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 穷而后工知识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平则鸣穷而后工
韩愈原文中以草木金石受到外部挠击而发出声音作比喻,说明诗歌都是由人心中的不平产生的。
所谓 "不平",指的是感情激荡,是广义的,有悲也有喜。
钱钟书先生在《诗可以怨》一文中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
”也就是说,“不平”是指人们的心灵处于不平静的状态,产生喜怒哀乐各种感情。
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它纠正了以往一些对“不平”狭隘理解。
韩愈认为作家在处于不寻常(不仅仅是“不幸”)的生活际遇之中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
“不平则鸣”理论就深刻地揭示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论述了时代、社会环境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对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
他认为只有那些反映现实、抒发自身愤懑情感的作品才能感动人心。
强调文学作品和时代、环境等现实内容是密不可分的。
韩愈的“不平则鸣”理论上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但并不是简单地继承,而是做了更多的思考。
他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这可以说其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发展了。
还下启宋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理论。
二、“诗穷而后工”
欧阳修在文学理论批评上最有价值的是发展了韩愈“不平则鸣”的思想,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重要见解: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梅圣俞诗集序》这里的“穷”,主要是指政治上穷达之穷,与“通”或“达”相对而不是指生活和物质上的穷困,也就是指有理想和有抱负的文人在政治上不得志,受到排挤,遭受迫害,隐身江湖、田园、山林,借诗文创作来寄托其壮志,抒发对现实的怨愤不满以及种中忧思、苦闷、压抑、感慨之情。
他认为并非诗使人穷,而是穷者而后工于创作,愈穷而愈工。
“穷而后工”的理论,上溯可联系屈原《九章》、《抽思》中的“发愤以抒情",源于司马迁“发愤著书”之说,后有李白的“哀怨起骚人”,杜甫也有“文章憎命达”(《天末怀李白》)之句,白居易《序洛诗》更称“世所谓‘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韩愈也说过“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荆潭唱和诗序》)
“诗穷而后工”,从作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出发,欧阳修认为要写出优秀的诗歌就须经历现实中的坎坷与磨难,这样就能使作者经历丰富,情感丰厚。
然后把亲身的际遇,与现实的矛盾和“不得施于世”的内心积郁熔铸诗中,作品内容就会充实饱满,深挚感人,就容易成为好诗
三、“不平则鸣”与“诗穷而后工”的异同
这种思想和韩愈的“不平则鸣”相类似,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
虽然韩愈之“不平”不仅仅是指“不幸”,但考察文章中他所开列的"善鸣"者,虽然包括抒发各种类型的情志,则绝大部分是在世时不得志的作者。
在侧重“不幸”这一点上,和欧阳修接近。
韩愈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
欧阳修则进一步深入明确善“鸣”的原因,他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
一是诗人因穷而有充裕的时间去潜心艺术,能更深入地钻研艺术表现方法;
二是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
三是能够对现实有更为清醒的认识,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
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 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
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
此二说详略的程度,虽然有所相差,但究其核心的、终极的意义,实是"小异"而"大同"了。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的“不平则鸣”说,一般人都理解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不得已然后发牢骚,愤慨不满,不平则鸣。
其实就它的定义来说,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人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内心的激动,感情的激发。
因为韩愈首先为“不平则鸣”寻找本体论的依据,从“大凡物遇不平则鸣”这个前提,演绎出人的“不平则鸣”,这就不能仅指愤慨不满之“鸣”了。
他的这种论述逻辑,与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对一切“人文”(包括文学)皆源于自然的论证是相通的。
但韩愈在下文中所举的论据,则偏重于在世时不得志的作者,而且多是在政治、道德或文学上有建树的人物,可知韩愈实际所指的“不平”,也不是指的一般的不平心态,而是一种激进的、现实功利性很强的心态。
如果联系他在其他文章中所说的“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荆潭唱合诗序》),就不难看出他所说的“不平”的倾向性,不难看出他的“不平则鸣”说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之间的联系。
说过“不平”,再说“鸣”的问题。
韩愈提出“鸣”有“善鸣”、“不善鸣”之分,从他的论证中可以归纳出,所谓“善鸣”是由三种因素所促成的,一是时代环境,二是自身遭遇,三是内在的修养。
他在这里没有涉及艺术表现问题。
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提出的“诗穷而后工”说。
首先,他提出:“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对韩愈偏重于不得志者的“不平则鸣”说的进一步生发。
其次,他分析了“古穷人”之辞为什么能为“世所传“的原因:这些“穷人”由于才能“不得施于世”而有闲暇,多喜欢放浪于山水,与自然景物相亲近,能够发现自然景物独特的内蕴,而借以抒发“忧思感愤之郁积”,表达政治上的“怨刺”,从而写出曲折入微的动人情感。
因此越是不得志,就越能写出好诗。
最后得出“诗穷而后工”的结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欧阳修分析“诗穷而后工”的原因,是从情与景的相互关系角度着眼的,虽然他把情限定在具有政治功利倾向的“怨刺”,但其最有价值的是涉及到了诗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和艺术表现问题。
中晚唐以来,诗人们在诗歌创作中越来越注重通过情与景的配合来追求美学效果,诗歌评论界对情景配合乃至交融的艺术境界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
欧阳修之论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文学背景之上的。
综上所述,韩愈“不平则鸣”说与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的异同如下:
1.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和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有一
脉相承的继承关系,而“诗穷而后工”说可以说是从一个角度发展和深化了“不平则鸣”说。
2.韩、欧之论都有很强的现实功利性,但相比之下,韩愈“不平则鸣”说的功利心态更强烈,而欧阳修的则在功利心态之外,更着眼于诗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
3.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有一个哲学本体论的依据,而欧阳修则是从创作实践的角度探求“诗穷而后工”的原因。
4.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是从时代环境、个人境遇和道德修养角度确定“善鸣”与“不善鸣”,没有涉及艺术表现问题;欧阳修则更强调个人境遇(“穷”)与诗歌创作之“工”的正相关,而且偏重于从情景配合的角度来论证,这就涉及艺术表现的问题了。
在总结文学史普遍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韩愈提出的“不平则鸣”与欧阳修提出的“穷而后工”都涉及到了创作主体的生活遭遇与其创作之关系。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不平则鸣”论。
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就《送孟东野序》全篇来看,“不平”有着广泛的社会内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引起人内心情感的激动,就是不平。
这些感情激动不能自已,就要“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借助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
韩愈的“不平则鸣”继承发展了诗“可以怨”的传统,侧重的是封建时代受压抑的人们表现出来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富有民主和反抗精神。
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的理论则是继承韩愈“不平则鸣”的思想而来。
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欧阳修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
“诗穷而后工”,从文学批评理论上看,是说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如仕途不顺、政治上受到打击迫害等),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而且,诗人的境遇愈是穷困,触事感物的广度就愈丰富,生活体验和现实感受就愈深刻,作品的内容也就愈充实,愈能得到共鸣。
相比较而言,韩愈的“不平则鸣”主要是讲创作主体的“不平”的生活境遇会刺激其创作潜能(“鸣”),欧阳修的“穷而后工”则是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
欧阳修认为“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态,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这里涉及文学创作中的两个问题,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能有机会深入观察事物,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由触事感物而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
这是对韩愈思想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