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一节数学应用题课小案例
七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
七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陈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心理要向社会和学生期望教师充当的专业品质转变,教与学心理转变是新课程改革最终落脚点。
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往往被教师忽略,教与学心理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完美结合是数学课堂效率提高之关键。
比如:我在给七年级学生教“解方程”这一节的第三课时时,因为这一课时主要学的就是去分母。
我先讲了一个例题:例5:解方程 1/7(x+14)=1/4(x+20)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运算分数还是喜欢运算整数?”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整数。
”我说:“那我们能否把这个方程中的这两个分数利用我们学过地哪个知识把它变成整数呢?”同学们说:“利用等式的性质:给等式两边同乘以同一个数,仍然是等式。
给等式两边同乘以28便可得28×1/7(x+14)=28×1/4(x+20)即 4(x+14)=7(x+20)这就变成了我们前面学得了,这样就好算多了。
”我说;“那谁上来黑板上板演?”有不少同学举手了,我叫了一位同学上来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做。
过了一会儿,这位同学做完了,是这样的:解:给方程两边同乘以28;得:28×1/7(x+14)=28×1/4(x+20)即 4(x+14)=7(x+20)去括号;得:4x+56=7x+140移项;得:4x-7x=140-56合并同类项;得:-3x=84系数化为1;得: x=-28我说:“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位同学做得怎么样。
”经过检查分析,发现该同学做得很好。
我说:“这位同学,真棒!做得既对又快,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我说:“接下来我们再做一个题,再来两个同学上黑板上来板演。
”我又叫了两位同学.题是这样的:(2x-1)/3=(x+2)/4-1这两位同学一看露出了高兴的表情,心想很简单。
很快他们做完了,他们是这样做的;解:给方程的两边同乘以12;得:12×(2x-1)/3=12×(x+2)/4-1即 4(2x-1)=3(x+2)-1去括号;得: 8x-4=3x+6-1移项;得: 8x-3x=6-1+4合并同类项;得: 5x=9系数化为1;得: x=9/5我在这期间观看了下面的同学,发现都是这样做的。
小故事教案初中数学
小故事教案初中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通过小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定义: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后,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数量。
2. 分数的表示方法: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等分的部分数量,分母表示整体被等分成的总份数。
3.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分数的小故事。
故事名称:《分蛋糕的难题》故事内容:有一天,小明过生日,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个美味的蛋糕。
小明想和两个好朋友一起分享这个蛋糕,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公平地分这块蛋糕。
小明妈妈提出了一个办法,将蛋糕切成三等份,每个朋友拿一份。
然而,小明觉得这样不公平,因为他的两个朋友吃得多一点。
于是,小明妈妈又提出了一个办法,将蛋糕切成六等份,每个朋友拿两份。
这次,小明觉得公平了。
2. 讲解:通过故事,引入分数的概念。
(1)提问:小明妈妈为什么要把蛋糕切成三等份和六等份?(2)讲解:将一个整体等分后,其中一部分的数量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等分的部分数量,分母表示整体被等分成的总份数。
3. 实践:让学生尝试用分数表示故事中的蛋糕分配。
(1)将蛋糕切成三等份,每个朋友拿一份,用分数表示为 1/3。
(2)将蛋糕切成六等份,每个朋友拿两份,用分数表示为 2/6。
4. 总结: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后,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数量。
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等分的部分数量,分母表示整体被等分成的总份数。
5. 练习:让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如果小明有8块巧克力,他想和4个朋友分享,每个朋友能拿到几块巧克力?用分数表示。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数学故事:通过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案例和应用来讲述数学的故事
数学故事:通过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案例和应用来讲述数学的故事2023年了,数学一直是人类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在七年级数学上册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案例和应用,它们不仅展示了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还让我们理解数学是如何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
故事一:买水果小明经常去超市购买水果,他发现现在很多超市都有一种促销活动:只要购买3个相同种类的水果就能享受8折优惠。
小明想知道,如果他要购买5个相同种类的水果,他需要支付多少钱?首先,我们可以设每个水果的原价为1元。
那么如果他购买3个相同种类的水果,那么原价为3元,折后价格为2.4元;如果他购买5个相同种类的水果,那么也可以分成一组3个,一组2个,原价为5元,折后价格为4元。
所以小明只需要支付4元。
故事二:生日派对小明要举办一个生日派对,他邀请了他的朋友来参加。
派对上他们要吃蛋糕和喝果汁,小明想知道他需要购买多少个蛋糕和多少瓶果汁才够。
首先,小明有10个朋友来参加生日派对。
如果每个人都吃一块蛋糕,那么需要购买10块蛋糕;如果每个人都喝一瓶果汁,那么需要购买10瓶果汁。
但是,如果小明想要一些备用食品和饮料,他还需要购买一些额外的蛋糕和果汁。
现在,假设他需要多购买3块备用蛋糕和2瓶备用果汁。
那么他需要购买13块蛋糕和12瓶果汁才够。
故事三:小明的体育成绩小明是一名学生,他的体育老师要求他在下一个学期跑1000米时达到90分以上的成绩。
小明很紧张,因为他从来没有跑过这么长的距离。
他想知道他需要跑多快才能够达到老师的要求。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1000米是多少公里。
1公里等于1000米,所以1000米是0.1公里。
然后,我们需要知道如果小明跑了0.1公里,他会花费多少时间。
假设他需要跑的速度为x(米/秒),那么他跑了0.1公里所需要的时间为0.1/x秒。
现在我们需要计算他需要达到的速度。
从公式中我们可以得到:速度 = 距离 / 时间我们已经知道距离是0.1公里,那么我们只需要计算出他需要跑的时间即可。
初中数学知识小故事
初中数学知识小故事以下是 9 条初中数学知识小故事:1. 还记得学几何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三角形,那可真像一场奇妙的冒险啊!就比如盖房子,那些钢梁不就像三角形的边吗,坚固得很呢!我们都好奇为啥三角形这么稳定呀,后来才明白,这是它独特的性质。
嘿嘿,这知识可真有用!2. 哎呀,说到代数,想到有一次和同桌争论那个方程式该咋解,就像两只小斗鸡似的,谁也不服谁。
就像走路一样,我们都在找那条正确的路去解开这个方程这个“谜”,最后发现互相讨论才能找到最好的办法,是不是很有意思?3. 你们知道吗?学有理数的时候,我就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数字的小世界。
有正有负的,这不就和人生一样吗,有好有坏呀!有次做作业碰到一道难题,简直像个小怪兽挡在前面,但我可不怕,努力攻克了它,那种感觉真棒!4. 学概率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玩抛硬币游戏,每次抛之前都好期待结果。
这就像抽奖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呢!比如考试能不能得高分,不也是有概率的嘛,真是神奇的知识啊。
5. 想起学函数的时候,那图像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不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吗?我们都努力去理解这其中的变化规律,就像探险家寻找宝藏一样。
有一次我还和老师争论一个函数的走势呢,现在想想真好玩。
6. 还记得学平面直角坐标系那会啊,我感觉自己就像个指挥官,在指挥着那些坐标点行动呢!好比在地图上找宝藏的位置,有趣极了。
大家难道不觉得这很神奇吗?7. 说到勾股定理,我就想起和小组同学一起做实验的时候。
我们用小纸条去拼那些直角三角形,想验证这个定理是不是真的。
这就好像一场科学探秘呀,最后证明果然是对的,那时候可兴奋了!8. 讲真的,学统计的时候,去收集那些数据就像收集宝贝一样。
看到那些数字慢慢汇聚起来,变成有意义的信息,这不就像拼图拼成了完整的画面一样吗?有次学校做调查,我们用统计知识可算出了好多有意思的结果呢。
9. 对于圆的知识,我觉得那就是一个完美的存在。
就像太阳一样圆圆的,给我们带来光明。
初中数学兴趣小故事
初中数学兴趣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名叫小明的初中生,他对数学非常感兴趣。
每天放
学后,他总是坐在教室里,独自思考数学问题。
有一天,老师给他出了一道难题:“小明,一位农夫有5个鸡蛋,他必须在7天内均匀分配给3个村庄的一位村民。
每天他只能给每个
村庄的村民1个鸡蛋,而且他必须至少留下1个鸡蛋作为备用。
请问,农夫应该如何分配鸡蛋呢?”
小明思索了一会儿,突然灵机一动。
他用纸和笔记录下每天的分
配情况,然后进行了一系列运算。
最终,他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第一天,农夫给第一个村庄的村民1个鸡蛋,还剩下4个鸡蛋;
第二天,农夫给第二个村庄的村民1个鸡蛋,还剩下3个鸡蛋;
第三天,农夫给第三个村庄的村民1个鸡蛋,还剩下2个鸡蛋;
第四天,农夫再次给第一个村庄的村民1个鸡蛋,还剩下1个鸡蛋;
第五天,农夫给第二个村庄的村民1个鸡蛋,还剩下0个鸡蛋;
第六天和第七天,农夫可以再次按照这个顺序给村庄的村民1个鸡蛋。
小明解释说,通过这种分配方式,每个村庄的村民每天都能得到
1个鸡蛋,而且农夫不会浪费任何鸡蛋。
这样,农夫可以在7天内满足所有村庄的需求。
老师听到小明的解答后,赞许地点了点头。
小明因为他的数学智
慧而感到骄傲和满足。
从那天起,他更加热爱数学,并决定将来要成
为一名数学家。
初一数学案例叙事
初一数学案例叙事
我在初一时,数学课上老师讲了一个有趣的案例,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这个案例是关于一个农夫和一头牛的故事。
据说这位农夫要把牛送到市场去卖,但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牛只能走一定的距离,然后就要休息一会儿。
农夫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牛送到市场,他该怎么办呢?
经过一番思考和计算,我们得出了一个答案:农夫需要在牛喝水之前将牛带到市场。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牛先喝水,它会感到舒服和满足,就不会想继续前进了。
而如果农夫先把牛带到市场,那么牛就不会有机会停下来喝水,而会一直保持走路状态,直到到达市场。
通过这个案例,我不仅学会了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深刻地认识到了时间和资源的重要性。
我相信这个案例对我的数学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 1 -。
初中数学教学故事(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故事第一篇范文在教育的征途上,数学学科以其逻辑严谨、结构精美独树一帜。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的目标是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热爱,帮助他们掌握这门学科的精髓。
在这个过程中,我见证了一个个关于成长、突破和理解的故事。
记得有一个叫小明的学生,他在刚接触代数时感到非常困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他对篮球的热爱。
于是,我将篮球比赛中的得分规则与代数方程相联系,帮助小明理解了代数背后的逻辑。
从此,小明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他也重新找回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另一个学生小红,她对几何图形有着浓厚的兴趣。
我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她研究几何图形的对称性、面积和体积等,使她在几何学习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同时,我也鼓励她将几何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比如设计家居布局、计算物品尺寸等,让小红体会到了数学的实际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我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学会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我则鼓励他们多练习、多思考,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会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此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课堂活动中,我经常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竞赛与合作,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们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和活动,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数学教学的道路上,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每一次教学实践,我都全身心地投入,努力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氛围。
看到学生们在我的课堂上收获知识、成长进步,是我最大的幸福。
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坚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学,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就一定能够帮助他们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我们一起为教育事业努力,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第二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在教育的舞台上,数学学科以其逻辑严谨、结构精美独树一帜。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故事3篇(2)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故事3篇(2)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故事篇三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学生听得明白,课后作业却不会做。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学生只是听数学,而没有做数学,也就是说没有重视学习过程。
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他们总是直达主题,认为让学生掌握了几个知识点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忽略了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过程,也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学法。
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学习方法单一、被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不多。
长此以往,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难以提高。
学习过程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暴露学生学习中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也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学生在数学上是否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在于研究知识的过程是否有思考,是否经过自己的探究发现了数学结论。
只有这样,对数学的体验才是自信和愉快的,否则就是自卑和痛苦的。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做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等等。
由此可见,经历学习过程是多么重要。
笔者认为,要处理好过程教学,教师要做好下面三点。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由重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过程教学回顾笔者过去的教学实践,最先是只重视数学结论,不重视过程教学,教学时尽量缩短知识的形成过程,而通过大量的模仿、记忆和练习,让学生快速地熟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这种教学忽视了得出结论的思想方法和探索过程,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记数学”,这就造就了“课堂上学生听得明白,课后作业不会做”的现象,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信息的独特理解、感悟、体验和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加工过程。
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故事与实例分享
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故事与实例分享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故事与实例分享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述与数学相关的真实故事或实际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分享一些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故事和实例,以及它们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1. 数学故事分享在数学教学中,故事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
以下是一个数学故事的例子: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古老的钟楼,钟楼上的钟在每天准时敲响,每当钟声响起,镇上的居民们都会跳起来准备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
然而有一天,钟楼的钟突然坏了,无法发出声音。
居民们非常着急,因为他们没有其他办法来准确地知道时间。
于是,有一个年轻的数学家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这位数学家通过测量钟楼上的钟和钟梯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出钟梯上每一级的高度与钟声之间的关系,他发现了一个规律。
通过计算钟梯上每一级的高度与钟声之间的比例,他可以准确地知道时间。
这样,居民们不再依赖钟声,而是通过观察钟梯上的高度来确定时间。
这个故事向学生展示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 数学实例分享除了故事,数学教学中的实例也是非常有用的。
通过实际的数学问题和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以下是一个数学实例的分享:假设学生们参加体育比赛,每个人跑100米,但他们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了比赛。
现在,老师要求学生们按照他们的比赛时间进行排名。
学生们发现很难确定排名,因为他们使用的单位是时间(秒),并且每个学生的时间都不同。
这个时候,数学老师给了学生们一个解决方案。
他告诉学生们把比赛时间转化成速度,也就是每秒跑多少米。
然后,学生们按照速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名,这样他们就可以更容易地确定自己在比赛中的位置了。
通过这个实例,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将时间转化为速度,并在解决问题中应用数学的技巧。
总结:数学故事与实例的分享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故事,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应用性,激发他们的兴趣。
初中数学 教育教学小故事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初中数学教学)我从事初中数学教学有两年了,在不断的摸索和学习中,我发现自己已经适应了数学教学,并且深深喜欢上了数学,不敢说自己有教学上的经验,但可以说有一些感受。
一、我觉得数学教学是一项非常有趣而有研究意义的工作。
在数学课上,有思维深化,也有正误辩论,有积极的合作。
如今的教学和我们小时接受的教学方式真的是千差万别,我们机械的模仿和固定的思维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要求,他们个个使劲浑身解数,在展示自己的个性思维和奇妙方法,像是在演绎精彩而又真实的数学童话故事。
不知不觉,挑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已经开始要求我坐到他们中间去听发言的学生讲课。
在学生这种研究的劲头下,我怎么可能不被感染,也想好好研究一下这门课的教学,乐在其中,努力改变教学方法方式。
二、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
很多时候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老师的教授,习惯现成的接受问题,缺少自己去研究,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自己去解决的,还有很多题目,尤其是那些比较多的,看起来比较负责的,很多学生第一反映就是不会做,不会自己动笔去算,思考,试着去解决问题的。
不太喜欢动脑筋,怕算。
还有就是在做题时,有些同学对于错的题,错了也就错了,并没有在课后去针对错题分析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这也可能会导致他再次出现这个错误,还有老师讲过的题目,没有好好的理解透,下次出现相类似的或者是变的稍微复杂了一些,就不会做的。
课后缺少去反思,把里面的原理搞清楚的。
三、学生目的性不明确。
我为什么要学这个数学知识点,学了这个知识带你有什么用,貌似生活中不怎么用得上的?学生还找不到学习的目标。
从何学得学习数学没意思,作用不大的,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这个问题,我讲解了很多现实数学作用的例子,慢慢的觉得他们对学习数学比较感兴趣了,也认识到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
四、学生学习过程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说小话的情况,这也就会导致对学习内容会学得不彻底,理解不完善。
初中数学教育故事案例
故事案例一:数学奇迹的发现者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初中生叫做小明。
小明对数学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天都会主动去图书馆借更多的数学书籍来阅读。
然而,由于家庭环境的限制,小明并没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数学教育。
一天,小明在图书馆里发现了一本关于数论的书,他被书中讨论的费马大定理深深吸引住了。
小明开始自己思考这个问题,并花费了很多时间尝试证明这个定理,但始终没有成功。
有一天,小明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一场数学竞赛,其中有一道与费马大定理相关的问题。
小明希望能够通过竞赛获得一些启示,并得到其他老师和同学的指导。
在比赛中,小明遇到了一位专业数学老师,他注意到小明对于数学的热情和才华,并主动提供帮助。
通过和这位老师的交流,小明学到了很多解题技巧和数学思维方法。
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成功地证明了费马大定理,这个成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小明因此被认可为一个数学奇才,并获得了更高层次的数学教育和培养机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困境中,只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正确的引导,每个人都有机会发现自己的数学天赋并取得成功。
故事案例二:数学的魅力传递在一个普通初中的数学课堂上,有一位叫做李老师的教师,他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故事与例子来教授数学知识。
一天,李老师带着学生们讨论百分比的概念。
他用生动的例子解释了百分比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们思考百分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接着,李老师讲述了一个关于商场打折活动的故事。
他描述了一个购物者如何利用百分比计算方式来计算出商品的实际价格,并通过实际计算过程展示了百分比运算的重要性。
在故事中,李老师还提到了一个购物者误解百分比的情景,引发了学生们对于解决问题的思考。
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自己对于百分比与实际情境的理解和应用方法。
通过这个故事的引导,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百分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还懂得了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例子,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小故事通用[5篇]
数学教学小故事通用[5篇]数学教学小故事1今年我教初一数学,优等生一教基本上能掌握,当然这样的学生在我的班里是有限的;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屡说屡忘,怎么教他都一脸茫然,两个班都有这样的学生,心中怒火不知不觉就旺了起来。
记得讲有理数加法时,我讲解完后让学生自己练习,班里的小赵呆呆地看着题目就不动手。
我走到他跟前,他很紧张地看着我,看他害怕的模样,我觉得很奇怪。
于是我站在他旁边,问他为什么不计算?他说出了原委:他虽然记住了加法法则但是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用这个法则,还特别害怕我。
我摸摸他的头,试着让他不再怕我。
接着开始举些不同类型的例子手把手教他怎么用法则。
我先帮他分类,比如:两个有理数相加分同号两数相加:5+2得正7(小学学过的),然后问他-5+(-2)呢?他就做不出来了,于是我问他在小学加得了吗?他回答加不了。
我告诉他我们学了负数之后现在加得了,得负,具体负多少呢?具体的`说你昨天欠同学5元钱,今天又欠了2元,一共欠了同学多少钱?他说一共欠7元。
他理解了并得出-5+(-2)=-7。
于是我们一起归纳同号两数相加的求法:(1)正的加正的得正;(2)负的加负的得“—”然后把绝对值加起来。
接着我让他尝试做-23+(-8)时他果然求对了。
然后我又换了另种类型题:-3+2=?我问他这个运算是前面的那种类型吗?他回答说不是。
我接着问这个题是什么类型数加什么类型的数?他回答说负数加正数。
(说的非常对)那负数减去正数得什么?提示:你昨天借了同学3元钱,今天卖酒瓶赚了2元钱,结果怎样?他说:两元钱还了同学后还欠同学1元钱,结果的-1。
所以这类题要先确定结果符号,再确定具体的值。
我告诉他方法,看哪个的绝对值较大,结果就取那个数的符号,然后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接着我出-23+9这样一个题,我边说边问,得什么?他回答得负,我让他写,他写出了“—”,然后又问这两个数的绝对值多少?他回答23和9,接着让他算23-9多少?他回答14。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0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0篇案例1:整数运算应用问题描述:小明乘以一个整数后得到的结果是-30,如果小明除以这个整数,商是-6。
请问这个整数是多少?解决思路:设这个整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建立如下方程:x * (-30) = -6。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整数x的值。
案例2: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描述:有一辆火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B 地行驶。
另外一辆从B地出发,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向A地行驶。
两车相遇时,两地相距1200公里,则两车分别行驶多长时间?解决思路:假设两车相遇所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利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可以建立方程:60t + 80t = 1200。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时间t的值。
案例3:等差数列求和问题描述:有一个等差数列,首项是5,公差是2,求这个数列的前10项和。
解决思路: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得到这个数列的前10项和。
案例4: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描述: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底是5cm,高是8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解决思路:利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案例5:平方根运算问题描述:求解方程x^2 = 16的解。
解决思路:通过开平方的运算,可以得到方程的解。
案例6:倍数关系问题描述:某个数的13倍再加上5等于123,请问这个数是多少?解决思路:设这个数为x,可以建立如下方程:13x + 5 = 123。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数x的值。
案例7:解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描述:解方程x^2 + 5x - 6 = 0。
解决思路: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可以得到方程的解。
案例8:等差数列通项计算问题描述:有一个等差数列,公差是3,第5项是14,求解这个数列的通项。
解决思路: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得到数列的通项。
案例9:计算百分比问题描述:小明考试得了80分,满分是100分,他的得分占总分的百分之多少?解决思路:通过计算分数所占百分比的方法,可以得到小明的得分在总分中的百分比。
初中数学教学故事3篇-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
初中数学教学故事3篇: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主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
教师还要充分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教学,学生才能够放飞思维,张杨个性。
本文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故事,欢迎阅读!初中数学教学故事篇一我认为数学教学工作主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因为从中考试卷来看,考察的大多是基础知识,再就是基础知识的拓展,而偏难的题目只占很小的比例,所以只要学生真正掌握了基础知识,那么基础知识的拓展稍加思考佳能迎刃而解。
因此我在教学中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
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
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
例如初中代数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图形与____轴交点之间的关系,是中考常常涉及的内容,在复习时,应从整体上理解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把握教材,达到熟练地将这两部分知识相互转化。
但在实际教学中,在对学生训练过程中,总会发现有些知识学生还没掌握好,解题还没有思路,因此指导把这些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弄明白,然后再找类似的题给学生做一做,直到学生真正弄懂会做为止,让学生学会思考是从根本上提高成绩,解决问题的良方,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而且我对基础很差的学生也很有信心,相信他们能够学好数学,我对学生的信心通过上课及课后交流自然地感染学生,使他们树立起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自然地培养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要充分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教学,学生才能够放飞思维,张杨个性。
我们的教学中只有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学生才能拥有更大的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
教学中多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学习,哪怕有时有些尝试可能是错误的,但也能通过学生之间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使之完善。
数学小故事及其教学应用
数学小故事及其教学应用数学是一门严谨而又有趣的学科,它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且在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们常常会运用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来进行教学。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并探讨它们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数学小故事——《阿基米德的故事》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一位伟大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的一生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阿基米德的故事》。
据说,有一天,国王下令给他一块黄金,要他制作一件皇冠。
阿基米德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挑战。
然而,他发现很难确定这块黄金的重量。
他不知道如何量出它的密度,因为黄金的形状很奇怪,无法使用传统的方法来测量。
在烦恼了很久之后,阿基米德突然发现了一个办法。
他跳进了浴缸,发现水溢出了一些。
他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他的身体进入水中时,水的体积增加了。
他立刻意识到,他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测量黄金的密度。
于是,阿基米德兴奋地跑到街上,大声喊道:“我找到了!我找到了!”他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了黄金的密度,并成功地制作出了一顶完美的皇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不仅存在于课本中,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应用这个故事可以用来教授体积和密度的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思考。
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密度,并给出一些实际的例子,如铁和木头的密度。
然后,教师可以讲述阿基米德的故事,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阿基米德会想到用水来测量黄金的密度?他是如何计算出黄金的密度的?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如石头、木块等,通过测量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出它们的密度。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密度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思考。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它会沉没还是浮起来?如果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它会沉没还是浮起来?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小故事精选5篇
数学教学小故事精选5篇课堂教学小故事篇一课堂教学小故事——春风化雨,走进心灵牛砦小学郭稳影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
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生并扶持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他们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因此面对这样的心灵,教师首先要做心灵发现而不是灌输----教育者在系统地实施自己预定教育步骤的同时,还应敏锐地发现并细心扶持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平凡小事,从他们的失误挫折中挖掘其潜在的积极的教育因素。
有些学生,他们的求知欲较旺盛,性格活泼好动,思想比较纯正,行为举止文明,但在学习上,成绩不稳定,学习态度也是时好时坏。
这类学生的转化是很关键的,若引导的正确,他们就会很快树立信心赶上来;若引导不好,则会比一般学生更容易掉队。
在课堂上,总是有很困惑也很苦恼的事情。
因为为了完成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四十分钟的课堂里我似乎总是在赶呀赶。
可是,一节课辛辛苦苦下来,还不见得学生喜欢,不见得有成效,甚至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都不能集中,有小声说话的、游玩小东西的、有抠手指玩的……面对这些情况,我非常烦恼。
后来,我在不停地自我反省,找原因找对策。
是不是我设计准备的课有问题?我真正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的接受水平、学生的兴趣点入手的了吗?我有随时跟着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情感在讲吗?我的课我的内容有在贴着学生的心进行吗?一连串的疑问让我不得不去思考,也许真的是反思才能有所触动,有所改进。
慢慢的,我备课设计内容,不再想当然的认为是学生需要的、学生喜欢的了,而是课前课后多和他们接触,了解他们,听听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想法,然后再结合这些真实的信息来收集资料,准备下一节课。
我的课堂教学最大的改变是,我上课不再就是为了完成教案,呈现完设计好的课件。
而是给了自己更多可以灵活便通的时间和机会。
于是我的注意力不再只关注教案进行到哪里,课件展示到哪里了,而是更多关注学生听到了哪里,接受了哪些,还需要些什么。
数学教育故事及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故事背景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数学学习上一直比较吃力。
每次数学考试,他的成绩都不理想,这让他的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小明的父母很关心他的学习,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帮助他提高数学成绩。
在一次家长会上,小明的父母向数学老师请教如何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
二、故事经过1. 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小明的父母向数学老师反映了小明在数学学习上的困境。
数学老师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了解小明在数学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2)鼓励小明多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提高他的学习兴趣。
(3)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学习情况。
2. 家长与老师的合作数学老师根据小明的试卷和课堂表现,发现他在代数和几何方面比较薄弱。
于是,她开始针对这两个方面对小明进行辅导。
同时,她与小明的父母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小明在家里的学习情况。
3. 小明的转变在数学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逐渐找到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他开始主动请教老师,积极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本案例中,小明在数学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但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他最终取得了进步。
以下是对本案例的分析:(1)家长与老师的密切合作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
在本案例中,数学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小明的学习情况,为他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在本案例中,数学老师针对小明的代数和几何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帮助他提高了数学成绩。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案例中,数学老师鼓励小明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让他在实践中提高数学能力。
2. 教育启示(1)家长和老师要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需求,与老师保持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
(2)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老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五篇材料]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五篇材料]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案例主题:】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集中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活动、民主、自由【背景:】在进行数学八年级上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学时,在拓展思维环节举出了下面这样一个例题,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很有感想:……例题:在一个双休日,某公司决定组织48名员工到附近一水上公园坐船游园,公司先派一个人去了解船只的租金情况,这个人看到的租金价格如下所示:船型、每只船载人数、租金;载人数大船5人小船3人;租金大船3元小船 2元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怎样的租船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严禁超载)……师:谁能公布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学生都在紧张的思考中)(突然间,我发现一名平时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这次第一个举起了手,很惊奇,便马上让他发言了。
也有了我思想上的一次飞跃。
)生:我认为可以租大船,可以租小船,也可以大船和小船合租!(这时,教室里哄堂大笑,这位学生顿时有些难堪,想坐下去,我赶紧制止。
)师:很好!你为他们设计了三种方案。
那你能不能再具体为他们计算出租金呢?生(一下子来劲了):如果租大船,则需要船只数为48/5=9.6只,因为不能超载,所以租大船需10只,则所付租金要3×10=30元。
如果租小船,则需要船只数为48/3=16只,则所付租金要16×2=32元。
如果既租大船又租小船……(说到这里,该生卡了壳)(我边认真听,边将他的方案结论板书在黑板上,看见卡了壳,便赶紧答上话)师:刚才×××同学真的不错,不但一下子设计了三种方案,还差不多完成了全部租金的计算,我和全班同学都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非常高兴(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要有勇气展示自己,你今天的表现就非常非常地出色,你今后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
好,下面我就让我们一同把剩下的一种方案的租金来完成吧。
(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中得出):设租用X只大船,Y只小船,所付租金为A元。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案例及分析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案例及分析教学案例复习课上有这么一道题:“三八”妇女节前夕,有一个50人的旅行团来风景优美的雁荡山旅行,需要订20个房间,经询问得知:单人间50元/人,双人间30元/人,三人间20元/人。
现在有3个人因工作需要提出要住单人间,其余的随便,问每种客房各订几间,才能使每位旅行者都满意,并且总的费用还最低?(时间过了5分钟,我巡视了一下,发现学生基本上“完成”了。
)师:大家完成了吗?生:好了。
师:这么快就做好了,不错。
谁帮老师解决一下。
生1:要使总的费用最低,应尽量安排在双人间或三人间。
设需要订双人间x间,三人间y 间。
由题意得x+y=17 x=42x+3y=47 得 y=13答:需要订双人间4间,三人间13间。
师:总的费用是多少?生:50×3+4×60+13×60=1170元。
师:刚才同学是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还有别的方法吗?生2:设双人间x间,则三人间(17-x)间。
得2x+3(17-x)+3×1=50 解得x=4因此,订单人间3间,订双人间4间,三人间13间。
师: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同学们迟疑了一下,过了一会儿。
)生3:我用间接的方法。
设住双人间x,住单人间y间,则X+y+3=50X÷2+y÷3=17 得x=8,y=39所以,需要订单人间3间,双人间4间,三人间13间。
师:大家都是这个答案吗?(有同学举手,表示有不同的看法学生觉得很意外。
)生4:题目说:现在有三个人因工作需要提出要住单人间。
我假定4人住单人间,双人间2间,三人间14间,也是满足条件的,总的费用是4×50+2×60+14×60=1160。
但我是凑出来的,不知道如何去求?(下面同学议论纷纷)师:你们认为还有其他更省费用的方法吗?(学生又陷入深深的思考中,过了2分钟。
)生5:订单人间5间,其余15间都是三人间,总的费用是5×50+15×60=1150元。
我的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五篇范文)
我的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五篇范文)第一篇:我的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我的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每位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每位学生都是教师的希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
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生并扶持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他们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因此,教师应该是心灵的发现者,而不是无尽的灌输者。
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
为人师者应深切体会这一点,用心感化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是聪明、驽钝、整洁、邋遢、乖巧或淘气,他都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个体,需要被感化,也唯有老师用心去感化,孩子才能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而乐意学习。
我班里有名女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也较快,就是成绩很差,上课和周围同学没话找话,周围无人应便自言自语,一旦批评她,便一脸的诚恳,保证要改正缺点,但事隔几天,依旧故我。
几经周折,了解到她之所以这样,完全是因为家庭带来的心灵伤害,导致调皮,厌学,甚至没规矩。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没有放弃,而是不厌其烦地跟她促膝谈心,并决定用真爱去呼唤她,用真心去感化她,在内心深处,我已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来呵护。
记得有一次,我看见她的球鞋破了个大洞,几乎没法穿了,几天后,她依然没换。
我把她叫到办公室,问其原因,她轻描淡写地说:“奶奶没钱买。
”当我向她递上一双白色球鞋时,让我吃惊的一幕呈现了,她上前紧紧地抱着我,边哭边说:“老师,我只有这一双鞋,是姑姑买给我的,……,您是这世界上最最关心我的人,比我亲妈妈还好千千万万倍,……”听完她的倾诉,我已泪流满面,接着,她又说:“老师,请您相信,我一定痛改前非,好好学习。
”此时的我们已有了心灵的碰撞,频频点头的我向她竖起了大拇指,说;“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也许,就是那几分钟,她倾诉完了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心里话。
从那以后,她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烦恼与快乐都分享给我,她变得十分听话,懂事,勇敢,自信,积极上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一节数学应用题课小案例
古湖中学游庆峰发布时间: 2012-5-17
在进行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学时,在拓展思维环节举出了下面这样一个例题,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很有感想:……例题:在一个双休日,某公司决定组织480员工到附近一水上公园坐
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怎样的租车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严禁超载)……师:谁能公布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学生都在紧张的思考中)(突然间,我发现一名中下的学生这次第一个举起了手,很惊奇,便马上让他发言了。
)生:我认为可以租大车,可以租小车,也可以大车和小车合租!(这时,教室里哄堂大笑,这位学生顿时有些难堪,想坐下去,我赶紧制止。
)师:很好!你为他们设计了三种方案。
那你能不能再具体为他们计算出租金呢?生(一下子来劲了):如果租大车,则需要车辆数为480/50=9.6辆,因为不能超载,所以租大车需10辆,则所付租金要300×10=3000元。
如果租小车,则需要车辆数为48/3=16辆,则所付租金要16×200=3200元。
如果既租大车又租小车……(说到这里,该生卡了壳)(我边认真听,边将他的方案结论板书在黑板上,看见卡了壳,便赶紧答上话)师:刚才×××同学真的不错,不但一下子设计了三种方案,还差不多完成了全部租金的计算,我和全班同学都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非常高兴(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要有勇气展示自己,你今天的表现就非常非常地出色,你今后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
好,下面我就让我们一同把剩下的一种方案的租金来完成吧。
(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中得出):设租用X辆大车,Y辆小车,所付租金为A元。
则: 50X + 30Y = 480,A = 300X + 200Y 因为:0 <50X <480且X为正整数所以:X =9时,A最小值 = 2900 即租用9辆大车和1辆小车时,所付租金最少,最少租金为2900元。
此时有 450人(5×9)坐大车,有30人坐小车。
……师:今天的课程内容还有一项,那就是请×××同学(示意刚才的同学)谈谈这堂课的感想。
生:……以前我不敢发言,我怕说的不对会被同学们笑话,而今天的游车题目恰好是我前几天才去坐过的,所以一下子……我今天才发现不是这样……我今后还会努力发言的……理念反思:从这一个学生的举手发言到说得头头是道的“意外”中,我明白了:学生需要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的自由空间,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民主的氛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使“学困生”也能产生发言的欲望,也能对问题畅所欲言,教师还应能及时捕捉到这一闪光点,给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全部积极参与教学,因为它集中体现了现代课程理念:活动、民主、自由。
1、民主是现代课程中的重要理念。
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课程实施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
没有主动参与,辆有被动接受,就没有民主可言。
相反,如果没有民主,学生的参与就不是主动性参与,而是被动的、消极的参与。
在课程进行中,教师应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人际关系氛围。
尊重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辆有尊重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做到平等,学生才会
感到安全,才不会出现有的学生被冷落,被讽刺,甚至被耻笑的现象。
2、在提问时,应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怎样租用,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这样才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展开想象,才能畅所欲言。
3、在课堂上,老师应不辆关注“优等生”,而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困生”和“学优生”同时享有尊严和拥有一份自信。
特别是发现到一个学困生在举了手时,应及时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发言,学生在发言中,虽然有时不能把问题完全解决,老师也要充分的肯定这个学生的成绩和能够大胆发言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