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 穷而后工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及其创作实践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及其创作实践作者:钟琳来源:《语文学刊》 2015年第11期钟琳(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摘要]“不平则鸣”说的文学理论观是由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提出的,是韩愈“古文运动”的重要理论支撑。
韩愈的“不平则鸣”继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说,但同时也有发展,他认为“不平则鸣”是由于内心的不平衡导致的。
韩愈的“不平则鸣”既可以因愤怨而鸣,也可因快乐而鸣。
[关键词]韩愈;“不平则鸣”说;因愤怨而鸣;因快乐而鸣[中图分类号]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11-0068-02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因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而被人们合称为“韩柳”。
韩愈作为古文家、文论研究者,“不平则鸣”是韩愈重要的理论观点。
一、“不平则鸣”的内涵韩愈在《送孟东野序》文中共用了三十八个“鸣”字,提出了“不平则鸣”,认为盛世乱世皆有能“鸣”者。
对于“不平”的解释,学术界主要有这样两种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不平”是使人产生挫败感、失望情绪而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愤,只包含了负面情绪。
著名学者周振甫先生就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
他认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那应该指有才能而受压抑的人,感到不得其而鸣”。
[1]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不平”不仅指人内心的哀怨愤怒,还应该包括因快乐而产生的心理“不平衡”状态。
钱锺书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他在《管锥编》篇中曾有论述:“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
[2]敏泽先生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中也有相同的论述。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较为绝对,认同第二种观点的论述。
“不平则鸣”是作者在心中郁积了某种的情绪,有着不吐不快的欲望。
“不平”是不平静,不平静是相对于内心平衡状态而言的,是内心不平衡的状态。
而引起这种不平衡状态的不仅仅是内心愤懑的消极情绪,也可以是高兴欢乐的积极情绪。
同时,在韩愈的《送孟东野序》里所举的诸多例子中,有仕途较为成功的政治家伊尹,也有生于盛世的扬雄、司马相如,他们应该是以欢愉之情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吐不快的情绪的。
穷而后工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残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5]这里钟嵘从景物气候和个人的经历两方面解释诗歌产生的原因,而强调的仍是个人遭遇的不平,个人的“怨”、“穷贱”,不平遭遇的“感荡心灵”,实际上仍然是“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的范畴。但是这仍不是这种理论的源头。
李煜在961年他继中主即位的时候,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更岌岌可危。他在对宋委曲求全中过了十几年苟且偷安的生活,还纵情声色,侈陈游宴。他前期许多词就是写他的宫庭里的豪华生活,可谓写得纸醉金迷,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22]南唐为宋所灭后,他被俘到汴京,被封“违命侯”,实际上被当作囚徒看待,一直是抑郁寡欢。终于在978年的七夕,被宋太宗派人毒死。李煜从南唐国主降为囚徒的巨大变化,明显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李煜创作出了最能代表他的成就最能奠定他在词坛地位的的词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正因为短暂所以才更显得珍贵。最后这两年的词是他用他的血、泪甚至生命浇灌出来的,因之才最美丽。如大家所熟知的〈虞美人〉、〈浪淘沙〉等等都是这时期写的传诵人口之作。所以笔者认为南唐亡国后,李煜虽然成了阶下囚,但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却又使得他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词中皇帝”。如果说南唐不亡国,可以肯定的讲,李煜的创作就只能是晚唐词风的延续,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创造发展。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及其创作实践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及其创作实践○钟琳(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摘 要] “不平则鸣”说的文学理论观是由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提出的,是韩愈“古文运动”的重要理论支撑。
韩愈的“不平则鸣”继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说,但同时也有发展,他认为“不平则鸣”是由于内心的不平衡导致的。
韩愈的“不平则鸣”既可以因愤怨而鸣,也可因快乐而鸣。
[关键词] 韩愈; “不平则鸣”说; 因愤怨而鸣; 因快乐而鸣[中图分类号]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11-0068-02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因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而被人们合称为“韩柳”。
韩愈作为古文家、文论研究者,“不平则鸣”是韩愈重要的理论观点。
一、“不平则鸣”的内涵韩愈在《送孟东野序》文中共用了三十八个“鸣”字,提出了“不平则鸣”,认为盛世乱世皆有能“鸣”者。
对于“不平”的解释,学术界主要有这样两种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不平”是使人产生挫败感、失望情绪而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愤,只包含了负面情绪。
著名学者周振甫先生就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
他认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那应该指有才能而受压抑的人,感到不得其而鸣”。
[1]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不平”不仅指人内心的哀怨愤怒,还应该包括因快乐而产生的心理“不平衡”状态。
钱锺书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他在《管锥编》篇中曾有论述:“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
[2]敏泽先生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中也有相同的论述。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较为绝对,认同第二种观点的论述。
“不平则鸣”是作者在心中郁积了某种的情绪,有着不吐不快的欲望。
“不平”是不平静,不平静是相对于内心平衡状态而言的,是内心不平衡的状态。
而引起这种不平衡状态的不仅仅是内心愤懑的消极情绪,也可以是高兴欢乐的积极情绪。
同时,在韩愈的《送孟东野序》里所举的诸多例子中,有仕途较为成功的政治家伊尹,也有生于盛世的扬雄、司马相如,他们应该是以欢愉之情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吐不快的情绪的。
不平则鸣穷而后工
韩愈原文中以草木金石受到外部挠击而发出声音作比喻,说明诗歌都是由人心中的不平产生的。
所谓 "不平",指的是感情激荡,是广义的,有悲也有喜。
钱钟书先生在《诗可以怨》一文中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
”也就是说,“不平”是指人们的心灵处于不平静的状态,产生喜怒哀乐各种感情。
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它纠正了以往一些对“不平”狭隘理解。
韩愈认为作家在处于不寻常(不仅仅是“不幸”)的生活际遇之中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
“不平则鸣”理论就深刻地揭示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论述了时代、社会环境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对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
他认为只有那些反映现实、抒发自身愤懑情感的作品才能感动人心。
强调文学作品和时代、环境等现实内容是密不可分的。
韩愈的“不平则鸣”理论上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但并不是简单地继承,而是做了更多的思考。
他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这可以说其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发展了。
还下启宋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理论。
二、“诗穷而后工”欧阳修在文学理论批评上最有价值的是发展了韩愈“不平则鸣”的思想,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重要见解: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梅圣俞诗集序》这里的“穷”,主要是指政治上穷达之穷,与“通”或“达”相对而不是指生活和物质上的穷困,也就是指有理想和有抱负的文人在政治上不得志,受到排挤,遭受迫害,隐身江湖、田园、山林,借诗文创作来寄托其壮志,抒发对现实的怨愤不满以及种中忧思、苦闷、压抑、感慨之情。
不平则鸣 穷而后工
韩愈原文中以草木金石受到外部挠击而发出声音作比方,解释诗歌都是由人心中的不服产生的.所谓 "不服",指的是情绪激荡,是广义的,有悲也有喜.钱钟书师长教师在《诗可以怨》一文中说:“韩愈的‘不服’和‘怨言不服’其实不相等,它不单指愤郁,也包含欢快在内.”也就是说,“不服”是指人们的心灵处于不服静的状况,产生喜怒哀乐各类情绪.钱师长教师这个解释是很有看法的,它改正了以往一些对“不服”狭隘懂得.韩愈以为作家在处于不平常(不但仅是“不幸”)的生涯际遇之中时,就会用创作的办法抒写本身的思惟情绪,表达本身的心坎情志.“不服则鸣”理论就深刻地揭示了文学与实际的关系,阐述了时期.社会情况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对文学创作的伟大影响.他以为只有那些反应实际.抒发自身怫郁情绪的作品才干冲动听心.强调文学作品和时期.情况等实际内容是密不成分的.韩愈的“不服则鸣”理论上承了司马迁“奋发著书”的思惟,但其实不是简略地继续,而是做了更多的思虑.他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富裕之言易好.”这可以说其对司马迁“奋发著书”说的成长了.还下启宋欧阳修“诗穷尔后工”的理论.二.“诗穷尔后工”欧阳修在文学理论批驳上最有价值的是成长了韩愈“不服则鸣”的思惟,提出了诗“穷尔后工”的重要看法: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汉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异,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孀妇之所叹,而写情面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汉,殆穷者尔后工也.——《梅圣俞诗集序》这里的“穷”,主如果指政治上穷达之穷,与“通”或“达”相对而不是指生涯和物资上的穷困,也就是指有幻想和有幻想的文人在政治上不得志,受到排斥,遭受危害,隐身江湖.田园.山林,借诗文创作来依靠其壮志,抒发对实际的愤懑不满以及种中忧思.苦闷.压制.感叹之情.他以为并不是诗使人穷,而是穷者尔后工于创作,愈穷而愈工.“穷尔后工”的理论,上溯可接洽屈原《九章》.《抽思》中的“奋发以抒情",源于司马迁“奋发著书”之说,后有李白的“哀怨起骚人”,杜甫也有“文章憎命达”(《天末怀李白》)之句,白居易《序洛诗》更称“世所谓‘文士多半奇,诗人尤命薄’”,韩愈也说过“欢愉之辞难工,而富裕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诗穷尔后工”,从作家与实际生涯的关系动身,欧阳修以为要写出优良的诗歌就须阅历实际中的坎坷与灾祸,如许就能使作者阅历丰硕,情绪丰富.然后把亲自的际遇,与实际的抵触和“不得施于世”的心坎积郁熔铸诗中,作品内容就会充实饱满,深挚动人,就轻易成为好诗三.“不服则鸣”与“诗穷尔后工”的异同这种思惟和韩愈的“不服则鸣”相相似,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涯与创作潜能之关系.固然韩愈之“不服” 不但仅是指“不幸”,但考核文章中他所开列的"善鸣"者,固然包含抒发各类类型的情志,则绝大部分是活着时不得志的作者.在着重“不幸”这一点上,和欧阳修接近.韩愈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欧阳修则进一步深刻明白善“鸣”的原因,他将作家的生涯际遇.情绪状况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色接洽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有充裕的时光去潜心艺术,能更深刻地研究艺术表示办法;二是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树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查找天然界和社会生涯中的“奇异”;三是可以或许对实际有更为苏醒的熟悉,郁积的情绪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弯曲入微而又带有广泛性的情面.这是对前人思惟的深刻成长.所谓"不服则鸣"从文学理论批驳上看,就是以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办法抒写本身的思惟感,情表达本身的心坎情志. 抒写出弯曲入微而又带有广泛性的情面.这是对前人思惟的深刻成长.此二说详略的程度,固然有所相差,但究其焦点的.最终的意义,实是"小异"而"大同"了.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的“不服则鸣”说,一般人都懂得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不得已然后发怨言,愤慨不满,不服则鸣.其实就它的界说来说,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人在外界刺激的感化下产生的心坎的冲动,情绪的激发.因为韩愈起首为“不服则鸣”查找本体论的根据,从“大凡物遇不服则鸣”这个前提,演绎出人的“不服则鸣”,这就不克不及仅指愤慨不满之“鸣”了.他的这种阐述逻辑,与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对一切“人文”(包含文学)皆源于天然的论证是相通的.但韩愈鄙人文中所举的论据,则着重于活着时不得志的作者,并且多是在政治.道德或文学上有建树的人物,可知韩愈实际所指的“不服”,也不是指的一般的不服心态,而是一种激进的.实际功利性很强的心态.假如接洽他在其他文章中所说的“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富裕之言易好”.(《荆潭唱合诗序》),就不难看出他所说的“不服”的偏向性,不难看出他的“不服则鸣”说与司马迁的“奋发著书”说之间的接洽.说过“不服”,再说“鸣”的问题.韩愈提出“鸣”有“善鸣”.“不善鸣”之分,从他的论证中可以归纳出,所谓“善鸣”是由三种身分所促成的,一是时期情况,二是自身遭受,三是内涵的教养.他在这里没有涉及艺术表示问题.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提出的“诗穷尔后工”说.起首,他提出:“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汉之辞也.”这与司马迁的“奋发著书”说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对韩愈着重于不得志者的“不服则鸣”说的进一步生发.其次,他剖析了“古穷汉”之辞为什么能为“世所传“的原因:这些“穷汉”因为才干“不得施于世”而有闲暇,多爱好放浪于山川,与天然景物相亲近,可以或许发明天然景物奇特的内蕴,而借以抒发“忧思感愤之郁积”,表达政治上的“怨刺”,从而写出弯曲入微的动听情绪.是以越是不得志,就越能写出好诗.最后得出“诗穷尔后工”的结论.这里须要留意的是,欧阳修剖析“诗穷尔后工”的原因,是从情与景的互相关系角度着眼的,固然他把情限制在具有政治功利偏向的“怨刺”,但其最有价值的是涉及到了诗人与天然的审美关系和艺术表示问题.中晚唐以来,诗人们在诗歌创作中越来越重视经由过程情与景的合营来寻求美学后果,诗歌评论界对情景合营甚至融合的艺术境界的熟悉也越来越清楚.欧阳修之论就是树立在如许的文学布景之上的.综上所述,韩愈“不服则鸣”说与欧阳修“诗穷尔后工”说的异同如下:1.韩愈的“不服则鸣”说和欧阳修的“诗穷尔后工”说都与司马迁的“奋发著书”说有一脉相承的继续关系,而“诗穷尔后工”说可以说是从一个角度成长和深化了“不服则鸣”说.2.韩.欧之论都有很强的实际功利性,但比拟之下,韩愈“不服则鸣”说的功利心态更强烈,而欧阳修的则在功利心态之外,更着眼于诗人与天然的审美关系.3.韩愈的“不服则鸣”说有一个哲学本体论的根据,而欧阳修则是从创作实践的角度查找“诗穷尔后工”的原因.4.韩愈的“不服则鸣”说是从时期情况.小我际遇和道德教养角度肯定“善鸣”与“不善鸣”,没有涉及艺术表示问题;欧阳修则更强调小我际遇(“穷”)与诗歌创作之“工”的正相干,并且着重于从情景合营的角度来论证,这就涉及艺术表示的问题了.在总结文学史广泛现象和纪律的基本上,韩愈提出的“不服则鸣”与欧阳修提出的“穷尔后工”都涉及到了创作主体的生涯遭受与其创作之关系.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不服则鸣”论.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尔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就《送孟东野序》全篇来看,“不服”有着广泛的社会内容,社会生涯中的各类抵触引起人心坎情绪的冲动,就是不服.这些情绪冲动不克不及自已,就要“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借助恰当的情势表示出来.韩愈的“不服则鸣”继续成长了诗“可以怨”的传统,着重的是封建时期受压制的人们表示出来的强烈不满和对抗,富有平易近主和对抗精力.从文学理论批驳上看,就是以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办法抒写本身的思惟情绪,表达本身的心坎情志.欧阳修的“穷尔后工”的理论则是继续韩愈“不服则鸣”的思惟而来.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欧阳修以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汉之辞也”,“愈穷则愈工”.“诗穷尔后工”,从文学批驳理论上看,是说诗人在受到困险情况的磨砺(如宦途不顺.政治上受到打击危害等),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巧的诗歌作品;并且,诗人的际遇愈是穷困,触事感物的广度就愈丰硕,生涯体验和实际感触感染就愈深刻,作品的内容也就愈充实,愈能得到共识.比拟较而言,韩愈的“不服则鸣”主如果讲创作主体的“不服”的生涯际遇会刺激其创作潜能(“鸣”),欧阳修的“穷尔后工”则是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涯际遇.情绪状况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色接洽起来.欧阳修以为“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况,往往探其奇异;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孀妇之所叹,而写情面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这里涉及文学创作中的两个问题,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树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能有机遇深刻不雅察事物,查找天然界和社会生涯中的“奇异”;二是由触事感物而郁积的情绪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弯曲入微而又带有广泛性的情面.这是对韩愈思惟的深刻成长.。
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观点
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观点(孔子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孔子的)“尽善尽美”说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有一句话:“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提出了“尽善尽美”说。
就是说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但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孔子的)“辞达”说"辞达"就主要应是指文学作品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作品的内容,不必要徒事与内容无关的文饰。
不平则鸣名词解释文学批评
不平则鸣名词解释文学批评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不能如意时发牢骚或感慨,有所抱负就要申诉。
这种现象称为“不平则鸣”。
【不平则鸣】不平,指心中愤懑不服。
旧时指当时社会上人们对朝政腐败、社会黑暗不满的现象。
有人认为,不平则鸣的本质是奴隶道德的萌芽。
“不平”,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例如:常用来描述内心的抑郁、不安和不快。
“则”,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判断动词、连词的含义。
“则”与“鸣”合在一起可以解释为“因为”,“而鸣叫”。
又有人认为,“不平则鸣”的本质是少年道德萌芽的标志。
在汉语的其他语境中,不平则鸣还有“人有不足,则鸣”(《韩非子·扬权》)、“当事不如意,则风兴(故作此)发之”(《战国策·赵策二》)的含义。
文章的主题是由小见大,由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的,即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希望有识之士起来抗争。
作者极力塑造一个贪官污吏的典型形象——酷吏周兴,揭露其巧取豪夺、横行霸道的罪恶行径,来反映被压迫者同命运的斗争。
全文采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借助动物世界的活动,生动地显示出一幅悲凉、丑陋、肮脏的社会生活图画。
作者抓住了四种最有特征的事物来写,一只乌鸦飞来飞去,到处寻找衔肉的地方;乌鸦看到鲜血淋漓的肉,就停止到处寻食,它把嘴里衔着的肉挂在树上,并且悲鸣起来。
这个动作表现了周兴因占有不到肉而痛苦万分的神态。
一个贪官污吏看到人民受到残害,已经麻木得失去了同情心,他变得麻木不仁,不关心百姓的死活,视老百姓的疾苦于不顾。
作者通过“酷吏”、“昏官”、“刁民”、“奸臣”等四个方面的代表性人物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的期盼。
全文运用层层深入的铺垫手法,层层推进情节,环环紧扣,波澜起伏。
各种手法的使用交错穿插,将叙事、议论、抒情三种文学体裁融为一体,是一篇有机整体。
第一部分先写作者拜见周兴,表现出他对周兴无比痛恨。
这是叙事的开端,为下文周兴虐杀人民作铺垫。
第二部分写周兴迫害“酷吏”韩宗,接着写他的继任者虐待黎民。
古文鉴赏《送孟东野序》原文及翻译
古文鉴赏《送孟东野序》原文及翻译《送孟东野序》韩愈为孟郊去江南就任溧阳县尉而作的一篇赠序。
全文主要针对孟郊“善鸣”而终生困顿的遭遇进行论述,作者表面上说这是由天意决定的,实则是一种委婉其辞的含蓄表达,是指斥当时的社会和统治者不重视人才,而不是在宣扬迷信。
文章屡用排比句式,抑扬顿挫,波澜层叠,气势奔放;而立论卓异不凡,寓意深刻,是议论文中的佳制。
【原文】送孟东野序作者:韩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其跃也,或激之[1];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2]。
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3]。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4],物之善鸣者也。
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四时之相推敚[5],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
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其在唐、虞[6],咎陶、禹[7],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8],又自假于《韶》以鸣[9]。
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10]。
伊尹鸣殷[11],周公鸣周[12]。
凡载于《诗》、《书》六艺[13],皆鸣之善者也。
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14],其声大而远。
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15]。
”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16]。
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17]。
臧孙辰、孟轲、荀卿[18],以道鸣者也。
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19],皆以其术鸣。
秦之兴,李斯鸣之[20]。
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21],最其善鸣者也。
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
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22],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23];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文言文《梅圣俞诗集序》古文赏析
《梅圣俞诗集序》古文赏析【作品介绍】《梅圣俞诗集序》这篇序文之所以历来受人推重,主要原因在于作者提出了“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
吴楚材等在《古文观止》中说:“‘穷而后工’四字,是欧公独创之言,实为千古不易之论。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与司马迁的“发愤而作”说和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一脉相承,共同发挥着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创作本原论。
【原文】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①,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③,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④,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⑤,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⑥,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⑦。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⑧,累举进士⑨,辄抑于有司⑩,困于州县⑾,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文集》【注释】①少达而多穷:做诗的人在功名富贵或事业上得意的少,穷困不得志的多。
关于唐代“不平则鸣”的理论含义及相关说法
关于唐代“不平则鸣”的理论含义及相关说法(一)“不平则鸣”的理论是谁提出来的?“不平”的含义究竟指什么?这一理论此前此后还有哪些相关说法?为什么说此理论与其相关说法构成了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优良传统?1.“不平则鸣”理论的提出者及其含义“不平则鸣”是韩愈文论中最有理论性、最具价值的观点,它出自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其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
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这里韩愈指出,世间万物之所以发声,之所以“鸣”,皆因其受到外界的冲击扰乱而打破了自身的平衡与稳定。
人的创作也如此,由于某种环境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使正常的思想与感情得不到自由抒发,作为一个人,需要也必然要“鸣”。
至于人“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都是不无根由的,人们的理想和愿望无法顺利实现,必定要形之于言、发之于声。
2.“不平则鸣”理论前后的相关说法“不平则鸣”理论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文学思想传统,有书评价说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富有民主精神和反抗精神的重要命题”,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士人作的一条重要的心理规律,为那些抒发不平,表现对现实的抗争的作品之产生和存在打出了理论旗帜。
他的“不平则鸣”说,既是前人思想的延续,又是后人一些文学观念的起点。
韩愈之前,早有汉代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再论起其历史根源,更可上溯至先秦时期孔子“诗可以怨”的诗歌文论,而在其之后,宋代的欧阳修及明代的李贽,都或多或少受着“不平则鸣”思想的影响。
3.“不平则鸣”理论与其相关说法构成了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优良传统之所以说“不平则鸣”理论与其相关说法构成了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优良传统,原因在于(1)孔子的“诗可以怨”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出自《论语・阳货》,是孔子的一个诗学理论,即“兴观群怨”说,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对韩愈不平则呜的理解
对韩愈不平则呜的理解
韩愈的“不平则鸣”是一种文学观点,认为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会激起作家的创作激情。
作家在遭遇不公、压抑、排挤、打击、迫害等情况下,会产生一种不平的情感,这种情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形成文学作品。
韩愈认为,文学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单纯客观描写,而主要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作家的“不平”来自社会,“不得己而后言”,是对社会现实的抗争和反响。
这种“不平则鸣”的观点要求自由抒发愤慨之情,突破了儒家“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传统模式。
“不平则鸣”并不仅仅是指作者个人的遭遇,它还涉及到更广泛的社会问题。
韩愈认为,社会的“道”之不行,“意”之不通,是导致人们“不平”的重要原因。
这种“不平”并不是个人的无病呻吟,而是对社会问题的一种深刻反映。
“不平则鸣”的作家们通过自己的文字,揭示社会的黑暗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他们的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批判精神,是对社会问题的一种深刻的揭示和反思。
总之,“不平则鸣”是韩愈对文学创作的一种深刻理解,它揭示了社会矛盾和斗争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强调了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批判精神。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文学作品和作家的创作动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平则鸣”与“穷而后工”,元代的诗歌为何与盛唐大相径庭?
“不平则鸣”与“穷而后工”,元代的诗歌为何与盛唐大相径庭?在许多人看来,由于元代对于儒家士人的压迫以及对于科举制度的压缩,元代在文学上并没有取得什么太大的成就,除了元曲可以算得上是元代的文学艺术成就之外,在诸如诗、词等方面则没有取得什么成就,更无法与诗、词兴盛的唐代和宋代相比。
而实际上,元代在诗歌上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不仅如此,元代的诗歌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元代的诗人对于诗歌发展也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应当说,元代并非在诗歌上毫无成就,虽然其名气和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不如唐代和宋代,但是元代的诗歌依然拥有欣赏和研究的价值。
重视科举制度下的盛况(非元朝)元代的诗歌风格在我们讨论元代的诗歌风格之前,有必要先对唐代和宋代的诗歌风格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元代的诗歌风格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唐宋两代的诗歌风格的一种反动,他们认为元代的社会情况已经与唐宋两代产生了很大的不同,因此元代需要的是一种不同的诗歌风格。
当然,唐宋两代的诗歌风格是相当复杂的,我们在此仅仅举出一个与元代对比比较明显的诗歌风格,那便是所谓的"不平则鸣"与"穷而后工"。
"不平则鸣"主要是唐代诗歌的一种风格,而"穷而后工"则是宋代诗歌的一种风格。
"不平则鸣"意味着诗人的诗歌需要针对的是社会上的不公正的现象,诗人应该对这些不公正的现象进行抨击,并为受到压迫的普通百姓发声。
而"穷而后工"则认为诗人在穷困潦倒、悲伤痛苦的情况下是最能写出好诗的,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才能产生感悟,并写作出富有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文章。
两者虽然有所不同,但简单地归纳一下的话,便是认为诗人应该针对社会的阴暗面展开书写,诗人的职责和义务是揭露这些阴暗面。
元朝的诗歌当然,读者们需要注意,这两种诗歌风格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唐宋两代都是这样的诗歌,毕竟,唐宋两代在许多时候是繁荣的,社会是相对开放的,因此自然会出现许多风格明快的诗歌,这种抨击社会现实的、来源于个人悲伤经历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幼学琼林 讼狱》“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原文逐句翻译
《幼学琼林讼狱》“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原文逐句翻译导读:《幼学琼林讼狱》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原文逐句翻译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
百姓如果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圣明的人认为人世间没有官司可打是最宝贵的。
上有恤刑之主,桁杨雨润;下无冤枉之民,肺石风清。
上面有慎用刑法的君主,用刑犹如细雨滋润万物,使罪犯被感化而向善;下面也没有被冤枉的百姓,用来喊冤的肺石则冷冷清清。
虽囹圄便是福堂,而画地亦可为狱。
虽然幽苦能帮助人们弃恶从善,牢狱可能就是福堂;上古的民风淳朴,在地上画一个圈也能成为监狱。
与人构讼,曰鼠牙雀角之争;罪人诉冤,有抢地吁天之惨。
和人结怨打官司可以说是鼠牙雀角的争斗;但是犯人诉讼冤情则有抢地吁天的惨状。
狴犴猛大而能守,故狱门画狴犴之形;棘木外刺而里直,故听讼在棘木之下。
狴犴生得勇猛肥大,能看门守户,因此古代的牢门上常画有它的图形。
棘木外面长着针刺但里面却是直的,所以古代的司法官大多在棘木下审理案件。
乡亭之系有岸,朝廷之系有狱,谁敢作奸犯科;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赎,上当原情定罪。
乡亭的监牢有岸,朝廷的监牢有狱,谁还敢为非作歹,违法犯罪;死了的人不可能再活过来,服过刑的人也不可能再用金钱赎回,所以上面应当按照实际情况量刑定罪。
桎梏之设,乃拘罪人之具,缧绁之中,岂无贤者之冤。
脚镣、手铐是用来拘捕犯人的刑具;在囚禁的犯人之中,怎么可能没有被冤枉的好人。
两争不放,谓之鹬蚌相持;无辜牵连,谓之池鱼受害。
双方互相争执而不相让就是鹬蚌相持无故受到牵连则是池鱼受害。
请公入瓮,周兴自作其孽;下车泣罪,夏禹深痛其民。
请公入瓮是指唐代的酷吏周兴自作自受;下车泣罪则是大禹对百姓的怜悯。
好讼曰健讼,累及曰株连。
好打官司称为健讼,没有罪而受到牵连则称作株连。
为人解讼,谓之释纷;被人栽冤,谓之嫁祸。
帮助别人解除诉讼,称为释纷被人栽赃冤枉称作嫁祸。
徒配曰城旦,谴戍是问军。
判徒刑流放去做苦役的称城旦充军到边境守边的称作问军。
诗穷而后工穷的意思
诗穷而后工穷的意思诗穷而后工穷的意思:“诗穷而后工”,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提出的一种文学主张。
这里的“诗”是指诗人。
“穷”在这里,说的不是贫穷,而是处于困顿、没有出路的境遇。
“穷”,与“穷途末路”的“穷”字的意思类似。
“诗穷而后工”大致的意思是,诗人处于困顿境况,比如说遭遇仕途不顺、政治上受到打击迫害等的时候,往往能写出很好的诗歌作品。
其包含的意思,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有一定的相似性。
这里说的是,古代文人的写作规律。
在过去,各级统治者经常任人唯亲,导致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不但得不到重用,还受到歧视和冷落。
从而产生强烈的愤懑之情。
这种强烈的感情,能让他们写出反应那个时代各种风貌和不幸的好作品。
通过写自身的不幸,来反应当时时代人们的不幸。
具体说起来,一是因为诗人因为处在困顿之中,能主动审视外界的各种关系,探求社会生活的种种不公;二是这种郁闷的情绪,有助于诗人抒发内心细微且带有普遍性的情感,反而能写出佳作。
在我们今天看来,一个人处在顺境之中,斗志也只会被消磨掉。
反而人在逆境之中,才能发愤图强,成就一番事业。
一个人经历波折和坎坷,身处不幸的状态,会深入思考为什么自己会变成这个样子。
到底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自己该怎么做才能彻底改变现在的状态。
在此基础上,加以有效行动,最终战胜自己,才做出一番事业来。
这和我们常说的,有困难要迎难而上一样。
要是战胜不了当下的困难,那也许只能随波逐流了。
艰苦的环境,对磨练一个人的品格,激励一个人的斗志,增强一个人的能力,起到有很大的作用。
很多人,也只有接受艰苦环境的磨练,才有可能会取得成功。
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是,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当下的艰难处境所吓到。
而应该接受磨练,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总会有所收获的。
扩展资料:穷而后工的意思:穷:不得志,困乏。
工:精巧,精彩。
旧时指文人由于处境穷困,他的诗文才越发精彩。
意思是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不平则鸣是什么意思
不平则鸣是什么意思不平则鸣,乃是人性的光辉闪现。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一面,在遇到某些事情时或多或少会感觉愤懑难消。
只要你懂得适度宣泄和合理释放压力就好了,这便是正常的生活状态。
没必要对此过分担忧和反应激烈。
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如何使自己的内心保持平衡、快乐。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鸣原草》中写道:“是以贤者不得志于当世而道著天下也,不得志而无愠色,亦可谓达矣”;“死者徒有人心耳,不若生者有天性也,其所遭值,虽使仲尼见鲁人之愚且溺而不知救,圣人犹将涕泣也,况不肖乎?”;“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丹青则绘事可知也。
今人而无恒,学必倦,文必疏;然不可以已。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大抵为己者,穷而后工;为人者,达而后工。
为己者,所学易成,其志易满也;为人者,所学难成,其心难满也。
”由此观之,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与素质绝非仅仅取决于社会制度,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风貌。
从以上两句话中不难看出人类真正的智慧在于克服困境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认为,遇事应该做到“不气馁,不焦躁,顺其自然,泰然处之”才能最终战胜痛苦获得心灵上的安宁。
如果凡事太斤斤计较,终究不利于身心健康。
那么什么叫作生命的高贵呢?应该具备的条件又有哪些呢?首先,善良诚实,遵守公德,对朋友肝胆相照,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勇敢地挑起承担生活中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
试想,倘若总是愁眉紧锁,郁郁寡欢,既影响他人休息也容易造成紧张的氛围,严重损害人际关系,让彼此陷入尴尬的局面,岂不悲哉!其次,勤奋刻苦,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珍惜宝贵时间。
试想,懒惰贪玩虚度年华的人怎能经受住生活考验和历史选择呢?再次,坚强刚毅,勇敢顽强,永不言败。
俗语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因此,当你遇到挫折失败,切莫灰心丧气;倘若沉沦颓废不思进取,只能导致前功尽弃。
总之,做人要坦荡豁达,随遇而安。
这样,即使不幸降临也不会过分恐慌。
最后,做人还要胸怀宽广,豁达大度,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正是由于人的不同,他们所拥有的不同,自然各有千秋,百花齐放,五彩缤纷,一切变化万千,欣赏不完美的同时也接纳着缺憾。
最新-王安石《叠题乌江亭》及赏析 精品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及赏析
前期创作主要是不平则鸣,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政坛后,心情渐趋平淡,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
后期创作穷而后工,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重炼意和修辞,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下面是叠题乌江亭宋代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译文上百次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
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注释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壮士指项羽。
中原一败括项羽垓下之败。
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肯岂肯,怎愿。
卷土来即卷土重来。
指失败之后,整顿以求再起。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题乌江亭》诗,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秋,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赴京途经乌江亭所在地和州今安徽和县,针对杜牧的议论,写了这首《乌江亭》。
赏析
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
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以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不平则鸣”说解读
“不平则鸣”说解读内容摘要:“不平则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提出的一个文学理论,意为个体在内心“不平静”时,“善鸣 者”会以文辞诉诸笔墨。
该理论充分揭露了在文学创作时,作者心理与笔下作品之间的关系。
从这一角度而言,该理论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与文本对话和写作教学的表达真情实感存在着一定联系。
此外,“不平则鸣”亦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认识和应用该理论,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因此,为了应用“不平则鸣”这一文学理论 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本文首先对“不平则鸣”进行理论剖析,然后以《师说》为究其在中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 学中应用的可能性。
关键词:“不平则鸣”《师说》中学语文学教育2。
19.0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不平则鸣”的理论剖析关于“不平则鸣”中“不平”的含义向来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 两种。
一种认为韩愈所提到的“不 平”指的应是忧愤抑郁的不平。
这 种说法从《送孟东野序》所针对的 对象出发,从背景上而言,韩愈此 文的目的是“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 者以解之”地宽慰孟郊的抑郁不 平,暗指的是朝廷未能任人唯贤 的黑暗不平,因此此处“不平”并 不应含有欢乐之意,而是纯粹的 消极怨愤。
而另一种则是以钱钟书先生 为代表的“不平静“之说,认为”不 平“指的是情绪的波动,既包括自 鸣不幸的忧愤抑郁,也包括鸣国 家之盛的欢乐欣愉。
钱钟书先生 曾直言“韩愈在这里是两面兼顾 的,正像《汉书•艺文志》将“歌咏”时,并举“哀乐”,而不像司马迁那 样的偏主“发愤。
”这种观点从韩 愈的作品中可以得到直接验证,在阐述“不平”时,韩愈先从自然 之音和乐器之音起,体现的是一 种波动之下的“不平”,不分情绪。
而在进一步到人的“不平”时,所 举的例子既有屈原为楚亡的悲鸣 也有李斯为秦兴的喜鸣,并不专 指消极忧愤。
笔者认为不平则鸣”作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文学理论,从作用范围来看,第二种观点更为客观可取。
作文素材穷而后工
作文素材:穷而后工“穷而后工”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经历过困苦和穷困的人往往更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或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个成语源于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中的一句话:“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彼宋玉、孟轲辈,独未闻之乎?’童子曰:‘先生乃今于是乎闻声;因以赋其事以声色记。
’”这个故事中描述的是一种人生哲学,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历过困苦和挫折的人才能有更深刻的洞察力和更强烈的内心力量。
他们能从生活中的点滴中获得灵感,将人生的酸甜苦辣转化为艺术的力量。
这样的人不仅仅能够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作品,也能给人们带来深远的影响。
举例来说,曹雪芹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穷而后工”的例子。
他在自己的人生中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困苦,这些经历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洞察。
他将这些经历融入到自己的作品《红楼梦》中,这部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一。
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塑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也反映了社会的真实面貌。
除了曹雪芹,还有许多文学、艺术界的巨匠也是“穷而后工”的代表。
例如,法国文学家雨果在青年时期就经历了生活的磨难。
他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成为了法国文坛的巨匠。
他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价值,也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种种面貌。
再比如荷兰画家梵高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生前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他的家人和朋友都认为他是个怪人。
然而,他却在极端贫困的生活中创作出了许多惊世之作,如《向日葵》、《星空》等。
这些作品成为了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并为后人所传颂。
韩愈不平则鸣解析
韩愈不平则鸣解析韩愈不平则鸣解析不平则鸣,成语,作谓语、定语、分句。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
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出自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韩愈不平则鸣,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试论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本文站在韩愈所在时代的角度,结合韩愈所提出的“文以明道”和“古文运动”,并配合文章,浅析“不平则鸣”所对应的两种解释。
“不平则鸣”出自韩愈所作《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其原文如下: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中心句在“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这后半段。
韩愈说“人唱歌是为了寄托情死,人们哭泣是为寄托情怀,凡是从口中发出而成为声音的,都是因为其感觉到了不平!”这里的不平,可以作两种解释,一种是不公平,一种是不平静。
原文前半段的“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等所体现的是第二种,不平静则鸣。
而结合到这篇文章是写给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孟郊的,也体现了第一种,不公平则鸣。
而这里的“鸣”,除了唱歌,和哭泣,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鸣”。
毕竟人们所发出的声音是短暂且微弱的,而可以寰球共享并流传千古的“鸣”只有一种,那就是像韩愈那样,写文章。
一、因为不公平而写文章自古到今,都存在着各种不公平现象。
孔子更是在《论语》中提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
表达这些不公平的文章也是数不胜数,如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杜甫的《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又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不平则鸣成语故事
不平则鸣成语故事bùpíngzémíng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
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遇到不平的事时紧缩式不平之鸣、鸣冤叫屈忍气吞声、心平气和、称心如意器小易盈、明镜鉴形、鱼水深情、事无三不成、进退中绳、化整为零、一见钟情、善恶之报,若影随形、一笑倾城、患难见真情、......古代春声好人喊冤唐朝时期,文学家韩愈的学生孟东野熟读经史,很有才能,直到50岁才做溧阳县蔚,因而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
韩愈十分同情,并在孟赴任时写《送孟东野序》赠别: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不平则鸣”,看看现时的情况,难怪学生们厉声疾呼——革命、救国。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七章这则成语出自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wùbùpíngzémíng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
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紧缩式不平则鸣、不平而鸣铁面无情、前言往行、匿迹隐形、坐享其成、操奇逐赢、四海昇平、摊书傲百城、持盈守成、冰壶玉衡、趔趄而行、......古代唐朝时期,文学家韩愈的学生孟东野熟读经史,很有才能,直到50岁才做溧阳县蔚,因而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
韩愈十分同情,并在孟赴任时写《送孟东野序》赠别:“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怨不得芳官。
自古说:物不平则鸣。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
bùpíngzémíng唐朝时期,文学家韩愈的学生孟东野熟读经史,很有才能,直到50岁才做溧阳县蔚,因而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原文中以草木金石受到外部挠击而发出声音作比喻,说明诗歌都是由人心中的不平产生的。
所谓 "不平",指的是感情激荡,是广义的,有悲也有喜。
钱钟书先生在《诗可以怨》一文中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
”也就是说,“不平”是指人们的心灵处于不平静的状态,产生喜怒哀乐各种感情。
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它纠正了以往一些对“不平”狭隘理解。
韩愈认为作家在处于不寻常(不仅仅是“不幸”)的生活际遇之中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
“不平则鸣”理论就深刻地揭示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论述了时代、社会环境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对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
他认为只有那些反映现实、抒发自身愤懑情感的作品才能感动人心。
强调文学作品和时代、环境等现实内容是密不可分的。
韩愈的“不平则鸣”理论上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但并不是简单地继承,而是做了更多的思考。
他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这可以说其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发展了。
还下启宋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理论。
二、“诗穷而后工”
欧阳修在文学理论批评上最有价值的是发展了韩愈“不平则鸣”的思想,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重要见解: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梅圣俞诗集序》这里的“穷”,主要是指政治上穷达之穷,与“通”或“达”相对而不是指生活和物质上的穷困,也就是指有理想和有抱负的文人在政治上不得志,受到排挤,遭受迫害,隐身江湖、田园、山林,借诗文创作来寄托其壮志,抒发对现实的怨愤不满以及种中忧思、苦闷、压抑、感慨之情。
他认为并非诗使人穷,而是穷者而后工于创作,愈穷而愈工。
“穷而后工”的理论,上溯可联系屈原《九章》、《抽思》中的“发愤以抒情",源于司马迁“发愤著书”之说,后有李白的“哀怨起骚人”,杜甫也有“文章憎命达”(《天末怀李白》)之句,白居易《序洛诗》更称“世所谓‘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韩愈也说过“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荆潭唱和诗序》)
“诗穷而后工”,从作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出发,欧阳修认为要写出优秀的诗歌就须经历现实中的坎坷与磨难,这样就能使作者经历丰富,情感丰厚。
然后把亲身的际遇,与现实的矛盾和“不得施于世”的内心积郁熔铸诗中,作品内容就会充实饱满,深挚感人,就容易成为好诗
三、“不平则鸣”与“诗穷而后工”的异同
这种思想和韩愈的“不平则鸣”相类似,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
虽然韩愈之“不平”不仅仅是指“不幸”,但考察文章中他所开列的"善鸣"者,虽然包括抒发各种类型的情志,则绝大部分是在世时不得志的作者。
在侧重“不幸”这一点上,和欧阳修接近。
韩愈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
欧阳修则进一步深入明确善“鸣”的原因,他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
一是诗人因穷而有充裕的时间去潜心艺术,能更深入地钻研艺术表现方法;
二是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
三是能够对现实有更为清醒的认识,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
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 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
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
此二说详略的程度,虽然有所相差,但究其核心的、终极的意义,实是"小异"而"大同"了。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的“不平则鸣”说,一般人都理解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不得已然后发牢骚,愤慨不满,不平则鸣。
其实就它的定义来说,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人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内心的激动,感情的激发。
因为韩愈首先为“不平则鸣”寻找本体论的依据,从“大凡物遇不平则鸣”这个前提,演绎出人的“不平则鸣”,这就不能仅指愤慨不满之“鸣”了。
他的这种论述逻辑,与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对一切“人文”(包括文学)皆源于自然的论证是相通的。
但韩愈在下文中所举的论据,则偏重于在世时不得志的作者,而且多是在政治、道德或文学上有建树的人物,可知韩愈实际所指的“不平”,也不是指的一般的不平心态,而是一种激进的、现实功利性很强的心态。
如果联系他在其他文章中所说的“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荆潭唱合诗序》),就不难看出他所说的“不平”的倾向性,不难看出他的“不平则鸣”说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之间的联系。
说过“不平”,再说“鸣”的问题。
韩愈提出“鸣”有“善鸣”、“不善鸣”之分,从他的论证中可以归纳出,所谓“善鸣”是由三种因素所促成的,一是时代环境,二是自身遭遇,三是内在的修养。
他在这里没有涉及艺术表现问题。
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提出的“诗穷而后工”说。
首先,他提出:“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对韩愈偏重于不得志者的“不平则鸣”说的进一步生发。
其次,他分析了“古穷人”之辞为什么能为“世所传“的原因:这些“穷人”由于才能“不得施于世”而有闲暇,多喜欢放浪于山水,与自然景物相亲近,能够发现自然景物独特的内蕴,而借以抒发“忧思感愤之郁积”,表达政治上的“怨刺”,从而写出曲折入微的动人情感。
因此越是不得志,就越能写出好诗。
最后得出“诗穷而后工”的结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欧阳修分析“诗穷而后工”的原因,是从情与景的相互关系角度着眼的,虽然他把情限定在具有政治功利倾向的“怨刺”,但其最有价值的是涉及到了诗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和艺术表现问题。
中晚唐以来,诗人们在诗歌创作中越来越注重通过情与景的配合来追求美学效果,诗歌评论界对情景配合乃至交融的艺术境界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
欧阳修之论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文学背景之上的。
综上所述,韩愈“不平则鸣”说与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的异同如下:
1.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和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而“诗穷而后工”说可以说是从一个角度发展和深化了“不平则鸣”说。
2.韩、欧之论都有很强的现实功利性,但相比之下,韩愈“不平则鸣”说的功利心态更强烈,而欧阳修的则在功利心态之外,更着眼于诗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
3.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有一个哲学本体论的依据,而欧阳修则是从创作实践的角度探求“诗穷而后工”的原因。
4.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是从时代环境、个人境遇和道德修养角度确定“善鸣”与“不善鸣”,没有涉及艺术表现问题;欧阳修则更强调个人境遇(“穷”)与诗歌创作之“工”的正相关,而且偏重于从情景配合的角度来论证,这就涉及艺术表现的问题了。
在总结文学史普遍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韩愈提出的“不平则鸣”与欧阳修提出的“穷而后工”都涉及到了创作主体的生活遭遇与其创作之关系。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不平则鸣”论。
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就《送孟东野序》全篇来看,“不平”有着广泛的社会内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引起人内心情感的激动,就是不平。
这些感情激动不能自已,就要“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借助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
韩愈的“不平则鸣”继承发展了诗“可以怨”的传统,侧重的是封建时代受压抑的人们表现出来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富有民主和反抗精神。
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的理论则是继承韩愈“不平则鸣”的思想而来。
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欧阳修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
“诗穷而后工”,从文学批评理论上看,是说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如仕途不顺、政治上受到打击迫害等),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而且,诗人的境遇愈是穷困,触事感物的广度就愈丰富,生活体验和现实感受就愈深刻,作品的内容也就愈充实,愈能得到共鸣。
相比较而言,韩愈的“不平则鸣”主要是讲创作主体的“不平”的生活境遇会刺激其创作潜能(“鸣”),欧阳修的“穷而后工”则是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
欧阳修认为“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态,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这里涉及文学创作中的两个问题,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能有机会深入观察事物,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由触事感物而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
这是对韩愈思想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