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新课标卷评分细则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及答案(陕西 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海南)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及答案(陕西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海南)高三2011-06-10 11:13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及答案(陕西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海南)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答案评分细则补充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答案评分细则补充未2014-03-14 21:28:一、翻译1、(1)、诵叹:称赞、赞扬、赞赏、赞许、叹许、惊叹等都正确。
表扬不对。
(2)、劳:奖励、奖赏、慰劳、犒赏、犒劳等。
2、(1)、乞:乞求、恳求、恳请等。
(2)、控守:镇守、扼守、防守、守卫、守护、坚守等。
(3)、隅:边陲、边疆、边邑、边塞等。
注:1、以上意项,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2、关键词分与大意分不重复扣。
二、古诗8、第一问:总括只答怀古或伤今1分;答哀伤、忧伤、哀愁1分。
注:没有总括,只有分析,若分析正确,前总括2分只扣1分。
第二问:对怀古分析 1分;对伤今分析1分;语意通顺,与诗句联系紧密1分。
注:若分析简略但正确扣1分。
9、第一要点:因景生情、见景生情、借景抒情、借景生情2分。
第二要点:情景交融、景中含情、移情于景、融情于景2分。
第三要点:这种情感由凄凉、悲凉之景引起 2分。
10、(1)、每句多字少字不给分。
(2)、多写句子不影响给分,只要该填的填对。
三、选做题11、小说(2)、答案要点一、外省人改为:外地人、大陆人、外来人(只要交待出人的身份)2分。
答案要点二、结构上答:提示、暗示小说线索、引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分。
答案要点三、照应、呼应下文;便于显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2分。
(3)、概括1分,分析1分;无概括,只分析,若分析正确,整体扣1分。
答案要点一、深明大义、宽容、豁达、通情达理或分析中提到老丈人手术,他仍输血都可给2分。
答案要点二、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不轻言放弃、感情专一、感情执着2分。
答案要点三、诙谐风趣、性格开朗。
2分(4)、观点正确2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6分。
理由充分的标志:答案有三条或三点。
论述分最多扣2分。
两种观点都论述扣一半分。
其他观点正确、合理也得分。
12、实用类(2)、答案要点一、答生活清幽、清静、闲适、宁静,心情平静都对。
答案要点二、答自然环境的熏陶,对秀美景色的写生也对。
2011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2011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点作文题目不避平凡,不可平庸。
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不必面面俱到;(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一、审题1.对“平庸”的理解“平庸”不等同“平凡”,平凡是一种普遍的客观存在,是一种普通的生活境遇,体现着一种平常人生的价值观。
“平庸”不等同“庸俗”,庸俗是指言行、状态不合常情常理常识,有违基本道德规范,令人不快或嫌亚;“平庸”更不等同“恶俗”,“恶俗”则令人感到可恶、可恨。
“平庸”,说得直白些有两种情形,一是“混”,没有人生的追求,其生活状态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时光,随波逐流,“活着是为了吃饭”;二是有所事事,却因才智平平,结果问题不妙。
2.对“拒绝”的理解“拒绝”是一个主观色彩非常鲜明的行为动词。
拒绝需要意志、激情和智慧,更需要坚持和努力。
3.对“拒绝平庸”的理解“拒绝平庸”,常接的话题是“追求卓越”,但本命题关注“不避平凡”。
“拒绝平庸”,是一种态度,一咱追求。
但是,又不是态度和追求能够决定的。
从人的禀赋来看,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创造性意义上的卓越。
但是,我们可以在追求不堕于“平庸”的努力中,升华自己。
从智识的角度,“平庸”的反面是聪明、智慧、探索、创造。
“拒绝平庸”,就是追求真理的意志和努力。
在道德层面上,“平庸”和价值理想有着相对立的含义,所以,“拒绝平庸”,也就是追求高洁、高尚、神圣。
在审美层面上,灵感的追求,才化的飞翔,都要求“拒绝平庸”、卓尔不群。
“拒绝平庸”,是一个价值导向非常鲜明的判断,其情形非常复杂。
二、判分1.判分原则判分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相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写作基本能力。
要从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文体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
201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评分细则
201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评分细则201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评分细则一、文言翻译: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
得分点:至,可译为到达、到任、上任;奏罢,奏是上奏、上疏、奏请,罢是罢免、撤职、免职;有司可译为官员、官吏、政府人员;列部可译为部门、单位、机关。
一点1分,句意1分。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译文:皇帝派遣使者慰问,送貂皮衣服帽子,又派遣中使赵成召回熊鼎得分点:遣可译为派遣、委派、派;使可译为使节、使臣、大使,翻译成动词不给分;裘帽为并列结构,翻译成定中结构不给分;复可译为又、再,译成再次、还、同时不给分。
一点1分,句意1分。
二、诗歌鉴赏:(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
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静、夜寂静时。
得分点:线索可答为时间、天色,跟时间有关即可给1分,上阕、下阕的分析都写出给2分,写出一处给1分,写成白天、晚上也给分。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
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得分点:写出心情给2分:思念、孤独、寂寞、愁苦,具体分析上阕写出大雁或家书,下阕写出孤灯、酒醒等两点,写全给3分,写一点给2分。
三、现代文阅读:14.“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一句单独成段,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答:用意:①总括上下文的相关内容;②突出这句话在文中的重要性。
(2分)理解:①黑妮组织的“湘援游”,在外来游客和湘西苗族之间穿针引线,促使苗族妇女更好地传承优美的苗族艺术;②黑妮以“负责人的旅游”概念推动“湘援游”,集聚当地志愿者,为湘西生态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2011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纲》(以下简称《考试⼤纲》)对⾼考作⽂总的要求是:能写记叙⽂、议论⽂、说明⽂及其他常见体裁的⽂章。
1999年以前的《考试⼤纲》按“单项写作”和“整篇写作”两个部分提出具体要求。
单项写作的要求是:①记叙能清楚完整,详略得当。
②描写能具体⽣动。
③说明能把握特征,语⾔简明。
④议论能论点明确,论据⽐较充分,论证严密。
⑤观察准确,联想恰当,想象合理。
整篇写作的要求是:①准确全⾯理解题意。
②思想健康,中⼼明确,材料充实。
③语⾔规范,准确,连贯,得体。
④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⑤符合⽂体要求。
1999年的⾼考作⽂评分标准按内容(25分)、表达(30分)、书写(5分)三项和好(25~21分)、较好(20~16分)、中(15~11分)较差(10~6分)、差(5~0分)五等对考⽣的作⽂进⾏评分,总分为60分,表达恰好占⼀半分数,体现了对写作基本功考查的重视。
《考试⼤纲》对⾼考作⽂要求的⼤变脸是在2000年。
当年的⼤纲将写作要求分不两个等级,第⼀部分为基础等级,基本涵盖了原来的“整篇写作”要求,包括符合题意,符合⽂体要求,思想健康、中⼼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通顺和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第⼆部分为发展等级,是新增的要求,包括深刻透彻(如:透过现象深⼊本质,提⽰问题产⽣的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动形象(如:善于运⽤各种表达⽅式,形象丰满,细节⽣动,意境深远),有⽂采(如:⽤词⽣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修辞的⼿法,⽂句有意蕴),有创新(如: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材料新鲜,见解新颖,有个性特征)四个内容。
新的要求是根据⾼考性质和时代需要提出来的。
⾼考是选拔性考试,其⽬的是把优秀的⾼中毕业⽣选拔到⾼等学校,发展等级的提出将有利于优秀⽣脱颖⽽出。
当年的评分标准也有⼤的变化,在总分值60分不变的前提下,基础等级占50分,发展等级占10分。
这说意味着按新的评分标准,原⼀、⼆等的作⽂最多可达到50分,⽽在“发展等级”四项中有任何⼀项突出者,均可获得1⾄10分(最多不超过10分)。
2011年高考河南新课标卷语文试卷分析
2011年高考河南新课标卷语文试卷分析语文组:朱欣欣2011年是河南省实施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河南省采用新课标全国卷。
全国新课标卷与以前的试卷和其它大多数试卷相比,在试卷结构上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整套试卷分为Ⅰ卷(阅读)和Ⅱ卷(表达)两部分。
第Ⅰ卷(阅读)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必考题考查的内容是:科学类(论述类)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分值是45分。
选考题考查的是文学类现代文阅读(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实用类现代文阅读(传记、新闻、报告和科普文章),选择其中的一种作,命题遵循“题组等值”原则,分值是25分,最后一道题都是“探究题”。
赋分共计70分。
第Ⅱ卷(表达)考查的内容是语言表达运用和作文,分值是80分。
原全国卷中语言基础知识部分的成语和病句的辨析的考查放在了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一、2011高考语文试题命题思路:1、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考查重点。
命题紧扣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能力要求和内容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
如第二大题8、9两题古代诗歌阅读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和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第三、四大题选考文本阅读中探究性试题的设置,着重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第五大题16题通过“长句变短句”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其中涉及到语意表达的逻辑顺序、前后照应的运用等能力的考查; 17题仿写语句综合考查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
同时,命题时突出考查重点。
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考查的是社会科学类论述文,第二大题(一)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是“史传类”文章,(三)名篇名句默写考查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50篇7—9年级优秀诗文篇目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14篇古诗文篇目,第三大题“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是小说,第四大题“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是人物传记,第五大题“语言文字运用”考查的是成语运用、病句辨识和语句衔接三个知识点,第六大题“写作”考查的是“新材料作文”。
北京2011年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分四档评分
本报讯(记者周逸梅)记者昨天获悉,今年高考(微博)语文作文将划4个分数档评分,所有科目会随机抽取20%的试卷复查。高考语文作文已于近日开始批阅。今年,28万份高考试卷将由1200名评卷老师进行评分,所有的试卷都至少有两个老师“背对背”阅卷。市教育考试院表示,北京成立了市级、学校、科目三级评卷领导小组,为防止漏判、错判等现象发生。语文作文按4档给分,每档10分,最后一档作文为0分至29分。并且,今年淡化了及格的概念,取消以往36分的及格线标准。和往年一样,满分作文、零分作文都将被重点复查,如果同一考生客观题与主观题成绩差异过大,也会被列入重点复查的范围。 据介绍,由于全部采取网上阅卷,阅卷过程要求“一卷两阅”,阅卷误差在题目分值1/6以上的需三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新浪高考官方微博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本文节选自 滕水
2011高考语文新课标卷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卷
感觉出题意外的有没有?专家分析:审题不难,得高分不易“不宜只写发展成绩,辩证地写一些困难和不足更易得高分”2011年高考,河南省使用的是新课标卷。
2011年新课标卷(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海南)高考作文题:中国崛起的特点。
作文试题一公布,不少网友都认为新课标卷作文题难度大。
昨日上午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考生,普遍反映高考作文题还是“有话可说”的。
郑州中学高三年级主任李文增老师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审题的难度小,不过要得高分并不容易。
“我估计分值会集中在45分至50分。
”晚报记者张勤张竞昳实习生汤玉峰中国崛起的特点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21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
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
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
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看似简单,实际包含多种选择郑州中学高三年级主任李文增老师教了多年的语文,他认为今年河南省采用的新课标试卷,作文题目和2008年类似,那一年是有关“汶川地震”。
两次高考作文都比较关注现实热点问题,都是新材料作文。
李老师表示,相对于今年其他省市的语文高考作文试题,新课标卷的作文淡化了审题,考生更容易把握立意。
“这也是今年作文的一个特点。
”不过,虽然作文审题不难,但是考生想要写好,也并不容易。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假大空,没有真情实感,说空话。
他说,材料里面有个问句,“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和关注的特点呢?”这句话实际上是材料的重点,也是审题的重点。
2011年安徽高考评分细则
安徽省2011年高考语文阅卷评分细则第7题第一个4分骤:突然骤然猛然骇:吃惊惊骇惊讶(害怕恐惧不得分)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或这样(如果翻译成“如果这样,那么”“要是这样,那么”就不得分,因为它添加了假设关系)第二个6分每个词各一分,译出大意,语句通顺,得一分弃运:放弃押运或丢弃、抛弃粮饷、放弃运粮饷,要有主动意味,不能出现被动,译为丢失粮饷不得分走:逃跑,逃走,跑了等得一分,走了不给分。
道死:死在路上,半道死了,中途死了得一分死事:因公事而死,因公殉职,为公事而死得一分退:突出使动,赶走了他,挥退了他,让他退下,使他退下得一分译为吓退了他拒绝了他辞退了他等不得分第8题第一问答出的画面分别对应124诗句的得两分,缺一个对应的画面减一分,只写一个画面得一分,“流出山中花”如果被考生理解为溅起水花溪水像山中花朵不对。
“雪消溪水涨”这一画面重点落在溪水涨,只答雪消不给分。
第二问凡提到寄情山水或悠然都给分,答出悠然的近义词,如旷达、豁达、闲适、乐观、自得都给分。
第9题答出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给一分,不标明实写不给分,答出第四句是实写给分。
答出虚写山中的春意给分,答出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给分。
答出第三句虚写给分,不标明虚写,不给分。
答出虚实结合,激发读者想象,丰富画面内涵给一分,答丰富诗的意境给分。
未突出虚实结合的作用,只答虚实结合不给分。
第10题1 多写按前五个2 字迹不清楚按错字处理3 察蓑初三字从严4 最易错的字如:犹施异菲俯等5 添加多余的东西,包括逗号都算错,看得清楚基本走笔,算时,看不清楚算错6 注意错位现象第11题答案上每个标点符号一句一分,着重强调动词,只要能表达出动词的意思就给分。
简明一分。
两种脉络交叉,以一种为主,不重复给分。
得分点顺序颠倒扣一分。
关键性错别字扣一分。
答三点及三点以下不给语言简明分。
第12题共6个给分点,按点给分,每点1分,给满分5分为止,意思对即可蒙铁尔当地财主,体态肥大,浑身毛茸茸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粗暴,专制,冷酷,吝啬1 当地财主,以下说法算对有钱人地主富翁家财万贯2 粗暴以下说法算对对孩子严厉态度强硬暴力脾气火爆凶狠蛮横野蛮粗野以下说法算错残暴粗犷执拗不礼貌粗鲁凶恶凶悍凶猛严格3 专制以下说法算对霸道强势大男子主义在家中有绝对的权力和位置顽固专横以下说法算错不妥协果断5冷酷以下说法算对冷漠冷漠无情不心疼孩子不关心孩子严酷对儿子的感受不在意看重金钱而忽视亲情无人情味,对家庭不尊重,不顾孩子的想法,不理解孩子的童心和别人的好意,不关心儿女,不爱家人不理解不疼爱孩子冷血以下说法算错,态度恶劣不能满足儿子的要求,自私自利,无动于衷4 吝啬以下说法对:小气不大方守财奴抠门爱财如命心中只有钱贪财看重金钱一毛不拔铁公鸡错:自私自利不肯吃亏将钱财看得比儿女妻子的快乐还重要6 体态肥大毛茸茸脖子上挂着毛巾错别字不扣分第14题1 人物形象怎么样?性格性情复杂性涉及到人物形象给1分形象怎么样给1分2情节仅说“情节”两字不给分,论述中要体现情节怎么样,比如说曲折,一波三折,曲折,引人入胜给2分3主题仅“主题”两字不给分,必须突出主题怎么样,如突出主题,深化主题,升华主题给2分(可换主旨)4环境仅“环境”两字不给分,论述中要突出何种环境,如典型环境,代表性环境,下层百姓生活场景给2分第18题1 着重关注修改内容,即使标注出错误的病句序号,但没有修改正确,不给分。
2011山东高考语文评分细则
高考语文知识题评分细则13. (10分)(1)(3分)要看每个分句翻译得是否正确。
句法格式方面正确,但词义错误,仍然不算对。
对词义的理解不能太拘泥于参考答案,意义相近,在句子中也通顺,就可以不算错;但如果意思反了,就不能得分。
“勿惧以罪”:“罪”翻译成“刑罚”、“惩罚”、“治罪”都对,翻译成“罪名”也可不扣分,但翻译成“犯罪”意思就反了,算错。
“勿止以力”:“止”翻译成“止步”或“制止”、“禁止”、“遏止”都对;“力”翻译成“强力”、“力役”、“武力”、“暴力”等带有强力的意思都对,有些人译成“权力”也不扣分,但意思反了就要扣分。
注意:不补出宾语“百姓”的意思要扣1分(即未看出“省略句式”的特点)。
补出“百姓”、“人民”、“人”、代词“他”都可以。
以翻译成“因为”但整个分句意思正确不扣分。
(2)(3分)按评分标准给出的“翻译要点”给分。
1点1分.“正”译成“走上正轨”、“秩序正常”、“走正道”等意思都对。
再如译为“端正”、“正直”、“纯正”都算对。
但如果意思错了(如译为“正视”,主要是“视”的意思),或未加翻译,该点不得分。
“改”如果不译(也就是没有译为“不随意更改”),因为不在翻译要点之内,不扣分。
(3)(4分)按评分标准给出的“翻译要点”给分。
“霸王”译成“称霸诸侯”“成就霸业”“作霸王”等意思都对(如果不译或译成贬义如“霸道”等算错)。
“从其本事”译成“依从(顺从、追求)它的根本的事情”也算对。
“举”译成“干成”等也算对。
14.(8分)(1)(4分)评分标准给出4点,每点1分。
①“描写角度”参考答案只说了“色”与“声”,如果考生从“动”与“静”、“地面”与“空中”等角度去分析,言之有理也算对。
如果考生没有直接点出描写角度,但在具体分析中明显表现出对描写角度的理解,也可以算作回答了描写角度的问题。
②题目只是要求分析这两句诗的“妙处”,并未规定必须从描写角度去分析。
所以,如果考生从修辞格角度或用词的精妙去分析,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河南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河南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考试大纲及题型示例
2011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考试大纲及题型示例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考试大纲语文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必考内容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B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011年新课标高考各科评分细则
17、“平凡”写的好的扣1分。句子长短不限,只要整齐。
作文
材料分析
一、审题难度降低
第一则材料是第二则材料的补充,第二则材料是同学一则材料的具体体现。
二、对学生对现实的考察更加关注
以往的热点问题是冷处理,现在的是热处理。
思辨能力要求有所加强。
四等文20分为切入点11-29偏离题意不在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内,如不谈中国崛起,只谈崛起。
五等文10分没有一点关系,如学习雷锋。
残文:轻残扣2-5分,重残,缺一半不能给及格分,只开头不超过10分。
其二、图片版
二.数学
三.英语
四.理综
五.文综
1楼
三、大阅读
11、
2)
(1)表明乘凉会上的人的身份的。给分,写揭示背景的不给分。
(2)揭示中心,表明主题,阐明中心都给分。
(3)照应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都给分。
3)抄文不可,要有分析,与观点一致,观点不一致的控制在4分以下。
12、
2)3点给6分,多点不扣分
三、作文的题干要求变了
1、提法变了
审题难度降低
选准---选好
符合材料的内容和要求的范围,在许许多多的符合题意的角度中存在好和不好。
2、自选---明确文体
说明命题人对考生文体意识要求加强,写文章“四不像”。
文体不好:表达上相应扣分,要求文体明确。
四、审题的基本原则
1、表面看口子很大,但要用细致的思维把握这个口,选好立意的角度,依据材料,第一段材料的重点是“崛起”“第一位”“最大新闻”“三亿次”,核心词是“中国崛起”。第二则材料的重点是“最大变化”“最值得展示”“突出”“六个方面”对中国的这些变化,“这些变化”中的“这些”指“那些”。六个方面和中国崛起的关系,六个方面是列举,不是限制关系。
2011四川高考语文题评分细则
11.(10分)(1)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
(5分)评分参考:全句大意翻译正确,2分;“楮币”、“易”翻译准确,各1分;“人弗之顾”句式翻译正确,1分。
执行细则:①关键词“楮币”译为“纸币”、“钱”、“货币”等,均给1分;②关键词“易”译为“买”、“购买”、“交换”、“换”等,均给1分;③宾语前置句“人弗之顾”还原为主谓宾正常语序“人弗顾之”翻译,1分;④两个关键词和宾语前置句都没有回答正确,大意分最多给1分。
(2)陈治中骑着跛驴,当时还是平民,看到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淡,就问道:“莫不是吕徽之吧?”(5分)评分参考:全句大意翻译正确,2分;“策”、“风神”翻译准确,各1分;“得非……乎”句式翻译正确,1分。
执行细则:①关键词“策”译为“骑”等,给1分;②关键词“风神”译为“风采神韵”、“风采”、“神韵”等,给1分;③特殊句式“得非……乎”译为“莫不是……吧”、“莫非是……吧”、“难道不是……吗”、“该不会是……吧”等,给1分;④两个关键词和特殊句式都没有回答正确,大意分最多给1分。
12.(8分)(1)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3分)评分参考: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各1分。
执行细则:①“情趣高雅”答为“志趣高致”、“情致高洁”、“闲适平淡”、“悠然自得”等,给1分;②“珍视友情”答为“珍视友谊”、“牵挂(关心)朋友”、“重情重义”等,给1分;③“风流飘逸”答为“潇洒”、“洒脱”等,给1分。
(2)答案示例: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悲是喜,诗中并未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现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
(5分)评分参考:对内容简要分析,2分;对表达技巧简要分析,2分;答出表达的感情,1分。
执行细则:①直接对本联诗内容进行解释,给1分;对诗句内容的表达简要分析,给1分;②表达技巧简要分析,答出“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生情”)等,给1分,答出“自然清新”,给1分;③表达感情,答出“平淡闲适”,给1分。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 新课标及解析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一、现代文阅读(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例文 2
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例文四个等级:一类卷:60~50分立意新颖,情感健康,语言流畅,扣题说话,结构思路清晰,叙议合理,内容充实(举例涉及古今,鼓励关注现实)。
二类卷:49~42分语言、结构略有欠缺,语言较好内容较空,或者内容上大多列举古人事例。
三类卷:41~36分叙议不分,所举事例侧重点偏离题意,论据不能支撑观点,语言不通顺。
四类卷:35分以下偏离题意(举例、叙事过程中立意偏移),更换题目,表达不清,套作(即文化作文,语言漂亮,但无新意)。
阅卷细则:1.一类卷内容最好举例涉及古今,鼓励关注现实。
若全写古代事例(易于套作),不列于一类卷。
2.攻击党政府,老师、父母的作文及雷同卷均为问题卷。
3.淡化“的、得、地”,或不分。
4.改题的为四类卷。
例:时间的流逝,时光在流逝。
5.残篇35分以下:700~500字的35~25分,499~300字的24~15分,299字以下的14分以下,仅写了标题的0分。
若800字已足,但未完篇35分以下。
完篇字数不够的,50字扣1分。
6.错别字不封顶,错一个扣1分,若同一个字错几次,只扣1分,若前对后错,算笔误,不扣分。
7.标点符号最多扣两分,3个扣一分,一逗到底扣2分8.作文全抄大小现代文的0分,有50%不到自己的语言绝大部分抄袭为四类下,大部分自己语言,极少部分抄现代文:酌情扣分,最高二类下。
【审题导引】可能很多考生会认为今年的作文题只不过是一个规劝大家珍惜时间、积极上进的老套题目,毫无新奇之处。
但细细揣摩,审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体现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
这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型的标题,题目有三个词语构成,可能考生只抓住了“时间流逝”来写,即便如此,还要注意题目用的是“流逝”,而不是“流失”、“消失”、“消逝”。
“流逝”在词典中只有一个意思,就是“像流水一样消逝”,一般都是用来形容时光,如“时光流逝”、“岁月流逝”等。
而“流失”有三个义项:①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力带走,也指河水等白白地流掉;②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去;③比喻人员离开本地或本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高考语文新课标卷评分细则7、翻译:(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5分)参考答案: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3分;“诵叹”“劳”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补充意见:A.“诵叹”可译为:赞叹、称赞、惊叹、赞扬、赞赏、称许、赞许、叹服等;但译为“表扬”不对,“表扬”多用于上对下,尊对卑。
B.“劳”可译为:犒劳、奖励、奖赏、慰劳、犒赏等。
但译为“谓劳”“靠劳”不对,错别字。
C.“复中之”中的“之”可译为:箭靶、靶心、它;否则在大意上扣1分。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5分)参考答案: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乞”“控守”“隅”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补充意见:A.“乞”:请求、乞求、恳求、恳请。
B.“控守”:把守、镇守、扼守、防守、守卫、护卫、坚守等;但“守候”不对。
C.“隅”:角、边、边角;本句中译为“城西边”也对。
D.关键词和全句大意的翻译不重复扣分。
如:“皇上亲自赐酒给他,”“劳”字没有译出,只扣关键词1分;“命令他占领西部边城”,扣“占领”1分。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评分参考:答出怀古伤今之情的,给2分;能做简要分析的,给3分。
补充意见:A.概括情感,只答出“怀古”或“伤今”给1分;答出哀愁、哀伤、忧伤给1分。
B.没有对诗人感情的概括,但后边的分析正确,第一问扣1分。
C.第二问对“怀古”的分析占1分;对“伤今”的分析占1分;句子通顺与否,与诗句联系是否紧密占1分。
有的考生分析中没有“怀古”“伤今”的字眼,但是有这个意思,不影响得分,也可酌情扣1分。
D.分析的过于简略,酌情扣1分。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参考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补充意见:A.要点①答成“因景生情”“见景生情”“借景抒情”“借景生情”皆可。
B.要点②答成“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移情于景”“景中含情”皆可。
C.要点③说成“这种感情由悲凉(凄凉、哀伤)的景色引起的”皆可。
D.考生不按三个要点回答,所答内容包含几个要点的意思,就按几个要点给分。
E.答案仅包含3个关键词,无分析,扣2分;如有两个关键词,无分析,只能的3分。
10、默写:(1)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2)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补充意见:每篇第二句后多背默,不论对错,不影响得分。
即画蛇添足不算错。
选考题:11、文学类文本阅读:《血的故事》(1)C D B (分值:3/2/1)补充意见:选3个选项的视为0分。
(2)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①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②提示小说主题的解读路径;③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
评分参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意见:A.要点①“外省人”可换成“大陆人”“外地人”“外来人”等。
说成“说明人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也可以。
B.要点②还可答成“提示(暗示)小说的线索”“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为下文埋下伏笔”等。
C.要点③只要点明“照应下文”即可;“照应”也可答成“呼应”;说成“便于显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等亦可得分。
D.三个要点次序不论。
(3)“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着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心态。
评分参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意见:A.三个要点中,对性格特点的概括占1分,简析占1分。
只有正确的简要分析,而没有概括性格特点的关键词,整体扣1分(注意:前提是分析正确。
)。
B.要点①“有担当,明大义”可说成“深明大义”“宽容”“豁达”“通情理”“明事理”;其后的分析只要说到“老丈人做手术时,主动为之输血”即可。
C.要点②性格特点概括为“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不轻言放弃”等皆可;或说成“感情专一(真挚、执着)”皆可。
D.要点③性格特点概括为“诙谐幽默”“心态乐观”“性格开朗”等皆可。
另外,参考答案“幽默乐观”其实是两个方面,只要答出其一即可得满分。
E.考生所答考点超过3个,所答内容只要涵盖3个要点,仍可按3个要点给分。
(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参考答案:观点一: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不合适。
①“血”这个词会让人联想到“血脉”“血缘”“血性”等多种含义,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②外省人和台湾人血脉同源,这是“血般的事实”;③彭先生的恋爱故事,实质上折射了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小说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
观点二: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合适。
①“血”有类型之别,而语言有“南腔北调”之分,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彰显作者的构思;②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与内容吻合;③可显示“验血型”在文中的重要性,也与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不相冲突。
评分参考: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
观点是否明确2分,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6分。
补充意见:A.“观点明确”是指“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合适”或“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不合适”,2分;没有亮明观点直接分析的,扣2分;虽没有亮明观点,但下文的分析暗含观点的得1分;开头无观点但分析结束点明观点的,同样给2分;若观点是“合适”,而下文的分析是契合“不合适”的,只给观点2分。
B.“理由充分”理解为只要列出3个要点即为充分;“论述合理”是指一个理由附带一条论述,三条理由加论述,每条2分。
一般情况下,一个理由没有对应的论述扣1分;两个理由均没有对应的论述扣2分;一般不会出现3个理由皆无论述。
所以,“论述是否合理”这一条一般酌情扣1~2分。
C.有的观点表述有问题,即观点不明确,酌情扣1分。
如:实用类文本:“我更喜欢张大千”,扣1分。
D.从本题答案入手,三个理由只要是从“血”或“血型”的字面意思、小说内容、主题思想三个角度入手即可。
E.“面面俱到”指的是各种观点都说明,而非某一观点中论述要点的面面俱到。
F.其他观点,只要论述合理,理由充分亦可得分。
12、实用类文本阅读:(1)C D B (分值:3/2/1)(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
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静,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补充意见:A.要点①“生活清静”说成“生活清幽”“生活宁静”“心情宁静”“生活闲适”皆可。
B.要点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说成“自然环境的熏染”“对秀美景色的写生”皆可。
C.要点③说成“隐居生活使他悟性提高”也行。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①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②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评分参考: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意见:A.要点①只说“对笔法的影响”,或只说“对章法的影响”扣1分。
如果说成“借鉴了金石文章的点画结构”给2分。
B.要点②“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两点均答出给3分。
C.照搬原文,酌情扣1~2分。
(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
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参考答案: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
①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③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润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
①创造与仿作兼顾;②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③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
①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②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③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评分参考: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
观点是否明确2分,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6分。
补充意见:A.各种观点,只要明确,给2分;哪怕说张、黄均不合理也有2分。
B.论述中“理由充分”,只要有3个理由就是充分。
C.理由加论述,一条2分。
论述合理性有欠缺,整体酌情扣1~2分。
D.各种观点中的三个理由不论从“人生态度”“艺术风格”“艺术追求”“艺术道路”“对名利的看法”何种角度去论述皆可,不必与参考答案完全相同。
前提是:分析得符合论述的道理。
16、长句变短句。
参考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尼尔公约的制定。
评分参考:写成3个或3个以上短句,给3分;写成2个短句,给2分;表达流畅,给2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原意,可酌情给分。
只有在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才会扣分,改变原意的单句,1个扣1分。
补充意见:A.对句子的理解:①从参考答案来看,他们主要依据标点符号来判定,有几个句号,就是几个句子;②语意相对完整的一个语言单位就是一个句子;③结构相对完整的一个语言单位就是一个句子。
B.综合考察结构和标点来判定句子:①只要主谓宾齐全,即使用逗号,也算一个句子;②只要加句号,即使没有主语,也算句子(可认为省略主语);③如果用逗号,而又无主语,可按主语承前省略看待,仍算一个句子。
C.每句前标明序号①②③④,而句末又没有加标点符号的,整体扣1分,以显示对标点的考察;句前加序号,句后加标点的,最好。
D.语句表达不流畅,酌情扣1~2分。
17、仿写:评分参考:内容合理,给2分;比喻贴切,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
原句特点:A.共有三个句子构成排比;B.三个大句字数相等;C.每个大句由三个子句构成;D.子句1是暗喻句;E.子句2的主语即子句1的宾语;F.子句3与子句1、2是条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