笔墨描绘内心想法的诗人,他真实地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抒发出来。

虽然,因为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而遭到迫害,最后只得放弃了做官的念头,退居到了山林之间。

但是,就算身处山野,他仍心系朝政,写下了一篇篇热血激昂的文章。

《离骚》《天问》等文章广为流传。

而有一个例子是关于天才的,那便是司马迁了。

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末年,那时百姓生活困苦,而皇帝却整日贪图享乐,奢侈挥霍,把钱花在美女上,却不管老百姓吃什么。

在这种背景下,不仅是国家衰败,人民遭难,还有一些隐士遁世避祸,司马迁的父亲也是在这种环境下自杀的。

司马迁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对这种行为十分不耻。

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局面。

他搜集史料,甚至去民间私访,深入了解社会的各个阶层。

在历经十多年的时间后,终于写成了旷世之作《史记》。

而如果没有这十多年的历练,恐怕就没有我们今天所读的这本《史记》了吧!可是即使如此,司马迁也曾受过酷刑,可以说,正是因为司马迁那不平则鸣的精神才得以完成这本流芳百世的佳作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韩愈不平则鸣解析

韩愈不平则鸣解析

韩愈不平则鸣解析韩愈不平则鸣解析不平则鸣,成语,作谓语、定语、分句。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

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出自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韩愈不平则鸣,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试论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本文站在韩愈所在时代的角度,结合韩愈所提出的“文以明道”和“古文运动”,并配合文章,浅析“不平则鸣”所对应的两种解释。

“不平则鸣”出自韩愈所作《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其原文如下: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中心句在“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这后半段。

韩愈说“人唱歌是为了寄托情死,人们哭泣是为寄托情怀,凡是从口中发出而成为声音的,都是因为其感觉到了不平!”这里的不平,可以作两种解释,一种是不公平,一种是不平静。

原文前半段的“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等所体现的是第二种,不平静则鸣。

而结合到这篇文章是写给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孟郊的,也体现了第一种,不公平则鸣。

而这里的“鸣”,除了唱歌,和哭泣,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鸣”。

毕竟人们所发出的声音是短暂且微弱的,而可以寰球共享并流传千古的“鸣”只有一种,那就是像韩愈那样,写文章。

一、因为不公平而写文章自古到今,都存在着各种不公平现象。

孔子更是在《论语》中提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

表达这些不公平的文章也是数不胜数,如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杜甫的《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又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试论韩愈的“不平则鸣”说

试论韩愈的“不平则鸣”说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Vol.30No.2 Apr2021第30卷第22021年4月DOI:10.13887/ki.jccee.2021(2).21试论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刘慧青(內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51)摘要:“不平则鸣”说,是韩愈古诗文革新中最重要的理论观点。

它的产生是以儒家提出的“诗可以兴”“诗可以怨”,以及“发愤说”为基础的,它承上启下,对此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不平则鸣”中“不平”和“鸣”都是包含两方面的內容。

“不平”为不平静,有“因悲不平”和“因乐不平”的含义;“鸣”的內容包括“悲愤之鸣”和“快乐之鸣”,以及诗人要憩做到“鸣”则需要“气盛言宜”。

关键词:韩愈;“不平则鸣”说;悲愤之鸣;快乐而鸣;影响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中唐时期,以韩愈为代表的古诗文革新运动十分兴盛&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其诗被称为“为唐诗之一大变”。

他全面深入地钻研文论,“不平则鸣”就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学主张&但历代研究者们对它的解读都各执其辞,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而且“不平则鸣”这一重要的理论命题提出一定有着深厚的环境基础,我们从中可以以小见大,了解到当时整个社会状况&因此,对于它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1“不平则鸣”说的源起首先,追溯到先秦时代,)论语•阳货》中提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2®。

其中与“不平则鸣”相通的观点可以体现为两处,分别是:“诗可以兴”中的“兴”,朱熹注“感发情志”'2(16),意思就是心中有感情需要抒发,用作品来表达情志;“诗可以怨”中的“怨”,孔安国注“怨刺上政”即“,指诗对上层政治生活提出不满并兼有规谏的作用-如果说“兴”是指喜怒哀恶惧等各种情感的抒发,那么“怨”就只侧重于不满、忧愤的感情,只不过这不是发泄私怨(在后文文章编号:1674-5787(2021)02-0090-04中笔者也会论到“不平则鸣”中“鸣”的感情是多样的)&我们应该认识到,《论语•阳货》中提出的这句是作诗的功用和意义,强调的是诗的政教功能&因此,可以看出“兴”和“怨”应该是最早与“不平则鸣”说的提出有所关连的说法,当然其具体内容有很大的不同。

论韩愈“不平则鸣”文学主张的价值和意义

论韩愈“不平则鸣”文学主张的价值和意义

论韩愈“不平则鸣”文学主张的价值和意义不平则鸣,现在大多意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这一观点出自于韩愈《送孟东野序》,文章开篇就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不平则鸣,是“古文运动”的创作口号,其中富含民主精神和反抗精神,这既是对中国古代“诗可以怨”传统的继承,同时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他继承和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肯定了文学艺术的社会批判功能。

《送孟东野序》一文中共用三十八个“鸣”字,盛世、乱世皆有能“鸣”者,列举的数十位著名先贤中,坎坷困厄、穷而不达者居多。

而这与韩愈本人的遭遇也是相同的,《送孟东野序》的写作缘由即是因为“东野之役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作此序“以解之”,“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韩愈对于孟郊的凄惨境遇深表理解和同情,激励“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的穷者孟郊“不平则鸣”,这是对孟郊的安慰也是对自己的安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郁闷心情在此也得到“不平则鸣”。

作者韩愈本人一生几经官场风波、仕途坎坷数十载,“不平则鸣”是他总结先辈的经历、结合自身困窘生活和社会现实感悟出来的。

结合他的作品和生平,韩愈的“不平则鸣”不仅表现在为自己及友人不幸“鸣不平”,也是在为国家和下层的人民“鸣不平”。

韩愈一生积极入世,但却出淤泥而不染,经常直接批判、讽刺社会现实的黑暗,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大我”意识。

《杂说四•马说》深刻揭露黑暗制度和昏聩的执政者埋没人才;《论天旱人饥状》全盘托出惨苦民情,直言要求停征赋税,为民请命。

韩愈“不平则鸣”论的价值和意义不止在当时,更是在于它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北宋欧阳修进一步发展了“不平则鸣”理论,提出了著名的“穷而后工”见解,认为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

结合对韩愈“穷苦之言易好”的理解,欧阳修还分析了两方面的因素:其一,坚持理想、不满现实的优秀诗人或被贬谪、或遭流放,更贴近自然,与风云鸟兽草木虫鱼建立起较纯粹的审美关系,能“探其奇怪”;其二,穷窘困厄,怀才不遇,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更为曲折深微的世态人情。

“不平则鸣”与“穷而后工”,元代的诗歌为何与盛唐大相径庭?

“不平则鸣”与“穷而后工”,元代的诗歌为何与盛唐大相径庭?

“不平则鸣”与“穷而后工”,元代的诗歌为何与盛唐大相径庭?在许多人看来,由于元代对于儒家士人的压迫以及对于科举制度的压缩,元代在文学上并没有取得什么太大的成就,除了元曲可以算得上是元代的文学艺术成就之外,在诸如诗、词等方面则没有取得什么成就,更无法与诗、词兴盛的唐代和宋代相比。

而实际上,元代在诗歌上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不仅如此,元代的诗歌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元代的诗人对于诗歌发展也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应当说,元代并非在诗歌上毫无成就,虽然其名气和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不如唐代和宋代,但是元代的诗歌依然拥有欣赏和研究的价值。

重视科举制度下的盛况(非元朝)元代的诗歌风格在我们讨论元代的诗歌风格之前,有必要先对唐代和宋代的诗歌风格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元代的诗歌风格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唐宋两代的诗歌风格的一种反动,他们认为元代的社会情况已经与唐宋两代产生了很大的不同,因此元代需要的是一种不同的诗歌风格。

当然,唐宋两代的诗歌风格是相当复杂的,我们在此仅仅举出一个与元代对比比较明显的诗歌风格,那便是所谓的"不平则鸣"与"穷而后工"。

"不平则鸣"主要是唐代诗歌的一种风格,而"穷而后工"则是宋代诗歌的一种风格。

"不平则鸣"意味着诗人的诗歌需要针对的是社会上的不公正的现象,诗人应该对这些不公正的现象进行抨击,并为受到压迫的普通百姓发声。

而"穷而后工"则认为诗人在穷困潦倒、悲伤痛苦的情况下是最能写出好诗的,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才能产生感悟,并写作出富有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文章。

两者虽然有所不同,但简单地归纳一下的话,便是认为诗人应该针对社会的阴暗面展开书写,诗人的职责和义务是揭露这些阴暗面。

元朝的诗歌当然,读者们需要注意,这两种诗歌风格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唐宋两代都是这样的诗歌,毕竟,唐宋两代在许多时候是繁荣的,社会是相对开放的,因此自然会出现许多风格明快的诗歌,这种抨击社会现实的、来源于个人悲伤经历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原文中以草木金石受到外部挠击而发出声音作比喻,说明诗歌都是由人心中的不平产生的。

所谓 "不平",指的是感情激荡,是广义的,有悲也有喜。

钱钟书先生在《诗可以怨》一文中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

”也就是说,“不平”是指人们的心灵处于不平静的状态,产生喜怒哀乐各种感情。

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它纠正了以往一些对“不平”狭隘理解。

韩愈认为作家在处于不寻常(不仅仅是“不幸”)的生活际遇之中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

“不平则鸣”理论就深刻地揭示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论述了时代、社会环境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对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

他认为只有那些反映现实、抒发自身愤懑情感的作品才能感动人心。

强调文学作品和时代、环境等现实内容是密不可分的。

韩愈的“不平则鸣”理论上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但并不是简单地继承,而是做了更多的思考。

他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这可以说其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发展了。

还下启宋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理论。

二、“诗穷而后工”
欧阳修在文学理论批评上最有价值的是发展了韩愈“不平则鸣”的思想,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重要见解: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梅圣俞诗集序》这里的“穷”,主要是指政治上穷达之穷,与“通”或“达”相对而不是指生活和物质上的穷困,也就是指有理想和有抱负的文人在政治上不得志,受到排挤,遭受迫害,隐身江湖、田园、山林,借诗文创作来寄托其壮志,抒发对现实的怨愤不满以及种中忧思、苦闷、压抑、感慨之情。

他认为并非诗使人穷,而是穷者而后工于创作,愈穷而愈工。

“穷而后工”的理论,上溯可联系屈原《九章》、《抽思》中的“发愤以抒情",源于司马迁“发愤著书”之说,后有李白的“哀怨起骚人”,杜甫也有“文章憎命达”(《天末怀李白》)之句,白居易《序洛诗》更称“世所谓‘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韩愈也说过“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荆潭唱和诗序》)
“诗穷而后工”,从作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出发,欧阳修认为要写出优秀的诗歌就须经历现实中的坎坷与磨难,这样就能使作者经历丰富,情感丰厚。

然后把亲身的际遇,与现实的矛盾和“不得施于世”的内心积郁熔铸诗中,作品内容就会充实饱满,深挚感人,就容易成为好诗
三、“不平则鸣”与“诗穷而后工”的异同
这种思想和韩愈的“不平则鸣”相类似,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

虽然韩愈之“不平”不仅仅是指“不幸”,但考察文章中他所开列的"善鸣"者,虽然包括抒发各种类型的情志,则绝大部分是在世时不得志的作者。

在侧重“不幸”这一点上,和欧阳修接近。

韩愈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

欧阳修则进一步深入明确善“鸣”的原因,他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
一是诗人因穷而有充裕的时间去潜心艺术,能更深入地钻研艺术表现方法;
二是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
三是能够对现实有更为清醒的认识,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

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 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

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

此二说详略的程度,虽然有所相差,但究其核心的、终极的意义,实是"小异"而"大同"了。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的“不平则鸣”说,一般人都理解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不得已然后发牢骚,愤慨不满,不平则鸣。

其实就它的定义来说,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人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内心的激动,感情的激发。

因为韩愈首先为“不平则鸣”寻找本体论的依据,从“大凡物遇不平则鸣”这个前提,演绎出人的“不平则鸣”,这就不能仅指愤慨不满之“鸣”了。

他的这种论述逻辑,与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对一切“人文”(包括文学)皆源于自然的论证是相通的。

但韩愈在下文中所举的论据,则偏重于在世时不得志的作者,而且多是在政治、道德或文学上有建树的人物,可知韩愈实际所指的“不平”,也不是指的一般的不平心态,而是一种激进的、现实功利性很强的心态。

如果联系他在其他文章中所说的“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荆潭唱合诗序》),就不难看出他所说的“不平”的倾向性,不难看出他的“不平则鸣”说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之间的联系。

说过“不平”,再说“鸣”的问题。

韩愈提出“鸣”有“善鸣”、“不善鸣”之分,从他的论证中可以归纳出,所谓“善鸣”是由三种因素所促成的,一是时代环境,二是自身遭遇,三是内在的修养。

他在这里没有涉及艺术表现问题。

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提出的“诗穷而后工”说。

首先,他提出:“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对韩愈偏重于不得志者的“不平则鸣”说的进一步生发。

其次,他分析了“古穷人”之辞为什么能为“世所传“的原因:这些“穷人”由于才能“不得施于世”而有闲暇,多喜欢放浪于山水,与自然景物相亲近,能够发现自然景物独特的内蕴,而借以抒发“忧思感愤之郁积”,表达政治上的“怨刺”,从而写出曲折入微的动人情感。

因此越是不得志,就越能写出好诗。

最后得出“诗穷而后工”的结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欧阳修分析“诗穷而后工”的原因,是从情与景的相互关系角度着眼的,虽然他把情限定在具有政治功利倾向的“怨刺”,但其最有价值的是涉及到了诗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和艺术表现问题。

中晚唐以来,诗人们在诗歌创作中越来越注重通过情与景的配合来追求美学效果,诗歌评论界对情景配合乃至交融的艺术境界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

欧阳修之论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文学背景之上的。

综上所述,韩愈“不平则鸣”说与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的异同如下:
1.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和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而“诗穷而后工”说可以说是从一个角度发展和深化了“不平则鸣”说。

2.韩、欧之论都有很强的现实功利性,但相比之下,韩愈“不平则鸣”说的功利心态更强烈,而欧阳修的则在功利心态之外,更着眼于诗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

3.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有一个哲学本体论的依据,而欧阳修则是从创作实践的角度探求“诗穷而后工”的原因。

4.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是从时代环境、个人境遇和道德修养角度确定“善鸣”与“不善鸣”,没有涉及艺术表现问题;欧阳修则更强调个人境遇(“穷”)与诗歌创作之“工”的正相关,而且偏重于从情景配合的角度来论证,这就涉及艺术表现的问题了。

在总结文学史普遍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韩愈提出的“不平则鸣”与欧阳修提出的“穷而后工”都涉及到了创作主体的生活遭遇与其创作之关系。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不平则鸣”论。

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就《送孟东野序》全篇来看,“不平”有着广泛的社会内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引起人内心情感的激动,就是不平。

这些感情激动不能自已,就要“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借助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

韩愈的“不平则鸣”继承发展了诗“可以怨”的传统,侧重的是封建时代受压抑的人们表现出来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富有民主和反抗精神。

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的理论则是继承韩愈“不平则鸣”的思想而来。

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欧阳修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

“诗穷而后工”,从文学批评理论上看,是说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如仕途不顺、政治上受到打击迫害等),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而且,诗人的境遇愈是穷困,触事感物的广度就愈丰富,生活体验和现实感受就愈深刻,作品的内容也就愈充实,愈能得到共鸣。

相比较而言,韩愈的“不平则鸣”主要是讲创作主体的“不平”的生活境遇会刺激其创作潜能(“鸣”),欧阳修的“穷而后工”则是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

欧阳修认为“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态,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这里涉及文学创作中的两个问题,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能有机会深入观察事物,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由触事感物而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

这是对韩愈思想的深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