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080-01一、教学背景与定位:课型:第二单元第二节( 2 课时)学生信息:一个班 52 人,分成 14 个学习实验小组,其中每个组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上是优秀一名,良好一名,一般一名,差一名。
教学起点分析:在上节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做知识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的起点定位于引导学生从观察宏观现象到用微观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主要方式:实验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课时数: 2 课时。
二、教学资源与设备:仪器与药品:水电解器 14 套(玻璃管中注满了 10%~15% 的naoh 溶液),启普发生器一套,锌,稀硫酸,火柴,烧杯,橡皮导管,尖嘴玻璃导管学生自备: 2 张直径 5 厘米的圆纸片(模拟氢原子)一张 10 厘米的圆纸片(模拟氧原子)多媒体材料:课件:( 1 )水的电解示意图( 2 )电解水实验的指导( 3 )氢气的燃烧网上资源:氢能的开发和应用文字资源:《初中伴你学习新课程从书》中的“课外探究”;氢气的燃烧有污染吗三、教学实录:第一课时:水的分解(一)提出问题导入(二)解决方法:用实验验证(三)学生分组实验(共 14 个小组,每组 3-4 人,实验时学生只需插上电源即可)展示多媒体指导实验(四)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实验(五)建立模型得出化学变化实质(六)介绍分子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师)我们知道水,氢气,氧气都是有分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实际上,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有很多物质就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比如(抬手)看手上的这枚戒指,就是由金原子构成的,而中间的钻石,也就是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还有惰性气体氦气也是有氦原子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分析及建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分析及建议一、新教材的使用及变化2001年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2002年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2003年扩大实验范围,2004-2005年全国起始年级实施新课程,2006年使用的九年级化学教材,根据全国试用情况的反馈作出了较大变动,在这几年的使用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调整。
到06年第二版第一次印刷的最新教材与第一版第四次印刷(最后一次)的前版教材相比较,上下两册共有一百多处变动的内容。
比如06年第二版将第一版中第一单元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改为<绪言>,并在第一单元中增设一个新的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在绪言后开篇第一课,集中介绍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为后面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不会给学习化学新知识带来困难,也不在直接影响到以后教学内容的展开。
删掉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使演示成功率大大提高。
增加了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删掉了蜡烛然后前后质量的测定。
蜡烛燃烧天平不平衡试验改为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因有气体放出、使反应后质量总和有所减少。
现象明显,使学生容易理解;删掉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的图片,增加为炼铁高炉及炉内化学变化过程示意图等等,相信在以后的使用中还将不断的完善。
这些改变使新版化学教材在图文排版上更趋合理,便于师生使用和学习;文笔叙述更为流畅,科学性明显提高;承上启下的系统性严密性进一步增强;习题作业份量有所增强,针对性练习明显增多。
二、新教材从全方位体现三维目标全书共有十二单元,分上下二册。
全书充分体现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课程目标,教科书的编排十分重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机体现九年级化学课程的宗旨和目标,着眼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提供强大的素材空间,也为学生的化学探究活动提供展示的舞台。
教科书重视以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和合理弹性的呈现方式把基础化学知识和技能展示出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科学物质观。
化学教学案例优秀5篇
化学教学案例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创业计划、企划方案、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ployee manuals, entrepreneurial pla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化学教学案例优秀5篇教师通过对比分析各类教学案例,可以明确自身课堂教学活动与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异同,进而可将各类教学案例创造性的分析、整合为真正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学案例,这是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
化学教学的案例(通用3篇)
化学教学的案例(通用3篇)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篇一一、分析教材(备教材)备好课的前提是理解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这就是我们教师要备课,要常备课,常备常新的原因。
正确理解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重点(1)初中化学知识点根据中学化学《课标》,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角度大致划分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在《中考说明》中归类非常详细。
(2)知识点的作用把握教材内容的核心所在,就是要确定教学的重点。
所谓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中心内容。
核心内容具有后延续性,对后续的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不一定是考点,有可能渗透在考点之中。
例如:原子的结构决定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形成决定化合价。
氧气的化学性质决定分析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决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时药品的取用原则。
2、领悟教材的教学价值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就是要分析和挖掘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对学生认知结构、技能、思维培养等的作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的一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如对化学现象进行分类、提出有关的假设、设计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进行探究等。
”因此,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分析和挖掘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所在,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依据。
[案例]“第五章燃料”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种元素多种物质2、初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通过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初步建立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物质的性质影响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出物质的一定性质等化学学科思想。
3、建立实验室制取气体思路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一些气体,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基本实验技能。
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是在氧气制取的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
初中化学校本教研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初中化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案例描述本次校本教研活动以“探究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将实验与化学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1. 活动准备(1)确定主题:根据我校化学教学实际情况,确定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探究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确定时间:将活动时间定于每周五下午,持续一个月。
(3)确定地点:在学校化学实验室进行。
(4)确定参与人员:邀请我校化学教师参加,共计10人。
2. 活动过程(1)分组讨论:将参与教师分成两组,每组5人。
每组选取一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总结。
(2)案例分析:各组成员针对化学教学中实验应用的成功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实验设计、操作方法、实验效果等方面。
(3)实验演示:各组成员根据讨论结果,选取一个实验案例进行演示,其他组成员观摩并提出改进意见。
(4)经验分享:各组分享本组在实验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其他组成员学习借鉴。
(5)总结评价:活动结束后,各组组长对本组讨论和实验演示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3. 活动成果(1)提高了教师对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认识,增强了实验意识。
(2)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实验设计、操作方法等问题。
(3)优化了实验教学方案,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4)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案例反思1. 本次教研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提高了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2. 活动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讨论热烈,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经验分享等环节,有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4. 活动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实验技能培训。
5. 活动结束后,部分教师提出建议,如增加实验器材、优化实验设计等,为我校化学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初中化学教研专题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化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实验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以“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为专题,通过分析实验探究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案例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实践三、案例目标1. 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优化实验探究教学策略,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四、案例实施过程1. 实验探究教学设计(1)明确实验探究主题: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探究主题,如“物质的溶解性”、“气体的制取与检验”等。
(2)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制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现象等,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3)制定实验探究评价标准:从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 实验探究教学实施(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引出实验探究主题。
(2)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实验项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探究。
(3)实验操作: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强调实验安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实验现象观察与记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为后续分析、总结提供依据。
(5)实验分析与总结: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实验探究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小组互评:小组内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实验探究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五、案例反思1. 实验探究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
初中化学新课程探究式教学案例研究
初中化学新课程探究式教学案例研究摘要:作者根据自己的一堂探究式教学公开课的情况,介绍了自己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的具体做法,以期为初中化学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持。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程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研究1.引言《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要大力提倡科学探究,改变学生被动、机械的化学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化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笔者身处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实践的第一线,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以期为初中化学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以下是笔者在一次校级公开课展示中的一则探究式教学案例的研究。
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案例研究2.1学情分析因为自己上公开课的班级生源相对来说较好,加上从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第一堂课开始,笔者就非常注重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探究式教学,所以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探究学习的基础。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了解到碳跟氧气和某些氧化物反应的产物里有二氧化碳,但都不是在化学实验中需要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简便制取方法。
另外,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比较熟悉,所以将“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设计成探究课会更能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获取信息和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交流讨论的能力,思维能力,学会合作学习。
2.2教材分析教材对于“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是:首先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呈现方式是直接以陈述性的知识给出,基本上是平铺直叙;接着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呈现方式是以“活动与探究”栏目的形式给出;最后是总结性的知识内容,呈现方式是以“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栏目的形式给出,教材内容详见图1所示。
初中化学教研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我校化学教研组开展了以“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探讨、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使教师深入理解“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这一主题,明确教学目标。
2.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教学案例分析教研组首先对“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这一主题的教学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教师们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方法单一。
(2)实验教学环节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教师过于强调实验结果,忽视实验过程。
(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未能全面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教研组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能力。
(2)完善实验教学环节,确保实验安全,注重实验过程。
(3)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注重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2. 教学设计研讨教研组针对“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这一主题,进行了教学设计研讨。
教师们共同探讨以下问题:(1)如何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2)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3)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研讨,教师们形成了以下共识:(1)教学活动应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观察、讨论等,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实践与反思教师们在教研组指导下,进行了教学实践。
以下为部分教学实践案例:(1)教师A在教学“氧气”这一课时,设计了“氧气支持燃烧”的实验活动。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教学案例分析题汇集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教学案例分析题
汇集
这份文档旨在提供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教学案例分析题的
汇集。
以下是一些题目的例子:
1. 题目:离子的形成和离子价题目:离子的形成和离子价
问题:如何根据给定元素形成的离子及其离子价确定元素的电
子层数和主族类型?
2. 题目:原子和分子的结构与性质题目:原子和分子的结构与
性质
问题:为什么一些元素形成共价键,而另一些元素形成离子键?请以氯气和氨气作为例子进行解释。
3. 题目:物质的变化与能量题目:物质的变化与能量
问题:在酸和碱反应中,为什么反应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4. 题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题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问题:分析下列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纯水、食盐、空气。
这些题目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并通过解
答案例分析题来强化他们的知识。
通过这些案例研究,学生将能够
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并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请注意,文档中列举的题目仅为示例,并不能代表全部内容。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建议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
水平调整和设计适合的案例分析题目。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对初中化学教学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新课教案
初中化学新课教案
课程名称:初中化学
课题:化学概述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
3. 能够描述化学的相关原理和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的定义、基本概念及发展历史;
难点:化学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实验器材、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实例或故事,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15分钟)
1.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化学的发展历史;
3. 化学的应用领域。
三、实验展示(20分钟)
1. 展示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的奇妙。
2. 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四、讨论(10分钟)
学生就所学内容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
五、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对化学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继续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课题: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课题: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学生信息分析:经过三个月的化学学习,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如: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分析等等。
这是继学生在学习了氧气的有关知识后,需要掌握的另一种重要的气体。
其中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加强了,很多重要的知识就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加以解决。
教学起点分析:如何探究这些性质?这些问题都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逐步引出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如碳酸饮料,石灰乳刷墙等,让学生感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激发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的兴趣。
教学方式:观察总结、实验探究、交流合作。
2 教学资源与设备仪器:酒精灯,试管夹,导气管,单孔橡胶塞,集气瓶,试管;药品:石灰水,紫色的石蕊溶液,碳酸饮料,水。
3 教学内容整合与教学设计方案5 教学程序实录学生探究活动1:出示课前收集的两瓶气体,瓶口向上(氧气和二氧化碳)师:淤根据你已有的知识请对这两瓶气体作出猜想?生:氧气、空气、二氧化碳、氮气。
师:于猜想不是胡乱猜测,请说出你猜想的依据。
生:装氧气的集气瓶的就是这样放置的。
又因为瓶子是透明的,猜想可能是这几种气体。
师:盂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学生讨论很激烈,选出代表回答)生:先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师:燃着的木条行不行?生:行,它会燃烧的更旺。
(学生走上讲台动手做实验,下面的学生喊到,一瓶是氧气;火柴灭了,是二氧化碳。
)师:能使火柴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吗?(学生交头接耳,一会儿又有学生回答)生:它还可能是空气。
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区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学生走上讲台动手做实验,下面的学生喊到,变浑浊了,是二氧化碳)师:这就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方法。
小结:通过刚才的一系列实验你获得了关于二氧化碳的那些信息?板书: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密度不小于空气,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课题:酸和碱的性质(第一课时)一、教学背景与定位课型:新授课一课时学生信息分析: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如: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分析等等。
其中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本单元酸和碱的知识实验较多,且现象比较明显,学生在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加强了,很多重要的知识就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加以解决。
教学起点分析:在前两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盐酸能与大理石、碱反应,又知道酸溶液中存在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酸还有哪些性质?如何探究这些性质?这些问题都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逐步引出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如铁锈、水垢等的除去,让学生感知酸的其它化学性质,激发学生对酸的性质探究的兴趣。
教学方式:观察总结、实验探究、交流合作二、教学资源与设备仪器:试管、镊子、药匙、多媒体展示台药品:浓硫酸、浓盐酸、稀盐酸、镁条、铜丝、木炭、生锈铁钉、氧化铜、碳酸钙、氯化铜溶液、氯化钡溶液三、教学设计方案四、教学流程让学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探究活动中的化学反应。
1、根据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酸的化学性质。
2、分析酸的化学性质的实质是H+参与反应,总结出酸相似的化学性质。
操作探究通过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空气中的温度变化,让学生设计稀释浓硫酸的方法,理解其原因。
利用多媒体展台,把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标签进行对比,学生通过交流归纳总结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主要物理性质;使用浓酸应注意的问题。
活动天地引入新课铁制品生锈、水壶底部产生水垢等都是令人讨厌的现象,利用酸的性质,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酸有哪些性质?总结归纳练习使用化学用语实验探究1、第一组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稀盐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2、第二组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多识一点介绍几种其它常见酸如碳酸、硝酸、醋酸、磷酸等的化学式;试总结它们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教案【3篇】初中化学教案篇一1、教材分析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内容分析:本课题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试验、观看记录分析等活动,帮忙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透过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提醒和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了解化学学科讨论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分组协作学习、试验探究2、教学思路与设计在学生学习化学课程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变化实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他们的区分没有思索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根本的熟悉。
因此本节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帮忙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局部,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试验。
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学科只有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什么是化学,但是怎样讨论、利用什么方法讨论物质并不清晰。
在毫无化学根底、从来没接触化学试验的前提下,如何正确演示试验、引导学生观看试验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是重要环节。
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试验第一次亲切接触,怎么进展试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试验探究的学习。
3.教学目标分析学问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分,并能运用概念推断一些易辨别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看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用化学学问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兴趣,培育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育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4.教学重难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推断5.教学设计框架教学设计流程一、物质的变化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对最终原子弹的爆炸进展评述。
初中化学教案内容分析
初中化学教案内容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水的净化的知识,了解水的净化过程,理解各种净化方法的原理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的净化过程,掌握各种净化方法的原理和作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水的净化过程,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步骤。
2. 掌握各种净化方法的原理和作用,如沉淀是通过重力使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沉淀下来;过滤是通过过滤介质如沙子、活性炭等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吸附是通过吸附剂如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消毒是通过消毒剂如氯气、臭氧等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3.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水的净化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了解水的净化过程,掌握各种净化方法的原理和作用。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验操作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向学生介绍水的污染情况和水的净化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水的净化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水的净化过程:通过向学生讲解水的净化过程,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步骤,掌握各种净化方法的原理和作用。
3. 学生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各种净化方法的效果,理解各种净化方法的原理和作用。
4. 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反思自己的实验操作和思考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评价:通过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观察和指导,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
初中化学新课标2024年教案案例
初中化学新课标2024年教案案例教学内容:化学新课标2024年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新课标2024年的要求和目标2. 掌握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3. 提高化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教学重点:1. 理解新课标要求的化学知识2. 掌握相关实验技能3. 培养化学思维能力教学难点:1. 运用知识解决化学问题2.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3.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讲解课程内容2. 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和材料3. 教师提前准备实验方案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化学新课标2024年的要求和目标2. 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二、展开1. 讲解化学知识内容,通过PPT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2. 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技能3.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三、总结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重点2.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四、作业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 鼓励学生进行实际实验操作五、课后辅导1. 教师在课后进行作业检查和辅导2. 多次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水平评估方式:1. 参与课堂讨论以及实验操作的表现2. 完成相关作业情况3. 考试成绩表现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设置是否贴合学生实际需求2. 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3.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新课标2024年的要求和目标,掌握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化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希望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初中化学教学教案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教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和掌握化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探究和实验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3. 离子和分子的概念;
4.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5. 酸碱盐的概念及性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酸碱盐的概念及性质;
2.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四、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结合示范实验;
2.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3. 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通过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2. 学习新知识:教师讲解酸碱盐的概念及性质,并进行示范实验;
3. 深化认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4. 实践应用:学生自主学习并设计化学反应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5. 总结讨论: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组内讨论,共同总结实验结论。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结果: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七、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总结本次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 初三化学教案(优秀5篇)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初三化学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5篇初三化学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初三化学教学案例篇一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知识讲解指导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
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
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
初中化学创意课程教学案例——以“自嗨锅”主题为例
教学案例初中化学创意课程是我们团队研发的本阶段的重点课程类型,以主题式教学方式和项目化学习方式为主要形式。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本节课基于课标要求和学情,以“自嗨锅”为创意课程主题,通过合理的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再拓展和联系生活,旨在让学生充分理解什么是有机化合物以及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笔者之所以选择“自嗨锅”作为本节课的主题,是因为:有机化合物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物质;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有机化合物的介绍很少;很多教师只花15分钟简单介绍一下概念,导致学生没有真正理解。
因此,笔者决定用一种创新的方式来设计本堂课。
一、课程实施1.分析文字信息,形成科学概念。
师:同学们,我今天带来了你们最熟悉的“自嗨锅”。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包材料。
学生选的有牛肉、粉丝等。
师:老师也对这包粉丝很感兴趣。
请打开包装袋,取出少许粉丝,用坩埚钳夹持并放在石棉网上,将酒精灯点燃,观察现象。
生1:粉丝烧焦变黑了……师:之前我们烧过面粉、葡萄糖、蔗糖等,发现它们都变黑了。
那么,既然它们燃烧的现象一样,它们是一种物质吗?生2:不是,这只能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师:一种物质点燃或加热后变黑,说明这种物质中含有碳元素。
刚刚燃烧的粉丝变黑了,则说明其中也含有碳元素。
资料:地球上含碳的化合物非常多,在已经发现的众多物质中,含碳的化合物占绝大多数。
人们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
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般叫作无机化合物。
师:请同学们自己总结一下,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通过动手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资料,学生对有机物和无机物有了初步的认识。
初中化学新课程探究式教学案例研究——基于“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案例
初 中 化 学 新 课 程 探 究 式 教 学 案 例 研 究
基 于“ 二氧 化 碳 制 取 的研 究” 教 学案例
李 永辉
( 厦 门 外 国语 学 校 海 沧附 属 学 校 , 福建 厦f - j 3 6 1 0 2 6 )
摘 要 :作 者 根 据 自 己 的 一 堂 探 究 式教 学 公 开 课 的 情 况, 介 绍 了 自 己进 行探 究式 教 学 设 计 的 具 体 做 法 , 以期为初 中 化 学新 课 程 的顺 利 实施 提 供 一 定 的 经验 支持 。 关键词 : 初 中化 学新 课 程 探 究 式教 学设 计 案 例 研 究
嶷诡Ⅵ诧
壤 窖青 关 饨 节 反应万程
辑薯 摹木柑照生琏 置挪 收 壤置
导, ~艘需曩冉摩■些园
童
l 酌挺
拳生 寮 自动 手制
培鼻蛮 蛙甚 车挂艟和 动平
赫 .
飘一斑 . 搏连
} 亍 糖暗.
《 全 日制 义 务 教 育 化 学 课 程 标 准 》 ( 实验 ) 明确 提 出 “ 义 务 教 育 阶段 化 学 课 程 中 的科 学探 究 ,是学 生 积 极 主 动 地 获 取 化 学 知识 、 认识 和 解 决 化 学 问 题 的 重 要 实 践 活 动 ” , “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学 习方 式 , 也 是 义 务 教 育 阶段 化 学 课 程 的重 要 内容 ” 。 因此 , 在 初 中化 学 新 课 程 教 学 中要 大 力提 倡 科 学探 究 .改 变 学 生 被 动、 机 械 的 化 学 学 习方 式 , 使学 生积极 主动地探索 化学知识 , 体 验科 学 探 究 的过 程 与方 法 。 享 受 科 学 探 究 的乐 趣 , 初 步 形 成 科 学探 究 的能 力 。 笔 者 身 处 初 中化 学新 课程 教 学 实 践 的 第 一 线 ,怀 着 极 大 的 热情 和实 事 求 是 的 态度 在初 中 化 学 新 课 程 的 课 堂 教 学 实 践 中 努力 探 索 , 以期 为 初 中 化学 新 课 程 的 顺 利 实 施 作 出 自 己的 份 贡献 。 以下 是 笔 者 在 一 次 校 级 公 开 课 展 示 中 的 一 则 探 究 式 教学 案 例 的研 究 。 2 . “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 学 案 例 研 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教育技术学 0701班陈海玉学号:0756010111
一、教学背景与定位:
课型:第三单元课题一
教学起点分析:在上节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做知识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的起点定位于引导学生从观察宏观现象到用微观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主要方式:实验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二、教学资源与设备:
仪器与药品:水电解器 13套(玻璃管中注满了 10%~15% 的 NaOH 溶液),启普发生器一套,锌,稀硫酸,火柴,烧杯,橡皮导管,尖嘴玻璃导管
多媒体材料:课件:( 1 )水的电解示意图( 2 )电解水实验的指导
文字资源:《初中化学新教案》中的“课外探究
三、教学实录:
(一)提出问题导入
(师)我们已经知道,水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
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间隔改变。
而“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没变。
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情形
是否有所不同呢?
(二)解决方法:
用实验验证
(生)猜想同或不同
(师)那么用什么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生)实验
(三)学生分组实验(共 13个小组,每组 4 人,实验时学生只需插上电源即可)
展示多媒体指导实验
(师)同学们在实验中要学会运用观察法,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 1 )两个电极,两支玻璃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生)两个电极产生气泡,并且与正极连接产生的气泡慢,负极连接产生的气泡快。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玻璃上部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 V 正极: V 负极 =1 : 2 。
(每次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后,点击多媒体出示答案。
)
(师)水通电产生气体是什么呢?是不是水蒸汽呢?我们来检验一下。
( 2 )用燃着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快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生)管中的气体被点燃
(师)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呢?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水蒸汽不能被点燃。
(师)对,这种能被点燃的气体就是氢气。
也就是在氢气球里所装的气体。
( 3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慢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师)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呢?
(生)不是
(师)这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就是氧气,也就是我们呼入的气体。
(板书)水通电文字表达式:水→氢气 + 氧气
(师)分析此反应特点,反应物一种,生成物二种,像这种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的反应,我们叫它是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首先必须是化学反应,而且要符合“一变多”的特点。
(练习)判断是否为分解反应
( 1 )蒸发食盐水
( 2 )碳酸钙→氧化钙 + 二氧化碳
(四)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实验
(师)看待一个问题,我们不能仅限于表面,而应从多角度分析,深入思考。
下面老师提醒几个角度,你们分析一下。
( 1 )从能量角度
( 2 )从元素组成的角度
( 3 )从微粒的角度(此时将很多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无所适从)
教师一一点拨,生逐一回答
( 1 )水吸收了电能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师)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过化学反应,我们不紧得到了所需要的千千万万的新物质,而且也可以吸收或释放能量,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或储存。
( 2 )水由水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五)建立模型得出化学变化实质
结合课本中的模型
(师)想象一下,刚才看到的水通电形成氢气和氧气在微观世界里,他们的微粒经过了怎样的变化?小组讨论
(生)小结:水在通过时,水分子里的氢原子跑到了一起,形成氢气。
氧原子跑到了一起,形成了氧气。
(评价)这位同学说得比较好,有没有同学补充一下。
(生)水通电时,水分子里面的氧原子和氢原子分开,每两个氢原子形成一个氢分子,氢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形成一个氧
(师)完美的描述,道出了化学变化的实质,请同学们给点掌声。
(展示多媒体)水电解示意图
(师)刚才所说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与加热水变成水蒸汽,他们的微粒变化有什么不同呢?
(生)水通电时分子变成了原子,原子重组成新分子
水加热时,分子没变,变的只是分子的间隔
(师)这就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六)介绍分子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师)我们知道水,氢气,氧气都是有分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实际上,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有很多物质就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比如(抬手)看手上的这枚戒指,就是由金原子构成的,而中间的钻石,也就是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还有惰性气体氦气也是有氦原子构成的。
因为原子也是一种微观粒子,当然也就具有微观粒子的的一般性质
(看书) P39 看图结合
(七)反馈练习及作业
(八)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生畅言)
四、教学效果与课后反思评价
本节教学,从课堂气氛来看很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师生的互动及小组生生互动进行的很好。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都很成功。
采用多媒体,纸片模拟微观世界中水的分解与合成有效突破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
本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实验探究,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等得到了培养提高。
不足之处是本节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教师在处理教
材时把握的尺度不够好,尤其是在第一课时中,从多角度分析电解水实验,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分析不到位,设计问题缺乏一定的艺术性,造成学生回答困难,好在由于及时更正,使学生在第二课时表现良好。
从整体教学过程及学生的练习反馈来看,这是一节较成功的新授课,不过通过本课教学再次提醒教师要充分备学生。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