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

合集下载

第一章有关的数学小故事

第一章有关的数学小故事

中国是最早发明负数的国家中国是最早提出负数的国家.据世界上第一部有关于负数完整介绍的古算书《九章算术》记载,由于在解方程组的时侯常常会碰到小数减大数的情况,为了使方程组能够解下去,数学家发明了负数.由于中国古代数字是用数筹摆出来的,为了区别正数与负数,古代数学家创造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不同颜色的算筹分别表示正数与负数,通常用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 中国不仅最早提出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而且还提出了一整套正负数之间的运算法则,这些法则与我们今天所用的完全一样.负数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数学的又一大贡献,是值得我们自豪的!负数的起源在西方数学史上,长达两千多年不接受负数,很多著名的大数学家都称负数为“荒谬”;原因是这样的:无论东西方,都将数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数学是上帝书写宇宙的文字”,西方人首先看到的是“物”,这在数学中表现为“数”,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1表示有一个,2表示有两个,…0表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就已经是最少了,而负数比零还小,也就是说:比“什么都没有”还少,这怎么可能呢?由于找不到负数在现实世界中的原型,西方人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不接受负数.这对于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顺利地接受并广泛使用负数的中国人来说,真是不可思议.难道现实世界中真的没有负数的原型吗?不是没有,有,但西方人看不到.为什么中国人就很容易地看到了呢?中国人首先看到的是“事”,即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与负数有关的事,在现实世界中彼彼皆是:进、买、收、盈、余、强等为正,出、卖、付、不足、弱等为负.既然如此,为什么西方人看不到呢?他们都是睁眼瞎吗?当然不是;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中没有发生过这些事吗?也不是;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他们的思维方式蒙住了他们的眼睛,他们首先看到的是“物”,在“物”不能被“确定”时,他们是看不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即“事”)的;而“进、买、收、盈、余、强”与“出、卖、付、不足、弱”等都不是指某个“物”,它们是行为、是事件、是关系对比.从以上的资料,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正数与负数,不仅是数,而且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这种表示法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会用的,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有理数数学上有理数是一个整数a和一个非零整数b的比(ratio),通常写作a/b,故又称作分数.希腊文称为λογοζ,原意为“成比例的数”(rational number),但并非中文翻译不恰当.有理数这一概念最早源自西方《几何原本》,在中国明代,从西方传入中国,而从中国明代传入日本时,出现错误.明末数学家徐光启和学者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前6卷时的底本是拉丁文.他们将这个词(即“logos”)译为“理”,这个“理”指的是“比值”.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欧美数学典籍的译本多半采用中国文言文的译本.日本学者将中国文言文中的“理”直接翻译成了理,而不是文言文所解释的“比值”.后来,日本学者直接用错误的理解翻译出了“有理数”和“无理数”.当有理数从日本传回中国时又延续错误.清末中国派留学生到日本将此名词传回中国,以至现在中日两国都用“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说法.可见,由于当年日本学者对中国文言文的理解不到位,才出现了今天的误译.有理数集与整数集有着不同的概念:比如它们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有理数集是”稠密的”,而整数集却不具有稠密性.如果将有理数依大小顺序排定,任何两个有理数之间必定还存在其他有理数,这就是它的稠密性;而整数集则没有这个特性.数轴的作用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一门学科,从古希腊时期起,人们就试图把它们统一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有形的东西认识比较快,而对抽象的东西认识比较慢,这正是现阶段数学学习的特点,以形助数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数轴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工具,是初中数学中最早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典型范例.在数学中恰当地运用数轴,不论是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概念,还是培养学生正确而迅速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之国上帝造人的故事,我们都是太熟悉不过了.不过你也许不知道,上帝的功勋远不止造人.除了造人,他还为人类作了数不胜数的配套设施:梦之国、精神之国、艺术之国等等.这些配套设施,使人的生活多姿多彩.我们现在要说的,是数之国.众所周知,上帝造的数分为三大类:正数、负数和零.他造完这三类的数,认为数之国已经万事俱备,准备休息.上帝秘书进来问候:“上帝,数之国完毕了?”上帝作肯定回答.秘书看了看,皱了皱眉,转向上帝:“依我说,数之国还差点东西.您看,您造人,给人类分了性别,使每两个人都配成了一对儿;按理说,数,也应当每两个数配成一对才行.这样,数们也生活得快乐.”“咳,”上帝一拍脑袋,“我怎么忘了这点!幸亏你提醒了我,要不然,数王国该乱套了,我现在就给数配对!”秘书出去后,上帝坐在屋里沉思:这数,怎么配对呢?他向人间望去,看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地面穿梭往来,心里想,假如我给数这样定位:7就是向东走7米,-7就是向西走7米,以此类推.那么,7和-7走的路程一点都没变,不过一个向东一个向西而已;8和-8也是一样,路程不变,方向相反;9和-9、10和-10、11和-11、1000和-1000.……都是一样.嘿嘿,挺有意思.上帝想着想着,突然一拍大腿:呵,数不就可以这样配对儿吗!把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配成一对,就像男人和女人似的,多妙呀.“就这么办了!”上帝想,“可这一对数叫个什么名字呢?总不能也叫夫妻.对了!不是一对数只有符号相反吗?就叫相反数吧!就这样,他完成了给数配对的大业.关于绝对值的争议如果把向南走1公里记为+1,把向北走1公里记为-1,对于向北走-1求绝对值等于1,结果就成了向南走了1公里.显然这里是有问题的. 问题在于无论是正数还是负数都是相对数,不是绝对数,所以相对数求绝对值后得到的应是无符号的数,而不是正数.所以,无符号的数不只是一个零,应该还有其他的无符号数!所以有,|-1|=|+1|=1,这里1不是正数,而是与0一样的无符号数!如果把零上的10度记为+10,把零下5度记为-5,问:一共上下差多少度,计算方法是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加,也就是15度.如果问温度的和是多少度,计算方法就是相对数相加,是+5.如果题中没有说什么是正,如:邮递员送信先向南10米,再向北5米,做题前必须写:记什么为正,一般不用写另一个,因为不是正就是负,知道一个就行了.所以对于绝对值的概念也是有争议的.有人并不认为绝对值就一定是正数.这说明数学也是在不断发展之中的.而我们见到的数学只是历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之一,没有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如何巧妙填幻方把一些有规律的数填在纵横格数都相等的正方形图内,使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条对角线上各个数之和都相等.这样的方阵图叫做幻方.幻方又分为奇数阶幻方和偶数阶幻方.奇数阶幻方是指横行、竖列都是单数(即1、3、5、7、9……)的方阵图.偶数阶幻方是指横行、竖列都是双数(即2、4、6、8、10……)的方阵图.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奇数阶幻方的填法,把1(或最小的数)放在第一行正中,按以下规律排列剩下的n×n-1个数:(1)每一个数放在前一个数的右上一格;(2)如果这个数所要放的格已经超出了顶行那么就把它放在底行,仍然要放在右一列;(3)如果这个数所要放的格已经超出了最右列那么就把它放在最左列,仍然要放在上一行;(4)如果这个数所要放的格已经超出了顶行且超出了最右列,那么就把它放在这个数的下一行同一列的格内;(5)如果这个数所要放的格已经有数填入,处理方法同(4).这种写法总是先向“右上”的方向,像是在爬楼梯.看完上面的方法,你能填横竖都是3(九宫格)的方格吗?如:有九个数-3,-2,-1,0,1,2,3,4,5.答案:正负术负数在世界上最早出现于我国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到公元9年)编成的一部数学巨著《九章算术》.在《九章算术》中,除了引进正负数的概念之外,还完整地叙述了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正负术”.即“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这段话的前一半说的是减法法则,后一半说的是加法法则.它的意思是:同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异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减正得负,零减负得正.异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同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加正得正,零加负得负.外国首先提到负数的是印度人巴士卡洛,那已是公元1150年的事了,比《九章算术》成书迟1千多年.即使到那时,对负数感到迷惑不解的仍大有人在.例如法国大数学家韦达,他在代数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却努力避免引进负数,在解方程求得负根时统统舍去.1544年,德国人斯梯弗尔还把负数称为“荒谬”、“无稽”.他们的主要障碍就是把零看作“没有,所以不能理解“比‘没有’还要少”的现象.直到1637年,法国大数学家笛卡儿发明了解析几何学,创立了坐标系和点的坐标概念,负数才获得了几何意义和实际意义.确立了它在数学中的地位,逐渐为人们所公认.扑克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桌上有9张正面向上的扑克牌,每次翻动其中任意2张(包括已翻过的牌),使它们从一面向上变为另一面向上,这样一直做下去,观察能否使所有的牌都反面向上?你不妨试一试,看看会不会出现所有牌都反面向上.事实上,不论你翻多少次,都不会使9张牌都反面向上.从这个结果,你能想到其中的数学道理吗?在这个问题中,不必考虑扑克牌正面的花色及大小,只需关注每张牌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当用1,-1分别记录上述两种状态时,9张牌的状态可以用这些数的乘积反映.考察每次翻动对9张牌状态的影响,即可说明游戏的道理:在每张牌的正面都写1反面都写-1,考虑所有牌朝上一面的数的积.开始9张牌都正面向上,上面的数的积是1.每次翻动2张,就是说有2张牌同时改变符号,而-1×(-1)=1这不能改变朝上一面的数的积是1的结果.而当9张牌都反面向上时,上面的数的积是-1.因此,无论翻多少次都不会使9张牌都反面向上.如果桌上有任意奇数张牌,猜想结果会是怎样?有理数除法的不同形式除法可以表示成分数和比的形式.如84÷(-7)可以写成84-7或84∶(-7);反过来,分数和比也可以化为除法,如-123可以写成(-12)÷3,15∶6可以写成15÷6.这说明,除法、分数和比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并且通过这种转化,常常可以简化计算.本节课例7中⎝⎛⎭⎫-12557÷(-5)把除法转化为乘法⎝⎛⎭⎫125+57×15,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反之若5÷⎝⎛⎭⎫125+57,就不能用“除法分配律”了,如:5÷⎝⎛⎭⎫125+57=5÷125+5÷57就是错误的.近似数的加法和减法在通常情况下,近似数相加减,精确度最低的一个已知数精确到哪一位,和或者差也至多只能精确到这一位.例如,一个同学去年体重30.4千克,今年体重比去年增加了3.18千克.求今年体重时要把这两个近似数加起来.因为30.4只精确到十分位,比3.18的精确度(精确到百分位)低,所以加得的和最多也只能精确到十分位.近似数的加减一般可按下列法则进行:(1)确定计算结果能精确到哪一个数位.(2)把已知数中超过这个数位的尾数“四舍五入”到这个数位的下一位.(3)进行计算,并且把算得的数的末一位“四舍五入”.例1:求近似数2.37与5.4258的和.先把5.4258“四舍五入”到千分位,得5.426,再做加法.把7.796“四舍五入”到百分位,得7.80.例2:求近似数0.075与0.001 263的差.先把0.001 263把0.0637“四舍五入”到千分位,得0.064.例3:求近似数25.3、0.4126、2.726的和.先把0.4126“四舍五入”到百分位,得0.41;同理2.726“四舍五入”得2.73.把28.44“四舍五入”到十分位,得28.4.。

数学 教学方法 教育故事

数学 教学方法 教育故事

数学教学方法教育故事?答:以下是一个关于数学教学方法和教育故事的示例: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名叫李老师的初中数学老师。

她一直对数学教学充满热情,并始终在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李老师发现,许多学生对数学感到恐惧和困惑,他们觉得数学是一门难以理解且枯燥无味的学科。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李老师决定尝试一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她开始在课堂上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看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例如,她会让学生计算购物时的找零,或者通过测量学校的操场来计算面积。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数学概念,也让他们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此外,李老师还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数学问题。

她会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数学问题或任务。

学生们需要一起讨论、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

这种合作式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了乐趣。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李老师还会在课堂上讲述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

例如,她会讲述阿基米德如何通过浮力原理发现皇冠的秘密,或者高斯如何快速计算出从1到100的累加和。

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也让学生更加了解数学的魅力和历史。

通过李老师的不断努力和创新,学生们逐渐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他们开始主动思考、积极提问,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李老师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多样性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引入实际例子、鼓励小组合作学习和讲述与数学相关的历史故事等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并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数学知识小故事

初中数学知识小故事

初中数学知识小故事以下是 9 条初中数学知识小故事:1. 还记得学几何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三角形,那可真像一场奇妙的冒险啊!就比如盖房子,那些钢梁不就像三角形的边吗,坚固得很呢!我们都好奇为啥三角形这么稳定呀,后来才明白,这是它独特的性质。

嘿嘿,这知识可真有用!2. 哎呀,说到代数,想到有一次和同桌争论那个方程式该咋解,就像两只小斗鸡似的,谁也不服谁。

就像走路一样,我们都在找那条正确的路去解开这个方程这个“谜”,最后发现互相讨论才能找到最好的办法,是不是很有意思?3. 你们知道吗?学有理数的时候,我就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数字的小世界。

有正有负的,这不就和人生一样吗,有好有坏呀!有次做作业碰到一道难题,简直像个小怪兽挡在前面,但我可不怕,努力攻克了它,那种感觉真棒!4. 学概率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玩抛硬币游戏,每次抛之前都好期待结果。

这就像抽奖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呢!比如考试能不能得高分,不也是有概率的嘛,真是神奇的知识啊。

5. 想起学函数的时候,那图像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不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吗?我们都努力去理解这其中的变化规律,就像探险家寻找宝藏一样。

有一次我还和老师争论一个函数的走势呢,现在想想真好玩。

6. 还记得学平面直角坐标系那会啊,我感觉自己就像个指挥官,在指挥着那些坐标点行动呢!好比在地图上找宝藏的位置,有趣极了。

大家难道不觉得这很神奇吗?7. 说到勾股定理,我就想起和小组同学一起做实验的时候。

我们用小纸条去拼那些直角三角形,想验证这个定理是不是真的。

这就好像一场科学探秘呀,最后证明果然是对的,那时候可兴奋了!8. 讲真的,学统计的时候,去收集那些数据就像收集宝贝一样。

看到那些数字慢慢汇聚起来,变成有意义的信息,这不就像拼图拼成了完整的画面一样吗?有次学校做调查,我们用统计知识可算出了好多有意思的结果呢。

9. 对于圆的知识,我觉得那就是一个完美的存在。

就像太阳一样圆圆的,给我们带来光明。

初中学生趣味数学笑话故事15则

初中学生趣味数学笑话故事15则

初中学生趣味数学笑话故事15则1. 聪明的猜想两个初中生在数学课上研究到了“猜想”的概念。

其中一个同学问:“老师,我有一个猜想,如果我每天早上吃一根香蕉,那我会比别人更聪明吗?”老师笑着回答:“不一定,但你的胃会很开心。

”2. 数学的定义数学老师在课上问学生:“你们知道数学是什么吗?”一个学生答道:“数学就是让我们觉得自己很聪明的科目!”3. 思维转变数学老师鼓励学生思维开阔,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于是他问学生:“你们怎么看待世界上的两种人,一种是懂数学的,一种是不懂数学的?”学生回答:“懂数学的人觉得世界是一个等式,不懂数学的人觉得世界是一个问题。

”4. 数学玩笑两个数学老师在教室里聊天,其中一个数学老师突然笑了起来。

另一个数学老师好奇地问:“你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第一个数学老师回答:“我刚刚想到了一个好玩的数学笑话!”第二个数学老师迫不及待地问:“快告诉我!”第一个数学老师开心地说:“那就是,小明的数学成绩比小红高!”5. 数学的力量老师在课上给学生们讲解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可以给你们带来力量,就像一把尺子。

”老师说道。

一个学生好奇地问:“老师,我们在学数学的时候会变得和你一样厉害吗?”老师听后笑着回答:“不,你们会比我更厉害。

”6. 求解难题一个学生给数学老师写了一个问题:“老师,我算了一道数学题,但不管怎么算都得不到正确答案。

”数学老师接过纸条后看了看,然后回答:“错了,你得到了一个更有趣的问题。

”7. 不一样的数学数学老师问学生:“你们觉得数学有没有令人兴奋的一面?”一个学生立刻回答:“当然有!就是把它变成游戏,并且赢了自己。

”8. 好好利用数学数学老师告诉学生:“好好利用数学,它可以帮助你们解决很多问题。

”一个学生调皮地问:“那么,数学能解决为什么老师单身这个问题吗?”数学老师笑着回答:“很抱歉,这是无解问题。

”9. 数学烦恼两个学生在一起讨论数学烦恼。

“你知道数学和爱情有什么区别吗?”一个学生问道。

初中数学教育故事案例

初中数学教育故事案例

故事案例一:数学奇迹的发现者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初中生叫做小明。

小明对数学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天都会主动去图书馆借更多的数学书籍来阅读。

然而,由于家庭环境的限制,小明并没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数学教育。

一天,小明在图书馆里发现了一本关于数论的书,他被书中讨论的费马大定理深深吸引住了。

小明开始自己思考这个问题,并花费了很多时间尝试证明这个定理,但始终没有成功。

有一天,小明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一场数学竞赛,其中有一道与费马大定理相关的问题。

小明希望能够通过竞赛获得一些启示,并得到其他老师和同学的指导。

在比赛中,小明遇到了一位专业数学老师,他注意到小明对于数学的热情和才华,并主动提供帮助。

通过和这位老师的交流,小明学到了很多解题技巧和数学思维方法。

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成功地证明了费马大定理,这个成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小明因此被认可为一个数学奇才,并获得了更高层次的数学教育和培养机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困境中,只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正确的引导,每个人都有机会发现自己的数学天赋并取得成功。

故事案例二:数学的魅力传递在一个普通初中的数学课堂上,有一位叫做李老师的教师,他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故事与例子来教授数学知识。

一天,李老师带着学生们讨论百分比的概念。

他用生动的例子解释了百分比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们思考百分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接着,李老师讲述了一个关于商场打折活动的故事。

他描述了一个购物者如何利用百分比计算方式来计算出商品的实际价格,并通过实际计算过程展示了百分比运算的重要性。

在故事中,李老师还提到了一个购物者误解百分比的情景,引发了学生们对于解决问题的思考。

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自己对于百分比与实际情境的理解和应用方法。

通过这个故事的引导,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百分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还懂得了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例子,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小故事通用[5篇]

数学教学小故事通用[5篇]

数学教学小故事通用[5篇]数学教学小故事1今年我教初一数学,优等生一教基本上能掌握,当然这样的学生在我的班里是有限的;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屡说屡忘,怎么教他都一脸茫然,两个班都有这样的学生,心中怒火不知不觉就旺了起来。

记得讲有理数加法时,我讲解完后让学生自己练习,班里的小赵呆呆地看着题目就不动手。

我走到他跟前,他很紧张地看着我,看他害怕的模样,我觉得很奇怪。

于是我站在他旁边,问他为什么不计算?他说出了原委:他虽然记住了加法法则但是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用这个法则,还特别害怕我。

我摸摸他的头,试着让他不再怕我。

接着开始举些不同类型的例子手把手教他怎么用法则。

我先帮他分类,比如:两个有理数相加分同号两数相加:5+2得正7(小学学过的),然后问他-5+(-2)呢?他就做不出来了,于是我问他在小学加得了吗?他回答加不了。

我告诉他我们学了负数之后现在加得了,得负,具体负多少呢?具体的`说你昨天欠同学5元钱,今天又欠了2元,一共欠了同学多少钱?他说一共欠7元。

他理解了并得出-5+(-2)=-7。

于是我们一起归纳同号两数相加的求法:(1)正的加正的得正;(2)负的加负的得“—”然后把绝对值加起来。

接着我让他尝试做-23+(-8)时他果然求对了。

然后我又换了另种类型题:-3+2=?我问他这个运算是前面的那种类型吗?他回答说不是。

我接着问这个题是什么类型数加什么类型的数?他回答说负数加正数。

(说的非常对)那负数减去正数得什么?提示:你昨天借了同学3元钱,今天卖酒瓶赚了2元钱,结果怎样?他说:两元钱还了同学后还欠同学1元钱,结果的-1。

所以这类题要先确定结果符号,再确定具体的值。

我告诉他方法,看哪个的绝对值较大,结果就取那个数的符号,然后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接着我出-23+9这样一个题,我边说边问,得什么?他回答得负,我让他写,他写出了“—”,然后又问这两个数的绝对值多少?他回答23和9,接着让他算23-9多少?他回答14。

数学小故事50字

数学小故事50字

1.小时候,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

他一边帮父亲看店,一边依旧不忘学习。

没有时间,他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

没有书,没有纸没有笔,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

2.数学家高斯在高中时,每天晚上老师都会给他一两个比较难的题目让他去练,但他基本上都能很快解决,但是一天,老师给了一个题,他用了一个晚上才做出来,后来到学校一问老师,才知道,那个题目是老师不小心夹进去的,那是个世界上的数学难题,已经困扰了数学家100多年了。

3.华罗庚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华罗庚后来成为了数学王子。

4.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高斯告诉大家他算出的答案:5050,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5. 前212年,古罗马军队突破城防,打进了叙拉古。

年已75岁的阿基米德仍在潜心研究数学,证明他的几何题。

罗马士兵声嘶力竭的吆喝,惊动了他。

“喂,你们踩坏了我的图,赶快走开!”阿基米德发怒地说。

凶神恶煞的士兵毫不理会,并把刀剑指向了他的脑袋。

阿基米德明白了将要发生的事情,坦然自若地说:“等一下杀我的头,让我把这条几何定理证完。

”然而,无知而又残暴的罗马士兵,一刀砍掉了阿基米德的头颅。

6. 祖冲之,南朝宋气质及著名的科学家。

他提出的密率值的计算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他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圆周率是3.1415926—3.1415927之间,取近似值3.14,又叫做π),是世界上第一个人。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3篇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3篇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
第一篇:数学之美
在小学时,我就被数学吸引了。

这种学科让我感到无穷的美妙和奥妙,每次做题时,我都会陷入深思。

即使是最简单的问题,我也会花很长时间去思考。

我还记得上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授平面几何,我们学习线段、角、面积和体积等概念。

我第一次看到勾股定理,感到很神奇,并且很想证明它的正确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终于从几个图形中尝试出证明方法,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我的数学记忆还包括在高中时搞清楚微积分,这并不容易。

微积分是一门需要进行真正思考的学科,尤其是对于我这样的学生来说。

我们必须学会如何计算导数和积分。

这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概念,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思考和理解。

不过,数学也可以非常直观和有趣。

我仍然记得在一个炎热的夏日,我毫不费力地解决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乒乓球,并发现它们可以同时落地,而不需要一个落在另一个上面。

从那时起,我开始对拓扑学感兴趣,并且对其他数学领域也有了更多的好奇心。

我好奇我是否能够在领域中发现更多的规律和趣味之处。

现在,我已经成为了一名数学家,并且一直在寻找新的数学理论和问题。

我一直在努力为解决重要的数学问题做出贡献。

我相信,这一学科的美妙和奥秘将一直激励着我,让我不断追寻着更多的数学知识和发现。

初中数学教学故事3篇

初中数学教学故事3篇

初中数学教学故事3篇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主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

教师还要充分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教学,学生才能够放飞思维,张杨个性。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故事,欢迎阅读!初中数学教学故事篇一我认为数学教学工作主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因为从中考试卷来看,考察的大多是基础知识,再就是基础知识的拓展,而偏难的题目只占很小的比例,所以只要学生真正掌握了基础知识,那么基础知识的拓展稍加思考佳能迎刃而解。

因此我在教学中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

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

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

例如初中代数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图形与x轴交点之间的关系,是中考常常涉及的内容,在复习时,应从整体上理解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把握教材,达到熟练地将这两部分知识相互转化。

但在实际教学中,在对学生训练过程中,总会发现有些知识学生还没掌握好,解题还没有思路,因此指导把这些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弄明白,然后再找类似的题给学生做一做,直到学生真正弄懂会做为止,让学生学会思考是从根本上提高成绩,解决问题的良方,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而且我对基础很差的学生也很有信心,相信他们能够学好数学,我对学生的信心通过上课及课后交流自然地感染学生,使他们树立起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自然地培养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要充分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教学,学生才能够放飞思维,张杨个性。

我们的教学中只有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学生才能拥有更大的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

教学中多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学习,哪怕有时有些尝试可能是错误的,但也能通过学生之间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使之完善。

数学教学小故事精选5篇

数学教学小故事精选5篇

数学教学小故事精选5篇课堂教学小故事篇一课堂教学小故事——春风化雨,走进心灵牛砦小学郭稳影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

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生并扶持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他们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因此面对这样的心灵,教师首先要做心灵发现而不是灌输----教育者在系统地实施自己预定教育步骤的同时,还应敏锐地发现并细心扶持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平凡小事,从他们的失误挫折中挖掘其潜在的积极的教育因素。

有些学生,他们的求知欲较旺盛,性格活泼好动,思想比较纯正,行为举止文明,但在学习上,成绩不稳定,学习态度也是时好时坏。

这类学生的转化是很关键的,若引导的正确,他们就会很快树立信心赶上来;若引导不好,则会比一般学生更容易掉队。

在课堂上,总是有很困惑也很苦恼的事情。

因为为了完成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四十分钟的课堂里我似乎总是在赶呀赶。

可是,一节课辛辛苦苦下来,还不见得学生喜欢,不见得有成效,甚至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都不能集中,有小声说话的、游玩小东西的、有抠手指玩的……面对这些情况,我非常烦恼。

后来,我在不停地自我反省,找原因找对策。

是不是我设计准备的课有问题?我真正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的接受水平、学生的兴趣点入手的了吗?我有随时跟着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情感在讲吗?我的课我的内容有在贴着学生的心进行吗?一连串的疑问让我不得不去思考,也许真的是反思才能有所触动,有所改进。

慢慢的,我备课设计内容,不再想当然的认为是学生需要的、学生喜欢的了,而是课前课后多和他们接触,了解他们,听听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想法,然后再结合这些真实的信息来收集资料,准备下一节课。

我的课堂教学最大的改变是,我上课不再就是为了完成教案,呈现完设计好的课件。

而是给了自己更多可以灵活便通的时间和机会。

于是我的注意力不再只关注教案进行到哪里,课件展示到哪里了,而是更多关注学生听到了哪里,接受了哪些,还需要些什么。

初中数学课幂的乘方导入小故事

初中数学课幂的乘方导入小故事

初中数学课幂的乘方导入小故事幂的乘方趣味小故事林明和张君两位同学一起来到书店,要购买一本《趣味数学》,他们在翻看书的出版时间时,偶尔发现了书上标有“开本787×10921/32”的字样,不解其意。

回校后他们去问数学老师,刘老师笑着说:“这是裁纸中的数学。

”“裁纸就是裁纸,这与数学有什么相干?”两位同学更加糊涂了。

“你们别着急,让我慢慢讲嘛!”刘老师耐心地说下去,“787(毫米)和1092(毫米)是表示着一张纸的宽和长,符合这个规格的一张纸叫做一整张。

”刘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矩形表示一整张纸,教室里来听“讲座”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把这张纸沿长度方向对折起来裁开,就得到两张大小一样的纸,从长、宽和大小上来讲,我们就叫它2开纸。

如果再把2开纸沿长度方向对折裁开,就得到4开纸了。

依上法,继续对折裁开,就可以得到8开、16开、32开、64开等等。

”刘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一连串大大小小的矩形,并标上了它们的相应开数,接着说:“所谓开数是一张矩形纸的大小规格,多少开的纸,就是指这张小矩形纸是原整张纸的多少分之一。

书上标的1/32,就是指一张纸的1/32大小,即32开。

书刊的规格不同,常见的杂志多是16开本,我们的课本多是32开本。

”刘老师稍停了一下,同学们在小声地议论着,林明和张君同学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向老师问道:“如果我们知道了128开的一张纸,您能说出它是一张纸裁了几次而得来的吗?”同学们的讨论声立刻大了起来,但刘老师并不急于回答这个问题,有的同学主动站出来回答:“128次!”引起了轰堂大笑。

刘老师用点拨的方法讲:“我们把裁纸的规格列出来,2开,4开,8开,16开,32开,64开,128开……然后把这些数值用2的幂的形式表示出来,22,23,24,25,26,27……大家根据裁纸的过程和所得小纸的开数,你们能有什么发现?”刘老师把话停下来,让同学们思考,还是林明和张君同学抢先回答:“裁纸的次数就等于2的正整数幂的指数。

数学磨课故事

数学磨课故事

数学磨课故事
曾经有一个小男孩名叫小明,他对数学一直感到困惑和无趣。

每次上数学课,他总是坐在最后一排,低着头,看不进去。

他觉得数学难懂,也觉得自己不擅长。

有一天,小明的数学老师察觉到了他的问题,并且决定要帮助他改变对数学的态度。

老师在课堂上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数学的故事。

故事是关于一个名叫阿巴库斯的数学天才。

阿巴库斯从小就对数学充满了热情,他把数学当作一种奥秘、一种探索世界的方式。

他不断思考数学问题,解决难题,发现规律,从中体会到了数学的美妙。

听完这个故事,小明的心里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

他开始重新审视数学,开始尝试去理解,而不是只是背公式和做题目。

他开始用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数学课程。

他的数学老师也给了他一些额外的练习题,鼓励他在课后多加练习,并时常找他交流他对数学的理解和困惑。

小明发现,通过反复练习和与老师的交流,他慢慢开始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数学成绩逐渐提升。

他不再害怕数学课,而是期待每一次的数学学习。

他开始主动参加数学竞赛,取得很好的成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用心去理解,就能够发现其中的美妙。

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的学科,只有通过勤奋和努力,才能够真正解开其中的奥秘。

小明通过数学磨课,从一个对数学无趣的学生,成长为对数学充满热情的学习者。

他明白了数学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从此以后,他继续努力学习数学,探索数学世界的无限可能性。

数学教育小故事

数学教育小故事

数学教育小故事
从前有一位叫做小明的小男孩,他对数学一直都感兴趣。

不过,小明的数学成绩却不是很好,常常拿着试卷回家被父母责备。

小明很苦恼,他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提高数学成绩。

有一天,小明的数学老师给他讲了一个关于数学的小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小红的女孩,她也和小明一样,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

但小红并没有放弃,她每天晚上都坚持做数学题,找老师请教不懂的地方,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

慢慢地,小红的数学成绩慢慢提高了,最后她考了满分,成为了班级的数学小达人。

小明听完这个故事后,感到很受启发。

他决定像小红一样,坚持不懈地学习数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

于是,小明开始每天晚上认真做数学题,课余时间也积极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向老师请教不懂的地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数学成绩开始慢慢提高,考试成绩也慢慢变好了。

最后,小明考试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成绩,他高兴地拿着试卷回家,父母看到他的成绩也很开心,纷纷夸奖他。

小明觉得,只要有毅力和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小明的数学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数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毅力。

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愿每一个学生都能像小明一样,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

数学小故事6则

数学小故事6则

(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

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

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

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能,能看清楚。

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

科马洛夫说:“女儿,你不要哭。

”“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说:“爸爸,你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你,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

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距离宇宙飞船坠毁的时间只有7分钟了。

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

”即使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导致永远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古罗马的恺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战争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后果。

”换成我们中国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吧。

(二)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

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

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

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初中数学趣味小故事

初中数学趣味小故事

初中数学趣味小故事北宋的一个夜晚,一家小酒店的老板正和伙计一起堆酒坛。

因为近来生意特别好,酒坛自然也就多。

老板一边在心里乐,一边盘算着如何发更大的财。

他要把酒坛堆得整整齐齐,美观大方,吸引更多的顾客光临酒店。

酒坛堆得非常漂亮,一层一层整整齐齐。

酒店门口的招幌迎风飘扬,使人不得不驻足逗留,忍不住想进店喝几盅。

酒店老板得意扬扬之际,想数数酒坛一共有多少只。

可是,数坛子也并不轻松,老板从前面绕到后面,又从后面绕到前面,刚刚擦干的汗水又冒出来了,伙计们都笑了第二天。

这堆酒坛果然吸引了不少顾客,老板望着酒坛,乐不可支。

这时,一位衣冠楚楚的青年书生走了过来,面对酒坛,若有所思。

老板心想:我昨天为了数清这堆酒坛,花了很大的功夫,这位青年相貌不凡,我倒要考考他看。

"年轻人,你知道这堆酒坛一共有多少个吗?"老板半开玩笑地问道。

"这很容易,只要你告诉我这堆酒坛最上面的那层一共几排,每排多少个,一共有几层。

根本不用数,我马上就知道这堆酒坛的数目。

"年轻人这么说话,显然有十足的把握。

"噢!"老板心想:这位年轻人真会说大话,不妨把他提的条件告诉他,看看他的能耐到底有多大。

于是老板爽快地说:"最上面那层酒坛是四排,每排8个,第二层是五排,每排9个……""好了,一共七层,"年轻人打断了老板的话,不加思索地报出了答案,"一共567个酒坛。

对吗?"老板一下子惊得连张开的嘴巴也忘记合拢了。

这么快!老板马上把年轻人请进酒店,上茶,敬酒,招待得万分周到。

老板真是打心眼佩服这位青年,又是请教姓名,又是讨教数坛的方法。

这位青年就叫沈括。

优越的家庭生活条件使他有机会读书,加上他好奇心强,肯钻研,于是他就成了很有才学的人。

沈括回答老板说:"我数这坛子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因为最中间那层共77个,共七层,只要再乘7,最后加上常数28就行了。

我的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五篇范文)

我的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五篇范文)

我的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五篇范文)第一篇:我的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我的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每位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每位学生都是教师的希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

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生并扶持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他们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因此,教师应该是心灵的发现者,而不是无尽的灌输者。

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

为人师者应深切体会这一点,用心感化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是聪明、驽钝、整洁、邋遢、乖巧或淘气,他都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个体,需要被感化,也唯有老师用心去感化,孩子才能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而乐意学习。

我班里有名女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也较快,就是成绩很差,上课和周围同学没话找话,周围无人应便自言自语,一旦批评她,便一脸的诚恳,保证要改正缺点,但事隔几天,依旧故我。

几经周折,了解到她之所以这样,完全是因为家庭带来的心灵伤害,导致调皮,厌学,甚至没规矩。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没有放弃,而是不厌其烦地跟她促膝谈心,并决定用真爱去呼唤她,用真心去感化她,在内心深处,我已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来呵护。

记得有一次,我看见她的球鞋破了个大洞,几乎没法穿了,几天后,她依然没换。

我把她叫到办公室,问其原因,她轻描淡写地说:“奶奶没钱买。

”当我向她递上一双白色球鞋时,让我吃惊的一幕呈现了,她上前紧紧地抱着我,边哭边说:“老师,我只有这一双鞋,是姑姑买给我的,……,您是这世界上最最关心我的人,比我亲妈妈还好千千万万倍,……”听完她的倾诉,我已泪流满面,接着,她又说:“老师,请您相信,我一定痛改前非,好好学习。

”此时的我们已有了心灵的碰撞,频频点头的我向她竖起了大拇指,说;“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也许,就是那几分钟,她倾诉完了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心里话。

从那以后,她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烦恼与快乐都分享给我,她变得十分听话,懂事,勇敢,自信,积极上进。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范文
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叙事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

通过叙事,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下面我将结合一个初中数学教学叙事范文来说明如何通过叙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一堂初中数学课上,教师用生动的叙事方式向学生介绍了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教师开始叙述一个故事:有一天,小明在学校门口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一张卡片写着“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拿回钱包”。

小明想要找到失主,于是来到数学课上向老师求助。

老师听完小明的故事,便开始介绍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师首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方程的含义和解法。

然后,教师让学生们一起动手尝试解决失主留下的题目。

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会了如何列方程、化简方程、解方程的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保持着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这个故事的叙述和学生的亲身参与,学生们不仅在教学中学会了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通过叙事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效果得到提高,教学目的也得到了很好的达成。

总的来说,数学教学叙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故事的选择和叙述,保持教学的生动趣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希望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叙事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初中数学有趣的故事

初中数学有趣的故事

初中数学有趣的故事话说在古希腊,有个大数学家叫毕达哥拉斯。

这家伙可不得了,创建了一个神秘的学派。

他们这个学派的人啊,把数字看得超级神圣。

有一天,毕达哥拉斯的一个学生发现了一件超级惊人的事情。

这个学生叫希帕索斯,他在研究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的时候,发现这个对角线的长度啊,不能用当时大家所知道的数来表示。

按照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勾股定理),这个对角线长度的平方等于1的平方加上1的平方,也就是2。

那这个对角线长度就是根号2呗。

可当时大家只知道整数和分数,这个根号2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这可把学派里的人给愁坏了。

毕达哥拉斯呢,觉得这个发现简直是破坏了他们心中数字的完美性。

结果你猜怎么着?这个可怜的希帕索斯就被扔到海里去了,就因为发现了这个“不合群”的数。

不过呢,也正是因为这个事儿,让人们开始慢慢认识到无理数的存在。

再说说咱们中国古代的数学故事。

从前有个老汉,临死前把自己的财产分给三个儿子。

他有17头牛,要按照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九分之一的比例分给大儿子、二儿子和小儿子。

这可把三个儿子给难住了,17头牛按照这个比例分,怎么分都分不整啊。

这时候,有个聪明的邻居过来了。

他牵来自己的一头牛,凑成了18头牛。

然后按照比例分,大儿子分二分之一,也就是18×1/2 = 9头牛;二儿子分三分之一,18×1/3 = 6头牛;小儿子分九分之一,18×1/9 = 2头牛。

总共分了9 + 6 + 2 = 17头牛,正好把老汉的牛分完了,最后邻居又把自己的那头牛牵走了。

你说神奇不神奇?还有一个关于笛卡尔的故事。

笛卡尔是个很厉害的数学家,同时也是个哲学家。

他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早上都躺在床上思考问题。

有一天,他看到天花板上有一只蜘蛛在爬。

他就想啊,怎么才能准确地描述蜘蛛的位置呢?于是他就发明了坐标系。

他把墙角当作原点,横着的方向当作x轴,竖着的方向当作y轴,这样就可以用坐标来表示蜘蛛的位置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关爱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如何能做到这些呢?我认为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是关键所在。

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爱学生是我们老师应具备的美德。

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

我班有几名男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也较快,就是成绩较差,上课总爱对其他同学没话找话的说,或者他们几个坐到一起偷偷玩耍影响着周围其他同学也没法学习.课堂上强调了几次我也渐渐失去了信心,后来单独找来谈了几次话后了解到他们几个的家庭都比较特殊要么是住校的要么是单亲家庭或者是父母离异的,之所以这样,完全是因为家庭带来的心灵伤害,导致调皮,厌学,甚至没规矩。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没有放弃,而是不厌其烦地跟他们促膝谈心,并决定用真爱去呼唤他们,用真心去感化他们。

记得有一次晚上,我去学校小卖部买东西,就碰见我班几个学生在小卖部看电视,我当时很生气,但没有批评他们,我和和气气问他们为什么要去看电视,他们的回答让我心软了,“老师,我们上了一天的课,写了一天的作业,我们真想放松一下,在没有其他娱乐的,只有到这里偷看一会电视。

”是啊,学生也挺累的,我对他们说:“那以后你们好好学习,把作业认真及时完成后,我在自习课上放电影让你们看。

”几位学生高兴地笑了。

第二天上课时这几个学生前所未有的认真上完了一堂课,并及早写完作业,我也让他们看电影了。

在以后的日子中这些学生课上始终很认真听讲.我也在平时更加关注他们,时常去宿舍和他们说说话,慢慢地他们对我的态度也明显的发生了变化,我从他们的眼睛里读出了他们对我的信任,对我的敬爱,对我的依赖.此时我便乘胜追击给他们多讲些做人得道理以及学习得好处,丰富学习生活等. 我看到了他们的进步,我相信他们以后的路会更长、更广阔的。

我想:如果教师给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会理解和接受的,久而久之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增强,那一切的教学问题会迎刃而解,学生也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