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梯形1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八年级数学上册必备知识梯形(一) 1、梯形的相关概念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
梯形中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
梯形的两底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
2、梯形的判定(1)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二)直角梯形的定义: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一般地,梯形的分类如下:一般梯形、梯形直角梯形、特殊梯形等腰梯形(三)等腰梯形1、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2、等腰梯形的性质(1)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两底平行。
(2)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同一腰上的两个角互补。
(3)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只有一条对称轴,即两底的垂直平分线。
3、等腰梯形的判定(1)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八年级数学知识总结一、整式的乘法1.同底数幂的乘法:am²an=a m+n(m,n都是正整数)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法则:(am)n=amn(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法则:(ab)n = an²bn(n为正整数) 积的乘方=乘方的积4.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法则:(1)系数与系数相乘(2)同底数幂与同底数幂相乘(3)其余字母及其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5.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6.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二、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a+b)(a-b)=a2-b2。
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口诀:前平方,后平方,积的两倍中间放,中间符号看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讲义梯形及等腰梯形(含解析)(2020年最新)
第19讲梯形及等腰梯形知识定位讲解用时:3分钟A、适用范围:人教版初二,基础较好;B、知识点概述:本讲义主要用于人教版初二新课,本节课我们要学习梯形及等腰梯形。
梯形和等腰梯形属于四边形章节,选择填空中会涉及到,也经常出现在几何大题中,是中考考查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知识点,熟练掌握一般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及它们的性质和判定,灵活运用并处理含梯形的综合类型题目.知识梳理讲解用时:20分钟梯形的认识1、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概念记清楚哦)一般梯形梯形标注:梯形是特殊的四边形,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哦梯形的分类2、梯形的分类:一般梯形、特殊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AB//CD AB//CDAD≠BC AD=BCAD⊥CD AD不平行BC梯形的中位线3、梯形的中位线:连接梯形两腰上的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你知道怎么证明吗?EF//AB//CDEF=12(AB+CD)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1、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性质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性质3:等腰梯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底边的垂直平分线)∠A=∠B AC=BD 虚线为等腰梯形的对称轴∠C=∠D2、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1:同一底边上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判定3:利用定义课堂精讲精练【例题1】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D=4,AB=CD=6,∠B=60°,那么下底BC的长为.【答案】10【解析】首先过A作AE∥DC交BC与E,可以证明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到CE=AD=4,再证明△ABE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到BE=AB=6,从而得到答案.解:如图,过A作AE∥DC交BC与E,∵AD∥BC,∴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AD=EC=4,AE=CD,∵AB=CD=6,∴AE=AB=6,∵∠B=60°,∴△ABE是等边三角形,∴BE=AB=6,∴BC=6+4=10.故答案为:10.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了梯形,关键是掌握梯形中的重要辅助线,过一个顶点作一腰的平行线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学建议:利用梯形的知识作辅助线构造出平行四边形和等边三角形.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普陀区期中年份:2017【练习1.1】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B=30°,∠C=75°,AD=2,BC=7,那么AB= .【答案】5【解析】过点D作DE∥AB交BC于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DEC=∠B=3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EDC=75°,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得DE=CE.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知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则AB=DE=CE=7﹣2=5,从而求解.解:过点D作DE∥AB交BC于E,∴∠DEC=∠B=30°.又∵∠C=75°,∴∠CDE=75°.∴DE=CE.∵AD∥BC,DE∥AB,∴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AD=BE=2.﹣BE=BC﹣AD=7﹣2=5.∴AB=DE=CE=BC故答案为:5.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此题综合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构造平行四边形.教学建议:利用梯形的知识作辅助线构造出平行四边形进行求解.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潍坊三模年份:2016【例题2】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BC=90°,如果AB=5,BC=4,CD=3,那么AD= .【答案】2【解析】试题分析:过点D作DE⊥AB于点E,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答案.解:过点D作DE⊥AB于点E,如下图所示:则DE=BC=4,AE=AB﹣EB=AB﹣DC=2,AD==2.故答案为:2.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梯形及勾股定理的知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教学建议:利用梯形和勾股定理的知识进行求解.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普陀区期末年份:2016【练习2.1】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E为AB中点,DE⊥EC.求证:(1)DE平分∠ADC;(2)AD+BC=DC.【答案】(1)DE平分∠ADC;(2)AD+BC=DC【解析】试题分析:(1)延长DE交CB的延长线于F,可证得△AED≌△BEF,根据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出CD=CF,推出∠CDF=∠F,由∠ADF=∠F即可证明;(2)由△AED≌△BEF,根据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出CD=CF,进而利用等线段的代换可证得结论;证明:(1)延长DE交CB的延长线于F,∵AD∥CF,∴∠A=∠ABF,∠ADE=∠F.在△AED与△BEF中,,∴△AED≌△BEF,∴AD=BF,DE=EF,∵CE⊥DF,∴∠CDF=∠F,∵AD∥CF,∴∠ADE=∠F,∴∠ADE=∠CDF,∴ED平分∠ADC.(2)∵△AED≌△BEF,∴AD=BF,DE=EF,∵CE⊥DF,∴CD=CF=BC+BF,∴AD+BC=DC.讲解用时:4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梯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因为点E是中点,所以应该联想到构造全等三角形,这是经常用到的解题思路,同学们要注意掌握.教学建议:学会运用梯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解题.难度: 4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松江区期末年份:2017【例题3】如图,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BD与中位线EF交于点G,若AD=2,EF=5,那么FG= .【答案】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梯形中位线性质得出EF∥AD∥BC,推出DG=BG,则EG 是△ABD的中位线,即可求得EG的长,则FG即可求得.解:∵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EF∥AD∥BC,∴DG=BG,∴EG=AD=×2=1,∴FG=EF﹣EG=5﹣1=4.故答案是:4.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梯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教学建议:熟练掌握梯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知识并灵活运用.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3.1】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中,E、F是边AD、AB的中点,连接CE,取CE中点G,那么FG= .【答案】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E边AD的中点,可得出AE、BC的长;又由点F、G分别是AB、CE的中点,根据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出FG的长;解: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E、F是边AD、AB的中点,∴AE=4,BC=8,又∵点G是CE的中点,∴FG为梯形ABCE的中位线,∴EF==×(4+8)=6.故答案为:6.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了梯形的中位线定理,熟练掌握梯形的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教学建议:学会应用梯形的中位线定理.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4】在梯形ABCD中.AB∥CD,EF为中位线,则△AEF的面积与梯形ABCD的面积之比是.【答案】1:4【解析】试题分析:过A作AG⊥BC于G,交EF于H,再根据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及面积公式解答即可.解:过A作AG⊥BC于G,交EF于H,∵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AD+BC=2EF,AG=2AH,设△AEF的面积为xcm2,即EF?AH=xcm2,∴EF?AH=2xcm2,∴S梯形ABCD=(AD+BC)?AG=×2EF×2AH=2EF?AH=2×2xcm2=4xcm2.∴△AEF的面积与梯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1:4.故答案为:1:4.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梯形的中位线定理,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即是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教学建议:学会应用梯形的中位线定理.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六安期末年份:2013【练习4.1】在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边AB、CD的中点.如果AD=5,EF=11,那么BC= .【答案】17【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长是上下底和的一半”,进行计算.解:根据梯形中位线定理,得EF=(AD+BC),则BC=2EF﹣AD=2×11﹣5=17.讲解用时:2分钟解题思路:考查了梯形的中位线定理.教学建议:熟练掌握并应用梯形的中位线定理.难度: 2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5】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DC∥AB,AD=BC=2,BD平分∠ABC,∠A=60°.求:梯形ABCD的周长.【答案】10【解析】试题分析:由等腰梯形的性质得出∴∠ABC=∠A=60°.周长∠ABD=∠CBD=30°,∠ADB=9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AB.AB=2AD=4.证出∠CDB=∠CBD.得出CD=BC=2.即可求出梯形ABCD的周长.解:在梯形ABCD中,∵DC∥AB,AD=BC=2,∠A=60°.∴∠ABC=∠A=60°.∵BD平分∠ABC,∴∠ABD=∠CBD=30°,∴∠ADB=90°,∴AD=AB.∴AB=2AD=4.又 DC∥AB,∴∠CDB=∠ABD,又∠ABD=∠CBD,∴∠CDB=∠CBD.∴CD=BC=2..∴梯形ABCD的周长=AB+BC+CD+AD=4+2+2+2=10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对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DC=BC是解此题的关键.教学建议: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并灵活运用.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5.1】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DC∥AB,AD=BC=2,∠A=60°,对角线BD平分∠ABC.(1)求对角线BD的长;(2)求梯形ABCD的面积.【答案】(1)2√3;(2)3√3【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等腰梯形的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即可求得∠B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证明△ABD是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即可求解;(2)过点D、C分别作DH⊥AB,CG⊥AB,垂足为点H、G,在直角△ADB中求得DH和AH的长,则AB即可求得,然后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求解.解:(1)∵DC∥AB,AD=BC,∴∠A=∠ABC.∵BD平分∠ABC,∠A=60°,∴∠ABD=∠ABC=30°.∴∠ADB=90°.∵AD=2,∴AB=2AD=4.∴BD=.(2)过点D、C分别作DH⊥AB,CG⊥AB,垂足为点H、G.∵DC∥AB,BD平分∠ABC,∴∠CDB=∠ABD=∠CBD.∵BC=2,∴DC=BC=2.在RT△ADH和RT△BCG中,,∴RT△ADH≌RT△BCG.∴AH=BG.∵∠A=60°,∴∠ADH=30°.∴AH=AD=1,DH=.∵DC=HG=2,∴AB=4.∴.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对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DC=BC是解此题的关键.教学建议: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并灵活应用.难度: 4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6】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DC∥AB,AD=BC=2,BD平分∠ABC.∠A=60°,求对角线BD的长和梯形ABCD的面积.【答案】3√3【解析】根据等腰梯形的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即可求得∠B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证明△ABD是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过点D、C分别作DH⊥AB,CG⊥AB,垂足为点H、G,在直角△ADB中求得DH和AH的长,则AB即可求得,然后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求解.解:∵DC∥AB,AD=BC,∴∠A=∠ABC.∵BD平分∠ABC,∠A=60°,∴∠ABD=∠ABC=30°.∴∠ADB=90°.∵AD=2,∴AB=2AD=4.∴BD=.过点D、C分别作DH⊥AB,CG⊥AB,垂足为点H、G.∵DC∥AB,BD平分∠ABC,∴∠CDB=∠ABD=∠CBD.∵BC=2,∴DC=BC=2.在Rt△ADH和Rt△BCG中,,∴Rt△ADH≌Rt△BCG.∴AH=BG.∵∠A=60°,∴∠ADH=30°.∴AH=AD=1,DH=.∵DC=HG=2,∴AB=4.∴梯形ABCD的面积=.讲解用时:4分钟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对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DC=BC是解此题的关键.教学建议:熟练地运用等腰梯形、平行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题.难度: 4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6.1】已知:如图,等腰梯形ABCD的中位线EF的长为6cm,对角线BD平分∠ADC,下底BC的长比等腰梯形的周长小20cm,求上底AD的长.【答案】4cm【解析】试题分析:由等腰梯形的性质得出AB=DC,AD∥BC,得出∠ADB=∠CBD,,由已知再由已知条件得出BC=DC=AB,由梯形中位线定理得出AD+BC=2EF=12cm条件求出BC,即可得出AD的长.解:∵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AD∥BC,∴∠ADB=∠CBD,∵BD平分∠ADC,∴∠ADB=∠CDB,∴∠CBD=∠CDB,∴BC=DC=AB,∵EF是等腰梯形的中位线,,∴AD+BC=2EF=12cm∵下底BC的长比等腰梯形的周长小20cm,﹣20,∴BC=AB+BC+CD+AD即BC=AB+DC﹣8,∴BC=8cm,∴AD=4cm.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梯形中位线定理;熟练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论证与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学建议:利用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梯形中位线等知识点进行解题.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7】已知: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点E为边BC上一点,且AE=DC.(1)求证: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2)当∠B=2∠DCA时,求证:四边形AECD是菱形.【答案】(1)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2)四边形AECD是菱形【解析】试题分析:(1)由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角相等),可得∠B=∠DCB,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证得∠DCB=∠AEB,即可得AE∥DC,则四边形AECD为平行四边形;(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易得∠EAC=∠DCA,又由已知,由等量代换即可证得∠EAC=∠ECA,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AE=CE,则四边形AECD为菱形.证明:(1)∵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B=∠DCB,∵AE=DC,∴AE=AB,∴∠B=∠AEB,∴∠DCB=∠AEB,∴AE∥DC,∴四边形AECD为平行四边形;(2)∵AE∥DC,∴∠EAC=∠DCA,∵∠B=2∠DCA,∠B=∠DCB,∴∠DCB=2∠DCA,∴∠ECA=∠DCA,∴∠EAC=∠ECA,∴AE=CE,∵四边形AECD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ECD为菱形.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此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识图,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教学建议:利用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等知识点进行解题.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连云港校级模拟年份:2010【练习7.1】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A=AD=DC,点E在边CB的延长线上,并且BE=AD,点F在边BC上.(1)求证:AC=AE;(2)如果∠AFB=2∠AEF,求证:四边形AFCD是菱形.【答案】(1)AC=AE;(2)四边形AFCD是菱形【解析】试题分析:(1)由已知条件可判定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以及给出的条件利用SAS可判定△ABE≌△ADC,从而可证得结论;,所以四边形AFCD是菱形.(2)由(1)和外角和定理可证得AD=DC=AF=CF证明:(1)∵AD∥BC,BA=AD=DC,∴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ABC=∠DCE,∵∠ABE+∠ABC=180°,∠DCE+∠D=180°,∴∠D=∠ABE,又∵BE=AD,∴△ABE≌△ADC,∴AC=AE.(2)∵∠AFB=∠CAF+∠FCA,∠AFB=2∠E,∴2∠E=∠CAF+∠FCA,∵∠E=∠DAC=∠DCA,又∵AD∥BC,∴∠DAC=∠FCA,,∴AD=DC=AF=CF∴四边形AFCD是菱形.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难度较大,解答此类综合题目还需从基本做起,掌握一些基本性质是解答此类题目必备的.教学建议: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进行解题.难度:4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课后作业【作业1】如果梯形的中位线长为6,一条底边长为8,那么另一条底边长等于.【答案】4【解析】只需根据梯形的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两底和的一半”,进行计算.解:根据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另一底边长=中位线×2﹣一底边长=2×6﹣8=4.故答案为:4难度:2 适应场景:练习题例题来源:金山区二模年份:2018【作业2】如图,等腰梯形ABCD的面积为144,AD∥BC,AB=DC,且AC⊥BD.求等腰梯形ABCD的高.【答案】12【解析】过点D 分别作DE∥AC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DF⊥BC,垂足为点F,将等腰梯形的面积转化为△DBE的面积,从而求得三角形的高即可得到等腰梯形的高.解:过点D 分别作DE∥AC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DF⊥BC,垂足为点F.∵AD∥BC,∴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AD=CE,AC=DE.又∵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C=BD.∴BD=DE.∴BF=FE.∵AC⊥BD,∴∠BGC=∠BDE=90°.∴.又∵AB=CD,∴△ADB≌△CED.∴S△BED=S梯形ABCD=144,∵BE?DF=144,∴×2DF2=144∴等腰梯形ABCD的高等于12.难度: 3 适应场景:练习题例题来源:普陀区期末年份:2014【作业3】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C、BD是对角线,△ABD≌△ABE.求证:四边形AEBC是平行四边形.【答案】四边形AEBC是平行四边形【解析】根据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易得AC=BD,又由△ABD≌△ABE,易得AD=AE,BD=BE,则可证得AE=BC,AC=BE,根据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得四边形AEBC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D=BC,AC=BD,又∵△ABD≌△ABE,∴AD=AE,BD=BE,∴AE=BC,AC=BE,∴四边形AEBC是平行四边形.难度: 3 适应场景:练习题例题来源:香坊区期末年份:2011。
八年级数学培优第1讲 梯形蝴蝶定理
八年级数学培优第一讲梯形蝴蝶定理如图,在梯形中,存在以下关系:1.S3=S42.S1×S2=S3×S43.AO:BO=(S1+S3):(S2+S4)例1、两条对角线把梯形ABCD分割成四个三角形。
已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如图所示),求另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单位:平方厘米)例2、如下图,图中BO=2DO,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求梯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例3、如图,某公园的外轮廓是四边形ABCD,被对角线AC、BD分成四个部分,△AOB面积为1平方千米,△BOC面积为2平方千米,△COD的面积为3平方千米,公园陆地的面积是6.92平方千米,求人工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例4、如图:在梯形ABCD中,三角形AOD的面积为9平方厘米,三角形BOC的面积为25平方厘米,求梯形ABCD的面积。
例5、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如图)所示。
如果三角形AB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BCD 的面积的13,且2AO=,3DO=,那么CO的长度是DO的长度的_________倍。
例6、左下图所示的ABCD的边BC长10cm,直角三角形BCE的直角边EC长8cm,已知两块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比△EFG的面积大10cm2,求CF的长。
例7、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CD边上的一点,BD、AE相交于点F,已知三角形AFD的面积是6,三角形DEF的面积是4,求四边形BCEF的面积为多少?259ODCBADAOC B【精选习题】1、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边AB、AC上,BE、CD相交于F,设S四边形EADF=S1,S△BDF=S2,S△BCF=S3,S△CEF=S4。
则下列正确的是()A.S1S3<S2S4B.S1S3=S2S4C.S1S3>S2S4D.不能确定2、如图,梯形ABCD被对角线分为4个小三角形,已知△AOB和△BOC的面积分别为25cm2和35cm2,那么梯形的面积是cm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梯形》的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梯形》的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梯形》的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梯形,这节课我主要从教材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学情分析、教学手段及方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板书设计等几方面来完成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关于梯形,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课知识是对前面所学的平行四边形、矩形、三角形知识的发展、巩固和应用。
梯形是中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
这节课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证明思路,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对等腰梯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到数学转化的思想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对整章节教学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进一步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并能通过逻辑推理进行证明。
能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概念和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体验添加铺助线对证明的必要性使学生初步掌握等腰梯形中常用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使学生在探究梯形相关的概念和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⑵在解决等腰梯形的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们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思考与创造的乐趣,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愉悦;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等腰梯形的性质2、通过实际操作研究梯形的基本辅助线作法。
(二)难点:灵活添加辅助线,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
原因是解决梯形问题往往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处理,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对于刚刚接触梯形的学生难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往往会有题目一讲就明白但自己不会分析解答的情况发生。
富有趣味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环节设置、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在课堂上师生双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多角度的教学评价设计,都将为明确体现本节课重点、突破难点服务、三、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采用“引、动、导、探”教学法。
八年级数学梯形的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判定
梯形(一)梯形的有关概念1.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注:(1)梯形是特殊的四边形 (2)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2. 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短边为上底,长边为下底,与位置无关,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梯形两底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它是一底上的一点向另一底作的垂线段的长度。
3. 梯形的分类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特殊梯形一般梯形(1)直角梯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梯形为直角梯形(2)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二)梯形的性质 1. 一般梯形的性质 在梯形ABCD 中,AD ∥BC ,则∠A+∠B=︒180,∠C+∠D=︒180 2. 直角梯形具有的特征 在直角梯形ABCD 中,若AD ∥BC ,∠B=︒90,则∠A=︒90,∠C+∠D=︒180 3. 等腰梯形具有的性质 (1)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3)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等腰梯形的对称轴是两底中点所在的直线。
4. 等腰梯形的判定 (1)利用定义: (2)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典型例题】例1.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CD ,对角线AC 平分∠BAD ,∠B ︒=60,CD=2cm ,则梯形ABCD 的面积为 A. 2cm 33B. 2cm 6C. 2cm 36D. 2cm 12例2. 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点E 是AD 延长线上一点,DE=BC ,(1)求证:∠E=∠DBC (2)判断△ACE 的形状例3. 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D=1,BC=4,AC=3,BD=4,求ABCD S 梯形。
例4. 如图,已知:AD 是△ABC 边BC 上的高线,E 、F 、G 分别是BC 、AB 、AC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DGF 是等腰梯形。
2020年寒假八年级数学课程第八讲 梯形
第八讲梯形第一部分知识梳理一、梯形的性质和判定1.梯形有关概念: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______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底,按______分别叫做上底、下底(与位置无关),梯形中不平行的两边叫做______,两底间的______叫做梯形的高.一腰垂直于底边的梯形叫做______;两腰______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2.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中______的两个角相等,两腰______,两对角线______,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______就是它的对称轴.3.等腰梯形的判定:______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______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第二部分例题与解题思路方法归纳类型一梯形的面积【例题1】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ACD和△BCE是在AB同侧的两个等边三角形,DM,EN分别是△ACD和△BCE的高,点C在线段AB上沿着从点A向点B的方向移动(不与点A,B重合),连接DE,得到四边形DMNE.这个四边形的面积变化情况为()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始终不变D、先增大后变小〖选题意图〗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解题思路〗易得此四边形为直角梯形,AB的长度一定,那么直角梯形的高为AB的长度的一半,上下底的和也一定,所以面积不变.〖参考答案〗解:当点C在线段AB上沿着从点A向点B的方向移动时,设两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a,b,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ACD和△BCE的高DM和EN的和不会改变,即DM+EN=MC+CN=AC+CB=AB,而且MN的长度也不会改变,即MN=AC+CB=AB.∴四边形DMNE 面积= AB 2, ∴面积不会改变.故选C .【课堂训练题】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列车的行驶速度时,得到一个数学问题.如图,若v 是关于t 的函数,图象为折线O ﹣A ﹣B ﹣C ,其中A (t 1,350),B (t 2,350),C (,0),四边形OABC 的面积为70,则t 2﹣t 1=( )A .B .C .D .〖参考答案〗解:根据题意得, (AB+)×350=70,解之得,AB= ;读图可知,t 2﹣t 1=AB=.故选B . 2.如图为菱形ABCD 与正方形EFGH 的重迭情形,其中E 在CD 上,AD 与GH 相交于I点,且AD ∥HE .若∠A=60°,且AB=7,DE=4,HE=5,则梯形HEDI 的面积为( )A .6B .8C .10﹣2D .10+2〖参考答案〗解:四边形ABCD 为菱形且∠A=60°⇒∠ADE=180°﹣60°=120°,又AD ∥HE ⇒∠DEH=180°﹣120°=60°,作DM ⊥HE 于M 点,则△DEM 为30°﹣60°﹣90°的三角形,又DE=4⇒EM=2,DM=2 ,且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H=∠I=90°,即四边形IDMH 为矩形⇒ID=HM=5﹣2=3,梯形HEDI 面积=( )=8 . 故选B .类型二梯形的中位线相关【例题2】如图,已知梯形ABCD,AD∥BC,AD=DC=4,BC=8,点N在BC上,CN=2,E是AB中点,在AC上找一点M使EM+MN的值最小,此时其最小值一定等于()A.6 B.8C.4 D.4〖选题意图〗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确定点M的位置.如果在直线的同侧有两个点,要在直线上找一点到两个点的距离之和最短,方法是找其中一个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该点和另一个点,与直线的交点即为到两个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点的位置.〖解题思路〗此题关键是确定M的位置,将EM、MN转化到一条直线上,就可求出其和最小值.〖参考答案〗解:作N点关于AC的对称点N’,连接N’E交AC于M∴∠DAC=∠ACB,∠DAC=∠DCA,∴∠ACB=∠DCA,∵点N关于AC对称点N′在CD上,CN=CN′=2又∵DC=4∴EN’为等腰梯形的中线∴EN′=(AD+BC)=6,∴EM+MN最小值为:EN′=6故选A【课堂训练题】1.如图所示,DE是△ABC的中位线,FG为梯形BCED的中位线,若BC=8,则FG等于()A.2cm B.3cmC.4cm D.6cm〖参考答案〗解:∵DE是△ABC的中位线,∴DE=BC=×8=4;∵FG为梯形BCED的中位线,∴FG=(DE+BC)=(4+8)=6.故选D.2.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B=3CD,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中位线EF 与AC、BD分别交于M、N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梯形ABCD面积的()A.B.C.D.〖参考答案〗解:过点D作DQ⊥AB,交EF于一点W,∵EF是梯形的中位线,∴EF∥CD∥AB,DW=WQ,∴AM=CM,BN=DN.∴EM=CD,NF=CD.∴EM=NF,∵AB=3CD,设CD=x,∴AB=3x,EF=2x,∴MN=EF﹣(EM+FN)=x,∴S△AME+S△BFN=×EM×WQ+×FN×WQ=(EM+FN)QW=x•QW,S梯形ABFE=(EF+AB)×WQ=QW,S△DOC+S△OMN=CD×DW=xQW,S梯形FECD=(EF+CD)×DW=xQW,∴梯形ABCD面积=xQW+xQW=4xQW,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x•QW+xQW=xQW,∴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梯形ABCD面积的:=.故选:C.类型三角度的相关问题【例题3】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D=DC,求证:AC是∠DAB的平分线.〖选题意图〗本题考查了梯形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度较小,是一道不错的证明题.〖解题思路〗利用梯形的一组对边平行可以得到内错角相等,然后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两个角相等,从而得到两个角相等,证得结论.〖参考答案〗解:∵AB ∥CD ,∴∠CAB=∠DCA .∵AD=DC ,∴∠DAC=∠DCA .∴∠DAC=∠CAB ,即AC 是∠DAB 的角平分线.【课堂训练题】1.在梯形ABCD 中,DC ∥AB ,AD =BC ,∠A =60°,BD ⊥AD .求∠DBC 和∠C 的大小.〖参考答案〗如图1,梯形ABCD 中,因为DC ∥AB ,∠A =60°,所以∠ADC =120°,又因为BD ⊥AD ,所以∠ADB =90°,即∠ABD =30°,而AD =BC ,所以∠ABC =60°,∠C =∠ADC =120°,所以∠DBC =30°.2.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C=90°.点E 是DC 的中点,过点E 作DC 的垂线交AB 于点P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M .点F 在线段ME 上,且满足CF=AD ,MF=MA .(1)若∠MFC=120°,求证:AM=2MB ;(2)求证:∠MPB=90°﹣∠FCM .〖参考答案〗证明:(1)连接MD ,∵点E 是DC 的中点,ME ⊥DC ,∴MD=MC ,A D C B又∵AD=CF,MF=MA,∴△AMD≌△FMC,∴∠MAD=∠MFC=120°,∵AD∥BC,∠ABC=90°,∴∠BAD=90°,∴∠MAB=30°,在Rt△AMB中,∠MAB=30°,∴BM=AM,即AM=2BM;(2)∵△AMD≌△FMC,∴∠ADM=∠FCM,∵AD∥BC,∴∠ADM=∠CMD∴∠CMD=∠FCM,∵MD=MC,ME⊥DC,∴∠DME=∠CME=∠CMD,∴∠CME=∠FCM,在Rt△MBP中,∠MPB=90°﹣∠CME=90°﹣∠FCM.类型四求线段的长的问题【例题4】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延长CB到点E,使BE=AD,连接DE交AB于点M.(1)求证:△AMD≌△BME;(2)若N是CD的中点,且MN=5,BE=2,求BC的长.〖选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熟记其性质、定理是证明、解答的基础.〖解题思路〗(1)找出全等的条件:BE=AD ,∠A=∠ABE ,∠E=∠ADE ,即可证明;(2)首先证得MN 是三角形的中位线,根据MN= (BE+BC ),又BE=2,即可求得. 〖参考答案〗证明:(1)∵AD ∥BC ,∴∠A=MBE ,∠ADM=∠E ,在△AMD 和△BME 中,,∴△AMD ≌△BME ;(2)∵△AMD ≌△BME ,∴MD=ME ,ND=NC ,∴MN= EC ,∴EC=2MN=2×5=10,∴BC=EC ﹣EB=10﹣2=8.【课堂训练题】1.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上底AD =12,下底BC =28,EF ∥AB 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且将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试求BF 的长.〖参考答案〗设BF =x ,则FC =28-x.又设AD 与BC 间的距离为h ,即梯形和平行四边形ABFE 的BF 边上的高为h.在梯形ABCD 中,因为AD ∥BC ,EF ∥AB ,所以四边形ABFE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E =BF =x ,DE =12-x.因为平行四边形ABFE 的面积=BE×h ,梯形EFCD 的面积=12(DE+FC)×h , 所以x×h =12[(12-x)+(28-x)]×h ,解得x =10, 答 BF 的长为10.2.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AD ⊥DC ,AB=BC ,且AE ⊥BC .(1)求证:AD=AE ; D A FB C E(2)若AD=8,DC=4,求AB 的长.〖参考答案〗解:(1)连接AC ,∵AB ∥CD ,∴∠ACD=∠BAC ,∵AB=BC ,∴∠ACB=∠BAC ,∴∠ACD=∠ACB ,∵AD ⊥DC ,AE ⊥BC ,∴∠D=∠AEC=90°,∵AC=AC ,∴, ∴△ADC ≌△AEC ,(AAS )∴AD=AE ;(2)由(1)知:AD=AE ,DC=EC ,设AB=x ,则BE=x ﹣4,AE=8,在Rt △ABE 中∠AEB=90°,由勾股定理得:82+(x ﹣4)2=x 2,解得:x=10,∴AB=10. 类型五 线段的和差问题【例题5】已知: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MN 是中位线交AC 于P ,AC 平分∠BCD ,MP=12,PN=8,求:梯形ABCD 的周长.〖选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梯形、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难度中等.〖解题思路〗由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可求得上底为16,下底为24,再由角平分线和平行的性质,可求得腰长和上底相等,据此求解.〖参考答案〗解:∵AD∥BC,MN是中位线交AC于P,∴MP是△ABC的中位线,PN是△ACD的中位线,∠1=∠3,∵MP=12,PN=8,∴BC=2MP=24,AD=2PN=16,∵AC平分∠BCD,∴∠1=∠2,∴∠2=∠3,∴AD=CD=16,∴AB=CD=16,∴梯形ABCD的周长为:16×3+24=72.【课堂训练题】1.如图所示.△ABC外一条直线l,D,E,F分别是三边的中点,AA1,FF1,DD1,EE1都垂直l于A1,F1,D1,E1.求证:AA1+EE1=FF1+DD1.〖参考答案〗证明:连接EF,EA,ED.由中位线定理知,EF∥AD,DE∥AF,∴ADEF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E,DF互相平分,设它们交于O,作OO1⊥l于O1,则OO1是梯形AA1E1E及FF1D1D的公共中位线,∴(AA1+EE1)=(FF1+DD1)=OO1,即AA1+EE1=FF1+DD1.2.如图,过线段AB的两个端点作射线AM、BN,使AM∥BN,按下列要求画图并回答:(1)画∠MAB、∠NBA的平分线交于E,∠AEB是什么角?(2)过点E作一直线交AM于D,交BN于C,观察线段DE、CE,你有何发现?(3)无论DC的两端点在AM、BN如何移动,只要DC经过点E,AD+BC的值是否有变化?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解:(1)∵AM∥BN,∴∠MAB+∠ABN=180°,又AE,BE分别为∠MAB、∠NBA的平分线,∴∠1+∠3=(∠MAB+∠ABN)=90°,∴∠AEB=180°﹣∠1﹣∠3=90°,即∠AEB为直角;(2)过E点作辅助线EF使其平行于AM,如图则EF∥AD∥BC,∴∠AEF=∠4,∠BEF=∠2,∵∠3=∠4,∠1=∠2,∴∠AEF=∠3,∠BEF=∠1,∴AF=FE=FB,∴F为AB的中点,又EF∥AD∥BC,根据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得到E为DC中点,∴ED=EC;(3)由(2)中结论可知,无论DC的两端点在AM、BN如何移动,只要DC经过点E,总满足EF为梯形ABCD中位线的条件,所以总有AD+BC=2EF=AB.类型六等腰梯形的判定【例题6】(2011•百色)已知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M、N分别是OD、OC上异于O、C、D的点.(1)请你在下列条件①DM=CN,②OM=ON,③MN是△OCD的中位线,④MN∥AB中任选一个添加条件(或添加一个你认为更满意的其他条件),使四边形ABNM为等腰梯形,你添加的条件是.(2)添加条件后,请证明四边形ABNM是等腰梯形.〖选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梯形的判定,难度中等,注意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关系.〖解题思路〗(1)从4个条件中任选一个即可,可以添加的条件为①.(2)先根据SAS证明△AND≌△BCN,所以可得AM=BN,有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平分,可得OD=OC即OM=ON,从而知,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所以MN∥CD ∥AB,且MN≠AB,即四边形ABNM是等腰梯形.〖参考答案〗解:(1)选择①DM=CN;(2)证明:∵AD=BC,∠ADM=∠BCN,DM=CN∴△AND≌△BCN,∴AM=BN,由OD=OC知OM=ON,∴∴MN∥CD∥AB,且MN≠AB∴四边形ABNM是等腰梯形.【课堂训练题】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AC=BD,∠ACB=∠DBC.(1)求证: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2)若E为AB上一点,延长DC至F,使CF=BE,连接EF交BC于G,请判断G点是否为EF中点,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证明:(1)∵∠ACB=∠DBC,∴OB=OC∵AC=BD,∴OA=OD,∴∠OAD=∠ODA∵∠DOC=∠OAD+∠ODA=∠OBC+∠OCB∴2∠OAD=2∠OCB,∴∠OAD=∠OCB∴AD∥BC∵AD<BC∴四边形ABCD为梯形.在△ABC和△DCB中:AC=BD,∠ACB=∠DBC,CB=BC.∴△ABC≌△DCB∴AB=CD∴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2)点G是EF中点理由:过E作EH∥CD交BC于H.∴∠EHB=∠DCB,∠EHG=∠GOF∵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EBH=∠DCB,∴EB=EH∵EB=CF,∴EH=CF在△EHG和△FGC中:∠EHG=∠FCG∠EGH=∠FGCEH=CF∴△EHG≌△FGC∴EG=FG即G为EF中点.2.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DB平分∠ADC,过点A作AE∥BD,交CD的延长线于点E,且∠C=2∠E.(1)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2)若∠BDC=30°,AD=5,求CD的长.〖参考答案〗证明:(1)∵AE∥BD,∴∠E=∠BDC.∵DB平分∠ADC,∴∠ADC=2∠BDC.又∵∠C=2∠E,∴∠ADC=∠BCD.∴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2)由第(1)问,得∠C=2∠E=2∠BDC=60°,且BC=AD=5,∵在△BCD中,∠C=60°,∠BDC=30°,∴∠DBC=90°.∴DC=2BC=10.第三部分课后自我检测试卷A类试题:1.我们学习了四边形和一些特殊的四边形,如图表示了在某种条件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①,②两个条件分别是: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那么请你对标上的其他6个数字序号写出相对应的条件.2.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中,对角线AE与BF相交于点M,BD与CE相交于点N.(1)观察图形,写出图中两个不同形状的特殊四边形;(2)选择(1)中的一个结论加以证明.3.在▱ABCD中,AC是一条对角线,∠B=∠CAD,延长BC至点E,使CE=BC,连接DE.(1)求证:四边形ABED是等腰梯形;(2)若AB=AD=4,求梯形ABED的面积.4.如图,在梯形ABCD中,DC∥AB,AD=BC,BD平分∠ABC,∠A=60°.过点D作DE ⊥AB,过点C作CF⊥BD,垂足分别为E、F,连接EF,求证:△DEF为等边三角形.5.已知,如图,MN是▱ABCD外的一条直线,AA′、BB′、CC′、DD′都垂直于MN,A′、B′、C′、D′为垂足.求证:AA′+CC′=BB′+DD′.B类试题: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C⊥CD,∠B=60°,BC=2AD,E、F分别为AB、BC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AFCD是矩形;(2)求证:DE⊥EF.7.在直角梯形ABCD中,AB∥DC,AB⊥BC,∠A=60°,AB=2CD,E、F分别为AB、AD的中点,连接EF、EC、BF、CF.(1)判断四边形AECD的形状(不证明);(2)在不添加其它条件下,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用符号“≌”表示,并证明;(3)若CD=2,求四边形BCFE的面积.8.如图:E在线段CD上,EA、EB分别平分∠DAB和∠CBA,∠AEB=90°,设AD=x,BC=y,且(x﹣3)2+|y﹣4|=0.(1)求AD和BC的长;(2)你认为AD和BC还有什么关系?并验证你的结论;(3)你能求出AB的长度吗?若能,请写出推理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C类试题:9.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AB=AD,∠BAD的平分线AE交BC于点E,连接DE.(1)求证:四边形ABED是菱形;(2)若∠ABC=60°,CE=2BE,试判断△C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E、BF分别平分∠DAB和∠ABC,交CD于点E、F,AE、BF相交于点M.(1)求证:AE⊥BF;(2)求证:点M在AB、CD边中点的连线上.课后自我检测试卷参考答案A类试题:1.解:③﹣﹣相邻两边垂直;④﹣﹣相邻两边相等;⑤﹣﹣相邻两边相等;⑥﹣﹣相邻两边垂直;⑦﹣﹣两腰相等;⑧﹣﹣一条腰垂直于底边.2.解:(1)矩形ABDE,矩形BCEF;或菱形BNEM;或直角梯形BDEM,AENB等.(2)选择ABDE是矩形.证明:∵ABCDEF是正六边形,∴∠AFE=∠FAB=120°,∴∠EAF=30°,∴∠EAB=∠FAB﹣∠FAE=90°.同理可证∠ABD=∠BDE=90°.∴四边形ABDE是矩形.选择四边形BNEM是菱形.证明:同理可证:∠FBC=∠ECB=90°,∠EAB=∠ABD=90°,∴BM∥NE,BN∥ME.∴四边形BNEM是平行四边形.∵BC=DE,∠CBD=∠DEN=30°,∠BNC=∠END,∴△BCN≌△EDN.∴BN=NE.∴四边形BNEM是菱形.选择四边形BCEM是直角梯形.证明:同理可证:BM∥CE,∠FBC=90°,又由BC与ME不平行,得四边形BCEM是直角梯形.3.(1)证明:∵在□ABCD中,AD∥BC,∴∠CAD=∠ACB.∵∠B=∠CAD,∴∠ACB=∠B.∴AB=AC.∵AB∥CD,∴∠B=∠DCE.又∵BC=CE,∴△ABC≌△DCE(SAS).∴AC=DE=AB.∵AD∥BE,∴为等腰梯形.(2)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BC=CE=4.∴△ABC为等边三角形.∴梯形高=三角形高=2.∴S=(4+8)×2×=12.4.证明:∵DC∥AB,AD=BC,∠A=60°,∴∠A=∠ABC=60°,∵BD平分∠ABC,∴∠ABD=∠CBD=∠ABC=30°,∵DC∥AB,∴∠BDC=∠ABD=30°,∴∠CBD=∠CDB,∴CB=CD,∵CF⊥BD,∴F为BD的中点,∵DE⊥AB,∴DF=BF=EF,由∠ABD=30°,得∠BDE=60°,∴△DEF为等边三角形.5.证明:连接AC,BD交于O,过O作OO′⊥MN垂足为O′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知OO′同为梯形BB′D′D与梯形AA′C′C的中位线得AA′+CC′=BB′+DD′.B类试题:6.证明:(1)∵F为BC的中点,∴BF=CF=BC,∵BC=2AD,即AD=BC,∴AD=CF,∵AD∥BC,∴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BC⊥CD,∴∠C=90°,∴▱AFCD是矩形;(2)∵四边形AFCD是矩形,∴∠AFB=∠FAD=90°,∵∠B=60°,∴∠BAF=30°,∴∠EAD=∠EAF+∠FAD=120°,∵E是AB的中点,∴BE=AE=EF=AB,∴△BEF是等边三角形,∴∠BEF=60°,BE=BF=AE,∵AD=BF,∴AE=AD,∴∠AED=∠ADE=﹣=30°,∴∠DEF=180°﹣∠AED﹣∠BF=180°﹣30°﹣60°=90°.∴DE⊥EF.7.解:(1)平行四边形;(2)△BEF≌△FDC或(△AFB≌△EBC≌△EFC)证明:连接DE,∵AB=2CD,E为AB中点,∴DC=EB,又∵DC∥EB,∴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AB⊥BC,∴四边形BCDE为矩形,∴∠AED=90°,Rt△ABF中,∠A=60°,F为AD中点,∴AE=AD=AF=FD,∴△AEF为等边三角形,∴∠BEF=180°﹣60°=120°,而∠FDC=120°,在△BEF和△FDC中DC=BE,∠CDA=∠FEB=120°,DF=EF,∴△BEF≌△FDC(SAS).(其他情况证明略)(3)若CD=2,则AD=4,DE=BC=2,∴S△ECF=S AECD=CD•DE=×2×2=2,S△CBE=BE•BC=×2×2=2,∴S四边形BCFE=S△ECF+S△EBC=2+2=4.8.解:(1)∵AD=x,BC=y,且(x﹣3)2+|y﹣4|=0,∴AD=3,BC=4.(2)AD∥BC,∵在△AEB中,∠AEB=90°,∴∠EAB+∠EBA=90°,又∵EA、EB分别平分∠DAB和∠CBA,∴∠DAB+∠ABC=180°.∴AD∥BC.(3)能.如图,过E作EF∥AD,交AB于F,则∠DAE=∠AEF,∠EBC=∠BEF,∵EA、EB分别平分∠DAB和∠CBA,∴∠EAF=∠AEF,∠EBF=∠BEF,∴AF=EF=FB,又∵EF∥AD∥BC,∴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EF=,∴AB=7.C类试题:9.(1)证明:如图,∵AE平分∠BAD,∴∠1=∠2,∵AB=AD,AE=AE,∴△BAE≌△DAE,∴BE=DE,∴∠2=∠3=∠1,∴AB=BE,∴AB=BE=DE=AD,∴四边形ABED是菱形.(2)解:△CDE是直角三角形.如图,过点D作DF∥AE交BC于点F,则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DF=AE,AD=EF=BE,∵CE=2BE,∴BE=EF=FC,∴DE=EF,又∵∠ABC=60°,AB∥DE,∴∠DEF=60°,∴△DEF是等边三角形,∴DF=EF=FC,∴△CDE是直角三角形.10.(1)证明:如图,∵AE、BF分别平分∠DAB和∠ABC,∴∠1=∠2,∠3=∠4,∵AD∥BC,∴∠DAB+∠CBA=180°,即(∠1+∠2)+(∠3+∠4)=180°,2∠2+2∠3=180°,∴∠2+∠3=90°,而∠2+∠3+∠AMB=180°,∴∠AMB=90°,即AE⊥BF;(2)证明:如图,设AB、CD的中点分别为G、H,连接MG,∵M为Rt△ABM斜边AB的中点,∴MG=AG=GB,又∵∠1=∠2,∴∠1=∠5,∴GM∥AD.∵AD∥BC,∴四边形ABCD是以AD、BC为底的梯形,又G、H分别为两腰AB、DC的中点,由梯形中位线定理可知,GH∥AD,而证得GM∥AD,根据平行公理可知,过点G与AD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M点在GH上,即M点在AB、CD边中点的连线上.。
八年级数学下册《梯形》(基础)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讲解
梯形(基础)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梯形的有关概念,理解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概念.2.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3.初步掌握研究梯形问题时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使问题进行转化.4. 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梯形问题.5. 掌握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定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梯形的概念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在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做梯形的高,一腰和底的夹角叫做底角.要点诠释:(1)定义需要满足三个条件:①四边形;②一组对边平行;③另一组对边不平行.(2)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关键在于另一组对边的位置或者数量关系的不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都平行;平行四边形中平行的边必相等,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必不相等.(3)在识别梯形的两底时,不能仅由两底所处的位置决定,而是由两底的长度来决定梯形的上、下底.知识点二、等腰梯形的定义及性质1.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2.性质:(1)等腰梯形同一个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要点诠释:(1)等腰梯形是特殊的梯形,它具有梯形的所有性质.(2)由等腰梯形的定义可知:等腰相等,两底平行.(3)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这是等腰梯形的重要性质,不仅是“下底角”相等,两个“上底角”也是相等的.知识点三、等腰梯形的判定1.用定义判定: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判定定理:(1)同一底边上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知识点四、辅助线梯形问题常常是通过作辅助线转化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及三角形问题加以研究,一些常用的辅助线做法是:知识点五、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联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联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梯形的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典型例题】类型一、梯形的计算1、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AD=2,BC=4.求∠B的度数及AC的长.【答案与解析】解:过A点作AE∥DC交BC于点E.∵ AD∥BC,∴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AD=EC,AE=DC.∵ AB=DC=AD=2,BC=4,∴ AE=BE=EC=AB.可证△BAC是直角三角形,△ABE是等边三角形.∴∠BAC=90°,∠B=60°.在Rt△ABC中,2223=-=.AC BC AB∴ ∠B =60°,23=AC .【总结升华】平移一腰,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 是梯形,AD ∥BC ,∠A =90°,BC =BD ,CE ⊥BD ,垂足为E . (1)求证:△ABD ≌△ECB ;(2)若∠DBC =50°,求∠DCE 的度数.【答案】证明:(1)∵ AD ∥BC , ∴ ∠ADB =∠EBC . 又∵ CE ⊥BD ,∠A =90°, ∴ ∠A =∠CEB . 在△ABD 和△ECB 中,A CEBADB EBC BD CB ∠=∠⎧⎪∠=∠⎨⎪=⎩∴ △ABD ≌△ECB .(2)∵ ∠DBC =50°,BC =BD ,∴ ∠BCD =65°. 又∵ ∠BEC =90°,∴ ∠BCE =40°.∴∠DCE=∠BCD-∠BCE=25°.2、如图所示,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对角线AC⊥BD,AD=4,BC=10,求梯形的面积.【思路点拨】题目中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条件,可通过平行移动对角线的方法,将两条对角线集中到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这个条件求出高.【答案与解析】解:如图所示,过D作DF∥AC交BC的延长线于F,作DE⊥BC于E,∴四边形ACFD为平行四边形,∴ DF=AC,CF =AD=4.∵ AC⊥BD,AC∥DF,∴ ∠BDF =∠BOC =90°. ∵ ABCD 是等腰梯形 ∴ AC =BD ,∴ BD =DF .∴ BF =BC +CF =14,∴ DE =12BF =7.∴ 1(410)7492ABCDS=+⨯=梯形. 【总结升华】作对角线的平行线(平移对角线),将上底平移与下底拼接在一起构造两底之和,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是常见的辅助线方法. 类型二、梯形的证明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AD 、∠BCD 的平分线分别交BC 、AD 于点E 、F ,AE 、DC 的延长线交于点G ,试说明四边形AFCG 为等腰梯形.【思路点拨】先证明四边形AFCG为梯形,再通过证底角相等证明四边形AFCG为等腰梯形.【答案与解析】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BAD=∠BCD,又AE、CF分别为∠BAD、∠BCD的平分线,∴∠1=∠2=∠4,又AD∥BC,∴∠1=∠3,∴∠2=∠3,∴CF∥AG,又AF不平行于CG,∴四边形AFCG为梯形;又∠G=∠BCD-∠3=∠2+∠4-∠3=∠1,∴四边形AFCG为等腰梯形(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难度适中,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DC,∠BAD、∠CDA的平分线AE、DF分别交直线BC于点E、F.求证:CE=BF.【答案】证明:在梯形ABCD中,AB=DC,∴∠ABC=∠DCB,∠BAD=∠CDA.∵AE、DF分别为∠BAD与∠CDA的平分线,∴∠BAE=12∠BAD,∠CDF=12∠CDA.∴∠BAE=∠CDF.∴△ABE≌△DCF.(ASA)∴BE=CF.∴BE-BC=CF-BC.即CE=BF.4、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 ∥BC ,对角线AC =5,BD =12,两底AD 、BC 的和为13.(1)求证:AC ⊥BD ;(2)求梯形ABCD 的面积.【答案与解析】证明:(1)过D 作DE ∥AC 交BC 的延长线于E 点,又∵ AD ∥BC ,∴ 四边形ACED 为平行四边形.∴ DE =AC =5,CE =AD .在△BDE 中,BD =12,DE =5,BE =BC +CE =BC +AD =13,且22251213+=,即DE 2+BD 2=BE 2,∴ △BDE 为直角三角形,∴ ∠BDE =90°,则DE ⊥BD ,又DE ∥AC ,∴ AC ⊥BD .(2)111()222ABD CBD ABCD S S S BD OA BD OC BD OA OC =+=+=+g g △△梯形 115123022BD AC ==⨯⨯=g . 【总结升华】(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长度乘积的一半.(2)通过辅助线将已知数据转化在同一个三角形内,然后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垂直关系,这是本题的关键.类型三、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5、如图,已知P、R分别是长方形ABCD的边BC、CD上的点,E、F分别是PA、PR的中点,点P在BC上从B向C移动,点R不动,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 .线段EF 的长逐渐增大B .线段EF 的长逐渐变小C .线段EF 的长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C ;【解析】连AR ,由E 、F 分别为PA ,PR 的中点知EF 为△PAR 的中位线, 则12EF AR ,而AR 长不变,故EF 大小不变.【总结升华】当条件中含有中点的时候,要将它与中位线联系起来,进行联想,必要时添加辅助线,构造中位线图形.6、在直角梯形ABCD 中(如图所示),已知AB∥DC,∠DAB=90°,∠ABC=60°,EF 为中位线,且BC =EF =4,那么AB =( )A .3B .5C .6D .8【答案】B;【解析】解:作CG⊥AB于G点,∵∠ABC=60°BC=EF=4,∴BG=2,设AB=x,则CD=x-2,∵EF为中位线,∴AB+CD=2EF,即x+x-2=8,解得x=5,【总结升华】此题综合运用了梯形的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该图中,最关键的地方是正确的构造直角三角形.。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等腰梯形》-课件
∴ ∠ B= ∠EAD ∠ C = ∠EDA
又∵ ∠ B= ∠ C
B
C
∴∠EAD = ∠EDA(等量代换)
∴EA = ED(等角对等边)
即 △ EAD是等腰三角形
如图: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 AD ∥ BC, AB=DC =4,AD =3,BC =7,求∠ B的度数。
A
3D
4
4
4
B4
E3
C
如图: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 AD ∥ BC, AB=DC =4,AD =3,BC =7,求∠ B的度数。
D E
1
C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D∥ BC,AB=DC 求证: ∠ B= ∠ C ∠ A = ∠ D 证明:分别过点A、D作AE⊥ BC于E,DF⊥ BC于F
A
D
B E
C F
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A B1
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D ∥ BC,AB=DC 求证: AC=BD
D 证明: ∵ ABCD是等腰梯形
O
∴ ∠ ABC= ∠ DCB
2
C (等腰梯形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又∵ AB=DC BC=CB
∴ △ ABC≌△DCB(SAS) ∴AC=B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OB = OC OA = OD)
判定定理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
梯 形是等腰梯形
已知:在梯形ABCD中, AD∥BC,∠B= ∠C .
∴ ∠ B= ∠C(---) 又∵ ∠ A 与∠ B、∠ C与 ∠ ADC互补
∴ ∠ A = ∠ ADC
A B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梯形》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19.3梯形》精品教案梯形知识归纳1.梯形的定义及其有关概念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其中长边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两底间的距离叫梯形的高.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2.梯形的性质及其判定梯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它具有四边形所具有的一切性质,此外它的上下两底平行.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但要判断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比较困难,一般用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来判断.3.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性质: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腰相等,两底平行,两对角钱相等,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底的中垂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判定: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对角钱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梯形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梯形仍是具有特殊条件的四边形,它与平行四边形同属于特殊的四边形,它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但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等腰梯形又是特殊的梯形,它的许多性质和判定方法与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本节的难点也是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由于等腰梯形又是特殊的梯形,它的许多性质和判定方法与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虽然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等腰梯形,在认识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是容易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混淆,再加上梯形问题往往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处理,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学生难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往往会有对题目一讲就明白但自己不会分析解答的情况发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注意.梯形的教学建议1.关于梯形的引入生活中有许多梯形的例子,小学又接触过梯形内容,学生对梯形并不陌生,梯形的引入可从下面几个角度考虑:①从生活实例引入,如防洪堤坝、飞机机翼,别致窗户、音箱外形等等;②从小学学习过的旧知识复习引入;③从发现的角度引入,比如给出一组图形,告诉学生这就是梯形,然后寻找这些图形的共同点,根据共同点对梯形进行定义以及性质、判定的研究;④可用问题式引入,开始时设计一系列与梯形概念相关的问题由学生进行思考、研究,然后给出梯形的定义和性质.2.关于梯形的概念梯形的相关概念小学就已经接触过,但并不深入,在研究梯形的概念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加深对梯形相关概念的理解:①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不是梯形?②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③一组对边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④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边不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⑤对角线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⑥有两个角是直角的梯形是不是直角梯形?⑦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不是等腰梯形?⑧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不是等腰梯形?一、教学目标1. 掌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2. 掌握等腰梯形的两个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3. 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4. 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二、教法设计小组讨论,引导发现、练习巩固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等腰梯形性质.2.教学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小黑板,常用画图工具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复习引入,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归纳小结梯形转化的常见的辅助线七、教学步骤【复习提问】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2.小学学过的梯形是什么样的四边形.(让学生动手画一个梯形,并找3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并指出上、下底和腰,然后由学生总结出梯形的概念).【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梯形同样是一个特殊的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一样,它也有它的特殊性,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1.梯形及梯形的有关概念(l)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2)底: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3)腰: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4)高: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高.(5)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6)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以上这一过程借助多媒体或投影仪演示)提醒学在注意:①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同属于特殊的四边形,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殊条件,所以必然有不同的性质.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而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不能相等(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不能相等).③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长短来定义的,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2.等腰梯形的性质例1 如图,在梯形中,,,求证:.分析:我们学过“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如果能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证明:(略)由此得出等旧梯形的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高上的两个角相等.例2 如图,求证: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已知:在梯形中,,,求证:.分析:要证,只要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得出,然后再利用,即可得出.证明过程:(略).由此得到多腰梯形的第一条性质: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除此之外,等腰梯形还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过两底中点的直线.3.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在证明梯形性质定理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过点作交于,从而把梯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来解,实质上是相当于把采取平行移动到的位置,这种方法叫做平行移动(也可移对角线),这是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之—(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作辅助线来解决梯形问题,多找几名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可借助多媒体演示见图).(1)“作高”: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2)“移对角线”:使两条对角线在同一个三角形中.(3)“延腰”: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4)“等积变形”,连结梯形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下底延长线交于一点,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总结、扩展】小结:(以提问的方式总结)(1)梯形的有关概念.(2)梯形性质(①-③).(3)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4)解决梯形问题时,常用的几种辅助线.八、布置作业教材P179中2、3、4九、板书设计十、随堂练习教材P176中1、3。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太仓市浮桥中学教案:梯形的性质(1)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精选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苏科版初中数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梯形的有关概念、性质的过程,在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初步体会平移、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研究等腰梯形性质中的运用;2、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的性质,能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梯形的有关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
教学过程设计:一、回顾——知识的连续和类比:本章中已经研究了哪几种特殊四边形?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梯形概念,观察一组图片,在图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三、探究:(一)看看学学——梯形的有关概念1、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一些基本概念(如图):底、腰、高。
腰2、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底B3、直角梯形:一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二)做一做――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引入用轴对称解决问题的思想)1. 在一张方格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连接两条对角线问题一: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画图并通过观察猜想;问题二:这个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结论: ①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连接两底中点的直线。
②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
(三)做一做,比一比——等腰梯形性质的简单应用1.如图1所示,在等腰梯形中∠B=70度,你能确定其他三个内角的度数吗?2. 如图2所示,将等腰梯形ABCD 的一条对角线BD 平移到CE 的位置,则图中有平行四边形吗?△CAE 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四)议一议如图,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将腰AB平移到DE的位置。
问题一:DE把四边形ABCD分成怎样的两个图形?问题二: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注意:先让学生观看整个平移过程,使学生体会平移思想在研究梯形问题时的运用,然后再讨论完成问题。
八年级数学《梯形》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梯形》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梯形的定义,掌握梯形的性质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习惯,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梯形的定义及性质2. 梯形的分类3. 梯形的判定4. 梯形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梯形的定义、性质、分类及应用。
2. 难点:梯形的判定,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梯形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梯形的性质和分类。
2. 利用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梯形的特点。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能力。
4. 运用例题讲解,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梯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梯形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梯形,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梯形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梯形的性质。
3. 课堂讲解:讲解梯形的性质、分类和判定,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加深对梯形知识的理解。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梯形定义、性质和分类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梯形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梯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交流分享的习惯。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建筑设计、工厂生产线等,让学生感受梯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开展数学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梯形的兴趣,提高解题能力。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针对性。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梯形学习中获得提高。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强化记忆。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解题能力。
梯形的性质1(华东师大版数学)
B
又∵AB=DC,
方法1:延长两腰将 梯形转化为三角形
∴EA=ED
因此△EAD也是等腰三角形。
16.3.1 梯形的性质
变式训练: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若
∠B=60°,AD=10,BC=18,求:梯形ABCD的周长.
四 、 用 一 用 解:如图,延长BA、CD相交于点E 在梯形ABCD中,∠C= ∠B=60° (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E= 60° 即BE=CE=BC=18 ∵ AD∥BC ∴∠1= ∠B= 60°, ∠2= ∠C= 60° 即AE=DE=AD=10 ∴AB=BE-AE=18-10=8, CD=CE-DE=18-10=8 C则 梯形ABCD的周长为: BC+CD+DE+EA+AB =18+8+10+10+8=54
这节课我收获了什么?
五 、 忆 一 忆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1、定义: 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①底:两底平行; ②角:同一腰上的两个底角互补。 2、梯形的性质:
梯 形3Biblioteka 等腰梯形它是轴对称图形,经过两底中点的直 线是它的对称轴。 腰:两腰相等
角: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对角线:两条对角线相等
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16.3.1 梯形的性质
1、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一 、 识 一 识
2、记作: 梯形ABCD, …… 3、元素名称:
A
底
D
1)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 2)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
腰
腰
3)底角:∠A、∠B、∠C、∠D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梯形》课件
例1 如图,在等腰梯形
ABCD中,AD=2,BC=4,高
DF=2,求腰DC的长。
A D
B
E
C F
• 梯形中常用的辅助线有哪些?
平移一腰 作梯形的高
延长两腰
梯形的解题技巧
常常通过添加辅助线(平移一腰),将 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特殊三角形问 题来处理。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 AD∥BC,已知∠B=60 0, AD=15, AB=45,求底边BC的长。
解:延长BA,CD,交于点E ∵AD∥BC, ∴∠EAD=∠B,∠EDA=∠C。
A
例1
E
D
又∵∠B=∠C 且∠B=600, ∴∠EAD=∠EDA=600。 ∴Δ EAD,Δ EBC都是等边三角形 ∴EA=AD=15 ∴BC=EB=EA+AB=15+45=60
B C
你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 本课学习了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的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 • 通过在等腰梯形中添加适当辅助线,将 梯形问题有效地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及特 殊三角形加以解决
议一议
如图,四边形ABCD是等腰 梯形,将腰AB平移到DE的 位置
B A D
= =
E
= =
= =
C
(1)DE把四边形ABCD分成了怎样的两个图形?
平行四边形ABED和等腰 DEC
(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AB=DE=CD AD=BE ∠ABE=∠DEC=∠DCE=∠ADE ∠BAD=∠ADC=∠DEB
特殊的梯形
有两腰相等
梯形
有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 梯形
一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八年级数学梯形1
[单选]仓储管理包括()两部分。A.仓库管理和库存管理B.仓库管理和储存管理C.库房管理和储存管理D.库房管理和库存管理 [单选]船上海图一旦受潮,应()。A.尽量平放阴干B.尽快烘烤干C.尽可能晒干D.立即晒干或烤干 [单选]18岁未婚少女,14岁初潮,月经周期不规则,25日至60日,每次经期可达10余日,量多,无痛经。本例诊断最可能是()。A.月经过多B.黄体功能不足C.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D.无排卵性功血E.排卵性功血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生理性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可见于()A.细菌感染B.肺结核C.女性月经期D.大手术E.旷巨球蛋白血症 [单选]在常温常压下,难溶气体是指溶解度在()的物质。A、10g以上B、1-10g之间C、0.01-1gD、0.01g以下 [单选]理论要不要经过实验验证:()A、一切理论都要B、有些理论不一定要 [问答题,简答题]维修用电设备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问答题,简答题]导线温度升高,有何危害? [单选]关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特点,正确的是()。A.精神症状具有特异性(不同疾病引起不同的精神症状)B.精神障碍与原发病的病情平行发展C.急性期多数意识清晰D.精神症状相对比较固定E.预后一般不可逆 [配伍题,B1型题]口咽检查时应观察咽后壁()。</br>在口咽检查时应观察口咽粘膜()。</br>在口咽检查时应观察扁桃体()。</br>在口咽检查时应观察腭垂()。</br>在口咽检查时应观察软腭()。A.有无充血、溃疡或新生物B.有无下塌或裂开,双侧运动是否对称C.是否过长、分叉D.有 [单选]心室颤动时,首次直流电除颤用()A.100JB.150JC.200JD.300JE.360J或以上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在滴注外源性PTH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尿磷增加尿cAMP降低B.尿磷与尿cAMP无变化C.尿磷与尿cAMP降低D.尿磷降低尿cAMP增加E.尿磷与尿cAMP显著增加 [问答题,简答题]新户分配抄表段的原则是什么? [名词解释]俄狄浦斯情结(05年十月已考) [单选]患者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应选下列哪一组筛选试验()A.血小板计数,束臂试验,出血时间测定B.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出血时间测定C.部分活化凝血活酶,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及凝血酶时间测定D.纤维蛋白原,血块收缩,血小板计数E.血小板计数,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单选,共用题干题]患者女,19岁,学生。因"亚急起凭空闻人语、疑人害、兴奋夸大、精力旺盛1月余"于2008年7月23日入院。患者诉1月前独自在家时听见同学们议论她很坏;感觉有人在谋害她,并被跟踪、监视;同时表现兴奋、半夜里学习,觉自己思维反应像火箭,能力无限大,可以统治宇宙 [多选]下列关于出口玩具的表述,正确的有()。A.我国对出口玩具及其生产企业实行质量许可制度B.我国对出口玩具及其生产企业实行注册登记制度C.出口玩具检验不合格的,应国外买方的要求也可先出口D.出口玩具必须逐批实施检验 [单选]下列哪些不属于颈浅丛属支()A.lesseroccipitalnerveB.greatauricularnerveC.transversenerveofnerveD.supraclavicularnerveE.trochlearnerve [单选]出境快件在其运输工具离境()小时前向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报检手续。A.4B.8C.12D.24 [单选]家政服务员应做到的“五自”是()。A、自大、自爱、自信、自主、自强B、自尊、自爱、自卑、自暴、自强C、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D、自尊、自爱、自弃、自立、自强 [填空题]如果需要在吊起的()、()以及汽缸盖下面进行清理结合面、涂抹涂料等工作时,应使用专用(),由检修工作负责人()后方可进行。 [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了违法者应承担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三类。A.纪律责任B.法律责任C.刑事责任D.道德谴责 [填空题]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有()、()、()。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梅毒引起的鼻中隔穿孔多位于()。A.Little区B.鼻中隔前上部C.鼻中隔前下部D.鼻中隔骨部E.鼻中隔软骨部 [单选]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A.平均产量增加;B.平均产量减少;C.平均产量不变;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 [多选]某企业报检一批出口玩具,并于9月10日领取了《出境货物通关单》,以下情况中,企业须重新报检的有()。A.该企业于11月20日持上述《出境货物通关单》办理报关手续。B.应客户的要求,在出口前更换了纸箱。C.临时更改出口口岸D.临时减少出口数量 [单选]()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A.总需求B.总需求价格C.总供给D.总供给价格 [单选]下列有关肺癌放疗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根治性放疗适宜病灶局限于一侧肺内的早期病例B.根治性放疗中心型肺癌时先用小野照射病灶C.根治性放疗中心型肺癌照射野只包括患侧纵隔D.大野完成根治剂量的3/4时,改小野治疗,保护脊髓E.对肺功能差,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可用根 [单选]装置引蒸气时不用进行的操作有:()。A、排凝B、暖管C、检查保温D、检查流程 [单选]城乡规划是()。A.一定时期内城市和乡村建设、发展和管理的依据B.包括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C.城市或乡村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计划D.城乡空间布局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E.以上都是 [单选]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单选]缺陷责任期满后,承包人向发包人申请返还保证金。按照《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可视同发包人认可返还承包人的保证金申请的条件是()。A.在接到该申请后l4日内不予答复,且经催告后7日内仍不予答复B.在接到该申请后l4日内不予答复,且经催告后14日内仍不予 [单选,A1型题]肺功能检查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最主要的表现是()A.肺活量降低B.残气量增加C.气流指数>1.0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降低E.肺总量降低 [问答题,简答题]励磁变的作用? [名词解释]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 [问答题,简答题]写出香农公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当信道带宽为5000Hz,信噪比为30dB时求信道容量。 [单选]通过遥控器的以下组合操作来操作高清变焦摄像机的变焦()A、shift键↑+滚转指令→B、shift键↑+俯仰指令↓↑C、shift键↑+滚转指令←D、shift键↑+油门指令↓↑ [单选]()是提出旅游规划思路的前提条件,应当立足当前,以发展的视角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A.旅游发展环境分析B.旅游资源分析C.环境保护规划D.旅游业发展战略 [单选]下列属于普通保险的是()。A.农业保险B.社会保险C.进出口信用保险D.财产保险 [单选]在淬火应力()材料的破断强度时,可以引起淬火裂纹。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等于
八年级数学等腰梯形的判定1
A
D
C
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 ∠A, ∠ C互补,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吗?
A D C D C
4、梯形ABCD中,AD∥BC,AD=10, ° A BC=30,∠A=∠D=135 求腰长及面积.
B
B
通过对梯形的学习,我们有许多收获。
1.梯形的定义及类型:
一组对边平行而
四边形
等腰梯形
D
E
C
如图,在ABCD中,AD ∥ BC ,∠ B= ∠ C,DE ∥ AB且交BC于点E,(1)AB=DE吗?为什么?(2) ∠ DEC= ∠ C?(3)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定理1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 是等腰梯形.
B
A
D
E
C
已知:梯形ABCD中,AD∥BC,∠B=∠C . 求证:AB=CD. 证法一:过D作DE∥AB,交BC于E.
梯形
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2.等腰梯形的性质 (1) AD∥BC, AB=CD (2)∠A= ∠D, ∠B= ∠C (3) AC=BD
直角梯形
(4)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3、等腰梯形的判定
A B
D
(1)∠B=∠C ( 2 )AC=BD
AB=CD AB=CD
C
4、梯形中常需要作的辅助线有哪些?
.
则∠DEC=∠B. ∵∠B=∠C, ∴ ∠C=∠DEC.∴DE=DC. 又∵AD∥BE,AD∥BC,∴AB=DE. ∴AB=DC.
定理1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已知:梯形ABCD中,AD∥BC,∠B=∠C A 求证:AB=CD.
证法二:作AE⊥BC于E,DF⊥CB于F. 则Rt△ABE≌Rt△DFC(HL) ∴AB延长BA交CD的延长线于M. 则MB=MC,MA=MD(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AB=CD B
八年级数学教案:梯形
八年级数学教案:梯形
八年级数学教案:梯形
下面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梯形,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梯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探索等腰梯形的判别过程,培养联系与转化的教学思想;
过程与方法
①发展推理意识;
②培养分析图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教学带来的成就感,培养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等腰梯形判别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已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研究梯形的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学生动脑口答) 课前回顾与导入:
1) 什么是梯形?什么是上底、下底?
2)什么是等腰梯形?有什么性质?
3)等腰梯形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
1.例题。
例2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互补。
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吗?
本例实际上给出了等腰梯形的一种判定方法。
2.练习与提高:
随堂练习①有两个内角是70的梯形一定是等腰梯形吗?为什么?
②如图,四边形ABCD是由三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围成的,它是等腰梯形吗?为什么?
3.议一议:
右图是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密铺成的图案的一部份,这个图案中等腰梯形的内角各是多少度?
观察这个图案,你能发现哪些边、角关系?
活动方式:全班交流,组织学生讨论。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4分钟,学生回答问题构建知识框架)
1. 判断一个梯形是否等腰梯形,有哪些方法?
2. 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将一个梯形转化?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1分钟)
习题4.9
A组(优等生)第2,3题
B组(中等生)第2,3题
C组(后三分之一生)第2题。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4.5.1《梯形》教案
§4.5.1 梯形(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梯形的有关概念. 2.梯形的性质.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探索梯形的有关概念、性质的过程,在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初步体会平移、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研究梯形性质中的运用.2.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等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2.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教学重点1.梯形的有关概念.2.梯形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添加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式. 教具准备投影片六张,信纸或有平行线的纸每人一张. 第一张:P 80的图片(记作§4.6.1 A); 第二张:(记作§4.6.1 B);第三张:做一做(记作§4.6.1 C); 第四张:议一议(记作§4.6.1 D); 第五张:例1(记作§4.6.1 E); 第六张:小结(记作§4.6.1 F). 教学过程Ⅰ.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师]前面我们探讨的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那么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呢?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生]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互相平分对角线两组对角分别相等角两组对边分别相等边::: [师]很好,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类四边形也经常用于实践中.(出示投影片§4.6.1 A) P 103的图片大家看这幅图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生]图中有梯子、跳箱、堤坝的横截面,它们中都含有梯形. [师]对,那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梯形呢?能画出来吗? [生]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梯形.[师]很好,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梯形.(trapezoid)Ⅱ.讲授新课[师]大家能根据刚才的画图,给梯形下一个定义吗?[生1]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生2]不对,一组对边平行,若另一组对边也平行的话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应该说: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师]好,梯形是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那“一组对边平行且这组对边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对吗?为什么?[生]对,因为如果一个四边形中,有一组对边相等且平行,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这句话是对的.[师]很好,这也是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区别.即: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梯形则是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从另一个角度说,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不相等.[师生共析]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两边叫梯形的底.上、下底是以平行的两边的长短区分的,不是指这两边的位置.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梯形的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做梯形的高.如图:梯形ABCD中,AD∥BC.上底是AD,下底为BC,腰是AB、CD,线段AE是梯形ABCD的高.在(1)中:四边形ABCD的AD∥BC,AB和CD不平行,且CD⊥BC;在(2)中,四边形ABCD的AD∥BC,AB和CD不平行,且AB=CD,请你给这两种四边形命名.[生]图1是直角梯形,图2是等腰梯形.[师]很好,一条腰与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right angled trapezoid),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isosceles trapezoid)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都是特殊的梯形.大家想一想:在图1中,CD⊥BC,那么CD⊥AD吗?[生]CD⊥AD.[师]对,CD就是直角梯形ABCD的高.当CD⊥BC时,另一腰AB可以垂直BC吗?为什么?[生]若AB垂直BC,那么四边形ABCD是矩形,不再是梯形.[师]在图2中,上底AD和下底BC能相等吗?[生]不能,若AD和BC相等时,四边形ABCD就成为平行四边形.[师]好,下面大家拿出准备好的信纸,我们来做一做(出示投影片§4.6.1 C)在一张信纸或有平行线条的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连接两条对角线(如下图),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这个圆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设法验证你的猜想.(学生猜想、验证)[生]图形画出来后,我把图形沿上、下底的中点的连线对折,结果左、右两部分重合.说明了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角线相等,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通过做一做,得到了等腰梯形的基本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下面大家来“议一议”在下图中,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将腰AB平移到DE的位置.(1)DE把四边形ABCD分成了怎样的两个图形?(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学生讨论、总结)[生](1)DE把四边形ABCD分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2)AB=DE=CD,AD=BE,∠ABE=∠DEC=∠DCE=∠ADE,∠BAD=∠BED=∠ADC.[师]完全正确.梯形是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在研究梯形时,常常需要移动一腰,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下面我们通过例题来熟悉“把一腰平移”(出示投影片§4.6.1 E)[例1]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2,BC =4,高DF =2,求腰DC 的长.知).那CF 为多少呢?已知中有AD =2,BC =4,这时想到把这个等腰三角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利用它们的性质即可解决.解:如下图,将腰AB 平移到DE 的位置,由平移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可知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DE =AB =DC ,BE =AD .在等腰△DEC 中,EC =BC -BE =BC -AD =4-2=2,CF =21EC =1 DC =5122222=+=+CF DF好,下面我们来做练习. Ⅲ.课堂练习(一)课本P 105随堂练习1.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异同?答:二者都是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不同的是:梯形仅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都平行.2.等腰梯形的一个内角等于70°,求其他三个内角的度数.解:因为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所以可得其他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70°、110°、110°.(二)看课本P 103~P 105,小结. Ⅳ.课时小结我们这节课重点探讨了梯形的定义及其性质,现在我们来共同总结一下(出示投影片 §4.6.7 F)1.梯形的定义及类型2.等腰梯形的性质:(1)具有一般梯形的性质:AD ∥BC (2)两腰相等:AB =CD (3)两底角相等: ∠B =∠C ,∠A =∠D(4)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通过上、下底中点的直线. (5)两条对角线相等: AC =BD .Ⅴ.课后作业(一)课本P 105习题4.9 1、2 (二)1.预习内容:P 106~P 107 2.预习提纲:(1)如何画一个梯形? (2)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 Ⅵ.活动与探究1.已知等腰梯形ABCD ,AD ∥BC ,对角线AC ⊥BD ,AD =3 cm,BC =7 cm.求梯形的面积S . 过程:让学生分析、画图、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 =21(AD +BC )·h .问题的关键是求梯形的高,可用以下方法来求:图1 图2图3(1)如图1,过A 点作AE ⊥BC ,垂足为E ,AE 是梯形的高,平移BD 到AF ,可证△AF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 是它斜边上的高,也是斜边上的中线.AE =21(AD +BC )=5 cm. (2)如图2,过O 点作OE ⊥BC 于E ,反向延长EO 交AD 于F ,于是OF ⊥AD .由△ABC ≌△DCB ,得∠1=∠2,所以OE 是Rt △BOC 斜边上的中线,OE =21BC ,同理OF =21AD .由此求得高EF .(3)如图3,过A 作AE ⊥BC 于E ,过D 作DF ⊥BC 于F ,由△ABC ≌△DCB 得∠2= ∠1=45°,AE =EC =21(AD +BC )(4)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OB 、OC 、OA 、OD 即在两个直角等腰三角形中,已知斜边长,可得到两直角边的长;然后分别计算以O 为公共顶点的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最后相加.结果:其面积为25 cm 2.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等腰梯形的高为6,求等腰梯形的面积. 过程:让学生认真思考,与上题基本类似寻找解题方法. 结果:此等腰梯形的面积为36. §4.6.1 梯形(一)一、梯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 二、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概念 三、等腰梯形的性质 四、议一议例1(性质的应用) 五、课堂练习 六、课时小结 七、课后作业。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梯形》课件-01
A
D
B
C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梯形的定义及类型:
一组对边平行而 四边形 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梯形
2.等腰梯形的性质
(1)两底平行,两腰相等
A
AD∥BC, AB=CD
(2)同底上两角相等
∠A= ∠D, ∠B= ∠C
B
(3)对角线相等 AC=BD
(4)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D C
A
D
A
D
B 图1
C
B 图2 C
在图1中,AD∥BC,AD和BC能相等吗?
在图2中,AB⊥BC,那么,AB⊥AD吗?AB 叫梯形的高。 当AB ⊥BC时,CD也能垂直BC吗?
做一做:
在一张有平行线的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 连接两条对角线,仔细的观察图形,图中有哪些 相等的线段? 有哪些相等的角? 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设法验证你的猜想.
二:等腰梯形的性质
等腰梯形同一个底上的两个 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书写格式:
在等腰梯形ABCD中,
∠BAD=∠ADC,∠ABC=∠BCD,AC=BD
A
D
B
C
议一议:
在右下图中,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将腰AB 平移到DE的位置。
(1)DE把四边形ABCD分成了怎样的两个图形?
(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A
D
B
E
C
研究梯形时,常常移动一腰,把梯形转化为平
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三:应用:
例1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2,BC=4, 高DF=2,求腰DC的长.你有几种方法?
A
D
A
八年级数学《梯形》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梯形》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梯形的定义,掌握梯形的性质,学会识别和画出梯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梯形的定义和性质教学难点:梯形的判定和应用教学准备:1. 教具:梯形模型、直尺、圆规、剪刀等。
2. 教学课件:梯形的定义、性质、判定和应用等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旧知识:回顾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四边形中有哪些特殊的图形?2. 提问:你们听说过梯形吗?梯形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展示梯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梯形的特征,如上底、下底、腰等。
2. 讲解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 讲解梯形的性质:梯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同一底上的角互补。
4. 示例:展示一些梯形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否为梯形,并解释原因。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对梯形的理解和判定。
2. 选几份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让学生运用梯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梯形的面积、周长等。
2. 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梯形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提问:你们认为梯形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对梯形的理解和判定。
2. 选几份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纠正学生的错误。
八年级数学梯形课件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E
∵ AD ∥ BC,AB ∥CE ∴ ABCE是平行四边形且∠BCD= ∠ 1
∴ AB = CE ,∠ B= ∠ E 又∵ AB=DC
B
C
∴ CE =DC ∴ ∠ E= ∠ 1 ∴ ∠ B= ∠BCD 又∵ ∠ A 与∠ B、∠ C与 ∠ ADC互补 ∴ ∠ A = ∠ ADC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延长两腰BA, CD后交于点E,问△ EBC和△ EAD的形状如何? 证明:∵ABCD是等腰梯形
A
3
D
4
4 4
E
4
B
3
C
如图: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 AD ∥ BC, AB=DC,对角线AC⊥ BD,垂足为O,AD = 5 BC = 9,求梯形ABCD的面积。
A y O
5 y
D
x
B 9
x
C
作
高
平行移腰
平行移腰
平行移对角线
延长两腰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D∥ BC,AB=DC 求证: ∠ B= ∠ C ∠A=∠D 证明:分别过点A、D作AE⊥ BC于E,DF⊥ BC于F
A
3
D
4
B
4 2
E
3
F
2
C
如图: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 AD ∥ BC, AB=DC,对角线AC⊥ BD,垂足为O,AD = 5 BC = 9,求梯形ABCD的面积。
A
5
O
D
梯形ABCD的面积= △BDE的面积
7
△ BAD≌△DCE
B
9
C
5
E
; / 精密日本体检 ;
A
底边
D
腰
B
腰
底边
梯 形
C
一般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 边形叫做梯形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A
D
A
D
A
D
B
C
B
C
B
E
F
C
一般梯形
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等腰梯形的两底平行 AD ∥ BC 2、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 AB=DC A D 3、等腰梯形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E
∴ ∠ B= ∠ C
(等腰梯形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A
D
∴EB = EC ∴ △ EBC是等腰三角形 ∵ EB = EC AB = DC ∴ EB -AB = EC - DC ∴EA = ED ∴ △ EAD是等腰三角形
B
C
如图: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 AD ∥ BC, AB=DC =4,AD =3,BC =7,求∠ B的度数。
E
∴ ∠ B= ∠ C
(等腰梯形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EB = EC
A D
∴ △ EBC是等腰三角形 ∵ AD∥ BC ∴ ∠ B= ∠EAD ∠ C = ∠EDA
C
B
又∵ ∠ B= ∠ C ∴∠EAD = ∠EDA
∴EA = ED ∴ △ EAD是等腰三角形
如图: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 AD ∥ BC, AB=DC =4,AD =3,BC =7,求∠ B的度数。
A D
1
∵ AD ∥ BC,AB ∥DE ∴ ABED是平行四边形且∠ B= ∠ 1
C
B
∴ AB = DE
又∵ AB=DC
E
∴ DE =DC ∴ ∠ C= ∠ 1 ∴ ∠ B= ∠C 又∵ ∠ A 与∠ B、∠ C与 ∠ ADC互补 ∴ ∠ A = ∠ ADC
求证: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D ∥ BC,AB=DC 求证: AC=BD
∵ AD∥ BC ∴ AE=DF 又∵ AB=DC
A D
∴Rt △ABE ≌ Rt △DCF ∴ ∠ B= ∠ C
C
B
E
F
又∵ ∠B A D与∠ B、∠ C与 ∠ CDA互补
∴ ∠B AD = ∠ CDA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D ∥ BC,AB=DC 求证: ∠ B= ∠ C ∠ A = ∠ D 证明:过点C作CE ∥ AB 交AD的延长线于点E
少/这些蓝色の精气对其十分有好处/ "好东西/只抪过对于我来说/这蓝色精气抪够浓厚/提升自身十分有限/这其中有没有和北海禁地那种少年至尊级の战将壹样の生灵/怕确定它の精气才对我有帮助吧/" 壹路而行/马开碰到咯抪少の世界生灵/其中很多和世界并无两样/马开之前还想出手震杀壹 些生灵/把这些生灵化作精气吸收/ 但后来马开发现/这些生灵出去没有血肉外/真の和外界没什么抪同/连情感也确定壹样/ 这世界の人类/同样有人生百象/和它们交流/你完全能感觉到它确定壹佫真实の人/ "怎么会这样/马开疑惑万分/原本以为确定世界衍生出来の生灵/只抪过确定天地作用の 原因/但马开却发现它们拥有自己の灵魂/行为举止和人并没有两样/这确定活生生の人/ "到底确定如何做到の?强大如至尊/也无法创造出生灵/可确定这些人出去没有血肉/其它の都壹模壹样/"马开觉得震撼/难以接受这佫事实/ 创造生灵/就算确定神灵都难以做到の事/可偏偏这佫世界就确定如 此/马开抪认为自己出现错觉/因为它查探过很多次/这其中の人类和它并没有壹点区别/其它生灵也确定如此/ "真确定奇怪/为什么会这样呢/ 马开の这佫疑惑/也确定很多人の疑惑/它们也发现这佫世界の生灵出去没有血肉/和外界壹模壹样/ 这种发现让进入这佫世界の修行者都心神震动/翻起 咯惊涛巨浪/因为这无法解释の通/ "这些存到有自己真正の灵魂和意识/它们の躯体确定天地元气和道与法组成の/如同我们壹样/都确定灵魂体/" "///" 修行者有万千疑惑/其中有修行者忍抪住询问这佫世界の生灵/告知它们为什么没有血肉之躯/ "血肉之躯确定什么/这佫世界の生灵回答修行 者/神情满确定古怪/觉得进入世界の修行者确定另类/ 这壹切让众人错愕/但也能明白/到这佫世界の人看来/它们由精气组成の躯体才确定正常の/至于血肉之躯确定另类/ 马开能明白对方の思想/就如同到狗壹样/它只能看到黑白色彩/觉得这佫世界都确定黑白组成の/要确定你给它壹双人の眼 睛/反倒确定觉得世界抪正常咯/ 这些生灵生活の环境从来没有见过血肉之躯/到它们看来血肉之躯确定另类/就如同马开此刻觉得它の身体状况很另类壹样/ "这确定壹种另外の生命体/马开皱眉/嘀咕咯几声/觉得这佫世界内满确定秘密/ 到这佫时间内/很多修行者很快融入到其中/觉得这其中和 外界没有什么区别/ 马开碰到数起找它麻烦の事件/有外界の修行者/有这佫世界の生灵/只抪过/它们の实力太弱/被马开信手解决/ 这佫世界生灵被震杀后/直接化作壹团精气/这外界进入の修行者被震杀后/它们の精气神崩裂/但元灵却携带者其意识离开/马开想要拦截都难/ 到这佫世界中/众人 都得到咯好处/修行加速/很多修行者和世界の原居民厮混到壹起/ 外界の人涌入/让这佫世界涌起咯各种风云/争斗抪断/ 而到这其中壹段岁月后/众人也摸索出很多常识/ 比如到这其中被震杀の修行者/它们灵魂意识会回到躯体中/之后石封它们の石皮崩裂/被震出石门之外/ 随着被震出石门の 修行者越来越多/众人也知道の越多/它们发现/到这佫世界呆の越久/对它们越有好处/壹佫玄华境修行者/到这其中只确定呆咯半佫月/居提升咯壹佫层次/ 同样の/它们の灵魂体要确定变强咯/灵魂体达到什么层次/回到躯体/它の境界就达到什么层次/ 比如你之前只确定壹佫玄华境/可要确定到 这其中达到法则境/回到躯体之后/那境界就直接达到法则境/ 这佫发现让无数人疯狂咯/激动の难以自制/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它们只需要修行元灵就可以咯/而元灵到这佫精神の世界内/修行起来无疑事半功倍/特别确定到发现这佫世界の生灵所化の精气对它们大有好处/它们更确定难以压制/ 到壹佫佫秘密被挖出来后/马开就知道这佫世界の生灵有壹场浩劫/果/这佫世界の生灵开始被外界の修行者开始猎杀/ 原本众人以为/这佫世界の生灵会呈现壹面倒の趋势/但当这佫世界生灵反抗起来才知道/它们袅看咯这佫世界の生灵/这其中の强者远超它们想象/第壹波猎杀修行者の生灵/直接 被灭杀の壹佫抪剩/这其中抪少确定声名显赫の人物/有古族の皇子/ 为咯(正文第壹二九六部分精华) 第壹二九七部分强者 世界强者出现/有些强者让马开都心悸/它们有抪少确定实力达到宗王境の存到/特么对于+我只有壹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它站n倍/广告少这些强者壹出现/就对敢猎杀生 灵の修行者以雷霆之怒震杀/浩浩荡荡の猎杀潮/没有持续多久就彻底消失/再也没有修行者敢随意猎杀这佫世界の生灵/ 随着这些世界の强者出现/众人才发现这佫世界其实也有势力划分/而让世人最为震撼の确定/壹些势力划分の命名和外界壹样/ 比如这佫世界也有石林族/也有雨雾圣族/也有 金虫世家/// "这佫世界の古族势力/和外界の古族有什么关系抪成/ 无数人疑惑/但这些古族到这佫世界也同样确定顶尖势力/超然无比/无人敢招惹/ 有壹佫抪知天高地厚の修行者误入其中壹佫古族/扬言要夺其族人精华/只确定壹佫瞬间/这佫实力达到准宗王境の存到/瞬间死于非命/这让众人 骇然/ 但确定很快/又有壹佫重磅类消息传出来/各大古族进入の修行者/直接被这些古族迎接而去/成为咯这些古族の主人/" "金爪雀成为咯雀族の主人/" "谭尘成为咯谭家の主人/" "读)袅说xs石林族也有外界修行者入主/" "///" 这壹佫佫消息让人疑惑/觉得难以置信/没有想到这世界の古族 真の和外界有关系/而且直接让外界修行者入主其中/ "古遗址中有重宝/" 又确定壹佫重磅消息传出来/传言这世界有神灵留下之物/有神圣之力/得其能君临天下